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撤回;
专利有效性 无效专利 当前状态 撤回
申请号 CN202211521927.0 申请日 2022-11-30
公开(公告)号 CN115843719A 公开(公告)日 2023-03-28
申请人 赣州市蜜甄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刘小英; 刘昭溢; 第一发明人 刘小英
权利人 赣州市蜜甄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赣州市蜜甄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西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西省赣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横水镇阳岭自然保护区老虎垇护林点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41000
主IPC国际分类 A01K5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A01K53/00A01K47/06A01K51/00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8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张齐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蜂群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定量加料的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包括有 支撑 架、 蜂箱 、储料箱和放料箱等,支撑架的上侧连接有蜂箱,蜂箱的上部左侧连接有储料箱,蜂箱的上部左侧连接有放料箱,储料箱位于放料箱后侧,储料箱与放料箱相连接。本发明将足量的 水 和糖浆放在储料箱内,进而在 配重 浮 块 的作用下,使得滑块向上移动堵住储料箱的出口,从而实现自动定量加料;当蜜水不断进入投喂盘内时,投喂盘因重 力 便会向下移动,会因杠杆 底板 的作用推动阻断长杆向上移动,进而阻断输送软管输送蜜水,从而能够防止投喂盘上蜜水过多而溢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蜂箱(2)、储料箱(21)、放料箱(22)和输送软管(3),支撑架(1)的上侧连接有蜂箱(2),蜂箱(2)的上部左侧连接有储料箱(21),蜂箱(2)的上部左侧连接有放料箱(22),储料箱(21)位于放料箱(22)后侧,储料箱(21)与放料箱(22)相连接,放料箱(22)的下侧连接有输送软管(3),输送软管(3)的下部穿入蜂箱(2)内,输送软管(3)的下部开有左右两个出料口,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自动投喂机构(4)和阻断机构(5),放料箱(22)的内侧设有自动投喂蜜的自动投喂机构(4),蜂箱(2)与输送软管(3)之间设有自动阻断蜜水流出的阻断机构(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自动投喂机构(4)包括有配重(41)、锲形块、滑块(43)、第一弹簧(44)、圆筒(42)和出料口,放料箱(22)的下部连接有圆筒(42),圆筒(42)位于输送软管(3)的右侧,圆筒(42)与储料箱(21)的出口相连通,圆筒(42)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43),滑块(43)用于堵住储料箱(21)的出口,滑块(43)与圆筒(4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4),滑块(43)的上侧连接有配重浮块(4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阻断机构(5)包括有连接架(51)、杠杆底板(52)、阻断长杆(53)、投喂盘(54)和稳定组件,支撑架(1)的中部下侧连接有连接架(51),连接架(51)的下侧转动式连接有杠杆底板(52),支撑架(1)的左部滑动式连接有阻断长杆(53),阻断长杆(53)的上部穿过输送软管(3),阻断长杆(53)上开有通孔,通孔与输送软管(3)连通进行输送蜜水,通孔与输送软管(3)不连通则会阻断输送软管(3)输送蜜水,阻断长杆(53)的下侧与杠杆底板(52)接触,支撑架(1)的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投喂盘(54),投喂盘(54)具有左右两个喂食区,投喂盘(54)的上部位于蜂箱(2)内,输送软管(3)穿入投喂盘(54)内,输送软管(3)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位于两个喂食区内,投喂盘(54)的下侧与杠杆底板(52)接触,连接架(51)的下侧设有用于稳定杠杆底板(52)的稳定组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稳定组件包括有支撑块(55)和第二弹簧(56),连接架(51)的下侧连接有支撑块(55),支撑块(55)与地面接触,支撑块(55)与杠杆底板(52)的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6)。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混合组件(6),混合组件(6)包括有混合叶片(61)和转轴(62),输送软管(3)的上部内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的外表面均匀连接有混合叶片(61)若干个混合叶片(61),糖浆和水落下会带动混合叶片(61)和转轴(62)转动,混合叶片(61)转动会将蜜水混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同时打开机构(7),同时打开机构(7)包括有第三弹簧(71)、固定筒(72)和进料管(73),输送软管(3)的右部滑动式连接有进料管(73),输送软管(3)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筒(72),固定筒(72)与进料管(7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加热机构(8),加热机构(8)包括有加热壳体(81)和加热棒(82),蜂箱(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加热壳体(81),加热壳体(81)内前后均匀排列设有三个加热棒(82),加热棒(82)用于对蜂箱(2)内部进行加温。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溺机构(9),防溺机构(9)包括有海绵(91)和限位框(92),投喂盘(54)的左右两个喂食区均放置与海绵(91),投喂盘(54)的上侧安装有限位框(92),限位框(92)用于限位海绵(91)。

说明书全文

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蜂群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入冬季时,气温渐低,外界花源越来越少,蜜蜂采集越冬食料越来越难,因此,人工补充越冬饲料必不可少。
[0003] 专利公开号为CN209220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群盒式饲喂器,蜂群盒式饲喂器是一只呈扁方形的、透明或半透明、有一定强度及弹性的带盖塑料盒,在其中一面正方形的表面靠盒口下缘5,处打两个间距为30mm、直径为4mm的圆孔。喂或奖饲时只开一孔,另一孔用蜂蜡堵上,补喂饲料时两孔齐开。使用时将水或糖浆灌入盒中,盖上盒盖,将有小孔的一面向下放在纱盖上,使小孔对着框梁的空隙处。该专利虽然能够给实现对蜂群进行补喂,但是无法实现自动定量投喂,如此,需要人们定期进行加料,如此,操作较为麻烦。
[0004]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定量加料的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自动投喂,如此,需要人们定期进行加料,操作较为麻烦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定量加料的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
[0006] 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包括有支撑架、蜂箱、储料箱、放料箱、输送软管、自动投喂机构和阻断机构,支撑架的上侧连接有蜂箱,蜂箱的上部左侧连接有储料箱,蜂箱的上部左侧连接有放料箱,储料箱位于放料箱后侧,储料箱与放料箱相连接,放料箱的下侧连接有输送软管,输送软管的下部穿入蜂箱内,输送软管的下部开有左右两个出料口,放料箱的内侧设有自动投喂蜜水的自动投喂机构,蜂箱与输送软管之间设有自动阻断蜜水流出的阻断机构。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投喂机构包括有配重、锲形块、滑块、第一弹簧、圆筒和出料口,放料箱的下部连接有圆筒,圆筒位于输送软管的右侧,圆筒与储料箱的出口相连通,圆筒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用于堵住储料箱的出口,滑块与圆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块的上侧连接有配重浮块。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阻断机构包括有连接架、杠杆底板、阻断长杆、投喂盘和稳定组件,支撑架的中部下侧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下侧转动式连接有杠杆底板,支撑架的左部滑动式连接有阻断长杆,阻断长杆的上部穿过输送软管,阻断长杆上开有通孔,通孔与输送软管连通进行输送蜜水,通孔与输送软管不连通则会阻断输送软管输送蜜水,阻断长杆的下侧与杠杆底板接触,支撑架的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投喂盘,投喂盘具有左右两个喂食区,投喂盘的上部位于蜂箱内,输送软管穿入投喂盘内,输送软管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位于两个喂食区内,投喂盘的下侧与杠杆底板接触,连接架的下侧设有用于稳定杠杆底板的稳定组件。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组件包括有支撑块和第二弹簧,连接架的下侧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地面接触,支撑块与杠杆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有混合叶片转轴,输送软管的上部内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均匀连接有混合叶片若干个混合叶片,糖浆和水落下会带动混合叶片和转轴转动,混合叶片转动会将蜜水混合。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同时打开机构,同时打开机构包括有第三弹簧、固定筒和进料管,输送软管的右部滑动式连接有进料管,输送软管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壳体和加热棒,蜂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加热壳体,加热壳体内前后均匀排列设有三个加热棒,加热棒用于对蜂箱内部进行加温。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溺机构,防溺机构包括有海绵和限位框,投喂盘的左右两个喂食区均放置与海绵,投喂盘的上侧安装有限位框,限位框用于限位海绵。
[0014] 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足量的水和糖浆放在储料箱内,进而在配重浮块的作用下,使得滑块向上移动堵住储料箱的出口,从而实现自动定量加料;当蜜水不断进入投喂盘内时,投喂盘因重便会向下移动,会因杠杆底板的作用推动阻断长杆向上移动,进而阻断输送软管输送蜜水,从而能够防止投喂盘上蜜水过多而溢出。
[0015] 2、本发明糖浆和水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进入输送软管内时,糖浆和水便会带动混合叶片和转轴转动,混合叶片转动会将蜜水混合,从而使得糖浆和水流下更加均匀。
[0016] 3、本发明在蜜水充满整个进料管时,才会推动进料管向右侧移动与输送软管相通,进而使得蜜水能够同时进入投喂盘内左右两个喂食区内,如此,能够防止出现投喂盘两个喂食区内的蜜水量不同。
[0017] 4、本发明当需要对蜂箱进行加温时,可启动加热棒,加热棒便会对蜂箱内进行升温,从而更加适应蜜蜂生存。
[0018] 5、本发明海绵能够吸收蜜水,从而不会影响蜜蜂吸食蜜水,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蜜蜂溺死,限位框能够对海绵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防止搬移蜂箱时使得海绵移出。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部分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A的局部放大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阻断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阻断机构和辅助复位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B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的防溺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标记为:1‑支撑架,2‑蜂箱,21‑储料箱,22‑放料箱,3‑输送软管,4‑自动投喂机构,41‑配重浮块,42‑圆筒,43‑滑块,44‑第一弹簧,5‑阻断机构,51‑连接架,52‑杠杆底板,53‑阻断长杆,54‑投喂盘,55‑支撑块,56‑第二弹簧,6‑混合组件,61‑混合叶片,62‑转轴,7‑同时打开机构,71‑第三弹簧,72‑固定筒,73‑进料管,8‑加热机构,81‑加热壳体,82‑加热棒,9‑防溺机构,91‑海绵,92‑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越冬期蜂群补喂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蜂箱2、储料箱21、放料箱22、输送软管3、自动投喂机构4和阻断机构5,支撑架1的上侧通过螺栓固接有蜂箱2,蜂箱2的上部左侧焊接有储料箱21,蜂箱2的上部左侧焊接有放料箱22,储料箱21位于放料箱22后侧,储料箱21与放料箱22相连接,放料箱22的下侧连接有输送软管3,输送软管3的下部穿入蜂箱2内,输送软管3的下部开有左右两个出料口,放料箱22的内侧设有自动投喂机构
4,自动投喂机构4用于自动投喂蜜水,蜂箱2与输送软管3之间设有阻断机构5,阻断机构5用于自动阻断蜜水流出,从而实现定量投喂。
[0032] 如图2和图4所示,自动投喂机构4包括有配重浮块41、锲形块、滑块43、第一弹簧44、圆筒42和出料口,放料箱22的下部焊接有圆筒42,圆筒42位于输送软管3的右侧,圆筒42与储料箱21的出口相连通,圆筒42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43,滑块43用于堵住储料箱21的出口,滑块43与圆筒4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4,滑块43的上侧连接有配重浮块41。
[0033] 如图1和图5所示,阻断机构5包括有连接架51、杠杆底板52、阻断长杆53、投喂盘54和稳定组件,支撑架1的中部下侧焊接有连接架51,连接架51的下侧转动式连接有杠杆底板52,支撑架1的左部滑动式连接有阻断长杆53,阻断长杆53的上部穿过输送软管3,阻断长杆
53上开有通孔,通孔与输送软管3连通进行输送蜜水,通孔与输送软管3不连通则会阻断输送软管3输送蜜水,阻断长杆53的下侧与杠杆底板52接触,支撑架1的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投喂盘54,投喂盘54具有左右两个喂食区,投喂盘54的上部位于蜂箱2内,输送软管3穿入投喂盘54内,输送软管3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位于两个喂食区内,投喂盘54的下侧与杠杆底板52接触,连接架51的下侧设有用于稳定杠杆底板52的稳定组件。
[0034] 如图5所示,稳定组件包括有支撑块55和第二弹簧56,连接架51的下侧焊接有支撑块55,支撑块55与地面接触,支撑块55与杠杆底板52的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6。
[0035] 初始时,第一弹簧44处于压缩状态,越冬期需要对蜂群补喂时,可直接将足量的水和糖浆放在储料箱21内,储料箱21内的糖浆和水便会流进放料箱22内,在糖浆和水不断流入放料箱22内时,配重浮块41便会因重力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44回弹便会带动滑块43向上移动,滑块43向上移动便会堵住储料箱21的出口,从而停止加料,当放料箱22内蜜水减少后,配重浮块41向下移动便会按压滑块43向下移动,滑块43向下移动便会不再堵住储料箱21的出口,从而实现自动加料;放料箱22内的糖浆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便会一起混合落下进入输送软管3内,进而通过输送软管3的出料口流入投喂盘54的两个喂食区内,从而对蜂群补喂蜜水;当蜜水不断进入投喂盘54内时,投喂盘54因重力便会向下移动,进而会压动杠杆底板52的右部向下移动,右侧第二弹簧56被压缩,进而会使得杠杆底板52的左部向上移动,左侧第二弹簧56被拉伸,从而会推动阻断长杆53向上移动,进而会使得阻断长杆53上的通孔与输送软管3不连通,进而阻断输送软管3输送蜜水,从而能够防止投喂盘54上蜜水过多而溢出;当蜜水不断减少时,第二弹簧56复原便会带动杠杆底板52平衡,从而带动投喂盘54向上移动复位,阻断长杆53向下移动复位,进而使得阻断长杆53上的通孔与输送软管3连通进行输送蜜水,从而实现自动添加蜜水。
[0036] 实施例2
[003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混合组件6,混合组件6包括有混合叶片61和转轴62,输送软管3的上部内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混合叶片61若干个混合叶片61,糖浆和水落下会带动混合叶片61和转轴62转动,混合叶片61转动会将蜜水混合。
[0038] 糖浆和水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进入输送软管3内时,糖浆和水便会带动混合叶片61和转轴62转动,混合叶片61转动会将蜜水混合,从而使得糖浆和水流下更加均匀。
[0039]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同时打开机构7,同时打开机构7包括有第三弹簧71、固定筒72和进料管73,输送软管3的右部滑动式连接有进料管73,输送软管3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筒72,固定筒72与进料管7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1。
[0040] 在蜜水进入输送软管3的下部时,因进料管73的阻挡,会先不进入投喂盘54内,在蜜水充满整个进料管73时,便会推动进料管73向右侧移动,第三弹簧71被压缩,进料管73向右侧与输送软管3相通,进而使得蜜水能够同时进入投喂盘54内左右两个喂食区内,如此,能够防止出现投喂盘54两个喂食区内的蜜水量不同,当没有蜜水时,第三弹簧71回弹便会带动进料管73向左移动复位重新堵住输送软管3的出料口。
[0041] 如图2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加热机构8,加热机构8包括有加热壳体81和加热棒82,蜂箱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接有加热壳体81,加热壳体81内前后均匀排列设有三个加热棒82,加热棒82用于对蜂箱2内部进行加温。
[0042] 当需要对蜂箱2进行加温时,可启动加热棒82,加热棒82便会对蜂箱2内进行升温,从而更加适应蜜蜂生存,当不需要对蜂箱2进行加温时,关闭加热棒82即可。
[0043] 如图2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防溺机构9,防溺机构9包括有海绵91和限位框92,投喂盘54的左右两个喂食区均放置与海绵91,投喂盘54的上侧安装有限位框92,限位框92用于限位海绵91。
[0044] 海绵91能够吸收蜜水,从而不会影响蜜蜂吸食蜜水,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蜜蜂溺死,限位框92能够对海绵91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防止搬移蜂箱2时使得海绵91移出。
[0045]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