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火焰筒 CN202210625539.0 2022-06-02 CN115183277B 2024-05-17 王永明; 时远; 卢加平; 张伟; 李九龙; 魏豪; 桂韬; 王蓉隽; 黄兵; 夏丽敏; 唐军; 黄阿勇; 张鹏; 陈溯敏; 邱伟; 房人麟
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焰筒,包括转接段、火焰筒外环组件、火焰筒内环、帽罩、档溅盘和旋流器组件,火焰筒外环组件、火焰筒内环和帽罩通过螺栓连接在转接段上,形成火焰筒主体;火焰筒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12‑24个头部,转接段上通过均匀连接有档溅盘和旋流器组件。该火焰筒适用于直流式环形燃烧室,各个主要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不仅在试制中避开大型薄壁件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更易拆装、更换维修,使火焰筒全寿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该火焰筒采用内环后支撑形式,在与燃油喷嘴、点火电嘴、涡轮导向器等配合处有浮动结构,使其在工作状态高温热变形时仍然能够有效工作。该火焰筒取消了传统的掺混孔,能够有效提高燃烧室温升平。
102 半导体工艺设备的点火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202210747806.1 2022-06-29 CN114963234B 2024-05-17 王立卡; 孔祥天; 石磊
申请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工艺设备的点火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点火装置包括点火腔室、进气过渡管、调节气体进气管和封堵机构,调节气体进气管用于通入调节气体,进气过渡管的进气端与点火腔室的排气口相连通,调节气体进气管与进气过渡管相连,封堵机构至少部分设置于进气过渡管内,封堵机构为可调式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使所述调节气体进气管与所述进气过渡管连通或隔断。该方案能够解决进气过渡管内的高温蒸气进入调节气体进气管后所凝结的冷凝水被吹入反应腔室而导致颗粒超标的问题。
103 一种垃圾焚烧用输送装置 CN202111325532.9 2021-11-10 CN113958958B 2024-05-17 白平; 王彦峰; 付建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输送装置,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第一双螺旋给料机,所述第一双螺旋给料机的顶部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一出料口,通过第一双螺旋给料机均匀输送垃圾并且从第一出料口导入至第二双螺旋给料机,随后再次经过第二双螺旋给料机均匀输送至给料滚筒机,进一步给料滚筒机将垃圾导送至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将体积较大的大团垃圾进行过滤,避免焚烧炉内出现一排放数据会出现小时均值排放超标现象,解决了目前垃圾焚烧的输送方式存在有大团垃圾进入炉膛剧烈燃烧,由于炉膛负压不够导致锅炉会出现冒正压现象,一氧化碳排放数据会出现小时均值排放超标现象的问题。
104 用于热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和用于固定空气导板的方法 CN201980096210.6 2019-04-04 CN113825950B 2024-05-17 D·赫切克; J·豪瑟; M·克拉尔; O·哈恩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沥青生产设备的热气发生器的燃烧室。燃烧室包括筒状的基体,基体在其内侧上沿燃烧室周向方向观察以多个相继的、用于二次空气的空气导板加衬里。空气导板的外侧面对基体的内侧并且空气导板的内侧构成燃烧室的燃烧空间的界定部。至少一部分所述空气导板借助于接片舌布置结构保持在燃烧室的基体中,使得径向突出于空气导板的内侧伸到燃烧空间中的固定接片由固定锁舌贯穿,固定锁舌沿径向方向在固定接片与空气导板的内侧之间产生形锁合。通过本发明能实现:以少的时间耗费、材料耗费和劳耗费在不破坏构件的情况下将各个空气导板从燃烧室内部空间去除并且接着又安装,目的是替换空气导板或实施对二次空气区域的控制和/或净化
105 多功能磨刀器 CN201910447897.5 2019-05-27 CN110039456B 2024-05-17 谢月光; 吴启团; 陈大耀; 欧波; 谢良高
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磨刀器,涉及磨刀器技术领域,该多功能磨刀器包括本体、盖体和手柄,本体的第一端与手柄连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在盖体内,手柄与盖体可拆卸地连接;本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沿本体第一端的端面向本体的第二端方向延伸;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沿手柄的长度方向贯穿手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容纳槽连通。本发明既方便收纳携带,又方便磨刀操作,还具有点火的多功能特点。
106 烟气循环式与垃圾耦合燃烧系统 CN201711472505.8 2017-12-29 CN109990296B 2024-05-17 张睿; 刘冬
发明为一种烟气循环式与垃圾耦合燃烧系统,包括垃圾贮坑、给料机、垃圾焚烧炉、煤斗、给煤机、磨煤机、煤粉炉、烟气引射器、送机。该系统通过抽取煤粉炉高温烟气循环至垃圾焚烧炉,来稳定和提升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有助于减轻垃圾成分波动对焚烧炉燃烧工况的影响,减少甚至不需要掺煤或投油助燃,并减少二恶英污染物的生成量;垃圾焚烧炉排出的循环烟气送入煤粉炉,对煤粉炉影响较小,不需改造煤粉炉燃烧器;此外,可根据高温烟气和循环烟气流量、等参数计算垃圾焚烧放热量,方便进行电价补贴。本发明实现了燃煤发电机组与垃圾焚烧炉的有机耦合,充分利用现有煤电机组,降低存量煤电煤耗,减少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107 燃烧管组件和燃烧器 CN201810667245.8 2018-06-26 CN109237472B 2024-05-17 陆秋敏; 吴志勇; 汤俊; 田猛; 路振龙
发明提供燃烧管组件和燃烧器。其中,该燃烧管组件包括:本体,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限定位于其内部的流道;端板,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处;以及整流组件,其附接在所述端板上并位于所述流道中。本发明的燃烧管组件和燃烧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等优点,并且能够在不增加空间占用的同时提高在低供应量下的操作性,增加燃烧器的功率调节比和火焰稳定性,并且减少震动和噪音。
108 燃烧用燃料组合物 CN202280064415.8 2022-07-20 CN118043436A 2024-05-14 卡布·沃尔特·马格鲁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用燃料组合物,所述燃料组合物包含基燃料和包含磁矿的磁铁矿材料。所述磁铁矿材料呈粉末形式并且尺寸范围是1nm‑1mm。所述磁铁矿材料是所述燃料组合物的0.1‑80重量%。所述磁铁矿材料包含至少40%的磁铁矿(Fe3O4)并且具有至少25%的Fe(铁)。
109 一种液氢喷射燃烧测试系统 CN202410444497.X 2024-04-15 CN118033034A 2024-05-14 王昌建; 方井; 马鸿盛; 於星; 杨策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喷射燃烧测试系统,涉及液氢燃烧测试技术领域,其中,供气单元向喷射单元提供氢气;液氢单元向喷射单元提供液氢;喷射单元将氢气和液氢共同喷射出,且喷射出的氢气环绕在喷射出的液氢外部;点火单元用于对喷射出的氢气和液氢进行点燃,环绕在外部的氢气点燃形成环形的氢气燃烧火焰将喷射出的液氢环绕包裹,从而将喷射出的液氢焰点燃,本发明利用氢气燃烧时的高温特性点燃液氢,能够实现液氢射流的点火,用于研究液氢喷射燃烧特性,并且可以测量液氢液喷射燃烧时氢气浓度、液氢温度、液氢压、燃烧火焰特性等参数,为液氢的安全利用提供实验支撑及技术参数。
110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积灰厚度分层在线监测方法 CN202410151225.0 2024-02-02 CN118031881A 2024-05-14 王利民; 高荣泽; 杨云; 汤永杰; 车得福; 袁斌彬; 李玲忠; 吕田; 马山海; 方顺利; 张向宇; 杜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积灰厚度分层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对常规布置的空气预热器转子建立计算模型,作出合理假设并简化模型,划分网格并使用有限差分法对积灰、金属和流体温度进行同步计算。将每次循环迭代计算得到的空气侧出口平均温度通过和实测流体出口温度值比较并对假设的积灰厚度进行分层修正,从而得到相对精确的各层平均积灰厚度。此方法无需对预热器本体进行任何改造,仅通过常规出入口测点数据即可完成积灰厚度的计算,积灰厚度的展示更加直观,且不限制分层与分仓数目,适应性与扩展性强。
111 一种热交换组件、换热器及余热收集装置 CN202410145687.1 2024-02-01 CN118031686A 2024-05-14 蒋学利; 周军枢; 方昌春; 刘海
发明申请属于涉及的取暖领域,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组件、换热器及余热收集装置,其中热交换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翅片,所述翅片平行排列,从第一个翅片起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为一组,每组翅片在两纵向或横向边上进行封闭连接,形成纵向或横向贯穿通道;从第二个翅片起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为一组,每组翅片在两横向或纵向边上进行封闭连接,形成横向或纵向贯穿通道;所述纵向贯穿通道与横向贯穿通道之间互不连通。换热器包括上述热交换组件。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上述换热器。实现了增加热源与集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减小热量在集热介质中的传导距离,增加热量输出面的接触面积,整体提高热交换组件的热传导效率的效果。
112 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2410367640.X 2024-03-28 CN118031658A 2024-05-14 郭航旗; 刘彬; 马天豪; 王宇轩; 刘天戈; 李文涵; 李思涵
发明涉及矸石制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除尘器,所述一级除尘器的进气口通过烟气收集管道与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连接,排气口与聚合硫酸或聚合氯化生产线的喷雾干燥塔进口连接;隧道窑余热利用方法,通过烟气收集管对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烟气进行收集,收集后的烟气经一级除尘器除尘后送入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生产线的喷雾干燥塔内,用作喷雾干燥的热源。本发明能提高余热利用效率,降低烟气排放浓度,减小尾气环保系统的工作负荷。
113 扇型气体和液体组合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CN202410373853.3 2024-03-29 CN118031419A 2024-05-14 高志男; 高品佳; 程健康; 程汉收; 刘家杰; 刘立东; 魏了; 乌永波; 成世悦; 王星辰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扇型气体和液体组合加热锅炉,属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燃烧室、高压油炉膛、液体腔、气体腔、燃烧风机、点火感应器、散热风机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油泵向喷油器提供燃油、控制燃烧风机向燃烧室送入空气、接收点火感应器传输的燃烧室内是否有火焰存在的信号,若燃烧室不存在火焰信号便控制点火塞点火点火、空气散热风机将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气体出口送入外部气体循环吸热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点火塞点燃高压喷射燃油并通入空气进行助燃的方式,火焰启燃迅速,且燃烧完全。通过液体腔和气体腔的设置能够同时加热两种介质‑液体和气体,液体腔与气体腔分层布置,结构合理,加热效率高。
114 一种环形曲流燃烧室 CN202410307984.1 2024-03-18 CN118031253A 2024-05-14 文麒筌; 赵硕; 谭成华; 黄高生; 吴加州; 成胜军; 郑家炜; 朱学剑
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曲流燃烧室,燃烧室机匣与火焰筒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火焰筒与所述中心拉杆腔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燃烧室机匣与所述涡轮导向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流道,所述火焰筒与所述涡轮导向器之间设置有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火焰筒的第一出气流道与所述涡轮导向器的第二出气流道连通;位于第二流道在所述火焰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结构和第二进气结构,位于第四流道在所述火焰筒上设置有第三进气结构。本发明能够干预进入火焰筒内气流的流动方向,有效约束大环涡的区域面积,稳定火焰的同时提升燃烧室性能。
115 一种一体式双级轴向旋流器 CN202410198856.8 2024-02-22 CN118031252A 2024-05-14 范学领; 马荣; 褚召辉; 杨京生; 冯圣; 杜廷琛
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双级轴向旋流器,包括组合体和单体双级轴向旋流器;组合体包括连接支架以及开设在连接支架上的固定孔,包括连接支架上固定有若干圆周阵列排布的单体双级轴向旋流器,且每个单体双级轴向旋流器向组合体的中心轴倾斜5°‑10°,使得该一体式双级轴向旋流器在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单燃烧室时,增强中心燃烧效果;组合体的入口侧与内环壁侧分别开设置有与单体双级轴向旋流器数量一致且圆周阵列的固定孔,固定孔用于与燃烧室内外部套管固定。本发明适用于小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度和功能性,整体制作和安装简单,质量轻,成本低。
116 一种氢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 CN202410312516.3 2024-03-19 CN118031251A 2024-05-14 王永志; 汪京; 庞笑坤; 杭开祥; 梁祥辉; 牛振华
发明涉及燃烧室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氢燃料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该氢燃料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包括外壳机构、预混机构、燃料引导机构、空气调节机构与燃烧机构,外壳机构内开设有安装腔体,安装腔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入槽,外壳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氢燃料通入管,通过预混机构和燃料引导机构使得氢燃料能够与压缩空气更好地混合,通过先后两次混合形成最终的混合氢燃料,当氢燃料的供给过多,压温度较高时,燃料调节组件能够封闭第二燃料通槽降低氢燃料的供给,减少燃烧温度太高与压力太大的情况发生,避免了燃烧机构内的压力与温度过高导致的震爆现象,减少震爆的可能性。
117 一种燃锅炉智能优化燃烧控制系统 CN202410253280.0 2024-03-06 CN118031245A 2024-05-14 赵珂成; 赵魁生
发明涉及燃锅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智能优化燃烧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获取目标区域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区域的热负荷值;数据判定模块:根据目标数据,形成分析数据,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出现异常;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分析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燃烧调整,形成初次调整数据;故障数据库管理模块:将调整数据进行记录,形成历史调整数据;通过获取历史数据并形成变化后,再通过当前系统判定目标区域内的炉膛温度煤粉量、量以及根据不同设备的进风通道的大小,具体化的进行燃烧更改,并根据当前热负荷相较于目标热负荷的差距,来进行动态的调整与优化,避免能量的浪费和过度燃烧。
118 机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2311838252.7 2023-12-28 CN118031244A 2024-05-14 王连声; 张芬芳; 王昭靖; 王淇; 赵虎军; 陈振宇
发明提供一种燃机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燃煤机组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机组负荷需求指令,确定机组负荷需求变化量;基于按单位质量计量的入炉燃料发热值和非燃料发热量入炉热量,确定锅炉侧的综合入炉热值;基于锅炉散热损失设计值,确定锅炉散热损失热量;基于综合入炉热值、锅炉散热损失热量和机组负荷需求变化量,确定燃料量预期变化量;基于燃料量预期变化量对未来时刻锅炉侧的燃料加入量进行调整。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可以保证燃煤机组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跟踪速度,又可以保证负荷调整精度,以解决负荷大幅调整时机组出波动性大的问题。
119 一种防腐蚀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CN202410181022.6 2023-05-26 CN118031239A 2024-05-14 汤吉昀; 董勇; 毕经纬; 杨莲红; 韩晨; 张红欣; 崔琳; 徐夕仁
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腐蚀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所述锅炉包括平烟道,所述水平烟道中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冷却机构,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将冷却管分为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的冷却管材料不同;下游的冷却管耐腐蚀性能要强于上游冷却管。本发明因为下游需要冷凝水,因此存在低温腐蚀的问题。通过将上下游冷却管分开,使得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材料,能够在高效率吸收余热以及回收水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成成本。
120 一种高效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10012995.7 2024-01-04 CN118031237A 2024-05-14 刘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连通脱硫室,所述脱硫室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若干喷淋雾化装置,所述脱硫室另一侧管道连通脱硝除尘室,所述脱硝除尘室内壁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若干陶瓷纤维滤板,所述陶瓷纤维滤板内部设置有可浸渍催化剂且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填充物,所述陶瓷纤维滤板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一,所述通孔一贯穿填充物,所述卡槽底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与通孔二连通,所述通孔二贯穿脱硝除尘室腔壁,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脱硫脱硝率高、脱硝除尘一体化的特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