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具有集成燃料电池组件的燃气涡轮燃烧区段 CN202311150916.0 2023-09-07 CN118008573A 2024-05-10 洪承爀; 理查德·L·哈特; 王宏刚; 阿尼尔·拉吉·达格尔; 迈克尔·安东尼·本杰明
一种燃烧区段,限定轴向方向、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燃烧区段包括壳,壳限定扩散室。燃烧衬套设置在扩散室内并限定燃烧室。燃烧衬套与壳间隔开,使得在燃烧衬套和壳之间限定通路。燃料电池组件设置在通路中。燃料电池组件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在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延伸。入口端接收空气和燃料流,并且出口端向燃烧室提供输出产物。燃料电池在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相对于径向投影线以度延伸。
182 氢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装置 CN202311542178.4 2023-11-13 CN118008504A 2024-05-10 李华玉; 李鸿瑞
发明提供氢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连通,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与加热炉连通,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与外部连通,外部有氢气通道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气通道与燃烧室连通;冷凝器经升压蒸发器、加热炉和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烧室连通,压缩机经加热炉和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连通蒸发器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氢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183 一种适用于高纯三乙胺制备的尾气处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10367701.2 2024-03-28 CN118001900A 2024-05-10 蒋飚; 郭之军; 彭小敏; 杨丰誉; 刘祥; 湛彪; 吴昌明; 陈松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纯三乙胺制备的尾气处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制备设备排放端之后、尾气排空口之前,该尾气处理装置内,集成有油双层吸收装置、复合电化学降解装置、尾气燃烧排空装置;其中复合电化学降解装置具体由电压10kV‑15kV的交流脉冲电源、导线、陶瓷框架和固定在陶瓷框架中呈百叶窗叶片装分布的片状基板;所述密排分布的六方孔,网格间隙为0.3mm‑0.5mm,网格孔径为0.8mm‑1.2mm。具有复合降解有毒气体、吸附有毒排放物、物理过滤毒废固体颗粒的特性。
184 一种基于化物调配的多源固废资源化方法 CN202311126109.5 2023-09-01 CN117299754B 2024-05-10 张深根; 沈汉林; 刘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物调配的多源固废资源化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领域。本发明采集多源固废成分数据;对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单元进行成分计算、调配,得到目标成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原料;原料经熔融为熔渣,多源固废中、金属铝、氮化铝、碳化铝、氮化硅、碳化硅充当还原剂;熔渣提供高温均相反应环境,充当反应物的“溶剂”;还原剂还原熔渣中有价金属为合金,实现有价金属回收;熔渣高值化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本发明实现了多源固废火法协同资源化于合金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流程短、应用面广、可操作性强、易于产业化的优点。
185 一种涡轮级间的周向环流燃烧室 CN202310581388.8 2023-05-23 CN116428615B 2024-05-10 朱志新; 吴涵; 胡科琪; 王高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级间的周向环流燃烧室,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匣和轮毂,轮毂位于机匣的内腔,并与机匣形成燃烧室;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位于燃烧室内,并分别与机匣和轮毂固定连接,以保证燃烧室的结构强度;火焰筒,火焰筒位于燃烧室内,并与机匣、轮毂的出口段连接;喷油件,喷油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用于对燃烧室内输入燃油;点火针,点火针与机匣连接;点火针的点火端位于燃烧室内,并靠近喷油件设置,以点燃燃烧室的燃油。本发明通过将供油管伸入支板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并为燃烧室供油,以及在支板上开冷却孔并使冷却气通过支板进入火焰筒实现支板‑稳定器的一体化设计。
186 燃气轮机头部一体化燃烧室和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CN202211369378.X 2022-11-03 CN115875693B 2024-05-10 王博涵; 胡宏斌; 姜磊; 姜向禹; 杜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头部一体化燃烧室和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该燃烧室包括沿燃烧室周向分布排列的多个扇形喷嘴组,其中各个扇形喷嘴组包括:扇形段壳体,其中扇形段壳体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且均为异形表面,在扇形段壳体的第一面形成多个独立的空气进口腔道,在扇形段壳体的第二面形成燃料流动腔道;多个单元微混合杯,分散安装在扇形段壳体的第二面,用于实现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内的预混燃烧;其中,多个单元微混合杯与燃料流动腔道连通,便于通过燃料流动腔道向多个单元微混合杯提供燃料,并且多个单元微混合杯与多个空气进口腔道连通,便于通过多个空气进口腔道分散地向多个单元微混合杯提供空气。
187 一种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202111072877.8 2021-09-14 CN113865376B 2024-05-10 田方; 杨双伟
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形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壳体机构、换热机构、热油机构、过滤机构和吸烟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下方连接有所述热油机构,所述热油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机构内部,所述热油机构下方连接有吸烟管道,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吸烟管道内部,所述过滤机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烟机构,所述吸烟机构在所述吸烟管道内部;所述换热机构利用烟囱内的烟气热量加热,所述热油机构吸收烟囱内的烟气热量加热油液,油液在长方形换热室内将热量传递给水,所述过滤机构可以有效过滤烟气中的烟尘,所述吸烟机构可以快速向排烟管道内提供大量带动热量的烟气。
188 有价二次物料处置过程中产生烟气的处理方法 CN202111160497.X 2021-09-30 CN113797728B 2024-05-10 施自恩; 施自意; 沈建国
发明提供了有价二次物料处置过程中产生烟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烟气预除尘;2)对烟气温度可控制式随机冷却降温,通过喷入生石灰粉和活性炭粉进行半干法脱硫;3)采用一级布袋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烟灰循环使用;4)采用蓄热式焚烧炉对烟气进行二次燃烧,并在燃烧室内喷入尿素溶液,采用SNCR方法进行脱硝;5)将后续烟气与蓄热式焚烧炉出来烟气进行热交换,将进入烟囱的烟气提升至120℃以上;6)向烟气中快速喷入活性炭,使活性炭和烟气充分混合,再通过二级布袋除尘器去除活性炭粉;7)采用氢化钠溶液或酸钠溶液进行二级脱硫;8)对二级脱硫后的烟气进行强化脱硫补充。本发明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超净排放。
189 燃烧器 CN202110846857.5 2021-07-26 CN113606582B 2024-05-10 周玮松; 鄢瀚; 董姗姗; 王铭昭; 马明宇; 苏腾飞
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及电离件,燃烧主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供燃气燃烧的燃烧孔,电离件配接于燃烧主体,且包括若干个电离部,若干个电离部与若干个燃烧孔一一对应,每个电离部穿设于与之对应的燃烧孔内,并与对应的燃烧孔的孔壁间隔设置。其中,每个电离部与其对应的燃烧孔的孔壁之间存在能够电离燃气并产生活性基团的电位差。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且具有较佳的环保性能。
190 一种基于多级旋流器的低氮燃烧器 CN201911159275.9 2019-11-22 CN110822430B 2024-05-10 林继铭; 李浩蓁; 林得福; 张勇; 苏波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旋流器的低氮燃烧器,在稳焰盘径向方向上,从内向外排布了第一级旋流叶轮和第二级旋流叶轮;稳焰盘的中心安装有中心燃料喷嘴;第一级旋流叶轮的叶片上设有不同直径的第一通流孔,在第一级旋流叶轮的叶片上设有环叶片圆周的辅助燃料喷嘴;沿燃烧筒轴向方向上,第一级旋流叶轮位于第二级旋流叶轮下方,二者成阶梯状分布,第一级旋流叶轮和第二级旋流叶轮的叶片由第一级旋流叶轮的扩散罩分隔开;第二旋流叶轮的外圆周也设有扩散罩,并且环圆周设有不同尺寸但分布均匀的第二流通孔;第一二级旋流器叶片度在燃烧筒径向方向角度递减;机沿着轴向设置在低氮燃烧器的下端。上述的燃烧器,燃烧效率高,氮化物排放量低。
191 一种燃气产生设备 CN201910562579.3 2019-06-26 CN110242862B 2024-05-10 杨长喜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产生设备,包括罐体本体,罐体本体分隔为蒸发区和储液区,储液区通过进液口向蒸发区补充液态介质;蒸发区包括介质容纳腔,介质容纳腔连通供进液口和供混合气体流出的出气口;进气管连通至外部供气装置,进气管向蒸发区内向液态介质输入不溶于液态介质的气态介质;以及蒸发盘,沉浸于壳体中的液态介质内,使液态介质蒸发与气态介质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蒸发盘呈曲面,蒸发盘上设通孔,蒸发盘低于出气口设置。当蒸发区缺少液态介质时,通过储液区向蒸发区及时补充液态介质,减少驱动控制所需时间,提高混合气体产生效率。呈曲面的蒸发盘的设置,增大了可布置通孔的面积,便于形成丰富而密集的小气泡,保证蒸发比表面积增大。
192 一种生物质炭汽联产的系统及方法 CN201910450973.8 2019-05-28 CN110160029B 2024-05-10 王勤辉; 余春江; 方梦祥; 程乐鸣; 骆仲泱; 张守军; 解桂林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炭汽联产的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流化床气化炉、气固分离机构和燃气锅炉;所述燃气分级燃烧燃烬锅炉的内壁为冷壁,燃气分级燃烧燃烬锅炉的内部设有分隔水冷壁将燃气锅炉分成底部连通的燃烧室和余热回收室;所述燃烧燃烬室内及入口烟道设有燃料分级燃烧管,所述余热回收室内设有受热面,所述燃气锅炉在余热回收室侧连接有用于排出烟气的尾部烟道;所述燃气锅炉连接有用于收集水冷壁、分隔水冷壁和过热器产生的过热蒸汽的汽包;所述汽包将饱和蒸汽供入水冷壁、分隔水冷壁和过热器进行循环。本发明通过对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可以高效率地生产炭颗粒和过热蒸汽
193 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 CN201910472939.0 2019-05-31 CN110081467B 2024-05-10 崔红征; 崔正冉
发明涉及生物质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包括:炉体,内部具有燃烧腔,顶部设有放料孔;炉盖,封闭或开启所述放料孔;分隔环,设置于炉体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成上腔、下腔;燃烧筒,设置于所述下腔内,且镂空设置;导热孔,设置于所述分隔环上侧的所述炉体侧壁上;分隔件,包括搭接在所述分隔环上的分隔篦、与所述分隔篦相连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穿过所述分隔篦并与所述燃烧筒活动套接,上端与所述导热孔对齐连接,本发明可充分的燃烧生物质燃料,降低排放物中的可燃物,高效的利用生物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94 一种油类污染物负压反烧设备及回收油的方法 CN201910290347.7 2019-04-11 CN109990301B 2024-05-10 陈辉华
一种油类污染物负压反烧设备,由负压反烧反应炉、负压机系统、循环及其管路系统以及冷却降温系统组成,负压反烧反应炉包括炉体,进风口设置在炉体顶部、加热件安装在炉内上部、有开孔的承烧板安装在炉内下部,冷却降温系统包含有冷却区、循环泵、循环管以及空冷换热器,冷却区与负压反烧反应炉底部相连,冷却区一侧自上而下开有负压抽气口、排油口和排口,排水口的下方通过循环管连接着循环泵,再经过循环管与空冷换热器相连,空冷换热器出液口通过循环管接回冷却区内,形成循环,负压抽气口接入负压风机。使用该设备,经过分拣造粒、装填入炉、引发点火、自发反烧、冷却分离,可以回收油。油回收率达到60%以上,获得良好的效益。
195 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910012938.8 2019-01-07 CN109579008B 2024-05-10 卓建坤; 时宇; 吴逸凡; 秦明臣; 孙芳芳; 姚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燃烧器炉膛相变凝聚收器、混合器、温湿调节器等。相变凝聚收水器内设有换热管、喷淋降温管排和迷宫式收水器。温湿调节器内部设有均流孔板、喷淋增湿管排和换热管。燃烧器及炉膛、对流受热面和相变凝聚收水器依次连接。混合器一路进口通过再循环机与相变凝聚收水器连接,混合后的空气送入燃烧器,参与炉内燃烧。相变凝聚收水器的冷凝水通过高位储水箱收集,全部喷入温湿调节器中,用于加热和加湿空气。混合器和温湿调节器所回收的冷凝水用于冷却烟温。从而降低了助燃空气中的分压和炉膛内的烟气温度。本发明具有系统水耗低,进风湿度调节灵敏,燃气NOX减排效果显著的优点。
196 一种防止燃烧气体回火的装置及关火方法 CN201811029451.2 2018-09-05 CN108844066B 2024-05-10 黄正中; 江俊志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燃烧气体回火的装置及关火方法,防止燃烧气体回火的装置包括气管组件、氩气管组件和乙炔管组件,氧气管组件包括氧气管和氧气管过渡接头,氩气管组件包括氩气管和氩气管过渡接头,乙炔管组件包括乙炔管和乙炔管过渡接头;防止燃烧气体回火的关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安装好氧乙炔气体燃烧设备;第二步,在乙炔管路中通入乙炔气体,乙炔气体通过乙炔管路进入氧乙炔混合装置,与氧气混合后进行相关的燃烧作业;第三步,打开截止,压缩气体装置中的压缩空气通过截止阀进入乙炔管路中,压缩空气混入第二步中的混合气体中,混合气体停止燃烧。
197 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回流筒式燃烧室的内筒结构 CN201810726398.5 2018-07-04 CN108775601B 2024-05-10 陈巍; 马振国; 谢冰; 徐毅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回流筒式燃烧室的内筒结构,包括一内筒主体和一布置在内筒主体底部的封头部件,内筒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同轴焊接的多个塔筒单元,每一塔筒单元中折弯区上布置有配气小孔,用以配气辅助燃烧和在塔筒单元的外表面上形成冷却气膜,第二锥形筒区上布置有配气大孔,用以配气辅助燃烧,封头部件的圆筒段上布置有多个条形气压孔,既能起到末端承压稳定筒体减小振动,又能在末端形成气流与火焰对冲,在使燃烧更充分的同时,降低了区域温度,利于实现NOx的超低排放。
198 自点火长明灯 CN201711321375.8 2017-12-12 CN108006668B 2024-05-10 候逢江; 徐黎旭; 吴春刚; 杨瑞杰
发明主要涉及适用于工业火炬系统的带点火长明灯,尤其涉及自点火长明灯。自点火长明灯,包括长明灯管道、爆燃管道和长火焰管道,所述长明灯管道上段、爆燃管道上段和长火焰管道上段由外向内依次套设,长明灯管道顶端设置防管,防风管顶端设置防雨罩,防风管侧壁开有长火焰孔,长火焰管道顶端穿过爆燃管道侧壁与防风管连通,长明灯管道下段设置长明灯燃气过滤器、第一气体混合室,爆燃管道下段设置第二气体混合室、下阻火器和电弧发生装置,本发明长明灯与点火器为成套管型一体式,点火的成功率高,顶部防雨罩和防风管的设置可抵御12级暴风雨的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不熄灭,降低燃料气的消耗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199 一种燃气壁挂炉换热器 CN202410224483.7 2024-02-29 CN117989887A 2024-05-07 郑竑烨; 林国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壁挂炉换热器,属于换热器领域,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所述换热管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换热翅板,各组所述换热翅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管上,还包括:扩散机构,所述扩散机构包括均匀转动安装在所述换热管内的转动杆,各组所述转动杆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各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板;可以实现使得换热管内水流中的温度分散均匀,同时并降低换热管内水流的速度,可有效的使得换热管内的水流充分接触到换热管的内腔表面,从而可有效的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进而可有效的提高热量的使用效果并减小能耗。
200 一种直连燃烧器发动机 CN202410252261.6 2024-03-06 CN117989566A 2024-05-07 张铎; 张凯; 玉选斐; 秦飞; 魏祥庚; 叶进颖; 何国强
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连燃烧器发动机,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内部按照气流流向依次划分为互相连通的气流转换段、燃油喷注段和燃料喷注段;气流转换段包括沿周向依次设置在燃烧器本体内部互相连通的冲压通道、涡扇气流通道及涡轮气流通道;通过将冲压通道、涡扇气流通道及涡轮气流通道中任意通道的出口封闭或敞开,控制掺混段、冲压通道、涡扇气流通道及涡轮气流通道互相阻隔或连通,连通后的通道内的气流与燃油喷注段喷注的燃油一起进入燃料喷注段进行掺混、燃烧后喷出燃气。通过设置三个互相连通的气体通道,且三个通道能够任意组合进行连通,形成了一种多通道直连燃烧器,不仅可以完成各种循环独立工作的燃烧试验,而且能完成循环切换时共同工作的燃烧试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