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211166861.8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7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申请人 | 厦门医学院; | 申请人类型 | 学校 |
发明人 | 赖颖真; 陈安琪; 毕丽伟; | 第一发明人 | 赖颖真 |
权利人 | 厦门医学院 | 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当前权利人 | 厦门医学院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福建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福建省厦门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路1999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61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A61L27/2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61L27/26 ; A61L27/50 ; A61L27/54 |
专利引用数量 | 4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8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秦彦苏;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骨复合 支架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PLA、GEL和PVP复合,通过 冷冻干燥 的方法获得PLA/GEL/PVP高分子复合支架,三种 生物 材料 结合各自的材料特点,克服各自 缺陷 ,取长补短,利用PLA的机械强度和可降解性能作为支架的主要材料,混入明胶弥补其生物活性的不足,提高其成骨活性,同时混入PVP以提高支架的亲 水 性,得到的骨复合支架亲水性佳、 生物相容性 好、细胞外矿化水平优秀、成骨活性好,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进行 骨修复 。 | ||
权利要求 | 1.一种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复合支架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5~9:1~5: |
||
说明书全文 | 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背景技术[0002] 骨组织在诸多人体器官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床可见由创伤、感染、肿瘤、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引起的骨缺损,传统的自体骨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是骨修复的有效方法,然而不可避免地产生骨量不足或移植物排异反应。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以高分子生物材料为基础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无免疫源性、可精确成型、成本可控的优点,还可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契合各种临床应用。但传统的高分子支架存在亲水性不足,细胞相容性差的问题,成骨性较差。因此,还有必要对现有的骨支架材料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0005] 一种骨复合支架,所述骨复合支架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5~9:1~5:0.008~0.012的PLA、PVP和明胶。 [0006] 优选地,所述骨复合支架的材料由质量比为7.8~8.2:1.8~2.2:0.009~0.011的PLA、PVP和明胶组成。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0010] 优选地,所述1,4二氧六环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8~10:1。 [0011] 优选地,将PLA、PVP和明胶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的方法为:先将PLA和PVP在40~50℃溶解于所述混合有机溶剂中,得到PLA/PVP复合溶液,然后将PLA/PVP复合溶液降温至不高于30℃,再将明胶溶液逐滴加入至所述PLA/PVP复合溶液中。 [0012] 优选地,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0.08~0.12%。 [0013]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 [0014] 上述的骨复合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0015] 聚乳酸(PLA)是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制备生物支架的人工合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但其降解产物偏酸、生物活性较弱、疏水性较强、脆性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 [0016] 明胶(GEL)是胶原蛋白的同源蛋白,明胶结构中含有胺和羧基官能团,能较好地改善亲水性,同时因其通过整合素能促进细胞粘附,在组织工程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但因其机械强度差以及容易降解而较少单独使用。 [0017]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应用广泛的乙烯基聚合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低,溶解性好,除此以外还具有优良的加工性和非抗原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和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应用在药物递送系统,PVP不仅可以改善其他疏水高分子材料的疏水性,而且能够促进药物的缓释。然而PVP当单独使用时,同样存在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 [0018] 亲水性差是细胞生物相容性差的重要原因,然而亲水性好虽然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却也加快了材料的消融速度,因此本发明将PLA、GEL和PVP复合,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PLA/GEL/PVP共同存在的高分子复合支架,三种生物材料结合各自的材料特点,克服各自缺陷,取长补短,一方面利用PLA的机械强度和可降解性能作为支架的主要材料,混入明胶弥补其生物活性的不足,提高其成骨活性,同时混入PVP以提高支架的亲水性,未来也有望在载药上得到应用。 [0020] 本发明所列举的所有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点值。 [0021] 本发明所述“大约”、“约”或“左右”等指的是所述范围或数值的±20%范围内。 [0022] 本发明中,所述“常温”即常规环境温度,可以为10~30℃。 [0023]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24] 本发明将PLA、GEL和PVP复合,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PLA/GEL/PVP共同存在的高分子复合支架,亲水性佳、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外矿化水平优秀、成骨活性好,可作为骨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进行骨修复。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支架电镜形貌。 [0026]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复合支架电镜形貌。 [0027]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复合支架电镜形貌。 [0028]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复合支架电镜形貌。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验例中采用的对照组纯PLA支架的电镜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配制一定量1,4二氧六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有机溶剂,使二者在混合有机溶剂中的体积比为9:1(v/v)。将‑20℃保存的PLA置于常温,使包装表面尽量干燥,防止材料受潮。称取所需质量的PLA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使PLA的总质量占混合有机溶剂的5%(m/v,即每100mL的混合有机溶剂溶解5g PLA),将装有PLA和混合有机溶剂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40~50℃的条件下加热搅拌并充分溶解,得到充分溶解的PLA溶液后,待PLA溶液温度降至30℃左右或以下后,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0.1%明胶溶液(Cyagen),使得加入的0.1%明胶溶液体积和PLA溶液中的混合有机溶剂的总体积(近似PLA溶液的体积)比(v/v)为5%,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于常温下搅拌30min,使明胶在PLA溶液中尽可能溶解均匀。 [0033] 充分溶解后得到的高分子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倒入干燥的5mL或25mL的烧杯中,每个5mL烧杯中约1mL,25mL烧杯中约4mL,最终溶液高度在烧杯中为0.5cm左右。将烧杯口用扎有小孔的锡纸包裹,小烧杯均放入‑20℃冰箱中冷冻12h后,再放入‑80℃冰箱中冷冻6~12h,最后将烧杯中的样品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24h,得到PLA/GEL复合支架。 [0034] 实施例2: [0035] 配制一定量1,4二氧六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有机溶剂,使二者在混合有机溶剂中的体积比为9:1(v/v)。将‑20℃保存的PLA置于常温,使包装表面尽量干燥,防止材料受潮。按质量比例8:2称取所需质量的PLA及PVP于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使PLA和PVP的总质量占混合有机溶剂的5%(m/v,即每100mL的混合有机溶剂溶解5g PLA和PVP,其中PLA为4g,PVP为1g,下同),将装有PLA、PVP和混合有机溶剂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 40~50℃的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少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充分溶解的PLA/PVP复合溶液后,待PLA/PVP复合溶液温度降至30℃左右或以下后,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0.1%明胶溶液,使得加入的0.1%明胶溶液体积和PLA/PVP复合溶液中的混合有机溶剂的总体积(近似PLA/PVP复合溶液的体积,下同)的比例(v/v)为5%,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于常温下搅拌 30min,使明胶在PLA/PVP复合溶液中尽可能溶解均匀。 [0036] 得到的高分子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倒入干燥的5mL或25mL的烧杯中,每个5mL烧杯中约1mL,25mL烧杯中约4mL,最终溶液高度在烧杯中为0.5cm左右。将烧杯口用扎有小孔的锡纸包裹,小烧杯均放入‑20℃冰箱中冷冻12h后,再放入‑80℃冰箱中冷冻6~12h,最后将烧杯中的样品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24h,得到PLA/GEL/PVP复合支架。 [0037] 实施例3: [0038] 配制一定量1,4二氧六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有机溶剂,使二者在混合有机溶剂中的体积比为9:1(v/v)。将‑20℃保存的PLA置于常温,使包装表面尽量干燥,防止材料受潮。按质量比例7:3称取所需质量的PLA及PVP于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使PLA和PVP的总质量占混合有机溶剂的5%(m/v),将装有PLA、PVP和混合有机溶剂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40~50℃的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少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充分溶解的PLA/PVP复合溶液后,待PLA/PVP复合溶液温度降至30℃左右或以下后,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 0.1%明胶溶液,使得加入的0.1%明胶溶液体积和PLA/PVP复合溶液中的混合有机溶剂的总体积比(v/v)为5%,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于常温下搅拌30min,使明胶在PLA/PVP复合溶液中尽可能溶解均匀。 [0039] 得到的高分子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倒入干燥的5mL或25mL的烧杯中,每个5mL烧杯中约1mL,25mL烧杯中约4mL,最终溶液高度在烧杯中为0.5cm左右。将烧杯口用扎有小孔的锡纸包裹,小烧杯均放入‑20℃冰箱中冷冻12h后,再放入‑80℃冰箱中冷冻6~12h,最后将烧杯中的样品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24h,得到PLA/GEL/PVP复合支架。 [0040] 实施例4: [0041] 配制一定量1,4二氧六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有机溶剂,使二者在混合有机溶剂中的体积比为9:1(v/v)。将‑20℃保存的PLA置于常温,使包装表面尽量干燥,防止材料受潮。按质量比例5:5称取所需质量的PLA及PVP于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混合有机溶剂,使PLA和PVP的总质量占混合有机溶剂的5%(m/v),将装有PLA、PVP和混合有机溶剂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40~50℃的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少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充分溶解的PLA/PVP复合溶液后,待PLA/PVP复合溶液温度降至30℃左右或以下后,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 0.1%明胶溶液,使得加入的0.1%明胶溶液体积和PLA/PVP复合溶液中的混合有机溶剂的总体积比(v/v)为5%,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于常温下搅拌30min,使明胶在PLA/PVP复合溶液中尽可能溶解均匀。 [0042] 得到的高分子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倒入干燥的5mL或25mL的烧杯中,每个5mL烧杯中约1mL,25mL烧杯中约4mL,最终溶液高度在烧杯中为0.5cm左右。将烧杯口用扎有小孔的锡纸包裹,小烧杯均放入‑20℃冰箱中冷冻12h后,再放入‑80℃冰箱中冷冻6~12h,最后将烧杯中的样品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24h,得到PLA/GEL/PVP复合支架。 [0043] 实验例 [0044] 1.复合支架的亲水性 [0046] 表1 复合支架的亲水性 [0047] 接触角(°)对照组(纯PLA) 139.43±2.01 实施例1(PLA/GEL) 132.633±1.008 实施例2(PLA/GEL/PVP) 106.133±1.292 实施例3(PLA/GEL/PVP) 111.367±3.701 实施例4(PLA/GEL/PVP) 116.067±2.831 [0048] 结果显示实施例2的复合支架亲水性最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PVP的添加量增大,复合支架的疏水性越强,但均优于实施例1。 [0049] 2.复合支架的孔隙率 [0050] 吸水率:将各实施例制备的复合支架浸入PBS溶液湿态24小时后质量记录为W1,65℃的烘干箱中烘干4个小时至复合支架完全烘干,称重,记录烘干状态复合支架的质量为W2。通过以下吸水率公式计算出吸水率。 [0051] 吸水率=(W1‑W2)/W2 X 100% [0052] 孔隙率:测量各实施例制备的复合支架高度和直径,称量干燥的复合支架质量记录为W1。将培养皿放置于真空干燥机干燥再次称量复合支架的质量,记为W2。通过以下孔隙率公式计算出孔隙率。 [0053] 孔隙率=((W2‑W1)/ρ)/V X 100% [0055] 表2 复合支架的吸水率和孔隙率 [0056] 吸水率 孔隙率 对照组(纯PLA) 101.11%±0.94% 98.12%±2.31% 实施例1(PLA/GEL) 103.34%±1.83% 73.05%±2.91%、 实施例2(PLA/GEL/PVP) 137.87%±6.10% 93.88%±5.19%、 实施例3(PLA/GEL/PVP) 182.0%±15.94% 59.0%±10.38%、 实施例4(PLA/GEL/PVP) 273.01%±16.16% 77.69%±3.25% [0057] 由表2可知,纯PLA支架的孔隙率最大,与明胶复合后孔隙率有所减少,进一步与PVP改性后,复合支架的吸水性较PLA/GEL均有增加,可见随着PVP比例的增加,吸水率有不同程度增加,实施例2的孔隙率最大。 [0058] 3.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0059] 采用CCK8实验对提供的实施例1~4进行复合支架生物相容性的测试,测量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在材料表面的1、3、5天的增殖结果(OD450吸光度值),并选取了纯PLA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如表3,明胶的混入虽然降低了孔径的大小,但明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进了细胞增殖与成骨矿化,其中实施例2细胞增殖的最为迅速,各组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均比纯PLA增加。 [0060] 表3 复合支架上的细胞增殖水平 [0061] 1D 3D 5D对照组(纯PLA) 0.322±0.013 0.257±0.008 0.219±0.003 实施例1(PLA/GEL) 0.563±0.012 1.126±0.013 1.817±0.082 实施例2(PLA/GEL/PVP) 1.009±0.004 1.910±0.019 3.606±0.048 实施例3(PLA/GEL/PVP) 0.827±0.008 1.783±0.034 3.069±0.026 实施例4(PLA/GEL/PVP) 0.799±0.003 1.581±0.013 2.524±0.039 [0062] 4.复合支架细胞外矿化水平 [0063] 测定各实施例的复合支架的成骨功能的14天的钙沉积,采用茜素红染色,OD560测定吸光度值,结果如表4,可见各实施例均比对照组纯PLA体外矿化增强,其中在实施例2的复合支架上的细胞外矿化水平最高,且与其他各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实施例4的复合支架次之,组间差异与亲水性能差异及细胞增殖组内趋势及组间差异大致符合。 [0064] 表4 复合支架上的细胞外矿化水平 [0065] OD值对照组(纯PLA) 0.118±0.002 实施例1(PLA/GEL) 1.164±0.061 实施例2(PLA/GEL/PVP) 1.925±0.029 实施例3(PLA/GEL/PVP) 1.397±0.135 实施例4(PLA/GEL/PVP) 1.628±0.012 [0066] 5.复合支架的电镜照片 [0067] 实施例1~4制备的复合支架的电镜照片分别如图1至图4,复合支架内部呈现多孔疏松的不规则形貌特征,孔隙之间相互连接。与图5的对照组纯PLA支架相比,纯PLA孔径最大,复合明胶后孔径明显减少,被明胶充填,但进一步复合不同比例PVP后,PLA/GEL/PVP复合支架孔径较PLA/GEL支架有所增加,且内壁更薄,能够提供细胞在孔隙四周或内部进行生长的空间,最终促进了细胞增殖与成骨矿化,实现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0068] 综合以上结果,PLA混入不同比例的PVP与明胶,均增加了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性能,其中实施例2的复合支架(PLA、PVP和明胶的质量比为8:2:0.01)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外矿化水平最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