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411857620.7 | 申请日 | 202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940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2-11 |
申请人 | 连州市海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崔海龙; 马志洲; 邓丹丹; 王兴伟; | 第一发明人 | 崔海龙 |
权利人 | 连州市海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连州市海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清远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保安镇水口村委会四方井村(连州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养殖基地)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3499 |
主IPC国际分类 | A01K63/02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01K63/02 ; A01K63/04 ; A01K63/06 ; F16F15/067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金山;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水 产 生物 种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 箱体 ,箱体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将其分隔为种苗腔及装置腔的导热板,种苗腔内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种苗腔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增 氧 组件,种苗腔开口的后端铰接有箱盖,装置腔内壁的底部安装有增氧器、抽水 泵 、 水体 磁化组件,装置腔内壁的上端设置有 蓄 电池 ,装置腔的开口端 覆盖 有盖板,箱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箱体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动 推杆 ,每一电动推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箱体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于对应电动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本发明在运输水产种苗时不仅不会造成种苗的扎堆,避免种苗受伤,还能在运输过程中为种苗提供清新的氧气,保证其成活率。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将其分隔为种苗腔(12)及装置腔(13)的导热板(11),所述种苗腔(12)内壁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垫块(14),所述种苗腔(12)内壁靠近其上端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圈(15),所述限位圈(1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与之配合且其底部与所述垫块(14)上端接触的过滤组件(16),所述过滤组件(16)的外壁与所述种苗腔(12)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过滤组件(16)包括定位框(17)、设置于所述定位框(17)下端且与之连通且呈矩形且用于防止种苗通过的滤网(18);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发展,水产种苗长距离运输业日益普遍,常规运输方法是采用塑料袋充氧活水打包法进行运输,近几年,新流行起来的各类观赏鱼、虾等活水产的贸易越来越多,需要从产地运往全国各地。鱼苗养殖时需要从海边运往全国各地,现有运输过程中有很多种苗经过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死亡了,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为提高种苗的存活率,需综合考虑运输、天气等多个因素,保证让种苗下塘时,有一定的游泳能力,体内有营养供应。 [0003] 现有技术中,运输水产种苗时是采用不定型的塑料袋将水体与水产种苗进行装袋储存,由于塑料袋的形状不定型,而装水后底部形状一般呈弧面状,种苗在该环境下容易扎堆在一起,若运输时间长则容易导致水花苗的活动空间小且互相碰撞后受伤,因而损坏水 花苗质量及降低存活率,同时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种苗若没有清新的氧气输入供应,会导致水中含氧量低时造成种苗死亡。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在运输水产种苗时不仅不会造成种苗的扎堆,避免种苗受伤,还能在运输过程中为种苗提供清新的氧气,保证其成活率。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将其分隔为种苗腔及装置腔的导热板,所述种苗腔内壁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呈阵列 分布的垫块,所述种苗腔内壁靠近其上端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上端可 拆卸连接有与之配合且其底部与所述垫块上端接触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外壁与所 述种苗腔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定位框、设置于所述定位框下端且与 之连通且呈矩形且用于防止种苗通过的滤网; [0007] 所述种苗腔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呈蛇形设置的增氧组件,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导气管、若干设置于所述导气管上端且均与之连通的吹气嘴,所述种苗腔开口的后端铰接有与 所述定位框上端接触且与之密封连接的箱盖,所述装置腔内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增氧器, 所述增氧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导气管之间配合设置有均与之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装置腔内壁 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伸到所述种苗腔内壁上端一侧的 抽水管; [0008] 所述装置腔内于所述抽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水体磁化组件,所述水体磁化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之间配合连通有第一导水管,所述水体磁化组件的下端连通有伸 到所述种苗腔内壁底部的第二导水管,所述装置腔内壁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装置腔的开口端覆盖有与之配合的盖板,所述箱体外 壁于所述装置腔的位置向内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箱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 述箱体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每一电动推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抽水泵、所述电动推杆、所述增氧器及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打开箱盖,往种苗腔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种苗放置在过滤组件的滤网内,然后操作控制面板,由隔板上的蓄电池提供电能让抽水泵及增氧器工作,增氧器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输送至增氧组件的导气管内,并通过吹气嘴 往水体内增氧,同时,抽水泵通过抽水管抽取种苗腔内的水体,然后通过第一导水管将水体输送至水体磁化组件内将水体磁化,然后再从第二导水管的回流至种苗腔内,增加水体溶 解氧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体,在抽水泵及增氧器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则可以 通过透气孔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盖上箱盖,让电动推杆伸长,通过滚轮移动箱体,将箱体装车固定后进行运输,充足的氧气及流动的水体则不仅可以为种苗提供充足的氧气, 还能增加种苗的活性。 [001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框内壁的前后两端均相对向下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滑槽,每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之间均配合可拆卸连接有伸到所述滤网内的防浪 板。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车辆颠簸造成箱体内的水大幅度晃动,引起种苗应激及发生碰撞造成其死亡。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体磁化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连通于所述壳体外壁下端一侧的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端的进水管、多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 的磁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伸出其外壁上端的转轴、多个设置于所述转轴外 壁的磁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端且与所述转轴外壁上端连接的驱动电机。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涡轮可以进一步将水体打散进行充分磁化,同时叶轮也能加快水体从壳体内流出的速率。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运输过程中箱体内的温度,避免运输时间较长造成水温升高造成种苗死亡。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快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效率,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 [0019]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水管伸到所述种苗腔内的一端连通有呈鸭嘴状的喷水嘴。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增加水体的扩散范围,同时也能减小对水体的冲击,降低对种苗的影响。 [0021]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于对应电动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垫板、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上端边缘的限位 杆、若干呈阵列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上端的减震弹簧、于所述减震弹簧上端且与所述 第一垫板配合的第二垫板、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内壁边缘且均与对应限位杆滑动连接 的限位套。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车辆颠簸对箱体产生的作用力,进而减少对运输种苗的影响。 [0023]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第一垫板外壁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防滑条。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其一、本发明在运输水产种苗时不仅不会造成种苗的扎堆,避免种苗受伤,还能在运输过程中为种苗提供清新的氧气,保证其成活率; [0026] 其二、本发明的水体磁化组件不仅可以将水体磁化,降低水分子体积,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还具有对水体进行杀菌、除垢的效果;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主要是用于展示各部件的位置连接关系; [0030] 图3主要是用于展示半导体制冷片、抽水泵、水体磁化组件的位置连接关系; [0031] 图4是本发明水体磁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本发明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1、箱体;11、导热板;12、种苗腔;13、装置腔;14、垫块;15、限位圈;16、过滤组件;17、定位框;18、滤网;19、滑槽;2、防浪板;21、增氧组件;22、导气管;23、吹气嘴;24、温度传感器;25、箱盖;26、增氧器;27、出气管;28、抽水泵;29、抽水管;3、水体磁化组件;31、壳体;32、进水管;33、出水管;34、磁片;35、转轴;36、磁块;37、驱动电机;38、涡轮;39、叶轮;4、第一导水管;41、第二导水管;42、喷水嘴;43、隔板;44、蓄电池;45、透气孔;46、半导体制冷片;47、散热风扇;48、盖板;49、控制面板;5、电动推杆;51、滚轮;52、缓冲组件;53、第一垫板;54、限位杆;55、减震弹簧;56、第二垫板;57、限位套;58、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003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水产生物种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一块将其分隔为种苗腔12及装置腔13的导热板11,种苗腔12内壁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四个呈阵列分布的垫块14,种苗腔12内壁靠近其上端开口的位置设置有一个 限位圈15,限位圈1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与之配合且其底部与垫块14上端接触的过滤 组件16,过滤组件16的外壁与种苗腔12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过滤组件16包括定位框17、设置于定位框17下端且与之连通且呈矩形且用于防止种苗通过的滤网18,定位框17内壁的 前后两端均相对向下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滑槽19,每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19之间均 配合可拆卸连接有一块伸到滤网18内的防浪板2。 [0039] 种苗腔1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呈蛇形设置的增氧组件21,增氧组件21包括导气管22、若干设置于导气管22上端且均与之连通的吹气嘴23,种苗腔12开口的后端铰接有一 个与定位框17上端接触且与之密封连接的箱盖25,装置腔13内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增 氧器26,增氧器26的出气口与导气管22之间配合设置有一根均与之连通的出气管27,装置 腔13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台抽水泵28,抽水泵28的进水口连通有一根伸到种苗腔12 内壁上端一侧的抽水管29。 [0040] 装置腔13内于抽水泵28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水体磁化组件3,水体磁化组件3包括一个内部中空的壳体31、一根连通于壳体31外壁下端一侧的出水管33、一根连通于壳体31外 壁上端的进水管32、四个设置于壳体31内壁的磁片34、一根转动连接于壳体31内壁底部且 伸出其外壁上端的转轴35、四个设置于转轴35外壁的磁块36、安装于壳体31外壁上端且与 转轴35外壁上端连接的驱动电机37,壳体31内于磁块36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与转轴35固定连 接且朝上设置的涡轮38,壳体31内于磁块36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与转轴35固定连接的叶轮 39,进水管32的上端与抽水泵28的出水口之间配合连通有一根第一导水管4,出水管33的下端连通有一根伸到种苗腔12内壁底部的第二导水管41,第二导水管41伸到种苗腔12内的一 端连通有一个呈鸭嘴状的喷水嘴42。 [0041] 装置腔13内壁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一块隔板43,隔板43的上端设置有一块蓄电池44,种苗腔12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4,装置腔13内于导热板11的左右 两侧均安装有一个其热端均穿过隔板43上端的半导体制冷片46,隔板43的上端于半导体制 冷片4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散热风扇47,装置腔13的开口端覆盖有一 块与之配合的盖板48,箱体1外壁于装置腔13的位置向内开设有若干透气孔45,箱体1外壁 的一侧设置有一块控制面板49,箱体1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根电动推杆5,每一 电动推杆5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51。 [0042] 箱体1外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于对应电动推杆5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缓冲组件52,缓冲组件52包括第一垫板53、四个设置于第一垫板53上端边缘的限位杆54、若干呈阵列分布 设置于第一垫板53上端的减震弹簧55、于减震弹簧55上端且与第一垫板53配合的第二垫板 56、四个设置于第二垫板56内壁边缘且均与对应限位杆54滑动连接的限位套57,每一第一 垫板53外壁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防滑条58,抽水泵28、电动推 杆5、增氧器26、驱动电机37、半导体制冷片46、温度传感器24及蓄电池44均与控制面板49电连。 [0043] 使用方式:使用时,先打开箱盖25,往种苗腔12内加入低于限位圈15高度的水,盖板48则能避免水落在装置腔13内,然后将种苗放置在过滤组件16的滤网18内,接着将防浪板2插接在定位框17上的滑槽19内,然后操作控制面板49,由隔板43上的蓄电池44提供电能让抽水泵28、增氧器26及半导体制冷片46工作,增氧器26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7输送至 增氧组件21的导气管22内,并通过吹气嘴23往水体内增氧,抽水泵28通过抽水管29抽取种 苗腔12内的水体,然后通过第一导水管4将水体输送至水体磁化组件3内将水体磁化,同时 驱动电机37带动转轴35转动。 [0044] 同时,磁块36、涡轮38及叶轮39也同时转动,第一导水管4内的水流通过进水管32进入壳体31内会首先被涡轮38打散飞向壳体31的内壁,接着水体从磁片34与磁块36间隙流 动,转动的磁块36带动水体切割磁感线将水体磁化,磁化后的水体在叶轮39的带动下再从 出水管33流出并顺着第二导水管41从喷水嘴42喷出,从喷水嘴42喷出的水体会增加与水体 的接触范围并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而种苗由于垫块14上滤网18的阻隔,水流不会对种 苗造成较大的影响,流动的水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苗的活性,在抽水泵28及增氧器 26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则可以通过透气孔45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盖上箱盖25。 [0045] 接着让电动推杆5伸长,通过滚轮51移动箱体1,将箱体1装车后让电动推杆5缩短长度,让第一垫板53上的防滑条58与车厢底部接触,随着电动推杆5长度的缩短,第二垫板 56会进行逐渐压缩减震弹簧55,减缓运输时车辆颠簸对箱体1造成的晃动,防浪板2则可以 减少水体的晃动,同时限位杆54则会在限位套57内滑动,避免减震弹簧55发生偏移,然后即可进行运输,充足的氧气及流动的水体则不仅可以为种苗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能增加种苗 的活性,当温度传感器24检测到种苗腔12内的温度升高并超出设定范围时,半导体制冷片 46则开始制冷,冷量通过导热板11传递至水体内,同时,散热风扇47则会半导体制冷片46的热端进行散热,加快半导体制冷片46的制冷速率,以保持水温的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