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苹果树种植方法 |
CN201611016885.X |
2016-11-18 |
CN106718483A |
2017-05-31 |
殷仲勇; 王维明; 邱红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苹果树种植方法,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该苹果树种植方法中,在移栽苹果树苗之前,先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了灭虫杀菌,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可以减少苹果树苗的根部腐烂现象,提高了苹果树苗的存活率;另外将苹果树与魔芋一同种植,可以通过魔芋存储大量硒元素,防止土壤中硒元素流失,当苹果树开花时,将魔芋埋于土壤中,可以在果实发育时提供足够的硒元素,从而得到富硒苹果。 |
2 |
一种淡水珍珠贝的养殖方法 |
CN201610667196.9 |
2016-08-15 |
CN106234272A |
2016-12-21 |
王炳付 |
一种淡水珍珠贝的养殖方法,本发明涉及淡水养殖技术领域;它的养殖方法如下:一、养殖水域的条件设置;二、养殖水域硬件设施的布置;三、淡水珍珠贝的选择:选择内脏团丰满、色深、鳃丝排列紧密的雌贝,首先放入养殖箱中进行培养,培养10-20d后,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在成活的珍珠贝中进行人工挑选,选择外壳亮泽、内脏团丰满的珍珠贝,并投入每组养殖区中带有养殖网的养殖区中养殖;四、养殖水域的清理。能够定期对养殖水域底部进行青苔及维管束植物的清理,有效保证养殖环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珍珠贝的生长机率,同时增加珍珠贝的产珠量。 |
3 |
一种生物诱集防治彩椒根结线虫的方法 |
CN201610361032.3 |
2016-05-29 |
CN105993494A |
2016-10-12 |
胡永军; 桑毅振; 王明钦; 桑松龄; 桑毅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诱集防治彩椒根结线虫的方法,通过合理设置种植模式,实现主栽作物与生物诱集植物间套作,并与多项技术措施有机组合,完全不使用化学杀线虫剂,能有效防治彩椒根结线虫,提高彩椒产量,符合绿色、低碳理念。本发明对彩椒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90.5%‑92.8%,彩椒产量较传统防治方法提高17.6%。 |
4 |
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 |
CN201610139789.8 |
2016-03-14 |
CN105746254A |
2016-07-13 |
张艳璇; 陈霞; 林公羽; 林坚贞 |
本发明涉及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步骤如下:(1).在草莓种植前10?20天,清洁田园(2).草莓定殖前,要对草莓苗喷施1次杀螨剂??送嫁药减少草莓苗中害虫、害螨基数;(3).释放胡瓜钝绥螨次数:第1次在草莓苗定植成活后20天,一般每亩5?10瓶、第二次在定植50天后每亩10瓶?15瓶、第三次在定植80天后每亩15瓶?20瓶,第四次根据田间情况再作决定;(4).释放胡瓜钝绥螨,平均每株草莓上有10—15只胡瓜钝绥螨即可达到控制红蜘蛛、蓟马、粉虱的目的;(5).配套措施:发现田间红蜘蛛数量较多,应将发生较重的叶片采掉;使用期间遇到其它病、虫害一可选用生物农药,配合使用黄板、性诱剂、虫生菌。 |
5 |
收集和防治蜂群中大蜂螨的装置和方法 |
CN201610179625.8 |
2016-03-25 |
CN105707056A |
2016-06-29 |
代平礼; 王星; 刘锋; 王品红; 罗其花; 王强; 刁青云 |
本发明的收集和防治蜂群中大蜂螨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本发明的装置包括进蜂器;蜜蜂收集箱,蜜蜂收集箱的顶部的进入口与出蜂口相对配合,蜜蜂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筛网;蜂螨收集箱,蜂螨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筛网;粉剂回收箱。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工蜂抖入进蜂器,并将蜜蜂抖入蜜蜂收集箱;蜜蜂进入蜜蜂收集箱后,取下进蜂器,撒入玉米粉或糖粉,盖上封盖;抖动蜜蜂收集箱,使大蜂螨和玉米粉或糖粉落入蜂螨收集箱;将玉米粉或糖粉筛入粉剂回收箱。本发明的收集和防治蜂群中大蜂螨的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收集蜂群中工蜂体上寄生的蜂螨。采用本发明的收集和防治蜂群中大蜂螨的方法可减少化学杀螨剂的应用,有效降低对蜜蜂的毒害和减少蜂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
6 |
一种生态控制水蜜桃害虫的方法 |
CN201510653300.4 |
2015-10-12 |
CN105210734A |
2016-01-06 |
万年峰; 蒋杰贤; 季香云; 张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控制水蜜桃害虫的方法,该方法是每年的9月底至次年3月在桃园林下连续移栽插种2茬青菜,青菜移栽至桃园前20d左右,亩施腐熟有机肥500千克和蔬菜专用BB肥50千克作基肥;青菜移栽至桃园林下时株行距20×20cm。本发明保护和利用了桃园生态系统内越冬天敌(蜘蛛、草蛉和瓢虫)数量,防止越冬天敌外迁至桃园以外的生境,有助于青菜上的越冬天敌在次年水蜜桃生育期内转移至桃树上取食桃树害虫,增强桃园天敌控制桃树害虫的效能,对桃树主要害虫如:桃蚜、梨小食心虫、桃潜叶蛾、桃蛀螟和叶蝉数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
7 |
一种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系统设计 |
CN201510539594.8 |
2015-08-30 |
CN105123353A |
2015-12-09 |
雷思宇; 林大伟; 张帆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系统设计,属于农业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稻螟虫卵饲养成熟的稻螟赤眼蜂寄生在稻螟虫卵上,直接消灭螟虫幼虫,再在田埂四周种植诱集植物给寄生蜂和螟虫提供缓冲宿主,并翻耕冬闲田降低虫源基数,用防虫网阻隔育秧成熟后再移植,加以雏鸭取食活动避免福寿螺等的伤害,建立起一种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系统。实例证明,本发明方法独特新颖,在操作过程中利用以虫治虫的方式,对于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不仅使得稻田产量提高了10%以上,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稻田中虫害的去除率,使得虫害去除率高达95%以上。 |
8 |
利用天敌高效防治叶菜害虫、害螨的方法 |
CN201510482018.4 |
2015-08-10 |
CN105104029A |
2015-12-02 |
姜晓环; 徐学农; 王伯明; 王恩东; 吕佳乐 |
本发明涉及利用天敌高效防治叶菜害虫、害螨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害虫、害螨天敌预防或防治叶菜害虫、害螨的方法,包括害虫、害螨的调查、天敌释放前准备、天敌的释放、天敌释放效果调查,再根据释放效果、温湿度、种植需要继续释放天敌,如此循环,直至不再释放天敌。利用本方法防治叶菜害虫、害螨能够实现天敌的高效利用,相比其它方法,本方法能够提高50%以上、甚至100%的防效,而不使用本方法则防效可能为零。 |
9 |
利用捕食螨高效防治叶菜叶螨的方法 |
CN201510482017.X |
2015-08-10 |
CN105104028A |
2015-12-02 |
徐学农; 王伯明; 王恩东; 姜晓环; 吕佳乐 |
本发明涉及利用捕食螨高效防治叶菜叶螨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植绥螨科捕食螨预防或防治叶菜叶螨的方法,包括叶螨的调查、捕食螨释放前准备、捕食螨的释放、捕食螨释放效果调查,再根据释放效果、温湿度、种植需要继续释放捕食螨,如此循环,直至不再释放捕食螨。利用本方法防治叶菜叶螨能够实现捕食螨的高效利用,相比其它方法,本方法能够提高50%以上、甚至100%的防效,而不使用本方法则防效可能为零。 |
10 |
利用捕食螨防治果菜叶螨的方法 |
CN201510504424.6 |
2015-08-18 |
CN105075746A |
2015-11-25 |
王恩东; 姜晓环; 徐学农; 吕佳乐; 董杰; 乔岩; 王伟青;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本发明涉及利用捕食螨防治果菜叶螨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植绥螨科捕食螨预防或防治果菜叶螨的方法,包括叶螨的调查、捕食螨释放前准备、捕食螨的释放、捕食螨释放效果调查,再根据释放效果、温湿度、种植需要继续释放捕食螨,如此循环,直至不再释放捕食螨。利用本方法防治果菜叶螨能够实现捕食螨的高效利用,相比其它方法,本方法能够提高50%以上、甚至100%的防效,而不使用本方法则防效可能为零。 |
11 |
一种人工诱导胡蜂除虫的方法 |
CN201510306926.8 |
2015-06-04 |
CN104904671A |
2015-09-16 |
汪景安; 郭云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诱导胡蜂除虫的方法,包括胡蜂固定养护、胡蜂移动养护以及胡蜂的放养除虫三个步骤。该人工诱导胡蜂除虫的方法人工培育各种除虫胡蜂种群,针对性强,胡蜂除虫作业时间全天/全年覆盖,并且放养在移动养护箱内管控,操作安全可控,除虫成本低。 |
12 |
一种杨树幼苗小地老虎虫害的防治方法 |
CN201410809909.1 |
2014-12-22 |
CN104542132A |
2015-04-29 |
陈炯生 |
一种杨树幼苗小地老虎虫害的防治方法,涉及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包括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步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杨树幼苗小地老虎虫害,提高杨树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苗农的经济收入。 |
13 |
冬虫夏草菌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
CN201510005466.5 |
2015-01-07 |
CN104521904A |
2015-04-22 |
杨琴; 张翰熙 |
本发明冬虫夏草菌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该方法是在养虫土壤和养虫饲料中分别添加益生菌,在养虫盒中均匀铺放至少2cm厚添加益生菌的第一层养虫土壤,在第一层养虫土壤中均匀铺放添加益生菌的养虫饲料,在养虫饲料上均匀铺放至少2cm厚的添加益生菌的第二层养虫土壤,在第二层养虫土壤上放置虫卵、并用至少2cm厚的添加益生菌的第三层养虫土壤将虫卵均匀覆盖,将养虫盒放置于湿度60%~80%,温度7~18℃无菌环境中进行饲料。本发明可以降低蝙蝠蛾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感染致病菌的几率,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蝙蝠蛾幼虫的成活率,以期提高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生产率。 |
14 |
一种马铃薯重大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
CN201410769033.2 |
2014-12-15 |
CN104521634A |
2015-04-22 |
王长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重大虫害绿色防控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改良、精选薯种、加强田间管理、物理防治、释放天敌和合理使用微生物农药。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虫害的种群数量,防治效果稳定,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不但避免了常规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无化学农药的残留和污染,最大程度的改善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提高了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本发明的技术先进,有效时间长,操作简单,使用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以及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减少了成本的投入、提高了效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易于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
15 |
针对海洋木蛀虫的曲洛比利的用途 |
CN201380013015.5 |
2013-03-06 |
CN104159447A |
2014-11-19 |
M.A.J.范德弗拉亚斯; D.B.赫梅; J.R.奈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少或预防处于海洋环境中的木材受海洋木蛀虫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木材用包含曲洛比利的杀生物组合物浸渍。 |
16 |
亚热带地区木薯红蜘蛛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CN201710248302.4 |
2017-04-17 |
CN107027475A |
2017-08-11 |
何新霞 |
本发明涉及亚热带地区木薯红蜘蛛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选种选地、种植管理、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选用具有高抗红蜘蛛危害、丰产性能好、抗寒性强的木薯为种植品种,使得木薯本身的抗虫性较好,通过向田间投放红蜘蛛天敌的方式,能够大量减少红蜘蛛,同时减少了药剂的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环保种植,在木薯地被红蜘蛛危害严重时,适当喷洒药剂,能够有效杀灭红蜘蛛。 |
17 |
一种有机樱桃虫害防治方法 |
CN201510739269.6 |
2015-11-04 |
CN106613542A |
2017-05-10 |
黄文君; 夏天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樱桃虫害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刮除老树皮、树干涂白、悬挂粘虫板、人工捕杀害虫、涂抹粘虫胶、杀虫灯与糖醋液的结合使用、利用天敌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克服了采用传统的农药药剂防治方法存在的樱桃果实残留农药有毒物质的缺陷,而是利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获得更安全可靠的虫害防治方法,采用该方法后樱桃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是品质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安全而且美味非常。 |
18 |
一种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白蚊伊蚊定点分区释放方法 |
CN201610768629.X |
2016-08-30 |
CN106386779A |
2017-02-15 |
杨刚勇; 钱伟; 朱俭; 韦迎阳; 甘任贤; 陈茂显; 陈旭鹏; 凌树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白蚊伊蚊定点分区释放方法。在释放分区内,根据不同地形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选择蚊虫的孳生地和栖息地附近作为释放点,所述的栖息地是环境潮湿,遮光以及植被茂盛的地方;清理释放分区内盛水以及蚊虫可能产卵的容器;释放点用BG-Trap成蚊诱捕装置诱捕白蚊伊蚊,统计BG-Trap成蚊诱捕装置诱捕到的雄蚊,然后对雄蚊进行PCR检测,判断其是否携带库蚊沃尔巴克氏体,分别统计携带库蚊沃尔巴克氏体的阳性雄蚊数和不携带库蚊沃尔巴克氏体的阴性雄蚊数,得到释放比例,然后按照释放比例大于等于5在释放点定点释放携带库蚊沃尔巴克氏体的阳性雄蚊。 |
19 |
一种利用白僵菌防治蔬菜粉虱的方法 |
CN201610646517.7 |
2016-08-09 |
CN106233980A |
2016-12-21 |
胡永军; 张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僵菌防治蔬菜粉虱的方法,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用携带白僵菌孢子的黄色塑料吊绳进行吊蔓,黄色塑料吊绳长180-200cm,由3股具有微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基多孔纳米颗粒复合圆丝以三股辫子形相互缠绕构成,聚四氟乙烯基多孔纳米颗粒复合圆丝的表面吸附有白僵菌孢子。实现了吊蔓和害虫生物防控的有机结合,诱杀白粉虱、烟粉虱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整个生长期内化学农药用量减少60%。 |
20 |
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 |
CN201610623211.X |
2016-08-03 |
CN106171682A |
2016-12-07 |
不公告发明人 |
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通过对油茶种植过程对虫害的管理与防治,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该发明处理方法简单,可以较容易的防治油茶生长过程中各种病害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可以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种植过程减少药剂的使用次数,保护了土地和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