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构造

申请号 CN201110304168.8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255652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坂东健司; 三宅大辅; 平松郁惠; 石川宜秀;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既能增加规定药液的浸渗率又能确保取出容易性的 包装 构造。在湿巾的包装体(100)的包装构造中,在湿巾的包括与湿巾的层叠体(800)的上表面侧的包装体主体(20)的开口部(21)相对的区域在内的 位置 形成有凸部区域(T)。凸部区域(T)朝向包装体主体(20)突出地形成。在包装体主体(20)的设有开口部(21)的上表面(20a)与形成在湿巾上的除了凸部区域(T)以外的区域(与后述的端部(800A、800B)相对应)之间,形成有空间(S)。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构造,其将湿巾收容在包装体主体的内部,该湿巾由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的层叠体构成,该包装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包装体主体设有用于取出上述湿巾片的开口部;
在上述湿巾的包括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区域在内的区域中形成有向设有上述开口部的面突出的凸部区域;
在上述开口部未开封的未开封状态下,在上述湿巾的上述凸部区域以外的区域与上述包装体主体的设有开口部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湿巾由层叠体构成,该层叠体由折叠后的形状是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湿巾片层叠而成;
上述凸部区域沿上述湿巾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部区域与上述包装体主体的除了上述开口部以外的上表面接触

说明书全文

包装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巾(wet wipes)的包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由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的层叠体构成的湿巾的制造方法,公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
[0003]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包括:在层叠前的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浸于规定药液的一部分的工序、对浸渗在处于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中的多余的规定药液进行挤取的工序、对输送过程中的多张原材料进行层叠的工序、使规定药液的剩余部分浸渗在层叠后的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中的工序。
[0004]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包括:使规定药液浸渗在层叠前的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中的工序、将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折叠并且层叠的工序、在将层叠后的原材料沿厚度方向压缩且输送后将该原材料切断的工序等。
[0005] 利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制造的湿巾的包装构造是如下形态,即,在自容器取出一张湿巾片时,下一张的湿巾片一并被拉拽而自容器的取出口突出的形态、所谓的弹出(popup)式形态。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04118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44053号公报
[0008] 但是,申请人发现:在该弹出式的包装构造中,当对原材料增加规定药液的浸渗率、或增加原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时,原材料彼此在规定药液的膜的作用下连结,很难从容器、用于包装层叠体的包装体一张一张地取出湿巾片,所以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增加规定药液的浸渗率又能确保取出容易性的湿巾的包装构造。
[0010] 本发明的重点特征的包装构造将湿巾收容在包装体主体的内部,该湿巾由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的层叠体构成,上述包装体主体设有用于取出上述湿巾片的开口部,在上述湿巾的包括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区域在内的区域中形成有向设有上述开口部的面突出的凸部区域,在上述开口部未开封的未开封状态下,在上述凸部区域以外的区域与上述包装体主体的设有开口部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0011]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既能增加规定药液的浸渗率又能确保取出容易性的湿巾的包装构造。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巾收容在包装体内部的状态的图。
[0014]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巾收容在包装体内部的状态的图。
[0015]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构造的立体图。
[0016]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构造的剖视图。
[0017] 图6是制造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0018] 图7是用于说明在制造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的制造装置的层叠工序和按压工序中使用的装置的图。
[0019] 图8是用于对制造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的按压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0020] 图9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中取出湿巾片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1] 图10是说明在以往的包装构造中取出湿巾片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2] 图11的(a)表示未执行由按压装置进行的按压工序的包装体的取出试验的结果,图11的(b)表示对层叠体的整个表面进行了按压的包装体的取出试验的结果,图11的(c)表示执行了由实施方式的按压装置进行的按压工序的包装体的取出试验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24] 参照图1~图3说明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制造的湿巾。该湿巾由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710、720的层叠体构成。
[0025] 如图1所示,该湿巾的包装体100包括:包装体主体20,其具有开口部21;标签(label)构件22,其安装在包装体主体20的外表面上,用于覆盖开口部21;湿巾片710、720的层叠体800(参照图4和图5),其收容在包装体主体20的内部。
[0026]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湿巾片710、720均以折叠后的状态收容在包装体主体20的内部。
[0027] 如图2和图3所示,湿巾片720包括区域31A、区域32A、区域33A、区域34A和区域35A,湿巾片710包括区域31B、区域32B、区域33B、区域34B和区域35B。
[0028] 这里,在湿巾片720上,在折线1A处使区域31A和区域32A折叠,在折线2A处使区域32A和区域33A折叠,在折线3A处使区域33A和区域34A折叠,在折线4A处使区域34A和区域35A折叠。
[0029] 同样,在湿巾片710上,在折线1B处使区域31B和区域32B折叠,在折线2B处使区域32A和区域33A折叠,在折线3B处使区域33A和区域34A折叠,在折线4B处使区域34A和区域35A折叠。
[0030] 另外,在湿巾片720上,折线1A和折线2A设在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3A与折线4A之间,在湿巾片710上,折线1B和折线2B设在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3B与折线4B之间。
[0031] 即,在湿巾片720上,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1A与折线2A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区域31A、区域32A、区域33A和区域34A折叠而成的4层构造,该4层构造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为区域33A和区域34A折叠、或区域34A和区域35A折叠而成的两层构造。
[0032] 因而,区域31A和区域32A沿层叠体的一方向L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S上隆起。
[0033] 即,通过在折线1A和折线2A处使区域31A和区域32A折叠,构成在层叠体上以沿长度方向L在层叠方向S上隆起的方式形成的隆起区域PA。
[0034] 同样,在湿巾片710上,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1B与折线2B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区域31B、区域32B、区域33B和区域34B折叠而成的4层构造,该4层构造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为区域33B和区域34B折叠、或区域34B和区域35B折叠而成的两层构造。
[0035] 因而,区域31B和区域32B沿层叠体的长度方向L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S上隆起。
[0036] 即,通过在折线1B和折线2B处折叠区域31B和区域32B,构成在层叠体上以沿长度方向L在层叠方向S上隆起的方式形成的隆起区域PB。
[0037] 另外,在层叠方向S上,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1A与折线2A之间的区域(即,隆起区域PA)和宽度方向W上的折线1B与折线2B之间的区域(即,隆起区域PB)不重叠地配置。
[0038] 此外,在隆起区域PA、PB中,沿层叠方向S相邻的湿巾片710、720彼此借助规定药液紧密接触地层叠。
[0039] 这里,在与隆起区域PA、PB相邻的区域RA、RB、RC中,沿层叠方向S相邻的湿巾片710、720之间形成有空隙,并未借助规定药液紧密接触地层叠。
[0040]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制造的湿巾由于不是上述弹出式的形态,因此即使在自包装体主体20的开口部21取出了湿巾片720的情况下,湿巾片710也不会一并被拉拽而自开口部21突出。
[0041] 即,使用者能够在自包装体主体20的开口部21抓住区域31A和区域32A(即,湿巾片720的隆起区域PA)进行拉拽而取出湿巾片720后,抓住区域31B和区域32B(即,湿巾片70的隆起区域PB)而进行拉拽,从而取出湿巾片710。
[0042] 如图4和图5所示,包装体100的包装构造以下述方式构成。在湿巾的层叠体800的上表面侧的包括与包装体主体20的开口部21相对的区域在内的位置形成有凸部区域T。凸部区域T朝向包装体主体20突出地形成。凸部区域T与后述的中央区域800C相对应。
[0043] 在上述开口部未开封的未开封状态下,在包装体主体20的设有开口部21的上表面20a与形成于湿巾的除凸部区域T以外的区域(与后述的端部800A、800B相对应)之间,形成有空间S。
[0044] 这里,“未开封状态”包括包装体100被售卖时的状态。另外,包括由使用者初次拆开标签构件22而开封前的状态。另外,虽然在由使用者拆开了标签构件22之后,但在自包装体主体20的内部取出湿巾片710、720前的状态也包含在“未开封状态”中。另外,取出了规定张数的湿巾片710、720后的状态也包含在“未开封状态”中。
[0045] 另外,在包装体主体20的内部收容的层叠体800的凸部区域T的厚度与包装体主体20的与湿巾片710、720的层叠方向相对应的长度大致相等的状态也包含在“未开封状态”中。
[0046] 凸部区域T沿湿巾的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L或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W)延伸。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体100的包装构造中,凸部区域T沿长度方向L延伸,凸部区域T与包装体主体20的除了开口部21以外的局部区域20ab(参照图4)接触。
[0047] 下面,参照图6~图8对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构造的制造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0048] 如图6所示,在步骤S 101中,弯折部5将自卷成卷状的状态不断放出的湿巾片71、72分别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折叠成规定形状(详细而言是图2和图3所示的形状)。
[0049] 例如,湿巾片71、72的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重量为25g/m2~100g/m2,由纤维或芯鞘构造、并排(side by side)构造的疏水性复合纤维构成,该纤维由人造丝、布、纸浆等亲水性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 ET)、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等单体构成。
[0050] 另外,湿巾片71、72是利用水刺法、气流成网法、直接纺丝法而形成为片状的无纺布,从规定药液的浸渗时的规定药液的渗入性的观点出发,需要含有亲水性纤维。
[0051] 在步骤S102中,浸渗部1自输送装置抵接面侧(输送辊2侧)使规定量的规定药液浸渗在折叠后的各湿巾片71、72当中。
[0052] 在步骤S103中,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71、72分别与输送辊2的表面接触,并且被输送。
[0053] 在步骤S104中,传送带3对浸渗有规定药液的各湿巾片71、72进行层叠。
[0054] 详细而言,在传送带3上,在浸渗有规定药液的面朝向输送装置抵接面侧的状态的湿巾片71之上,自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层叠已浸渗有规定药液的面朝向输送装置抵接面侧的状态的湿巾片72。
[0055] 在步骤S 105中,切断部4将经由传送带3输送的湿巾片71、72切断成规定尺寸的湿巾片710、720。
[0056] 然后,当在层叠工序S 106中获得了层叠规定张数的切断了的湿巾片710、720而成的层叠体800后,在按压工序S 107中,自输送带14的非抵接面侧对切断了的湿巾片710、720的层叠体80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两端部分进行按压,并且输送该层叠体800。在包装工序S 108中,利用包装体主体20包装层叠体800。
[0057] 下面,参照图6~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的各功能。
[0058] 如图6所示,制造装置10包括弯折部5、浸渗部1、输送辊2、传送带3、9、11、12、切断部4、推压件13和按压装置15。这里,在制造装置10中,输送辊2和传送带3、9构成用于连续输送多张湿巾片71、72的输送装置。另外,传送带11、12、14构成用于连续输送层叠体800的输送装置。
[0059] 弯折部5构成为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使湿巾片71、72分别折叠。详细而言,弯折部5构成为以使湿巾片71、72形成为图2和图3所示的形状的方式湿巾片71、72分别折叠。
[0060] 详细而言,弯折部5沿输送方向MD的折线3A(或3B)将包括湿巾片72(或71)的一个侧缘在内的区域31A/32A/33A(或31B/32B/33B)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折叠,然后,沿输送方向MD的折线2A(或2B)将包括湿巾片72(或71)的一个侧缘在内的区域31A/32A(或31B/32B)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折叠,然后,沿输送方向MD上的折线1A(或1B)将包括湿巾片72(或71)的一个侧缘在内的区域31A(或31B)向输送装置非抵接面侧折叠。
[0061] 另外,弯折部5构成为沿输送方向MD上的折线4A(或4B)将包括湿巾片72(或71)的另一个侧缘在内的区域35A(或35B)向输送装置抵接面侧折叠。
[0062] 浸渗部1构成为自输送装置抵接面侧使规定药液浸渗在折叠后的各湿巾片71、72当中。
[0063] 例如,浸渗部1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定量自药液罐压出规定量的规定药液。结果,规定量的规定药液自设于浸渗部1的细孔喷出,与湿巾片71、72分别接触,从而使规定量的规定药液浸渗在各湿巾片71、72中。
[0064] 另外,浸渗部1也可以构成为使湿巾片71、72的重量的例如3.5(3~4)倍的重量的规定药液浸渗在各湿巾片71、72中。
[0065] 另外,浸渗部1能够适当地调整所浸渗的规定药液的重量的与湿巾片71、72的重量的比率(即,浸渗率)。
[0066] 这里,例如在采用人造丝纤维主体的38g/m2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湿巾片71、72的情况下,为了使湿巾片71、72贴附在输送辊2的表面上且使湿巾片72贴附在湿巾片71上而需要的浸渗率为1.5倍以上。
[0067] 另外,浸渗部1也可以采用使液滴或雾状的规定药液附着在湿巾片71、72上的方法作为规定药液的涂敷方法。但考虑到使输送辊2的表面与湿巾片71、72的规定药液的浸渗面接触时的药液浸渗效率和工序污染时,优选采用上述方法。
[0068] 输送辊2与驱动源相连接,是独自旋转的表面平滑的驱动辊。
[0069] 传送带3以实际与输送辊2相同的输送速度分别输送湿巾片71、72。
[0070] 切断部4构成为切断将多张浸渗有规定药液的湿巾片71、72以折叠的状态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例如,切断部4利用表面具有切刀的刀辊和表面平滑的砧辊,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以规定间隔将连续输送的多张湿巾片切断。
[0071] 另外,传送带9也可以与传送带3同样地设于上方和下方。在该情况下,湿巾片710、720的层叠体以被配置在上方的上方传送带和配置在下方的下方传送带夹持的状态输送。也可以在该上方传送带上形成有凹部和凸部。
[0072] 结果,能够提高被切断部4切断后的湿巾片710、720的层叠体的向传送带9的转印性和输送稳定性
[0073] 这里,传送带9上的输送速度比传送带3及切断部4上的输送速度快3%左右。
[0074] 传送带11包括沿与输送方向MD交叉的交叉方向CD以规定间隔配置的传送带11a和传送带11b。在传送带11a、11b上设有抽吸机构(未图示),能够以使利用传送带9输送的被切断了的湿巾片710、72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吸附于输送面的状态输送湿巾片710、720。在传送带11a与传送带11b之间配置有推压件13。
[0075] 推压件13能够沿着使利用传送带11输送的湿巾片710、720向下方、即、自传送带11a、11b的输送面推离湿巾片710、720的方向移动地配置。
[0076] 在通过层叠规定张数的自传送带11a、11b推离了的湿巾片710、720而形成了层叠体800后,释放止挡部S而利用传送带12向按压装置15输送层叠体800。
[0077] 按压装置15自传送带14的非抵接面侧利用按压部对由切断了的湿巾片710、72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800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端部进行按压,并且输送层叠体800。
[0078] 按压装置15包括多个辊201、202、203、卷绕在多个辊201、202、203上的按压带204a、204b、和输送层叠体800的输送带205、206。
[0079] 多个辊201、202、203中的任一个辊与驱动源相连接,以利用规定的输送速度和沿着输送方向驱动按压带204a、204b的方式进行控制。输送带205相当于输送带14。
[0080] 按压带204a、204b卷绕在辊201、202、203上,根据层叠体800的输送速度和输送方向进行驱动。按压带204a、204b沿与输送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CD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这里,规定间隔是按压带204a、204b能与层叠体800的在交叉方向CD上的端部800A、800B抵接的间隔。
[0081] 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带204a、204b形成为圆管状。即,按压带204a、204b的截面为大致圆形。
[0082] 卷绕在辊201、202、203上的按压带204a、204b的距辊的旋转轴线最远的最外周部分与输送带205的输送面之间的间隔D 2形成得比层叠体800的层叠高度D 1短。间隔D2调整为能够防止挤出所需以上的药液的高度。
[0083] 另外,按压带204a、204b以使按压带204a、204b的最外周部分与输送带205之间的间隔从D 1逐渐减小为D2的方式倾斜。由此,逐渐对被输送的层叠体80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800A、800B施加
[0084]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10,能够利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按压装置15对层叠体800的除了中央区域800C以外的端部800A、800B进行按压,并且输送层叠体
800。
[0085] 图10是说明在利用包装体主体210进行包装时整个表面被按压了的以往的层叠体300的包装构造200的图。在以往的包装构造200中,当在使用初期的状态下自包装体主体210的开口部220取出湿巾片310时,湿巾片310被缘部220e限制,并且被包装体主体210的上表面210a压迫,因此可能难以拉出湿巾片310,或一并取出多张湿巾片310、320。
[0086] 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包装体主体210比层叠体300的体积大。
[0087] 但是,为了确保使用初期的取出容易性而扩大包装体主体210与层叠体300之间的间隙的做法,产生作为包装体主体的原料的资材的浪费,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另外,也会带给消费者(使用者)包装体和内容物(湿巾片)不相符的印象,导致作为成品的包装体的美观、可靠性下降。
[0088] 另外,当包装体主体210与层叠体300的间隙过大时,也可能产生难以将包装体彼此装载,或一并包多个包装体时的体积增加的这种问题。
[0089] 相对于此,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在制造工序中,在层叠工序S107后,并不是对层叠有规定张数的湿巾片的层叠体800的整个表面进行均匀的按压,而是利用按压装置15对沿着输送方向的两端部800A、800B进行按压。
[0090] 由此,如图9所示,能够在包装体主体20的上表面20a与层叠体80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800A、800B之间形成空间S。因此,即使以使包装体主体20的大小与层叠体800的体积相符合的方式形成包装体主体20,也能防止因位于层叠体800的上表面侧的湿巾片被包装体主体20的上表面20a压迫而产生的不良。特别是能够在使用初期的状态下,防止自开口部21一并取出多张湿巾片。
[009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中,由于不按压层叠体800的整个表面,因此也能防止因药液从层叠体800的上层的湿巾片向下方的湿巾片移动而产生的含液量的偏差。
[0092]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能够防止因使渗入到湿巾片中的规定药液的量增加而引发的取出容易性的下降。因而,既能增加规定药液的浸渗率,又能确保取出容易性。
[0093]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能够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的内容决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地以修正及变更形态实施本发明。因而,本说明书的内容是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的含义。
[0094]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巾的包装体100的包装构造中,说明了凸部区域T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结构。但是,凸部区域T也可以沿宽度方向W延伸。在该情况下,凸部区域T在开口部21的宽度方向W两侧与包装体主体20的上表面20a接触。
[0095] 实施例
[0096] 利用包装体主体包装由72张湿巾片构成的层叠体,进行了一张一张地取出湿巾片的取出试验。结果如图11的(a)~(c)所示。详细而言,构成了层叠4张湿巾片而形成为1组的生产线。即,制作了由18组构成的层叠体,封入在包装体中。
[0097] 图11的(a)表示未执行按压工序的包装构造的取出试验的结果,图11的(b)表示对整个表面进行了按压的包装构造的取出试验的结果,图11的(c)表示对层叠体的两端部分执行了按压工序的包装构造的取出试验的结果。图11的(a)~(c)的纵轴表示湿巾片的弹出(与1张湿巾片相连地取出下一湿巾片的现象)发生时的下一湿巾片被拉出的量。单位是长度(mm)。
[0098] 根据结果可知,在未执行按压工序的层叠体中,一次取出4张湿巾片的倾向较大。即,得知在生产线上重叠形成的1组湿巾片容易被一并取出。另外,得知即使是对整个表面进行了按压的层叠体,在生产线上重叠形成的1组湿巾片也容易被一并取出。
[0099] 相对于此,得知具有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的层叠体不易发生弹出,能够一张一张地取出所有湿巾片的倾向较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