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动式织造机构的改进

申请号 CN96123212.9 申请日 1996-12-12 公开(公告)号 CN1156769A 公开(公告)日 1997-08-13
申请人 施托布里·里昂公司; 发明人 达里奥·巴锡; 达米安·布谢; 洛朗·斯托克;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包含多根竖钩的一复动式织造机构,每根竖钩都有装有一公用底座上的两臂,每臂分别带有一提升钩用来与两刀箱中的一把提刀一起工作,两刀箱进行 相位 相反的往复运动,其特点在于,为了相对于所述提刀运动,用一置于所述两臂之间的执行元件控制所述提升钩,所述竖钩还带有两开口踵用来与开口棒一起工作,为了相对所述棒运动,由所述执行元件控制所述开口踵。本发明还特别可应用于装备这样一机构的织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多根竖钩型式的复动式织造机构,每根竖钩装备有两个臂(2、 3、102、103、200、203),每根竖钩装在一公共底座(6、106、206) 上,并分别带有一提升钩(4、5、104、105、204、205),用来与两个刀 箱的提刀(11、12、211、212)中的一个一起工作,两个刀箱进行相位相反 的往复运动,
其特征在于,用装在所述两臂之间的一执行元件(15、115、217)控制其 中的所述提升钩,以便相对所述提刀进行运动,
所述竖钩还带有两个开口踵(9、10、109、110、209、210),用来与 开口棒(12、13、116d、116e、118d、118e、212、213)一起工作,以 便由所述执行元件(15、115、217)控制相对于所述棒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竖钩(100、200) 呈一坚固的、细长底座(106、206)的型式,该底座带有一台肩(106a、206a), 在底座上固定有形成臂的两弹性板(102、103、202、203),每个臂在它们 各自的外表面上带有一提升钩(104、105、204、2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板(102、 103)在它们各自的外表面带有一开口踵(109、1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附加的弹性板 (219、220)固定在所述底座(206)上,每个附加弹性板在它们各自的外表 面都带有一开口踵(209、2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竖钩(100、200) 都包容在一细长箱盒内,以引导它的底座(106、206)和它的板(102、103、 202、203),所述箱盒呈两隔板(116、118)的形状,该隔板形成所述底座 和所述板的滑道以及支撑所述执行元件或成为所述执行元件的滑道。
6.如权利要求5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隔板(116、118)的 横截面基本是U型或I型,它的凸缘(116b、116c、118b、118c)从其底部 起在它们的一部分高度上包住竖钩(100)的底座(106),所述隔板在这U型 或这I型的辐板(116a、118a)处,在它的高度的其余部分上渐缩到比所述凸 缘低的两个筋(116b1、116c1、118b1、118c1),而基本在所述辐板高度的 中部,两凸缘存在于所述辐板的一小高度上,存在于一小高度上的凸缘形成两延 伸部(116d、116e、118d、118e),构成了一开口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一磁芯(117)处于两 装配的隔板(116)之间,并构成两倾斜表面(117b、117c),当所述执行元 件(115)使板(102、103)弹性变形时,所述倾斜表面紧靠着所述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端隔板(116)之 间有多呈I-横截面的中间隔板(118),多个箱盒装配在一起形成一组件。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 件是一置于所述臂之间的一柔性扩展器(217)。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执行元件是一设置在所述臂(202,203)之间的扩展器(217)。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器(217) 包含能推动所述臂(202、203)的弯曲端(217c、217d)。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所述扩展 器的两弯曲部分(217e、217f)所包围的一固定棒(229),所述两部分或多 或少相互是分开的,起着所述扩展器关于所述棒的位置的作用。
13.如权利要求4和10所述的复动式织造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扩展器 (217)通过在所述臂(202、203)上的孔(202a、203a)控制所述开口踵 (209、210)。
14.一种装备按照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一织造机构的织机。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称为复动式的韦多尔型织造机构和装备有这些机构的织机。

例如在FR 1 523 252专利中已叙述到所述讨论的型式的机构,该机构通常包 括双竖钩,这双竖钩的两个臂分别以运动的相反相位与两刀箱中的一个和另一个 一起工作,也就是说由相位差180°的往复运动带动。每个臂具有一个开口踵,用 来在需要它保持竖钩高度时,置于一开口栅架的一杆上。在自由状态,每根竖钩 搁持在能限定相应经纱最低位置底板上。

作为取决于织物组织的一个程序的一个功能,还装备有用来作用于竖钩的一 个臂或另一个臂上以偏转它们的装置。这些已知装置呈一系列杆的形式,这些杆 作用在与竖钩的臂一起工作的横针上,此杆系起着横针阅读一纹纸带孔的功能, 该纹纸带孔与所要求的织物组织相对应。在静止状态,横针通常保持竖钩在啮合 状态,它们的位移使它们处于缩回的位置。

已经理解到,由于惯性,特别是横针的惯性,以及纹纸的阅读时间,因此, FR1 523 252所叙述的韦尔多型机构不能实现高生产速度。相类似地,由于竖钩

存在较大惯性,它们是迅速移动的一个严重障碍。

英国专利2 047 755也叙述了织机上的一开口机构,它的通丝与一滑轮的叉形 接头相连接,此滑轮被一绳索件包绕,该绳索件两端中的每一端与一柔性片固定 在一起。这些柔性片被两个刀箱传动,进行往复运动。每个柔性片的端部都带有 一掣子,用来在它们被电磁偏转时、在上方位置钩在一刀上,该电磁铁设置在 两柔性片之间,而提升钩永久地处于啮合状态,或处于刀箱带动的两提刀的运动 路线上。

这种机构与FR1 520 252专利相比较具有完全不同的设计,这是由于它没有竖 钩。它们是由两柔性片组件带动的,这两柔性片与绕过一滑轮的一绳索相连接。 这种机构的主要缺点是滑轮的存在,该滑轮的转动引起发热,这有损于发挥良好 的性能。此外,此滑轮摩损以及在对该机构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中必须对几千只滑 轮进行预防性的调换。这种操作是长时间的并要求专业手工劳动,因此增加了劳 动成本。

构成本发明目的改进是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上述型式的织造机构, 它使用双竖钩,能在很高速度下工作。

为此,在双竖钩上作用通常压的杆系和横针由放置在每根竖钩的臂之间的 一执行元件所代替,并被适当控制。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许多竖钩型式的复动式织造机构,该每根竖钩有 两个臂,装在一公用底座上,并分别带有一提升钩,用来与两个刀箱中的一提刀 相作用,这两刀箱以相互相反的相位往复运动,其特点是为了相对于所述提刀运 动,由安置在所述两臂之间的执行元件控制所述提升钩,在所述竖钩上还带有两 开口踵,用来与开口棒一起工作,所述开口踵为了相对所述杆运动由所述执行元 件控制。

该执行元件可以是从一程序顺序控制的一电磁铁,用来相对于刀箱的提刀控 制提升钩的位移。它也可以是用一电磁铁或其它适当装置移动的一柔性伸展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织造机构的织机。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织造机构的仅作为举例用的三个实施例的描述中, 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

图1至图10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在它的工作周期的多个位置上的、一织造 机构的一双竖钩。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包含两织造机构竖钩的一组件的分解立 体图。

图12是在有两根以上并排配置的竖钩情况下,沿图11的XII-XII线的横剖 视图,其中位于图11左方的端板已被推开,以容纳至少一根附加竖钩。

图13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一织造机构竖钩的分解立体图。

图14到图17是图13的竖钩在不同位置的正视图。

参照附图,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一机构在它的最低位置时的一双竖钩 1。这竖钩呈一U型,该U型的两臂2、3由柔性金属片形成,这两臂分别终止 于一向外弯曲的提升钩。竖钩1的中部或底部6搁置在一固定底板7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底板适当穿孔,从而能为一连接到一综线和每一竖钩的一绳子8提供一 通道。

本发明的机构通常包括两刀箱,对于每个刀箱仅仅分别示出了一个提刀11、 12,这些提刀垂直往复运动,相互相位相反。

按照本发明,当竖钩搁置在底板7上时,在每个竖钩的两个臂2和3之间, 就在它们的提升钩下面设置一电磁铁15,由一取决于织物组织的一程序连续控 制,并以已知方式作用,例如由一计算机程序控制。

操作过程如下:

在图1中,假定电磁铁1 5没有通电,竖钩的臂2和3不变形,提升刀11将 钩住竖钩的臂2的提升钩4,使所述竖钩上升。

相反,如图2所示,在竖钩的同样位置,如果电磁铁通电,两个臂2和3吸 到电磁铁上,其结果它们偏转一距离,从而臂3的提升钩5不被提刀在提升过程 中钩住。

图3示出了在图1位置之后、提刀11和12相互经过的时刻的状态,在那时 刻,考虑到提刀12的下部形状,提刀12的下部紧靠提升钩5的上部使提升钩5 和臂3朝着未激励的电磁铁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在提刀12下降期间推动提 升钩5离开它的路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型式(未示出),提升钩5可以由电磁铁15通电、吸引 臂3而离开提刀12的路径。这种型式避免了提刀12的下部和提升钩上部之间的 反复机械摩擦接触,但是需要很多次数的对电磁铁通电。

可以注意到,即使提升钩5不是对着电磁铁15,电磁铁也适合于移动提升钩, 这是因为片3是金属制成的,不管竖钩1相对于底板7的高度如何,也就是说不 管电磁铁1 5处于竖钩1的臂2和3之间的空间位置怎样,片3都能够反作用于电 磁铁所产生的磁场

在竖钩1的臂2、3的下部,接近中部6的地方都分别具有开口踵,它们由 向下倾斜的构成。这机构还包括一开口栅架,该开口栅架的两杆13、14表示 在竖钩的臂2和3的外侧两边。

图4表示当提刀11到达它的最高位置以及它即将开始它的下降行程时竖钩的 上端位置。在这图中,电磁铁没有通电,竖钩开始下降运动。但是,如图5所示, 臂2和3没有偏转,开口踵9和10将搁在开口栅架的杆13、14上。只要电磁铁 不通电,竖钩就保持在它的上方位置,如图4至图6所示。

当需要下降竖钩1时,也就是从杆13和14释放开口踵9和10时,电磁铁通 电,而其中一把提刀是处于下降时刻,其结果竖钩1的两臂2和3向内变形,开 始紧靠住电磁铁15,如图7所示。开口踵9和10向底部的内部移动,从而当竖 钩下降时,开口踵9和10不与杆13、14一起工作,在重力和一弹簧(未示出) 的回复力作用下,其底部下降至底板7上,此弹簧是钩在连接到绳子8的一综线 (未示出)的端部。

如图8所示,竖钩继续下降,当提刀11和12在相互交叉的位置时,电磁铁 通电,偏转竖钩的臂2,从而它的提升钩4不被提升刀11钩住。

图9表示了在电磁铁停止通电之后、竖钩下降运动到终点。图10表示这下降 动程的终点,此时竖钩的中部或底部6搁持在固定底板7上。其时该位置类似于 图1的位置,竖钩将要被在目前情况正在下降的提刀12提升。

从以上所述可知,电磁铁不仅能够控制提升钩4和5相对提刀11和12运动, 还能使开口踵9和10相对杆13和14运动。

图1至图10的实施例是特别简单的,因为竖钩组件,即双臂2和3、提升钩 4和5以及底部6,是由一单根弯曲杆形成的,绳子8的上端可以结扎在此弯曲 杆上。

图11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显示了在上和下位置的两竖钩。

在这实施例中,用总标号100表示的竖钩包括标号102和103的两弹簧板, 这些板对应于前一实施例的竖钩1的臂2和3。每个板102、103的自由端分别 带有一提升钩104、105,而它的下端固定在矩形横截面的、实心的细长底部106 内。板102、103最好相对于这部分的、相对的两个小侧面固定。底部106包括 一面向下的台阶106a,用来当竖钩100位于下方位置时搁持在图11中未示出的 底板7上。底部106的下端包括一孔106b,此孔用来固定连接于相应综线的一 绳子108。底部106的最宽部分带有一纵向长槽106c,其长槽的作用在下面将很 容易进行说明。

在板102和103的外表面上、在提升钩104、105的下方,在这些板的大体 为中部的区域有两开口踵109和11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竖钩都可以置于一适于引导它的底部和板的纵向箱 盒内,这箱盒由两个隔板116构成,此隔板形成了相应竖钩的底部106和一电磁 铁115的滑道。而且,为了保持这电磁铁115相对于隔板116在适当位置,设置 有一绳子117,它的上端置于两隔板上。同样的结构也应用于电磁铁115的下部。

在这种实施例中,每个隔板116的横截面呈U形,它包括一幅板116a和两短 凸缘116b、116c。116b和116c凸缘在它们下部的范围包绕着竖钩的底部106, 而凸缘在它的高度的其余部分上缩小,到达如图12所示的两个低筋116b1和 116c1。这两凸缘保存在一很短的高度上,主要是在隔板缩小到辐板116a和筋 116b1和116c1的那个部分的中部。标号116d和116e表示两部,它们由前面 提到的凸缘的剩余部分所形成。由于孔116f、116g和116h,两隔板116可以被 装配,它们的凸缘相对放置,形成上面提到的箱盒,这装配是利用穿过孔116f、 116h的螺栓铆钉而实施的。通过116f孔的装配元件也穿过磁芯117的一孔 117a,从而将磁芯装配到两隔板上。穿过隔板中的孔116g的元件也穿过电磁铁 中的孔115a,以便固定电磁铁,而穿过隔板中的孔116h的装配元件穿过竖钩100 的底部106中的槽106c。这样,在隔板116的底部形成一封闭的箱盒,隔板的凸 缘相互接触,而且,耳部116d和116c的端面也一样,那么就形成了分别与图1 至图10的实施例的开口棒13和14相对应的开口棒。当然,筋116b1和116c1 在它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了相应板的一滑道,如图12中特别显示的那样。

在一种优越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不是一单个箱盒,而是两端隔板116和多 个I形横截面的中间隔板118,中间隔板的辐板标号为118a,而它的凸缘标号为 118b、118c。对于中间隔板118,凸缘118b和118c在辐板118a的两边缩短到 筋118b1和118c1,如图12所示用于引导板102、103。中间隔板118大体上在 它们的中部也带有延伸部118d和118e,一起或与一端隔板116的相应延伸部116d 和116e形成开口棒。像端隔板116一样,中间隔板上带有孔118f、118g和118h, 它们分别于端隔板的孔116f、116g和116h对齐,以便固定电磁铁115或磁芯 117或底部106的导轨

因此,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组件,如图12部分显示的那样,它包括一定数量的 竖钩,一根竖钩可以装在由两个中间隔板118或一个中间隔板118和一端隔板116 所形成的一箱盒内。例如,一个组件可以含有装在两端隔板116之间八根竖钩, 并被七个中间隔板118所隔开。

在图12的右手侧所示的竖钩100的位置上,臂102和103带有提升钩104和 105,由于电磁铁没有通电,臂102和103相互分开。随后,提升钩住于由右手 侧端隔板和从右数起第一中间隔板的延伸部116d、116e、118d和118e形成的 开口棒上。如图12的中间部分所示,在竖钩的上方位置上,开口踵109和110 出现在两个相邻中间隔板118的延伸部118d和118e形成的开口棒上。在图12 的左手部分所示的竖钩在上方位置,也可见开口踵109和110。

可注意到,磁芯117呈这样一种形状,它的相反两面构成两斜面117b和117c, 当电磁铁通电时,板102、103靠在上面,如图12左手侧的间断线所示。板或 臂102和103与底部106的相反两面相一致。在这图中可以看到磁芯117中有一 通道117d,用来从这磁芯的顶部输入电磁铁的电源。竖钩100的操作是与图1 至图10所示竖钩1的操作是一样的。

图13至图17显示了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用总标号200表示的竖钩如前一 实施例一样包括由弹簧钢制成的二板或臂203和203,它们固定在一底座206上, 在各自的端部带有提升钩204和205。这实施例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两个开 口踵209和210是在固定于底座206上的两柔性的板219和220上。在每个板202 和203上有孔202a和203a,以便允许开口踵209和210垂直于板202和203移 动。

一电磁铁215控制装在臂202和203之间空间的一杆216的垂直移动,杆216 由固定在杆216下端的两柔性钢片217a和217b形成的一扩展器217扩展。固定 在一箱体230上的一杆229设置在两钢片217a和217b之间,这两钢片包含两曲 线部分217e和217f,以便当杆216位于上方位置时,即电磁铁不通电时,跟随 它的外部形状。钢片217a和217b分别设有弯曲端部217c和217d,当杆216处 于上方位置时,这两弯曲端部实际相互接触,如图14和16所示。

当电磁铁215通电时,杆216朝着底部206的方向,即向下方向移动,由于 扩展器217装在固定杆229上,端部217c和217d相互分开,当装置处于图15 的位置时向外推板202和203,以及当装置处于图17的位置时向外推开口踵209 和210。

操作如下进行:

在它的起启位置,竖钩200搁持在与图1至图10的实施例的板7相等同的一 板上。竖钩处在它的最低位置,提升钩204和205就设置在两提刀211和212的 通道的下死心上,这两提刀属于由一往复运动、以相反相位带动的两刀箱,在图 14上仅可看到一把提刀。只要织物组织要求连接于竖钩200的综线保持在它的下 方位置,即在梭口的下部,电磁铁不通电,提刀211和212在提升钩204和205 的旁边摆动,不与它们啮合。在那情况下竖钩保持在图14的位置。

当需要提升竖钩200时,电磁铁215通电,杆216以箭头F的方向被向下压, 如图15所示。随着杆216的这种移动,紧贴杆229的扩展器217趋向张开,它的 弯曲端217c和217d紧压板或臂202和203的内表面,该板或臂同时向外偏转, 必然将提升钩204和205移到提刀211和211的运动路径上。在图15所示的位置, 电磁铁215通电,而提刀211在动程的下死心,当提刀211开始它的向上运动时, 提升钩204处于提刀211的运动路径上。以这种方式,如图16所示,提升钩204 钩在提刀211上,竖钩的组件以及因此相应的绳子和综线被提升,达到提刀211 动程的上死心处的相应上方位置。

在图16所示的位置,竖钩200保持支撑在提刀211上,当提刀开始它的向下 行程到达图14所示的位置时,竖钩随通刀一起下降。

如果由于相应的综线必须拉住属于梭口上部的经纱、竖钩必须保持在它的上 方位置时,电磁铁215通电,那时装置处于如图17所示的状态。考虑到竖钩200 的上方位置,不再是板或臂202和203的中间部分对着扩展器217的弯曲端部217c 和217d,而是开口踵209和210。

由于电磁铁215在杆216和扩展器217上施加的效果,扩展器如图15所示那 样发生变形,扩展器217的端部217c和217d紧推开口踵209和210的内表面。 这样,这些踵相互分开在与第一实施例的杆13和14等同的开口棒213和214之 上,这些开口棒并相对于该装置的箱体230和杆229而固定。由此可见,由于电 磁铁在杆216和扩展器217上的作用,当提刀211开始它的下降运动时,开口踵 相互分开,并紧贴在开口棒213和214上,结果必然保持竖钩200在上方位置。

在提刀211相应于提刀212的上升运动进行下降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竖钩200 保持在上方位置,当竖钩200处于上方位置时,由于杆216的上部有两个渐扩的 表面216a和216b,这两表面使提升钩204和205相互分开,这样提升钩205就 处于提刀212的运动路径之中,提刀在它上升动程的终点稍许提升竖钩200。这 样,在提刀212的动程上死心处,提刀212将竖钩组件相对于开口踵209和210 搁时在开口棒213和214上时的它的位置提升。

板219和220稍许向座底206的内部方向偏转,在这两板弹性作用之下,开 口踵209和210恢复它们的图16位置,除非电磁铁215向下推扩展器217d,扩 展器的弯曲端部217c和217d再次推动它们。如果电磁铁没有通电,开口踵209 和210离开开口棒213和214,竖钩200组件靠在提刀212上有一下降运动,直 至它达到图14的位置,在电磁铁215再次通电,以便扩展器217向外推提升钩 204和205之前,它一直保持在那里。

这样,扩展器217是置于臂202和203之间的执行元件,控制提升钩204和 205相对提刀211和212的移动。

该实施例的织造机构的特别优越性在于这样的事实,一方面,由于提升钩204 和205以及另一方面由于开口踵209和210分别是由不同的臂或板202、203、 219和220所带有,像在图1到图12的实施例情况那样,因此,当移动开口踵时 不需要偏转带有提升钩的臂。孔202a和203a的作用在这里是必不可少的,因为 它可以使扩张器217的运动通过臂202和203传递给开口踵209和210,而不要 移动臂202和203。

这就不需要在开口踵相互分开时提供一个斜面来紧靠带有提升钩的臂。由电 磁铁克服臂或片的弹性所移动的质量是较小的,这就可能使电磁铁215的必要功 率下降到最低程度。电磁铁永远处于片或臂202和203上方,这就容易接触到它, 并方便维修操作。

最后,可以注意到扩展器217的臂217a和217b在它们弯曲部217e和217f处 有一中心孔,当该装置处于图17的位置时,即提升钩处于它的上方位置时和电 磁铁移动扩展器217并打开它时,臂202和203穿在这中心孔内。由于臂202和203 穿在弯曲部分217e和217f的孔内,它们并不妨碍扩展器217的张开,扩展器可 以发挥它的功能,而不会对臂202和203有不必要的作用。这也能限制必需提供 给电磁铁的功率。

虽然已经结合一电磁铁21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 明也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能将向着底板方向的一连续运动传给扩展器217的装置, 例如一凸轮、棒、电动机系统或任何其它等同装置。

像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那样,图13至图17的实施例的装置200,可以装在 一箱体或纵向盒内,类似于关于第二实施例叙述的那样,用来引导底座206、板 202和203以及扩展器217。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