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接合纤维的编织物

申请号 CN201510482239.1 申请日 2015-08-07 公开(公告)号 CN105369470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申请人 苹果公司; 发明人 阳司滨田; P·F·考克斯特; 苏英亮; E·夏哈安; W·D·麦特森; 松雪直人;
摘要 公开了包含接合 纤维 的编织物和通过使用接合纤维增强编织物的方法。编织物可包括多个经线和与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 纬线 。编织物还可包括多个接合纤维。接合纤维可被 定位 为与经线并行和/或与纬线平行。另外,接合纤维可由具有比用于形成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的材料的熔点 温度 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经线;
与所述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和
定位为具有以下位置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的多个接合纤维
与所述多个经线平行;和
与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纤维包含比所述多个经线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纤维的熔点温度比所述至少一个纬线的熔点温度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纤维包含选自由聚酰胺、聚酯、聚丙烯和热塑性聚酯构成的组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经线包含选自由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构成的组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包含选自由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构成的组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纤维仅位于所述编织物的一部分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所述多个经线和与所述多个经线耦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形成的锥形部分,
其中,所述接合纤维位于所述锥形部分内或者与所述锥形部分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纤维位于所述编织物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基本上是透明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接合纤维被定位为与所述多个经线平行,所述至少一个纬线与所述接合纤维耦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纤维基本上被所述多个经线包围,并且,
所述接合纤维基本上被与所述多个经线耦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包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经线还包含:
第一组经线;和
基本上包围所述第一组经线的第二组经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纬线还包含:
与所述第一组经线耦合的内纬线部分;和
与所述第二组经线耦合的外纬线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纤维还包含以下集合中的至少一个:
基本上被所述第一组经线包围的接合纤维的第一集合;和
位于所述第一组经线和所述第二组经线之间的接合纤维的第二集合。
16.一种增强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编织物,该编织物包含:
多个经线;和
与所述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
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内;和
熔融位于编织物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的多个接合纤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内还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为与所述多个经线平行;和
将所述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为与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将所述接合纤维定位为与所述多个经线平行,将所述接合纤维定位于所述编织物的整个长度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将所述接合纤维定位为与至少一个纬线平行,完成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接合纤维定位于所述编织物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内;和
将所述接合纤维定位于所述编织物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位于编织物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的多个接合纤维还包括:
使包含所述多个接合纤维的编织物暴露于外部热源;
通过使用外部热源基本上仅液化位于所述编织物内的接合纤维;
使液化的接合纤维与下列的至少一个接合:
编织物的所述多个经线;和
编织物的所述至少一个纬线;和
中断所述编织物向外部热源的暴露,以允许液化的接合纤维硬化。

说明书全文

包含接合纤维的编织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一般涉及编织物,更特别地,涉及包含接合纤维的编织物和通过使用接合纤维增强编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常规的编织物或纤维被应用多种应用或工业中。例如,编织物被用于服装/服饰(例如,衬衫、裤子、裙子等)、时尚配件(例如,手镯、表带、项链等)、电子产品(例如,编织导电层、用于光纤电缆的保护外套)以及其他各种工业应用(例如、绳、带、护具、家居/厨具等)。由于许多的用途和应用,常规编织物通过使用特定材料被制成,并且/或者被制造为包括特定的物理性质。例如,在编织物被用于形成手镯或项链的情况下,可能期望织造材料是柔性的,以绕在穿戴编织物的表面(例如,手腕、颈部)周围。此外,可能希望形成手镯或项链的编织物耐用且柔软并且/或者能够承受手镯或项链的典型的穿戴/处理。此外,可能希望形成手镯或项链的编织物能够形成包括独特的颜色图案或具有不同尺寸的部分(例如,锥形部分)的独特设计或美容装饰。
[0003] 为了形成独特设计或美容装饰,编织物的线(例如,经线、纬线)被改变或调节。例如,为了形成包括不同的尺寸的手镯或项链的部分,必须在编织物中形成锥形部分。可通过增加编织物中的经线之间的距离、同时继续通过经线编织纬线材料,形成锥形部分。通过增加编织物的经线之间的距离,编织物的总厚度或宽度也会增加。
[0004] 但是,通过增加编织物中的经线的距离,编织物的锥形部分的纤维密度可能降低。作为锥形部分的纤维密度降低的结果,编织物变得明显在锥形部分上硬度较小。这可能最终导致锥形部分的编织物的弱化、锥形部分的编织物的不希望的移动和/或锥形部分的编织物的不希望的视觉或美容变形
发明内容
[0005] 编织物可包括多个经线和与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编织物还可包括多个接合纤维。接合纤维可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并行和/或与至少一个纬线平行。
[0006] 提供增强编织物的方法。方法可包括设置编织物。编织物可包括多个经线和与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方法还可包括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内和熔融(melt)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多个接合纤维。附图说明
[0007]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的详细描述,很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结构要素,其中,
[0008] 图1表示根据实施例的由编织物形成的可配戴带的示意性前视图。
[0009] 图2表示根据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的可配戴带的放大锥形部分。
[0010] 图3A表示根据实施例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1] 图3B表示根据实施例的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2] 图4A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3] 图4B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4] 图5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的可配戴带的放大锥形部分。
[0015] 图6A表示根据其它实施例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6] 图6B表示根据其它实施例的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7] 图7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8] 图8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9] 图9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的可配戴带的放大均匀部分。
[0020] 图10表示增强编织物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1] 如图2-9所示,可对编织物执行该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现在详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的描述不是要将实施例限于一个优选实施例。相反,其意图是要覆盖可包含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描述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修改和等同。
[0023] 以下的公开涉及编织物,更特别地,涉及包含接合纤维的编织物和通过使用接合纤维增强编织物的方法。
[0024] 在特定实施例中,编织物可包括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平行和/或与至少一个纬线平行的接合纤维。接合纤维可由具有比形成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的材料的熔点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作为编织物内的接合纤维的定位和熔点温度的结果,接合纤维可熔融而经线和纬线不熔融,以接合和/或增强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即,编织到编织物中的接合纤维可熔融,以基本上接合经线和纬线,并最终可增加编织物的硬度(rigidity)。在编织物被用于形成包含锥形部分的结构的情况下,接合纤维可包含于编织物的锥形部分内,并且,可被熔融以增加编织物的锥形部分的硬度。并且,接合纤维可被定位于编织物的外表面内或者与其相邻,并且可能是不可见的。因而,外表面的美容效果不受编织物内的接合纤维的熔融影响。
[0025] 以下参照图1-10讨论这些和其它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本文参照这些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仅是出于解释的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
[0026] 图1表示根据实施例的包含接合材料100的可配戴带10的示意性前视图。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可配戴带10可包含装饰性带(例如,腕带、臂带、头带、项链等)、表带和用于保持电子设备的可配戴带,这些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游戏设备、显示器、数字音乐播放器、可穿戴计算设备或显示器和健康监测设备。如图1所示,可配戴带10可包含表带。
[0027] 可配戴带10可包含位于可配戴带10的相异端部18、20处的耦合部件12。耦合部件12可包含于可配戴带10内以耦合端部18、20和/或将可配戴带10固定于用户。耦合部件12可以是能够可释放地耦合可配戴带10的耦合端部18、20的任何适当的耦合机构或实施例。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如图1所示,耦合部件12包含通过与端部18相邻的可配戴带10形成的多个孔22和位于端部20处的搭扣(buckle clasp)24。当用户配戴可配戴带10时,端部18通过接合搭扣24被定位,使得搭扣24的一部分可位于通过可配戴带10形成的多个孔22中的一个内以固定可配戴带10。端部18可进一步通过使用基本上位于可配戴带
10周围的筘环(reed loop)26被固定于可配戴带10。筘环26可包含被配置为位于可配戴带10与筘环26之间的开口(未示出),该开口容纳端部18和/或针对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定位端部18。如本文讨论的那样,筘环26也可由编织物100形成。通过由编织物100制成可配戴带10和筘环26,可以明显减少包含筘环26的可配戴带10的制造成本和/或时间。
[0028] 在另一未示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耦合部件12可以为位于端部18处的钩环固件系统和位于端部20处的环。当用户配戴可配戴带10时,端部18通过环被定位并且被折叠,使得钩部分可接触紧固件系统的环部分和/或与其耦合,以将可配戴带10固定于用户。
[0029] 如图1所示,可配戴带10可包含位于端部18与端部20之间的锥形部分28。更具体而言,锥形部分28可位于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之间,这里,锥形部分28在可配戴带10中包含改变的宽度,并且,均匀部分30在可配戴带10中包含均匀宽度。如本文讨论的那样,编织物100可形成可配戴带10中的锥形部分28。锥形部分28可至少在一部分上基于可配戴带10的功能和/或意图用途包含于可配戴带10内。在可配戴带10包含表带的非限制性例子中,锥形部分28可包含于可配戴带10内以在可配戴带10上定位和/或固定包含显示器(未示出)的表外壳。在可配戴带10包含用于保持电子设备的带的附加的非限制性例子中,锥形部分28可提供用于保持电子设备和/或使其与可配戴带10耦合的附加的表面区域。在可配戴带10包含装饰性带的另一非限制性例子中,锥形部分28可提供附加的空间,以提供在视觉上有吸引的装饰性要素或物品(例如,标志、宝石、图形等)。
[0030] 虽然在可配戴带10的中心或中间被示出,但应理解,可配戴带10可包括包含于18、2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锥形部分28。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可在端部18、20处包含锥形部分28,以帮助将耦合部件12固定于可配戴带10和/或有助于方便地将端部18插入到耦合部件12中和/或将端部18与其耦合。另外,锥形部分28可包含会聚锥体(converging taper)。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并且,从将锥形部分28表示为发散或加宽的椎体的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锥形部分28可包含可会聚和/或可具有比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宽度小的宽度的编织物100的一部分。
[0031] 图2表示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100的可配戴带10的放大部分2。更具体而言,图2表示从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可包含多个经线102和与多个经线102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104。更具体而言,编织物100可包含沿可配戴带10的长度定位的多个经线102和定位为与多个经线
102垂直、与其耦合、或者在其之间编织或交错的至少一个纬线104。应当理解,经线102可在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另外,应当理解,至少一个纬线104可包含可在多个经线102之间连续编织的单个线,或者可包含可在多个经线102之间编织的多个线。为了形成编织物100,在多个经线102之间编织的纬线104可关于多个经线102形成连续交叉层(consecutive cross layer)。可通过使用适当的编织技术和/或编织机器形成本文讨论的编织物100。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可通过使用多臂织机形成编织物100。
[0032] 应当理解,名称相近的部件或标号相近的部件可以以基本上类似的方式起作用,可包含类似的材料和/或可包含类似的与其它部件的交互作用。为了简明,这些部件的重复解释被省略。
[0033] 另外,应当理解,图2所示的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线的数量可能仅仅是示例性的。即,图2所示的经线102和纬线104的数量可能仅仅是示例性的,用于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公开,并且,可能不代表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的实际数量。在非限制性例子中,编织物100可由多于200个经线102和与多个经线102耦合、在其之间编织或交错的单个纬线104形成。
[0034] 经线102和纬线104可由聚酰胺(例如,尼龙)材料、聚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形成或者包含这些材料。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纬线104也可由可包含与聚酯和/或聚丙烯类似的物理特性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形成经线102和纬线104的材料也可包含约180℃-约260℃的熔点温度。当形成编织物100时,经线102和纬线104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包含不同的材料。
[0035] 如图2所示,可作为增加编织物100的经线102之间的距离(D)的结果形成锥形部分28,锥形部分28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即,为了形成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通过增加多个经线10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D)增加编织物100的总宽度。如图2所示,不包含于锥形部分28中的编织物100的部分106可包含各经线102之间的第一距离(D1)。作为比较,形成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的经线102的部分可包含各经线102之间的第二距离(D2),这里,第二距离(D2)比第一距离(D1)大。
[0036] 通过增加用于形成锥形部分28的多个经线10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D),编织物100的纤维密度可在锥形部分28中减小,这最终会使得编织物100在锥形部分28处具有更小的硬度。为了向锥形部分28提供附加的硬度,编织物100还可包含多个接合纤维108(以虚线表示)。如图2所示,多个接合纤维108可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102平行。更具体而言,多个接合纤维108可被定位为与经线102平行,并且可被定位于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内。作为与经线102平行地形成多个接合纤维108的结果,可沿从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整个长度定位接合纤维108。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多个接合纤维108也可被定位为与至少一个纬线104平行(参见图5)。另外,应当理解,编织物100可包含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102平行并且与至少一个纬线104平行的接合纤维108(参见图7)。
[0037] 作为接合纤维108被定位于编织物100和/或可配戴带10内的结果,以虚线表示多个接合纤维108。即,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被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纬线104包围,使得接合纤维108不可见并且/或者包含于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外表面内。但是,如本文讨论那样,多个接合纤维108可被定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中并且/或者在其上面被露出(参见图4A)。
[0038] 如图2所示,多个接合纤维108可由聚酰胺(例如,尼龙)材料、聚酯材料、聚丙烯材料或热塑性聚酯形成或者包含这些材料。形成接合纤维108的材料也可包含明显比形成经线102的材料的熔点温度和形成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多个接合纤维108的熔点温度可以为约90℃-约160℃。如本文讨论的那样,通过包含明显比编织物100的材料(例如,经线102、纬线104)的剩余部分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接合纤维108可以在不改变编织物100的剩余部分的物理外观和/或特性的情况下熔融。另外,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108的熔融可向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提供硬度。
[0039] 图3A表示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A的截面图可在编织物100内的经线的迁移或位置变化之前取自编织物100的截面。即,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多个经线可与至少一个纬线耦合或与其连续编织(例如,上下)以形成编织物100。因而,在图3A中的编织物100的截面中,在经线通过纬线被编织之前和/或之后,经线被示为处于关于纬线的瞬时位置上。应当理解,图3A中的经线的位置不是永久的,并且/或者,经线不固定于示出位置上。
[0040] 还应理解,图3A所示的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线的数量可能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能不代表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经线和/或纬线的实际数量。在非限制性例子中,编织物100可由多于200个经线和与多个经线耦合、在其之间编织或交错的单个纬线形成。作为结合,图3A所示的经线和/或纬线之间的间隔也可能仅仅是示例性的,是出于清楚完整地描述编织物100的目的。应当理解,编织物100的线之间的空间只可能足够大以通过多个经线(例如,200个经线)耦合和/或编织至少一个纬线以形成编织物100。另外,编织物100的线之间的间隔可能基本上最小,使得用户不能看透编织物100。
[0041]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可配戴带10可由包含多个经线102和至少一个纬线104的编织物100形成。编织物100可包含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和基本上包围第一组110的经线102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即,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可形成编织物100的内部,并且,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可形成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或外部。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可能对于可配戴带10的用户是不可见的,并且,形成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可被可配戴带10的用户看到。
[0042] 另外,如图3A所示,编织物100可包含与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在其之间被编织或交错的单个纬线104。更具体而言,单个纬线104可包含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的外纬线部分120和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的内纬线部分122。作为纬线104是单个线的结果,如图3A所示,当形成编织物100时,外纬线部分120和内纬线部分122可在一部分上包含纬线104的双线编织或厚度。通过包含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和内纬线部分122,编织物100可以不需要填充材料(参见图4A),并且/或者可以不包含附加的结构支撑和/或刚度(stiffness)。
[0043] 纬线104可通过经线102被连续编织和/或与其耦合,以形成编织物100的各种层或行。即,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可通过将纬线104通过经线102耦合或连续编织以形成通过多个经线102编织的纬线104的各种层,形成编织物100。因而,如图3A所示,编织物100的纬线104可包含可形成用于显示的或当前层的纬线104的开始的前层部分121和定位为与前层部分121相对的后层部分123。前层部分121可包含可包含于编织物100的前层中并且事先通过经线102编织的纬线104的一部分。相反,纬线104的后层部分123可通过编织物100的显示的或当前层的经线102被编织,并且可被定位为通过编织物100的后层被随后编织。
[0044] 如图3A所示,也可在编织物100中形成接合纤维108。编织物100的多个接合纤维108可包含随后被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包围的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如图3A所示,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也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单个纬线104的内纬线部分122内。即,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位于经线102之间的编织物100内,并且,可以不与编织物100的纬线104耦合。因而,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以包含于编织物100的内部内,并且,可能不被可配戴带10的用户看到。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包含与本文关于图2讨论的接合纤维108基本上类似的特性。例如,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由具有明显比形成经线102的材料的熔点温度和形成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
[0045] 另外,如图3A所示,多个接合纤维108还可包含位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的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还可位于内纬线部分122与外纬线部分120之间,并且,可基本上被外纬线部分120包围。与第一集合124类似,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与编织物100的单个纬线104耦合。
另外,作为将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定位于编织物100内的结果,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以不位于可配戴带10的外表面118上,并且/或可以不被可配戴带10的用户看到。与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类似,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包含与本文参照图2讨论的接合纤维108基本上类似的特性。即,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由具有明显比形成经线102的材料的熔点温度和形成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另外,只要各材料的熔点温度比形成编织物100的其它部件(例如,经线
102、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和第二集合126可包含基本上类似或不同的材料。
[0046]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108可由具有明显比形成编织物100的多个经线102和至少一个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作为结果,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在编织物100内熔融,而不对多个经线102和至少一个纬线104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熔融)。
[0047] 图3B表示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3B所示,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在编织物100内熔融,并且可在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更具体而言,接合纤维108可在编织物100内熔融以在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而不熔融或者更一般地说不改变经线102和纬线104的特性(例如,强度、位置、状态等)。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基本上接合可基本上包围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的第一组110的经线102。更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当熔融时,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可基本上接合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和也可基本上包围第一集合124的单个纬线104的内纬线部分122。
[0048] 另外,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基本上接合编织物100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更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当熔融时,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基本上接合编织物100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单个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并且,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基本上接合第一组110的经线102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即,作为将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定位于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的结果,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在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形成接合。由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形成的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的该接合可不需要在编织物100内形成的连接纱线(未示出)。编织物100的连接纱线可连接或耦合编织物100的内部(例如,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单个纬线104的内纬线部分122)与编织物100的外部(例如,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单个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或外表面
118。在未示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接合纤维108的第二集合126可以不在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形成接合。在该例子中,可在编织物100内形成连接纱线以连接或耦合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的内部和外部。
[0049]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108可通过使可配戴带10暴露于外部热源(未示出)在编织物100内熔融。热源可将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加热到高于形成接合纤维108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但明显低于形成经线102和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的温度。在非限制性例子中,接合纤维108可由包含100℃的熔点温度的尼龙(例如,聚酰胺)材料形成,并且,经线102和纬线104可由包含180℃的熔点温度的聚酯材料形成。在本例子中,为了使接合纤维108熔融而不是明显使经线102和纬线104熔融,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可暴露于可将编织物的温度升高到105℃的外部热源(未示出)。因而,在预定的时间段之后,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熔融,而编织物的经线102和纬线104可基本上不受影响。
[0050] 编织物100的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的接合可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接合纤维108的特性和/或熔融接合纤维108的处理。例如,在编织物100的部件之间形成的接合可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接合纤维108的尺寸/大小、位于编织物100内的接合纤维108的数量、编织物100内的接合纤维108的定位、形成接合纤维108的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膨胀特性)、对于外部热源的暴露时间、外部热源的温度、编织物100及其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的尺寸/大小/量/构成等。
[0051] 通过熔融接合纤维108以在多个经线102和/或至少一个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编织物100可具有更高的刚度和硬度。更具体而言,通过熔融在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内形成的接合纤维108,如图1-3B所示,编织物的多个经线102和/或至少一个纬线104可基本上接合在一起,这可导致编织物100的附加的刚度和/或硬度。如本文讨论的那样,这可明显有益于可通过增加经线102之间的距离并最终减小编织物100的纤维密度形成的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即,如本文讨论的那样,通过熔融接合纤维108在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内形成的接合可明显在锥形部分28处增加编织物100的刚度或硬度,并且会最终最小化或消除与在编织物100内形成锥形部分28相关的负面影响或方面(例如,弱化、不希望的移动、视觉或装饰变形)。
[0052] 图4A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4A所示,并且,与图3A相比较,可配戴带10可包含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单个层带。更具体而言,可配戴带10可仅由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形成。
作为结果,编织物100可包含通过可配戴带10形成的开口128。如图4A所示,编织物100的相对外表面118可以是分开的并且/或者基本上包围包含于编织物100内的开口128。
包含开口128的编织物100可包含位于开口128内的任选的填充纤维130(以虚线表示)。
如图4A所示,填充纤维130可被定位为与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平行,并且可基本上通过多个经线102和纬线104被编织物100包围和/或包含于其中。另外,填充纤维130可以不编织到编织物中100或形成编织物100的各种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而是,填充纤维130可位于编织物100内以通过填充编织物100的开口128对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提供附加的支撑和/或结构。
[0053] 在编织物100包含开口128的情况下,接合纤维108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更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编织物100包含开口128且仅包含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的情况下,接合纤维108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
118上。如图4A所示,接合纤维108可被定位为与编织物100的多个经线102平行并且/或者与其一体化。即,接合纤维108可被定位为与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多个经线102相邻且位于其内部。因而,与图3A不同,编织物100的纬线104可与接合纤维108以及经线
102耦合。更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纬线104可与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的经线
102和接合纤维108耦合、在其间被编织或交错。如本文讨论的那样,纬线104可通过与耦合纬线104和多个经线102基本上类似的方式或使用与耦合纬线104和多个经线102类似的技术与接合纤维108耦合。与本文参照图3A和图3B讨论的类似,并且,如后面详细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108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并且与纬线104耦合,以在锥形部分28处明显增加编织物100的刚度或硬度(参见图1和图2)。
[0054] 如图4A所示,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的接合纤维108可由基本上透明的材料形成或者包含基本上透明的材料。更具体而言,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的接合纤维108可由包含聚酰胺(例如,尼龙)材料、聚酯材料、聚丙烯材料或热塑性聚氨酯的基本上透明的材料形成或者包含基本上透明的材料。在接合纤维108位于外表面118上的情况下,可能希望由透明材料形成接合纤维108,使得接合纤维108不破坏由多个经线102和/或纬线104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图案或装饰。即,通过由透明材料形成接合纤维108,在本文参照图4B讨论的未熔融或熔融的接合纤维108可能不会不希望地改变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图案和/或颜色。
[0055] 与图3B类似,图4B表示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图4B所示的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可以只包含第二组112的经线102、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和基本上包围开口128的(熔融)接合纤维108。如图4B所示,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在编织物100内熔融,并且可在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更具体而言,接合纤维108可在编织物100内熔融以在编织物100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的外纬线部分120之间形成接合,而不熔融或者更一般地说不改变经线102和纬线104的特性(例如,强度、位置、状态等)。在非限制性例子中,接合纤维108也可熔融以接合填充纤维130(以虚线表示)的一部分与形成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
[0056] 与本文参照图3B讨论的类似,通过将可配戴带10暴露于外部热源(未示出)且将编织物加热到高于形成接合纤维108的材料的熔点温度的温度,图4B所示的接合纤维108可在编织物100内熔融。另外,如本文讨论的那样,编织物也可被加热到明显低于形成经线102和纬线104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以确保经线102和纬线104不与接合纤维108一起熔融。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图4B所示的编织物100的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的接合可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接合纤维108的特性和/或熔融接合纤维108的处理。
[0057]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通过将接合纤维108定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并且随后熔融接合纤维108,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可包含更大的刚度和硬度。更具体而言,通过在外表面118上定位并且随后熔融接合纤维108,作为熔融接合纤维108在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形成硬化的壳体或外骨架的结果,编织物100可具有附加的刚度或硬度。与图3B相比,位于外表面118上的接合纤维108在熔融时可形成可露出的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的硬化部分。外表面118的硬化的露出部分可向编织物100提供更高的刚度。如本文讨论的那样,这可明显有益于可通过增加经线102之间的距离并最终减小编织物100的纤维密度形成的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通过熔融接合纤维108在编织物
100的锥形部分28内形成的接合可明显在锥形部分28处增加编织物100的刚度或硬度,并且会最终最小化或消除与在编织物100内形成锥形部分28相关的负面影响或方面(例如,弱化、不希望的移动、视觉或装饰变形)。另外,在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上定位并且随后熔融接合纤维108可允许编织物100成为可接受的用于形成筘环26(参见图1B)的材料,该筘环26可需要附加的强度和刚度以保持其在编织物100使用过程中的形状。
[0058] 图5表示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100的可配戴带10的放大部分5。更具体而言,与图2类似,图5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的放大示图。图5示出编织物100的不同特征和/或附加实施例。即,图5示出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内的被定位为与至少一个纬线104平行和/或被定位为与经线102垂直的多个接合纤维508(以虚线表示)。并且,与图2所示的接合纤维108不同且如本文详细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508可仅位于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整个长度的一部分中。如图5所示,接合纤维508可完全位于锥形部分28和直接与锥形部分28相邻的可配戴带10的部分内。接合纤维508可以以与本文参照图2和图3A所示的接合纤维108讨论的基本上类似的方式和/或通过使用与本文参照图2和图3A所示的接合纤维108讨论的技术基本上类似的技术在编织物100内形成。另外,接合纤维508可由与图2和图3A所示的接合纤维108基本上类似的材料形成。因而,为了清楚,省略这些特征的重复解释。
[0059] 作为接合纤维508位于编织物100和/或可配戴带10内的结果,以虚线表示多个接合纤维508。即,如图6A所示,多个接合纤维508可形成为纬线(例如,纬线104),并且可与编织物100的多个经线102耦合。因而,接合纤维508可以是不可见的并且/或者不包含于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外表面118内。但是,如本文参照图7和图8讨论的那样,多个接合纤维508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外表面118中并且/或者可在其上被露出。
[0060] 转到图6A,根据附加实施例,表示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更具体而言,与图3A不同,图6A示出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的截面图,这里,编织物100包含被定位为与纬线104平行和/或与经线102垂直的接合纤维508。如图6A所示,并且,与本文讨论的类似,编织物100可包含可形成编织物100的内部的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另外,编织物100可包含基本上包围第一组110的经线
102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这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形成编织物100的外部或外表面118。图6A所示的经线102和纬线104可基本上与本文参照图2和图3A讨论的经线102和纬线104类似和/或可包含基本上与其类似的特性。例如,经线102和纬线104可由具有大于形成接合纤维508的材料的熔点温度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因而,为了清楚,省略这些特征的重复解释。
[0061] 如图6A所示,编织物100可包含与多个经线102耦合的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与本文参照图3A讨论的类似,纬线104可包含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在其间编织或交错的外纬线部分120。与图3A不同,纬线104可以不与编织物100的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即,如图6A所示,接合纤维508(表示的单个纤维)可与位于编织物100的内部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在其间编织或交错。作为接合纤维508位于编织物100的内部和/或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的结果,接合纤维508可以不被可配戴带10的用户看到。
[0062] 与本文参照图3A讨论的纬线104类似,被定位为与编织物100的纬线104平行的接合纤维508可包含前接合纤维层部分521和定位为与前接合纤维层部分521相对的后接合纤维层部分523。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图6A所示的接合纤维508的前接合纤维层部分521和后接合纤维层部分523可与纬线104的前层部分121和后层部分123类似地起作用。即,前接合纤维层部分521可包含接合纤维508的可包含于编织物100的前层中并且事先通过第一组110的经线102编织的一部分。相反,接合纤维508的后接合纤维层部分523可通过编织物100的显示的或当前层的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被编织,并且可被定位为随后通过编织物100的后层被编织。
[0063] 如图6A所示,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可以是分别与编织物100内的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在其间编织或交错的两种不同的线和/或纤维。即,当形成编织物100时,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可通过使用明显不同的线、纤维和/或材料与多个经线102耦合。但是,应当理解,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可包含可与多个经线102耦合的预制造的单个线或纤维,以形成编织物100。即,形成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的单个线或纤维可分别包含材料的包含替代部分的预制造线,该材料与形成纬线104和接合纤维508的材料类似。在本实施例中,替代材料的部分可包含与编织物100的编织图案和/或处理对应的预定长度,使得当单个线或纤维围绕第一组110的经线102编织时,单个线的材料与用于形成接合纤维508的类似材料对应。
[0064] 图6B表示执行熔融处理之后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508可基本上在编织物100内熔融,并且可在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更具体而言,接合纤维508可在编织物100内熔融以在编织物100的经线102和/或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而不熔融或者更一般地说不改变经线102和纬线104的特性(例如,强度、位置、状态等)。如图6B所示,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和/或定位于编织物100的内部的接合纤维508可熔融以基本上相互接合第一组110的经线102。
[0065] 虽然在图6B中仅示为接合第一组110的经线102,但接合纤维508可接合编织物100的每个部件。即,在接合纤维508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的另一实施例中,熔融接合纤维508的处理可导致在第一组110的经线102、第二组112的经线102和/或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的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可包含通过接合纤维508形成的接合的编织物100的一部分可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接合纤维508的特性,这些特性比如为接合纤维508的尺寸/大小、接合纤维508的数量、形成接合纤维508的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膨胀特性)、对于外部热源的暴露时间、外部热源的温度、编织物
100及其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的尺寸/大小/量/构成等。
[0066] 与本文讨论的类似,通过熔融接合纤维508在编织物100的部件(例如,经线102、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可增加编织物100的刚度和硬度。更具体而言,通过熔融在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内形成的接合纤维508,如图5-6B所示,编织物的多个经线102和/或至少一个纬线104可基本上接合在一起,这会导致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附加的刚度和/或硬度。
[0067] 图7和图8表示根据附加实施例的沿线CS截取的图1的可配戴带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7和图8所示,与本文参照图5和图6A讨论的类似,接合纤维508可被定位为与纬线104平行以及与经线102垂直。但是,图7和图8可包含彼此不同以及与图6A所示的编织物100不同的附加实施例。
[0068] 如图7所示,纬线104可与内部组110的经线102耦合,并且,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内部。另外,接合纤维508可与编织物100的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在其间被编织或交错。作为耦合接合纤维508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的结果,接合纤维508可位于编织物100的外部或外表面118内。与本文针对图3A中纬线104讨论的类似,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的接合纤维508可位于外表面118内,但可以基本上被第二组112的经线覆盖并且/或者可以不被可配戴带10的用户看到。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的接合纤维508可熔融以在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形成接合。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接合纤维508可熔融以在第二组112的经线102、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和/或与第一组110的经线
102耦合的纬线104之间形成接合。
[0069] 图7所示的编织物100还可包含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102平行的接合纤维108(以虚线表示)。与本文参照图3A讨论的类似,被定位为与经线102平行的接合纤维108可基本上被第一组110的经线102和纬线104包围。另外,接合纤维108可位于编织物100内并且可包含与本文在图3A中针对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讨论的基本上类似的材料并且/或者与本文在图3A中针对接合纤维108的第一集合124讨论的类似地起作用。因而,为了清楚,本文省略重复解释。
[0070]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纬线104(参见图3A-7)可完全被接合纤维508替代。更具体而言,接合纤维508可与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20的经线102耦合、在其间被编织或交错。因而,如图8的实施例所示,在形成可配戴带10中可以不需要不同的纬线104。与本文参照图3A的纬线104讨论的类似,接合纤维508可包含与经线102耦合的多个接合纤维,或者可包含与经线102耦合的单个接合纤维508。接合纤维508可包含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耦合的内接合纤维部分532和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耦合的外接合纤维部分534。当熔融时,图8的接合纤维508可在经线102之间形成接合。更具体而言,内接合纤维部分532可在包含于第一组110的经线102中的线之间形成接合,并且,外接合纤维部分534可在包含于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中的线之间形成接合。
另外,内接合纤维部分532和外接合纤维部分534可单独地或者一起形成编织物100的第一组110和第二组112的经线102之间的接合。
[0071]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图7和图8所示的接合纤维508可分别通过使用任何适当的熔融技术熔融,并且对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提供更高的刚度和硬度。
[0072] 如本文讨论的那样,接合纤维508可仅在编织物100的一部分内形成。更具体而言,在接合纤维508可被定位为与编织物100的纬线104平行和/或与经线102垂直的情况下,接合纤维508可选择性地位于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预定部分内。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各部分(例如,均匀部分30)可能不需要增加刚度和/或硬度,因此,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可以不在这些部分中包含接合纤维508。
[0073] 图9表示图1所示的包含编织物100的可配戴带10的放大部分9。更具体而言,图9表示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放大图。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可包含多个经线102、与多个经线102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104和位于编织物100内的接合纤维508。与图5类似,图9所示的接合纤维508可被定位为与纬线104平行并且/或者可被定位为与多个经线102垂直。但是,接合纤维508可仅被定位于编织物100的一部分内。即,接合纤维508可仅位于由编织物100形成的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第一区段936内。如图9所示,并且继续参照图1,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第一区段936可直接与可配戴带10的锥形部分28相邻。因而,接合纤维508可包含于形成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第一区段936的编织物100内。如本文讨论的那样,包含于形成可配戴带10的第一区段936的编织物100内的接合纤维508可熔融,并且可增加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刚度和硬度。
[0074] 如图9所示,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第二区段938可以不包含接合纤维508。更具体而言,包含于可配戴带10的第二区段938中的编织物100的一部分可以不包含被定位为与纬线104平行的接合纤维508。作为结果,可配戴带10的均匀部分30的第二区段
938可暴露于热源,并且/或者可以不具有来自熔融接合纤维508的更高的刚度和硬度。因而,在形成可配戴带10的编织物100的锥形部分28和均匀部分30的第一区段936可包含来自熔融接合纤维508的更高的刚度和硬度的情况下,可配戴带10的第二区段938可保持基本上不变(例如,保持刚度)。
[0075] 与图2类似,可以理解,图3A-9所示的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线的数量可能仅是示例性的。即,图3A-9所示的经线102、纬线104和/或接合纤维108、508的数量可能仅是示例性的,用于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公开,并且可能不代表用于形成编织物100的经线102、纬线104和/或接合纤维108、508的实际数量。还应理解,如本文讨论的那样,筘环26(参见图1)可由编织物100形成。因而,可以使用在图2-9中讨论和表示的编织物100的各种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以形成可配戴带10和/或可配戴带10的筘环26。
[0076] 转到图10,现在讨论增强编织物100(图2-9)的方法。更具体而言,图10是示出用于形成在本文参照图1-9讨论的增强编织物的一个样本方法1000的流程图。
[0077] 在操作1002中,可以设置编织物。设置的编织物可包含多个经线和与多个经线耦合的至少一个纬线。在实施例中,经线可包含位于编织物的内部的第一组经线和基本上包围第一组经线的第二组经线。第二组经线可形成编织物的外部或外表面。至少一个纬线可与第一组和第二组经线耦合。包含第一组和第二组经线的编织物可基本上与本文参照图3A讨论的编织物类似。在另一实施例中,编织物可包含位于填充纤维周围的经线和纬线,这里,纬线与多个经线耦合。包含填充纤维的编织物可基本上与本文参照图4A讨论的编织物类似。
[0078] 在操作1004中,多个接合纤维可被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中。更具体而言,多个接合纤维可在编织物的形成过程中被编织到编织物中,使得接合纤维被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中。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内可包含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为与编织物的经线平行和/或将多个接合纤维定位为与编织物的纬线平行。在接合纤维被定位为与经线平行的情况下,接合纤维可被定位于编织物的整个长度内。在接合纤维被定位为与纬线平行的情况下,接合纤维可被定位于编织物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内和/或编织物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内。接合纤维可由与用于形成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另外,用于形成接合纤维的材料可包含低于形成经线和纬线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将接合纤维定位于编织物内可形成与在图2-9中讨论的编织物基本上类似的编织物。
[0079] 在操作1006中,位于编织物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多个接合纤维可熔融。即,包含多个接合纤维的编织物可暴露于外部热源,并且位于编织物内的接合纤维可通过使用外部热源基本上液化。通过使位于编织物内的接合纤维液化,液化的接合纤维可在编织物的多个经线和/或至少一个纬线之间形成接合。即,液化的接合纤维可在一组或所有经线之间形成接合和/或可在一组经线和纬线之间形成接合。为了固化和/或确保在使用接合纤维的编织物内形成接合,编织物可仅暴露于外部热源足够长,以熔融接合纤维,但不熔融编织物的经线或纬线。因而,可在接合纤维在编织物内熔融之后中断编织物向外部热源的暴露。这可允许液化的接合纤维硬化并且形成与编织物的经线和/或纬线的接合。
[0080] 通过将接合纤维编织到编织物中,由编织物形成的部件可被增强并且可具有附加或更高的刚度或硬度。另外,在编织到编织物中的接合纤维由具有比形成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的材料的熔点温度低的熔点温度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接合纤维可在编织物内熔融,而不熔融编织物的剩余部件。这会导致保持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特性,同时通过熔融接合纤维形成接合。另外,在接合纤维包含于编织物内(例如,不露出)的情况下,可通过熔融接合纤维形成接合,而不改变编织物的外观或美观。作为替代方案,在接合纤维可露出或位于编织物的外表面上的情况下,接合纤维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作为结果,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接合纤维也可熔融,而不改变编织物的外观或美观。
[0081] 以上的描述出于解释的目的使用特定的术语以提供对于描述的实施例的完全理解。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描述的实施例不需要特定的细节。因此,本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上的描述是出于解释和描述的目的给出的。它们的目的不是穷尽的或者将实施例限于公开的确切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鉴于以上的教导,许多修改和变更是可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