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亚磷酸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用液体环磷酸酯稳定聚烯 CN200680037823.5 2006-10-04 CN101282980A 2008-10-08 S·厄文斯; S·P·沈; R·E·金; W·艾-阿克达尔
发明公开了例如式I或II的液体环磷酸酯。还公开了含有聚烯和式I或II的液体环亚磷酸酯的稳定组合物,与把式I或II的液体环亚磷酸酯加入或应用于聚烯烃中使其稳定的方法。式I或II的液体环亚磷酸酯稳定剂与聚烯烃是特别相容的。
122 包含氟磷酸酯的催化剂的稳定作用 CN03800307.4 2003-01-16 CN1315572C 2007-05-16 T·A·普克特; G·S·托勒森
发明公开了新型的催化剂体系,其中包括(1)二有机氟磷酸酯配位体;(2)铑,其中克摩尔氟亚磷酸酯配位体(1)与克原子铑的比例至少1∶1;和(3)除铑外的第VIII族金属,或包含第VIII族金属的化合物,其量为在应用该催化剂体系的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生成的HF。其它VIII族金属的存在,降低了在应用该催化剂体系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量。氟化氢来源于配位体非常低平的降解。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催化剂体系的新型催化剂溶液,和该催化剂体系在烯化生产醛类过程中的应用。
123 有机磷酸酯的选择性合成 CN200380104816.9 2003-12-02 CN1720211A 2006-01-11 J·C·里特
申请公开了一种由三卤化磷、醇和有机叔胺选择性地合成三有机磷酸酯中间体包括单和二亚磷酸酯的方法,其中醇和有机叔胺通过以下方式加入:(a)分别地但同时并连续地,(b)分别地、同时地但不连续地,或(c)分别地、不连续地并以有机叔胺和醇的交替部分的方式。
124 磷酸二烷基酯合成工艺 CN02150012.6 2002-10-10 CN1215074C 2005-08-17 王伟; 任不凡; 周曙光; 郑红朝; 钟连发; 叶世胜; 张柏青; 朱建民
一种改进的以三氯化磷和原子数为1-8的烷基一元醇为原料的磷酸二烷基酯工艺,与原有工艺的不同点在于利用生成的含有亚磷酸单烷基酯、亚磷酸等物质的高沸点副产物,使其重新转化为亚磷酸二烷基酯。采用这种工艺制备亚磷酸二烷基酯,其收率远大于原有工艺,可以达到98-99.9%。
125 制备磷酸酯化(phosphitylated)化合物的方法 CN03808763.4 2003-02-24 CN1646452A 2005-07-27 C·维尔纳; F·内伦茨; A·坎施克-康拉德森
提供了制备磷酸酯化化合物包括3′-O-亚磷酰胺的方法,包括将含羟基化合物在亚磷酸酯化活化剂的存在下与亚磷酸酯化试剂反应制备亚磷酸酯化化合物的步骤,亚磷酸酯化活化剂选自(1)由通式(I)的胺衍生的酸-碱络合物,其中R、R1、和R2独立的是C1-C10烷基、C1-C10环烷基、C1-C10芳基、C1-C10芳烷基、C1-C10杂烷基、或C1-C10杂芳基;(2)由通式(II)的胺碱衍生的酸-碱络合物,其中R3、R4、R5、R6、和R7独立的是氢、C1-C10烷基、C1-C10环烷基、C1-C10芳基、C1-C10芳烷基、C1-C10杂烷基、或C1-C10杂芳基,R3、R4、R5、R6、和R7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3)由二氮杂二环胺碱衍生的酸-碱络合物;(4)两性离子胺络合物;和(5)上述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126 制备二磷酸酯的改良方法 CN02828528.X 2002-11-28 CN1622949A 2005-06-01 科妮莉亚·博格曼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含有二杂磷杂环己烯单元的二磷酸酯的方法。
127 剂三壬苯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CN01144352.9 2001-12-17 CN1200072C 2005-05-04 柯长颢; 王爱军; 王晓华; 曹耀强; 杨慧明; 何春; 张芳琴; 周芳; 吴海霞; 左瑾; 白文智; 马翠芳
一种制备抗剂TNP的工艺。以壬基酚与三氯化磷为原料,液态有机物为溶剂,反应在0~180℃温度及0~630mmHg真空度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经吸收可得到盐酸。通过调整三氯化磷与壬基酚的摩尔比可以得到不同牌号的抗氧剂TNP。
128 包含氟磷酸酯的催化剂的稳定作用 CN03800307.4 2003-01-16 CN1547506A 2004-11-17 T·A·普克特; G·S·托勒森
发明公开了新型的催化剂体系,其中包括(1)二有机氟磷酸酯配位体;(2)铑,其中克摩尔氟亚磷酸酯配位体(1)与克原子铑的比例至少1∶1;和(3)除铑外的第VIII族金属,或包含第VIII族金属的化合物,其量为在应用该催化剂体系的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生成的HF。其它VIII族金属的存在,降低了在应用该催化剂体系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量。氟化氢来源于配位体非常低平的降解。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催化剂体系的新型催化剂溶液,和该催化剂体系在烯化生产醛类过程中的应用。
129 磷酸和低级氯代烷的制备方法 CN03146335.5 2003-06-28 CN1486967A 2004-04-07 李建兵
一种磷酸和低级卤代生产工艺,更特定言之是利用三氯化磷和烷基醇(酚)生产亚磷酸和低级卤代烃的方法。三氯化磷和烷基醇(酚)反应生成亚磷酸及低级卤代烃。低级卤代烃可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产物经浓缩结晶得亚磷酸,母液可以循环套用,亚磷酸可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此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130 磷酸二烷基酯合成新工艺 CN02150012.6 2002-10-10 CN1445232A 2003-10-01 王伟; 任不凡; 周曙光; 郑红朝; 钟连发; 叶世胜; 张柏青; 朱建民
一种改进的以三氯化磷和原子数为1-8的烷基一元醇为原料的磷酸二烷基酯新工艺,与原有工艺的不同点在于利用生成的含有亚磷酸单烷基酯、亚磷酸等物质的高沸点副产物,使其重新转化为亚磷酸二烷基酯。采用这种工艺制备亚磷酸二烷基酯,其收率远大于原有工艺,可以达到98-99.9%。
131 剂三壬苯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CN01144352.9 2001-12-17 CN1427064A 2003-07-02 柯长颢; 王爱军; 王晓华; 曹耀强; 杨慧明; 何春; 张芳琴; 周芳; 吴海霞; 左瑾; 白文智; 马翠芳
一种制备抗剂TNP的工艺。以壬基酚与三氯化磷为原料,液态有机物为溶剂,反应在0~180℃温度及0~630mmHg真空度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经吸收可得到盐酸。通过调整三氯化磷与壬基酚的摩尔比可以得到不同牌号的抗氧剂TNP。
132 多齿磷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97194562.4 1997-03-07 CN1089767C 2002-08-28 C·S·斯尼德尔; A·J·J·M·托尼森; C·B·汉森; R·沙里伯; J·M·加纳
制备根据下述通式(1)的多齿磷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式中,n为2-6,R为n价有机基,R1和R2是具有2个或多个环的稠合芳环体系,这些环在相对于所述原子为邻位的位置上只能被氢所取代,首先通过从R1-OH和R2-OH醇化合物及氯化磷化合物制备氯化次磷酸二酯化合物,随后将氯化次磷酸二酯化合物与根据R-(OH)n的醇化合物接触,其中通过在一种溶剂中进行下述两个步骤来制备氯化次磷酸二酯:a)使具有下述通式的化合物与R1OH和R2OH化合物接触:式中,R3和R4是C1-C4烷基,和b)将具有下述式(3)的步骤(a)所得的化合物与HY接触:其中Y代表一卤素原子。
133 解稳定的季戊四醇二磷酸 CN94193721.6 1994-04-25 CN1048019C 2000-01-05 D·R·施蒂文森; S·科达力
发明公开了一类解稳定的二(芳烷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所述二亚磷酸酯适于用作聚烯、特别是聚丙烯的抗化剂添加剂。所述二亚磷酸酯挥发性低、热分解温度高,当混入聚烯烃基料中时能抑制变黄。优选的二亚磷酸酯是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134 一种磷酸高效结晶装置 CN202311507416.8 2023-11-09 CN117695700A 2024-03-15 姚翔; 丁锐; 金斐; 王先武; 袁晓林; 陈磊; 陈永佩; 查日飞; 曹顺智; 董家辉; 葛仲庭; 黄鹏飞; 谭凌杰; 江美玲; 吴超; 谢君; 徐平; 杨茂盛; 袁冬冬; 郑天驰; 周宗林; 朱婉倩; 朱伟旭; 左洋洋; 牛彦军; 高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高效结晶装置,涉及亚磷酸的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结晶釜,所述结晶釜内设置在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一号杆和搅拌杆,所述结晶釜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一号杆穿过通孔,一号杆在通孔内能进行竖直拉动和平旋转;所述一号杆位于结晶釜内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扭簧;通过一号杆带动搅拌杆水平转动,通过推杆带动搅拌杆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得搅拌杆能够产生竖直方向的转动,于是搅拌杆的搅拌范围增大,能够提高对反应原料和水的搅拌效果,实现对物料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结晶釜结晶的效果。
135 一种磷酸溶液蒸发浓缩装置 CN202311244668.6 2023-09-25 CN117298619A 2023-12-29 郭强; 彭万洲; 彭万寿
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溶液蒸发浓缩装置,包括过流罐,所述过流罐顶部设有进料管、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过流罐顶部设有负压发生管,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壳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管体,所述管体底部与所述过流罐底部连通,所述壳体连接有蒸汽系统;换热管机构,所述换热管机构设置在所述过流罐内部,所述管体的顶部与所述换热管机构连通,所述换热管机构还与所述过流罐内部连通,所述过流罐与所述管体形成连通器结构。本发明通过加热器提高溶液受热效果,提高浓缩工艺效率;并通过换热管机构有效的提升了热量利用率,间接缩短浓缩时间。
136 磷酸串级降膜蒸发制备工艺 CN202210762214.7 2022-06-29 CN114940484B 2023-10-10 马建全; 孙承权; 王建琳; 吴祥然; 宋犇; 张磊
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串级降膜蒸发制备工艺。本发明具体工艺流程为:(1)将获得的亚磷酸溶液加入降膜蒸发器中在135~150℃、‑0.095~‑0.075MPa条件下进行浓缩,获得一级浓缩液;(2)向一级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比1/(8~11)的纯;(3)稀释后的一级浓缩液在降膜蒸发器130~140℃、‑0.095~‑0.075MPa条件下进行浓缩,获得二级浓缩液;(4)将二级浓缩液置于结晶釜中在54~57℃条件下进行冷却,出晶后继续保温3.7~4.5h,再自然冷却15~18h;(5)将结晶后的二级浓缩液离心脱水,获得亚磷酸成品。本发明工艺脱酸彻底且用时短、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提高了制备亚磷酸成品的效率和质量
137 一种回收磷酸根离子的方法 CN202210512836.4 2022-05-12 CN114887582B 2023-08-15 关伟; 袁明杰; 李宁; 谢志刚; 刘永胜; 何莉; 董存兰; 张乙夫
一种回收磷酸根离子的方法,包括改性镁水滑石的制备和亚磷酸根离子的吸附,所述改性镁铁水滑石是将Mg2+和Fe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TiCl4,然后加入NaOH调节pH为11‑12,然后水热处理得中间体,再在氮气氛围下进行高温煅烧制得TiO2改性的水滑石。本发明制备的TiO2改性的镁铁水滑石,TiO2高效均匀分布在没铁水滑石的层状结构内部,提高了镁铁水滑石的吸附活性,对于亚磷酸根离子吸附量达到157.4mg/g,且平衡吸附时间仅仅为30min,在存在大量干扰离子的情况下,具有优异的吸附稳定性,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吸附性能保持稳定不下降。
138 由白磷制备磷酸二烷基酯的方法 CN202111647949.7 2021-12-30 CN114213453B 2023-08-11 唐果; 蔡梓熳; 赵玉芬
由白磷制备磷酸二烷基酯的方法,涉及化工领域,惰性气氛下,于反应容器中加入oxone、主催化剂、助催化剂、白磷溶液、ROH、,在加热和光照下,搅拌反应,即得到产物亚磷酸二烷基酯;本发明无需氯气,无需三氯化磷,高效、绿色、环保地从单质白磷出发直接制备亚磷酸二烷基酯。整个过程避免传统方法的高污染和高腐蚀性;同时,整个过程白磷完全转化,无白磷残留,反应后处理过程安全。
139 二氟磷酸戊醇酯的制备方法 CN202310085323.4 2023-02-09 CN116120364A 2023-05-16 彭雷; 闫彩桥; 赵光华; 远立锋; 刘鹏; 田丽霞; 张茜; 张民; 葛建民
发明公开了二氟磷酸戊醇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三氯化磷加入反应瓶中,滴加入戊醇和反应溶剂,控制反应温度,待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的中间体产物为二氯亚磷酸戊醇酯;(2)在氮气保护下将高活性氟化酸丙烯酯加入反应瓶中,升温,再将步骤(1)所得的二氯亚磷酸戊醇酯滴加入反应瓶中,反应结束后经过减压蒸馏、精馏得到二氟亚磷酸戊醇酯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高收率的二氟亚磷酸戊醇酯,该目的产物可以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使用。
140 一种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202211280529.4 2022-10-19 CN115709974A 2023-02-24 周骏宏; 张嫚; 马糯; 黄清雨; 郑跃强; 杨钰钧; 阳静; 吕珍; 龚留妍; 曾靖娇
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锂的制备方法,是以亚磷酸、氢化锂为原料,采用中和法反应制得。当n(H3PO3)∶n(NiOH)=1时,反应终点pH为4.21时,收率高,产物产率达到88.20%。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品质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