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撤回; |
专利有效性 | 无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撤回 |
申请号 | CN201710318825.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申请人 | 南宁市益诚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张伟芳; | 第一发明人 | 张伟芳 |
权利人 | 南宁市益诚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南宁市益诚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51-1号西城国际小区2栋906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30003 |
主IPC国际分类 | A62C35/2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62C35/2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5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赵永强;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包括立柜和 门 部,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右的空腔,所述立柜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的开端大小一致且对立设置的取放槽,所述空腔与所述取放槽之间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上且用于安装所述门部的门槽,所述门槽互通所述空腔和取放槽,所述空腔内底部呈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置放凸台,所述置放凸台内设有环槽,所述空腔顶部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 开关 部,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实现自动开合的同时实现自动 锁 定与解锁,提高锁定安全性以及取拿时的简便性,同时锁定部设置在内部,增加使用寿命。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包括立柜和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右的空腔,所述立柜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的开端大小一致且对立设置的取放槽,所述空腔与所述取放槽之间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上且用于安装所述门部的门槽,所述门槽互通所述空腔和取放槽,所述空腔内底部呈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置放凸台,所述置放凸台内设有环槽,所述空腔顶部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包括第一马达、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前后两侧的通接槽、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通接槽互通的安接槽、设置在所述安接槽中的齿接轮、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通接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接轮固定连接的转接轴,所述第一马达的外侧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安接槽与所述门槽互通,所述空腔底部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包括通过孔槽与所述门槽互通的壳套孔,所述壳套孔左端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壳套孔中可运转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马达连接的内花键壳套,所述内花键壳套中配合连接的外花键杆,所述外花键杆右端设置有一凸缘块,所述内花键壳套右端面与所述凸缘块左端面之间设有顶推弹片,所述凸缘块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贯穿所述孔槽且穿进到所述门槽中的锁合杆,所述锁合杆上设置有一第一斜抵面,所述门部左端面上设置有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齿接轮齿接的齿链条,所述门部左端面底部处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滑接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抵面,所述门部左端面上、位于两个所述齿链条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斜抵面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锁合杆配合的锁合槽,所述锁合槽下端左侧也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滑接配合连接的导送面。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 背景技术[0002] 目前,随着人们消防意识的不断提高,灭火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灭火器在使用之前都是通过灭火器存放柜来进行存放的;然而现有中的灭火器存放柜设置模式过于简单,其主要通过卡扣结构或锁具进行锁定,使用时通过手动操作解除锁定后在打开,这种操作模式过于繁琐复杂,在发生火灾时不利于灭火器的快速取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灭火器存放柜的锁具一般都设置在外界,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使得在锁定或打开时难度加大,给灭火器正常使用带来影响,无法满足现有所需。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包括立柜和门部,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右的空腔,所述立柜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的开端大小一致且对立设置的取放槽,所述空腔与所述取放槽之间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端朝上且用于安装所述门部的门槽,所述门槽互通所述空腔和取放槽,所述空腔内底部呈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置放凸台,所述置放凸台内设有环槽,所述空腔顶部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包括第一马达、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前后两侧的通接槽、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通接槽互通的安接槽、设置在所述安接槽中的齿接轮、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通接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接轮固定连接的转接轴,所述第一马达的外侧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安接槽与所述门槽互通,所述空腔底部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包括通过孔槽与所述门槽互通的壳套孔,所述壳套孔左端的所述立柜中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壳套孔中可运转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马达连接的内花键壳套,所述内花键壳套中配合连接的外花键杆,所述外花键杆右端设置有一凸缘块,所述内花键壳套右端面与所述凸缘块左端面之间设有顶推弹片,所述凸缘块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贯穿所述孔槽且穿进到所述门槽中的锁合杆,所述锁合杆上设置有一第一斜抵面,所述门部左端面上设置有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齿接轮齿接的齿链条,所述门部左端面底部处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滑接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抵面,所述门部左端面上、位于两个所述齿链条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斜抵面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锁合杆配合的锁合槽,所述锁合槽下端左侧也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滑接配合连接的导送面。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门部的高度与所述门槽的深度一致,所述门部与所述门槽滑接配合连接。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孔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壳套孔的直径,所述锁合杆的直径与所述孔槽的直径一致。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抵面与第二斜抵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与所述第一马达的外壳固接,所述降热铝片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接,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同等距离设置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降热铝片,所述第二马达外侧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第一马达运转提供动力给齿接轮,由齿接轮带动门部向下运动,当门部左端面底部处的第二斜抵面与第一斜抵面相抵接时,第二斜抵面克服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使得锁合杆向左缩回到孔槽内,此时,锁合杆的右端面与门部的左端面相抵,门部继续向下运动,直到门部的底端面与门槽的槽底面相抵接时,控制第一马达停止运转,此时,齿链条的上端与齿接轮啮合,门部的顶端面与立柜的顶端面齐平,锁合杆由于受到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伸出孔槽外并穿进到锁合槽中,锁合杆穿进到锁合槽中以后,锁合杆的底端处与锁合槽的下端壁抵接,门部与门槽配合且门部被锁定在门槽中,从而将空腔关闭,以便于保护空腔内的灭火器不受损坏,门部实现自动关闭。 [0010] 2.通过控制第二马达运转,由第二马达提供动力并带动锁合杆转动度,而使得第一斜抵面朝下以便于与导送面滑接配合连接,接着控制第一马达反转,使得第一马达提供动力带动门部向上运动,当导送面与第一斜抵面相抵接时,第一马达继续运转,而后导送面克服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使得锁合杆向左缩回到孔槽内,此时,锁合杆的右端面与门部的左端面相抵,门部继续向上运动,直到门部的左端面脱离与锁合杆右端面相抵接且齿链条的下部重新与齿接轮啮合时,此时,控制第一马达停止运转,空腔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方便对空腔内的灭火器进行取拿。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中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主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左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空腔处于打开状态、门部处于再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置放凸台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 参阅图1-6所示的一种改进型灭火器存放柜,包括立柜1和门部2,所述立柜1中设置有开端朝右的空腔3,所述立柜1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3的开端大小一致且对立设置的取放槽4,所述空腔3与所述取放槽4之间的所述立柜1中设置有开端朝上且用于安装所述门部2的门槽5,所述门槽5互通所述空腔3和取放槽4,所述空腔3内底部呈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置放凸台31,所述置放凸台31内设有环槽32,所述环槽32用于灭火器的插放,防止由于受外力的影响而导致所述空腔3内的灭火器产生晃动造成倾倒现象的发生,所述空腔3顶部的所述立柜1中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包括第一马达71、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71前后两侧的通接槽、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通接槽互通的安接槽74、设置在所述安接槽74中的齿接轮73、前后相称设置在所述通接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马达7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接轮73固定连接的转接轴72,所述第一马达71的外侧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711和降热铝片712,所述安接槽74与所述门槽5互通,所述空腔3底部的所述立柜1中设置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包括通过孔槽70与所述门槽5互通的壳套孔62,所述壳套孔62左端的所述立柜1中设置有第二马达61,所述壳套孔62中可运转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马达61连接的内花键壳套63,所述内花键壳套63中配合连接的外花键杆64,所述外花键杆64右端设置有一凸缘块66,所述内花键壳套63右端面与所述凸缘块66左端面之间设有顶推弹片65,所述凸缘块66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贯穿所述孔槽70且穿进到所述门槽5中的锁合杆67,所述锁合杆67上设置有一第一斜抵面68,所述门部2左端面上设置有前后相称设置且与所述齿接轮73齿接的齿链条22,所述门部2左端面底部处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68滑接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抵面21,所述门部2左端面上、位于两个所述齿链条22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斜抵面21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锁合杆67配合的锁合槽6,所述锁合槽6下端左侧也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抵面68滑接配合连接的导送面69。 [0016] 其中,所述门部2的高度与所述门槽5的深度一致,所述门部2与所述门槽5滑接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门部2与所述门槽5配合后,所述门部2的顶端面与所述立柜1的顶端面齐平,进而实现所述门部2将所述空腔3关闭后不会影响所述立柜1的外观。 [0017] 其中,所述孔槽70的直径小于所述壳套孔62的直径,所述锁合杆67的直径与所述孔槽70的直径一致,从而实现与所述孔槽70可转动配合,使得在所述顶推弹片65的作用下,所述立柜1的内壁对所述凸缘块66起到限定的作用。 [0018] 其中,所述第一斜抵面68与第二斜抵面21的倾斜角度一致,从而在抵接时能够滑接配合连接,进而增加了滑接配合连接的稳定性。 [0019] 其中,所述除振厚板711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7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与所述第一马达71固接,所述降热铝片712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7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与所述第一马达71的外壳固接,所述降热铝片712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均与所述除振厚板711固接,所述第一马达7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同等距离设置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降热铝片712,所述降热铝片71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马达71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除振厚板711用以降低所述第一马达7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马达7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也大大的降低了噪音,所述第二马达61外侧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0020] 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门部2处于所述门槽5的上端位置,所述齿链条22的下部与所述齿接轮73啮合,所述锁合杆67由于所述顶推弹片65的顶压而穿进所述门槽5中;在需要关闭所述空腔3时,控制第一马达71运转,使得第一马达71提供动力给齿接轮 73,由齿接轮73带动所述门部2向下运动,当所述门部2左端面底部处的第二斜抵面21与所述第一斜抵面68相抵接时,第一马达71继续运转,而后第二斜抵面21克服所述顶推弹片65的顶压力,而使得所述锁合杆67向左缩回到所述孔槽70内,即外花键杆64向左缩回到内花键壳套63中,此时,所述锁合杆67的右端面与所述门部2的左端面相抵,所述门部2继续向下运动,直到所述门部2的底端面与所述门槽5的槽底面相抵接时,控制所述第一马达71停止运转,此时,所述齿链条22的上端与所述齿接轮73啮合,所述门部2的顶端面与所述立柜1的顶端面齐平,所述锁合杆67与所述锁合槽6对立,所述锁合杆67由于受到所述顶推弹片65的顶压力而伸出所述孔槽70外并穿进到所述锁合槽6中,所述锁合杆67穿进到所述锁合槽6中以后,所述锁合杆67的底端处与所述锁合槽6的下端壁抵接,此时,所述门部2与所述门槽5配合且所述门部2被锁定在所述门槽5中,所述空腔3处于关闭状态。 [0021] 在需要打开所述空腔3时,先控制第二马达61运转,由第二马达61提供动力并带动所述锁合杆67转动180度,而使得所述第一斜抵面68朝下以便于与所述导送面69滑接配合连接,此时,控制第一马达71反转,使得第一马达71提供动力给齿接轮73,由齿接轮73带动所述门部2向上运动,当所述锁合槽6下端左侧的导送面69与所述第一斜抵面68相抵接时,第一马达71继续运转,而后导送面69克服所述顶推弹片65的顶压力,而使得所述锁合杆67向左缩回到所述孔槽70内,即外花键杆64向左缩回到内花键壳套63中,此时,所述锁合杆67的右端面与所述门部2的左端面相抵,所述门部2继续向上运动,直到所述门部2的左端面脱离与所述锁合杆67右端面相抵接且所述齿链条22的下部重新与所述齿接轮73啮合时,此时,控制第一马达71停止运转,所述空腔3处于打开状态以便于灭火器的取拿,而此时所述锁合杆67由于受到所述顶推弹片65的顶压力而伸出所述孔槽70外并穿进到所述门槽5中,最后控制第二马达61运转,由第二马达61提供动力并带动所述锁合杆67再次转动180度而使得所述第一斜抵面68朝上以便于与所述第二斜抵面21滑接配合连接,以便于再次关闭所述空腔3。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控制第一马达运转提供动力给齿接轮,由齿接轮带动门部向下运动,当门部左端面底部处的第二斜抵面与第一斜抵面相抵接时,第二斜抵面克服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使得锁合杆向左缩回到孔槽内,此时,锁合杆的右端面与门部的左端面相抵,门部继续向下运动,直到门部的底端面与门槽的槽底面相抵接时,控制第一马达停止运转,此时,齿链条的上端与齿接轮啮合,门部的顶端面与立柜的顶端面齐平,锁合杆由于受到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伸出孔槽外并穿进到锁合槽中,锁合杆穿进到锁合槽中以后,锁合杆的底端处与锁合槽的下端壁抵接,门部与门槽配合且门部被锁定在门槽中,从而将空腔关闭,以便于保护空腔内的灭火器不受损坏,门部实现自动关闭。 [0023] 2.通过控制第二马达运转,由第二马达提供动力并带动锁合杆转动度,而使得第一斜抵面朝下以便于与导送面滑接配合连接,接着控制第一马达反转,使得第一马达提供动力带动门部向上运动,当导送面与第一斜抵面相抵接时,第一马达继续运转,而后导送面克服顶推弹片的顶压力,而使得锁合杆向左缩回到孔槽内,此时,锁合杆的右端面与门部的左端面相抵,门部继续向上运动,直到门部的左端面脱离与锁合杆右端面相抵接且齿链条的下部重新与齿接轮啮合时,此时,控制第一马达停止运转,空腔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方便对空腔内的灭火器进行取拿。 [0024] 3.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实现自动开合的同时实现自动锁定与解锁,提高锁定安全性以及取拿时的简便性,同时锁定部设置在内部,增加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