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特别是织带机

申请号 CN200480007106.9 申请日 2004-03-05 公开(公告)号 CN1764748A 公开(公告)日 2006-04-26
申请人 泰克斯蒂尔玛股份公司; 发明人 弗朗西斯科·斯派克;
摘要 织机装备有 梭口 形成装置(2)、 纬线 插入装置、用于在布幅(16)的打纬边缘(14)处对纬线(10)打纬的筘(12)、以及织物卷取(18)。为了改进编织过程并减少预编织,布幅(16)由至少一个 飞轮 装置(20)引导,所述飞轮装置(20)清理卷取路径并防止布幅(16)在相反方向向后运动。所述飞轮装置(20)布置在所述打纬边缘(14)。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特别是织带机,带有梭口形成装置(2)、纬线插入装置、 用于在布幅(16)的打纬边缘(14)处对纬线(10)打纬的筘(12)、以及织物卷取装 置(18),布幅(16)由至少一个飞轮装置(20)引导,所述飞轮装置(20)使卷取运 转成为可能并防止布幅(16)在相反方向上的返回,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装 置(20)布置在所述打纬边缘(14)。
2.如权利要求1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装置(20)具有带有止回 装置(26)的第一转向辊(24)。
3.如权利要求2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辊(24)布置有第二 转向辊(28),优选该第二转向辊(28)处于该第一转向辊(24)前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辊(28)也设置有止 回装置。
5.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的织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止回装 置(26)的转向辊(24,28)具有防滑表面(30)。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纬边缘(14) 的下游,所述织机具有用于布幅(16)的支布架(22)或分经筘,所述飞轮装置(20) 被分配给支布架(22)或分经筘。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特别是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织带机。

背景技术

前面提到的此类型的织机从例如GB 316400中获知,其中在织物卷取处 布置有飞轮装置。这使得可以防止布幅在织物卷取处向后滑,但这不能防止 被称作预编织(preweaving)的发生。织物中经线和纬线的稳定位置并不是当 最后的纬线在打纬边缘处打纬时直接建立的,而是只在几个纬线之后就建立 的。由于在打纬期间最后插入的纬线距离织物的稳定区最近,因此该最后插 入的纬线移动离开该稳定区。然而,即使最后插入的纬线在稳定区中编织, 也因经线和织物的弹性,可能发生打纬期间在一个方向上运动而在打纬后在 另一方向上运动的情况。打纬线的总位移作为织物边缘的运动是可见的,并 称作预织布或预编织。该预编织在高密度织物的情况下比轻织物的情况下要 大,这是因为高密度织物需要更大的纬线打击。该预编织还取决于织物从 打纬边缘卷取的距离,这是因为,如果该距离相对较大,则所编织的布幅的 弹性对预编织的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制造高密度的织物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织机,特别是织带机,以达到减少预编织并可制造 较高密度织物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该目的。由于飞轮装置布置在 打纬边缘,因此它直接作用在打纬边缘,虽然能够使卷取运转,但是防止了 布幅在相反方向上的返回,因此,预编织可得以减少,从而可制造较高密度 的织物。
这种织机的有利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2到6中说明。
飞轮装置可具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根据权利要求2,飞轮装置具有 带有止回装置的转向辊。根据权利要求3,该飞轮装置可布置有第二转向辊, 优选该第二转向辊处于该飞轮装置前面的位置,从而改进布幅围绕第一转向 辊的引导并避免布幅滑脱。有利地,根据权利要求4,第二转向辊同样也装 备有止回装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计特别有利,由此,装备有止回装置 的转向辊具有防滑表面,这至少使得布幅很难滑脱。
根据权利要求6,该飞轮装置优选地被分配给布置在打纬边缘下游的支 布架或分经筘。
虽然该飞轮装置可适于用于制造宽布幅的织机,但特别是在用于制造窄 布幅(例如,带)的织带机中起到有利的作用,这种织带机中预编织特别显著 从而难以制造高密度布幅。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该单 一附图示意性地以侧视图示出织机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织机(优选地是织带机)具有梭口形成装置2,在该 梭口形成装置2中,经由综线4控制的经线6打开进入梭口8。纬线插入装 置(未更加详细地说明)将纬线10插入到梭口8中。纬线10通过筘12在待生 产的布幅16的打纬边缘14处被打纬。布幅16由织物卷取装置18卷取。
织机具有至少一个飞轮装置20,该飞轮装置20引导布幅16并使卷取运 转成为可能并防止布幅在相反方向上的返回。该飞轮装置安装在框架部件21 上的布幅的两侧上,并尽可能邻近打纬边缘14布置。在本示例中,织机具 有支布架22,该支布架22邻近打纬边缘14布置,飞轮装置20处于支布架 22后面的位置。
飞轮装置20包括具有止回装置26的第一转向辊24。该第一转向辊24 被分配有第二转向辊28,该第二转向辊28布置在支布架22和第一转向辊 24之间,布幅16经由该第二转向辊28以蜿蜒形状的方式受到引导,从而改 进布幅在第一转向辊24上的成卷(looping),并防止滑脱。出于此目的,如果 第一转向辊24的表面30是防滑设计,则是有利的。出于此目的,该表面可 以粗糙化或者带有防滑涂层。如果第二转向辊28同样装备有止回装置,则 是有利的。已知的止回装置有很多,例如,棘轮机构、飞轮或单向离合器、 箝位爪等。该止回装置26优选地设计成夹持辊飞轮,并优选地具有在第一 转向辊24的活轴套34内部的以已知方式与夹持斜面配合的夹持辊32,这里 不再作详细描述。
标记说明
2梭口形成装置
4综线
6经线
8梭口
10纬线
12筘
14打纬边缘
16布幅
18织物卷取装置
20飞轮装置
21框架部件
22支布架
24第一转向辊
26止回装置
28第二转向辊
30表面
32夹持辊
34活轴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