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道

申请号 CN201310126351.2 申请日 2013-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69426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申请人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孔钊; 卞小贤; 戴雄; 朱江萍;
摘要 本 发明 揭示了一种 吸尘器 的出 风 风道,其设置在所述吸尘器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所述出风风道设有动 力 室和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动力室内安装有 电机 。所述动力室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 位置 上存在翻转变向。出风风道还设有扰流装置,该扰流装置的气流与至少一个消音室的气流互相碰撞。该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复合多种降噪措施,充分利用腔室空间,消音 频率 范围广,整机超静音, 耳 感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道,其设置在所述吸尘器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风道设有动室和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动力室内安装有电机,所述动力室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位置上存在翻转变向,所述出风风道还设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的气流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的气流互相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包括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第一消音室和与所述第一消音室相连通的第二消音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室与所述第二消音室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包括第一小孔板壁,所述小孔板壁的气流与所述第二消音室内的气流相互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孔板壁的小孔总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2.5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室、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三者的截面面积大小之间为突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室设置在所述动力室的侧旁,而所述第二消音室位于所述动力室和所述第一消音室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变向的度在
90-18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二小孔板壁,所述第二小孔板壁的小孔总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3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设置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消音室的墙壁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腔。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风道。

背景技术

[0002] 吸尘器的结构主要包括:进风口、除尘腔、电机、出风口以及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风道。在家用及特殊场所,比如宾馆、办公室等,均要求吸尘器为静音设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出风风道中采取降噪措施,其中一种措施为利用阻性消音原理,将出风风道形成一种单一空间上的翻转结构;另一种措施为将出风风道设置为旋转一圈后直接出风。所以,这类吸尘器的出风风道的降噪措施较为单一,消音频率范围不广,整机噪音高,感不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为静音设计,降噪效果突出。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设置在所述吸尘器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设有动室和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动力室内安装有电机,所述动力室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位置上存在翻转变向,所述出风风道还设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的气流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的气流互相碰撞。
[0005]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6] 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包括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第一消音室和与所述第一消音室相连通的第二消音室。
[0007] 所述扰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室与所述第二消音室之间。
[0008] 所述扰流装置包括第一小孔板壁,所述小孔板壁的气流与所述第二消音室内的气流相互碰撞。
[0009] 所述第一小孔板壁的小孔总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2.5倍以上。
[0010] 所述动力室、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三者的截面面积大小之间为突变。
[0011] 所述第一消音室设置在所述动力室的侧旁,而所述第二消音室位于所述动力室和所述第一消音室的上方。
[0012] 所述翻转变向的度在90-180度之间。
[0013] 所述出风风道还设有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二小孔板壁,所述第二小孔板壁的小孔总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3倍以上。
[0014] 所述吸尘器还设置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消音室的墙壁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腔。
[001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其设有动力室和与所述动力室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动力室内安装有电机,所述动力室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位置上存在翻转变向,其充分利用了腔室空间,复合多种降噪措施,消音频率范围广,整机超静音,耳感良好。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局部立体图。
[0017] 图2是图1中吸尘器的局部俯视图。
[0018] 图3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9] 图4是沿着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0021] 参照图1至图2,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吸尘器,其主要用于家庭及其他特殊场所打扫卫生,其包括壳体部10和位于壳体部10内的电机12。在电机12的下方设置进风口25,而出风口24设置在壳体部10上。此外,壳体部10包括下盖15和安装在下盖15上的顶盖14。
[0022] 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4,上述吸尘器还包括出风风道34,其设置在所述吸尘器的进风口25和出风口24之间。所述出风风道34设有动力室11和与动力室11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消音室。上述电机12安装在动力室11内,其上、下两端均设有减振垫17,并且电机11的周壁设置波纹18,所述波纹18大小不均,使声波因反射角度不同而相互抵消衰弱。
[0023] 动力室11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位置上存在翻转变向。具体地,上述至少一个消音室包括设置在动力室11侧旁的第一消音室27以及在动力室11和第一消音室27上方的第二消音室28。动力室11的气流方向与第一消音室27、第二消音室28内的气流方向在三维空间位置上存在翻转变向,翻转变向的角度在90-180度之间,并且动力室11、第一消音室27以及第二消音室28三者的截面面积大小之间为突变,其中突变截面积为进风口25面积的3倍以上。所述出风风道34内壁加贴有消音材料38。上述所述出风风道还设有位于第一消音室27与第二消音室28之间的扰流装置,该扰流装置包括第一小孔板壁1,该第一小孔板壁1的气流e与第二消音室28内的气流d互相碰撞,这样便于降低噪音。另外,所述第一小孔板壁1的小孔总面积为进风口25面积的2.5倍以上,并且第一小孔板壁1的小孔中心距与孔径比在1.75以上,以使噪音提高到一个人耳不可听的高频范围。而出风风道34还设有位于出风口24处的第二小孔板壁2,所述第二小孔板壁2的小孔总面积为进风口25面积的3倍以上。上述第二小孔板壁2的小孔总面积为进风口25面积的3倍以上。
[0024] 此外,上述顶盖14与第二消音室28的墙壁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腔16,由于空气与固体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折射角度不同,这样便使得声波相互抵消,能量衰弱。
[0025] 本发明所揭示的吸尘器的出风风道,如箭头a、b、c、d所示,其气流(箭头a)从进风口进入,首先经过动力室向上(箭头b),然后大致在三维空间空间上翻转90度进入第一消音室(箭头c),再斜向上翻转90-180度从风管19进入第二消音室(箭头d),同时小部分气流(如箭头e所示)从扰流装置的第一小孔板壁1向上流出也进入第二消音室,使得在第二消音室28内的两股气流d和e相互碰撞而降噪,最后气流经过第二小孔板壁从出风口流出。可见,出风风道充分利用了腔室空间,复合多种降噪措施,消音频率范围广,整机超静音,耳感良好。
[0026]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