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 |
|||||||
申请号 | CN201611256811.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申请人 |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周琪权; 陈洪野; 芋野昌三; 吴小平;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置入 太阳能 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 胶带 ,它包括基材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材层两表面的胶黏层,胶黏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 树脂 50~200份、 固化 剂0.1~10份、抗 氧 剂0~2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0~20份;所述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四氟乙烯氟 碳 树脂、聚二氟乙烯氟碳树脂、全氟树脂、含氟 丙烯酸 树脂、氟 硅 树脂、 环氧树脂 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固化剂为选自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咪唑固化剂、酰肼固化剂、胺基树脂固化剂、胺类固化剂和二聚氰胺系固化剂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种为潜伏性固化剂。在使用前胶带具有微粘性, 层压 时的高温能够进一步使得固化剂固化完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它包括基材层(1)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材层(1)两表面的胶黏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树脂50 200份、固化剂0.1 10份、抗氧剂0 2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0 20份;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在双玻太阳能组件中,为保护各类光伏电池制品,均设计有专门的外封边胶带来连接加固玻璃边缘,防止水汽和氧对电池片的影响。现有的此类胶带大多数效果不明显,贴覆性不好,老化后易变形,转角处容易因重叠而凸起;而且在层压过程中,胶膜的溢出会影响外观,需要进行包边等处理。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它包括基材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材层两表面的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树脂50~200份、固化剂0.1~10份、抗氧剂0~2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0~20份;所述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四氟乙烯氟碳树脂、聚二氟乙烯氟碳树脂、全氟树脂、含氟丙烯酸树脂、氟硅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选自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咪唑固化剂、酰肼固化剂、胺基树脂固化剂、胺类固化剂和二聚氰胺系固化剂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种为潜伏性固化剂。 [0005] 优化地,所述胶黏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树脂80~150份、固化剂1~5份、抗氧剂2~1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2~10份。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选自芳香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和取代丙烯腈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50~120μm。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PE、PU、EPDM或PVC材质的泡棉。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300~600μm。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是将其原料组分混合后涂覆在所述基材层表面,随后置于30~60℃熟化10~80小时制得。 [001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采用的胶黏层具有与光伏玻璃粘接力大,经老化测试后的剥离力衰减小,同时具有耐黄变和耐候性优异,能够避免服帖性问题引起的阻水阻氧问题;它在热压过程中不会产生形变,能有效的阻止胶膜的溢出,具有优异的耐候、耐高温性能;基材层为泡棉,其能够在热压过程中起到缓震作用。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4] 本发明置入太阳能双玻组件上下层玻璃中间的双面封边胶带,它包括基材层1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材层1两表面的胶黏层2,所述胶黏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树脂50~200份、固化剂0.1~10份、抗氧剂0~2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0~20份;所述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四氟乙烯氟碳树脂、聚二氟乙烯氟碳树脂、全氟树脂、含氟丙烯酸树脂、氟硅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选自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咪唑固化剂、酰肼固化剂、胺基树脂固化剂、胺类固化剂和二聚氰胺系固化剂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种为潜伏性固化剂;在使用前胶带具有微粘性,层压时的高温能够进一步使得固化剂固化完全;它在热压过程中不会产生形变,能有效的阻止胶膜的溢出,具有优异的耐候、耐高温性能。当胶黏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基体树脂80~150份、固化剂1~5份、抗氧剂2~10份以及紫外吸收剂2~10份时,双面封边胶带的性能更优。上述抗氧剂选自芳香胺类抗氧剂(如二氢喹啉、二苯胺和对苯二胺等化合物、其衍生物或聚合物等)、受阻酚类抗氧剂(如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等)和辅助抗氧剂(如双十二碳醇酯、双十四碳醇酯和双十八碳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紫外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如水杨酸苯酯)、苯酮类(如UV-531、UV-9等)和苯并三唑类(如UVP-327)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胶黏层2的厚度优选为50~120μm。基材层1优选为PE、PU、EPDM或PVC材质的泡棉,这样能够在热压过程中起到缓震作用。基材层1的厚度优选为300~600μm。胶黏层2优选是将其原料组分混合后涂覆在基材层1表面,随后置于30~60℃熟化10~80小时制得。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 表1实施例1-实施例14的双面封边胶带 [0017] [0018] [0019] 实施例1至实施例14中使用的基体树脂成分为聚四氟乙烯氟碳树脂;固化剂成分为异氰酸酯系固化剂(旭化成,E402-B80T)和胺类固化剂(LHB-236)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质量比为1:1;抗氧剂为1010,紫外吸收剂为UV-531。 [0020] 表2实施例15-19的双面封边胶带 [0021] [0022] [0023] 将实施例1至7中的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基材层表面,随后置于30~60℃熟化10~80小时制得双面封边胶带(最终产品制得后在其表面分别粘结离型膜,如PET离型膜),对其最终性能进行测试,列于表3中。 [0024] 表3实施例1至7中的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基材层表面的性能测试[0025] [0026] [002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