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410399473.3 申请日 2014-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4264319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申请人 江苏德利恒棉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先平; 汪家林; 黄锋林; 庞训宇;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丽赛与蚕丝薄型 牛 仔布及其织造方法,该布提高了薄型牛仔布穿着舒适性,具有平滑,悬垂性好,手感柔软滑糯,有身骨等性能,可纺性能优良。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服装舒适、外观好看的要、排湿透气性好、可纺性能优良、保型性好、尺寸 稳定性 好等性能、对人体安全可靠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型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型牛仔布经纱为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纬纱纹混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为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其中经纱中丽赛纤维占经纱比重的5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50%,纬纱棉S
氨纹混纺纱RSB12/20D。
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薄型牛仔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络筒;
2)整经分批整经;
3)浆染前处理将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使用高效退浆酶进行退浆处理;蚕丝采用改性剂进行改姓,在60℃条件下改性20min;经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在中温型活性染料R3BJ对其进行染色时,温度范围50-60℃,时间范围40-50min,围
30-50g/l,纯用量范围0-10g/l;
4)穿综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
5)织造经纱和纬纱交织;
6)烧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浆染工序中,高效退浆酶为JN—260II,改性剂为二缩甘油醚、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聚缩水甘油醚或DL改性剂,JN—260II的用量为4.0—10.0g/L;改性剂浓度为浓度2-6.6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L改性剂为一种含有多个环乙烷活性基的阳离子季铵盐类交联改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浆染工序中,前处理工艺采用JN—260II5g/L,精练剂7g/L,酸钠3g/L,保温温度80℃,保温时间45min,浴比1:30,PH=6;蚕丝采用DL改姓,改性剂DL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
阳离子改性剂DL质量浓度3.3g/L,酸钠质量浓度10g/L,浴比1∶30,在60℃条件下改性20min;染色温度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工序中,采用高后梁,早开口(300~310)的织造工艺;3/l品种比1/l平纹后梁能提高的幅度更大;在考虑减小织造布面游纱、降低开车痕迹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后梁高度;进剑时间55°—
65°,退剑时间275°—280°,宗平时间为310°,梭口高度为32mm,综平时间框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织机转速为400r/min,开口时间310°。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为火焰温度800℃,织物车速80m/min,烧毛次数二正二反,火焰与布距离0.8厘米。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牛仔服是一种时尚流行的、深受人们青睐的服装,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对服饰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正逐步向功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方面发展。当前服装面料崇尚舒适,外观好看及具有功能性,要求面料具有轻薄舒适、富有弹性、美观和卫生保健,而传统的牛仔布质地硬挺、结实耐磨、厚重保暖,显然,传统厚重的牛仔布不利于体现随意、舒适性,导湿、透气性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现有的牛仔面料很多,但多数牛仔面料由于选料、制备环节存在的缺陷,导致加工的服装弹性欠佳,不够凉爽,呆板不时尚。近年来,新型纤维材料的不断涌现,给牛仔服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提升空间,通过运用新型纤维,赋予牛仔服装功能性、舒适性,满足了人们对牛仔服装在贴身性、舒展性、功能性等方面的需求。
[0003] 丽赛纤维(Richcel)是采用日本东洋纺专有技术及原料体系生产的波里诺西克(Polynosic)纤维。丽赛纤维原料为天然针叶树精制木浆,资源可再生,废弃物可自然降解,安全环保。丽赛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湿模量、高聚合度和适当的伸度,吸湿性好,其性能与天丝(Tencel)纤维接近;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天丝纤维,与莫代尔(Modal)较为接近。丽赛纤维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收缩率较小,较耐洗、耐穿;色泽鲜艳,悬垂性好等特点。
[0004] 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柔滑,与皮肤接触具有独特的柔顺质感。
[0005] 目前未见将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同时用于生产牛仔布。在纺织过程中,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的合适配比混纺纱线,对于薄型牛仔布的可纺性及舒适型起关键作用。
[0006] 在纺织过程中蚕丝的丝朊内外还含有色素,这些杂质在加工中很以难去除,容易变颜色,白色容易发黄,而且其他鲜艳的颜色也较容易变得不鲜艳。由于丽赛纤维的分子结构 中相对较多的非晶区空间,因此上染率较高,要控制混纺纱线的均匀性和染色的一致性;丽赛纤维上染速度快,必须加强控制,以防染花;色光与相比,同种染料相同工艺的条件下,丽赛纤维织物色光略显红头。丽赛纤维染色时受染色时受时间、温度、盐和剂的影响较大,实际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控制。由于蚕丝与丽赛纤维的性质差异,在浆染中,需要摸索合适蚕丝与丽赛纤维混纺纱的浆染工艺及纺织方法。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牛仔布。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牛仔布织造方法。
[0009]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薄型牛仔布,所述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牛仔布由经纱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纬纱为棉纹混纺纱纱。所述的经纱为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其中经纱中丽赛纤维占经纱比重的S40-6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40%,所述的棉氨纹混纺纱为RSB12/20D。上述薄型牛仔布中,其经纱中丽赛纤维优选占经纱比重的50%,蚕丝纤维优选占经纱比重的50%。
[00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络筒、整经、浆染、穿综、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纱进入织造工序;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0011]
[0012] ①络筒;
[0013] ②整经分批整经;
[0014] ③浆染前处理将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使用高效退浆酶进行退浆处理;蚕丝采用改性剂进行改姓,在60℃条件下改性20min;经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在中温型活性染料R3BJ对其进行染色时,温度范围50-60℃,时间范围40-50min,围30-50g/l,纯碱用量范围0-10g/l;
[0015] ④穿综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
[0016] ⑤织造经纱和纬纱交织;
[0017] ⑥烧毛。
[0018] 上述织造过程中的的步骤③浆染工序中,高效退浆酶为JN—260II,改性剂为聚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或DL改性剂,JN—260II的用量为4.0—10.0g/L;改性剂浓度为浓度2-6.6g/L。所述的DL改性剂为一种含有多个环乙烷活性基的阳离子季铵盐类交联改性剂,
[0019] 上述织造过程中的的步骤③浆染工序中,前处理工艺采用JN—260II5g/L,精练剂7g/L,酸钠3g/L,保温温度80℃,保温时间45min,浴比1:30,PH=6;蚕丝采用DL改姓,改性剂DL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DL质量浓度3.3g/L,酸钠质量浓度10g/L,浴比1∶30,在60℃条件下改性20min;染色温度为60℃。
[0020] 上述织造过程中的的步骤④浆染工序中,所述的织造工序中,采用高后梁,早开口(300~310)的织造工艺;3/l品种比1/l平纹后梁能提高的幅度更大;在考虑减小织造布面游纱、降低开车痕迹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后梁高度。;进剑时间55°—65°,退剑时间275°—280°,宗平时间为310°,梭口高度为32mm,综平时间框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织机转速为400r/min,开口时间310°。
[0021] 上述的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为火焰温度800℃,织物车速80m/min,烧毛次数二正二反,火焰与布距离0.8厘米。
[0022] 中温型活性染料R3BJ对其进行染色时,温度范围50-60℃,时间范围40-50min,长时间的染色会对纤维造成损伤;氯化钠的使用范围30-50g/l,纯碱用量范围0-10g/l[0023] 本发明中,退浆酶用于织物上淀粉、淀粉衍生物及淀粉/合成浆料的混合浆的退浆。 JN—260II强效的淀粉分解能,尤其用于高温处理工艺时,能迅速将淀粉化为糊精,其极易在后道的淋洗工序中去除。高效退浆酶的用量范围4.0—10.0g/L。
[0024] 在精练过程中添加的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各类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品都可以叫做精练剂。本发明中的精炼剂为烧碱8-12g/l,双氧水4-6g/l,稳定剂1-2g/l。
[0025] DL改性剂是自制的,其结构为一种含有多个环氧乙烷活性基的阳离子季铵盐类交联改性剂。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工艺和染色工艺简单,而且改性蚕丝纤维可以实现活性染料低温和无盐染色,提高蚕丝的可纺性、并能提高蚕丝的染色均匀度和染色光泽度。
[0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丽赛与蚕丝弹力牛仔布,该布提高了薄型牛仔布穿着舒适性,具有平滑,悬垂性好;手感柔软滑糯,光泽度好、有身骨等性能,可纺性能优良。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服装舒适、外观好看的要、排湿透气性好、可纺性能优良、保型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等性能、对人体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丽赛纤维与蚕丝牛仔布织造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0028] 下文对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优选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示例本发明而不是构成对其的限制。
[0029] 实施例1:
[0030] 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50:50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丽赛纤维占经纱比重的5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50%;纬纱采用棉氨纹混纺纱RSB12S/20D;经纬密度:400×260根/10cm;幅宽:150厘米。经向缩水≦-2.0%纬向缩水≦-5.0%。
[0031] 本实施例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牛仔布的织造方法,所述织造工序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经过络筒、整经、浆染、穿综、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纱进入织造工序;主要生产工序要点是:
[0032] 络筒工序中,松式络筒机一般采用850m/min的线速度为宜。松式卷装臂压力选择在2—3N超喂,补偿了由喂入卷装烦人退绕造成的张力变化。超喂罗拉在卷绕过程中的最后牵 伸之前对纱线进行。一般纱线选择在20-25%左右为好。张力设置10g-20g。温湿度控制在65—70%左右。
[0033] 整经工序中,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宽平行卷绕在织布轴上,一般整经工艺分为分条整经与分批整经。在使用分批整经情况下,一是走纱距离长,二是分批整经一般适于需要浆纱,即纱线表面包裹一层浆纱,方便织造的情形。分批整经生产效率高,片丝张力比较均匀,整经质量较好,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在整经过程中经纱张力应均匀,并且在整经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从而减少后道加工中经纱断头和织疵同时尽量减少对纱身的摩擦损伤。张力控制范围60-80CN;以中速400m-500m/min;为宜整经轴数和整经根数确定原则:尽可能多头少轴。
[0034] 浆纱工序中,处理工艺采用高效退浆酶5g/L,精练剂7g/L,硅酸钠3g/L,保温温度80℃,保温时间45min,浴比1:30,PH=6。蚕丝采用DL改姓。改性剂DL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DL质量浓度3.3g/L,碳酸钠质量浓度10g/L,浴比1∶30,在60℃条件下改性20min。经阳离子改性剂DL改性后的蚕丝纤维染色性能显著提高,染色温度为
60℃,上染百分率可达85.88%。
[0035] 穿综工序中,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穿综组织结构:3/1右斜[0036] 织造工序中,由于牛仔布与一般纯棉布不同,织物紧度大,所需上机张力大,打纬力度大,一般采用高后梁,早开口(300~310)的织造工艺。3/l品种比1/l平纹后梁能提高的幅度更大。在考虑减小织造布面游纱、降低开车痕迹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后梁高度。进剑时间55°—65°,退剑时间275°—280°,宗平时间为310°,梭口高度为32mm,综平时间框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织机转速为400r/min,开口时间310°。验修工序中,对织好的坯布通过验布机进行验布,有瑕疵的通过人工修织瑕疵点。
[0037] 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火焰温度800℃,织物车速90m/min,烧毛次数二正二反,火焰与布距离0.8厘米
[0038] 定等将成品卷装后即可入库。
[0039] 实施例2:
[0040] 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40:60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丽赛纤维S占经纱比重的4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纬纱采用棉氨纹混纺纱RSB12/20D;经纬密度:400×260根/10cm;幅宽:150厘米。织造方法同实施例1,改性剂使用聚缩水甘油 醚,经向缩水≦-2.0%纬向缩水≦-5.0%。
[0041] 实施例3:
[0042] 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60:40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丽赛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40%,纬纱采用棉氨纹混纺纱RSB12S/20D;经纬密度:400×260根/10cm;幅宽:150厘米。织造方法同实施例1,改性剂使用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经向缩水≦-2.0%纬向缩水≦-5.0%。
[0043] 实施例4:
[0044] 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60:40的丽赛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丽赛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蚕丝纤维占经纱比重的40%,纬纱采用棉氨纹混纺纱RSB12S/20D;经纬密度:400×260根/10cm;幅宽:150厘米。织造方法同实施例1,改性剂使用二缩水甘油醚,经向缩水≦-2.0%纬向缩水≦-5.0%。
[0045] 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 。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