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的套装脸盆

申请号 CN201710143601.1 申请日 2017-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6937835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1
申请人 余四艳; 发明人 余四艳;
摘要 一种连体式的套装脸盆,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洗脸与洗脚的日常盥洗用品。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有脸盆洗脸、洗脚的盥洗习惯,以及盥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诸多不便捷、不卫生、不满意等缺点,本 发明 在帮助人们方便、快捷、卫生地完成洗脸与洗脚的同时,还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 水 、节能的良好习惯。它由彼此配套与兼顾的面盆与里盆,以及将两盆活动连接的销栓等组成,通常情况下里盆贴合在面盆中,必要时可分离出面盆单独使用,里盆专用于洗脸,面盆专用于洗脚,上面里盆中的水可巧妙转换到下面面盆中。相比现有脸盆本发明结构巧妙、美观、使用方便、卫生、抗摔,实用性超强,性价比超高,是当今快节奏时代最适合普及的大众盥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连体式的套装脸盆,其由面盆(1)、里盆(2)、销栓(3)等独立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里盆(2)放置在面盆(1)中,二盆紧密贴合成一体,并由销栓(3)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面盆(1)的盛容器体(4)的内部表面轮廓线与里盆(2)的盛水容器体(7)的外部表面轮廓线二者基本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面盆(1)的边弦把手(5)上有一缺口,在该缺口两侧并位于边弦把手(5)下面与盛水容器体(4)的侧壁外面交汇处分别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轴(6),2个轴耳(6)里面分别开设有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通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里盆(2)没有面盆(1)那样的通常的边弦把手(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里盆(2)由盛水容器体(7)、弧形边弦把手(8)、挡水盖板(9)、转轴(10)等4部分组成,弧形边弦把手(8)的根部和挡水盖板(9)的圆弧形侧面端不但均与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部边缘相固定连接,而且二者的上表面均同位于盛水容器体(7)上部圆形端平面内,并沿径向相对布置在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部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弧形边弦把手(8)、挡水盖板(9)、转轴(10)等三部件的中心对称线均在同一经过里盆(2)中心的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转轴(10)的侧面既与挡水盖板(9)圆弧形侧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也与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外表面上部边缘固定连接,转轴(10)内设有通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在转轴(10)与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交汇连接处的正下方一定距离处的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脸盆,其特征在于:转轴(10)位于面盆(1)的边弦把手(5)上的缺口内,销栓(3)插在通道(11)与通道(13)中。

说明书全文

一种连体式的套装脸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盥洗用品,尤其是塑料脸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塑料脸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用来洗脸与洗脚,为此大多数人会为自己准备2个塑料脸盆,一个用于洗脸,一个用于洗脚。很显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有塑料脸盆存在如下不如意现象和别扭之处:洗脸用脸盆与洗脚用脸盆之间除存在容易混用、串盆而导致不卫生与影响健康外,还存在着单独平放挤占位置、叠合存放有不卫生之嫌,这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尤显突出,以及在洗完脸再接着洗脚过程中还存在着找盆、送盆、换盆等生活中不便捷之细节,不利于人们养成先用热洗脸后继续利用原洗脸热水再用于洗脚以节约用水与能源的好习惯,以致有的人为此感到麻烦与不方便,为图方便、省事,干脆不顾不卫生之嫌,将一个脸盆既用于洗脸,又用于洗脚。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想为人民提供一种既能帮助人们干净、卫生、方便、快捷地完成洗脸与洗脚的同时,又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养成节水、节能好习惯的盥洗用塑料脸盆。本发明人在很早以前曾获得过类似研究的国家专利《多功能夹层脸盆》(专利号ZL 98235412.6),但该发明还存在着结构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外形不够美观、不够简洁等缺点。在本发明人提出本发明专利申请之前,本发明人就同一研究课题另外单独提出了同一发明目的的专利申请《一种可分离的套装脸盆》(申请号2017101066809),但该发明仍存在着使用时一盆体必须外置、独放而带来的不卫生之嫌和换盆仍不够快速、简捷,以及同住一起的多人群体中不同人之间的洗脸与洗脚用盆仍存在混淆、串盆的可能,显得不够十分完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两个彼此结构有所不同的2个盆体通过统筹地、配套地整体设计成一复合盆体,二者通过固定装置始终活动连接,不可分离,盥洗用水可在二盆间巧妙、方便地转换,从而达到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洗脸的脸盆与用于洗脚的脸盆彼此有分工但又合作地关联起来,洗脸用的脸盆与洗脚用的脸盆不再如现有脸盆那样是外形与结构基本相同、彼此通用的独立个体,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是一彼此配合、彼此分工合作、整体配套使用的洗脸装置,即套装脸盆,该装置必要时或可一分为二脸盆,或可合二为一脸盆。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式的套装脸盆,由面盆1、里盆2、销栓3等独立3部分组成,里盆2在面盆1里面,二盆通过销栓3铰链在一起活动连接,参见图2;面盆1由盛水容器体4和与容器体4侧壁上部四周边缘固定相连、向盛水容器体4盆外翻卷的边弦把手5、轴6等三部分组成,参见图4;里盆2由盛水容器体7、弧形边弦把手8、挡水盖板9、转轴10等4部分组成,参见图3;面盆1的盛水容器体4的内部表面轮廓线与里盆2的盛水容器体7的外部表面轮廓线二者基本一致,从而保证里盆2与面盆1紧密贴合成一体;面盆1的边弦把手5上有一缺口,在该缺口两侧并位于边弦把手5下面与盛水容器体4的侧壁外面交汇处分别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轴耳6;轴耳6上表面和侧面分别与边弦把手5下表面和盛水容器体4的外壁表面相固定连接,从而保证轴耳6被牢固固定;2个轴耳6里面分别开设有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通道11;弧形边弦把手8、挡水盖板9、转轴10等三部件的中心对称线均在同一经过里盆2中心的直线上;里盆2的弧形边弦把手8的根部和挡水盖板9的圆弧形侧面端不但均与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部边缘相固定连接,而且二者的上表面均同位于里盆2盛水容器体7上部圆形端平面内,并沿径向相对布置在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部边缘;转轴10的侧面、挡水盖板9圆弧侧面中间部分、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外表面上部边缘等三部分固定连接在一处;转轴10内设有通道13;在转轴10与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交汇连接处的正下方一定距离处的盛水容器体7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2;转轴10镶嵌在面盆1的边弦把手5上的缺口内、2轴耳6之间,其上部表面形状与面盆1的边弦把手5的上部表面形状一致,并且其中的通道13与2轴耳6内的通道1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销栓3插在通道11与通道13中。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套装脸盆包含的两个盆体始终成套地在一起能完全满足人们日常洗脸洗脚等盥洗需求,里盆2专用于洗脸,面盆1专用于洗脚,里盆2中的洗脸水可方便、快捷地转移到面盆1中,这显然不存在找盆、送盆、倒盆、换盆等麻烦细节处;回收利用洗脸热水再接着用于洗脚方便、快捷,这既给日常洗脸与洗脚提供了极大方便,又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节能好习惯;由于里盆2无论是使用或临时搁置始终是与面盆1联系的,避免了与搁置面盆1的地面或平台的直接接触,这样就既保证了里盆2的内、外表面干净,由此又保证了里盆2归位放入面盆1中时不污染面盆1的内表面,并保证洗脸与洗脚两种盆永不混淆与串盆,以及2个不同套装脸盆之间的里盆与面盆不会错位与混淆;最后还节约了单独存放里盆2所占用的地方;套装脸盆由于其壁是双层结构,这样较单层结构的普通脸盆既更抗摔、耐用;相比二个现有的普通塑料脸盆,套装脸盆明显又更加方便携带与存放。
[0006]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带局部剖面图的平面示意图。
[0008] 图2为沿着图1中E-E线的示意图。
[0009] 图3为里盆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为倒置的面盆1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为沿着图4中E-E线的示意图。
[0012] 图6为沿着图4中F-F线的示意图。
[0013] 图7为沿着图3中E-E线的示意图。
[0014] 图8为图1中放大的局部剖面图。
[0015] 图中1.面盆,2.里盆,3.销栓,4.面盆1的容器体,5. 面盆1上的边弦把手,6. 面盆1上的轴耳,7.里盆2的容器体,8.里盆2上的弧形小把手,9. 里盆2上的挡水板,10. 里盆2上的转轴,11.轴耳6内的通道,12.里盆2盆壁上的出水口,13.转轴10内的通道。
[0016]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使用方法是:在里盆2位于面盆1里面的情况下形成套装脸盆,此时的里盆2丝毫不影响整个套装脸盆所具有的现有普通脸盆功能,当需要用套装脸盆洗脸时,往里盆2中放入洗脸水,此时的套装脸盆完全可按照通常使用现有面盆的方式进行,里盆2似乎不存在;当需要用套装脸盆洗脚时,如果需要利用此时里盆2里的原有洗脸水继续用于洗脚时,可以一只手勾住里盆2上的弧形把手8,另一只手按住弧形把手8附近的面盆1的边弦把手5,双手配合,通过向上提起勾住里盆2弧形把手8的那只手而揭开里盆2,此时里盆2通过其上的转轴10围绕销栓3作转动,从而保证了面盆1与里盆2轻易地分离开;里盆2从面盆1中分离、向上抬起后,原本被面盆1侧壁封闭的里盆2上的出水口12也随之打开,并开口朝向面盆1的盆内,随着里盆2从面盆1中分离、向上抬起的同时,里盆2内的水当即流向挡水板9与容器体7的侧壁所构成的空间处,并顺从地从位于此空间处的出水口12流向面盆1中,里盆2中的水全部流入面盆1中后,将里盆2盆底朝上搁放在面盆1的旁边,此时人可在上部完全敞开的面盆1中完成洗脚;如果不想继续利用已洗过脸的洗脸水而采用新鲜水用于洗脚,在正常直接倒掉套装脸盆内的洗脸水后,一种使用方法是往套装脸盆里盆2内直接放入新的洗脚水,采用上面回用洗脸水的方法,将此时里盆2中的新鲜水转入面盆1中,在面盆1中完成洗脚;另一种使用方法是倒完里盆2的洗脸水后通过勾住弧形把手8将里盆2与面盆1分离开,直接放新鲜水进入面盆1中,然后在面盆1中完成洗脚;在面盆1中完成洗脚后,最后一只手拿住里盆2上的一部分,另一只手拿住面盆2的边弦把手5,设法倒掉面盆1的洗脚水,最后将里盆2归位、还原于面盆1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