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399452.6 申请日 2015-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4988649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申请人 武汉纺织大学; 发明人 李宇; 龚小舟; 林富生; 路波; 胡明进; 陈炼; 明军;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纱线 断头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由上连接机构,下连接 基座 和按压盖组成,上连接机构呈矩形状,上连接机构内设置有一个中空内腔和一个通槽,通槽的内壁上设有发热 电阻 ,通槽内还活动置放有熔胶管,熔胶管下端设置有熔胶滴嘴,中空内腔为 电池 盒,按压盖后端与端面连接座铰连接,下连接基座后端与底面连接座之间铰连接,本发明的连接装置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纱线的断头连接方式,可使无捻长丝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断头连接,连接过程耗时短,粘接牢固。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 碳 纤维 和玻璃纤维在织造过程中的断头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由上连接机构(2),下连接基座(3)和按压盖(1)组成,上连接机构(2)呈矩形状,上连接机构(2)内设置有一个中空内腔(9)和一个通槽(5),通槽(5)位于上连接机构(2)的前端,通槽(5)的内壁上设有发热电阻,通槽(5)内还活动置放有熔胶管(6),熔胶管(6)下端设置有熔胶滴嘴(7),熔胶滴嘴(7)的外侧套装有接线槽盖(8),中空内腔(9)为电池盒,中空内腔(9)中设置有正负极接头,正负极接头与发热电阻(5)的正负极连接,上连接机构(2)顶部设置有活动罩盖(4),罩盖(4)前端设有通孔,通孔圆心位于熔胶管(6)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通孔孔径大于熔胶管(6)的外径,上连接机构(2)的端面壁面和底面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连接座(15)和底面连接座(14),端面连接座(15)和底面连接座(14)均位于上连接机构(2)后端,按压盖(1)后端与端面连接座(15)铰连接,按压盖(1)活动的套装在罩盖(4)上,按压盖(1)和罩盖(4)之间设有弹簧片,下连接基座(3)由基座底板(13)、接线台(12)和弹簧夹持器(11)构成,弹簧夹持器(11)对称设置在基座底板(13)的前端上,接线台(12)固定安装在两个弹簧夹持器(11)之间,接线台(12)上开有接线槽(10),接线槽(10)垂直于弹簧夹持器(11),下连接基座(3)后端与底面连接座(14)之间铰连接,熔胶喷嘴(7)的中心点位于接线槽(10)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断头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该装置适用于纤维和玻璃纤维在织造过程中的断头连接,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传统的纱线断头的解决方法就是手工接头,手工接头存在效率低,结头大,用户使用流畅性差等缺点。1999年中国专利CN2346804Y上海纺织五金二厂,在消化吸收国外捻接器的基础上,着手研制和开发手动式空气捻接器,并装配出第一款能适应、毛、麻及混纺纱线的FG304型手动空气捻接器。该装置由导纱槽,捻接腔,捻接头等结构组成。纱线是对放人导纱槽槽底 ,二根纱线在捻接腔 ,内呈叉状态顺势打开,喷射空气将开叉的两端加捻在一起从而达到重新接头的目的。该装置在工作时需要先退捻再加捻,无捻长丝由于没有捻度而无法退捻,并且无捻长丝的断纱接头不能在加捻度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该装置不适用于无捻长丝的断纱接头。
[0003]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特殊纤维的无捻长丝断头的接线装置,以提高高强度长丝的接头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由上连接机构,下连接基座和按压盖组成,上连接机构呈矩形状,上连接机构内设置有一个中空内腔和一个通槽,通槽位于上连接机构的前端,通槽的内壁上设有发热电阻,通槽内还活动置放有熔胶管,熔胶管下端设置有熔胶滴嘴,熔胶滴嘴的外侧套装有接线槽盖,中空内腔为电池盒,中空内腔中设置有正负极接头,正负极接头与发热电阻的正负极连接,上连接机构顶部设置有活动罩盖,罩盖前端设有通孔,通孔圆心位于熔胶管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通孔孔径大于熔胶管的外径,上连接机构的端面壁面和底面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连接座和底面连接座,端面连接座和底面连接座均位于上连接机构后端,按压盖后端与端面连接座铰连接,按压盖活动的套装在罩盖上,按压盖和罩盖之间设有弹簧片,下连接基座由基座底板、接线台和弹簧夹持器构成,弹簧夹持器对称设置在基座底板的前端上,接线台固定安装在两个弹簧夹持器之间,接线台上开有接线槽,接线槽垂直于弹簧夹持器,下连接基座后端与底面连接座之间铰连接,熔胶喷嘴的中心点位于接线槽内。
[0005]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可使无捻长丝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断头连接,工作时,仅需夹住纱线按下按压盖板等待熔胶流出凝固即可,操作方便快捷。采用可更换线槽的的结构,能适用于各种无捻长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纱线的断头连接方式,无捻长丝在接头过程中无退捻、加捻所造成的二次损伤,连接过程耗时短,粘接牢固。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和随取随用,适用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在织造过程中的断头连接。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上连接机构与按压盖的剖面示意图。
[0008] 图3为下连接基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
[0010] 一种无捻长丝断头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由上连接机构2,下连接基座3和按压盖1组成。上连接机构2呈矩形状,上连接机构2内设置有一个中空内腔9和一个通槽5。通槽5位于上连接机构2的前端,通槽5的内壁上设有发热电阻,发热电阻用来产热。通槽5内还活动置放有熔胶管6,熔胶管6可整个取出以便插入热熔胶棒,熔胶管6下端设置有圆锥型熔胶滴嘴7。圆锥型滴嘴有利于控制熔化的胶液从一点压出,熔胶滴嘴7的外侧套装有接线槽盖8,防止胶液溢出,并起到夹持的作用。中空内腔9为电池盒,用来储放电池。中空内腔9中设置有正负极接头,正负极接头与发热电阻的正负极连接,形成完整的回路使发热电阻通电发热,发热电阻紧贴在熔胶管6外壁,热量传递到熔胶管6的热熔胶棒上,胶棒开始熔化。上连接机构2顶部设置有活动罩盖4,罩盖4前端设有通孔,通孔圆心位于熔胶管6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通孔孔径大于熔胶管6的外径。热熔胶棒可从通孔中穿出。上连接机构2的端面壁面和底面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连接座15和底面连接座14,端面连接座15和底面连接座14均位于上连接机构2后端。按压盖1后端与端面连接座15铰连接,使按压盖和上连接机构2之间发生按压运动。按压盖1活动的套装在罩盖4上,按压盖
1和罩盖4之间设有弹簧片,有利于按压后按压盖1回复。下连接基座3由基座底板13、接线台12和弹簧夹持器11构成。弹簧夹持器11对称设置在基座底板13的前端上,接线台
12固定安装在两个弹簧夹持器11之间,接线台12上开有接线槽10,接线槽10垂直于弹簧夹持器11,形成长丝的存放空间。弹簧夹持器11用来固定断头长丝,使断头长丝在接线槽
10中定位,不发生滑动。下连接基座3后端与底面连接座14之间铰连接,有利于上连接机构2与下连接基座3的开合运动。熔胶喷嘴7的中心点位于接线槽10内,以便熔化的胶液顺利进入接线槽10中不外漏。
[001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12] 首先选与长丝粗细相匹配的接线槽10装在下连接基座底板13上并用螺丝固定。将按压盖板1向上打开,并取下罩盖4,取出熔胶管6,在熔胶管6中插入胶棒 ,再将熔胶管
6放回通槽5,再把与接线台12相配套的接线槽盖8,套在熔胶喷嘴7外,让胶棒穿过罩盖4的通孔,将罩盖4安装回上连接机构2顶部。向上转动上连接机构2和按压盖整体,使接线槽10和接线台12分开。打开一边弹簧夹持器11 使断开的纤维的一头垂直通过弹簧夹持器11,牵伸入下接线槽10中,放下弹簧夹持器11,弹簧夹持器11夹持住纤维,再将断开的纤维另一头通过对侧弹簧夹持器11,牵伸入接线槽10中,放下弹簧夹持器11,弹簧夹持器
11夹持住纤维。 两纤维头端在下接线槽10中上下重叠。向下转动中上连接机构2和按压盖1整体,使接线槽盖8与接线台12两平面接触,形成闭合的整体,两头纤维被封闭在接线槽10中。
[0013] 按开电源开关,中空内腔9中的电池给通槽5中的发热电阻供电,电阻开始发热,向与电阻相接触的熔胶管6传热,待熔胶管6温度上升至热熔胶的熔点。达到熔点,热熔胶开始在熔胶管6内熔化形成胶液。用手压按压盖1,按压盖1对未熔化的胶棒施加压,压力将胶液从熔胶喷嘴7中压入接线槽10中。胶液浸润重叠的两头纤维,并包覆重叠的纤维,形成胶粘处。此时关闭电源开关。打开一边弹簧夹持器11。等待半分钟,热熔胶重新固化定形后,向上转动上连接机构2,使接线槽盖8和接线台12分开露出胶粘处。再打开两边的弹簧夹持器11,从接线槽10中取出已粘好的纤维。完成断纱接头的工作,纱线接头得以实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