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421905994.7 | 申请日 | 202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65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5-05-13 |
申请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申请人类型 | 学校 |
发明人 | 杨世德; 林凤涛; 史志勤; 罗子群; 杨团业; 廖鹏; 林雨新; 王储熙; 盛若洽; | 第一发明人 | 杨世德 |
权利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当前权利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西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西省南昌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30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G01B11/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G01B11/00 ; G01V8/12 ; G08B21/24 ; H04W4/38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6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马玉丽;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 接触 线检测装置,包括处于接触线上方并与接触线垂直滚动接触的两组行走轮,两组所述行走轮分别固接在两组行走轮固定杆上,行走轮固定杆的两端均通过行走轮 轴承 转动连接在行走轮 支架 上,行走轮支架固接在 支撑 架上,接触线的底部设有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杠杆检测单元;该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利用行走轮带动整体装置在接触线上移动,可更高效地检测接触线的磨损 位置 和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且在杠杆检测单元的作用下,可以对该磨损位置的磨损量进行放大,能够检测微小磨损,存在准确度和可靠性较高的优点。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包括处于接触线(1)上方并与接触线(1)垂直滚动接触的两组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行走轮(2)分别固接在两组行走轮固定杆(3)上,行走轮固定杆(3)的两端均通过行走轮轴承(6)转动连接在行走轮支架(5)上,行走轮支架(5)固接在支撑架(11)上,接触线(1)的底部设有安装在支撑架(11)上的杠杆检测单元;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由于高铁运行过程中的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接触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根据《高铁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一旦接触线的磨损量达到15%时,就需要发出警示;当磨损量超过20%时,就需要对接触线进行更换。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精确而有效地检测接触线磨损的方法。目前,现有的接触线磨损检测方式在检测时,由于接触线的磨损量较小,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很难对该磨损量进行较高精度的检测,存在无法检测微小磨损的问题,还存在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接触线检测效率低下以及无法检测微小磨损的技术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包括处于接触线上方并与接触线垂直滚动接触的两组行走轮,两组所述行走轮分别固接在两组行走轮固定杆上,行走轮固定杆的两端均通过行走轮轴承转动连接在行走轮支架上,行走轮支架固接在支撑架上,接触线的底部设有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杠杆检测单元; [0005] 所述杠杆检测单元包括与接触线底部滚动接触的滚针,滚针的两端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内,底座固接在杠杆组件的一端处,杠杆组件安装在支撑架上,杠杆组件的另一端处于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之间,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均通过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支架安装在支撑架上。 [0007]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处于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之间的上方位置。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指示灯。 [0009]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与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1]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该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利用行走轮带动整体装置在接触线上移动,可更高效地检测接触线的磨损位置和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且在杠杆检测单元的作用下,可以对该磨损位置的磨损量进行放大,能够检测微小磨损,存在准确度和可靠性较高的优点。 [0013] 2、该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单元,遇到磨损严重的情况时,可对该处位置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发送给云端控制中心,能够实时监测接触线的磨损情况,并能够准确地记录磨损位置,同时,还能够通过发出警报的方式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工作,以确保电气化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 [0018] 1、接触线;2、行走轮;3、行走轮固定杆;4、支座;5、行走轮支架;6、行走轮轴承;7、对射型光电传感器;8、控制单元;9、导线;10、指示灯;11、支撑架;12、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支架;13、连接杆;14、支座固定杆;15、扭簧;16、底座;17、滚针轴承;18、滚针。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随着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发展,接触线1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传输电力的关键任务。因此,对于接触线1的制作质量要求较高,包括材质和工艺等方面。在接触线1出厂之前,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包括直径、硬度、抗拉伸性能、耐磨抗老化性等。 [0021] 实施例一: [0022]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检测效率低下以及准确度和可靠性较低的技术缺陷,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杠杆放大误差的接触线检测装置,可更高效地检测接触线1的磨损位置和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且在杠杆检测单元的作用下,可以对该磨损位置的磨损量进行放大,能够检测微小磨损,存在准确度和可靠性较高的优点,该装置包括处于接触线1上方并与接触线1垂直滚动接触的两组行走轮2,两组行走轮2分别固接在两组行走轮固定杆3上,行走轮固定杆3的两端均通过行走轮轴承6转动连接在行走轮支架5上,行走轮支架5固接在支撑架11上,接触线1的底部设有安装在支撑架11上的杠杆检测单元;将该装置安装到接触线1上,然后可在其中一个行走轮支架5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使行走轮2沿着接触线1运动,从而带动整体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利用杠杆检测单元将检测接触线1的磨损情况即可。 [0023] 为实现对接触线1磨损情况的检测,请参照图1‑图2,杠杆检测单元包括与接触线1底部滚动接触的滚针18,滚针18的两端通过滚针轴承17转动连接在底座16内,底座16固接在杠杆组件的一端处,杠杆组件安装在支撑架11上,杠杆组件的另一端处于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之间,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均通过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支架12安装在支撑架11上;在杠杆组件的作用下,杠杆组件一端处的滚针18可始终滚动接触在接触线1的底部,当遇到接触线1磨损严重的位置时,滚针18向上运动,杠杆组件的另一端则向下运动并阻挡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所射出的光线,从而产生警报信息即可。 [0024] 为实现对微小磨损的检测,请参照图1‑图2,杠杆组件包括一端与底座16固接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靠近底座16的外壁上固设有支座固定杆14,支座固定杆14的外壁上套设有扭簧15并转动连接在支座4上,支座4固接在支撑架11上;连接杆13一端处连接的滚针18向上运动时,连接杆13另一端的移动幅度可被放大,从而更容易被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 [0025] 为解决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问题,在连接杆13的另一端处于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之间的上方位置;连接杆13与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为检测所能允许的误差,超过该误差后,即可立马发出警报。 [0026] 实施例二: [0027] 为实现对磨损严重位置的远程标记和报警,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支撑架11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单元8,控制单元8的一侧通过导线9连接有指示灯10;利用控制单元8可控制指示灯10亮起。 [0029] 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工作,在控制单元8内置有GPS定位模块和无线WiFi模块;遇到磨损严重的情况时,可通过GPS定位模块和无线WiFi模块对该处位置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发送给云端控制中心,能够准确地记录磨损位置,同时,还能够通过发出警报的方式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0030]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将该装置安装到接触线1上,然后可在其中一个行走轮支架5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使行走轮2沿着接触线1运动,从而带动整体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磨损严重的位置处,连接杆13一端处连接的滚针18开始向上运动,而连接杆13另一端的移动幅度可被放大,且连接杆13另一端向下运动并阻挡对射型光电传感器7所射出的光线,从而产生警报信息,报警信息通过控制单元8对该处位置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发送给云端控制中心即可。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