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电通信技术 / 无线通信网络 / 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

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2421230960.2 申请日 2024-05-31
公开(公告)号 CN222866734U 公开(公告)日 2025-05-13
申请人 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桑路云; 董彬彬; 第一发明人 桑路云
权利人 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温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清经济开发区经六路161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25600
主IPC国际分类 G01R1/04 所有IPC国际分类 G01R1/04G01R19/00H04W4/38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9 专利文献类型 U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陈加利;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 电压 传感器 ,包括 外壳 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 电路 板,传感器 电路板 上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上的U型槽,方便地固定传感器电路板,确保电路板在受到外 力 或振动时不易松动或移位。V型卡板能够便于固定电路板卡扣安装,使得电路板更加稳固。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V型卡板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电路板受到的损害。V型卡板的结构能够与电路板上的特定部位相配合,实现精准 定位 ,保证电路板安装的准确性。定位 块 与固定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的 稳定性 ,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或晃动。定位块使得电路板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明了,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圆锥套(2),所述圆锥套(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螺母(3),所述固定螺母(3)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线(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机构(16),所述电路板固定机构(16)上设置有连接件(161),所述连接件(161)上开设有U型槽(162),所述连接件(161)的下端设置有V型卡板(163),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与射频收发器(7)电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无线收发芯片(13)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锂电池(8)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和二极管(9)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和数据存储芯片(10)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芯片(10)和时钟振荡器(11)数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低通滤波器(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射频天线(14)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9)与电阻(15)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8)与时钟振荡器(11)和所述低通滤波器(12)电路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传感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电压传感器是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微机电系统以及低功耗高集成数字设备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传感器技术。无线电压传感器在电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0720101331.X,所提出的电压传感器。包括焊接在线路板上的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电路部分由采集端子放大器A、电源防反接电路、电源滤波电路、连接电缆组成;其中采集端子采集的感应电压信号接放大器A的输入端,放大器A的输出接连接电缆,电源防反接电路、电源滤波电路为放大器A提供电源通路;在线路板外表面套装一金属管,该金属管与线路板的接地层、连接电缆的金属网层导电连接。
[0004] 但是现有的无线电压传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就是现有的无线电压传感器在固定传感器电路板,在受到外力或振动时容易松动或移位,其次在进行安装时需要通过多个螺丝固定,无法直接卡扣固定,安装效率比较低,其次是在安装的过程中缺少定位,安装存在偏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圆锥套,所述圆锥套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上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机构,所述电路板固定机构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V型卡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上设置有无线电压感应芯片,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与射频收发器电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与无线收发芯片电路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射频收发器与锂电池电路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和二极管电路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和数据存储芯片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芯片和时钟振荡器数据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上设置有低通滤波器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射频收发器与射频天线电路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与电阻电路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电池与时钟振荡器和所述低通滤波器电路连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通过连接件上的U型槽,可以方便地固定传感器电路板,确保电路板在受到外力或振动时不易松动或移位。
[0015] U型槽使得电路板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变得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U型槽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电路板,提高了该固定机构的通用性。除了U型槽的固定作用外,V型卡板能够便于固定电路板卡扣安装,使得电路板更加稳固。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V型卡板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电路板受到的损害。
[0016] V型卡板的结构能够与电路板上的特定部位相配合,实现精准定位,保证电路板安装的准确性。定位块与连接件上的U型槽和V型卡板共同作用,确保电路板在固定机构中的位置准确无误。
[0017] 定位块与固定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的稳定性,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或晃动。定位块使得电路板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明了,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电路板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固定机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槽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电路板左视示意图。
[0024] 图中标示:
[0025] 1、外壳体;2、圆锥套;3、固定螺母;4、连接线;5、传感器电路板;6、无线电压感应芯片;7、射频收发器;8、锂电池;9、二极管;10、数据存储芯片;11、时钟振荡器;12、低通滤波器;13、无线收发芯片;14、射频天线;15、电阻;16、电路板固定机构;161、连接件;162、U型槽;163、V型卡板;17、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6,一种无线电压传感器,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圆锥套2,所述圆锥套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螺母3,所述固定螺母3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线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5,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机构16,所述电路板固定机构16上设置有连接件161,所述连接件161上开设有U型槽162,所述连接件161的下端设置有V型卡板163,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块17。
[0029] 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与射频收发器7电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无线收发芯片13电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锂电池8电路连接。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和二极管9电路连接。
[0030] 所述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和数据存储芯片10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芯片10和时钟振荡器11数据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低通滤波器12。所述射频收发器7与射频天线14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9与电阻15电路连接。所述锂电池8与时钟振荡器11和所述低通滤波器12电路连接。
[0031] 通过在外壳体1的下端设置圆锥套2,并在圆锥套2的上方设置固定螺母3,这种设计使得传感器可以方便地与各种设备或结构进行固定,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其次,传感器电路板5上的电路板固定机构16、连接件161、U型槽162和V型卡板163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固的固定结构,能够确保传感器电路板5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松动或移位。这种稳定的固定方式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0032] 传感器电路板5上设置的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可以实时感应电压变化,并通过射频收发器7将数据传输至无线收发芯片13,实现无线数据传输。这种无线传输方式避免了传统有线传输可能带来的繁琐和限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灵活性,锂电池8作为电源,为整个传感器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锂电池8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优点,能够满足传感器长时间稳定工作的需求。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与二极管9、数据存储芯片10和时钟振荡器11元件的连接,进一步增强了传感器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二极管9能够保护电路免受电压波动的损害,数据存储芯片10可以记录历史数据以便后续分析,时钟振荡器11则提供了精确的时间基准。
[0033] 最后,低通滤波器12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过滤掉高频噪声,提高信号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射频收发器7与射频天线14的连接则保证了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使得传感器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工作。
[003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过程:用户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将传感器的圆锥套2对准安装点,旋转固定螺母3,使圆锥套2紧密贴合在安装面上,实现传感器的稳固固定。将连接线4连接到传感器上,确保连接稳定可靠。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配置传感器的参数,如采样频率、数据传输间隔。传感器启动后,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开始实时感应所在位置的电压变化。感应到的电压数据通过电路板上的电路进行处理,包括滤波、放大步骤,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处理后的电压数据通过射频收发器7进行无线传输,发送给接收设备或系统。接收设备或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电压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0035] 无线电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压感应、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技术。无线电压感应芯片6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能够实时感应到所在位置的电压变化。当电压发生变化时,感应芯片将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为后续的测量和分析提供原始数据。传感器电路板5上的电路对感应到的电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二极管9元件对信号进行保护,避免过压或欠压对电路造成损害。低通滤波器12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提高信号的纯净度。数据存储芯片10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的电压数据,以供后续分析或故障排查。射频收发器7负责将处理后的电压数据以无线方式进行传输。通过与无线收发芯片13的连接,数据被发送到指定的接收设备或系统。射频天线14增强了无线信号的传输范围和稳定性,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可靠地传输到目标位置。锂电池8作为传感器的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时钟振荡器11为传感器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确保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同步性。
[0036] 通过连接件161上的U型槽162,可以方便地固定传感器电路板,确保电路板在受到外力或振动时不易松动或移位。U型槽162使得电路板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变得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U型槽162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电路板,提高了该固定机构的通用性。除了U型槽162的固定作用外,V型卡板163能够便于固定电路板卡扣安装,使得电路板更加稳固。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V型卡板163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电路板受到的损害。V型卡板163的结构能够与电路板上的特定部位相配合,实现精准定位,保证电路板安装的准确性。
[0037] 定位块17与连接件161上的U型槽162和V型卡板163共同作用,确保电路板在固定机构中的位置准确无误。定位块17与固定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的稳定性,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或晃动。定位块17使得电路板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明了,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003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