编织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993441.0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5734796B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发明人 木野高志; 由井学; 筑野彰;
摘要 本 发明 的编织方法由至少具有前后一对 针床 且一方的针床相对于另一方的针床横向移动自由的横编机,编织第1编织物和第2编织物面对面的2层编织物。在入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前,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外部,在出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后,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外部。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2层编织物的内侧穿过,在针床上向2层编织物内移动,以被保持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针床的针上,据此,将端纱向2层编织物的内侧拉入。因为能够将端纱在横编机上拉入2层编织物的内部,所以不需要通过手工作业将端纱向2层编织物的内部拉入。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由横编机编织至少2层编织物,且在进行编织纱的入纱或出纱的同时形成编织纱的防脱散部,该2层编织物是第1编织物和第2编织物面对面形成的,所述横编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一方的针床相对于另一方的针床横向移动自由,所述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执行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和移动步骤,
在所述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中,在入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前,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在出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后,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
在所述移动步骤中,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2层编织物的内侧穿过,在针床上向2层编织物内移动,以被保持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针床的针上,据此,将前述端纱向2层编织物的内侧拉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2层编织物起针时的入纱时,在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中,在形成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后,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
在前述移动步骤前,还执行编织步骤,在该编织步骤中,一面编织前述2层编织物,一面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和2层编织物的线圈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编织步骤中,通过使前述2层编织物在针床上朝向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移动,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和2层编织物的线圈接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移动步骤中,在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移动路径内的前述2层编织物的至少1个线圈从一方的针床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后,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移动,以横穿前述移圈了的线圈,在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横穿之后,将前述移圈了的线圈从另一方的针床向一方的针床移圈。

说明书全文

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2层编织物的入纱或出纱时的端纱的处理。

背景技术

[0002] 编织物的编织伴随有使用新的编织纱进行编织时的入纱以及用于将原来的编织纱的编织停止的出纱。为此,需要进行用于防止编织物脱散的防脱散部。为了编织筒状编织物等2层编织物需要进行下述作业,即,将端纱卷绕到钩针等,以在2层编织物的内部具有来自防脱散部的端纱,通过将钩针扎入2层编织物等,将端纱向2层编织物的内侧拉入。该作业通过手工作业进行,效率不高。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WO01-016416)公开了在编织筒状编织物前,为了防脱散用形成挂圈等,将筒状编织物的线圈和挂圈接合,进行防脱散。然而,在编织筒状编织物后,将端纱切断,使用钩针,通过手工作业将端纱向筒状编织物内插入。作为防脱散部,专利文献2(JPH08-049144)公开了基于集圈的防脱散部。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WO01-016416
[0007] 专利文献2:JPH08-049144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 本发明的课题是不需要在编织2层编织物后通过手工作业将端纱拉入2层编织物内的作业。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是一种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由横编机编织至少第1编织物和第2编织物面对面的2层编织物,且在进行编织纱的入纱或出纱的同时形成编织纱的防脱散部,所述横编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一方的针床相对于另一方的针床横向移动自由,其中,[0012] 执行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和移动步骤,
[0013] 在所述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中,在入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前,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在出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后,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
[0014] 在所述移动步骤中,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2层编织物的内侧穿过,在针床上向2层编织物内移动,以被保持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针床的针上,据此,将前述端纱向2层编织物的内侧拉入。
[0015] 在本发明中,在入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前,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在出纱的情况下,在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后,将用于使编织纱端部的端纱移动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而且,将针床之间的移圈和针床的横向移动组合,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移动,以在2层编织物的内侧穿过。通过该移动,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针床上向2层编织物内移动,以被保持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针床的针上。端纱与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相连,若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2层编织物的内侧穿过,向2层编织物内移动,则端纱也向2层编织物的内侧被拉入。由此,不需要通过手工作业将端纱拉入2层编织物内的作业。
[0016] 优选在前述2层编织物起针时的入纱时,在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步骤中,在形成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后,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形成在2层编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在前述移动步骤前,还执行编织步骤,在该编织步骤中,一面编织前述2层编织物,一面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和2层编织物的线圈接合。这样一来,在起针进行了防脱散后,能够将端纱向2层编织物内拉入。
[0017] 更优选在前述编织步骤中,通过使前述2层编织物在针床上朝向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移动,将前述防脱散用的线圈和2层编织物的线圈接合。防脱散用的线圈一般是挂圈等不稳定的线圈,若不是使防脱散用的线圈移动,而是使2层编织物朝向防脱散用的线圈移动,则能够容易地接合。
[0018] 更优选在前述移动步骤中,在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的移动路径内的前述2层编织物的至少1个线圈从一方的针床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后,使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移动,以横穿前述移圈了的线圈,在前述端纱移动用的线圈横穿之后,将前述移圈了的线圈从另一方的针床向一方的针床移圈。
[0019] 若在端纱横穿移圈了的线圈后,将移圈了的线圈向原来的针床移圈,则端纱在移圈了的线圈的位置向2层编织物的外侧露出。例如,若在将2层编织物从横编机取下后,在该位置将端纱切断,则能够省略使2层编织物翻转,将端纱切断的作业。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通过实施例编织的筒状编织物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编织物的构造的图。
[0022] 图3是实施例的编织工序图。
[0023]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编织处理方式的流程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筒状编织物;2-6:编织物;8:防脱散部;10:露出部;12:端纱;13:连接纱;14、16:编织物;20:防脱散用的线圈;24、25:线圈;28、29:挂圈;30:线圈;32:端纱移动用的线圈;
33-36:挂圈;40:正式编织物;41:端部;C1-C7:线圈横列;w1-w7:线圈纵列;G:夹纱器;Y:导纱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表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0027] [实施例]
[0028] 图1-图4表示实施例的编织方法。图1表示通过实施例进行编织且将端纱12切断前的筒状编织物1,前后一对编织物2、3在两端相互连接而呈筒状。筒状编织物1在上下编织纱不同,由下部的编织物4和上部的编织物6构成。另外,除完全为筒状的编织物1以外,一方的编织物的中央部等开口的C字状的编织物、或一对编织物在一端相互连接,在另一端打开的编织物等也能够按照实施例来编织,将这些编织物称为2层编织物。在该说明书中,将由一对编织物包围的一侧或筒的内侧称为“编织物的内侧”,将在其相反侧未由一对编织物包围的一侧称为“编织物的外侧”。
[0029] 为了编织筒状编织物1,需要使编织物2的编织开始的起针,与此相伴,需要进行将编织纱的端部固定在编织物的入纱。另外,为了接着编织物4编织编织物6,需要进行将编织物4的编织结束,将编织物4的编织纱的端部固定在编织物6等的出纱。进而,还需要与出纱并行地进行将用于编织编织物6的编织纱的端部固定在编织物6的入纱。另外,在编织物6的编织结束时,上述的入纱以及出纱进行另外的处理。
[0030] 如图1所示,在入纱以及出纱中,设置防脱散部8,防止编织物从编织纱的端部脱散。防脱散部在实施例中通过将挂圈和通常的线圈重叠来进行,但是,也可以是专利文献2(JPH08-049144)的基于集圈的防脱散部等,防脱散部的种类任意。
[0031] 编织纱的端部作为端纱12从筒状编织物1的内侧出现在外侧。另外,13是来自防脱散部8的连接纱,在露出部10,连接纱13和端纱12向筒状编织物1的外侧露出。而且,若将露出部10切断,则端纱12从筒状编织物1分离,连接纱13也被拉入筒状编织物1的内侧,完成端纱的处理。
[0032] 图1的筒状编织物1的主要部分表示在图2,筒状编织物1由一对编织物14、16构成,一方是前编织物,另一方是后编织物,用点划线表示边界。C1-C7表示线圈的线圈横列,w1-w7表示线圈的线圈纵列,它们的交点是线圈。防脱散部8例如是由在挂圈上重叠通常的线圈的4孔的防脱散用的线圈20构成。另外,如前所述,防脱散部的种类为任意。在露出部10,端纱12和连接纱13在线圈24的外侧穿过,在露出部10和防脱散用的线圈20之间,端纱12和连接纱13在编织物的内侧穿过。若从该状态开始,在露出部10将端纱12或连接纱13切断,则端纱12自然地从编织物分离。
[0033]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工序中的正式编织物40的编织的开始部分。另外,在图3前,也可以编织舍弃编织物等。G表示端纱12的夹纱器,Y表示供给编织纱的导纱器。编织由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一方的针床相对于另一方的针床横向移动自由的横编机进行。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点表示针床FB、BB的针,○表示编织完的线圈,●表示新编织的线圈。另外,◎表示包括刚编织后的重叠线圈在内,表示重叠线圈,X表示从针取下的情况。而且,由未图示出的滑架操作针,正式编织物40的线圈数表示得比实际的少。
[0034] 在准备阶段的步骤0中,例如,形成2孔挂圈28、29,在步骤1中,在挂圈28上形成线圈30,在步骤2中,在挂圈29上形成线圈32。线圈32是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在后述的步骤7中,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在筒状的正式编织物40的内侧穿过,向正式编织物40内移动,据此,将端纱12向正式编织物40的内侧拉入。线圈30因为在下个步骤3中从针取下,所以,成为端纱12或连接纱13的一部分。另外,若由卡定着线圈30、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针沿线圈纵列方向编织多孔线圈,则除在最后的线圈横列编织了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以外都脱散,成为端纱12或连接纱13的一部分。在图3中,在步骤1、2中各编织1孔线圈30、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但是,若沿线圈纵列方向编织多孔,则能够确保在步骤7移圈所需要的纱长。
[0035] 线圈30是为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形成变得容易的线圈,例如,以在步骤3中从针取下,通过连接纱13与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相连的方式,例如形成4孔挂圈33-36,虽然省略,但是,还在步骤3中,在前编织物以及后编织物分别进行公知的起针编织,开始正式编织物40的编织。在步骤4-6中,一面编织正式编织物40,一面使正式编织物40向挂圈33-36侧移动,将线圈重叠在挂圈33-36,作为防脱散用的线圈20。另外,防脱散用的线圈20的构造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步骤4-6中,形成4孔防脱散用的线圈20,但是,其孔数为任意,且在其间仅编织所希望的线圈横列数的正式编织物40。
[0036] 在步骤7中,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移动,以在筒状的正式编织物40的内侧穿过,卡定在正式编织物40的编织宽度内的针床的针。在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移动目的地和正式编织物40的端部之间的线圈24从前针床FB向后针床BB移动后,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在线圈24的位置通过,此后,使线圈24从后针床BB向前针床FB移动。线圈24并不限于一孔,也可以为多孔,也可以不是使前针床FB的线圈,而是后针床BB的线圈同样地向相反侧的针床转移,返回原来的针床。另外,若多次进行步骤7,换言之,多次进行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移圈,对于1根端纱12设置多处露出部10,则能够防止在图3的步骤9中从针取下的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从2层编织物脱落并进入2层编织物的内侧等故障。
[0037] 在步骤8、9中,继续进行正式编织物40的编织,在线圈24上形成下个线圈25,在步骤9中,将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从针取下。在步骤9中,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被从针取下,处于正式编织物40的内侧,因为在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连接有挂圈29、线圈30等,所以,不存在向正式编织物40的外侧脱落的情况。另外,因为在将线圈24向后针床BB移圈后,使之在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通过,接着,移回线圈24,所以,来自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端纱12和连接纱13在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的位置向正式编织物40的外侧露出。其是露出部10。而且,端纱12被从正式编织物40的端部41向夹纱器G拉出,连接纱13与防脱散用的线圈20相连。
[0038] 步骤9后也继续进行正式编织物40的编织,在将筒状编织物从横编机取下后,在露出部10,例如切断端纱12和连接纱13。这样一来,能够将残存的端纱12容易地从正式编织物抽出,端纱移动用的线圈32留存在正式编织物40内或落下。
[0039] 图4表示实施例中的入纱和出纱的处理方式。与图3相同的步骤表示相同的处理,处理的细节表示在图3中。在入纱中,先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接着,形成防脱散用的挂圈或通常的线圈(步骤11-13)。与此相对,在出纱中,先形成防脱散用的挂圈等,后形成端纱移动用的线圈(步骤11、13、12)。另外,在图1的编织物4、6的轮换中,接着相对于编织物4的出纱,执行相对于编织物6的入纱,在其间的适当的时机变更导纱器(步骤14)。
[0040] 在步骤15中,编织正式编织物,且与图3的步骤4-6同样,一面编织正式编织物,一面使正式编织物向防脱散用的挂圈侧移动并重叠,据此,形成防脱散用的线圈。在步骤16中,与图3的步骤7-9同样,使端纱移动用的线圈向正式编织物的内部移动,以在正式编织物的内侧穿过。使1孔~多孔该移动路径内的线圈在端纱移动用的线圈通过前向相反侧的针床移动,在通过后使之返回原来的针床。由此,端纱和防脱散用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纱在将线圈移圈的部位向正式编织物的外侧露出。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前后2层的筒状编织物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针对使各编织物分支,在编织成袋状后进行接合,前后编织物为中空状态的情况下的4层筒状编织物,也能够应用本申请编织方法。在起针的部位,为袋罗纹(袋リ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端纱在袋罗纹内通过。另外,也可以使前后编织物的单侧分支,编织成袋状,做成3层的筒状编织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