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降压治疗 / 氨氯地平 / 一种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种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阅读:1020发布:2020-09-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降压降脂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由药用剂量的 氨 氯地平 、 阿托伐他汀 、叶酸或亚叶酸 钙 或左旋亚叶酸钙和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其协同作用在于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抗 氧 化、保护心肾功能、 预防 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或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 治疗 或延缓 高血压 伴血脂异常、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相关 疾病 、或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提供给患者这种特定用途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便患者服药方便,降低医疗 费用 ,具有较好市场前景。,下面是一种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
(1)药用剂量的氯地平;
(2)药用剂量的阿托伐他汀
(3)药用剂量的叶酸或亚叶酸或左旋亚叶酸钙;和
(4)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氯地平的药用剂量是2.5mg~ 10mg,阿托伐他汀的药用剂量是10mg~80mg,叶酸或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的药用剂量是 0.1mg~2.0mg。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叶酸的药用剂量是0.4mg~1.6mg;或亚叶 酸钙的药用剂量是0.5mg~2.0mg;或左旋亚叶酸钙的药用剂量是0.25mg~1.0mg。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氨氯地平选自苯磺酸氨氯地平、甲磺酸 氨氯地平、来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中的一种。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药剂型为 片剂、胶囊或颗粒剂。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伴血脂异 常的药物中的用途。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伴血脂异 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左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 减退、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心衰竭、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脏骤停、肾功能减退、恶性 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外周动脉疾病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眼底病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 是脑卒中。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心 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降压降脂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属于药学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主要是冠心病和中。已经证实的心血管 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有三个:血脂异常,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甘油三酯 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吸烟。研究表明,80~90%的冠心病患者至少有 这三种危险因子中的一种。其他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55岁),男性,中风史,周围动脉疾 病,糖尿病,蛋白尿,左心室肥大及冠心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很少单独发生, 而是常常共同联合存在于患者体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两种最普遍共同发生的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子,大于50%的高血压患者伴随有血脂异常[O’Meara JG,et al.Arch Intern Med,2004; 164:1313-8]。最近研究表明,在英国20%的成人患有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Williams B,et al. Eur Heart J,2004;25:528-9]。WHO一项分析发现,在西欧约有30%的成人患有高血压合并血脂 异常[Tunstall-Pedoe H,et aI.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04;13(Suppl 1):S307]。基线血压 和血清胆固醇升高可以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冠心病的危险性,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降压药和降脂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多数患者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Clinical reality of coronary prevention guidelines:a comparison of EUROASPIRE I and II in nine countries.EUROASPIRE I and II Group.European Action on Secondary Prevention b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Events.Lancet,2001;357:995-1001], 其原因之一是处方治疗的坚持度问题,50%以上的患者选择停止这类多药丸的治疗[Insull WJ.Intern Med,1997;241:317-25],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升高[Flack JM,et al.Eur Heart J,1996;17(Suppl A):16-20]。因此,简化药方和减少药 丸负担可以增强患者的坚持度。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从治疗的初始阶段就同时给予降压和 降脂治疗,而很少再相继给予其它药物,就可以提高患者的坚持度[Chapman RH,et al.Arch Intern Med,2005;165:1147-52];尤其对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效果更明显,因为他们 经常被给予多种复杂药物以治疗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近来,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被 广泛应用。唯一针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已上市复方药是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组合成 的”Caduet”,临床已经证明,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和血胆固醇平,可使80% 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达到目标血压和目标LDL-C水平[Dorval JF,et al.Am J Cardiol,2005; 95:249~53]。
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通道阻滞剂,由于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细胞外钙离 子通过特异性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氨氯地平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 细胞,进而发挥增加冠脉血管、肾脏、肠系膜血管床血流,降低心脏前负荷、心肌耗和血 管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上用于高血压和 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 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合成增加,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2004年2月召开的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第20届学术年会报道了一项在北美地区进行的多 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短期临床试验AVALON研究,该研究目的是通过与氨氯地平或 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比较,观察氨氯地平(5mg/d)和阿托伐他汀(10mg/d)的联合治疗使高 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压与血脂的达标情况;该研究纳入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847 例,经过8周治疗,各组达到NCEP的ATPIII中的LDL-C控制目标和JNC-6中的血压控制目标的患 者比例分别为:联合用药组82.1%与51.1%,氨氯地平组12.4%与54.0%,阿托伐他汀组78.2% 与32.3%,安慰剂组6.6%与29.7%;在联合用药组中,LDL-C和血压的同时达标率(45.5%)显 著高于氨氯地平组(8.3%)、阿托伐他汀组(28.6%)与安慰剂组(3.5%)。另一项针对多中心、 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入选1220例高血压患者(51.9%合并LDL-C水平异常),基线平均血 压146.6/87.9mmHg,平均LDL-C水平为152.9mg/dl,除推荐调整生活方式外,选择给予不同 配比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10,5/20,5/40,5/80,10/10,10/20,10/40,and 10/80mg) 进行降压降脂治疗,14周后,57.7%的患者同时达到LDL-C和血压的控制目标.[Blank,-R;et al. Single-pil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ncomitant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the amlodipine/ atorvastatin gemini study).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05;7(5):264-73]。可见,仅仅氨氯 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于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心血管患者仍有一定局限性。患者的靶器 官损伤还需要进一步控制和干预,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或治疗仍未得到临床数据的验证[Wilson, et al.Amlodipine/Atorvastatin(Caduet)for Preventing Heart Disease.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6,73(6):1067-1068]。
因此,开发一种可以进一步增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降低靶器 官的损害的复方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针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目前临床用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 更为高效的药物组合物,这种高效体现在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降低靶器官的损害方面。为实 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
(1)药用剂量的氨氯地平;
(2)药用剂量的阿托伐他汀;
(3)药用剂量的叶酸或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和
(4)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药用剂量”是指具有协同、预防或治疗的药理作用的量。
进一步,优选
(1)2.5mg~10mg的氨氯地平;
(2)10mg~80mg的阿托伐他汀;
(3)0.1mg~2.0mg的叶酸或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和
(4)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更加优选
(1)5mg~10mg的氨氯地平;
(2)10mg~40mg的阿托伐他汀;
(3)0.2mg~2.0mg的叶酸或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和
(4)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氨氯地平选自苯磺酸氨氯地平、甲磺酸氨氯地平、来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 氨氯地平中的一种。其中叶酸或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的量进一步优选叶酸0.4mg~1.6mg, 或亚叶酸钙0.5mg~2.0mg,或左旋亚叶酸钙0.25mg~1.0mg。
本发明提供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药物中的应用,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 起的靶器官损害,是指由于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脑、肾、眼等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包括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左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功能减退、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脏骤停、肾功能减退、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外周动脉疾病、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眼底病变。
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应 用;其中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是指降低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 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脏骤停或冠心病高危的发生率。
药理实验1: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SD大鼠,体重150~180g,水合氯(320mg/kg)腹腔注射麻醉,打开腹腔,分离左肾动 脉,0.2mm夹狭窄左肾动脉,术后8~10周,取收缩压≥140mmHg者大鼠为高血压大鼠。给 高血压大鼠按60万U/kg的总剂量灌胃给予维生素D3,分3d给完,之后每天喂高脂饲料(胆固 醇1.0%,丙基硫氧嘧啶0.2%,胆酸钠0.5%,猪油5.0%,蛋氨酸1.0%,基础饲料92.3%)[Yen CH, Lau YT.Vascular responses in male and female hypertensive rats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Hypertension.2002;40(3):322-8.Robin S,et al.Opposite effect of methionine-supplemented diet, a model of hyperhomocysteinemia,on plasma and liver antioxidant status in normotensive an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Nutr Biochem,2004;15(2):80-9.温进坤,等.一种快速建立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中华老年学杂志,2001,21(1):50-52],正常对照组大鼠饲 喂普通饲料。4周后,测定大鼠血压(收缩压),采尾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取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120只,根据血压和血脂水平将大鼠均分为6组,每组20只, 分别为模型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5+1.0mg/kg)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0.5 +1.0+0.04mg/kg)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0.5+1.0+0.08mg/kg)组、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叶酸(0.5+1.0+0.16mg/kg)组、叶酸(0.08mg/kg)组,另取20只正常大鼠作 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大鼠继续饲喂高脂饲料,正常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正常对照组、模 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溶液,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给药20周。
检测指标:(1)分别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血压(179型血压测定仪,美国IITC Life Science Inc.)计算降压幅度(=给药前收缩压-给药后收缩压)。
(2)20周后取血,按照试剂说明书测定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
(3)收集尿液,用比浊法测定尿蛋白、放免法测定24h尿α1微球蛋白;取血,测定血 肌酐、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4)心肌羟脯氨酸测定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制备成10%的心肌组织匀浆,按羟 脯氨酸测试盒说明书,消化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按胶原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 7.46,换算成胶原蛋白含量。
(5)心肌组织常规切片,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 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CVF为胶原面积与心肌总面积的比值,其中胶原面积不包括血管周 围胶原面积,随机分析5个视野,取其均值。PVCA为每一标本测量4支呈横切面的壁内小 动脉的周围面积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取其均值。
(6)肾内小动脉观察经腹主动脉插管,0.1mg/ml;硝普钠充分扩张血管后,用10%的甲 醛溶液在10~12kPa下灌注固定,分离左肾,自肾处剪下肾脏,置于4%甲醛中固定,常规 脱水、石蜡包埋、横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选取外径为50~100μm的肾内小动脉,测 量肾内小动脉内径、壁厚,计算壁厚内径比。每个标本测量4支呈横切面的壁内小动脉,取其 平均值。
(7)采集主动脉样本,用图像分析法检测主动脉脂质斑面积。
计量资料用 表示,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包,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第20 周末,与距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大鼠收缩压 有所改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5+1.0mg/kg)+不同剂量叶 酸(0.04~0.16mg/kg)组大鼠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但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 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叶酸组大鼠收缩压的降压幅度没有显著改变。
第20周末,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组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5+1.0mg/kg)+不同剂量叶酸(0.04~0.16mg/kg) 组大鼠TC、TG均显著降低;但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 剂量叶酸组大鼠TC、TG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2)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血清NO、ET、SOD、MDA水 平的影响与距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SOD水平显著降低,ET、MDA水平 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血浆NO、SOD升高、ET、MDA 降低。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地平+5可托伐他汀(0.5+1.0mg/kg)+不同剂量 叶酸(0.04~0.16mg/kg)组大鼠血清NO、SOD进一步升高,ET、MDA进一步降低。表明: 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出现显著的内皮细胞功能损害、脂质过氧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叶酸对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两者合用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 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显著增强。见表2。
表1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降压作用及血脂水平的
                             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N 降压幅度 (mmHg) TC (mmol/L) TG (mmol/L)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叶酸 - - 0.5+1.0+0.04 0.5+1.0+0.08 0.5+1.0+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4.2±6.2 -22.1±8.5** 38.8±14.7▲▲ 41.1±12.9▲▲ 42.1±17.8▲▲ 373±11.3▲▲ -16.5±7.8 1.48±0.36 8.43±2.03** 5.19±1.33▲▲ 4.62±1.51▲▲ 4.38±1.17▲▲ 5.10±2.15▲▲ 8.50±2.19 0.77±0.10 2.18±0.5** 1.52±0.29▲▲ 1.44±0.28▲▲ 1.48±0.39▲▲ 1.52±0.37▲▲ 2.01±0.24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血清NO、ET、SOD、MDA
                               水平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N NO(mmol/L) ET(pg/L) SOD(NkU/L) MDA (umol/L)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叶酸 - - 0.5+1.0+ 0.04 0.5+1.0+ 0.08 0.5+1.0+ 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119.8±35.2 38.3±18.5** 65.8±20.6▲▲ 79.2±25.0▲▲★ 72.3±20.3▲▲ 60.4±12.4▲▲ 55.2±19.1▲ 135.0±30.3 276.8±55.8** 198.1±28.1▲▲ 179.7±29.5▲▲★ 190.8±31.4▲▲ 217.6±39.6▲▲ 256.4±42.1 202.3±39.4 104.3±28.2** 165.7±21.6▲▲ 175.2±30.8▲▲★ 176.4±28.3▲▲★ 146.6±34.4▲▲ 126.2±16.3▲ 0.47±0.12 2.46±0.62** 1.29±0.19▲▲ 1.11±0.22▲▲★ 1.19±0.17▲▲ 1.40±0.20▲▲ 2.17±0.32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P<0.05
(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与正常组大鼠 比较,模型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显著升高,Ccr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氨 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与氨氯地 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叶酸(0.04~0.16mg/kg)组大鼠 Ccr进一步升高,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进一步降低。表明肾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出 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的肾功能损害具有 保护作用,叶酸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合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显著增 强。见表3。
表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N 尿蛋白 (mg) Ccr (ml/min) 24hα1-微球蛋白 (μg)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伐 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伐 他汀 叶酸 - - 0.5+1.0+ 0.04 0.5+1.0+ 0.08 0.5+1.0+ 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15.3±5.2 96.4±31.1** 65.7±18.2▲▲ 54.3±12.1▲▲★ 58.5±14.8▲▲★ 71.1±16.9▲▲ 88.0±15.1 0.447±0.112 0.121±0.037** 0.249±0.021▲▲ 0.280±0.051▲▲★ 0.275±0.034▲▲★ 0.235±0.027▲▲ 0.156±0.035 21.7±6.3 101.7±33.2 63.3±9.4▲▲ 54.8±9.0▲▲★ 55.8±l2.3▲▲★ 70.9±18.0▲▲ 93.1±24.5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P<0.05
(4)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与 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 他汀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 他汀+不同剂量叶酸(0.04~0.16mg/kg)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进一步降低。见表4。
表4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心肌胶原容积
           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mg/kg) N 胶原蛋白(mg/g) CVF(%) PVCA(%)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叶酸 - - 0.5+1.0+ 0.04 0.5+1.0+ 0.08 0.5+1.0+ 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2.91±0.62 7.24±1.37** 6.00±0.51▲▲ 5.18±0.61▲▲★ 5.10±0.56▲▲★ 5.74±0.68▲▲ 6.49±0.85 2.18±0.56 6.22±1.23** 4.01±0.63▲▲ 3.56±0.52▲▲★ 3.70±0.61▲▲★ 4.23±1.06▲▲ 5.56±1.55 1.04±0.34 4.95±1.02** 3.09±0.46▲▲★ 3.34±0.35▲▲★ 3.15±0.47▲▲★ 3.73±0.52▲▲ 4.35±0.63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P<0.05
(4)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 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影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指 标CVF、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标PVCA均显著增加,CVF与PVCA升高几乎同步,表明 心肌间质纤维化参与了肾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心脏重构的病理过程。与模型组比较,氨 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CVF、PVCA均显著降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大鼠 心肌CVF、PVCA进一步降低,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
(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肾内小动脉的影响高血压伴 血脂异常引起大鼠的血管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外膜的纤维化,管壁中层增厚(由平滑肌细 胞增生、肥厚和细胞间质增多所致);内膜玻璃样变,内皮细胞增生,上述变化使血管壁厚度 /管腔比值减小。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动脉壁厚增加,内径减小,壁厚/内径比 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肾小动脉壁厚降低、壁厚/内径比增加,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大鼠肾小动脉壁厚进一步降低、壁厚/内径比进一步增加,与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肾内小动脉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N 壁厚(μm) 内径(μm) 壁厚/内径(%)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叶酸 - - 0.5+1.0 +0.04 0.5+1.0 +0.08 0.5+1.0 +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4.3±0.6 15.4±3.4** 9.2±2.7▲▲ 8.2±2.5▲▲ 8.5±1.6▲▲ 10.5±2.8▲▲ 13.2±3.5 62.9±10.3 48.7±8.7** 52.8±9.6 54.5±6.7 53.4±8.5 50.8±7.1 48.5±7.3 7.1±1.3 32.9±6.3** 18.3±3.4▲▲★ 16.4±4.0▲▲★★ 17.5±3.8▲▲★ 21.8±4.2▲▲ 27.9±5.2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P<0.05,★★P<0.01
(6)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模型组主动脉壁斑块面积为10.2%;与模型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壁斑 块面积显著降低;叶酸组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模型组主动脉壁斑块面积有降低趋势,但无显 著性差异;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叶酸(0.04~0.16 mg/kg)组大鼠主动脉壁斑块面积有进一步降低趋势。见表6。
表6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mg/kg) N 主动脉壁斑块面积(%)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叶酸  -  -  0.5+1.0+0.04  0.5+1.0+0.08  0.5+1.0+0.16  0.5+1.0  0.08 20 17 19 19 18 18 19 0 10.2±4.2 5.1±2.8▲▲ 3.9±3.0▲▲ 4.2±2.8▲▲ 6.2±2.9▲▲ 8.4±4.9
与正常组比较,**<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药理实验2: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靶器 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8~10周龄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分别购自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阜 外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在室温(23±2)℃,相对湿度(50±10)%,光照明暗各12h,饲喂高 脂饲料(配方同药理实验1)。试验前测定血压,根据血压数值,将SHRsp分成模型组、氨氯地 平+阿托伐他汀(0.5+1mg/kg)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0.04mg/kg)组,另设WKY 对照组,每组3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20周。观 察指标:
(1)每日观察动物饮食、存活情况及行为活动,记录各组动物脑卒中发作数。
(2)病理学观察所有大鼠均取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脑出血、脑梗塞或混合性脑 卒中,计算各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
(3)大鼠麻醉后行主动脉插管,0.1mg/ml硝普钠充分扩张血管后,2.5%戊二醛灌注固 定,断头取脑,分离颅底动脉环及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和细动脉,2.5%戊二醛固定,包埋、切 片,甲苯胺蓝染色。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的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径,计算中膜 厚度/管腔内径的比值,每张切片测10条血管。
结果:在试验观察期内,模型组大鼠总计发生脑卒中15只,病理组织学观察,总计发生 脑卒中25只,其中脑出血9只,脑梗死11只,混合性中风5只。脑卒中灶及周围均可见小 动脉透明变性或纤维素坏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有的管腔内可见微血栓形成,管周渗 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脑卒中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但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 较无显著差异。见表7。
表7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连续给药20周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
              大鼠脑卒中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动物数 脑卒中发生数 (发生率) 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生数 与发生率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 - 0.5+1.0+ 0.04 0.5+1.0 30 27 28 28 0(0%) 15(55.6%) 5(17.9%) 7(25.0%) 1(3.3%) 25(92.6%)** 9(32.1%)▲▲ 12(42.9%)▲▲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表8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连续给药20周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
                       大鼠脑动脉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mg/kg) 动物 数 中膜厚度 (μm) 管腔内径 (μm) 中膜厚度/管腔内 径(%) 正常组 模型组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 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 - - 0.5+1.0 +0.04 0.5+1.0 30 27 28 28 14.3±3.4 46.4±10.2** 30.8±8.4▲▲ 34.5±7.9▲▲ 126.7±20.0 98.7±10.1** 126.3±18.6▲▲ 120.5±14.2▲▲ 12.2±2.6 48.8±8.6** 23.8±6.4▲▲★ 29.5±4.3▲▲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P<0.05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动脉中膜厚度增加,管腔内径减小,中膜厚度/管腔内 径比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内 径比降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进一步降 低,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8。
药理实验3: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亚叶酸钙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的靶器官保护 作用
SD大鼠,体重150~180g,造模方法同药理实验1。然后根据血压和血脂水平将大鼠分 为模型组,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25+1.0mg/kg)组,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亚叶酸钙(0.25+1.0+0.05mg/kg)组,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亚叶酸钙(0.25+1.0 +0.10mg/kg)组,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亚叶酸钙(0.25+1.0+0.20mg/kg)组,亚叶 酸钙(0.08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大鼠继续饲喂高脂饲料,正常组大鼠饲喂普通 饲料。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溶液,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 连续给药20周。
测定给药前后血压;20周后取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 三酯(TG)、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水平。20周后收集尿液,测尿蛋白、24h尿α1微球蛋白;取血,测定血肌酐、计算肌酐清除 率(Ccr)。20周后,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并计算胶原蛋白含 量;心肌组织常规切片,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分 离左肾,石蜡切片,测量肾内小动脉内径、壁厚,计算壁厚内径比。采集主动脉样本,用图 像分析法检测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
结果表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出现血压血脂升高,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及氨 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亚叶酸钙组大鼠血压血脂均显著降低,与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 他汀组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亚叶酸钙组大鼠血压和血脂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出现显著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亚叶酸钙 对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亚叶酸钙合用对内皮细胞的 保护作用显著增强;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具有抗氧化作用,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与亚叶酸钙合用抗氧化作用显著增强;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其心肾功能损害具有保护 作用,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亚叶酸钙合用,对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大鼠的心肾功能保护 作用显著增强;模型组大鼠出现主动脉壁斑块,与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左旋氨 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25+1.0mg/kg)+不同剂量亚叶酸钙(0.05~0.20mg/kg)组大鼠主 动脉壁斑块面积有进一步降低趋势。
药理实验4: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左旋亚叶酸钙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伴血脂 异常大鼠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8~10周龄,饲喂高脂饲料。试验前测定血压, 根据血压数值,将SHRsp分成模型组、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0.25+1.0mg/kg)组、 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左旋亚叶酸钙(0.25+1.0+0.025mg/kg)组、另设WKY对照组, 每组3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20周。观察各 组动物脑卒中发作数及首次发作时间;脑组织切片,计算各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分离颅底 动脉环及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和细动脉,切片,测定血管的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径,计算中膜 厚度/管腔内径的比值。
结果表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 均显著降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脑卒中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但与氨氯地平+阿 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 内径比较模型组降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组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内径 比进一步降低,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片剂、双层片剂、多层片剂、缓释片剂、单室控 释片剂、双室控释片剂、微孔型控释片剂、舌下含片、口腔速崩片、分散片、肠溶片、颗粒 剂、丸剂、肠溶胶囊、延迟释放片、定时/位释放片、普通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含有 微丸或小片的胶囊、含有微丸或小片的pH依赖型胶囊、颗粒剂、口服液、膜剂或贴剂等剂型。
该药物组合物中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载体,可制成普通口服制剂,包括普通片剂、普 通胶囊、颗粒剂等,制成片剂时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有助于将活性化合物配制成药 用制剂的赋形剂和辅药,如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 糖、氯化钠、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等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物,属于本领域常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三联药物组合物具有明 显协同作用,研究表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三联对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和抗脂 质过氧化作用,且效果优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二联应用;在靶器官肾脏的功能保护方面,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三联的效果显著强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二联用药;在靶器官心 脏方面,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分别代表心肌纤维化病变 的两种主要形式——间质纤维化和血管周围纤维化的病变程度,是衡量心脏重构的主要指标, 而心脏重构的程度又是体现心脏功能的基础,如胶原含量增加可增强室壁的僵硬度,降低心 室顺应性致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研究表明本发明的三联应用在保护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协同 作用,且优于上述二联用药;在靶器官肾脏方面,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三联的疗效同 样好于上述二联用药;在血管方面,本发明的三联应用也具有协同作用,主动脉壁斑块面积 的降低效果强于上述二联用药。
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关系是连续的,一致的,且独立于其它危险因素,血压越高, 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肾病的危险就越大;血脂异常也具有这类相似的特征。 因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脑血管 事件危险性”与上述靶器官损害等疾病的治疗是有区别的。所谓“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是 指一个患者个体相对于整个人群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十多年,在心脑血管疾病研 究领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愈来愈成为衡量药物疗效或治疗方案的主要指标,国际 上一些大型临床试验都是选择这类指标作为临床终点的。本发明提供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叶酸三联药物组合物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且其效果显著强于氨氯地 平/阿托伐他汀二联应用的效果。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其协同作用在于协同保护内皮细胞 功能作用、协同抗氧化作用、协同保护心肾功能、协同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 用、协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而且在上述这些药理作用中,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氨氯地平/阿托 伐他汀/叶酸三联的药物组合物效果均优于仅含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二联药物组合物。因 此,对于现有技术有显著的改善意义。
鉴于上述协同功效在临床中的有益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用剂量的含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及叶酸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伴血脂异常、高血压伴 血脂异常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或在制备用于降 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提供给患者这种特定用途的药 物组合物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服药方便,降低医疗费用,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药理作用的实验支持详见以 下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片剂制备
处方如下(1000片):
氨氯地平            5g
阿托伐他汀          10g
叶酸                0.2g
羧甲基淀粉钠        20g
磷酸氢钙            180g
10%聚维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制备方法:将原辅料粉碎过80目筛,干燥备用。取相当于5g氨氯地平量的苯磺酸氨氯 地平、阿托伐他汀10g和叶酸0.2g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加入羧甲基淀粉钠20g、磷 酸氢钙180g,按照等量递增法均匀混合,将叶酸溶解于粘合剂10%聚维酮水溶液中,加入粘 合剂适量制软材,30目制粒,40~45℃干燥3h;30目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含量 测定后用8号冲头,压片,即得。制备过程中注意避光,成品检验合格后,塑泡罩包装, 避光保存。制成的复方片剂中每片含氨氯地平5mg、阿托伐他汀10mg、叶酸0.2mg。
实施例2制备复方片剂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15种药物复方的成分及含量见表9。
表9 15种复方活性药物配方组成
  复方种类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叶酸   亚叶酸钙   左旋亚叶酸钙     1     5mg     -     10mg  0.4mg   -     -     2     5mg     -     10mg  1.6mg   -     -     3     2.5mg     -     80mg  0.8mg   -     -     4     10mg     -     10mg  0.4mg   -     -     5     2.5mg     -     80mg  -   0.5mg     -     6     5mg     -     10mg  -   1.0mg     -     7     2.5mg     -     40mg  -   -     0.125mg     8     5mg     -     10mg  -   -     0.25mg     9     -     5mg     20mg  0.8mg   -     -     10     -     2.5mg     10mg  0.4mg   -     -     11     -     5mg     20mg  -   1.0mg     -     12     -     2.5mg     10mg  -   0.5mg     -     13     -     5mg     20mg  -   -     0.75mg     14     -     2.5mg     10mg  -   -     0.25mg     15     -     2.5mg     10mg  -   -     0.125mg
注:氨氯地平盐的投药量=表中所示剂量×(氨氯地平盐分子量/氨氯地平分子量);按1000片/粒/袋计制 备药物时,投药量=表中所示剂量×1000。
实施例3  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胶囊制备
处方如下(1000粒):
氨氯地平            5g
阿托伐他汀          10g
叶酸                0.2g
乳糖                100~200g
羧甲基淀粉钠        15~25g
10%聚维酮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制备方法:将原辅料粉碎过80目筛,干燥备用。取相当于5g氨氯地平量的马来酸氨氯 地平、阿托伐他汀10g和叶酸0.2g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加入100~200g乳糖、15~ 25g羧甲基淀粉钠(辅料确切用量按照活性药物用量调整),按照等量递增法均匀混合,用10% 聚维酮乙醇溶液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60℃干燥约2h,20目筛整粒,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为2-3%,将干燥后的颗粒与处方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半成品进行检测,测定含量,装入空 心胶囊,即得1000粒胶囊。制备过程中注意避光。成品检验合格后铝塑泡罩包装,避光保存。 制成的复方胶囊中每粒含氨氯地平5mg、阿托伐他汀10mg、叶酸0.2mg。
实施例4制备复方胶囊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15种药物复方的成分及含量见表9。
实施例5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叶酸颗粒剂制备
处方如下(1000袋):
氨氯地平            5g
阿托伐他汀          10g
叶酸                0.2g
乳糖                850~950g
羧甲基淀粉钠        10~20g
阿拉伯胶            2g    
10%聚维酮水溶液    适量
甜橙香精            2g
阿斯巴甜            5g
聚乙二醇            1%
制备方法:将原辅料粉碎过80目筛,干燥备用。取相当于5g氨氯地平量的甲磺酸氨氯 地平、阿托伐他汀10g和叶酸0.2g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加入850~950g乳糖、10~ 20g羧甲基淀粉钠(辅料确切用量按照活性药物用量调整),按照等量递增法均匀混合,用10% 聚维酮乙醇溶液制成软材,18目筛制粒,60℃干燥约2h,16目筛整粒,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为2%以下,将干燥后的颗粒与处方量甜橙香精、阿斯巴甜、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半成品进行 检测,测定含量,装入铝袋即得1000袋。制备过程中注意避光。制成的复方颗粒剂中每袋含 氨氯地平5mg、阿托伐他汀10mg、叶酸0.2mg。
实施例6制备复方颗粒剂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15种药物复方的成分及含量见表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