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及金属轮毂注塑工艺 |
|||||||
申请号 | CN201710465442.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申请人 | 杭州台创实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爱林; 张扬扬;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 车轮 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 轮毂 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及金属轮毂注塑工艺,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包括将待喷轮毂放置于旋转 工作台 上,粘接剂涂布机 喷嘴 对轮毂进行涂布 喷涂 ,涂布过程中旋转工作台持续旋转,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升降往复式上下运动,喷嘴距轮毂外表面的距离为12cm-18cm,旋转工作台转速为20-30RPM,粘接剂从喷嘴喷出的压 力 为5BAR~6BAR,粘接剂涂布膜厚:25μm~45μm。解决 现有技术 中的聚 氨 酯车轮 质量 不稳定,存在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容易产生裂纹脱落、掉 块 剥离等质量 缺陷 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聚氨酯车轮的性能 稳定性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防止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容易产生裂纹脱落、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的技术效果。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包括将待喷轮毂放置于旋转工作台上,轮毂轴心与旋转工作台轴心重合,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对轮毂进行涂布处理,涂布过程中旋转工作台持续旋转,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升降往复式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粘接剂涂布膜厚:25μm~45μm。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及金属轮毂注塑工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相较普通橡胶轮胎,聚氨酯车轮具有使用寿命长、耐高温、无异味、耐磨性和抗撕裂强度更好,且不易出现胎面剥离现象等优点,故常运用于叉车、工厂等室内用小车。一种常见的聚氨酯车轮的生产工艺可简化描述为在轮毂的外表面涂抹粘附剂后,注塑聚氨酯材料,形成紧密一体的聚氨酯车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轮毂的表面处理工艺、表面质量、粘附剂的选用和喷涂工艺、注塑聚氨酯材料的选用、注塑工艺条件的选择都会影响到聚氨酯车轮的质量。 [0003] 在对轮毂表面喷砂处理后,注塑聚氨酯材料前需要在轮毂表面涂布粘附剂,以使注塑聚氨酯材料牢固可靠的与轮毂上连接一体。粘附剂的涂布工艺,会影响到注塑聚氨酯材料的注塑粘附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能稳定高效的获得优良的粘附剂涂层,有效保证后道粘附剂涂抹的涂层的附着力、涂层的耐潮湿及耐腐蚀能力,进而保证聚氨酯注塑层在轮毂上的粘附力和稳定性,防止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产生分离脱胶、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 [0005]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轮毂注塑工艺,包括上述的轮毂表面处理工艺,采用独特的聚氨酯原料配方,有效防止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产生裂纹、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车轮质量不稳定,存在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容易产生裂纹脱落、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聚氨酯车轮的性能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防止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容易产生裂纹脱落、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的技术效果。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8] 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包括将待喷轮毂放置于旋转工作台上,轮毂轴心与旋转工作台轴心重合,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对轮毂进行涂布处理,涂布过程中旋转工作台持续旋转,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升降往复式上下运动,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距轮毂外表面的距离为12cm-18cm,粘接剂从喷嘴喷出的压力为5BAR~6BAR,在此条件下,能保证喷出的粘接剂能均匀的喷涂于轮毂表面,不形成局部堆厚区,由不会造成粘接剂喷出范围过宽,造成粘接剂浪费和喷涂效率低的缺陷;旋转工作台转速为20-30RPM,粘接剂涂布机的喷嘴升降的行程大于轮毂高度的3cm-8cm,粘接剂涂布膜厚:25μm~45μm;通过对以上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轮毂表面粘接剂效率高,质量优良稳定的涂布。 [0009] 作为优选,轮毂待喷涂工件表面经过喷砂处理,表面无可见油腻、污垢、氧化皮、锈皮、油漆、氧化物、腐蚀物、和其它外来物质,疵点限定为不超过每平方米表面的5%,轮毂表面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有助于保证轮毂表面粘接剂的涂布质量。 [0010] 作为优选,所用的粘接剂由开姆洛克218(橡胶与金属胶粘剂)与丁酮按质量份2:3混合均匀组成,粘接剂的组成配比是保证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质量的一大关键,本配比经实验研究表面,能保证后续工序聚氨酯层的粘接质量。 [0011] 作为优选,粘接剂涂布作业环境温度为25℃~35℃,湿度10%~45%,工艺作业环境对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在此作业环境下,粘接剂在整个涂布过程中都不会发生老化、粘接质量变差等质量问题。 [0012]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具有工艺参数合理、实际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的技术优势。 [0013]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属轮毂注塑工艺,包括如上所述的轮毂表面粘接剂涂布工艺,经表面粘接剂涂布的金属轮毂进行模具注塑,在轮毂外表面圆周包裹聚氨酯层,模具注塑使用的聚氨酯原料配方包括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0份、氢醌双羟乙基醚4.8份、硫代二丙酸二月硅脂4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0份、乙二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二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5份、石英粉2.2份,作为固化剂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5份和异佛尔酮二胺2.5份,溶解配方原料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二甲苯的质量比为2。本聚氨酯配方原料生产的聚氨酯车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车轮质量不稳定,聚氨酯注塑层常出现丝状磨损、裂纹等质量缺陷,与地面摩擦系数降低,容易打滑的情况,聚氨酯层与轮毂连接面出现移位偏离现象,涂膜粘接层物理力学性能如粘接、拉伸、撕裂强度还不够理想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 实施例1 [0017] 根据不同工艺参数,进行多组录轮毂粘接剂涂布实验,粘接剂由开姆洛克218(橡胶与金属胶粘剂)与丁酮按质量份2:3混合均匀组成各组的实验工艺参数见以下各表,其中接剂涂布膜厚值为在轮毂表面随机任取测定: [0018] [0019] [0020] 以上组别的轮毂均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了合格的表面处理,经后续的注塑聚氨酯,注塑聚氨酯使用的原料配方包括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0份、氢醌双羟乙基醚4.8份、硫代二丙酸二月硅脂4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0份、乙二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二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5份、石英粉2.2份,作为固化剂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5份和异佛尔酮二胺2.5份,溶解配方原料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二甲苯的质量比为2。取每组样品数为20件,并对成品的聚氨酯车轮进行破坏力测试,测试条件为:对车轮添加1100kg初始负荷,速度4KM/h进行行驶测试,测试2.5h若测试样异常不必承认的情况下,并且负荷在连续50kg增加的情况下进行行驶试验,直到测试试样异常被认可,所承受的负荷为破坏负荷。 [0021] 试验结果显示:组别3、4平均破坏负荷为1550kg,聚氨酯注塑层与轮毂仅出现微小剥离;组别9、10平均破坏负荷为1400kg,聚氨酯注塑层与轮毂仅出现微小剥离;其他组别平均破坏负荷为1280kg,聚氨酯注塑层与轮毂出现轻微端面移位,移位距离在1~5mm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于市场上采购若干品牌的同类现有技术产品进行对比组别进行测试,对比组平均最大破坏负荷为1200kg,且在最大破坏负荷时,聚氨酯注塑层与轮毂出现整个端面剥离、发生脱落、聚氨酯层爆裂的情况。通过实验对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保证后道粘附剂涂抹的涂层的附着力、涂层的耐潮湿及耐腐蚀能力,进而保证聚氨酯注塑层在轮毂上的粘附力和稳定性,防止聚氨酯在与轮毂的粘附面产生裂纹、掉块剥离等质量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