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纺织;造纸 / 织造 / 机织织物;织造方法;织机 / 特定用途的机织织物 / .{家用机织织物} / 具有切割毛圈质地的面料、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产品

具有切割毛圈质地的面料、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产品

申请号 CN201380004500.6 申请日 2013-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4024503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申请人 克莱本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铉三; 崔诚训;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芯纱在毛圈被切割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而合成 纤维 分裂 纱线 ,即芯纱,被分割成多个长丝。所述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在擦拭性、滑动性、吸 水 性、快速干燥性以及触感上显示出更加优越的特性,并且起到钩子作用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可以在进行擦拭的同时很容易地捕捉到诸如极其微小的灰尘颗粒或人体毛发等杂质。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可以有效地用于各种产品,例如各种类型的垫子、毛巾、浴室产品以及抹布、 拖把 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总纤度在约
10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作为芯纱;使用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且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纱线制造步骤,用于制造具有下述结构的纱线:通过在将所述包芯纱加捻至所述芯纱之后进行热处理,将所述包芯纱固定到所述芯纱;
织物制造步骤,用于使用所述纱线编织其中包括毛圈组的织物;
预面料制造步骤,用于通过对所述织物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进行起绒和剪切来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的预面料;以及
面料制造步骤,用于制造面料,其中通过将所述预面料在性溶液中在约100℃至约
130℃下处理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使所述包芯纱分裂、减重和收缩,使得毛圈所述芯纱在所述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所述包芯纱向外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染色步骤,其中,对所述面料制造步骤中制造的所述面料在高温下进行染色,之后进行洗涤和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步骤使得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的切割部分在约100℃至约130℃下热处理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后由于热量而具有弯曲的钩子形状,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从所述切割毛圈的部分向外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制造步骤中,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为由聚酯或尼龙构成的分裂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可含有约2个长丝至约50个长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制造步骤中,加捻纱线使得包芯纱相对于所述芯纱分别具有每米约100至约1500捻的左手捻(Z-捻)和右手捻(S-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制造步骤中,在加热期间,在约110℃至约130℃进行约25至约50分钟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面料制造步骤中,所述起绒和剪切可使切割毛圈的长度为约2mm至约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料制造步骤中,在碱性溶液中的处理使得从所述包芯纱向外突出的所述芯纱的长度为约2mm至约5mm。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毛圈所述芯纱在所述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所述包芯纱向外突出。
11.一种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在组织所述纱线之后,织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织物,然后对所述毛圈进行切割并进行碱处理得到面料;其中所述纱线经过纱线加工步骤,其中
将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并且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即包芯纱,加捻成为总纤度在约10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形成这样的结构:由于施加的热量,所述包芯纱被固定到所述芯纱中;并且毛圈所述芯纱在所述毛圈被切割的部分具有从所述包芯纱向外突出的形状。
12.一种纺织品,其特征在于,该纺织品通过对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进行加工而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为选自抹布、拖把、厨房垫、浴室垫、毛巾、沐浴手套和头屑去除器中的一种。

说明书全文

具有切割毛圈质地的面料、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产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切割毛圈组(cut loop group)的面料、该面料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面料的纺织品。

背景技术

[0002] 微纤维是指比一旦尼尔(denier)更细的纤维,其具有三维结构并且包括无数个在染色和分裂期间形成的微小空间,因此具有优良的吸性、洗涤性、触摸感和隔热性。由微纤维制得的抹布、拖把、毛巾、睡衣等,由于其优良的洗涤性、快速干燥性、优良的抗菌和耐用性等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由微纤维制成的拖把由于下述优点而获得极大的普及并被广泛使用:在通过吸收而清洁顽固污渍等方面,其吸收能为通常的拖把的5倍以上,其效率和寿命为通常的棉拖把的7-8倍以上。
[0003] 拖把通常采用通过切割由编织得到的毛圈所制造的面料,其中纱线被组织并编织成其中具有毛圈组。这是因为,由具有未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制成的拖把是推开待去除的杂质而不是捕获它们,因此其清洁效果下降。换言之,在由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制成的拖把中,杂质是通过在切割毛圈之间被捕获而被除去,从而提高了除去杂质的效果;这是大多数拖把采用其中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原因。
[0004] 当使用微纤维制造用于具有切割毛圈组的拖把的面料时,其优点是,可增加初始清洁阶段的擦拭性;由于微纤维极薄,降低了弹性排斥力,因此降低了弹性和弹性恢复力;因此,当微纤维吸水时或在清洁过程中通过压力被按压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存在褶皱或缠结的毛圈而使滑动性变差,从而使清洁效率降低。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在韩国专利No.716623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使用合成纤维分裂纱线(synthetic fiber divided yarn)作为芯纱,使用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通过在将所述分裂型微纤维加捻成芯纱之后进行热处理,将所述包芯纱固定到芯纱。当使用以该方式制造的面料构成的清洁工具时,该清洁工具与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面料的清洁工具相比,表现出优良的擦拭性、滑动性、吸水性、快速干燥性和触摸感等性质。但是,对于上述韩国专利No.716623中的技术,其在捕获极微小的灰尘颗粒或人的毛发等方面的改进空间不大。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进行研究之后完成本发明,由于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在切割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使其可容易地捕获极微小的灰尘颗粒或人的毛发等,因此本发明使得例如擦拭性、滑动性、吸水性、快速干燥性、触摸感等性质最大化。
[0008]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方法,其中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在切割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
[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其中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在切割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
[0010]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具有切割组的面料的纺织品,其中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在切割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
[0011] 技术方案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3] 使用总纤度在约10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作为芯纱;使用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并且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并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纱线制造步骤,用于制造具有下述结构的纱线:通过在将包芯纱加捻至芯纱中之后进行热处理,将包芯纱固定到芯纱中;
[0015] 织物(textile)制造步骤,用于使用纱线编织其中包括毛圈组的织物;
[0016] 预面料(pre-fabric)制造步骤,用于通过对织物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进行起绒(raising)和剪切来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的预面料;以及
[0017] 面料制造步骤,用于制造面料,其中通过将预面料在性溶液中在约100℃至约130℃下处理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使包芯纱分裂、减重和收缩,使得毛圈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
[0018]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染色步骤,其中,对面料制造步骤中制造的面料在高温下进行染色,之后对其进行洗涤和干燥。
[0019] 染色步骤可使合成纤维分裂纱线毛圈的切割部分在约100℃至约130℃下热处理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后由于受热而具有弯曲的钩子形状,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从切割毛圈的部分向外突出。
[0020] 在纱线制造步骤中,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可为由聚酯或尼龙构成的分裂纱线。优选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可以包含约2个长丝至约50个长丝。
[0021] 在纱线制造步骤中,加捻纱线可使包芯纱相对于芯纱具有每米约100至约1500捻的左手捻(Z-捻)和右手捻(S-捻)。
[0022] 在纱线制造步骤中,在加热期间,在约110℃至约130℃进行约25至约50分钟加热。
[0023] 在预面料制造步骤中,起绒和剪切可使切割毛圈的长度为约2mm至约30mm。
[0024] 在面料制造步骤中,在碱性溶液中的处理可使从包芯纱向外突出的芯纱的长度为约2mm至约5mm。
[0025]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毛圈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
[0026]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在组织纱线之后,通过编制织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织物,然后对毛圈进行切割并进行碱处理得到面料;其中纱线经过纱线加捻加工,其中,将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并且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即包芯纱,加捻成总纤度在约10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形成这样的结构:由于施加的热量,所述包芯纱被固定到所述芯纱中;并且毛圈所述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具有从所述包芯纱向外突出的形状。
[0027]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它们通过对根据本发明上述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进行加工而制得。
[0028] 上述纺织品可以是选自抹布、拖把、厨房垫、浴室垫、毛巾、沐浴手套和头屑去除器中的任意一种。
[0029] 有益效果
[0030] 根据上述本发明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能够进行擦拭,同时能容易地捕获例如极微小的尘埃颗粒或人的毛发等杂质,这是因为合成纤维分裂纱线被分成了多个长丝而起到钩子作用,其中当微纤维,即包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收缩时,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并且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显示出优良的擦拭性、滑动性、吸水性、快速干燥性和触摸感等性质。因此,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可用于例如多种类型的垫子、毛巾、浴室用品等产品,包括抹布和拖把。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面料的表面的照片;
[0032]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面料的表面的放大照;以及
[0033] 图3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面料的切割毛圈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文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如下详细描述。
[0035]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芯纱从包芯纱向外突出。
[0036] 为了制造上述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本发明提供了制造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的方法,包括纱线制造步骤、织物制造步骤、预面料制造步骤和面料制造步骤。
[0037] 在纱线制造步骤中,使用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作为芯纱,其总纤度在约10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使用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其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且其由聚酯和尼龙构成;在进行纱线加捻后,其中包芯纱被捻至所述芯纱,施加热量;因此,制成具有这样结构的纱线:包芯纱被固定到芯纱。
[0038] 用作芯纱的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通过增加所制造面料中切割毛圈的弹性斥力系数(elastic repulsion coefficient)来提高弹性恢复力和弹力。因此,当在拖把中使用制造的面料时,因为即使在清洁过程中通过压力对切割毛圈进行按压,切割毛圈也会立即恢复,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滑动性降低导致的清洁效率的降低。
[0039] 在这一点上,使用总纤度在约100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如果合成纤维分裂纱线的总纤度小于100旦尼尔,则切割毛圈的弹性恢复力和弹力不能充分地提高,因此当在清洁过程中通过压力按压微纤维时,它们保持为被按压状态,从而造成擦拭性降低的问题;如果总纤度超过300旦尼尔,则存在在擦拭时在擦拭表面产生刮擦的问题。
[0040] 用作芯纱的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可使用由多种公知的合成纤维构成的分裂纱线,包括聚酯分裂纱线或尼龙分裂纱线。对于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优选使用具有优良的弹力和恢复力的聚酯分裂纱线或尼龙分裂纱线。
[0041] 此外,可使用含有约2个长丝至约50个长丝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例如,此时,市售的聚酯分裂纱线的纤度为200旦尼尔/10长丝、300旦尼尔/10长丝、320旦尼尔/8长丝等;尼龙分裂纱线为180旦尼尔/12长丝或240旦尼尔/12长丝等。
[0042] 用作包芯纱的分裂型微纤维位于所制造的面料的切割毛圈的外部,并提高了吸水性或快速干燥性和触摸感。因此,当制造的面料用于清洁或浴衣中等时,它们将有助于表现出优越的吸水性和快速干燥性,以及良好的触摸感。所述分裂型微纤维的纤度可不需要进行限制;然而,考虑到吸水性或触摸感,可以使用总纤度在约50旦尼尔至约300旦尼尔范围内的分裂型微纤维。
[0043] 在这里,如众所周知的是,分裂型微纤维是指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分裂成多个微纤维。例如,所述分裂型微纤维可以使用在对至少两种组分的聚合物进行复合纺丝(conjugate spinning)之后可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分裂成多个微纤维的微纤维。
[0044] 对于这类分裂型微纤维,可以使用在本领域通常使用的分裂型微纤维,而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由聚酯和尼龙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对于由聚酯和尼龙的复合物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可以使用市售的分裂型微纤维,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含有约70wt%至约80wt%聚酯和约20wt%至约30wt%聚酰亚胺(polyimide)的分裂型微纤维。
[0045] 根据本发明,使用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作为芯纱并使用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进行纱线加捻。纱线加捻是指将多于两条的线(纱线)结合并加捻成单条线;一般而言,在纱线加捻过程中加捻的方向由两种类型表示;向左方向加捻称为左手捻或Z-捻,而向右方向加捻称为右手捻或S-捻。对于在这类纱线加捻中使用的机器,广泛使用的是环锭捻线机(ring twister)和翼锭捻线机(fly twister)等。
[0046] 所述纱线加捻可以采用左手捻(Z-捻)和右手捻(S-捻)对由分裂型微纤维构成的包芯纱相对于由合成纤维分裂纱线构成的芯纱进行捻绕,至具有约100捻每米(Twists per Meter,TPM)到约1500TPM。这类纱线加捻可以通过使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经过张力装置至包覆型复合捻线机(covering and compound twister)而实现。例如,本发明的纱线加捻可以通过执行下述操作而实现:使用S-捻对具有聚酯分裂纱线的分裂型微纤维进行第一纱线加捻;完成S-捻之后,应用Z-捻进行第二纱线加捻,其与分裂型微纤维,即包芯纱,的第一纱线加捻的方向相反。这类纱线加捻可通过应用公知的技术容易地进行。
[0047] 当纱线加捻完成后,进行加热,以将包芯纱固定到芯纱。换言之,进行加热,以便通过将包芯纱固定到芯纱来防止捻线松动。上述加热可以在约110℃至约130℃下进行约25分钟至约50分钟。
[0048] 当纱线制造步骤完成后,进行织物制造步骤。在织物制造步骤中,通过织造所述纱线使其包括一个毛圈组而制成织物。
[0049] 在织物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容易地将毛圈组包括在内。例如,如果在织造之前以下述方式组织纱线,则可以容易地制造具有毛圈组的织物:当在圆形针织机上织造时形成毛圈。
[0050] 在织物的制造完成后,进行预面料制造步骤,以制造具有下述结构的预面料:通过对所述织物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进行起绒和剪切而对毛圈进行切割。
[0051] 所述起绒是指对毛圈进行起绒,所述剪切是指将具有不规则长度的毛圈切割至具有均一长度;所述起绒和所述剪切可以使用常规的起绒机和剪切机进行。
[0052] 根据本发明,考虑到应用所制造面料的物品,优选的是,进行所述起绒和所述剪切,使得切割毛圈的长度在约2mm至约30mm范围内。换言之,可以在将被起绒毛圈的长度调节到与本发明所制造面料的使用相匹配之后进行剪切。例如,当制造的面料是应用于浴室,如毛巾等时,切割毛圈的适宜长度在约2mm至约5mm范围内;当所制造的面料应用于厨房,如海绵、手套等时,切割毛圈的适宜长度在约5mm至约8mm范围内;当制造的面料是用于拖把时,切割毛圈的适宜长度在约8mm至约15mm范围内。
[0053] 以这种方式,在经过起绒和剪切操作后,可以得到带有切割毛圈的预面料。
[0054] 在预面料制造步骤完成后,进行面料制造步骤以制造面料,其中将所述预面料在碱性溶液中在约100℃至约130℃下处理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使得所述包芯纱分裂,减重,和收缩;由此,毛圈芯纱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
[0055] 在碱性溶液中的处理是用于使包芯纱分裂、减重和收缩。在碱性处理过程中,包芯纱的聚酯部分地水解,生成可溶的副产物苯二甲酸二钠(Disodium Terephthalate,DST)和乙二醇,聚酰亚胺(尼龙)被分离。换言之,包芯纱的分裂、减重和收缩是通过碱性处理过程而发生。尤其是,包芯纱的收缩集中发生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因此毛圈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包芯纱。
[0056] 任何在分裂型微纤维的分裂和减重中常规使用的溶液均可用作所述碱性溶液,而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氢化钠(NaOH)。对于碱性溶液处理,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向外突出的长度优选在约2mm至约5mm范围内。当芯纱从包芯纱向外突出的长度为上述长度时,被分成多个长丝的合成纤维分裂起到类似钩子的作用,因此它可以进行擦拭,同时能容易地捕获杂质,例如极微小的尘埃颗粒或人的毛发,由此增强了擦拭性和滑动性。当所述芯纱突出的长度长于5mm时,由于包芯纱重量减少得过多而存在产生棉绒(lint)的问题;当突出的长度短于2mm时,存在对极微小尘埃颗粒或人的毛发等的除去能力降低的问题。
[0057] 所述减重与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NaOH),的溶度和处理温度成比例,尤其是处理温度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本发明中,考虑到收缩率,在约100℃至约130℃下加热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
[0058] 在溶液处理后,可以进行水洗操作,除去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所述水洗操作可通过在对包括减重的分裂型微纤维的面料喷水以除去杂质后进行冲刷(scouring)操作而实现。在所述水洗操作中,优选采用约70℃至约80℃的温水洗涤以避免淬灭。冲刷是通过在水洗操作中注入洗涤剂来除去杂质的操作;可以使用常用的酸钠、酸钠等;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磷酸三钠来除去对苯二甲酸二钠(DST)。
[0059] 当对通过碱性溶液处理制造的面料进行匹染(piece dyeing)时,可在所述水洗操作的冲刷之后进行酸处理,以便于染色操作。酸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使用用于常规染色过程的酸处理剂RC Hydro(RC Cleaning,韩国公司Hansol Co.Ltd.的产品)将pH值调节到约4至约5的范围内。
[0060] 根据本发明,染色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高温进行染色操作之后,在所述面料制造步骤中对制造的面料进行水洗和染色。
[0061] 染料可包括用于聚酯微纤维或聚酯和聚酰胺微纤维的染料。对于这类染料,可以列举的例子有dianix fla vaine xf,dianix red,cbn xf,(所有这些均是跨国公司Distar的产品)等。从浅色到深色的多种颜色均可用于染色。
[0062] 在染色时,除了染料之外,染色还可以用分散剂、流平剂(leveling agent)、纤维柔软剂和抗菌剂一起来进行。染色也可用具有优良的除病毒效果的氯二甲苯酚一起实施。
[0063] 所述染色步骤可在约100℃至约130℃下进行约30分钟至约60分钟。当在如此高的温度下进行染色时,从切割毛圈的切割部分向外突出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毛圈的切割部分由于受热弯曲而变成钩子形状。由此,当进行高温染色操作时,被分成多个长丝的合成纤维分裂纱线起到类似钩子的作用,因此其可以进行擦拭,同时能容易地捕获杂质,例如极微小的尘埃颗粒或人的毛发,由此增强了擦拭性和滑动性。
[0064] 染色操作可以通过一步法或通过两步法实施,在两步法中,在对聚酯进行染色之后,对聚酰亚胺进行染色。
[0065] 一步法具有的缺点是,染料的消耗量比两步法大3倍,并染色可能失败。然而,可考虑使用一步法是因为,两步法耗时且复杂。两步法是通过在130℃使用分散染料对聚酯进行染色,然后在100℃使用用于聚酰亚胺的染料对聚酰亚胺进行染色。对于用于聚酰亚胺的染料,可以使用分散染料或酸性染料。
[0066] 染色操作完成后得到染色的面料,之后进行水洗和干燥;所述水洗和干燥可以通过应用面料染色领域中常用的方法进行。
[0067] 依据本发明制造的面料的形状为,其中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并且所述合成纤维分裂纱线,芯纱,被分成多个长丝,并且仍然保持原样。
[0068] 图1是显示本发明所制造面料的表面的照片;图2本发明所制造面料的表面的放大照;图3是本发明所制造面料的切割毛圈部分的示意图。
[0069]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所制造面料的形状为,其中芯纱在毛圈被切割的部分从包芯纱向外突出;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被分成多个长丝并保持,长丝的端部是弯曲的并且具有钩子形状。
[0070] 因此,当芯纱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时,该芯纱具有足够的恢复力和弹力;因此,当面料被用于清洁时,即使通过一定的压力对它们进行按压,它们仍能立即恢复;并且即使在吸水时,滑动性也不会变差,因此防止了清洁性的降低。
[0071] 特别是,由于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即芯纱,被分成多个长丝并保持且其端部弯曲;因此,合成纤维分裂纱线实现类似钩子的功能,并且能容易地捕捉极其微小的尘埃颗粒或人的毛发等,同时进行擦拭,因此使擦拭性和滑动性最大化。此外,由于分裂型微纤维,即包芯纱,是在芯纱的外侧形成,其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快速干燥性和触摸感。
[0072] 因此,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面料可在切割成预定尺寸之后经过加工而用于多种用途。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具有切割毛圈组的面料经过加工而制得的纺织品。
[0073] 上述纺织品可以是选自抹布、拖把、厨房垫、浴室垫、毛巾、沐浴手套和头屑去除器中的任意一种。
[0074] 例如,将本发明制造的面料切成段至具有预定尺寸之后,将它们用于制造具有优良擦拭性的拖把。此外,所述面料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安装在浴室或厨房中的垫,或高尔夫草坪的垫等。尤其是,当它被用作安装在浴室或厨房中的垫时,不仅能通过吸收湿体的湿气或厨房洗涤过程中洒落的水,使周围保持清洁,而且能够防止地板由于水滴的湿润而变滑;并且其优点在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切割毛圈的弹性排斥力较高,起绒纱线直立着,并具有优良的缓冲性和良好触摸感。
[0075] 虽然下文将通过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仅仅有助于理解本发明,而不是将本发明限制于这些实施例
[0076] <实施例1>
[0077] 使用300旦尼尔/10长丝的聚酯分裂纱线作为芯纱;使用由150旦尼尔/72长丝的尼龙和聚酯(各长丝为8分型,分别由80wt%的聚酯和20wt%的聚酰亚胺组成)构成的分裂型(split-type)微纤维作为包芯纱;在分别以S-捻和Z-捻将包芯纱相对于芯纱捻绕后,在120℃下加热40分钟;由此制得纱线。将所述纱线在捻线机中进行加捻:首先,以S-捻将其捻成具有600TPM,其后,以Z-捻将其捻成具有540TPM。
[0078] 在圆形针织机上织造过程中将编织的纱线组织成具有毛圈组之后,进行织造过程;并且在进行起绒操作后,接着进行剪切操作;由此制得具有约5mm切割毛圈长度的预面料。将所述预面料在氢氧化钠溶液(使用10wt%NaOH)中于130℃下处理30分钟;然后,通过喷洒60℃温水对它们进行水洗,之后用洗涤剂冲刷。然后使用RC Hydro(韩国公司Hansol Co.Ltd.的产品)对其进行酸处理,使得pH为4.5;然后,在在染色浴中连同黑色染料Dianix Black(Distar的产品)、分散剂DC-505(Shin Kwang Chemical Ind.Co.Ltd.的产品)、抗静电剂Anol-25B(Shin Kwang Chemical Ind.Co.Ltd.的产品)和纤维柔软剂3M(Shin Kwang Chemical Ind.Co.Ltd.的产品)一起在130℃下染色30分钟;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过程,得到面料。
[0079] 图2中示出所制造的面料的放大表面的照片。
[0080] <实施例2>
[0081]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料,不同在于:使用180旦尼尔/12长丝的尼龙分裂纱线作为芯纱;在进行起绒操作后,进行剪切操作,使得切割毛圈的长度为8mm。
[0082] <实施例3>
[0083]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料,不同在于:使用320旦尼尔/8长丝的聚酯分裂纱线作为芯纱;在进行起绒操作后,进行剪切操作,使得切割毛圈的长度为10mm。
[0084] <实施例4>
[0085]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料,不同在于:使用200旦尼尔/10长丝的聚酯分裂纱线作为芯纱;在进行起绒操作后,进行剪切操作,使得切割毛圈的长度为8mm。
[0086] <实施例5>
[0087]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料,不同在于:将预面料在氢氧化钠溶液(7wt%NaOH)中于120℃处理40分钟。
[0088] <比较例1>
[0089] 使用300旦尼尔/10长丝的聚酯分裂纱线作为芯纱;使用由150旦尼尔/72长丝的尼龙和聚酯(各长丝为8分型,分别由80wt%和20wt%的聚酯和聚酰亚胺组成)构成的分裂型微纤维作为包芯纱;在分别以S-捻和Z-捻将包芯纱相对于芯纱捻绕后,在120℃加热40分钟;由此制得纱线。将所述纱线在捻线机中进行加捻:首先,以S-捻将其捻成具有600TPM,其后,以Z-捻将其捻成具有540TPM。
[0090] 在圆形针织机上将制造的纱线组织成具有毛圈组之后,进行织造;然后进行起绒操作和剪切操作,得到具有8mm切割毛圈长度的面料。
[0091] <实验例>
[0092] 将根据上述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制造的面料切割成方形后,对边缘进行修整;然后制成拖把;根据以下方法评价所制造拖把的擦拭性、滑动性、恢复性、吸水性、快速干燥性和触摸感等性质,结果示于表1中。
[0093] -擦拭性-
[0094] 在每张2米宽、2米长的地板纸上,倾倒50ml咖啡,并用拖把进行擦拭;然后由30个30-40岁的家庭主妇对其进行肉眼检查,她们以三个等级水平:好、一般、差对擦拭性进行评价。
[0095] -滑动性-
[0096] 将100ml水倒入拖把中,之后由30个30-40岁的家庭主妇用该拖把擦拭2米宽、2米长的地板纸;她们以三个等级水平:好、一般、差对滑动性进行评价。
[0097] -恢复性-
[0098] 在拖把的表面上施加10kg(10×200×200mm)重量达30秒并移除;然后,经过30秒后,用肉眼检查所述表面,如果切割毛圈恢复,则将恢复性评价为“好”,如果它们保持为被压状态,则评价为“差”。
[0099] -吸水性-
[0100] 将拖把切成具有2cm宽的片后,通过测量在下部浸入水中1cm的同时上升1cm所需要的时间来评价吸水性。
[0101] -干燥性-
[0102] 测定拖把的重量后,将10g水倾倒在该拖把的表面上,并在室温下干燥;通过测量该拖把达到初始重量所需的时间来评价干燥性。
[0103] -触摸感-
[0104] 由30个30-40岁的家庭主妇触摸拖把的表面,之后以优秀(5分)、良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的等级水平评价触摸感;然后将各分值进行平均。
[0105] -洗涤牢度-
[0106] 按照韩国标准KS K ISO105-C01207中指定的方法实施:(40±2℃,30分钟,1%闪光度(spark))。
[0107] 表1
[0108]
[0109] 如上表1所示,可以证实的是,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5制造的面料而制造的拖把,不仅其擦拭性和滑动性,而且其触摸感,均优于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比较例1制造的面料而制造的拖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