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入拉链牙链及拉链

申请号 CN201180074444.4 申请日 2011-10-06 公开(公告)号 CN104023585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柳生彰宽;
摘要 在本 发明 的织入 拉链 牙链(10、40)中, 纬纱 (21)在拉链链齿(13)的 啮合 头部(13a)侧与由上固定用 经纱 (24)构成的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和由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交织而折回。此外,与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的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的上侧延伸部(36、46),与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的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延伸部(33、43)。由此,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1)时,不易看到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13)。
权利要求

1.一种织入拉链牙链,该织入拉链牙链(10、40)包括具有带主体部(11a)和沿着上述带主体部(11a)的一侧缘配置的链齿安装部(11b、16b)的织成的链带(11、16)、以及在织成上述链带(11、16)的同时沿着带长度方向织入并固定在上述链齿安装部(11b、16b)的连续链齿列(12),
构成上述连续链齿列(12)的各拉链链齿(13)以使该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自上述链带(11、16)的带侧缘向外方突出的方式织入,
上述链齿安装部(11b、16b)具有自上述带主体部(11a)连续地沿纬向织入的纬纱(21)、在上述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的上表面侧和下腿部(13c)的下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上固定用经纱(24)和下固定用经纱(23)、以及在交替地跨过上述连续链齿列(12)中的上述上腿部(13b)和下腿部(13c)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绷紧用经纱(25),上述纬纱(21)在上述啮合头部(13a)侧通过与由至少1根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的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和由至少1根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交织而转换行进方向进而折回,
该织入拉链牙链的特征在于,
与上述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的上述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至少1根上述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的上侧延伸部(36、46),与上述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的上述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至少1根上述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延伸部(33、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入拉链牙链,其中,
在上述上侧延伸部(36、46)配置有多根上述上固定用经纱(24),在上述下侧延伸部(33、43)配置有多根上述下固定用经纱(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入拉链牙链,其中,
上述链齿安装部(11b、16b)具有限制用经纱(26),该限制用经纱(26)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述上腿部(13b)行进的上述纬纱(21)和沿着上述下腿部(13c)行进的上述纬纱(2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用于限制上述上下固定用经纱(24、23)的纬向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入拉链牙链,其中,
上述纬纱(21)具有在上述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和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之间沿带正反方向行进的上下行进部(21a),
上述上侧延伸部(36、46)配置在上述纬纱(21)的上述上下行进部(21a)和上述限制用经纱(26)之间,上述下侧延伸部(33、43)配置在互相邻接的两根上述限制用经纱(26)之间。
5.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
左右成对地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入拉链牙链(10、40)。

说明书全文

织入拉链牙链及拉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织成链带的同时将连续链齿列织入和固定在链齿安装部的织入拉链牙链及拉链,特别是涉及在拉链中使一对连续链齿列啮合了时、从链带的与织入有连续链齿列的第1面侧相反的第2面侧看拉链时能够利用链齿安装部隐藏连续链齿列而不易看到该连续链齿列的织入拉链牙链及拉链。

背景技术

[0002] 织入拉链牙链构成为通过在织成链带的同时沿着该链带的一侧缘织入并固定由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成形的螺旋状或者锯齿状的连续链齿列。采用该织入拉链牙链的拉链的一例子在日本实公平7-316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0003]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织入拉链牙链51中,如图10所示,在织成链带53的同时,以使各拉链链齿54的啮合头部54a自链带53的带侧缘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将以螺旋状连续的连续链齿列织入并固定在链带53的链齿安装部53a。
[0004] 链带53具有带主体部53b和沿着该带主体部53b的一侧缘配置且固定有连续链齿列的链齿安装部53a,带主体部53b使用纬纱61和链经62来织成。
[0005] 在链齿安装部53a中配置有自带主体部53b连续地沿纬向织入的纬纱61、以及在拉链链齿54的上腿部54b的上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多个上固定用经纱63和在拉链链齿54的下腿部54c的下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多个下固定用经纱64。在这种情况下,链齿安装部53a的纬纱61沿着拉链链齿54的下腿部54c在下固定用经纱64的下表面侧行进,与配置在啮合头部54a侧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64交织而向上腿部54b侧弯折。
[0006] 并且,该纬纱61在与配置在啮合头部54a侧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63交织而弯折之后沿着上腿部54b在上固定用经纱63的上表面侧行进,在拉链链齿54的连结部54d侧经由两根上固定用经纱63和两根下固定用经纱64弯折而返回到带主体部53b。
[0007] 此外,在链齿安装部53a中,配置有在交替地跨连续链齿列中的上腿部54b、下腿部54c以及沿着下腿部54c行进的纬纱61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链齿绷紧用经纱65,并且配置有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腿部54b行进的纬纱61和沿着下腿部54c行进的纬纱6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纬纱绷紧用经纱66。
[0008] 具有这样的编织组织的专利文献1的织入拉链牙链51能够利用链齿绷紧用经纱65将连续链齿列固定在链带53上,并且能够利用纬纱61、上下固定用经纱63、64、以及纬纱绷紧用经纱66将纬纱61向上下腿部54b、54c间的中央附近拉近,在将上下固定用经纱63、
64固定在各拉链链齿54的上下腿部54b、54c的同时,将纬纱61紧密固定在拉链链齿54的下腿部54c的下表面侧。由此,能够获得这样的效果:不会发生连续链齿列沿带长度方向伸长,拉链链齿54的节距稳定,并且能够长期地维持拉链链齿54的稳定的安装姿态
[0009] 另外,在拉链中,除了像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拉链链齿54以使啮合头部54a自链带53的带侧缘突出的状态安装在链带53的链齿安装部53a的通常类型的拉链之外,还公知有隐藏类型的拉链(以下简记作隐形拉链)。
[0010] 该隐形拉链通过这样的方式构成:将拉链链齿以其啮合头部配置在链带的带主体部侧的方式安装在链齿安装部,之后,使链带在带主体部和链齿安装部的边界部以字母U形折回,使啮合头部比链带的字母U形折回部向外方突出。
[0011] 此外,在这样的隐形拉链中,在织成链带的同时将连续链齿列织入并固定在链齿安装部的结构在日本特开2008-11907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被公开。
[0012] 如图11所示,专利文献2记载的隐形拉链71具有织成的左右成对的链带72、以及织入到各链带72的链齿安装部72b上的螺旋状的连续链齿列73,该一对链带72包括带主体部72a和链齿安装部72b。
[0013] 链带72的带主体部72a使用纬纱81和链经82来织成。此外,链齿安装部72b由如下各部分构成:自带主体部72a连续地沿纬向织入的纬纱81,10根在各拉链链齿74的下腿部74c的下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下固定用经纱83,4根在上腿部74b的上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上固定用经纱84,4根以交替地与连续链齿列73的上腿部74b和下腿部74c交错的方式沿经向行进的绷紧用经纱85,以及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腿部74b行进的纬纱81和沿着下腿部74c行进的纬纱8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且用于限制上下固定用经纱84、83的纬向的位置的限制用经纱86。
[0014] 特别是,在专利文献2的隐形拉链71的链齿安装部72b中,在比绷紧用经纱85中的配置在最靠啮合头部74a的位置的绷紧用经纱85更靠啮合头部74a侧的区域配置有两根上固定用经纱84和6根下固定用经纱83,该上下固定用经纱84、83被限制用经纱86区分开,上下固定用经纱84、83的位置被限制住。
[0015] 在这种情况下,两根上固定用经纱84构成使沿着拉链链齿74的上腿部74b行进的纬纱81朝向下腿部74c弯折而转换方向的上侧方向转换部75。此外,配置在比绷紧用经纱85靠啮合头部74a侧的6根下固定用经纱83的根数比配置在比绷紧用经纱85靠啮合头部74a侧的上固定用经纱84的根数多,而且致密地合并起来,因此能够防止下固定用经纱83的位置沿纬向错位。
[0016] 因而,专利文献2的隐形拉链71,能够利用配置在比绷紧用经纱85靠啮合头部74a侧的6根下固定用经纱83,使成为带主体部72a和链齿安装部72b间的边界部的字母U形折回部72c的位置靠近啮合头部74a侧。此外,通过这6根下固定用经纱83致密地配置,能够防止左右的链带72的字母U形折回部72c向互相分开的方向移动,防止在左右的字母U形折回部72c之间产生间隙。
[0017] 由此,在使左右的连续链齿列73啮合之后,能够无法从隐形拉链71的外表面侧(与配置有连续链齿列73的面相反的拉链面侧)看到连续链齿列73,隐藏该连续链齿列73。此外,即使隐形拉链71受到朝向外侧拉拽左右的链带72的横向拉,也能够保持左右的字母U形折回部72c互相抵接的状态,能稳定地维持隐形拉链71的隐蔽性。
[0018] 现有技术文献
[0019] 专利文献
[0020]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31687号公报
[002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19076号公报
[0022]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23] 以往,在、靴子等鞋类中,为了容易地进行脱鞋动作,有时在鞋类的开口部安装有拉链。对于这样的鞋类,例如出于耐久性优异的理由,或者为了不易碰到皮肤而让拉链厚度较薄等原因,大多使用具有上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的织入拉链牙链51的拉链。
[0024] 而且,近年来,采用这样的所谓拉链反着用的使用方式有所增加:为了不损害鞋、靴子的设计、美观而使配置有链齿列的一侧的带面(带正面)朝向鞋类的内表面侧,并使其相反侧的带面(带背面)朝向鞋类的外表面,来安装织入拉链牙链的链齿列,从而利用链带隐藏链齿列而不易看到该链齿列。
[0025] 但是,如图10所示,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织入拉链牙链51构成的拉链,在使左右的连续链齿列啮合之后,在左右的链带53相面对的带侧缘之间形成有间隙55,因此,处于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54的啮合头部54a会透过该间隙55在链带53的背面侧展现出来。
[0026] 因此,即使将这样的织入拉链以反着用的朝向安装在鞋类上,也无法充分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54。由于这样从左右的链带53之间露出的拉链链齿54有时会对鞋类的设计、美观产生影响,因此,期望改良织入拉链,以更加不易看到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
[0027] 另外,例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隐藏类型的织入拉链71,在使左右的连续链齿列73啮合而使拉链71闭合之后,能够利用链带72隐藏拉链链齿74而不易从外表面侧看到该拉链链齿74。
[0028] 但是,隐藏类型的织入拉链71中,链带72在带主体部72a和链齿安装部72b间的边界部弯折成字母U形,因此拉链71整体的厚度变厚。因此,在隐藏类型的织入拉链71使用于鞋、靴子等鞋类的情况下,存在配置在鞋类的内表面侧的拉链链齿74易于碰到皮肤这样的缺点。此外,与通常类型的织入拉链相比,出于隐藏类型的织入拉链71的柔软性、拉头的滑动性较差这样的原因,隐藏类型的织入拉链71也并未积极被使用于鞋、靴子等鞋类。

发明内容

[0029]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成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通常类型的织入拉链牙链及具有该织入拉链牙链的拉链: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时,能够利用链带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并且,能够防止拉链链齿的姿态向带长度方向倾斜,能利用拉头的滑动使拉链链齿顺畅地啮合或分离。
[003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3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织入拉链牙链,作为基本的结构,包括具有带主体部和沿着上述带主体部的一侧缘配置的链齿安装部的织成的链带、以及在织成上述链带的同时沿着带长度方向织入并固定在上述链齿安装部的连续链齿列,构成上述连续链齿列的各拉链链齿以使该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自上述链带的带侧缘向外方突出的方式织入,上述链齿安装部具有自上述带主体部连续地沿纬向织入的纬纱、在上述拉链链齿的上腿部的上表面侧和下腿部的下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上固定用经纱和下固定用经纱、以及在交替地跨过上述连续链齿列中的上述上腿部和下腿部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绷紧用经纱,上述纬纱在上述啮合头部侧通过与由至少1根上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上侧方向转换部和由至少1根下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下侧方向转换部交织而转换行进方向进而折回,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与上述上侧方向转换部的上述带主体部侧相邻地配置有由至少1根上述上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上侧延伸部,与上述下侧方向转换部的上述带主体部侧相邻地配置有由至少1根上述下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下侧延伸部。
[0032] 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优选的是,在上述上侧延伸部和下侧延伸部分别配置有多根上述上固定用经纱和多根上述下固定用经纱。
[0033] 还优选的是,上述链齿安装部具有限制用经纱,该限制用经纱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述上腿部行进的上述纬纱和沿着上述下腿部行进的上述纬纱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用于限制上述上下固定用经纱的纬向上的位置。
[0034]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上述纬纱具有在上述上侧方向转换部和下侧方向转换部之间沿带正反方向行进的上下行进部,上述上侧延伸部配置在上述纬纱的上述上下行进部和上述限制用经纱之间,上述下侧延伸部配置在互相邻接的两根上述限制用经纱之间。
[0035] 而且,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左右成对的织入拉链牙链的拉链。
[0036] 发明的效果
[0037] 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在链带的链齿安装部中,利用配置在拉链链齿的上腿部侧的上固定用经纱构成使纬纱交织而转换纬纱的行进方向的上侧方向转换部和与该上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相邻的上侧延伸部,并且利用配置在拉链链齿的下腿部侧的下固定用经纱构成使纬纱交织而转换纬纱的行进方向的下侧方向转换部和与下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相邻的下侧延伸部。另外,在本发明中,拉链链齿的下腿部是指紧贴链带的带面侧配置这一侧的腿部,上腿部是指远离链带的带面配置那一侧的腿部。
[0038] 本发明人等为了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织入拉链时利用链带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增多配置在比绷紧拉链链齿的上下腿部的绷紧用经纱靠啮合头部侧部位的下固定用经纱的根数,而使下腿部侧的链齿安装部向啮合头部侧延伸。
[0039] 即,通过使用配置在拉链链齿的下腿部侧的下固定用经纱,在使纬纱交织而让该纬纱弯折的下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设置下侧延伸部,能够使链齿安装部向啮合头部侧扩宽,由此,在构成拉链而使左右的拉链链齿啮合之后,能够使形成在左右的链带的相面对的带侧缘之间的间隙极小,或者完全地填补该间隙,因此能够不易从该间隙看到处于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
[0040] 但是,在通常类型的织入拉链牙链中,实际上在像上述那样仅设置下侧延伸部而使链齿安装部向啮合头部侧扩宽的情况下,由配置在拉链链齿的织入并固定于上述链齿安装部的上腿部上表面侧的上固定用经纱产生的绷紧力和由配置在下腿部下表面侧的下固定用经纱产生的绷紧力,同与这些上固定用经纱和下固定用经纱交织的纬纱的张力之间的平衡变得不稳定,会使下侧延伸部向带主体部侧移动,产生无法获得期望的扩宽的问题。此外,在这样地在上固定用经纱和下固定用经纱的绷紧力与纬纱的张力之间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情况下,即便例如增加该下侧延伸部的纱线的根数,由于该纱线会相互间重叠,因此也仍然不易获得期望的扩宽。
[0041] 特别是,在通常类型的织入拉链牙链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下侧延伸部的下固定用经纱配置在链带的带侧缘部,因此,例如为了使链带的带形态稳定,使对该下固定用经纱施加的张力大于对配置在带中央部分的下固定用经纱施加的张力。因此,与配置在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侧的下固定用经纱交织的纬纱的张力大于与同样配置在啮合头部侧的上固定用经纱交织的纬纱的张力,因此判断得出,下固定用经纱发挥向带主体部侧移动的作用。
[0042] 若像上述那样,发生了下固定用经纱向带主体部侧移动,则很难形成在下侧延伸部不易看到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这种效果。此外,在为了不易看到啮合头部而将下侧延伸部的纱线根数增加到必要根数以上的情况下,该纱线会相互间重叠。其结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外表(外观品质)变差,并且在左右的拉链链齿啮合时,拉头的滑动使该重叠的部分比其他的部分过度地接触拉头,这就成为了切断纱线的原因。
[0043] 因此,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很难在使链带的下侧延伸部向啮合头部侧延伸的同时,让纬纱产生的张力发挥作用而不易看到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这样的问题,而进一步反复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了以下情况:在链齿安装部的啮合头部侧,使用下固定用经纱设置用于转换纬纱的行进方向的下侧方向转换部,并在该下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设置下侧延伸部,并且使用上固定用经纱设置用于转换纬纱的行进方向的上侧方向转换部,并在该上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设置上侧延伸部即可,以至完成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本发明。
[0044] 即,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通过在链带的链齿安装部,以夹着拉链链齿的方式配置有由上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上侧延伸部和由下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下侧延伸部,使该链齿安装部向啮合头部侧扩宽,因此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时,能够利用链带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
[0045] 在此基础之上,由于能够保持上固定用经纱对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作用的绷紧力和下固定用经纱对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作用的绷紧力同与上固定用经纱和下固定用经纱交织的纬纱的张力之间的平衡,因此能够防止下侧延伸部的纱线相互间重叠。由此,能够防止由拉链打开或闭合时的拉头滑动导致拉头与下侧延伸部过度接触。
[0046]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由于使用上固定用经纱在上侧方向转换部的带主体部侧设有上侧延伸部,因此,不仅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的情况下,而且在以通常的正用的朝向使用拉链的情况,也能够利用链带的构成纱条,比以往的拉链更大的范围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
[0047]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通过在上述上侧延伸部配置多根上固定用经纱并在上述下侧延伸部配置多根下固定用经纱而构成拉链,无论是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的情况下,还是在以正用的朝向使用拉链的情况下,都能够利用链带更大范围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更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
[0048] 此外,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上述链齿安装部具有限制用经纱,该限制用经纱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腿部行进的纬纱和沿着下腿部行进的纬纱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用于限制上下固定用经纱的纬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限制上下固定用经纱的位置、绷紧用经纱的位置而使它们稳定,能够防止经纱错位、经纱相互间上下重叠。此外,通过限制用经纱交替地与上腿部侧的纬纱和下腿部侧的纬纱交织,能够防止纬纱产生松弛。由此,能够使链齿安装部的编织组织稳定,能够长期地维持织入拉链的拉链链齿的隐蔽性、啮合强度。
[0049]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纬纱具有在由上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上侧方向转换部和由下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下侧方向转换部之间沿带正反方向行进的上下行进部,上侧延伸部配置在纬纱的上下行进部与限制用经纱之间,下侧延伸部配置在互相邻接的两根限制用经纱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上侧延伸部和下侧延伸部的位置,因此,在构成拉链而使左右的拉链链齿啮合之后,能够利用链带可靠地既隐藏拉链链齿的上腿部侧又隐藏下腿部侧。
[0050]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配置于上侧方向转换部和上侧延伸部处的上固定用经纱的合计根数与配置在下侧方向转换部和下侧延伸部处的下固定用经纱的合计根数为相同的根数,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上固定用经纱对拉链链齿作用的绷紧力和下固定用经纱对拉链链齿作用的绷紧力同与上固定用经纱和下固定用经纱交织的纬纱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能够更有效地不易看到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
[0051] 而且,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拉链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左右成对的织入拉链牙链,因此,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该拉链的情况下,能够利用链带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而且,即使在以正用的朝向使用该拉链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链带的构成纱条大范围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拉链链齿而不易看到该拉链链齿。在此基础之上,在本发明的拉链中,由于拉链链齿的啮合头部被以大致直立于带面的状态稳定地保持,因此通过使拉头滑动,能够使左右的拉链链齿顺畅且稳定进行啮合和分离。附图说明
[0052] 图1是从外表面侧看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情况下的该拉链的示意图。
[0053] 图2是从内表面侧看图1拉链的示意图。
[0054] 图3是图1拉链的剖视图。
[0055] 图4是表示图1拉链的一侧拉链牙链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56] 图5是表示在链齿安装部中纬纱和上下固定用经纱与拉链链齿的关系的示意图。
[0057] 图6是表示在链齿安装部中纬纱和绷紧用经纱与拉链链齿的关系的示意图。
[0058] 图7是表示在链齿安装部中纬纱和限制用经纱与拉链链齿的关系的示意图。
[0059] 图8是表示拉链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0060]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拉链牙链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61] 图10是表示以往的织入拉链牙链的剖视图。
[0062] 图11是表示采用以往的织入拉链牙链的隐形拉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技术方案,且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
[0064] 例如,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织入拉链牙链中,织入并固定在链带上的连续链齿列是通过将单丝成形为螺旋状而构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单丝成形为锯齿状而构成。
[0065] 此外,对构成链带的各构成纱条的材质、纤度(纱线的粗度、纱线的根数)等也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与在以往的织入拉链牙链通常采用的构成纱条同样的材质和纤度,而且也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地变更各构成纱条的材质及纤度。
[0066] 在此,图1是从外表面侧看将本实施方式的拉链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的情况下的该拉链的示意图,图2是从内表面侧看该拉链的示意图。此外,图3是该拉链的剖视图。
[0067] 另外,在这些图中,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易于理解,相对较细地表示纬纱和各种经纱,而且较粗地表示织入构造(编织组织)。但是,考虑到作为拉链牙链的功能,各种纬纱和经纱实际上使用所需要的粗细的纱条,而且编织组织也致密地构成。
[0068] 此外,在附图中,下固定用经纱23和上固定用经纱24的上下方向与纸面的上下方向并不一致,对于拉链链齿13来说,将链齿安装部11b和带主体部11a侧作为下侧,将与链齿安装部11b和带主体部11a侧相反的一侧作为上侧。
[0069] 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包括在左右的链带11相面对的带侧缘部具有连续链齿列12的一对织入拉链牙链10、以能够沿着连续链齿列12滑动的方式配置的带有停止机构的拉头2、在各拉链牙链10的前端部与连续链齿列12相邻地配置的第1止挡件3、以及以跨左右的拉链牙链10的后端部的方式与连续链齿列12相邻地配置的第2止挡件4。
[007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中,链带11的后述的链齿安装部11b处的编织组织具有特征,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的拉头2、第1止挡件3以及第2止挡件4具有与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的以往的拉链中通常使用的带有停止机构的拉头、第1止挡件以及第2止挡件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与这些构件相关的详细说明。
[0071] 本实施方式的各织入拉链牙链10分别包括织成的链带11、以及织入到链带11上的螺旋状的连续链齿列12。链带11具有带主体部11a和形成在该带主体部11a的一侧缘且织入有连续链齿列12的链齿安装部(带侧缘部)11b。
[0072] 连续链齿列12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成形为螺旋状而构成为许多个在带长度方向上连续的拉链链齿13,连续链齿列12具有啮合头部13a、以自啮合头部13a沿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上腿部13b和下腿部13c、以及用于将该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与相邻的下一位置的拉链链齿13的下腿部13c连结起来的连结部13d。在这种情况下,下腿部13c是紧贴链带11的带面侧配置这一侧的腿部,上腿部13b是远离链带11的带面配置那一侧的腿部。
[0073]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链齿列12中,以使各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自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侧的带侧缘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在织成链带11的同时将上下腿部13b、13c织入并固定在链齿安装部11b上。
[0074]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连续链齿列12的各连结部13d以朝向与拉头2让左右的拉链链齿13啮合的滑动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作啮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0075]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链带11的编织组织通过使分纱片(carrierbar)往复运动而将纬纱沿纬向织入到各经纱中而形成,链带11的带主体部11a利用由双纱线构成的纬纱21和链经22织成。
[0076] 此外,通过在该带主体部11a中的与形成有链齿安装部11b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依次勾挂下一位置的纬纱21而连结线圈的折回端,形成未图示的部。
[0077] 该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由如下各部分构成:自带主体部11a连续地沿纬向织入且沿着各拉链链齿13的上下腿部13b、13c行进的纬纱21,在各拉链链齿13的下腿部13c的下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10根下固定用经纱23,在各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的上表面侧沿经向行进的8根上固定用经纱24,在交替地跨过连续链齿列12的上腿部13b和下腿部13c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6根绷紧用经纱25,以及在交替地与沿着上腿部13b和下腿部13c行进的纬纱2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的4根限制用经纱26。
[0078] 配置在链齿安装部11b的纬纱21以向以下的方向行进或者向该方向的反方向行进的方式沿纬向织入。即,纬纱21在经向上的配置有上下腿部13b、13c的位置在多个下固定用经纱23的下表面侧自带主体部11a起沿着下腿部13c沿纬向行进,在利用配置在啮合头部13a侧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形成的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处绕该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翻转,令纬纱21的行进方向转换为带正反方向。
[0079] 接着,该纬纱21在自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朝向上腿部13b沿带正反方向行进的同时,向经向移动与在各拉链链齿13之间形成的间隔(节距)的半值长度相应的量,并在利用配置在啮合头部13a侧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形成的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处弯折之后,纬纱21的行进方向转换为沿着上腿部13b的纬向。
[0080] 然后,在经向上的拉链链齿13之间的位置,该纬纱21在多个上固定用经纱24的上表面侧沿着上腿部13b沿纬向行进,在利用配置在连结部13d侧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形成的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处向带正反方向弯折之后,该纬纱21自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朝向下腿部13c沿带正反方向行进,而后在利用配置在连结部13d侧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形成的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处向带主体部11a侧弯折,使纬纱21返回到带主体部11a。
[0081] 通过像上述那样使纬纱21沿纬向织入到链齿安装部11b,拉链链齿13的上下腿部13b、13c以被上固定用经纱24和下固定用经纱23夹入的方式织入链齿安装部11b,牢固地固定在链齿安装部11b。
[0082] 在织成链带11时,下固定用经纱23配置在与带主体部11a的编织组织大致同一平面上。此外,在比6根绷紧用经纱25中的配置在最靠啮合头部13a的位置的绷紧用经纱25更靠啮合头部13a侧的区域配置有4根下固定用经纱23,利用这4根下固定用经纱23中的配置在靠啮合头部13a侧部位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用于使上述纬纱21在啮合头部13a侧翻转而转换纬纱21的行进方向的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
[0083] 并且,利用与该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相邻地配置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用于使链齿安装部11b向啮合头部13a侧延伸的下侧延伸部33。通过在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中设置这样的下侧延伸部33,能够在啮合头部13a侧使链齿安装部11b形成得较长。
[0084] 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闭合的状态下从外表面侧(即,与配置有连续链齿列12的带面侧相反的带面侧)进行察看时,能够利用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而不易看到该连续链齿列12(参照图1)。在此,下侧延伸部33配置在比限制用经纱26靠啮合头部13a侧,位于限制用经纱26和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之间,能够使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的位置更加靠近啮合头部13a侧。
[0085]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像后述那样增多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根数,也能够使链齿安装部11b向啮合头部13a侧进一步扩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拉链1采用带有停止机构的拉头2。因此,为了在拉头2中使停止机构稳定地发挥作用,需要使配置在拉头2的安装有拉片2a的上翼板侧的未图示的停止爪穿过左右的链带11之间而与处于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13卡合。
[0086] 因而,在该拉链1中,在使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啮合之后,为了在左右的链带11之间形成能够供拉头2的停止爪穿过的间隙,与拉链链齿13的大小等相对应地将链齿安装部11b的由下侧延伸部33形成的延伸长度设定为规定的大小。
[0087] 此外,在比6根绷紧用经纱25中的配置在最靠连结部13d的位置的绷紧用经纱25更靠连结部13d侧的区域配置有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利用这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用于在连结部13d侧使上述纬纱21弯折而转换纬纱21的行进方向的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并且,在下侧延伸部33和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之间,为了能够稳定地保持连续链齿列12而在规定的位置配置有4根下固定用经纱23。
[0088] 如图5所示,上固定用经纱24配置为在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和沿着该上腿部13b行进的纬纱21之间沿经向行进。此外,在比6根绷紧用经纱25中的配置在最靠啮合头部13a的位置的绷紧用经纱25更靠啮合头部13a侧的区域配置有4根上固定用经纱24,利用这4根上固定用经纱24中的配置在啮合头部13a侧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用于在啮合头部13a侧使上述纬纱21弯折大致90°而转换纬纱21的行进方向的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
[0089] 并且,利用与该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相邻地配置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用于使链齿安装部11b向啮合头部13a侧延伸的上侧延伸部36。通过在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中设置这样的上侧延伸部36,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闭合的状态下从内表面侧(即,配置有连续链齿列12的带面侧)进行察看时,能够大范围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而不易看到该连续链齿列12。在此,上侧延伸部36配置得比限制用经纱26靠啮合头部13a侧,在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的带主体部11a侧,上侧延伸部36配置位于两根相邻的限制用经纱26之间,能够使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的位置进一步向啮合头部13a侧靠近。
[0090] 此外,在比6根绷紧用经纱25中的配置在最靠连结部13d的位置的绷紧用经纱25更靠连结部13d侧的区域配置有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利用这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用于在连结部13d侧使上述纬纱21弯折而转换纬纱21的行进方向的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并且,在上侧延伸部36和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之间,为了能够稳定地固定连续链齿列12而在规定的位置配置有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
[0091]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像上述那样,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和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由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以及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和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均由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由此,能够提高链齿安装部11b的端部处的强度,即使例如纬纱21对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和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和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施加很大的负荷,也能够防止这些方向转换部31、32、34、35发生起毛、或者上下固定用经纱24、23被容易地切断这种情况发生。
[0092]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织入拉链牙链10中,配置在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以及下侧延伸部33中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合计根数和配置在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以及上侧延伸部36中的上固定用经纱24的合计根数被设定为相同的根数。
[0093] 在例如像上述那样在使连结部13d以朝向啮合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将连续链齿列12安装在链带11的情况下,若上固定用经纱24产生的绷紧力和下固定用经纱23产生的绷紧力同与该上固定用经纱24和下固定用经纱23交织的纬纱的张力之间的力的平衡关系不稳定,则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下固定用经纱23易于向带主体部11a侧移动、或者易于使下固定用经纱23相互间重合。其结果,不易利用链齿安装部11b稳定地隐藏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
[0094] 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将配置在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2以及下侧延伸部33中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合计根数和配置在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5以及上侧延伸部36中的上固定用经纱24的合计根数设为相同数量,能够稳定地维持上固定用经纱24对拉链链齿13作用的绷紧力和下固定用经纱23对拉链链齿13作用的绷紧力同与上固定用经纱24和下固定用经纱23交织的纬纱21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能够利用链齿安装部11b稳定地发挥不易看到啮合头部13a的效果。
[0095] 如图6所示,绷紧用经纱25配置为在交替地与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拉链链齿13的下腿部13c以及沿着该下腿部13c行进的纬纱2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行进方向在带正反方向上对称的相邻的两根绷紧用经纱25作为1组,3组绷紧用经纱25在纬向上隔规定的间隔配置。
[0096] 通过使合计6根绷紧用经纱25以上述那样的关系配置,能够将连续链齿列12牢固地织入到链齿安装部11b,并且能够使织入的连续链齿列12的各拉链链齿13之间的节距稳定。
[0097] 如图7所示,限制用经纱26配置为在交替地与沿着拉链链齿13的上腿部13b行进的纬纱21和沿着拉链链齿13的下腿部13c行进的纬纱21交织的同时沿经向行进。在本实施方式的链齿安装部11b配置有4根限制用经纱26,由此,能够防止纬纱21松弛,进而能在链齿安装部11b上更加稳定地固定连续链齿列12。
[0098] 此外,这4根限制用经纱26中的两根配置在比配置于最靠啮合头部13a侧的绷紧用经纱25更靠啮合头部13a侧的区域,用于限制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下固定用经纱23在纬向上的位置、以及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和上侧延伸部36的上固定用经纱24在纬向上的位置。也就是说,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配置在纬纱21的上下行进部21a和最靠啮合头部13a侧的限制用经纱26之间。此外,上述两根限制用经纱26互相邻接地配置,构成上侧延伸部36的上固定用经纱24配置在该邻接的两根限制用经纱26之间。
[0099] 特别是,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和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配置于,在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和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之间沿带正反方向行进的纬纱21的上下行进部21a与配置在最靠啮合头部13a侧的限制用经纱26之间。此外,构成上侧延伸部36的两根上固定用经纱24配置在配置于啮合头部
13a侧的两根限制用经纱26之间。
[0100] 由此,能够防止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各下固定用经纱23的位置及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和上侧延伸部36的各上固定用经纱24的位置在纬向上错位,并且防止下固定用经纱23相互间、上固定用经纱24相互间上下重叠,使链齿安装部11b的编织组织稳定。
[0101] 此外,与使用绷紧用经纱25限制下固定用经纱23和上固定用经纱24的位置的情况相比,通过不使用绷紧用经纱25而使用限制用经纱26限制这些下固定用经纱23和上固定用经纱24的位置,能够减弱绷紧拉链链齿13的上下腿部13b、13c的力。
[0102] 由此,在链齿安装部11b中,能够防止用于固定上下腿部13b、13c中的啮合头部13a侧的部分的力变得过强,因此,能够容许拉链链齿13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移动而确保拉链链齿13的自由度。其结果,在使拉头2滑动而使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啮合时,能够易于使左右的拉链链齿13啮合,因此能够提高拉头2的滑动性和操作性。
[010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链齿安装部11b中,利用纬纱21的上下行进部21a来限制构成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的两根下固定用经纱23的位置,由此,防止该下固定用经纱23的位置沿纬向朝向连结部13d侧错位,并且防止下固定用经纱23相互间上下重叠。
[0104]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中,啮合头部13a的姿态保持相对于链带11的带面直立的状态,在织成链带11的同时,连续链齿列12被稳定地织入到链齿安装部11b上。因此,通过使拉头2沿着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滑动,能够使左右的拉链链齿13顺畅地啮合和分离,能够稳定地确保拉头2的优异的滑动性、操作性。
[0105] 此外,在该拉链1中,由两根下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下侧延伸部33与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相邻地配置,而且由两根上固定用经纱构成的上侧延伸部36与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相邻地配置。由此,与例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织入拉链相比,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向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侧较长地扩宽。
[0106] 因此,如图1所示从与配置有连续链齿列12的带面侧相反的带面侧看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时,能够利用链带11的链齿安装部11b覆盖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而不易看到该连续链齿列12。此外,即使在如图2所示从配置有连续链齿列12的带面侧看该拉链1时,也能够大范围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而不易看到该连续链齿列12。
[0107] 此外,由于纬纱21与链齿安装部11b的各种经纱(即,下固定用经纱23、上固定用经纱24、绷紧用经纱25以及限制用经纱26)交织,因此,在施加了为了将左右的织入拉链牙链10沿带宽度方向互相拉开地进行拉拽的横向拉力时,纬纱21和各种经纱的位置也不会错位,能够稳定地维持不易看到连续链齿列12的状态。
[0108] 例如图8所示,为了能够容易地进行靴子5的脱鞋动作,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以反着用的朝向以缝制等安装在靴子5的开口部。
[0109] 在这样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的靴子5中,在闭合了拉链1的情况下,处于啮合状态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被链带11隐藏而不易看到或者看不到,因此,能够防止由拉链1损害靴子5的设计、美观。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当然也能够以正用的朝向安装在靴子5的开口部。
[0110] 此外,在该拉链1中,像上述那样链齿安装部11b的下侧延伸部33由两根下固定用经纱构成,上侧延伸部36由两根上固定用经纱构成。但是,在本发明中,构成下侧延伸部33的下固定用经纱的根数和构成上侧延伸部36的上固定用经纱的根数并没有特别的限定,既可以是1根,也可以是3根以上。此外,构成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1的下固定用经纱的根数和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4的上固定用经纱的根数也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0111] 例如在使用不具备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和/或拉链链齿的尺寸较大的情况等下,如图9所示,能够由3根下固定用经纱23形成与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41相邻地配置的下侧延伸部43而构成织入拉链牙链40。
[0112] 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拉链1相比,能够使链带16的链齿安装部16b进一步向啮合头部13a侧延伸,由此,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该拉链时,能够利用链带16的链齿安装部16b可靠且稳定地隐藏啮合后的左右的连续链齿列12。
[0113]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侧保持上固定用经纱24产生的绷紧力与下固定用经纱23产生的绷紧力之间的平衡,优选使配置在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4和上侧延伸部46中的上固定用经纱24的合计根数与配置在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41和下侧延伸部43中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合计根数一致。
[0114] 此时,虽然既能够像图9所示那样将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4的上固定用经纱24设为3根,或者也能够将不是构成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4而是构成上侧延伸部46的上固定用经纱24设为3根,但是为了抑制限制下侧延伸部43用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位置和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4用的上固定用经纱24的位置的限制用经纱26(即,配置在最靠啮合头部13a侧的限制用经纱26)在纬向上以锯齿状错位的同时沿经向行进这种情况出现,特别优选使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4用的上固定用经纱24的根数与下侧延伸部43用的下固定用经纱23的根数一致地设为3根。
[0115] 附图标记说明
[0116] 1、拉链;2、拉头;2a、拉片;3、第1止挡件;4、第2止挡件;5、靴子;10、织入拉链牙链;11、链带;11a、带主体部;11b、链齿安装部;12、连续链齿列;13、拉链链齿;13a、啮合头部;13b、上腿部;13c、下腿部;13d、连结部;16、链带;16b、链齿安装部;21、纬纱;21a、上下行进部;22、链经;23、下固定用经纱;24、上固定用经纱;25、绷紧用经纱;26、限制用经纱;31、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32、第2下侧方向转换部;33、下侧延伸部;34、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35、第2上侧方向转换部;36、上侧延伸部;40、织入拉链牙链;41、第1下侧方向转换部;
43、下侧延伸部;44、第1上侧方向转换部;46、上侧延伸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