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性纤维构造体

申请号 CN01802944.2 申请日 200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207141C 公开(公告)日 2005-06-22
申请人 东丽株式会社; 发明人 石井正樹; 春田勝; 横井宏惠; 齋藤公一; 梶修一;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保温保温性 纤维 构造体,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层上 层压 具有 水 分子 吸附 放热性能的布帛层的构成的保温性构造体,即,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层的透湿度为3000~1200g/m2·24小时,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的放 热能 指数为5以上,并且, 接触 冷热感(qmax)为0.1W/cm2以下。通过以上构成,可以提供利用水分子吸附性能的保温效果高的衣料。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放热能指数在5或以上、 接触冷热感(qmax)为0.1W/cm2或以下的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其中水 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由表面固着吸湿性聚合物和/或吸湿性微粒的纤维构 成。
2.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其中还具有透湿度为3000~ 12000g/m2·24小时的散湿放热控制布帛层。
3.权利要求2记载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其中散湿放热控制布帛层为 面料,水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为衬里。
4.权利要求3记载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其中具有放热能指数为5或 以上的中层。
5.权利要求2记载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其中使用将散湿放热控制布 帛层制成致密、并且将水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制成粗糙的双重组织织物。
6.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其中水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由针 织物构成,针织物的破裂强度为0.2Mpa或以上,并且摩擦带电压为5kV 或以下。
7.权利要求6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其中针织物的密度为24~85行 /2.54cm和28~130针/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60~190g/m2。
8.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其中水分子吸附放热布帛层含有 蓄热材料。
9.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其中作为吸湿性聚合物,采用以 乙烯基磺酸和下面通式[I]

式中,X=H或者CH3,n=5~40的整数
和/或下面通式[II]

式中,X=H或者CH3,m+n=10~30的整数
和/或下面通式[III]

R=H或者CH3,R1=Cl、Br、I、OCH3、OC2H5、SCH3,m=0~9的整数,1 =10或以上的整数,
表示的乙烯基单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为主成分的聚合物。
10.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其中吸湿性微粒是粒子。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的运动服,其中使 用针织物,并且其滴下吸水时间为5秒或以下,破裂强度为0.29Mpa或以 上。
12.权利要求11记载的运动服,其中针织物的密度为22~82行/2.54cm 和24~130针/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80~330g/m2。
1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的内衣,其中使用针织物, 其悬臂法测定的软硬度为5~30mm,并且破裂强度为0.25Mpa或以上。
14.权利要求13记载的内衣,其中针织物的密度为22~85行/2.54cm 和24~138针/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80~300g/m2。
15.一种运动护身用品,其中采用的针织物是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保温 性纤维构造体,并且其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均为50%或以上,伸长回复率 均为60%或以上,破裂强度为0.25MPa或以上。
1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的被褥。
1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的被褥。
18.权利要求17记载的被褥,其中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层和中层是 在表面上固着有吸湿性聚合物和/或吸湿性微粒的纤维。
19.一种保温,其中采用了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和 透湿度为12000g/m2·24小时或以下的散湿放热控制层。
2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3记载的保温性构造体的保温手套。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适用于运动服装和防寒服、保温性被褥、防寒等的 舒适保温性的衣料、被褥、鞋和制备它们的布帛。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衣料等通过采用提高了含气率的材料并制成不动空气层, 或通过利用等反射辐射热,来达到提高绝热性和保温性的目的。
近年来,如特公平7-59762所述,通过采用吸放湿吸放热纤维来达 到提高保温性的目的。
作为以秋冬季节的运动用途为主的衣料,提出了以各种保温性为目的 的运动服和贴身衬衣、衬里等。以合成纤维为主,或者、羊毛这样的天 然纤维混用的运动服等,静止时的保温性优良,但是,稍一运动就会变得 太热并导致过度出汗,运动后,由于冷却的汗变得不适,并且,还无法满 足作为运动服所要求的强度。另外,使针织物的里面(肌肤侧)或者两面 起毛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出汗时会产生发粘感而不令人满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实公昭61-27900公报通过提供表面和里 面(肌肤侧)由疏水性合成纤维层构成,表面和里面的单纤维纤度之差在 1.5倍以上的编织物来改善吸汗性。
另外例如,实公昭61-45180号公报提供由表面和里面(肌肤侧)为 疏水性合成纤维层,中层为含亲水性纤维层的凹凸状的袋状织物形成的圆 形针织物,改善了保温性和吸汗性等。
但是,上述实公昭61-27900公报中的运动服,虽然汗处理性优良, 但是,对保温性没有作任何考虑,而实公昭61-45180号公报中的运动服, 由于里面侧为凹凸状的袋状织物,皮肤接触感差,保温性也不能说十分好, 而且,由于体积大,存在不利于活动等问题。而且,反射辐射热的材料带 有铝等金属的颜色,在色彩开发上存在限制,实际上迄今为止还无法提供 十分令人满意的运动服和贴身衬衣等。
作为对上述产品的改进产品,特公平7-59762中提出了采用吸放湿吸 水放热纤维的衣料。但是,其中记载的保温品只公开了使用吸放湿吸水放 热性纤维的衣料和在中层棉、衬里中使用的衣料。吸放湿吸水放热性纤维 由于吸湿率高,因此,与手和身体接触时感觉凉。
而且,吸放湿吸水放热性纤维在穿着时吸放湿吸水并放热的同时,由 于向空气中释放水蒸气,从而夺去了气化热。因此,对保温性的贡献只是 从吸放湿吸水放热中除去气化热的部分热量。吸放湿吸水放热越大,被除 去的气化热也越大,因此,不管吸放湿吸水放热怎样大,都存在保温性提 高效果不大的问题。
鉴于这种现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最大限度地发挥由水分子吸附放 热产生保温效果,并且在与手和身体接触时不感觉凉的衣料、被褥等保温 性纤维构造体。
发明公开
本发明者们经过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 能的布帛上,层叠具有控制气化热的放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在有效发 挥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同时,得到皮肤与其接触时无凉感的布帛构造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构成。即,一种保温性构造体, 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湿度为3000~12000g/m2·24小时的面料和放热能指数 为5或以上,表面接触冷热感(qmax)为0.1W/cm2或以下的衬里。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4的横向双重组织织物的组织图。涂黑的地方表示经 纱的突出部分。纬纱的A是83dtex-72F的聚酯假捻加工纱,B是165dtex -96F的聚酯假捻加工纱。
图2是实施例6和8针织物的编织图。
符号说明
F1~F8:针织机的给纱口编号
D1~D5:圆盘侧编针
C1~C6:针筒侧编针
①:针织物里面侧构成纱
②:针织物表面侧构成纱
图3是实施例7针织物的编织图。
符号说明
0~4:针织机的织针间数
③:前面侧构成纱
④:后面侧构成纱
图4是负荷-伸长回复曲线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L1:针织物的伸长率
L2:针织物的变形伸长率
L3:针织物的回复伸长率
F1~F8:针织机的给纱口编号
D1~D5:圆盘侧织针
C1~C6:针筒侧织针
①:针织物里面侧构成纱
②:针织物表面侧构成纱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层和具有水分子吸 附性能的布帛层的布帛,根据使用目的等采用适当的布帛,例如,由尼龙 纤维和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的合成纤维,醋酸纤维等的半合成纤维, 棉、麻和羊毛等的天然纤维单独或者两种或以上混合,并无特别限制地用 于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等。
本发明的散湿放热控制性能是以控制气化热为目的。具有水分子吸附 放热性能的布帛层吸收从身体通过无感觉蒸泄等排出的水分进行放热,但 是,同时由于从布帛向外界蒸发水分而夺走气化热,因此,在实际穿着时 放热效果小。通过控制并减小该气化热,首次得到了穿着时可感觉到的放 热效果。
但是,如果控制气化热并将其过度减小,散湿性将变小,穿着时的闷 热感增大,变得不舒服。为了在防止气化热的同时消除穿着时的闷热感, 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层的透湿度根据JIS L-1099(A-1)的测 定法的测定值必须在3000~12000g/m2·24小时的范围内。如果低于该值, 闷热感增大,如果高于该值,气化热增大,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变小,感 觉不到放热性能。
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例如,如纤维便览-原料编-(发 行:丸善(株))的245页所记载的那样,早已公知具有吸湿性的纤维会 吸附水分子并放热。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 可以使用上述纤维,但是,实用上优选使用通过在合成纤维中分散并练入 吸湿聚合物等来提高吸湿性的纤维,例如,在尼龙中练入聚乙烯吡咯烷 进行纺纱得到的吸湿性提高的尼龙纱等,或通过后续加工等在纤维表面上 固着具有吸湿性的聚合物和/或具有吸湿性的微粒来增强吸湿性提高水分 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
进一步,优选使用提高了吸湿性的合成纤维,通过后续加工等,在其 纤维表面上固着具有吸湿性的聚合物和/或具有吸湿性的微粒,进一步提高 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
一旦使吸湿性提高,在与手或者身体接触时就会有凉感而不适于作保 温衣料。本发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必须使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 帛层与皮肤接触的面的接触冷热感(qmax)在0.1W/cm2或以下。
为了使接触冷热感(qmax)为0.1W/cm2或以下,例如,可以通过制造 接触面上带有凹凸,并减小接触面积的布帛构造来实现。另外,仅在接触 面采用吸湿性低的纤维的双重组织来实现。例如,通过起毛加工和双重组 织,可以减小接触面积,并使接触冷热感(qmax)控制在0.1W/cm2以下,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能使接触冷热感(qmax)在0.1W/cm2或以 下,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本发明的放热能指数是指与100%聚酯材料相比的水分子吸附放热能, 是以100%聚酯材料为1时的比较值。具体的测定法将在实施例中详细说 明,将3g样品卷绕在酒精温度计上,在30℃、30%RH的环境中调温、调 湿后,经时观察将其向30℃、90%RH的环境转换情况下的吸湿时的温度上 升,在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制成的曲线中,从30℃升温再回到30 ℃作图,测定其面积。
本发明中采用的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所说的放热能指 数必须在5或以上。放热能指数优选为8或以上,进一步优选在10或以上。 不到5时,感觉不到放热效果。
本发明的层压合成树脂制成覆膜层的透湿防水加工品,使用采用聚 酯的湿式凝固法得到的微多孔膜和亲水性聚氨酯的无孔膜以及微多孔聚 四氟乙烯膜的透湿防水加工品等。通过采用在这些加工品的膜面上用粘接 剂等粘接层压所述的放热能在5或以上,并且接触冷热感(qmax)在 0.1W/cm2或以下的布帛,可以得到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透湿防水衣 料。
双重组织织物常常用于由一双重组织织物来同时实现水分子吸附放 热布帛层和散湿放热控制布帛层。双重组织织物是指将两块织物重叠织成 一块织物形式的双重织物。在双重组织织物中,有使用经纱织成双重的, 使用纬纱织成双重的,和使用经纱和纬纱两者织成双重的,本发明所采用 的双重组织织物采用那种方法织成的均可,但是,必须表面致密里面稀疏。 表面致密里面稀疏是指表面与里面组织相比的表面的覆盖系数高。通过将 表面制成致密,可以使透湿度在3000~12000g/m2·24小时的范围,形成 散湿放热控制层。而作为赋予稀疏的里面以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方法, 可以在用于里面的纱中织入吸湿性高的纤维,例如在上述尼龙中练入聚乙 烯吡咯烷酮)进行纺纱得到的吸湿性提高的尼龙纱等,也可以仅对里面进 行轻触涂布方式或者发泡加工方式等后续加工来固着吸湿性聚合物或吸湿 性微粒。作为简单的加工方法,采用浸染法在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剂溶液 中浸渍上述双重组织织物进行加工,由于与致密的表面相比,药剂更容易 附着在稀疏的里面上,与形成表面组织的织纱相比,在形成里面组织的织 纱上会附着更多的药剂,由此可得到目的性能。
进而,通过使里面制成稀疏,可以使接触冷热感(qmax)为0.1W/cm2 或以下。
通过采用上述双重组织织物缝制,可以得到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 的保温性织物构造体。
对于运动服、衬衣、衬里、运动护身带等针织物,如果提高吸湿性, 水分子吸附放热性就会变高,但是,只提高放热性,皮肤与其接触时就会 感觉凉,不适合追求保温性的用途。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使具 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针织物与皮肤接触的面的接触冷热感(qmax)控 制在0.12W/cm2或以下。
接触冷热感(qmax)为0.12W/cm2或以下的针织物,例如,通过在针 织物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面上形成不影响皮肤接触感程度的凹凸,减小接触 面积而制成针织物构造而得到。而且,接触冷热感(qmax)为0.12W/cm2 或以下的针织物,采用仅在接触面上采用吸湿性低的纤维的双重组织等多 重组织针织物也可以得到。例如,采用对针织物单面进行起毛加工的方法 或者采用多重织物组织来减小接触面积的方法,均可以使接触冷热感 (qmax)为0.12W/cm2或以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能使接触 冷热感(qmax)为0.12W/cm2或以下,采用任何方法均可。
接触冷热感(qmax)优选为0.1W/cm2或以下,更优选为0.08W/cm2或 以下。
本发明的运动服,针织物与皮肤接触的面的滴下吸水时间必须为5秒 或以下。该滴下吸水时间,可以通过在构成上述针织物的纤维表面上固着 吸湿性聚合物和/或吸湿性微粒,来提高针织物的吸湿性,将针织物与皮肤 接触面的滴下吸水时间控制在5秒或以下。如果滴下吸水时间大于5秒, 运动时的汗处理性差,产生发粘感,作为运动服穿着时舒适性差。
滴下吸水时间优选为3秒或以下,更优选为1.5秒或以下。
而且,本发明的运动服采用的针织物的破裂强度必须为0.29MPa或以 上。针织物的破裂强度不足0.29MPa时,由于在穿着中破损而不耐用。
本发明的运动服用的针织物优选密度为22~82行/2.54cm和24~130 针/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80~330g/m2。
通过使密度为22行/2.54cm以上和24针/2.54cm以上,既保持了必要 的强度,还防止了针眼变形的发生,也提高了针织性。并且通过使密度为 82行/2.54cm以下和130针/2.54cm以下,而使针织物的手感良好,保持 了轻质感,并进一步提高针织性。
通过使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80g/m2以上,保持了适当的张,防 止发生贴身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重量为330g/m2以下,可以 防止手感变硬,保持轻质感。
针织物可以是作为经编织物的特里科经编织物、拉塞尔经编织物,作 为圆编针织物的单圆形编针织物、双圆形编针织物等中的任意一种。针织 组织可以是经编织物的半组织、后半组织、经绒编链组织、缎纹组织、网 格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或者圆编织物的天竺组织、圆形螺纹组织、 双螺纹组织、八综缎纹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通常作为运动服使用的针 织组织。
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将针织物里面侧(肌肤侧)的形状制成不 妨碍手感程度的凹凸形状,可以减小皮肤与内衣里面侧的接触面积的同时, 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降低肌肤面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进一步降低 出汗时的发粘。
作为该凹凸形状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由变化编织组织形成的、由粗 纱和细纱组合形成的或者由提花纹组织形成的,以及由起毛加工形成的、 由压花加工形成的等。
本发明运动服用的针织物,可以由上述编组织的单层构成,也可以由 两层、三层等多层构造体构成。使用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时,构成针织物 表面侧的纱使用细纱,里面侧(肌肤侧)使用合成纤维复纱,或者构成针 织物表面侧的纱使用单纤维纤度细的合成纤维复纱,里面侧(肌肤侧)使 用单纤维纤度粗的合成纤维复纱最为理想。进一步优选使构成表面侧的纱 的单纤维纤度与构成里面侧的纱的单纤维纤度的差为1.5倍以上。另外, 进一步优选在构成表面侧的纱上配置合成纤维复纱纱条的单纤维长度方向 表面上具有多个沟的、具有H、I、W、X、Y、+型等截面的高异型截面合 成纤维复纱,在构成里面侧的纱上配置圆形、三形等通常的截面合成纤 维复纱。
这样制成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不仅使气体状的汗,就连液体状的汗也 能通过二层、三层等多层构造体产生的毛细管现象,从针织物里面侧(肌 肤侧)向表面侧快速并且有效地吸水、透水、扩散,因此,可以用作针对 因激烈运动等引起的液体状出汗最适合的运动服。
另外,在用作该运动服的针织物中也可以含有以聚氨酯类弹性纱等为 代表的橡胶状弹性纱。在需要更大的拉伸性的运动选手用内衣短裤、自行 车短裤、紧身衣、速滑衣、滑比赛用运动服等运动服中,通过使其含有 上述橡胶状弹性纱,利用该拉伸力与使其更合身并且提高身体易动性,或 是通过补正体形,使身体看起来更美,因此更为理想。
除了聚氨酯弹性纱之外,优选采用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主体的 聚酯,特别是,通过采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并列贴合的复纱可达到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运动服通过适当选择原材料和针织物的构造,可以用于如下 广泛用途。例如,优选用于跑步衫·裤、比赛用衫·裤;高尔夫衫、网球 衫、自行车衫·裤、户外衫·裤、球衫(短袖带领运动衫)、T恤衫、 棒球用汗衫、健身服、棒球制服的衫·裤、滑雪服、紧身衣、运动选手用 内衣短裤、速滑服等。
本发明的衬衣必须具有通过针织物的悬臂法测定的5~30mm的软硬度。 如果软硬度大于30mm,则针织物的手感变硬,作为衬衣使用就有困难。而 不足5mm时,针织物的手感过于柔软,贴在身体上难以活动。
而且,本发明的衬衣采用的针织物的破裂强度必须在0.25MPa以上。 针织物的破裂强度不足0.25MPa时,因穿着中引起破损等,因此不耐用。
如果只追求上述软硬度的话,通过适当设定所使用的纱的粗细和针织 物的单位面积重量,即可达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保持该破裂强度的同时 得到所需的软硬度才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衬衣用针织物优选密度为22~85行/2.54cm和24~138针 /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80~300g/m2。
通过使密度为22行/2.54cm以上和24针/2.54cm以上,既保持了必要 的强度,还防止了针眼变形的发生等,也提高了针织性。并且通过使密度 为85行/2.54cm以下和138针/2.54cm以下,而使针织物的手感良好,保 持轻质感,进一步提高针织性。
通过使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80g/m2或以上,使其保持适当的张力, 以防止贴身,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重量在300g/m2以下,防止手感 变硬,保持轻质感。
针织物的制编,可以是作为经编织物的特里科经编针织物、拉塞尔经 编针织物及作为圆编针织物的单圆编针织物、双圆编针织物等中的任意一 种。编织组织可以是经编织物的半组织、后半组织、经绒编链组织、缎纹 组织、网格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或者圆编织物的天竺组织、圆形螺 纹组织、双螺纹组织、八综缎纹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通常作为运动服 所使用的编织组织。
特别是,通过使编织物里面侧(肌肤侧)的形状为不妨碍手感程度的 凹凸形状,以便减少皮肤与内衣里面侧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形成不流动的 空气层,降低表面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达到理想形态。
作为该凹凸形状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由变化针织组织形成的、由粗 纱和细纱组合形成的或者由提花纹组织形成的,以及由起毛加工形成的、 由压花加工形成的等。
本发明使用的衬衣用针织物,上述针织组织可以由单层构成,也可以 由两层、三层等多层构造体构成。使用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时,构成针织 物表面侧的纱使用细纱,里面侧(肌肤侧)使用合成纤维复纱,或者构成 针织物表面侧的纱采用单纤维纤度细的合成纤维复纱,里面侧(肌肤侧) 使用单纤维纤度粗的合成纤维复纱为最为理想。
本发明的运动服通过适当选择原材料和针织物的构造,可以扩展到如 下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优选用于做为一般女士用内衣的衬裙、贴身背 心、裙子、短裤、内裤、紧身袜裤、T恤衫、圆领衫、U字领衫、内衣套装、 紧身褡等。例为一般男士用内衣的T恤衫、圆领衫、U字领衫、跑步衫、 内裤、紧身袜裤、低腰短裤、游泳裤等。还有包括这些内衣的转用在内的、 运动选手用、户外活动、滑雪等运动用内衣、屋外作业、冷藏库作业用内 衣等。
本发明的衬里采用的针织物的破裂强度必须在0.2Mpa或以上。如果针 织物的破裂强度不足0.2MPa,则穿着时易破损因此不耐用。
而且,本发明的衬里用针织物,在20℃×30%RH的环境下的摩擦带电 压为5kV或以下是重要的。优选为3kV以下。衬里与表面和肌肤侧接触的 摩擦静电对贴身等脱着性有很大影响。通过如上对性能规定,可以抑制在 冬季的干燥环境下产生静电造成的衣服贴身和吸附灰尘,以及脱衣时的火 花放电。
本发明的衬里用针织物优选密度为24~85行/2.54cm和28~130针 /2.54cm,并且单位面积重量为60~190g/m2。
通过使密度为24行/2.54cm以上和28针/2.54cm以上,保持了必要的 强度,还防止了针眼变形等的发生,也提高了针织性。另外,通过使密度 为85行/2.54cm以下和130针/2.54cm以下,可使针织物的手感良好,保 持轻质感,并进一步提高针织性。
通过使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在60g/m2或以上,使其保持适当的张力, 防止发生贴身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将单位面积重量限定在190g/m2或以 下,可以防止其手感变硬,并保持轻质感。
针织物,可以是作为经编织物的特里科经编织物、拉塞尔经编针织物, 作为圆编针织物的单圆形编针织物、双圆形编针织物等中的任意一个。编 组织可以是经编织物的半组织、后半组织、经绒编链组织、缎纹组织、网 格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或者圆编织物的天竺组织、圆形螺纹组织、 双螺纹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通常作为运动服使用的针织组织。
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是,通过使编织物里面侧(肌肤侧)的形状制成 不妨碍手感程度的凹凸形状,来减小皮肤与里面侧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形 成不流动的空气层,降低肌肤面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作为该凹凸形状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变化针织组织、由粗纱和细纱 组合或者进行提花针织,以及进行起毛加工、压花加工等。
本发明使用的衬里用的针织物,既可以由上述针织组织的单层构成, 也可以形成两层、三层等多层构造体。使用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时,优选 使用在构成针织物表面侧的纱线使用单纤维纤度细的合成纤维复纱,里面 侧(肌肤侧)使用单纤维纤度粗的合成纤维复纱。
制成上述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可以通过不仅使气体状的汗,就连液 体状的汗也能从编织物里面侧(肌肤侧)向表面侧快速并且有效地吸水、 透水、扩散,因此,可以制成对激烈运动等的液体状出汗的最适合的衬里。
本发明的衬里通过适当选择原材料和针织物的构造,可扩展到如下广 泛的应用范围。例如,可优选用于运动服、女士服装、男士服装、儿童服、 礼服、学生服、工作服等。
本发明的运动护身用品,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必须都在50%以 上,并且,伸长回复率必须在60%以上。
这里所说的伸长率表示针织物拉伸的程度,该数值越大,作为运动护 身用品穿着时,容易跟随身体的运动,运动造成的激烈活动针织物也跟随, 容易活动,不易疲劳。而伸长回复率表示通过身体的活动伸长的针织物快 速回复原来状态的回复程度,该数值越大,作为运动护身用品穿着时,更 具相称性,容易活动。
该伸长率和伸长回复率必须考虑针织物纵向和横向中任一方的数值。 这是因为,例如在用作护膝用或者护肘进行实际穿着运动时,通过以针织 物的伸长率和伸长回复率大的方向作为运动护身用品的长度方向,由此可 以追随关节的活动,反之,通过以伸长率和伸长回复率小的方向作为运动 护身用品的横向,可以适度的压迫感来保护肌肉。而且,腹部用运动护身 用品可以相反方向使用。
伸长率和伸长回复率可以采用下面所示的方法测定。即,针织物伸长 率根据JIS L 1018“针织物实验方法”的定速伸长法的偏差法来测定。即, 在纵向和横向分别采用各三片10厘米×约15厘米的实验片。采用带有自 记记录装置的定速伸长形拉伸实验机,上夹板均为表侧2.54cm× 2.54cm,里侧2.54cm×5.08cm,夹板间隔为7.6cm,消除实验片的松驰和 张力,将其固定于夹板上。以10c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其拉伸至17.7N (1.8kg),测定这时夹板的间隔。接着,沿着取消负荷的方向,返回到原 来夹板间隔7.6cm。用自动记录计将由该负荷-取消负荷产生的举动画成 负荷-伸长-回复曲线(参照图4)。
基于此,通过下式求出拉伸率LA(%),对于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用三 片的平均值表示。
拉伸率LA(%)=[(L1-L)/L]×100
其中,L:夹板的间隔(mm),L1:拉伸至17.7N时的夹板间隔(mm)。
针织物拉伸回复率LB(%)基于上述自动记录计画出的负荷-伸长- 回复曲线,从回复曲线的零负荷点求出残留变形率L2(%),由下式求出 伸长回复率LB(%),对于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各值由三片的平均值表示。
伸长率回复率LB(%)=(L2/L1)×100
破裂强度基于JIS L 1018“针织物试验方法”测定的,即,取5块15cm ×15cm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的面朝上,在不施加张力的普通状态下,安 装在米伦型破裂试验机上,测定破裂强度,以5块的平均值表示。
本发明针织物的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均为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
如果伸长率不足50%,作为运动护身用品,则穿着困难,运动护身用 品难以追随身体的活动,而且,容易使人疲劳,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如果 伸长回复率不足60%,因身体运动引起的伸长的针织物则保持已被伸长的 状态,对身体的适合感差,因此,难以追随身体的活动。而且,作为运动 护身带的外观也差。
针织物伸长率和伸长回复率数值的大小在纵向和横向相反时,优选优 先使用伸长率大的方向。
本发明运动护身用品所采用的针织物的破裂强度必须在0.29MPa以上。 针织物的破裂强度不足0.29MPa时,穿着时容易破损不耐用。
本发明运动护身用品采用的针织物的制编,可以是作为经编织物的特 里科经编针织物、拉塞尔经编针织物,作为圆型编针织物的单圆型编针织 物、双圆型编针织物、纬编针织物,或者采用成形用小尺寸圆针织机制造 的单圆型针织物、双圆型针织物等中的任意一个。针织组织可以是经编织 物的半组织、后半组织、经绒编链组织、缎纹组织、网格组织、毛圈针织 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或者圆编织物的天竺组织、圆形螺纹组织、双 螺纹组织、八综缎纹组织、毛圈针织组织、其他变化的组织等通常作为运 动护身带使用的针织组织。
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使编织物里面侧(肌肤侧)的形状制成不 影响手感程度的凹凸形状,来减小皮肤与运动护身用品里面侧的接触面积 的同时,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降低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作为该凹凸形状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变化针织组织、由粗纱和细纱 组合或者进行提花针织,以及进行起毛加工、压花加工等。
本发明使用的运动护身用品用的针织物,既可以是由上述针织组织的 单层构成,也可以形成两层、三层等多层构造体。使用多层构造体的针织 物时,优选地构成针织物表面侧的纱线使用细纱,里面侧(肌肤侧)采用 合成纤维复纱,或者构成针织物表面侧的纱采用单纤维纤度细的合成纤维 复纱,里面侧(肌肤侧)采用单纤维纤度粗的合成纤维复纱。
制成上述多层构造体的针织物,可以通过通过二层、三层等多层构造 体产生的毛细管现象,不仅使气体状的汗,就连液体状的汗也能从编织物 里面侧(肌肤侧)向表面侧快速并且有效地吸水、透水、扩散,因此,可 以制成对激烈运动等的液体状出汗的最适合的运动护身用品。
这种运动护身用品用针织物可以含有由通常的橡胶或者聚氨酯类弹性 纱等代表的橡胶状弹性纱。在需要更大拉伸性的运动护身用品中,通过含 有这样的橡胶或者橡胶状弹性纱,可以通过该拉伸力使其与身体更好地配 合,并且提高易活动性。
本发明的运动护身用品,通过适当选择原材料和针织物的构造,可以 扩展到如下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可以作为运动保护用品的肘、膝、胫、 股、肩用运动护具等使用。作为医疗治疗用的肘、膝、胫、股、肩、腹、 骨、颈椎用运动护具等。作为通常的防寒用运动护用品的膝、胫、股、 肩、腹用运动护身具使用。
本发明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也可以用作被褥。构成本发明的被褥中所 采用的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和中层棉的纤维是具有吸湿性的 纤维,如果增加吸湿性,将变得当手或身体与其接触时有冷感,不适于保 温。本发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与皮肤 接触的面〔接触面或者外侧面〕的接触冷热感(qmax)必须在0.10W/cm2 以下。
作为本发明被褥的构成,通过使用聚酯长纤维和棉的高密度织物作面 料,使用以粘合剂粘附有吸湿性高的粒子的聚酯短纤维作为中棉, 使用固着了吸湿性聚合物的聚酯长纤维起毛针织衬里进行缝制,可以制成 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本发明的被子。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制成 褥子、被炉盖被、睡袋。
本发明的被褥适用于寝具和被炉盖被及睡袋等。
本发明的保温鞋、保温手套的面料的散湿放热控制性能是指以控制气 化热为目的的性能。另一方面,在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中, 由于吸附从身体通过无感觉的蒸泄等排出的水分并进行放热,但是,同时 从布帛向体系外蒸发水分,导去了气化热,因此实际上穿着时的放热效果 变小。通过控制并减小该气化热,可获得穿着时可实际感觉的放热效果。 为了能够实际感觉到该放热效果,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面料的透湿度 通过JIS IL-1099(A-1法)测定法测定必须在12000g/m2·24小时以下。
但是,如果控制气化热并使其变得过小,散湿性将变小,穿着时的闷 热感增大,从而变得不舒适。为了在防止气化热的同时,消除穿着时的闷 热感,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面料的透湿度应该在3000~12000g/m2·24 小时的范围内。如果透湿度低于该范围,则闷热感增大,而如果大于该范 围,气化热将增大,这样就不能实际感觉到放热性能。透湿度优选为4000~ 11000g/m2·24小时,更优选6000~11000g/m2·24小时。作为将透湿度 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作为一个例子,可举出透湿 防水加工。透湿防水加工是指通过湿式凝固法得到的聚氨酯微多孔膜和具 有透湿性的聚氨脂无孔膜以及聚四氯乙烯微多孔膜通过涂覆或者叠层方法 层压在基布上进行加工,可同时得到防水性和透湿性。也可以增减织物的 密度来控制透湿性。针对各种用途,考虑气化热控制和闷热感对透湿性水 平进行设定。即,如果用于使用环境温度高并且运动强度大的用途,设定 高的透湿性,而对于环境温度低并且运动强度低的用途,可以设定低的透 湿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构成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布帛层的纤维是具有 吸湿性的纤维。使用上优选使用通过在合成纤维中分散并练入吸湿聚合物 等,使吸湿性提高的纤维,例如,在尼龙中练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吸湿聚 合物进行纺纱得到的吸湿性提高的尼龙纱等,以及通过后续加工等在纤维 表面用粘合剂固着具有吸湿性的聚合物和/或具有吸湿性的微粒子,从而使 吸湿性提高,并提高了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纤维。
进一步优选使用,通过在合成纤维中分散并练入吸湿聚合物,通过在 提高吸湿性的合成纤维中,通过后续加工等在纤维表面上用粘合剂固着具 有吸湿性的聚合物和/或具有吸湿性的微粒子,进一步增加了水分子吸附放 热性能的纤维。
作为在本发明采用的布帛的至少一个面上层压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覆膜 层的、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可以举出在布帛的一个面上通过涂 覆法或者叠层法层压通过聚氨酯的湿式凝固法得到的微多孔膜和亲水性聚 氨酯的无孔膜以及微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得到的透湿防水加工品等。
本发明的保温鞋、保温手套以这些透湿防水加工品作为面料,中层使 用放热能指数为5以上的中间的海绵层和/或布帛层,衬里使用放热能指数 为5以上并且外侧面的接触冷热感为0.1W/cm2以下的布帛,由此可得到舒 适的透湿防水保温鞋。当然,即使在上述构成中省略中层,以透湿防水加 工品为面料,衬里使用放热能指数为5以上并且外侧面的接触冷热感为 0.1W/cm2以下的布帛的、薄并且轻的鞋也可以达到的本发明目的。
对于只具有水分子吸附性能的布帛,在本发明中也可得到足够的保温 性能,但是,通过进一步赋予蓄热材料,可以有效地在布帛内储存热量。
作为蓄热材料,可举出由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等无机化合物构成 的远红外线放射陶瓷,和利用伴随相变潜热石蜡黑等。而且通过 对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赋予蓄热材料,使其保温效果提高。
作为赋予布帛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后续加工,有通过在乙烯基磺酸 和通式[I]、[II]、[III]表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者混合的溶液中混入聚合 引发剂,通过浸染法、压制法、轻触涂覆机、狭缝涂覆机等处理方法施加 处理液后,通过干燥处理、湿热处理微波处理、紫外线处理等进行聚合 物化,固着在纤维表面上的方法。乙烯基磺酸PH低,如果直接使用,会使 棉和尼龙发生脆化,因此,采用预先中和的乙烯基磺酸钠。如果采用乙烯 基磺酸锌,还可赋予除臭功能。作为乙烯基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2-丙 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以下称为“AMPS”)、2-丙烯酰胺-2-甲基丙 磺酸钠(以下称为“AMPS-Na”)、2-烯丙氧基-2-羟基丙磺酸、苯乙 烯磺酸钠等。在本发明中,使用这些单体中两种或以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特别是,从聚合效果和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方面考虑,优选使用AMPS。
本发明采用的通式[I]的化合物用下式表示

(式中,X=H或者CH3,n=5~40的整数)
这里,n是5~40,优选9~23的整数。当n小于5或大于40时都不 能得到足够的耐久性。而且,从抗静电性方面考虑,单体B优选n在14~ 35的范围内。
另外,通式[II]的化合物用下式表示

(式中,X=H或者CH3,m+n=5~40的整数),这里,m+n优选为10~ 30的整数。当m+n小于5或大于40时都不能得到足够的耐久性和抗静电 性。
通式[III]的化合物用下式表示,

(R=H或者CH3,R1=Cl、Br、I、OCH3、OC2H5、SCH3,1+m=5~40的整 数),在此优选m为0~9的整数,l是10以上的整数,从耐久性方面考 虑,l+m优选为20~30。
可以分别单独采用上述通式[I]、[II]和[III]表示的单体,也可以并 用,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通式[I]、[II]和[III]中,X是H或者CH3,但是,从安全上考 虑,优选采用X=CH3。
在本发明中,乙烯基磺酸与上述通式[I]、[II]和[III]表示的单体的 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比,以重量比计优选为1∶20~1∶1,更优选为1∶ 2。在该重量比超过1∶20时,得到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表示出停留在低水平 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不到1∶1的情况下,存在聚合物的网状结构化进行 不充分,而使耐久性变差的倾向。从抗静电性方面考虑,优选以重量比计, 上述通式[I]、[II]和[III]的用量大于乙烯基磺酸的用量。
在本发明中,聚合反应时,采用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 使用通常的自由基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过硫酸铵、过硫酸、过氧化氢 等无机类聚合引发剂,和,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 2,2’-偶氮二(N,N-二亚甲基异丁基脒酰胺基)二氢氯化物、2-(氨 基甲酰基偶氧)异丁腈等有机类聚合引发剂。也可以采用阴离子、阳离子 等表面活性剂乳化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等不溶于水的聚合引发剂。 从成本和容易获得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过硫酸铵。为了提高聚合效率,可 以采用并用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所谓氧化还原引发 剂。作为该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作为还原性物质, 可举出例如次硫酸钠和福尔马林的反应物和亚硫酸氢盐等。聚合引发剂的 使用浓度取决于使用单体的浓度和处理条件,优选为0.1~3%。
为了提高与纤维的亲和性,可以使用各种浸透剂。例如,异丙醇等醇 类,和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磺酸钠等, 非离子类使用辛基苯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等各种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处理液基本上由乙烯基磺酸和通式[I]、[II]和[III] 表示的单体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和聚合引发剂构成,根据需要可以加入精 加工剂,例如防水剂、柔软剂、阻燃剂、抗菌防臭加工剂等。为了促进交 联,在不使手感变得太粗硬的程度内,可以加入具有羟甲基的乙烯单体, 例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二丙 烯酰胺等。
根据需要可以优选地赋予天然物,可举出的有取自植物的棉、麻、茶 或者取自动物的羊毛、蚕丝、壳质、壳聚糖、角鲨烯或者选自矿石的蒙脱 石等,通过将它们混入处理液中同时进行处理,或者只制备上述处理后的 天然物的处理液,浸渍纤维,通过干热处理来赋予。通过这些天然物具有 的吸湿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作为向纤维材料赋予处理液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例如,优 选采用真空脱水机进行处理等,以调整赋予量。
对聚酯、尼龙、丙烯酸等合成纤维可以在制纱、纺纱阶段进行赋予。 例如,聚酯长纱的情况下,采用熔融纺纱法对POY(半延伸纱)进行纺纱 时,选自上述化合物的一种和碳原子数为25~33的高级、碳原子数为3~ 6的多元醇和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酸的酯、碳原子数为12~17的脂 肪酸与氨基醇的反应得到的脂肪族酰胺、水溶性硅酮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的化合物与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组合物与纺纱油剂一起赋予,在 之后的拉伸工序中,通过干热处理将化合物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得到具 有耐洗涤性的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在丙烯酸纤维的情况下,通过湿式纺 纱法进行纺纱、拉伸和水洗后,附着0.05~5重量%的通式[I]、[II]和[III] 表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混合得到的溶液,经过干燥致密化处理、蒸汽处理、 干燥工序,使纤维牢固地附着,由此得到与聚酯同样具有耐洗涤性的水分 子吸附放热性能。
另外,用粘合剂也可以将吸湿率高的二氧化硅固着在纤维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的染色阶段的附带加工,根据最终目 标的用途要求的特性,适当赋予防污加工、抗菌加工、除臭加工、防臭加 工、吸汗加工、防水加工、紫外线吸收加工等,而且,作为物理性后续加 工,赋予压光加工、压花加工、褶皱加工、起毛加工、缎纹加工等。
实施例
下面采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测定方法)
(1)透湿度
透湿度的测定根据JIS规格L-1099(A-1)进行。
(2)放热能指数
将宽约3.5cm的样品3g卷在乙醇温度计或者热电偶的测定部分,在摄 氏30℃×湿度30%RH的环境下测定放置12个小时以上之后的温度。接着, 在摄氏30℃×湿度90%RH的环境下以约3%/分钟的速度改变温度,这期 间测定每一分钟的温度直至4个小时。测定之后,将上述温度的积分值作 为放热能量求出,通过下式进行。
放热能指数=样品的放热能量/聚酯塔夫绸
(JIS染色牢固度试验用添加布)的放热能量
(3)接触冷热感(qmax)
采用カト-テツク(株)制的サ-モラボ2型测定器,在室温20℃、 湿度65%RH的房间中,将BT-Box调节至30℃,在充分调湿的样品上放 置BT-Box(压力10g/cm2),测定在10℃的温度差下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 束。
(4)放热效果(保温性提高效果)
在室温5℃、湿度65%RH的房间内穿着缝制品,采用测功计进行75W 的运动15分钟,然后脱下缝制品,反过来,用红外线图像测定反侧面的温 度,确定穿着感觉。
(5)滴下吸水时间
根据JIS L 1096“一般织物试验方法”进行。
取三块约15cm×15cm的试验片,在直径10cm以上的绣花框或者烧杯 上对试验片不施加多余的张力,使表面向下地固定。在其上从5厘米的上 方一滴一滴地滴下蒸馏水,在任意三处测定从滴下水滴时到试验片上的水 滴不发生特别反射时为止的吸水时间,以3块的平均值表示。
(6)破裂强度
根据JIS L 1018“针织物布料试验方法”进行。
取5块15mm×15mm试验片,以试验片的表面朝上,在不施加张力的普 通状态下,安装在ミユ-レン型破裂试验机器上,测定破裂强度,用5块 的平均值表示。
(7)悬臂法测定的软硬度
根据JIS L 1018“针织物布料试验方法”进行。
在纵向、横向上各取5块2cm×15cm的试验片。采用一端带有45度斜 面的悬臂型试验器,使试验片一端的短边符合试验器斜面侧的尺寸基准, 将试验片在斜面的方向上滑动,读取试验片的一端与斜面接触时另一端的 位置。以该试验片滑动的长度为软硬度(mm),用纵、横各5块的平均值 评价。该值越小,意味着越柔软。
(8)针织物伸长率
首先,伸长率的试验法根据JIS L 1018“针织物布料试验方法”的定 速伸长法的图像法进行。即,在纵向、横向上分别各取3块10cm×约15cm 的试验片。采用带有自动记录装置的定速伸长形拉伸试验机,该试验机安 装有上下两个夹子,夹子的外侧均为2.54cm×2.54cm,内侧均为 2.54cm×5.08cm,夹子的间隔为7.6cm,将试验片按不松不紧的状态固定在 夹子上。
以10c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其拉伸至17.7N(1.8kg)的荷重,测定这 时两个夹子的间隔。接着,沿着取消负荷的方向,返回到原来夹子的间隔 7.6cm。用自记记录计将由该负荷-取消负荷产生的举动画成负荷-伸长- 回复曲线(参照图1)。基于此,通过下式求出拉伸率LA(%),对于针 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各试验片用三块的平均值表示。
拉伸率LA(%)=[(L1-L)/L]×100
L:夹子的间隔(mm),L1:拉伸至17.7N时的夹子的间隔(mm)。
(9)针织物伸长回复率
针织物拉伸回复率LB(%)基于上述自动记录计画出的负荷-伸长- 回复曲线,由回复曲线在零负荷的时间求出残留变形率L2(%),由下式 求出伸长回复率LB(%),对于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各试验片由三块的平 均值表示。
伸长率回复率LB(%)=(L3/L1)×100
实施例1
对由77dtex尼龙长纱构成的尼龙塔夫绸用氟类防水剂进行防水处理。 即,将上述塔夫绸浸渍在含有3重量%防水剂アサヒガ-ドAG710(明成 化学(株)制)的水分散液中,采用热定型机进行130℃×30秒的干燥热 处理,以达到40%的断面收缩率。
接着,按下面配方1所示的组成,采用贴滚刮胶涂层机以200μ的间隙 涂覆聚氨脂溶液,接着,在80℃下热干燥,得到透湿度为4800g/m2·24 小时的无孔质膜透湿性防水加工面料。
配方1
ハイムレン Y-265(大日精化制,聚醚类聚氨脂(厚度12微米的透湿 度6300g/m2·24小时))                                100份
レザミンX-100交联剂(大日精化制,异氰酸酯类交联剂)1份
MEK                                              25份
甲苯                                             25份
接着,作为纤维构造物,在单纱纤维纤度7.2dtex、纤维长64mm、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构成的单位面积重量80g/m2的织物上通过以 100重量%的附着率喷涂下述组成配方2的处理液,然后在120℃进行2 分钟的预备干燥。之后,在180℃下进行1分钟的热处理,得到在纤维表 面上固着二氧化硅粒子的放热能指数为22的中层棉。
配方2
二氧化硅粒子
サイリシア550(富士シリシア化学(株)制)            60g/l
这里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微米,平均比表面积为 500m2/g。
粘合剂-硅酮类树脂KT7014(固形部分40%)(高松油脂(株)制) 25g/l
对使用聚酯83dtex-24F的缎纹钩编组织的剪绒起毛品浸渍在下面组  成的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 干燥机在120℃干燥2分钟。
配方3
AMPS(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20g/l
PEG#1000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グラセツトT303共荣社)
                                    40g/l
过硫酸铵                            2g/l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采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为15 的衬里。
使用上述面料、中层棉、衬里缝制夹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不使用实施例1的中层棉,使用实施例1得到的面料、衬里,缝制束 腰女衫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得到的面料的膜面上用30目的凹印辊涂覆下述组成的配方 4表示的粘接剂,在100℃进行热风干燥后,贴合实施例1得到的衬里,在 压制的状态下在40℃加热24小时,得到三层构造的透湿防水加工布。
配方4
ハイムレンY-199(大日精化工业(株)制,两种溶液聚醚类聚氨脂) 100份
コロネ-トHL(日本聚氨脂工业(株)制,异氰酸酯)    8份
アクセルT(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交联促进剂)2份
使用上述透湿防水加工布缝制夹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经纱使用83dtex-72F的聚酯假捻加工纱,纬纱在面料的情况下使用 83dtex-72F、在衬里的情况下使用165dtex-96F的聚酯假捻加工纱,使 用喷水织机、双投梭的多臂织机,如图1所示的面料组织为平纹织物,衬 里组织为1/3斜纹的双纬织物,以加工密度为经密度170支/英寸,纬密度 (面料)90支/英寸,(衬里)45支/英寸进行制织和染色加工。之后,浸 渍在与实施例1的经编起毛衬里的加工相同的配方3的处理液中之后,采 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进行2分钟的 干燥。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 干燥。接着,采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表面密里面粗 的双重组织织物。
使用上述双重织物缝制束腰女衫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另外,织造只有上述表面组织的平纹织物,进行染色加工,确定透湿 度,结果为11000g/m2·24小时。
实施例5
图2的针织方法图所示的共计八个喷纱口构成的针织组织的四个喷纱 口F2、F4、F6、F8的针织物里面侧(肌肤侧)构成纱A使用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长纱84dtex 24长纱羊毛加工纱,其他四个喷纱口F1、F3、F5、 F7的针织物表面侧构成纱B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长纱110dtex 72 长纱,采用22G两面圆编针织机,织成由里面侧蜂窝双面针织组织构成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的圆编针织物。
该针织物根据通常的圆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炼、染色和干 燥。进而,将该染色、干燥后的布料浸渍在下面组成的配方3的处理液中 后,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进行2 分钟的干燥。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11,里 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为0.055,破裂强度0.58MPa、滴下 吸水时间为1秒以下,密度为38行/2.54cm,53针/2.54cm,单位面积重 量201g/m2的针织物。
使用这种针织物缝制作为本发明运动服的长袖T恤衫,评价的结果可 判断为暖和,而且手感、运动时的干爽感都优良。结果一起列于表2中。
实施例6
在图2的针织方法图所示的共计八个喷纱口构成的针织组织的四个喷 纱口F2、F4、F6、F8的针织物中,表面侧构成纱B使用丙烯酸纺织纱1/52, 其他四个喷纱口F1、F3、F5、F7的针织物里面侧(肌肤侧)构成纱A使用 尼龙长纱加工纱78dtex 24长纱,采用22G两面圆编针织机,织成由里面 侧蜂窝双面针织组织构成的圆编针织物。
该针织物根据通常的圆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炼、染色和干 燥。进而,将该染色、干燥后的布料浸渍在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 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进行2分钟的干燥。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9,里面 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为0.076,破裂强度0.52MPa、悬臂法 测定的软硬度为13mm,密度为36行/2.54cm,48针/2.54cm,单位面积重 量190g/m2的针织物。
使用这种针织物缝制本发明的内衣,评价的结果可判断为暖和,身体 容易活动,作为内衣是优良的。结果列于表3。
实施例7
图3的针织方法图所示的前纱A和后纱B采用在尼龙中混入作为吸湿 聚合物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6dtex24长纱,用28G的单梳栉经平组织编针 织机织成1/3的经缎组织构成的经编针织物。
该针织物根据通常的经编针织物的染色法,在松弛、精炼、染色和干 燥之后,浸渍在下述组成的配方5的处理液中,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 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进行2分钟的干燥。
配方5
AMPS(丙烯酰胺甲基丙磺酸)                20g/l
通式[II]中X:-CH3,m+n=30的单体       50g/l
过硫酸铵                                2g/l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进行整理定型。接着对 以该整理后的布料作为肌肤面的正面进行起毛加工。
得到的针织物,放热能指数为13,里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为0.055,而且,破裂强度为0.53MPa,摩擦带电压为2.1kV,密度为35 行/2.54cm,44针 /2.54cm,单位面积重量80g/m2的针织物。
使用该针织物缝制女用夹克衫的衬里,评价的结果可判断为暖和,并 且身体容易活动,作为衬里是优良的。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8
在图2的针织方法图所示的共计八个喷纱口构成的针织组织的四个喷 纱口F2、F4、F6、F8的针织物中,表面侧构成纱B使用丙烯酸纺织纱1/52, 其他四个喷纱口F1、F3、F5、F7的针织物里面侧(肌肤侧)构成纱A使用 尼龙长纱加工纱155dtex 48长纱,采用22G两面圆编针织机,织成由里面 侧蜂窝双面针织组织构成的圆编针织物。
该针织物根据通常的圆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炼、染色和干 燥。进而,将该染色、干燥后的布料浸渍在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 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进行2分钟的干燥。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10,里 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为0.078,纵向的伸长率为48%, 伸长回复率为72%,横向的伸长率为65%。伸长回复率为82%,破裂强 度0.54MPa。
使用这种针织物以针织物横向为运动护身带的长度方向缝制本发明的 膝用运动护身带,评价的结果为暖和,身体容易活动,可判断作为运动护 身带是优良的。结果列于表5。
实施例9
经纱和纬纱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3dtex-24F,经密度为110 支/英寸,纬密度为80支/英寸,以整理的平纹织物为面料,接着,作为纤 维构造物,在单纱纤维纤度为7.2dtex、纤维长64m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100%构成的单位面积重量200g/m2的织物上,通过喷射以100重量% 的附着率喷涂配方2的处理液,然后在120℃进行2分钟的预备干燥。之 后,在180℃下进行1分钟的热处理,得到在纤维表面上固着二氧化硅粒 子的放热能指数为22的中层棉。
这里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平均粒径为2.7微米,平均比表面积为 500m2/g。对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3dtex-24F的缎纹钩针织组织的 剪绒起毛品浸渍在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 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干燥2分钟。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采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为15 的衬里。使用上述面料、中层棉、衬里缝制被子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6 中。
实施例10
对由77dtex尼龙长纱构成的尼龙塔夫绸用氟类防水剂进行防水处理。 即,将上述塔夫绸浸渍在含有3重量%防水剂アサヒガ-ドAG710(明成 化学(株)制)的水分散液中,以挤压率40%进行挤压,采用热定型机进 行130℃×30秒的干燥热处理后,在170℃进行熟化1分钟。接着,采用 贴滚刮胶涂层机,以200μ的间隙涂覆配方1所示的组成的聚氨脂溶液, 接着,在80℃下热风干燥,得到透湿度为4800g/m2·24小时的无孔质膜透 湿性防水加工面料。
接着,在厚度10mm的胶乳海绵胶上,通过喷射以100重量%的附着率 喷涂配方2的处理液,然后在120℃进行2分钟的预备干燥。之后,在160 ℃下进行1分钟的热处理,得到在纤维表面上固着二氧化硅粒子的放热能 指数为20的中层棉。
这里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微米,平均比表面积为 500m2/g。对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3dtex-24F的缎纹钩针织组织的 剪绒起毛品浸渍在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 进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干燥2分钟。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采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为15 的衬里。使用上述面料、中层棉、衬里和另外使用的丁二烯橡胶构成的鞋 底制作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7中。
实施例11
对由77dtex尼龙长纱构成的尼龙塔夫绸用氟类防水剂进行防水处理。 即,将上述塔夫绸浸渍在含有3重量%防水剂アサヒガ-ドAG710(明成 化学(株)制)的水分散液中,以挤压率40%进行挤压,采用热定型机在 130℃下进行30秒的干燥热处理后,在170℃进行熟化1分钟。接着,采 用贴滚刮胶涂层机,以200μ的间隙涂覆配方1所示组成的聚氨脂溶液, 接着,在80℃下热风干燥,得到透湿度为4800g/m2·24小时的无孔质膜透 湿性防水加工面料。
接着,作为纤维构造物,在单纱纤维纤度7.2dtex、纤维长64mm、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构成的单位面积重量80g/m2的织物上通过喷射 以100重量%的附着率喷涂配方2的处理液,然后在120℃进行2分钟的 预备干燥。之后,在180℃下进行1分钟的热处理,得到在纤维表面上固 着二氧化硅粒子的放热能指数为22的中层棉。
再对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3dtex-24F的缎纹钩针织组织的剪 绒起毛品浸渍在配方3的处理液中后,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 行挤压,用干燥机在120℃干燥2分钟。
干燥之后,用105℃的加热蒸汽发生器进行5分钟的处理,热水洗,干 燥。接着,采用干燥机在170℃进行1分钟的定型,得到放热能指数为15 的衬里。使用上述面料、中层棉、衬里缝制手套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中。
实施例12
对实施例5得到的布帛进行与实施例5所记载的同样的处理后,再浸 渍在配方6的处理液中,采用设定为投梭率80%的轧布机进行挤压,用干 燥机在150℃干燥2分钟。
(配方6)
红外线放射性陶瓷(氧化锆)微粒                   30g/l
粘合剂(硅酮类树脂)KT7014(固形部分40%)(高松油脂(株)制) 60g/l
使用该针织物缝制本发明的运动服长袖T恤,评价的结果可判断为暖 和,并且手感和运动时的干爽感均优良。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3
通过湿式纺纱法,对纺纱、拉伸、水洗的丙烯酸纤维进行将通式III (R=CH3,R1=OCH3,l=23,m=0)的化合物附着在0.2重量%纤维上、 干燥致密化处理、蒸汽处理、干燥工序,牢固附着在纤维上,制成2.2dtex 的丙烯酸短纤维,得到具有水分子吸附放热性能的1/60的丙烯酸细纱。与 实施例8同样采用表面侧构成纱B对该细纱进行同样的染色处理。并缝制 同样的膝用运动护身带,评价的结果可判断为暖和并且容易活动,作为运 动护身带是优良的。结果列于表5。
比较例1
使用实施例1得到的面料,在实施例1的中层棉加工时除了二氧化硅 粒子之外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加工的中层棉,和经纱83dtex、纬纱116dtex 的使用氨纤维的塔夫绸衬里,缝制夹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使用实施例1得到的面料、用比较例1中使用的铜氨纤维的塔夫绸衬 里,缝制夹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使用实施例1得到的面料,采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不进行实施 例1的加工,得到起毛的经编针织物衬里的三层透湿防水加工品。
使用上述透湿防水加工品,缝制夹克,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4
在实施例4中,使用未进行配方3加工的横双重组织织物,缝制夹克 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5
将与实施例5中得到的同样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构成的 圆形针织物参照通常的圆形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练、染色、干 燥、整理定型。该针织物是未进行根据实施例5中的配方5的加工和起毛 加工的。
得到的针织物,放热能指数为1,里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为0.134,滴下吸水时间为6.1秒,破裂强力为0.51MPa,密度为38行 /2.54cm,50针/2.54cm,单位面积重量为195g/m2。
使用该针织物缝制长袖T恤衫,评价的结果认为,穿着时的温暖感和 运动时的干爽感差,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冷感较强,不适合作为运动服。 结果列于表2。
比较例6
在双罗纹针织组织中,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83dtex36长纱, 采用22G双面圆编织机,织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构成的表里 平整的圆编针织物。
参照通常的圆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练和染色,干燥和整 理定型。该针织物是未进行象实施例6那样的用配方3进行的加工和起毛 加工。
得到的针织物,放热能指数为1,里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为0.141,破裂强度为0.23MPa,悬臂法测定的软硬度为4mm,密度为38 行/2.54cm,50针/2.54cm,单位面积重量为118g/m2。
与实施例6同样,使用这种针织物缝制长袖T恤衫,评价的结果认为, 易贴身,活动困难,没有温暖感,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冷感较强,不适 合作为内衣。而且,容易破裂,机械强度差。结果列于表3。
比较例7
半编组织中,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56dtex36长纱,用 28G的单梳栉特里科经编机织成由聚酯纤维丝100%构成的表里双面平整 的经编针织物。
对该针织物根据通常的经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练和染色、 干燥和整理定型。该针织物是未进行象实施例7那样的用配方5进行加工 和起毛加工的。
得到的针织物,放热能指数为1,里面侧(肌肤侧)的接触冷热感(qmax) 为0.148,破裂强度为0.55MPa,摩擦带电压为9.4kV,密度为35行/2.54cm, 45针/2.54cm,单位面积重量为76g/m2。
与实施例7同样,使用这种针织物缝制长袖T恤衫,评价的结果认为 没有温暖感,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较冷的。并且,易贴身,活动困难, 不适合作为衬里。结果列于表4。
比较例8
在双罗纹编织组织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83dtex 36长纱, 采用20G双面圆编机,编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构成的表里双 面平整的圆编针织物。
根据通常的圆编针织物的染色法,进行松弛·精炼和染色,干燥和整 理定型。该针织物是未进行象实施例8那样的用配方3进行的加工和起毛 加工的。
比较例9
将实施例9中使用的面料作为面料和衬里,使用实施例10的中层棉加 工时,除了二氧化硅粒子,与实施例9同样加工的中层棉,缝制被子,进 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6中。
比较例10
使用实施例11得到的面料,实施例11使用的厚度10mm的胶乳海绵胶 不进行实施例10的处理作为中层使用,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83dtex-24F的缎纹钩编组织(无起毛)作为衬里,与实施例11同样,制 成鞋,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7。
比较例11
使用实施例11得到的面料,实施例11的中层棉加工时除了二氧化硅 粒子,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加工的中间填充棉,经纱·纬纱使用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83dtex-24F,制成的经密度110支/2.54cm、纬密度80支 /2.54cm的平织物为衬里,缝制手套,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8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在具有散湿放热控制性能的布帛层上层压具有水分子吸附性能的 布帛,通过降低与皮肤接触面的接触冷热感的本发明的保温性构造体,可 以提供提高发挥水分子吸附性能的保温效果高的保温性纤维构造体。
表1      面料的透湿度   放热能指数 里侧表面的接触冷热感        qmax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穿着后的里侧面温度   (g/m2·24小时)     (W/cm2)     (℃) 实施例1     4800 中层棉22,衬里15     0.04     22.5     暖和 实施例2     4800     衬里15     0.04     20.8     比较暖和 实施例3     4800     衬里15     0.04     20.2     比较暖和 实施例4     11000     织物全部8     0.08     19.2     比较暖和 比较例1     4800   中层棉2,衬里9     0.15     18.5 着脱时皮肤接触衬里时感觉凉 比较例2     4800     衬里9     0.15     17.8 着脱时皮肤接触衬里时感觉凉 比较例3     4800     衬里1     0.04     15.0     冷 比较例4     11000     衬里1     0.08     14.5     冷
表2         放热能指数   衬里侧接触冷     热感qmax  破裂强度  滴下吸水    时间     放热效果                            穿着感觉 穿着后的衬里侧温度 穿着时温暖度 手感 运动时的干爽感     (W/cm2)     (MPa)    (秒)     (℃) 实施例5     11     0.055     0.58     1以下     19.4     ◎    ○     ◎ 实施例12     15     0.047     0.52     2.1     22.7     ◎    ◎     ○ 比较例5     1     0.134     0.51     6.1     17.5     △    ○     △
表3     放热能指数 衬里侧接触冷热感     qmax   破裂强度 软硬度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穿着后的衬里侧温度     (W/cm2)    (MPa)   (mm)     (℃) 实施例6     9     0.076     0.52     13     19.8          暖和 比较例6     1     0.141     0.23     4     17.3 没有感到暖和,怎么说都是冷
表4衬里     放热能指数 衬里侧接触冷热感     qmax          破裂强度        摩擦带电压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穿着后的衬里侧温度     (W/cm2)     (MPa)     (kV)     (℃) 实施例7     13     0.055     0.53     2.1     19.8     暖和 比较例7     1     0.148     0.55     9.4     16.9 没有感到暖和,怎么说都是冷
表5运动护身用品   放热能指数 衬里侧接触冷热感     qmax    破裂强度         伸长率       伸长回复率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纵   横   纵   横   穿着后的衬里侧温度     (W/cm2)     (MPa)           (%)           (%)         (℃) 实施例8     10     0.078     0.54     48     65     72     82         20.2     暖和   易于活动 实施例13     15     0.080     0.50     77     90     88     85         22.3     暖和   易于活动 比较例8     1     0.147     0.19     38     47     70     55         16.9  不感觉暖和   活动困难
表6被褥   面料的透湿度                                  放热能指数 里侧表面的接触冷热感                             qmax     放热效果 使用时的感觉 使用后的反侧面的温度 (g/ m2·24小时)     (W/cm2)     (℃) 实施例9     11500   中层绵22,衬里15     0.04     30.3     暖和 比较例9     11500   中层棉1,衬里1     0.12     27.4      凉
表7鞋   面料的透湿度                                          放热能指数 里侧表面的接触冷热感                                                                  qmax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穿着后的反侧面的温度 (g/m2·24小时)     (W/cm2)     (℃)   实施例10     4800   海绵20,衬里15     0.04     26     暖和   比较例10     4800   海绵1,衬里     0.12     21     凉
表8手套   面料的透湿度                                                             放热能指数 里侧表面的接触冷热感                                                                     qmax     放热效果 穿着时的感觉 穿着后的反侧面的温度   (g/m2.24小时)     (W/cm2)     (℃)   实施例11     4800 中层棉22,衬里15     0.04     32     暖和   比较例11     4800 中层棉1,衬里1     0.12     26     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