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利用pmi基因快速获得转基因甘蔗的方法 CN200710008719.X 2007-03-19 CN101270353A 2008-09-24 张木清; 吴杨; 陈如凯; 卓晓蕾
一种利用pmi基因快速获得转基因甘蔗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甘露糖筛选体系的建立,基因枪转化和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筛选,抗性苗的获得和生根,抗性再生苗的分子检测和氯酚红法检测法检测pmi基因表达。本发明转化周期短,选择标记系统具有产物安全、选择程序简单、筛选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转化植物的代谢平衡等优点,并且检测手段快速、灵敏、可信度高的。利用该技术12周即可获得大量的目标转基因再生苗,解决了转基因安全问题。
22 一种稻多抗融合基因及其应用 CN202011578316.0 2020-12-28 CN112646827A 2021-04-13 林拥军; 李传旭; 管梦宇; 赵成爽
发明提供了一种稻多抗融合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人工合成和修饰的草甘膦抗性基因(I.variabilis‑EPSPS*)、螟虫抗性基因(cry1C*)、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OsLecRK1*)、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和稻瘟病抗性基因(Pi9*)通过多基因组装系统重组到pYLTAC380载体上,形成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380‑6G。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最终获得同时具有高抗草甘膦、螟虫、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水稻品种。
23 一种高抗性淀粉含量粳稻选育方法 CN201410586260.1 2014-10-29 CN104429923B 2017-04-19 吴殿星; 舒小丽; 孙健; 张宁; 徐开盛
发明公开了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抗性淀粉含量粳稻选育方法。该方法以高抗性淀粉含量籼稻为亲本,与中低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粳稻杂交,杂交得F1代种子,F1代自交,F2代植株中选择粳稻类型稻单株,先筛选垩白少,再分析易筛选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后分析选择抗性淀粉含量的水稻植株,F3代株系中,选择垩白少、抗性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兼顾的优良单株,F4代株系中,开展淀粉稻米理化品质检测,选择低糊化温度、软胶稠度的株系,自交重复,开展系统选育,获得高抗性淀粉、中等直链淀粉兼顾理化品质的优质水稻。本发明育成的优质粳稻保持高抗性淀粉功能特性的同时,满足粳稻大米消费者的选择。
24 一种清除双歧杆菌抗性质粒的基因编辑工具及其应用方法 CN202211013044.9 2022-08-23 CN116004689A 2023-04-25 艾连中; 宋馨; 熊智强; 夏永军; 王光强
发明涉及一种清除双歧杆菌抗性质粒的基因编辑工具及其应用方法,基因编辑工具含有两个sgRNA的基因编辑质粒,其中每个质粒包括用于编辑目的基因的sgRNA1和诱导表达靶向质粒中抗性基因、用于消除质粒的sgRNA2,在实施基因编辑过程中,由编辑目的基因的sgRNA1实现基因敲除,编辑完毕后,加入诱导剂以启动靶向质粒中抗性基因的sgRNA2的表达,从而实现基因编辑质粒消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CRISPR系统,能够有效消除双歧杆菌中的抗性质粒,通过Cas9蛋白对抗性基因的切割造成质粒双链断裂,最终可获得抗性质粒完全消除的稳定菌株,具有简单有效,设备要求与成本较低,质粒清除率高等特点。
25 一种高抗性淀粉含量粳稻选育方法 CN201410586260.1 2014-10-29 CN104429923A 2015-03-25 吴殿星; 舒小丽; 孙健; 张宁; 徐开盛
发明公开了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抗性淀粉含量粳稻选育方法。该方法以高抗性淀粉含量籼稻为亲本,与中低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粳稻杂交,杂交得F1代种子,F1代自交,F2代植株中选择粳稻类型稻单株,先筛选垩白少,再分析易筛选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后分析选择抗性淀粉含量的水稻植株,F3代株系中,选择垩白少、抗性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兼顾的优良单株,F4代株系中,开展淀粉稻米理化品质检测,选择低糊化温度、软胶稠度的株系,自交重复,开展系统选育,获得高抗性淀粉、中等直链淀粉兼顾理化品质的优质水稻。本发明育成的优质粳稻保持高抗性淀粉功能特性的同时,满足粳稻大米消费者的选择。
26 一套高效抗性标记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CN201310722485.0 2013-12-24 CN103695456B 2015-07-22 诸葛斌; 盛冠一; 宗红; 陆信曜; 方慧英; 诸葛健
发明公开了一套高效抗性标记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包括一种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W303-1A cup1Δ及含有CUP1铜抗性筛选标记的酵母表达载体,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酿酒酵母铜抗性基因cup1,获得一株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W303-1A cup1Δ,其对Cu2+的最低抑制浓度(SC培养基上)由1.2mM降为0.08mM;以pYX212载体为基本构架,以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构建了以CUP1作为铜抗性标记的pYX212M酿酒酵母高效表达系统,并成功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可用于酿酒酵母高效表达外源蛋白,拓宽了酿酒酵母的使用领域。
27 一套高效抗性标记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CN201310722485.0 2013-12-24 CN103695456A 2014-04-02 诸葛斌; 盛冠一; 宗红; 陆信曜; 方慧英; 诸葛健
发明公开了一套高效抗性标记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包括一种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W303-1A cup1Δ及含有CUP1铜抗性筛选标记的酵母表达载体,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酿酒酵母铜抗性基因cup1,获得一株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W303-1A cup1Δ,其对Cu2+的最低抑制浓度(SC培养基上)由1.2mM降为0.08mM;以pYX212载体为基本构架,以铜离子敏感型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构建了以CUP1作为铜抗性标记的pYX212M酿酒酵母高效表达系统,并成功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可用于酿酒酵母高效表达外源蛋白,拓宽了酿酒酵母的使用领域。
28 一种高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2010394990.7 2020-05-12 CN111291769B 2020-08-07 吴泽彬; 王必琪; 徐洋; 詹天明; 陆威; 盛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采用经过对抗性学习的生成器提取待检测图像的特征图,采用多尺度区域提取,获得特征图的候选框,再采用经过对抗性学习的异物检测网络,区别类间差异,获得高精度的异物类别和位置信息,适用于目标样本不足情况下的高铁接触网异物检测。
29 一种高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2010394990.7 2020-05-12 CN111291769A 2020-06-16 吴泽彬; 王必琪; 徐洋; 詹天明; 陆威; 盛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采用经过对抗性学习的生成器提取待检测图像的特征图,采用多尺度区域提取,获得特征图的候选框,再采用经过对抗性学习的异物检测网络,区别类间差异,获得高精度的异物类别和位置信息,适用于目标样本不足情况下的高铁接触网异物检测。
30 Harpin编码基因hrpZPsgS1或其表达的harpinZPsgS1蛋白的应用 CN201310015062.5 2013-01-16 CN103103202A 2013-05-15 高学文; 张岩; 伍辉军
发明公开了Harpin编码基因hrpZPsgS1或其表达的harpinZPsgS1蛋白的应用。本发明所获得harpinZPsgS1蛋白处理烟草,可以促进烟草的生长,显著提高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疫霉病的抗性,而且该抗性不仅局限于harpinZPsgS1处理的部位,也包括处理周边的叶片及整株植物,并且该过程伴随着PR蛋白的表达,说明harpinZPsgS1可以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以上结论证明harpinZPsgS1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
31 多年生黑麦草的遗传转化方法 CN200510020540.7 2005-03-21 CN100381574C 2008-04-16 马欣荣; 刘华玲; 杨宏
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对多年生黑麦草进行遗传转化。用从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经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抗生素筛选,获得抗性植株。经PCR、GUS组织染色和Southern bloting验证,结果表明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植株。该转化系统的建立,为定向进行分子设计改良黑麦草品种,打下基础
32 多年生黑麦草的遗传转化方法 CN200510020540.7 2005-03-21 CN1656881A 2005-08-24 马欣荣; 刘华玲; 杨宏
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对多年生黑麦草进行遗传转化。用从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经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抗生素筛选,获得抗性植株。经PCR、GUS组织染色和Southern bloting验证,结果表明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植株。该转化系统的建立,为定向进行分子设计改良黑麦草品种,打下基础
33 跨重置维护操作系统秘密 CN201780040515.6 2017-06-22 CN109416720B 2022-04-01 R·D·杨; J·B·巴克卢; R·艾格纳; A·L·米肖; J·J·考克斯
设备包括重置抗性存储库和可信密钥服务。重置抗性存储库跨各种不同的设备重置或数据无效操作而维护数据。可信密钥服务为从引导配置在设备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一个维护与引导配置相关联的加密密钥。设备还具有特定于该设备的主密钥。与引导配置相关联的每个密钥都使用主密钥加密。在引导设备时,识别在设备上运行的引导配置,并且获得与该引导配置相关联的密钥(例如,从重置抗性存储库或加密密钥库)。主密钥用于解密获得的密钥,并且获得的密钥用于解密与从引导配置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关联的秘密。
34 跨重置维护操作系统秘密 CN201780040515.6 2017-06-22 CN109416720A 2019-03-01 R·D·杨; J·B·巴克卢; R·艾格纳; A·L·米肖; J·J·考克斯
设备包括重置抗性存储库和可信密钥服务。重置抗性存储库跨各种不同的设备重置或数据无效操作而维护数据。可信密钥服务为从引导配置在设备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一个维护与引导配置相关联的加密密钥。设备还具有特定于该设备的主密钥。与引导配置相关联的每个密钥都使用主密钥加密。在引导设备时,识别在设备上运行的引导配置,并且获得与该引导配置相关联的密钥(例如,从重置抗性存储库或加密密钥库)。主密钥用于解密获得的密钥,并且获得的密钥用于解密与从引导配置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关联的秘密。
35 一种无抗性标记基因枯草表达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202210816750.0 2022-07-12 CN115976082A 2023-04-18 潘力; 陈倩琳
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抗性标记基因枯草表达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SCK6超级感受态直接构建不含大肠杆菌复制起始位点Ori及苄抗性基因的Bsggt重组表达质粒,能够获得更小的游离质粒表达系统,为异源蛋白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提供了更小质粒的稳定表达工具。本发明使用Cas9n‑AID基编辑技术进行无抗性标记表达质粒的构建对于菌株的筛选过程简单,所构建的无抗性标记表达质粒相对于传统的穿梭质粒更小,且表达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诱导剂进行蛋白的诱导表达,由于表达质粒无抗性标记,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没有抗生素的压生长速度能明显提高,高表达的同时无抗生素的引入更适用于食品安全级别的生产应用。
36 面向跨语言描述的对抗性数据增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2110198513.8 2021-02-22 CN112819091A 2021-05-18 肖宇; 鲁统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跨语言描述的对抗性数据增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干净的图像‑文本对数据集;利用序列到序列模型,生成文本对抗性样本;对图像描述生成模型进行训练:若当前训练阶段为对抗性训练阶段,则生成图像对抗性样本,进而扩充图像‑文本对,然后以扩充后的图像‑文本对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根据联合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若当前训练阶段为非对抗性训练阶段,则以干净的图像‑文本对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根据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获得训练好的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和扩充后的图像‑文本对数据集。本发明通过易操作的数据增强方式,扩充了数据集,提升了图像描述生成模型的鲁棒性以及性能。
37 番茄富含羟脯酸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在提高植物对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 CN202011073407.9 2020-10-09 CN112159816B 2022-08-26 李先碧; 裴炎; 金丹; 范艳华; 于晓涵; 侯磊; 赵娟; 李美华; 郑雪丽; 唐梦
发明公开了番茄富含羟脯酸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在提高植物对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通过番茄中克隆富含羟脯氨酸的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SlHypSys组成性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然后再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SlHypSys基因导入植物,获得了正常转录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烟草花株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病情指数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对黄萎病的抗性显著提高,表明SlHypSys基因能够用于提高植物对黄萎病的抗性,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38 番茄富含羟脯酸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在提高植物对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 CN202011073407.9 2020-10-09 CN112159816A 2021-01-01 李先碧; 裴炎; 金丹; 范艳华; 于晓涵; 侯磊; 赵娟; 李美华; 郑雪丽; 唐梦
发明公开了番茄富含羟脯酸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在提高植物对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通过番茄中克隆富含羟脯氨酸的系统素前体蛋白基因SlHypSys,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SlHypSys组成性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然后再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SlHypSys基因导入植物,获得了正常转录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烟草花株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病情指数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对黄萎病的抗性显著提高,表明SlHypSys基因能够用于提高植物对黄萎病的抗性,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39 一种大片段DNA跨物种转移辅助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202311602883.9 2023-11-28 CN117603898A 2024-02-27 颜富; 韩丽媛; 张友明; 陆秋杰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片段DNA跨物种转移辅助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将出发菌株大肠杆菌的DNA甲基化系统进行敲除,获得大肠杆菌DNA甲基化系统缺失突变株;改造接合转移辅助质粒pUZ8002,将质粒自带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进行敲除,并添加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便于抗性筛选;将改造后的接合转移辅助质粒导入大肠杆菌DNA甲基化系统缺失突变株,经筛选获得正确的转化子,向其中导入Red/ET同源重组辅助质粒pSC101‑ccdA‑gbaA即得。本发明构建的大片段DNA跨物种转移辅助菌株在细胞工厂和人工生命体构建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0 一种通过转化系统素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方法 CN201710866452.1 2017-09-22 CN107574180A 2018-01-12 张海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转化系统素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方法,本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此基因转移到拟南芥中,使其在植物细胞中特异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其对灰霉病的抗性;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可获得新型的具有高抗灰霉病性的植物品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