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1610381809.2 申请日 2016-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5935174A 公开(公告)日 2016-09-14
申请人 江阴市互联染整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玉祥;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肩部设置有伸缩带和固定带,通过调整伸缩带和固定带上的搭件与扣件扣合数量从而进行调节肩宽,这样肩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一个舒适的尺寸,使穿着者穿着时更为舒适美观;制得的褶皱面料具双层结构,表层褶皱的立体感、层次感增强,褶皱结构更稳定、饱满,里层面料更平整、厚实,并且表层的褶皱结构也起到一定的辅助遮光功能,褶皱面料的生产方法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独特的褶皱 风 格及良好的遮光性能;同时吸 水 性测试的方法简单实用,测试结果快速及时,采用本方法进行吸水性测试,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有利于企业对吸水性面料生产和技术把关,测试成本低,采用本方法进行测试,不需要配置专 门 的检测设备。
权利要求

1.尺寸可变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肩部上设置有伸缩带和固定带,其中伸缩带包括伸缩条,伸缩条上设置有多个搭件,固定带包括固定条,固定条上设置有多个扣件,所述搭件与扣件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面料是由一组经纱与二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双层织物,其表层具有由凸条与凹条交错排列形成的褶皱,里层无褶皱结构;其中,凸条是由表经与表纬交织而成,所述的凹条是由表经与里纬接结而成。
面料工艺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在剑杆织机上将25/1 公支的高支粗纺纱,以2/
2 的斜纹为基础组织,采用单经单纬的方式上机织造,上机幅宽为178cm,上机经密为225 根/10cm,纬密为216 根/10cm;
2)烧毛-单煮-洗呢-双煮-烘呢-光触媒加工液浸轧-烘呢-TEFLON三防整理-焙烘-熟修-刷毛-剪毛-刷毛-给湿-罐蒸,另外,光触媒加工液的用量30g/l—50g/l,轧液率75%—
85%,在光触媒加工液的使用时保持车25m/min—30m/min,温度120℃—135℃,TEFLON三防整理加工的轧液75-85%,车速保持18-22m/min,温度160-180℃,最后制得的面料规格为:纱支96/2-100/2Nm,总紧度145-165,经密615-796根/10厘米,纬密400-358根/10厘米,克重
340-390克/米;
3)面料先经表纬蒸煮处理工艺,所述的表纬蒸煮处理工艺为将表纬放入全封闭锅炉内以2℃~5℃/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加热至100℃~120℃,并于高温下保温10~20min;
4)面料再经过扦经、提花织造,随后在150℃温度下进行预定型;
5)将预定型后的面料进行洗染整工艺,水洗染整工艺温度为130℃;
6)对水洗染整后的面料进行定型工艺,定型工艺的定型温度为160℃;
7)对面料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
步骤一:在40cm通幅的面料样品上取10 cm×10 cm的样品两作为测试试样;
步骤二:将试样放在洗涤仪容器中,加入300ml四氯乙烯作为干洗剂,密封后放到干洗仪中干洗30分钟后取出,然后重复洗涤两次;
步骤三:将干洗后的试样平置于桌面上,自然放平,滴管距离布面5±0.5cm,向布面滴入3ml蒸馏水,按下秒表,记录滴水时间,其中滴管精度为0.1ml,秒表的精度≥0.1秒;
步骤四:水滴在布面上渗透到面料里面,在布面上会形成水渍圈印,滴水10秒后,测量圈印的最大和最小直径,精确到0.1mm,测试结果即为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平均值,修约到
0.1mm,即可得到该面料的吸水性能参数。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服饰,服饰的制作时都有相对的型号,型号规定了衣服的肩宽、腰围、衣身长短。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尺寸,但是型号的尺寸却是固定的。人的体形有高矮胖瘦,胖的人一般会选择较大号的衣服进行穿着,衣服的肩宽是适合但是衣身会较长,穿起来显得短小,显得不美观;瘦的人穿着衣服时,当衣身合适时肩宽较大,衣服显得大,不合身,显得不美观。
[0003] 褶皱赋予了面料独特的视觉和触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及装饰面料。现有双层褶皱面料的生产方法主要为使用双经轴织造或对面料进行缝制、压褶或化学糊剂印花等后整理制成,双经轴织造利用二个织轴经张不同形成面料表面的凹凸褶皱,这种方法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较难控制;对面料进行缝制、压褶或化学糊剂印花等后处理制成双层褶皱面料,其褶皱在面料使用过程中易被拉伸变形而影响美观及触感,并且这种方法效率低、成本高。
[0004] 同时,由于面料具有拒性,水份无法进行面料内部,吸水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正确性,所以以往的面料都不对其吸水性能进行测试,也就不能保证面料的排湿性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穿着时合身、美观,同时面料褶皱稳定,使用过程中拉伸无形变,并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的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尺寸可变的衣服,它包含有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肩部上设置有伸缩带和固定带,其中伸缩带包括伸缩条,伸缩条上设置有多个搭件,固定带包括固定条,固定条上设置有多个扣件,所述搭件与扣件相配合。
[0007] 尺寸可变的衣服所采用的面料是由一组经纱与二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双层织物,其表层具有由凸条与凹条交错排列形成的褶皱,里层无褶皱结构;其中,凸条是由表经与表纬交织而成,所述的凹条是由表经与里纬接结而成。
[0008] 面料工艺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在剑杆织机上将25/1 公支的高支粗纺纱,以2/
2 的斜纹为基础组织,采用单经单纬的方式上机织造,上机幅宽为178cm,上机经密为225 根/10cm,纬密为216 根/10cm;
2)烧毛-单煮-洗呢-双煮-烘呢-光触媒加工液浸轧-烘呢-TEFLON三防整理-焙烘-熟修-刷毛-剪毛-刷毛-给湿-罐蒸,另外,光触媒加工液的用量30g/l—50g/l,轧液率75%—
85%,在光触媒加工液的使用时保持车25m/min—30m/min,温度120℃—135℃,TEFLON三防整理加工的轧液75-85%,车速保持18-22m/min,温度160-180℃,最后制得的面料规格为:纱支96/2-100/2Nm,总紧度145-165,经密615-796根/10厘米,纬密400-358根/10厘米,克重
340-390克/米;
3)面料先经表纬蒸煮处理工艺,所述的表纬蒸煮处理工艺为将表纬放入全封闭锅炉内以2℃~5℃/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加热至100℃~120℃,并于高温下保温10~20min;
4)面料再经过扦经、提花织造,随后在150℃温度下进行预定型;
5)将预定型后的面料进行水洗染整工艺,水洗染整工艺温度为130℃;
6)对水洗染整后的面料进行定型工艺,定型工艺的定型温度为160℃;
7)对面料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
步骤一:在40cm通幅的面料样品上取10 cm×10 cm的样品两作为测试试样;
步骤二:将试样放在洗涤仪容器中,加入300ml四氯乙烯作为干洗剂,密封后放到干洗仪中干洗30分钟后取出,然后重复洗涤两次;
步骤三:将干洗后的试样平置于桌面上,自然放平,滴管距离布面5±0.5cm,向布面滴入3ml蒸馏水,按下秒表,记录滴水时间,其中滴管精度为0.1ml,秒表的精度≥0.1秒;
步骤四:水滴在布面上渗透到面料里面,在布面上会形成水渍圈印,滴水10秒后,测量圈印的最大和最小直径,精确到0.1mm,测试结果即为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平均值,修约到
0.1mm,即可得到该面料的吸水性能参数。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中服装的肩部设置有伸缩带和固定带,通过调整伸缩带和固定带上的搭件与扣件扣合数量从而进行调节肩宽,就可以调节搭扣处的长度,这样肩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一个舒适的尺寸,使穿着者穿着时更为舒适美观;制得的褶皱面料具双层结构,表层褶皱的立体感、层次感增强,褶皱结构更稳定、饱满,里层面料更平整、厚实,并且表层的褶皱结构也起到一定的辅助遮光功能,褶皱面料的生产方法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独特的褶皱格及良好的遮光性能;同时吸水性测试的方法简单实用,测试结果快速及时,采用本方法进行吸水性测试,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有利于企业对吸水性面料生产和技术把关,测试成本低,采用本方法进行测试,不需要配置专的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涉及尺寸可变的衣服,它包含有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肩部上设置有伸缩带和固定带,其中伸缩带包括伸缩条,伸缩条上设置有多个搭件,固定带包括固定条,固定条上设置有多个扣件,所述搭件与扣件相配合。
[0011] 通过调整搭件与扣件扣合数量从而进行调节肩宽,就可以调节搭扣处的长度,这样肩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一个舒适的尺寸,使穿着者穿着时更为舒适美观。
[0012] 一种尺寸可变的衣服及其面料的制备工艺所采用的面料是由一组经纱与二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双层织物,其表层具有由凸条与凹条交错排列形成的褶皱,里层无褶皱结构;其中,凸条是由表经与表纬交织而成,所述的凹条是由表经与里纬接结而成。
[0013] 面料工艺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