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震台

申请号 CN201410683453.9 申请日 2014-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4675919A 公开(公告)日 2015-06-03
申请人 金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池永一郎; 东之园三千彦; 村上小百合;
摘要 本 发明 得到一种防止侧面罩减少免震效果的免震台。免震台(100)具有: 基座 部件(102)、和安装在基座部件(102)上并阻隔基座部件(102)侧的振动 能量 传递的振 动能 量阻隔装置,在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侧载置免震对象物品。具有成为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遮蔽物的侧面罩(132),侧面罩(132)以侧面罩(132)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悬挂在上述免震台的侧缘部上,从而在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免震台,具有:基座部件、和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上并阻隔所述基座部件侧的振动能量传递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侧载置免震对象物品,所述免震台的特征在于,
具有成为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遮蔽物的侧面罩,
所述侧面罩以所述侧面罩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悬挂在所述免震台的侧缘部上,从而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
2.一种免震台,具有:基座部件、和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上并阻隔所述基座部件侧的振动能量传递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侧具有载置免震对象物品的载置台,所述免震台的特征在于,
具有成为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遮蔽物的侧面罩,
所述侧面罩以所述侧面罩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悬挂在所述免震台的侧缘部上,从而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罩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与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接触并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罩在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与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接触并边滑动边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侧面罩的至少与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接触并边滑动边移动的部分通过易滑的部件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罩具有与所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接触并转动的转动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具有以轨道为主体的直线移动机构而构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台具有能够收纳物品的空隙。

说明书全文

免震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能够阻隔地震等的振动能量传递到载置物的免震台,尤其涉及成为其内部机构的遮蔽物的侧面罩的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在美术馆或博物馆等中,需要保护美术品、古董品等展示品免受由于地震等的振动而导致的灾害。为了保护美术品、古董品等展示品免受由于振动而导致的灾害,将美术品、古董品等展示在免震台上。免震台具有以下部分而构成:基台、安装在该基台上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和经由该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而安装的载置台。上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阻隔基台侧的振动能量传递到载置台。通过将振动能量阻隔,能够防止载置台上的展示品因振动而翻倒,能够保护展示品。
[0003] 作为上述那样的免震台的例子而具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图14、图15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免震台的结构。在图14、图15中,基台10重叠地固定在基座部件8上。基座部件8和基台10的平面形状均为大致正方形,在基台10上、且在基台10的靠两侧缘的位置上,分别沿基台10的侧缘相互平行地安装有两个一组的滑轨16。众所周知,滑轨16具有以下部分而构成:外轨、内轨、夹设在该内外轨之间的保持件、和通过保持件而保持并夹设在上述内外轨之间的滚珠。通过滚珠在内外轨之间的滚动,使内外轨顺畅地相互直线移动。
[0004] 在基台10的两侧缘的滑轨16所夹持的基台10的上方空间中,具有作为原点复位部件的螺旋弹簧20。螺旋弹簧20的两端部钩挂在板状的弹簧架36、38上。弹簧架36、3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通过设置在基台10上的保持部件40、42而被承接。螺旋弹簧20通过由上述弹簧架36、38、和保持部件40、42构成的保持构造,在向拉伸方向轻微施的状态下被保持。
[0005] 在滑轨16上载置有正方形状的第1可动台12,滑轨16的上侧轨面与第1可动台12结合。在第1可动台12上、且在第1可动台12的靠两侧缘的位置上分别沿第1可动台
12的侧缘相互平行地安装有两个一组的滑轨18。滑轨18的结构与上述滑轨16的结构相同。滑轨18的方向是相对于滑轨16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在两侧缘的滑轨18所夹持的第1可动台12的上方空间中,具有作为原点复位部件的螺旋弹簧22。螺旋弹簧22通过由弹簧架36、38、和保持部件40、42构成的保持构造,在向拉伸方向轻微施力的状态下被保持。螺旋弹簧22与螺旋弹簧20的方向相互正交。
[0006] 在滑轨18上载置有正方形状的第2可动台14,滑轨18的上侧轨面与第2可动台14结合。顶板82从第2可动台14的上方覆盖。顶板82与第2可动台14成为一体而移动。顶板82构成了能够载置展示物等物品的载置台。
[0007] 在第1可动台12的下表面侧,与弹簧架36、38对应地设有卡合部件44。卡合部件44通过第1可动台12向滑轨16方向的移动而与弹簧架36或弹簧架38卡合。当第1可动台12移动时,与之成组的卡合部件44与弹簧架36和弹簧架38中的一方卡合,使弹簧架36、38中的一方朝向外侧移动而使螺旋弹簧20伸长。由此,螺旋弹簧20中蓄积有使第1可动台12复位到原点的力。
[0008] 在第2可动台14的下表面侧,也设有通过第2可动台14的移动而与弹簧架36或弹簧架38卡合的卡合部件(未图示)。当第2可动台14移动而使上述卡合部件与弹簧架36、38中的一方卡合时,螺旋弹簧22伸长,从而蓄积有使第2可动台14复位到原点的力。
[0009] 在基台10与第2可动台14之间,通过朝向相互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滑轨16和滑轨18而构成了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由于具有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所以即使基台10因地震等而振动,作为载置台的顶板82也会相对于基台10而相对移动,从而阻隔地震能量传递到顶板
82。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发挥减轻地震时的振动能量朝向顶板82的传递的免震效果,保护顶板82上的展示物。
[0010] 如从图14、图15得以明确那样,在基台10与第2可动台14之间具有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设置空间,若没有设置遮蔽物,则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将会露出。若振动能量阻隔装置露出,则有损美观,另外,也会产生尘埃容易进入振动能量阻隔装置部分内的问题。
[0011] 因此在图14、图15所示的以往例中,通过侧面罩24将免震台的周围四方包围。侧面罩24由能够分别将免震台的四方开口封堵的长方形状的板构成,在其内表面侧,分为上下两级地固定有橡胶磁体94、96。在侧面罩24的内表面侧,且在橡胶磁体94、96之间固定有L字形金属件92的一边,L字形金属件92的另一边从侧面罩24的内表面以直突出。在第1可动台12的周缘部上表面上固定有L字形金属件78的一边,L字形金属件78的另一边以与第1可动台12的端面位于同一面上的方式立起。
[0012] 图15表示由第1、第2滑轨16、18构成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通过上述上下的螺旋弹簧的蓄力而复位到原点位置的动作状态。在该状态下,侧面罩24的L字形金属件92的一边载置于基台10的上表面,上侧的橡胶磁体94吸附第1可动台12的端面和L字形金属件78的一边。另外,下侧的橡胶磁体96吸附基台10的端面。免震台的周围四方的侧面罩24包围免震台的侧面的开口,成为防止免震台的内部机构被从外部看到的遮蔽物。
[0013] 当由于地震等而导致基台10与地板一起振动时,第1、第2可动台12、14因惯性力而欲留在原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滑轨16阻隔其长度方向上的振动能量传递到第1可动台12。与滑轨16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能量成分传递到滑轨18。该能量成分被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滑轨18阻隔而不会传递到第2可动台14。
[0014] 像这样,在第1可动台12及第2可动台14通过因地震等的振动而相对于基台10相对移动来发挥免震效果时,侧面罩24被推动。当第1可动台12移动时其端部推压侧面罩24的上侧的橡胶磁体94。侧面罩24以基台10的端面与下侧的橡胶磁体96的吸附位置为支点而倾倒,基台10与第2可动台14之间开放。之后,侧面罩24从第1可动台12的朝向外侧的移动通路及第1可动台12所带动的弹簧架36(或弹簧架38)的移动通路退避,从而振动能量阻隔装置不受侧面罩24干涉地进行动作。
[0015] 在由于滑轨16的直线移动而使第2可动台14向在图15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时,与第2可动台14一起移动的部件推压侧面罩24并如上所述使侧面罩24倾倒。在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动作后,通过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原点复位部件,第1、第2可动台12、14复位到原位置。倾倒的侧面罩24通过手动操作而安装到原来的位置。
[0016]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而具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将遮蔽内部构造的侧罩通过铰链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免震装置的框架缘部上。侧罩通过弹簧被向封闭方向施力,在侧罩阻隔内部构造观察的旋转位置上,具有阻止基于上述施加力而产生的侧罩旋转的缓冲材料。侧罩在进行免震动作时,被超过上述施加力的力推压而向开放方向旋转。
[0017] 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将遮蔽内部构造的侧板以通过弹簧向开放方向施力而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免震装置的上部板的缘部上。具有抵抗着施加力而将旋转的上述侧板维持在封闭位置上的扣部件。由于免震动作时的应力而使锁扣部件无法维持侧板的封闭位置,由此,侧板通过施加力而旋转至开放位置。
[0018] 现有技术文献
[0019] 专利文献
[0020]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54882号公报
[002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53185号公报
[002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872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3] 在图14、图15所示的以往的免震台的例子中,设有用于提高外观的侧面罩。为了使该侧面罩不会妨碍免震动作,在进行免震动作时使侧面罩被推动而倾倒。为此,通过磁吸引力将侧面罩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并在进行免震动作时使其从规定的位置脱落。因此,在进行免震动作后必须通过手动操作使侧面罩复位到原位置,而复位操作麻烦。另外,在进行免震动作时需要抵抗着磁吸引力来推动侧面罩,而与推动侧面罩所需的力量相应地导致免震效果减少。
[0024]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中,在进行免震动作时,侧罩通过抵抗着施加力的力被推压而旋转。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中,在进行免震动作时,侧板通过超过基于锁扣部件而产生的保持力的力被推压而旋转。在专利文献2、3记载的任一发明中,只有施加了施加于上述侧罩、侧板上的力以上的力之后才会发挥免震效果,而导致免震效果减少。
[002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用于提高外观的侧面罩成为免震效果减少的要因并且在免震动作后不需要进行侧面罩的复位操作的免震台。
[0026] 本发明为一种免震台,具有:基座部件、和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上并阻隔上述基座部件侧的振动能量传递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在上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侧载置免震对象物品,所述免震台的最主要特征在于,
[0027] 具有成为上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遮蔽物的侧面罩,
[0028] 上述侧面罩以上述侧面罩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悬挂在上述免震台的侧缘部上,从而在上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
[0029] 发明效果
[0030] 当由于地震等而导致基座部件振动时,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相对于基座部件相对移动而进行免震动作。在基于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免震动作时,侧面罩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从而侧面罩摆动。侧面罩能够通过较小的力量而摆动,几乎不会因设有侧面罩而导致免震效果降低。当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复位到原位置时,侧面罩也复位到原来的悬挂状态。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实施例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0032] 图2是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3] 图3是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34] 图4是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0035] 图5是表示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一动作状态的主剖视图。
[0036] 图6是表示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剖视图。
[0037] 图7是表示上述免震台的实施例的其他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0038]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例中的载置台的仰视图。
[0039] 图9是表示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载置台的其他例子的仰视图。
[0040]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其他实施例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0041]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又一其他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主剖视图。
[004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状态的主剖视图。
[004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又一其他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0044] 图14是表示以往的免震台的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0045] 图15是表示上述以往的免震台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剖视图。
[0046] 附图标记说明
[0047] 100 免震台
[0048] 102 基座部件
[0049] 104 底板
[0050] 105 滑轨(第1直线移动机构)
[0051] 108 第1可动台
[0052] 110 滑轨(第2直线移动机构)
[0053] 112 外轨
[0054] 114 内轨
[0055] 116 保持件
[0056] 118 滚珠
[0057] 120 第2可动台
[0058] 124 载置台
[0059] 126 位置限制部件
[0060] 128 轴承
[0061] 130 轴
[0062] 132 侧面罩
[0063] 140 原点复位部件(螺旋弹簧)
[0064] 142 弹簧架
[0065] 144 保持部件
[0066] 400 展示台
[0067] 500 免震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实施例。
[0069] 实施例1
[0070] 在图1中,免震台100设置在展示台400上,在免震台100上,载置有美术品或古董品等物品300。在展示台400上罩有透明箱200,透明箱200覆盖物品300的周围,能够透过透明箱200从外部观察物品300。
[0071] 如图2、图3所示,免震台100的上表面被载置台124覆盖,在载置台124上能够载置物品。载置台124的平面形状是正方形状,在其周围的四边上分别配置有侧面罩132。各侧面罩132作为遮蔽物发挥功能以使得免震台100的内部构造无法被看见,并且,也具有将免震台100的外观保持得美观的作用。
[0072] 在载置台124的四角的下表面侧分别一体地设有较短的四棱柱状的轴承块128。轴承块128可以通过塑料等来制作。在载置台124的四方的侧缘部上,在相对的一对轴承块128之间沿平方向保持有轴130。通过这些轴130来分别支承侧面罩132。各侧面罩
132以上述侧面罩的上部的轴130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悬挂。侧面罩132由能够将免震台
100的侧面开口覆盖的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侧面罩132的长度方向两端上部切缺成直角状而相对于轴承块128成为避让部。
[0073] 免震台100在载置台124的下方具有振动能量阻隔装置。以下参照图4至图7说明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具体结构。免震台100具有正方形的板状的基座部件102,在基座部件102的上表面上贴付有底板104。在底板104上安装有以滑轨105为主体的第1直线移动机构。滑轨105与图14、图15所示的以往例的滑轨同样地,具有外轨106、内轨107、夹设在外轨106与内轨107之间的保持件及滚珠而构成。滑轨105的结构与在后说明的滑轨110的结构相同。
[0074] 滑轨105在底板104的两侧缘部上相互平行地、且以两个为一组地配置在各侧缘部上。各滑轨105的外轨106的外表面成为底面并固定在底板104上,内轨107的外表面成为上表面且在该上表面上结合有正方形状的第1可动台108。各滑轨105的外轨106和内轨107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由此,第1可动台108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102沿在图6中为与纸面平行的方向且为左右方向的方向移动。
[0075] 在第1可动台108上安装有以多个滑轨110为主体的第2直线移动机构。滑轨110在第1可动台108的两侧缘部上相互平行地、且以两个为一组地配置在第1可动台108的各侧缘部上。如图6所示,各滑轨110具有:宽度方向两侧缘部向上方弯曲成截面半圆状的外轨112、和宽度方向两侧缘部向下方弯曲成截面半圆状的内轨114。内轨114位于外轨
112的内侧,通过外轨112的两侧的弯曲缘部和内轨114的两侧的弯曲缘部而形成横截面圆形的空间。在该横截面圆形的空间内夹设有适当数量的滚珠118,各滚珠118通过夹设在上述内外轨112、114之间的保持件116而被保持。
[0076] 由各内外轨112、114、保持件116、滚珠118构成的各滑轨110,其外轨112的外表面成为底面并固定在第1可动台108上。另外,其内轨114的外表面成为上表面且在该上表面上结合有正方形状的第2可动台120。各滑轨110的外轨112和内轨114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由此,第2可动台120能够相对于第1可动台108沿在图6中相对于纸面正交的方向笔直移动。此外,各滑轨110的外轨112与内轨114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上下相反。构成第1直线移动机构的滑轨105也可以是内外轨的位置关系上下相反。
[0077] 在第2可动台120上覆盖有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载置台124。载置台124如既已说明那样在四角的下表面侧分别一体地具有轴承块128。也如图8所示,在载置台124的下表面,固定有间隔件(spacer)125,该间隔件125形成有各种形状且各种大小的窗孔状的空隙148。间隔件125的外形是与载置台124相比较小的正方形状。在载置台124的下表面侧安装有沿着间隔件125的四边的各外侧面的位置限制部件126。位置限制部件126与间隔件125的外侧各边的长度相比较短。位置限制部件126的下端与间隔件125的下表面相比突出至下方。
[0078] 当将载置台124覆盖在第2可动台120上时,位置限制部件126沿着第2可动台120的四边的各外侧面下降,载置台124相对于第2可动台120的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载置台124相对于第2可动台120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间隔件125的下表面与第2可动台120的上表面碰触来确定。当像这样将载置台124定位并覆盖在第
2可动台120上时,在载置台124的四方通过轴130而悬挂的侧面罩132沿着重力而下垂。
侧面罩132将基座部件102与载置台124之间的空间包围,成为免震台100的内部机构的遮蔽物。
[0079] 构成第1、第2直线移动机构的多个滑轨105、110构成了阻隔来自基座部件102侧的振动能量传递到载置台124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振动能量阻隔装置以载置台124能够在水平面内朝向所有方向移动的方式,通过将多个滑轨向相互正交的方向重叠地配置而构成。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具有用于使因免震动作而移动的第1、第2可动台108、120复位到原点的原点复位部件。“免震动作”是指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动作,即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
[0080] 图7表示作为用于使第2可动台120及载置台124在振动能量阻隔动作后复位到原点的原点复位部件的螺旋弹簧140、和其弹簧架142及保持部件144。由螺旋弹簧140、弹簧架142、保持部件144构成的结构部分与图14所示的以往例的结构没有显著差别。在图7中仅示出了螺旋弹簧140的一端侧,但螺旋弹簧140的另一端侧也是通过同样的弹簧架142和保持该弹簧架142的保持部件144而被支承。螺旋弹簧140设置在沿两侧成对的滑轨110之间。
[0081] 当第2可动台120相对于第1可动台108通过滑轨110向一个方向移动时,第2可动台120的未图示的卡合部件与弹簧架142卡合,将弹簧架142向外侧推动。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载置台124隐藏的一方的弹簧架142被向外侧推动,螺旋弹簧140伸长而蓄力。通过螺旋弹簧140的蓄积力,第2可动台120及载置台124能够复位到原点。当载置台124与第2可动台120一起与图7所示状态相反地向下侧移动时,第2可动台120的卡合部件使图7的下侧所示的弹簧架142从保持部件144离开并向图7中的下侧移动。螺旋弹簧140伸长而蓄积使第2可动台120及载置台124向原点复位的力。
[0082] 在基座部件102与第1可动台108之间也设置有原点复位部件,该原点复位部件用于使通过作为第1直线移动机构的滑轨105而相对于基座部件102移动的第1可动台108复位到原点。该原点复位部件未图示,但如上所述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与图7所示例子同样地,通过弹簧架和保持部件而被支承。并且,构成为设置在第1可动台108上的卡合部件与上述弹簧架卡合来使螺旋弹簧蓄力。
[0083] 设置在载置台124周围的各侧面罩132存在于基于由滑轨105、110构成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免震动作时的上述滑轨105或滑轨110的移动通路上。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当第1可动台108、载置台124、侧面罩132与滑轨105的内轨107一起向右方移动时,在左侧的侧面罩132的移动通路上存在有滑轨105的外轨106。因此,侧面罩132的内表面与外轨106碰触,侧面罩132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以轴130为中心摆动。侧面罩132能够通过极小的力量而摆动,不会妨碍基于滑轨105的滑动而进行的免震动作。
[0084] 当第1可动台108在图6中向左方移动时,右方的侧面罩132与滑轨105的外轨106碰触而摆动。在由于地震等而导致第1可动台108相对于基座部件102相对移动的期间,侧面罩132的下端缘与外轨106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侧面罩132的下端缘在外轨106的上表面上边滑动边移动。当由于地震而导致的振动平息时,第1可动台108复位到原点,侧面罩132也复位到向重力方向下垂的状态,成为免震台100的内部机构的遮蔽物。
[0085] 通过螺旋弹簧构成的原点复位部件位于作为直线移动机构的滑轨105的高度范围内,抑制了免震台100的整体高度。如图4所示,划分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的载置台124的移动界限的止动件146设置在成对的滑轨105之间。止动件146也位于滑轨105的高度范围内。因此,在基于侧面罩132的下端缘与外轨106的上表面边接触边移动而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上述原点复位部件及止动件146不会与侧面罩132发生干涉而顺畅地进行上述移动。
[0086] 当第2可动台120相对于第1可动台108沿在图6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时,侧面罩132与滑轨110的外轨112碰触,侧面罩132摆动。图6表示一个侧面罩132摆动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载置台124与第2可动台120一起移动而进行免震动作时,侧面罩132的下端缘在外轨112的上表面上边滑动边移动。该侧面罩132的动作与上述的基于第
1可动台108的移动而进行的侧面罩132的动作相同。
[0087] 构成第2可动台120及载置台124的原点复位部件的螺旋弹簧140描绘在图7中。螺旋弹簧140的端部与弹簧架14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结合。弹簧架14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通过保持部件144而被保持。螺旋弹簧140、弹簧架142、保持部件144及划分载置台124的移动界限的止动件位于作为直线移动机构的滑轨110的高度范围内,抑制了免震台100的整体高度。在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侧面罩132的下端缘在外轨112的上表面上滑动。
侧面罩132不会与上述原点复位部件及止动件发生干涉而顺畅地进行上述滑动。
[0088] 在重叠地配置在载置台124的内侧的间隔件125上,如图4、图8等所示,形成有各种形状且各种大小的窗孔状的空隙148。可以根据载置在免震台100上的物品的重量将调整重量的砝码收纳在空隙148中,从而能够得到最大的免震效果。或者,也可以为了保护美术品或古董品等免遭害虫而收纳防虫剂,也可以收纳调湿剂、芳香剂及其他。
[0089] 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凸起和其插孔来进行载置台124相对于第2可动台120的定位。图9是其例子,在载置台124侧,在固定于载置台124上的间隔件125上形成有适当数量的凸起150。这些凸起150嵌入在形成于第2可动台120上的插孔中,载置台124定位在第2可动台120上而结合。
[0090] 根据以上说明的免震台的实施例,成为免震台的内部机构的遮蔽物的侧面罩在载置台的侧缘部上以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悬挂,在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侧面罩被向外侧推压而摆动。由于该侧面罩的摆动所需的力量仅为稍许,所以侧面罩的摆动不会妨碍免震效果。由于只要振动平息且使免震台的动作状态复位到原点,侧面罩也会自动地复位到原来的动作状态,所以不需要基于手动的复位操作。
[0091] 实施例2
[0092] 至此所说明的实施例1为在免震台100上载置有载置台的结构。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为无载置台、作为展示箱的透明箱200载置在展示台400上且展示台400载置在比较大型的免震台500上的结构。
[0093] 免震台500具有与实施例1所具有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为同样构造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振动能量阻隔装置在上下具有由能够向相互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滑轨构成的第1直线移动机构及第2直线移动机构。在由这些第1、第2直线移动机构构成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上载置有展示台400。因此,当发生地震时,地震能量向展示台400的传递被振动能量阻隔装置阻隔,防止所展示的物品300翻倒。
[0094] 在免震台500的周围,安装有成为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遮蔽物的以下那样的侧面罩。由于上述第1直线移动机构位于第2直线移动机构的下侧,所以在免震台500的下侧部分上安装侧面罩152、154。由于上述第1直线移动机构能够沿左右方向(Y方向)移动,所以前面及未图示的背面侧的侧面罩152被固定。右侧面及未图示的左侧面侧的侧面罩154以侧面罩154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悬挂。
[0095] 由于上述第2直线移动机构位于第1直线移动机构的上侧,所以在免震台500的上侧部分上安装有侧面罩156、158。由于上述第2直线移动机构能够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所以前面及未图示的背面侧的侧面罩156以侧面罩156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悬挂。右侧面及未图示的左侧面侧的侧面罩158被固定。
[0096] 即使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2的免震台中,能够摆动的各侧面罩也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侧面罩同样地进行动作,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的免震台同样的效果。
[0097] 实施例3
[0098] 图11、图12示出使侧面罩的动作轻快而进一步提高免震效果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4、图5、图6等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面罩132在下端部具有作为转动部件的滚柱134。滚柱134以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侧面罩132的内表面侧。滚柱134位于在免震台100所具有的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免震动作时,在侧面罩132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在滑轨105的外轨106的上表面上转动的位置。
[0099] 在图11、图12中仅描绘了左右的侧面罩132,在与图11、图12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以下称该方向为“前后方向”)上,侧面罩132也以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被悬挂。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侧面罩132上也支承有与上述滚柱134为相同结构的滚柱。上述前后方向上的侧面罩132的上述滚柱位于在免震台100进行免震动作时,在侧面罩132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在滑轨110的外轨112的上表面上转动的位置。
[0100] 更加具体地说明,以两个滑轨110为一对,两对滑轨位于第1可动台108的两侧缘部。各自成对的滑轨110的外轨112的两侧缘部立起并相互向内侧弯曲,上端面成为平坦面。以使上述前后方向上的侧面罩132的上述滚柱与彼此相邻的上述外轨112的上表面115(参照图7)接触的方式,确定上述滚柱相对于侧面罩132的位置。在免震台100进行免震动作时,侧面罩132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上述滚柱在外轨112的上表面115上转动。
[0101] 图11、图12所示的左右的侧面罩132的滚柱134在构成第1直线移动机构的滑轨105的上表面上转动。滑轨105也与滑轨110同样地以两个为一对,两对滑轨105配置在底板104的两侧缘部上。上述滚柱134在构成两对滑轨105且彼此相邻的外轨106的上表面上转动。
[0102] 根据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在免震台100进行免震动作时,当侧面罩132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时,滚柱134在构成滑轨的外轨的上表面上转动。此时的滚柱134的滚动阻力比侧面罩132在轨面上滑动时的阻力小,免震效果提高。
[0103] 从图12可知,滚柱134在外轨的上表面上转动时,侧面罩132的下端与上述外轨的上表面相比提升到上方。不存在必须使构成原点复位装置的螺旋弹簧140、弹簧架142、保持部件144等低于上述轨的上表面这一限制,免震台的设计变得容易。
[0104] 实施例4
[0105] 图13示出本发明的免震台的又一其他实施例。在图13中,在载置台224的四方的侧缘部上具有侧面罩232。在图13中没有记载具体结构,但各侧面罩232以上述侧面罩的上部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悬挂在上述免震台的侧缘部上。各侧面罩232在进行免震动作时即在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进行振动能量阻隔动作时,被从内侧向外侧推压而摆动。
[0106] 各侧面罩232是具有遮蔽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所需的长度和上下方向宽度的四棱柱状的部件。各侧面罩232在免震动作时与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表面、具体而言与构成滑轨的外轨的上表面接触并边滑动边移动。各侧面罩232通过易滑的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酸酯等来制作。
[0107] 根据图13所示的实施例,在进行免震动作时,侧面罩232与振动能量阻隔装置的上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减小,与之相应地基于振动能量阻隔装置而产生的免震效果提高。
[0108] 以下示出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
[0109] 侧面罩232整体不需要均为易滑的材料,只要至少与上述振动能量阻隔装置接触并滑动的部分通过易滑的部件来制作即可。
[0110]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载置台224被装饰罩226覆盖,但也可以没有装饰罩226。
[0111] 在为载置台224被装饰罩226覆盖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构成为在装饰罩226的周缘部上能够旋转地支承侧面罩232。
[0112] 其他变形例
[0113] 免震台的平面形状及大小是任意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载置台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其他任意的形状。只要满足各权利要求的发明技术特征,就能够进行适当设计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