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软件 / 片段 / 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

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

阅读:1054发布:2020-06-02

专利汇可以提供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同时检测 甘蔗 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通过对甘蔗线条花叶病毒、 高粱 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及特异性引物浓度、酶用量和 退火 温度 等的优化,建立了通过一次RT-PCR反应能使3种病原的反转录和PCR扩增在同一反应管中,同一反应条件下一步同时完成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简单,避免了常规RT-PCR的重复检测或两步法多重RT-PCR反应步骤、程序比较复杂、耗时长、交叉污染。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生产和应用、种质交换和引种检疫,对防控甘蔗花叶病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3种甘蔗花叶病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中采用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检测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所述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由SCSMV上游引物和SCS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
800bp,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高粱花叶病毒引物检测高粱花叶病毒,所述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由SrMV上游引物和Sr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450bp,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甘蔗花叶病毒引物检测甘蔗花叶病毒,所述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由SCMV上游引物和SC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
200bp,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检测结果判定为: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80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阳性;若无
800bp条带,则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阴性;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45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高粱花叶病毒阳性;若无450bp条带,则为高粱花叶病毒阴性;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20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甘蔗花叶病毒阳性;若无200bp条带,则为甘蔗花叶病毒阴性;
当检测样品同时扩增到上述三条条带、或同时扩增到上述任意两条条带,则该样品感染了对应的病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2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体系中有灭菌ddH2O 8.4μL,2×1Step Buffer 8.0μL,5U/μL Prime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RNA模板1.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条件为:50℃反转录30min,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
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降温至12℃结束反应。
3.采用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组,其特征在于:由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高粱花叶病毒引物和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组成,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所述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由SCSMV上游引物和SCS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800bp,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高粱花叶病毒,所述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由SrMV上游引物和Sr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450bp,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甘蔗花叶病毒,所述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由SCMV上游引物和SC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200bp,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4.一种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组,所述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2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体系:灭菌ddH2O 8.4μL,2×1Step Buffer 8.0μL,5U/μL Prime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各
0.4μL,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RNA模板1.0μL。
6.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组或权利要求4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试剂盒在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应用,所述3种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

说明书全文

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85%以上,在农业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蔗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世界性甘蔗“癌症”,导致感病植株品质变劣,种苗萌芽率下降、分蘖减少,蔗糖结晶率下降,感染率达30%以上时产量损失30%~50%,蔗糖分下降6%~14%,已成为我国蔗区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蔗糖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防治甘蔗花叶病的有效药剂,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隔离检疫、筛选抗病品种,或培育无毒种苗等是防控甘蔗花叶病的重要措施,而对种苗及植株进行快速准确的病毒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0003] 甘蔗花叶病病原复杂,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我国蔗区已确定的甘蔗花叶病病原主要有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3种。这3种病原病毒所引起的症状表现非常相似,常常存在复合侵染或交叉感染现象,仅通过症状表现很难准确区分三种病原,而准确区分三种病原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抗病育种,选育不同病毒病原的抗性品种;同时也可以对不同病毒病原在各个地区的发生危害进行准确监测,实现品种合理布局,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花叶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还可以适时监测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出口种质带毒情况,为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因此,必须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准确诊断。
[0004] 基因检测是从核酸平检测病毒,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血清学检测,特别适用于准确性要求高的样本检测。目前甘蔗病毒的基因检测方法主要有PCR、RT-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其中常规RT-P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NA病毒检测方法,但常规RT-PCR一次只能对单一病毒进行检测。对于田间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复合侵染发生的甘蔗花叶病,利用常规RT-PCR进行病原检测,则需要进行2次或3次的RT-PCR,操作步骤繁琐,且使用试剂种类多,成本高,检测一个样品至少需8h才能出结果,耗时长、检测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现有的多重RT-PCR检测多采用两步法,需要在两个反应体系中完成病原的检测,反应步骤、程序比较复杂、耗时长、易造成交叉污染。
[0005] 随着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甘蔗生产上的运用,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快速、准确、高通量的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方法,目前未见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性的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以简化操作、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3种甘蔗花叶病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所述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中采用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检测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所述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由SCSMV上游引物和SCS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800bp,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高粱花叶病毒引物检测高粱花叶病毒,所述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由SrMV上游引物和Sr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450bp,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甘蔗花叶病毒引物检测甘蔗花叶病毒,所述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由SCMV上游引物和SC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200bp,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检测结果判定为:
[0008]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80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阳性;若无800bp条带,则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阴性;
[0009]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45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高粱花叶病毒阳性;若无450bp条带,则为高粱花叶病毒阴性;
[0010] 当检测样品扩增到200bp大小的单一条带时,该样品为甘蔗花叶病毒阳性;若无200bp条带,则为甘蔗花叶病毒阴性;
[0011] 当检测样品同时扩增到上述三条条带、或同时扩增到上述任意两条条带,则该样品感染了对应的病毒。
[0012] 所述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其2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体系中有灭菌ddH2O 8.4μL,2×1 Step Buffer 8.0μL,5U/μL Prime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RNA模板1.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条件为:50℃反转录
30min,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
72℃延伸10min,降温至12℃结束反应。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组采用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组,由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高粱花叶病毒引物和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组成,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所述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由SCSMV上游引物和SCS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800bp,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高粱花叶病毒,所述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由SrMV上游引物和Sr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450bp,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用于检测甘蔗花叶病毒,所述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由SCMV上游引物和SC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200bp,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包括所述的采用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组,所述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
[0015] 进一步,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20μL一步法多重RT-PCR反应体系:灭菌ddH2O 8.4μL,2×1 Step Buffer 8.0μL,5U/μL Prime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各0.25μL,RNA模板1.0μL。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特异性引物组或上述试剂盒用一步法多重RT-PCR方法在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3种病原的应用,所述3种病原为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一次RT-PCR反应既能完成反转录和PCR扩增,可同时扩增到引起甘蔗花叶病的3种病原的特异性条带,特异性强、快速、准确、操作步骤简单、灵敏度高。
[0019] 本发明针对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3种病原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三对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并通过对这三对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引物浓度、酶用量和退火温度等的优化,仅一次RT-PCR反应(在一个RT-PCR反应体系,同一反应管中,同一反应条件下),以样品总RNA为模板,一步即能完成反转录和PCR扩增,克服了常规RT-PCR进行病原检测,需要进行2次或3次的RT-PCR,操作步骤繁琐,使用试剂种类多,成本高和两步法多重RT-PCR反应步骤、程序比较复杂、耗时长、交叉污染的缺陷
[0020] 本发明可使SCSMV、SrMV和SCMV三种病原病毒在浓度为0.1ng/μL时仍能扩增出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即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0021] 本发明仅需3小时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大幅节约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2] 本发明方法所有试剂均在反应前加入反应管,避免扩增后开盖加入反应液产生污染,大大减少了假阳性的出现。
[0023] 本发明方法整个检测过程无需大量的试剂和耗材,降低了检测成本。
[0024] 2.本发明能快速、准确检测、区分引起甘蔗花叶病的三种病原,对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甘蔗花叶病的抗病育种,对不同病毒病原在各个地区的发生危害进行准确监测,实现品种合理布局,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花叶病防控措施、适时监测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出口种质带毒情况,为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种质交换和引种检疫,防控甘蔗花叶病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0025] 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是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0026] 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是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0027] 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的是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0028] 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的是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0029] 序列表中SEQ ID NO:5所示的是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0030] 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的是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3种病原引物RT-PCR检测特异性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3、5依次为SCSMV、SrMV、SCMV;2、4、6分别为相对应的阴性对照。
[0032] 图2为3种病原引物浓度优化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4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引物组合。
[0033] 图3为DNA聚合酶用量优化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4依次为2.5U、4U、5U、6U。
[0034] 图4为退火温度优化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8依次为50℃、52℃、54℃、56℃、58℃、60℃、62℃、64℃。
[0035] 图5为一步法多重RT-PCR特异性和稳定性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为SCSMV+SrMV+SCMV;2为SCSMV+SrMV;3为SCSMV+SCMV;4为SrMV+SCMV;5为SCSMV;6为SrMV;7为SCMV;8为阴性对照;9为空白对照。
[0036] 图6为一步法多重RT-PCR灵敏度分析电泳图,M为DNA Marker E;1-7SCSMV、SrMV和0 1 2 3 4 5 6
SCMV 3种病原病毒复合RNA模板稀释倍数依次为10、10、10、10、10、1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
[0038] 1.引物设计
[0039] 根据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3种病原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应用BLAST在线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出三对特异性引物即所述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高粱花叶病毒引物及甘蔗花叶病毒引物,并对引物之间的同源性和互补性分析和优化,以确保上述三种病原能扩增出差异明显的特异性片段,最后交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所述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引物由SCSMV上游引物和SCS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800bp,SCS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CS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高粱花叶病毒引物检测高粱花叶病毒,所述高粱花叶病毒引物由SrMV上游引物和Sr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450bp,Sr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r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甘蔗花叶病毒引物检测甘蔗花叶病毒,所述甘蔗花叶病毒引物由SCMV上游引物和SCMV下游引物组成,目的片段长度为200bp,SCMV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SCMV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0040] 2.总RNA提取
[0041] 按文献“Wang X Y,Li W F,Huang Y K,et al.Molecular detec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viruses causing mosaic symptoms in new sugarcane varieties in China.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17,148(4):931-940.”方法检测得到单独感染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CSMV)、高粱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甘蔗叶片,采集SCSMV、SrMV、SCMV单独侵染的甘蔗叶片0.2g,使用植物基因组RNA提取试剂盒(以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公司的TransZol Plant植物RNA提取试剂盒为例)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具体步骤按照该说明书操作。
[0042] 3.单重RT-PCR检测
[0043] 3.1一步法RT-PCR扩增
[0044] 20μL一步法RT-PCR反应体系中,灭菌ddH2O 7.6μL,2×1 Step Buffer 8.0μL,Prime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1.0μL,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各0.4μL,RNA模板为1.0μL。一步法RT-PCR反应条件为:50℃反转录30min,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降温至12℃结束反应。
[0045] 采用上述一步法RT-PCR反应体系和一步法RT-PCR反应条件,分别以步骤2.提取的分别感染了上述3种病毒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单重RT-PCR检测。
[0046] 3.2PCR产物电泳检测
[0047] 取6μL PCR扩增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SCSMV、SrMV和SCMV的扩增条带,依次约为800bp、450bp和200bp,其大小与理论值相符,结果见图1。
[0048] 4.一步法多重RT-PCR优化
[0049] 4.1引物浓度比例的优化
[0050] 设置了4个引物浓度组合:
[0051] 第一组: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
[0052] 第二组: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μmol/L,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4μmol/L。
[0053] 第三组: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μmol/L,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
[0054] 第四组: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4μmol/L,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
[0055] 按照上述3.单重RT-PCR检测方法,以3种病原病毒复合RNA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反应,电泳结果见图2。经筛选,20μmol/L SCSMV上下游引物,20μmol/L SrMV上下游引物,20μmol/L SCMV上下游引物最佳终浓度分别为0.25、0.4、0.25μmol/L,即20μL一步法多重RT-PCR体系中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各0.25μL,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各0.4μL,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和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各0.25μL。
[0056] 4.2 DNA聚合酶用量的优化
[0057] 对浓度为5U/μL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设置4个梯度:2.5U、4U、5U、6U四个梯度,按照上述3.单重RT-PCR检测方法,以3种病原病毒复合RNA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反应,电泳结果见图3。Taq DNA聚合酶用量4U和6U时条带较清晰,但从节约成本度考虑,选用4U,即Primer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
[0058] 4.3退火温度优化
[0059] 对退火温度进行优化,从50℃到64℃每2℃为一个梯度,按照上述3.单重RT-PCR检测方法,以3种病原病毒复合RNA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反应,电泳结果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62℃时扩增出的3条条带均比较清晰且无杂带,因此选定退火温度62℃为最佳。
[0060] 4.4一步法多重RT-PCR特异性和稳定性
[0061] 根据上述优化结果,一步法多重RT-PCR最佳反应体系为:灭菌ddH2O 8.4μL,2×1 Step Buffer 8.0μL,5U/μL Primer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0.8μL,20μmol/L SCSMV上游引物0.25μL,20μmol/L SCSMV下游引物0.25μL,20μmol/L SrMV上游引物0.4μL,20μmol/L SrMV下游引物0.4μL,20μmol/L SCMV上游引物0.25μL,20μmol/L SCMV下游引物0.25μL,RNA模板1.0μL;一步法多重RT-PCR最佳反应条件为:50℃反转录30min,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10min,降温至12℃结束反应。
[0062] 具体地,取多份单独侵染SCSMV、SrMV、SCMV的RNA样品,按照3种病原病毒复合RNA模板(1种)、两种病原病毒随机组合的复合RNA模板(3种)、单一病原病毒RNA模板(3种)的方式配制成7种不同的检测样品,健康甘蔗样品总RNA作为阴性对照,采用上述4.4优化的条件,对其进行检测并重复实验。电泳结果见图5。图5表明:3对引物混合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分别以3种、2种、1种病毒的RNA作模板,均能够同时扩增出对应的特异条带,无杂带出现,而阴性和空白对照样品则无扩增条带出现,说明这3对引物扩增不同病毒的片段是特异和专化的,无交叉和相互干扰现象,所建立的一步法多重RT-PCR不仅可以检测甘蔗花叶病的单个病原病毒,而且可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的3种病原病毒。
[0063] 5.三重RT-PCR灵敏度分析
[0064] 取浓度分别为100ng/μL的SCSMV、SrMV和SCMV三种病原病毒总RNA等体积混合在一0 1 2 3 4 5 6
起作为复合RNA模板,将复合RNA模板进行10、10、10 、10、10、10 、10倍的梯度稀释,采用上述4.4优化的条件,进行多重PCR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电泳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当稀释倍数为103时,即SCSMV、SrMV和SCMV三种病原病毒RNA浓度均为0.1ng/μL时,多重RT-PCR仍能扩增出各病原病毒的特异性条带,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