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410993547.X 申请日 2024-07-24
公开(公告)号 CN118696861A 公开(公告)日 2024-09-27
申请人 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海兴农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陈荣坚; 樊伟瑶; 高红梅; 第一发明人 陈荣坚
权利人 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海兴农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海兴农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广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迎宾路730号天安节能科技园创新大厦213号之三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0000
主IPC国际分类 A01K61/59 所有IPC国际分类 A01K61/59A01K61/13A01K61/17A23K50/80A23K10/22A23K20/158A23K20/163A23K20/179A23K20/174A23K10/20A23K20/22A23K20/24A23K10/18A23K20/142A23K20/189A23K10/30A23K10/26A23K20/105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海南易思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吴挺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包括科学选择亲虾、优化繁育环境、控制繁育过程、授精、受精卵孵化、强化培育等步骤。在繁育过程中,采用特定的光照周期和分阶段饲喂策略,以配合 饲料 和营养制剂的不同配比来满足亲虾的营养需求。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再进行强化培育。在强化培育阶段,通过调整 水 质参数、投喂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特定饵料,促进幼虾的健康生长,本发明方法通过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凡纳滨对虾的繁育成功率和虾苗的成活率,为 水产养殖 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繁育策略。
权利要求

1.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科学选择亲虾:按照雌雄比为2:1选择标准包括8、9月龄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不带特定病毒的亲虾;
b)优化繁育环境:用经过臭消毒、紫外线消毒和1‑5μm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养殖池采用循环水处理,控制池中盐度为15‑30‰,温度为25‑32℃,pH值为7.5‑8.5,溶解氧>
6.5mg/L,氮<0.5mg/L,将亲虾投放上述养殖池中;
c)控制繁育过程:采用光照周期及对亲虾进行分阶段饲喂,第一阶段为亲虾产卵前
120‑51d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6%,第二阶段产卵前50‑3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5%~7%,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1;第三阶段产卵前30‑1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8%~10%,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4,第三阶段产卵前10‑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1%~3%,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8;
d)授精:在亲虾产卵后,将卵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精子与卵的密度比例控制在1:5‑
10;
3
e)受精卵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密度为1000‑6000万粒/m,设置孵化箱具有微流水、水温控制在28‑30℃,盐度15‑25‰,pH值为7.8‑8.2,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
f)强化培育:将筛选后的幼虾身长达到0.4‑0.6cm时转移到养殖池中,每3‑5天更换30‑
50%的水量,调整盐度为5‑7‰,恒温28‑33℃,pH值7.5‑8.5,氨氮<0.5ml/L,溶解氧>5mg/L,投入必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同时,投喂饵料,每天进行5‑7餐投喂,投喂量为虾体重的
20‑30%,强化培育一周后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时间40‑50h,培育至出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虾的投放密
2
度为20‑40尾/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水循环量为100%~300%,循环水流速为700‑1000mL/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光照周期为每天12‑16小时的光照与8‑12小时的黑暗交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蛋白粉48‑68份、脂肪料14‑20份、高筋粉0.5‑1.2份、虾青素0.1‑0.3份、维生素A0.001‑0.003份、免疫多糖0.5‑0.8份、沙蚕12‑22份;所述蛋白粉包括质量比1‑
3:5‑9:2‑4的鱼粉、磷虾粉、贻贝粉;所述脂肪料为体积比为7‑9:1‑3的鱼油和大豆油;免疫多糖包括β‑葡聚糖、壳聚糖、褐藻糖胶、海藻多糖、酵母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营养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柠檬酸0.1‑0.4份、柠檬酸镁0.4‑0.9份、乳酸菌1.5‑2.9份、酵母菌
3‑9份、甲壳素1.2‑3.5份、苏氨酸0.5‑0.9份、多酚氧化酶0.8‑1.3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的初步培育阶段包括对幼虾进行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的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投喂量分别为虾体重的0.9‑1.6%和1.2‑2.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的必要微量元素包括、磷、镁、、锌、钠、铁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B5、维生素B1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的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粉15‑22份、蟹壳粉8‑12份、柑橘果粉5‑12份、甘草次酸4‑6份、橙皮苷2‑4份、熟芝麻油2‑9份、卵磷脂12‑18份、肌醇0.3‑1.5份、椰子油0.9‑1.5份、抗性糊精
0.5‑1.8份。

说明书全文

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虾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全球产养殖的重要品种,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对海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凡纳滨对虾繁育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养殖效率和虾苗的质量,进而限制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凡纳滨对虾因其生长快、抗病强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主要养殖虾种。亲虾在进入产卵期后,性腺以及体内卵子的快速发育,需要消耗亲虾本体大量的能量,导致亲虾机体免疫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虾卵的质量和虾苗品质,而目前的亲虾培育方法缺乏抗逆性科学培育,且投喂的生物饵料存在营养成分单一、质量不稳定、携带病原等问题,导致繁育效率低下,幼虾品质不稳定。
[0003] 凡纳滨对虾作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其健康养殖对于保障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在病害防治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导致凡纳滨对虾面临着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以及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等多种病原体的威胁。这些病毒不仅会导致对虾生长迟缓、死亡率上升,还会严重影响养殖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0004] 现有技术在繁育环境的优化和繁育过程的控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为对虾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和充足的营养支持,进一步增加了病毒感染险;同时,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凡纳滨对虾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近年来,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池塘的养殖模式,通过开放式换水系统来保证养殖池水体水质指标,具备直接、便捷、高效的养殖优势。但开放式水质调控需要大量换水降低水中致病菌,养殖投入成本、资源损耗率高,而且开放式水体的置换易引入致病菌,危害亲虾健康,难以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a)科学选择亲虾:按照雌雄比为2:1选择标准包括8、9月龄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不带特定病毒的亲虾;
[0008] b)优化繁育环境:用水经过臭消毒、紫外线消毒和1‑5μm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养殖池采用循环水处理,控制池中盐度为15‑30‰,温度为25‑32℃,pH值为7.5‑8.5,溶解氧>6.5mg/L,氮<0.5mg/L,将亲虾投放上述养殖池中;
[0009] c)控制繁育过程:采用光照周期及对亲虾进行分阶段饲喂,第一阶段为亲虾产卵前120‑51d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6%,第二阶段产卵前50‑3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5%~7%,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1;第三阶段产卵前30‑1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8%~10%,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4,第三阶段产卵前10‑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1%~3%,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0:8;
[0010] d)授精:在亲虾产卵后,将卵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精子与卵的密度比例控制在1:5‑10;
[0011] e)受精卵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密度为1000‑6000万粒/m3,设置孵化箱具有微流水、水温控制在28‑30℃,盐度15‑25‰,pH值为7.8‑8.2,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
[0012] f)强化培育:将筛选后的幼虾身长达到0.4‑0.6cm时转移到养殖池中,每3‑5天更换30‑50%的水量,调整盐度为5‑7‰,恒温28‑33℃,pH值7.5‑8.5,氨氮<0.5ml/L,溶解氧>5mg/L,投入必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同时,投喂饵料,每天进行5‑7餐投喂,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0‑30%,强化培育一周后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时间40‑50h,培育至出苗。
[0013] 进一步的,所述亲虾的投放密度为20‑40尾/m2。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的水循环量为100%~300%,循环水流速为700‑1000mL/min。
[0015] 进一步的,所述c)的光照周期为每天12‑16小时的光照与8‑12小时的黑暗交替。
[0016] 进一步的,所述c)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蛋白粉48‑68份、脂肪料14‑20份、高筋粉0.5‑1.2份、虾青素0.1‑0.3份、维生素A0.001‑0.003份、免疫多糖0.5‑0.8份、沙蚕12‑22份;所述蛋白粉包括质量比1‑3:5‑9:2‑4的鱼粉、磷虾粉、贻贝粉;所述脂肪料为体积比为7‑9:1‑3的鱼油和大豆油;免疫多糖包括β‑葡聚糖、壳聚糖、褐藻糖胶、海藻多糖、酵母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7] 进一步的,所述c)的营养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柠檬酸0.1‑0.4份、柠檬酸镁0.4‑0.9份、乳酸菌1.5‑2.9份、酵母菌3‑9份、甲壳素1.2‑3.5份、苏氨酸0.5‑0.9份、多酚氧化酶0.8‑1.3份。
[0018] 进一步的,所述e)的初步培育阶段包括对幼虾进行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
[0019] 进一步的,所述f)的必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投喂量分别为虾体重的0.9‑1.6%和1.2‑2.2%。
[0020] 进一步的,所述f)的必要微量元素包括、磷、镁、、锌、钠、铁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B5、维生素B1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1] 进一步的,所述f)的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粉15‑22份、蟹壳粉8‑12份、柑橘果粉5‑12份、甘草次酸4‑6份、橙皮苷2‑4份、熟芝麻油2‑9份、卵磷脂12‑18份、肌醇0.3‑1.5份、椰子油0.9‑1.5份、抗性糊精0.5‑1.8份。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3] 本发明方案通过科学选择亲虾,并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保了亲虾的遗传性状稳定和不带特定病毒,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健康水平和生长速度,降低了养殖风险。优化繁育环境和对繁育过程的精细控制,包括水质处理、光照周期和分阶段饲喂策略等,结合特定营养制剂的添加,有效增强了虾苗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了病害的发生,为亲虾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营养支持,进一步提高了繁育效率和幼虾的存活率。在幼虾的孵化、初步培育、强化培育以及淡化处理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不仅促进了幼虾的健康生长,还提高了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发明中的饲料和营养制剂配方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能够充分满足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效果。本发明的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具有更高的繁育效率、幼虾存活率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6]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a)科学选择亲虾:按照雌雄比为2:1选择标准包括8、9月龄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不带特定病毒的亲虾;
[0030] b)优化繁育环境:用水经过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1μm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养殖池采用循环水处理,水循环量为100%,循环水流速为700mL/min,控制池中盐度为15‰,温度为25℃,pH值为7.5,溶解氧>6.5mg/L,氨氮<0.5mg/L,将亲虾投放上述养殖池中;
[0031] c)控制繁育过程:采用光照周期及对亲虾进行分阶段饲喂,第一阶段为亲虾产卵前120‑51d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第二阶段产卵前50‑3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5%,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1;第三阶段产卵前30‑1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8%,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4,第三阶段产卵前10‑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1%,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5:8;上述光照周期为每天16小时的光照与8小时的黑暗交替;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蛋白粉48份、脂肪料14份、高筋粉0.5份、虾青素0.1份、维生素A0.001份、免疫多糖0.5份、沙蚕12份;所述蛋白粉包括质量比1:5:2的鱼粉、磷虾粉、贻贝粉;所述脂肪料为体积比为7:1的鱼油和大豆油;免疫多糖为β‑葡聚糖;营养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柠檬酸钾0.1份、柠檬酸镁0.4份、乳酸菌1.5份、酵母菌3份、甲壳素1.2份、苏氨酸0.5份、多酚氧化酶0.8份;
[0032] d)授精:在亲虾产卵后,将卵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精子与卵的密度比例控制在1:5‑10;
[0033] e)受精卵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密度为1000万粒/m3,设置孵化箱具有微流水、水温控制在28℃,盐度15‰,pH值为7.8,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初步培育阶段包括对幼虾进行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
[0034] f)强化培育:将筛选后的幼虾身长达到0.4‑0.6cm时转移到养殖池中,每3‑5天更换30%的水量,调整盐度为5‰,恒温28℃,pH值7.5,氨氮<0.5ml/L,溶解氧>5mg/L,投入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投喂量分别为虾体重的0.9%和1.2%,必要微量元素包括质量比为1:1:2的钙、磷、镁,所述维生素包括质量比为1:1的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投喂饵料,每天进行5餐投喂,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0%,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粉15份、蟹壳粉8份、柑橘果粉5份、甘草次酸4份、橙皮苷2份、熟芝麻油2份、卵磷脂12份、肌醇0.3份、椰子油0.9份、抗性糊精0.5份,强化培育一周后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时间
40h,培育至出苗。
[0035] 实施例2
[0036] 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a)科学选择亲虾:按照雌雄比为2:1选择标准包括8、9月龄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不带特定病毒的亲虾;
[0038] b)优化繁育环境:用水经过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5μm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养殖池采用循环水处理,水循环量为300%,循环水流速为1000mL/min,控制池中盐度为30‰,温度为32℃,pH值为8.5,溶解氧>6.5mg/L,氨氮<0.5mg/L,将亲虾投放上述养殖池中;
[0039] c)控制繁育过程:采用光照周期及对亲虾进行分阶段饲喂,第一阶段为亲虾产卵前120‑51d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第二阶段产卵前50‑3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7%,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10:1;第三阶段产卵前1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10%,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10:4,第三阶段产卵前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3%,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10:8;上述光照周期为每天12小时的光照与12小时的黑暗交替;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蛋白粉68份、脂肪料20份、高筋粉1.2份、虾青素0.3份、维生素A0.003份、免疫多糖0.8份、沙蚕22份;所述蛋白粉包括质量比3:9:4的鱼粉、磷虾粉、贻贝粉;所述脂肪料为体积比为9:3的鱼油和大豆油;免疫多糖为壳聚糖;营养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柠檬酸钾0.4份、柠檬酸镁0.9份、乳酸菌2.9份、酵母菌9份、甲壳素3.5份、苏氨酸0.9份、多酚氧化酶1.3份;
[0040] d)授精:在亲虾产卵后,将卵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精子与卵的密度比例控制在1:10;
[0041] e)受精卵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密度为6000万粒/m3,设置孵化箱具有微流水、水温控制在30℃,盐度25‰,pH值为8.2,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初步培育阶段包括对幼虾进行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
[0042] f)强化培育:将筛选后的幼虾身长达到0.4‑0.6cm时转移到养殖池中,每5天更换50%的水量,调整盐度为7‰,恒温33℃,pH值8.5,氨氮<0.5ml/L,溶解氧>5mg/L,投入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投喂量分别为虾体重的1.6%和2.2%,必要微量元素包括质量比为1:1:1的磷、镁、锌,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B5,同时,投喂饵料,每天进行7餐投喂,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0%,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粉22份、蟹壳粉12份、柑橘果粉12份、甘草次酸6份、橙皮苷4份、熟芝麻油9份、卵磷脂18份、肌醇1.5份、椰子油
1.5份、抗性糊精1.8份,强化培育一周后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时间50h,培育至出苗。
[0043] 实施例3
[0044] 一种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a)科学选择亲虾:按照雌雄比为2:1选择标准包括8、9月龄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不带特定病毒的亲虾;
[0046] b)优化繁育环境:用水经过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3μm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养殖池采用循环水处理,水循环量为200%,循环水流速为800mL/min,控制池中盐度为22‰,温度为28℃,pH值为8.0,溶解氧>6.5mg/L,氨氮<0.5mg/L,将亲虾投放上述养殖池中;
[0047] c)控制繁育过程:采用光照周期及对亲虾进行分阶段饲喂,第一阶段为亲虾产卵前120‑51d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第二阶段产卵前50‑3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6%,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8:1;第三阶段产卵前30‑1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9%,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8:4,第三阶段产卵前10‑1d,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2%,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7:8;上述光照周期为每天12小时的光照与12小时的黑暗交替;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蛋白粉58份、脂肪料17份、高筋粉0.9份、虾青素
0.2份、维生素A0.002份、免疫多糖0.7份、沙蚕17份;所述蛋白粉包括质量比2:7:3的鱼粉、磷虾粉、贻贝粉;所述脂肪料为体积比为8:2的鱼油和大豆油;免疫多糖包括质量比为1:1:4的β‑葡聚糖、壳聚糖、褐藻糖胶;营养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柠檬酸钾0.3份、柠檬酸镁
0.7份、乳酸菌2.2份、酵母菌7份、甲壳素2.6份、苏氨酸0.7份、多酚氧化酶1.1份;
[0048] d)授精:在亲虾产卵后,将卵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精子与卵的密度比例控制在1:8;
[0049] e)受精卵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密度为3000万粒/m3,设置孵化箱具有微流水、水温控制在29℃,盐度20‰,pH值为8.0,孵化出的幼虾经过初步培育后,进行分级和筛选,初步培育阶段包括对幼虾进行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
[0050] f)强化培育:将筛选后的幼虾身长达到0.4‑0.6cm时转移到养殖池中,每4天更换40%的水量,调整盐度为6‰,恒温30℃,pH值8.0,氨氮<0.5ml/L,溶解氧>5mg/L,投入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投喂量分别为虾体重的1.3%和1.7%,必要微量元素包括质量比为1:2:1的钙、磷、镁,所述维生素包括质量比为2:1:3的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B5,同时,投喂饵料,每天进行6餐投喂,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5%,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粉18份、蟹壳粉10份、柑橘果粉8份、甘草次酸5份、橙皮苷3份、熟芝麻油
6份、卵磷脂16份、肌醇0.9份、椰子油1.2份、抗性糊精1.1份,强化培育一周后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时间48h,培育至出苗。
[0051] 对比例1
[005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方法,步骤b)中养殖池采用开放式换水系统,水流速控制在1000mL/min。
[0053] 对比例2
[005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c)中未进行分阶段饲喂,统一按照第三阶段进行混合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投喂量是虾体重的2%,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质量比为7:8。
[0055] 对比例3
[005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c)中未投喂营养制剂。
[0057] 对比例4
[005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f)中幼虾饵料不含有柑橘果粉。
[0059] 对比例5
[0060]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f)中幼虾饵料不含有甘草次酸和橙皮苷。
[0061] 试验例1
[0062] 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的繁育方法测定其产卵率、孵化率和出苗成活率,[0063] 产卵率=(实际产卵的对虾数量/总对虾数量)×100%
[0064] 受精卵孵化率=(无节幼体的平均数/同一亲虾个体产卵量的平均数)×100;
[0065] 成活率=(期末存活的幼虾数量/投入的幼虾数量)×100;
[0066] 测试结果如下:
[0067]  产卵率% 孵化率% 成活率%
实施例1 67.2 85.4 98.1
实施例2 69.3 88.3 99.2
实施例3 69.8 92.7 99.5
对比例1 52.6 78.5 85.2
对比例2 43.2 79.2 78.3
对比例3 41.0 77.1 70.1
对比例4 ‑ ‑ 66.4
对比例5 ‑ ‑ 61.8
[0068] 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人工繁育方法通过科学选择亲虾、优化繁育环境、控制繁育过程等有效提高亲虾的产卵率,及幼虾的孵化率和成活率。
[0069] 其中实施例组与对比例1比较,本发明构建亲虾封闭式内循环养殖系统,利用亲虾的养殖密度、水体流速、投饲中三种因素与水质指标变化结合,保持水质指标正常,促进亲虾健康养殖;
[0070] 实施例组与对比例2比较,通过配合饲料和营养制剂的分阶段营养强化,增强亲虾产卵期间机体免疫力,提高卵子质量和虾苗品质;
[0071] 实施例组与对比例3比较,本发明的营养制剂有效提高饵料营养含量,增强亲虾免疫力同时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柠檬酸钾和柠檬酸镁直接参与性腺细胞的代谢过程,促进性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益生菌能够改善亲虾的肠道微生态,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率。良好的肠道健康有助于性腺获取更多必需的营养物质,支持其正常发育和功能,补充甲壳素有助于促进性腺组织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甲壳素还可能参与性腺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调节性腺发育过程,多酚氧化酶参与亲虾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对性腺细胞的代谢过程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影响性腺细胞的代谢活性,多酚氧化酶有助于促进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表达。
[0072] 实施例组与对比例4比较,柑橘果粉增强幼虾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以及促进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还能帮助幼虾抵抗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0073] 实施例组与对比例5比较,甘草次酸和橙皮苷作为幼虾饵料可以增强幼虾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健康。
[0074] 试验例2
[0075] 将上述得到的幼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的抗病检疫,
[0076] 发病率=(发病虾的数量/总虾的数量)×100%
[0077] 发病率情况如下:
[0078]  WSSV TSV IHHNV
实施例1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实施例2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实施例3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对比例1 1.3% 2.3% 1.0%
对比例2 4.3% 1.2% 0.2%
对比例3 5.2% 4.1% 3.2%
对比例4 5.6% 3.3% 2.3%
对比例5 4.9% 1.2% 3.1%
[0079] 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组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还有效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
[00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