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

申请号 CN201980087300.9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206280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申请人 杰夫·克利珀特; 发明人 杰夫·克利珀特;
摘要 提供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 敷料 。基底层是可操作的以附接至患者的 皮肤 。基底层形成预制孔口,穿过预制孔口可以 访问 患者的伤口。 覆盖 层 与基底层耦接。覆盖层是可操作的以覆盖预制孔口,并且沿着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上。基底层和覆盖层由相似的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包括:
基底层,所述基底层是可操作的以便被附接到患者的皮肤上,所述基底层形成预制孔口,通过所述预制孔口所述患者的伤口是可访问的;
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第一粘合区域,所述第一粘合区域被永久地粘附到所述基底层以便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防止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基底层分离;
所述覆盖层具有第二粘合区域,所述第二粘合区域被配置成与所述基底层可移除地耦接;
其中所述覆盖层被配置成覆盖在所述基底层中形成的所述预制孔口;
其中,所述基底层和所述覆盖层由具有基本相似的柔性和拉伸特性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覆盖层包括:
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包括所述第一粘合区域和所述第二粘合区域;
粘附到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内部薄膜、与所述第一粘合层相对地粘附到所述内部薄膜的第二粘合层以及与所述内部薄膜相对地粘附到所述第二粘合层的顶部薄膜;以及定位在所述顶部薄膜和所述第二粘合层之间的凸层,和定位在所述凸耳层和所述顶部薄膜之间的凸耳粘合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是聚酯,并且所述覆盖层是热塑性聚氨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进一步包括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所述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包括敷料部分和填充物部分,所述敷料部分被配置成粘附至所述基底层,所述填充物部分包括多个填充物更换贴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当所述第一粘合区域与所述基底层永久地粘附时,其是可操作的以用作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区域包括丙烯酸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区域包括粘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进一步包括粘附至第一粘合层的可移除的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是透明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包括至少一个提升凸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包括两个提升凸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和所述凸耳层包括至少一个提升凸耳,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出所述内部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包括两个提升凸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从所述顶部薄膜的边缘向内延伸,直到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对应于所述基底层的所述预制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是透明的。
14.一种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包括:
提供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中形成孔口;
在所述基底层的第一侧部上形成粘合层;
将离型纸粘附在所述基底层的、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上;
形成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由与所述基底层基本相似的材料制成,所述覆盖层的形成包括:
提供顶部薄膜;
在所述顶部薄膜的最接近所述基底层的侧部上形成顶部薄膜粘合层;
提供凸耳层,所述凸耳层通过凸耳薄膜粘合层粘附在所述顶部薄膜和所述顶部薄膜粘合层之间;
将内部薄膜永久地粘附到所述顶部薄膜粘合层;
形成内部薄膜粘合层,其中所述内部薄膜粘合层包括两个区域;
经由所述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将所述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永久地粘附到所述基底层;以及
经由所述两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将所述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可释放地粘附到所述基底层。

说明书全文

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31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786,943、于2018年12月31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786,975、于
2019年6月2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865,657、于2019年6月2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865,681、于2019年6月2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865,753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各自的整个内容出于所有目的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0003] 伤口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来自外部环境的感染。伤口敷料在清洁和消毒的伤口与外部环境中的细菌、气和/或颗粒之间产生屏障。因此,伤口能够完全愈合而没有并发症。附图说明
[0004] 图1是其中可以利用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示例性环境的示意图;
[0005] 图2A是处于封闭配置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示意图的示例;
[0006] 图2B是处于部分打开配置的图2A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示意图的示例;
[0007] 图3是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示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0008] 图4是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另一个示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0009] 图5是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0010] 图6是图5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覆盖层的示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0011] 图7、图8A和图8B是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的示意图的示例;
[0012] 图9是利用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0013] 图10是制造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伤口可能造成继发感染的显著险,并且因此通过用敷料材料覆盖伤口来吸收伤口渗出物、减轻疼痛并且防止细菌增殖来治疗。常规地,粘合剂背衬的带或薄膜与许多不同材料的泡沫和非泡沫敷料结合使用。这些薄膜和/或带被施加在伤口和任何另外的敷料材料上,并且被粘附地固定到围绕伤口的皮肤表面。在一些情形中,覆盖伤口的常规泡沫和/或非泡沫垫可以通过用直刀片或其他切割器械切割围绕该常规泡沫和/或非泡沫垫的薄膜敷料来更换,留下敷料的周边仍附接到患者皮肤上。然后替换泡沫或非泡沫垫,并将额外的薄膜敷料分层放置在原始薄膜敷料的顶部上以建立紧密的密封。如果使用负压伤口治疗(NPWT),则在新施加的薄膜敷料中切出孔,并且将高压管放置在这个孔中或这个孔上方并且通过粘合剂垫固定在适当位置,该管延伸穿过粘合垫。
[0015] 然而,通过常规实践,必须使用锋利的切割器械来从患者身上切下敷料。使用锋利切割器械的额外步骤可以增加患者和护理人员进一步受伤的风险。另一个问题是主薄膜的顶部上分层放置额外的薄膜可以引起敷料的水蒸气传输速率(WVTR)的降低,水蒸气传输速率直接调节伤口愈合的水气微环境。敷料的WVTR的显著降低可以极大地影响皮肤的呼吸能,这进而造成额外的风险,诸如伤口周围的组织的浸渍以及在敷料中滞留过量的水气等,这可能导致伤口自身的不良愈合。
[0016] 伤口可能需要每日或每小时地访问,以用于引流、视觉检查、泡沫或非泡沫填充物(packing)的更换和/或其他原因,诸如用于负压应用的敷料更换。为了访问该伤口,常规地从皮肤移除粘合薄膜或带,以便暴露伤口。反复移除和/或剥离这些粘合薄膜和/或带以访问伤口,可能导致忽视非常严重的皮肤刺激,包括皮肤的完全撕裂和剥离,尤其是在老年人或重病患者的情况下。
[0017] 常规地,必须在每次访问时重新敷裹伤口部位,并且必须施加新的敷料来覆盖伤口以促进愈合并保护伤口免受感染。移除和重新敷裹过程通常需要来自家庭保健提供者的每日视察,并且是非常耗时的过程,该过程必须非常注意伤口的外边缘,以避免对伤口周围皮肤的额外附带损害。这些敷料更换可能是非常昂贵的并且导致在卫生保健中的成本持续上升。另外,考虑到与这些常规薄膜敷料的移除相关的成本问题和不适,存在延长这些敷料更换周期升高的趋势,而因此由于护理水平受到损及而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
[0018] 本文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伤口敷料包括基底层,基底层是可操作的以便附接至患者的皮肤。基底层形成预制的孔口,穿过孔口可访问患者的伤口。因此,在将器件粘附到伤口之前,孔口不需要由患者或护理人员从敷料的基底层中切出,因为伤口敷料在被患者和/或护理人员接收时已经包括了孔口。由于在常规实践中用于创建开口的锋利刀或刀片的引入,因此基底层中的预制孔口降低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受伤的风险。
[0019] 覆盖层与基底层耦接并且是可操作的以便覆盖预制孔口。覆盖层可具有创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多个侧部。第一部分可包括覆盖层的多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部,该至少一个侧部是可操作的以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以在正常操作期间防止覆盖层与基底层分离。第二部分可包括覆盖层的多个侧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侧部,该两个或更多个侧部是可操作的以与基底层可移除地耦接。正常操作涉及基底层上的覆盖层的打开和封闭。在一个示例中,用作铰链的覆盖层的一个侧部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以防止多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与基底层分离。在另一示例中,覆盖层的一个侧部与基底层共同模制。在又一示例中,覆盖层的一个侧部振动焊接至基底层。该描述引用永久粘附的构造,但本公开可以包括任何上述内容。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在将连接描述为永久粘附时,描述了一种情形,其中从基底层移除永久粘附部分所需的力可以是从基底层移除可移除地耦接部分所需的力的至少两倍。在又一示例中,描述为永久粘附的连接可指以下情形:从基底层移除永久粘附部分所需的力可以是从基底层移除可移除地耦接部分所需的力的十倍以上。粘附到基底层的一个侧部提供了覆盖层的其余部分与基底层粘附和对准的容易性,例如无需褶皱、和/或无需粘合剂与通过预制孔口所暴露的伤口的接触。覆盖层可以被重复地提升起以暴露伤口以及放回在基底层上,以产生密封从而保护伤口。
[0020]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和覆盖层可以由基本上类似的材料制成。例如,材料可以具有基本上类似的柔性和/或拉伸特性。然而,材料不需要由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和基底层的材料可包括三种类型的薄膜和两种类型的粘合剂。
[0021] 基底层可以包括着陆区(landing zone),着陆区在围绕预制孔口在预制孔口的边缘和朝向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预定距离处之间延伸。着陆区是覆盖层将被粘到基底层的优选区。覆盖层具有的周边比预制孔口的周边大,因此当覆盖层放置在基底层上时,伤口不暴露。当将覆盖层放置于基底层上时,覆盖层的周边布置在着陆区中。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可以跨越从预制孔口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距离的约20%至约65%的距离。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可跨越从预制孔口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距离的约50%的距离。
[0022] 将覆盖层重复提升起和放回到在基底层上设计的预定着陆区的能力在基底薄膜的所有边缘与覆盖层的可提升边缘(其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提升凸)之间提供一致且令人满意的余量。由于这些薄膜非常薄且易碎的特性,先前设计所需的手动切割工艺提高了在手动切割过程期间薄膜的不均匀边缘和撕裂的机会。常规地,访问窗口的手动切割在覆盖层的粘合边缘与基底层的手动切割边缘之间产生了不一致且不充分的余量,从而导致覆盖层与基底层的未对准。常规覆盖层的边缘与基底层的不一致边缘的不精确对准和定位会损害伤口敷料的有效性。然后,常规的伤口敷料不可能保持对伤口100%封闭的屏障,从而使得常规的伤口敷料在临床上是有问题的。
[0023] 此外,如上所述,基底层和覆盖层可由类似材料制成,这因为材料的柔性和拉伸基本相似。此外,覆盖层可包括顶部薄膜和内部薄膜。当包括内部薄膜时,内部薄膜增加覆盖层的刚性。顶部薄膜和内部薄膜也可由类似材料制成。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内部薄膜可以是与顶部薄膜不同的材料,但与顶部薄膜共有类似的特性。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跨越整个覆盖层,并且内部薄膜仅覆盖覆盖层的一部分。内部薄膜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内部薄膜仅是覆盖层的覆盖基底层的预制孔口的区域周围的边界。当内部薄膜仅形成如所描述的边界时,覆盖层的刚性可以在包括粘合剂的区域中增加,该粘合剂被设计成与基底层可释放地耦接。
[0024] 不同于将不相似的材料用于这些层的常规设计,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依赖于在构造中所使用的薄膜和粘合剂两者中的相似材料。本发明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实施了专丙烯酸凝胶粘合剂,丙烯酸和硅凝胶粘合剂允许层的结合以及从基底层移除覆盖层的能力。在一个示例中,硅凝胶粘合剂用于可移除的粘合剂以及丙烯酸粘合剂用于永久粘合剂。在基底层和覆盖层之间形成的结合可以是高粘性但柔性的。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该结合可以使得覆盖层和基底层允许将覆盖层从附接到患者的基底层提升起和放回基底层多达50次循环。在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可以是柔性薄膜,诸如聚乙烯(PE)等。
[0025] 常规的伤口覆盖物依赖于使用至多一种类型的粘合剂,并且要求使用待用的不相似材料来形成基底层和覆盖层,以便形成基底层与覆盖层之间的边界。不可拉伸的、不相似的材料(诸如在常规伤口覆盖物中使用的那些材料等)的依赖和使用不允许独立层在皮肤的正常移动过程中一致地移动并且因此促进这些层彼此拉动并且拉动下面的皮肤。这不仅对于用户而言是不舒适的,而且促进了不必要的层分离,直到包括了顶层与基底层的过早开口和分离。本设计使用特定粘合剂来执行特定要求允许使用与皮肤协调运动的柔性和可伸展材料并且因此是关键特征。由于材料的类似性,即使在皮肤的日常运动期间,选择用于当前公开的伤口敷料的材料也能允许器件在连续穿戴7天的时期内保持有效。如上所述,材料的用语相似性可以用于指示材料具有一种或更多种类似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柔性、拉伸性和/或弹性。
[0026] 即使在潮湿环境中,硅粘合剂可以提供气密密封,该气密密封通常提供最好的愈合机会,只要环境保持没有不想要的细菌即可。用于在覆盖层和基底层之间创建期望的结合的丙烯酸粘合剂和硅粘合剂的独特组合降低了剥离力,剥离力是将覆盖层与基底层分离但将基底层结合到覆盖层的下侧并且还形成覆盖层的柔性边界所需的力。剥离力的减小允许重复打开和封闭覆盖层,而没有由于撕裂或失去其对皮肤的粘附力而损害基底层的风险,该风险最终将导致伤口敷料失效。
[0027] 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可以用于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环境中。图1示出了躺在床12(例如病床)上的患者10。患者10已经遭受伤口11,伤口11需要照顾和频繁访问。虽然图1示出的伤口11位于患者10的手臂上,但应当理解,这是为了说明性的目的而完成的,并且伤口敷料100可以与位于患者10的身体上的任何区域的伤口11一起使用。另外,应当认识到,如图1中所示的伤口11的尺寸旨在作为说明性的,并且伤口敷料100可以被定尺寸成适合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伤口,而不脱离本公开。
[0028] 伤口11被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100覆盖和保护。如将关于图2更详细地讨论的,伤口敷料100的覆盖层106可以例如由医学专家14提升起以访问伤口11,而不移除粘附至患者10的皮肤上的伤口敷料100的基底层。因此,皮肤不会由于持续移除粘合层而受到刺激。伤口敷料100保护伤口11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并且确保伤口11愈合的清洁空间。
[0029] 图2A和图2B是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100的示意图。伤口敷料100包括基底层102,基底层102是可操作的以便与患者的皮肤耦接。例如,基底层102可以通过粘合层与患者的皮肤耦接。如图2A所示,基底层102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基底层102具有由基底层102的边缘103形成的宽度102W和长度102L。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102可具有约18厘米的宽度102W和约22厘米的长度102L。如本文所使用的,长度(由虚线140示出)是指如下的方向:该方向垂直于永久地粘附至基底层102的覆盖层106的侧部130中一个侧部。宽度(由虚线142示出)指的是如下的方向:该方向平行于永久地粘附至基底层102的覆盖层106的侧部130中一个侧部。在其他示例中,基底层102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形、六边形或允许可以覆盖和访问伤口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0030] 基底层102形成有预制的孔口104,患者的伤口可通过孔口104访问。通过具有预制的孔口104,不需要从伤口敷料100的基底层102中手动地切出窗口,这确保了一致的尺寸和边缘并且促进了安全性。而且,预制的孔口104防止手动切割的窗口具有不正确的尺寸和/或形状,使得来自基底层102的粘合剂不会粘到伤口或者过于接近伤口。另外,预制的孔口104允许施加伤口敷料100的医学专家在伤口敷料100的初始尺寸设定和放置过程中使伤口可视化。由于能够使伤口可视化,能够减少由于不正确的尺寸设定和切割窗口的失败尝试所造成的不想要的废料,因为将不存在需要被丢弃的不正确切割的伤口敷料。
[0031] 如图2A所示,预制孔口104是正方形的形状,其中预制孔口104的宽度104W和长度104L相同。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预制孔口104的宽度104W为约10厘米,并且预制孔口104的长度104L为约10厘米。在其他示例中,预制的孔口104的宽度104W和长度104L可以不相同,使得预制的孔口104为矩形形状。在其他示例中,预制孔口10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使得可以访问伤口。在其他示例中,预制孔口104的形状可以被定尺寸成使得它与用于纱布垫或其他敷料的可用尺寸相匹配。例如,其中,纱布垫的尺寸可以是四英寸乘四英寸、三英寸乘三英寸以及两英寸乘两英寸。因此,本预制孔口
104可以相应的被定尺寸。可以相应地缩放当前描述的设备的其他部件。
[0032] 覆盖层106可操作地用于覆盖预制孔口104,使得伤口被保护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并且使用粘合剂与基底层102耦接。覆盖层106具有形成周边的多个侧部130。覆盖层106的周边大于预制孔口104的周边,使得覆盖层106可覆盖预制孔口104,预制孔口104由多个边缘105形成。如图2A所示,覆盖层106具有大致矩形形状。覆盖层106具有由多个侧部130形成的宽度106W和长度106L。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106可具有约15厘米的宽度106W和约18厘米的长度106L。在其他示例中,覆盖层106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使得可以覆盖和访问预制孔口104和伤口。在其他示例中,覆盖层106的尺寸可以在比预制孔口104大50%到70%之间。
[0033]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106是基本上透明的,使得可以透过覆盖层106在视觉上看到伤口,而不需要移除覆盖层106。因此,伤口不会不必要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在一些示例中,覆盖层106可以是防水的,使得伤口不暴露于过量的水气。在其他示例中,覆盖层106可以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当覆盖层106是半透明的时,仍然能够在不移除覆盖层的情况下监视伤口。
[0034] 基底层102包括着陆区110,该着陆区110在图2A中示出为点划线内的区域。着陆区110围绕预制孔口104并且在由基底层102的最外部边缘103所形成的距离处和预制孔口104的边缘105之间延伸。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110被定位成使得基底层102在着陆区110的两侧中的任一侧(either side)上的剩余表面积被均分。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着陆区110是从预制孔口104到基底层102的最外部边缘103的距离的约20%至约65%。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110可以是从预制孔口104到基底层102的最外部边缘103的距离的约40%至约65%。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110可以是从预制孔口104到基底层102的最外部边缘103的距离的约45%至约55%。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110可以是从预制孔口104到基底层102的最外部边缘103的距离的约50%。覆盖层106的多个侧部130被定形状和定尺寸成使得覆盖层106的周边被布置在着陆区110中。
[0035] 覆盖层106的侧部130的精确放置防止或限制基底层102与患者皮肤分离的可能性,同时提供可行的密封以防止水气和细菌引入伤口中。通过将覆盖层106的周边设置在着陆区110中,在可再封闭的覆盖层106的提升和分离期间施加到基底层102的力(例如,如图2B所示)被引导远离基底层102的边缘103。通过将力引导远离基底层102的边缘103,当覆盖层106被提升起以剥离基底层102的材料中的任何材料远离皮肤时,该力的潜在性减小。另外,覆盖层106被定尺寸成适于匹配在着陆区110内,这引导覆盖层106的侧部130抵靠基底层102的材料密封,而不抵靠皮肤密封,同时形成可行的密封以保护伤口免受不想要的细菌和水气的引入。
[0036] 基底层102的皮肤友好特性允许基底层102长时间保持安全地固定到伤口周围的皮肤表面,例如长达7天,而覆盖层106的透明度允许视觉检查以及通过打开和关闭覆盖层106频繁地访问伤口。
[0037]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图2A和2B所示,覆盖层106可包括至少一个提升凸耳108,至少一个提升凸耳108可从覆盖层106的多个侧部130中的一个侧部延伸。提升凸耳108可用于从基底层102上提升起覆盖层106并放回覆盖层106。图2B展示了覆盖层106,覆盖层106从基底层102部分地提升起以通过预制孔口104暴露伤口。在一些示例中,提升凸耳108不包括粘合剂,使得提升凸耳108容易被抓持以及从基底层102拉离。在一些示例中,提升凸耳108可具有约1厘米的宽度108W和约1厘米的长度108L。在其他示例中,提升凸耳108的宽度和长度可不相同。在其他示例中,提升凸耳108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预制孔口104的尺寸来定尺寸。
[0038] 如图2B中可见,覆盖层106的侧部130中的一个侧部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102,以防止多个侧部130中的一个侧部与基底层102分离。例如,第一粘合区域200可以包括丙烯酸粘合剂,该丙烯酸粘合剂可以用于将覆盖层106的一个侧部130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102以用作铰链。第一粘合区域200可以包括长度200L和宽度200W,第一粘合区域200的尺寸200W、200L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在覆盖层106和基底层102之间存在充分的耦接。在其他示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粘合剂,使得覆盖层106的一个侧部130与基底层102永久地耦接。永久地耦接可被定义为在没有过度的力或努力的情况下难以移除或分离。覆盖层106与基底层102通过粘合的这种柔软且灵活的铰接提供了类似铰链的设计,而无需添加铰链元件。覆盖层106的一个侧部130与基底层102作为铰链形式的牢固、永久的粘附大大降低了可再封闭的覆盖层
106在打开和封闭覆盖层106期间自身折叠的可能性。另外,如图2B所示,伤口敷料100的类似铰链的设计允许覆盖层106的仅3个侧部或75%从基底层102被提升起以访问下面的伤口,这相比于常规设计,可以将失效点减少了最少25%。而且,具有高度粘合度的侧部130可指示可再封闭的覆盖层106相对基底层102的取向。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永久粘合的侧部130可以被定位成使得侧部130的取向平行于并且精确地邻接预制孔口104的边缘。
[0039]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可由允许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两者彼此协调且与皮肤协调移动的类似材料制成,因为其具有相似的柔性、弹性、弯曲、拉伸和挠曲特性。即使在皮肤的日常运动期间,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的材料允许伤口敷料100由于材料的类似性而在连续穿戴7天的时期内保持有效。另外,材料是类似材料,可减少或防止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以不同方式挠曲或移动,这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减少或防止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之间的不期望的分离。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102的材料可包括聚酯,以及覆盖层106的材料可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和热塑性聚氨酯的相似性限定了建立材料的类似性所需的一个示例。
[0040]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106可以包括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允许注释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访问伤口的时间和/或日期,施加伤口敷料的时间和/或日期,和/或已经访问伤口的次数。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包括敷料部分700,敷料部分700被布置在伤口敷料100上并且可以具有约10厘米的宽度700W和约1.5厘米的长度700L。在其他示例中,敷料部分700的宽度700W和长度700L可以根据需要变化。
[0041] 图3示出了示例性伤口敷料100的分解等距视图。如上所述,伤口敷料100包括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基底层102可包括具有粘合层302的基底薄膜304,粘合层302设置在基底薄膜304的下侧,使得基底薄膜304可粘附至患者的皮肤。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薄膜304可包括聚氨酯。在一些示例中,基底薄膜304可以由可适形的、透气的和/或防水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基底薄膜304是无菌屏障,其提供柔软的、适形的、蒸汽可渗透的、防水的、可吸收的、透明的、振动焊接低过敏性(vibration weldhypoallergenic)的和/或柔韧的薄膜,该薄膜提供对外部污染物(包括液体、细菌和/或病毒)的无菌屏障。粘合层302可包括例如丙烯酸粘合剂以提供对患者皮肤的强力粘附而不引起刺激。基底薄膜304包括如上所述的预制孔口104,穿过预制孔口104可访问伤口。
[0042] 基底层102还可以包括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包括布置在伤口敷料100上的敷料部分700。敷料部分700可以包括贴纸704,在贴纸704上可以标记数据,诸如更换的日期和次数等。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贴纸704可由织物制成。在其他示例中,贴纸704可由塑料、金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使得贴纸704可由书写工具标记。诸如丙烯酸粘合剂等的粘合剂702可以设置在贴纸704下面,以将贴纸704与基底薄膜304粘合。另外,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包括在图8A中进一步示出的多个填充物更换贴纸803。多个填充物更换贴纸803可以被放置在敷料部分700上的编号为1、2、3、4和5的指示器703上,如以下详细示出和描述的。
[0043]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可移除的离型纸300可抵靠粘合层302与基底薄膜304相对地布置。可移除的离型纸300可以保护粘合层302的强力粘合特性,直到伤口敷料
100将被施加。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可移除的离型纸300可以涂覆有离型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306可以被包括在基底薄膜304之上与粘合层302相对并且在基底层
102与覆盖层106之间。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306可以被包括以提供稳定性并且保持基底层
102的清洁度,直到伤口敷料100被施加到患者上。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接头303、305将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306制成分成两个部分。
[0044] 在施加之前,可移除的离型纸300可以通过将可移除的离型纸300从粘合层302剥离来移除,以准备将伤口敷料100施加到患者皮肤。一旦伤口敷料100已经通过将基底层102固定到患者皮肤上成功地施加时,可以移除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306,从而暴露基底层102作为围绕伤口的功能性无菌皮肤屏障,该伤口居中于其预制孔口104内。
[0045]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106包括顶部薄膜360和内部薄膜356。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106可包括凸耳层364。覆盖层106还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粘合层。可以在内部薄膜上形成第一粘合层352或内部薄膜粘合层。第一粘合层352可包括第一粘合区域200和第二粘合区域202。第一粘合区域200是可操作的以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102,以在正常操作期间防止覆盖层106与基底层102分离。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当覆盖层106相对于基底层102移动时,第一粘合区域200可用作铰链。第二粘合区域202被配置为与基底层102可移除地耦接。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第一粘合区域200为丙烯酸粘合剂,第二粘合区域202为硅粘合剂。
[0046] 第二粘合层358或顶部薄膜粘合层可以在面向顶部薄膜360的侧部处粘附到内部薄膜356。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第二粘合层358可以包括丙烯酸粘合剂。在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360和内部薄膜356可以经由第二粘合层358彼此粘附。如所示出的,覆盖层可包括凸耳层364和凸耳粘合层362。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凸耳粘合层362可包括丙烯酸粘合剂。凸耳层364被形成为使得凸耳层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提升凸耳361。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凸耳层364可包括PE(聚乙烯)。如所示出的,凸耳层364包括两个提升凸耳361。提升凸耳361允许相对于基底层102更容易地移除覆盖层106,因为一个或更多个凸耳361在最接近基底层102的侧部上不包括粘合剂。如所示出的,顶部薄膜360还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提升凸耳361。通过使提升凸耳361由多于一层形成,提升凸耳361可以被制成使得强度和刚度增加。
[0047] 出于装运目的,可以将可移除的薄膜350粘附到第二粘合层352的底部。可移除的薄膜350确保第二粘合层352可以保持触觉以供稍后使用。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可移除的薄膜350可以包括氟塑料的薄膜。在另外的示例中,覆盖层106可根据需要包括上述部件的任何组合。
[0048] 顶部薄膜360是可操作的以覆盖基底层102的预制孔口104,并且可重复地提升起和放回到基底层102上。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360是至少部分透明的,使得可以在不提升起覆盖层106的情况下看到伤口。在另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360是透明的。顶部薄膜360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顶部薄膜360可以是提供抗生物特性、透气性、生物相容性、弹性、弹性体记忆、耐化学性、耐微生物性、防水性、舒适的柔软感、抗撕裂性和/或抗穿刺性的透明无菌屏障。在一些示例中,顶部薄膜360的材料可以变化,只要覆盖层106的顶部薄膜360和基底薄膜102由类似的材料制成。柔性和可伸展的类似材料的使用允许基底层
102和覆盖层106两者彼此协调且与皮肤协调地移动。由于材料的类似性,即使在皮肤的日常运动期间,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的材料也能允许伤口敷料100在连续穿戴7天的时期内保持有效。此外,材料的类似性减少或防止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以不同方式挠曲或移动,这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防止基底层102和覆盖层106之间的不期望的分离。
[0049]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第一粘合层358可以粘附到顶部薄膜360。第一粘合层358可以包括丙烯酸粘合剂以便将顶部薄膜360与内部薄膜356牢固地粘附。内部薄膜356可以包括与顶部薄膜360和基底层102类似或相同的材料,例如聚氨酯或聚乙烯,使得可以保持覆盖层106和基底层102的移动的柔性和协调性。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内部薄膜356可以具有比顶部薄膜360更大的刚性,但仍具有柔性以允许伤口敷料100基本上与皮肤一致地移动。通过与皮肤基本上一致地移动,伤口敷料100可以保持与皮肤的接触并且保持患者的舒适水平。
[0050] 可以包括第二粘合层352以将覆盖层106与基底层102附接。第二粘合层352可以附接到与顶部薄膜360相对的内部薄膜356的下侧并且接近基底层102。第二粘合层352包括第一粘合区域200的一个侧部,第一粘合区域200的该侧部包括粘合剂(诸如丙烯酸粘合剂等)以将覆盖层106的一个侧部130永久地附接到基底层102以用作铰链。在其他示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粘合剂,使得覆盖层106的一个侧部130与基底层102永久地耦接。覆盖层106与基底层102通过粘附的柔软且柔性的铰接提供了类似铰链的设计。第二粘合层352可以是低过敏性的和/或与皮肤的接触是安全的。
[0051] 第二粘合层352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低粘性到中等粘性的粘合剂,诸如硅粘合剂等,使得覆盖层106的第二粘合区域202能够可移除地附接到基底层102,但是也可以容易地从基底层102提升起。因此,覆盖层106的一部分可以从基底层102提升起以暴露伤口,而不移除或调整基底层102。本文讨论的粘合剂的每一种能够在水气的存在下起作用。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果覆盖层106要折叠使得第二粘合层352粘附到自身或覆盖层106的其他部分,则第二粘合层352能够被剥离开。
[0052]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粘合区域202可以在基底层102与覆盖层106之间形成粘性但柔性的结合,该结合能够将覆盖层106提升起和放回到基底层102高达50次循环。
[0053] 如图3中所示,第一粘合层358、内部薄膜356以及第二粘合层352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与基底层102的预制孔口104相对应的孔口。因此,粘合层358、352不干扰或接触通过预制孔口104暴露的伤口。
[0054] 图4示出了伤口敷料100,该伤口敷料100可以包括以上在图3中讨论的特征中的每一个,但是进一步包括热反应和/或水反应特性。
[0055]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可使用覆盖层106中的热反应油墨452和/或通过基底层102中的热反应油墨402来包括热反应特性。热反应油墨452、402可以是在存在特定温度范围时改变状态的任何油墨。例如,热反应油墨452、402在暴露于温度范围时可以改变颜色,例如,约91华氏度或33摄氏度±5%的平均皮肤温度。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热反应油墨452、402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感染或开始形成感染。例如,热反应油墨452、402可以根据温度范围改变颜色或提供不同的图案,使得热反应油墨452、402用作皮肤温度计
[0056]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热反应油墨402可以包括在基底层102中。当暴露于预定温度范围时,热反应油墨402可以改变状态,例如改变成特定颜色,从而指示基底层102与患者的皮肤充分耦接。
[0057]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通过将热反应油墨452放入在层的顶部、下方或层之间(这些层形成旨在分离并且重新附接到基底层102上的粘性较低的侧部),可以沿着覆盖层106的所有可提升起的侧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可替代地全部可提升侧部)以协调地放置热反应油墨452。当暴露于预定温度范围时,热反应油墨452可以改变状态,例如改变成特定颜色,从而指示覆盖层106已经完全密封在基底层102上。改变颜色的热反应油墨452可以是覆盖层106已经适当地粘附到基底层102的可靠的指示器,因为当覆盖层106被适当地封闭时,由于覆盖层106接近下面的皮肤已经达到了期望的温度。
[0058] 另外,当使用者不能从热反应油墨452、402获得或保持积极反应时,热反应性油墨452、402可以用于向用户指示伤口敷料100不再可行。颜色变化的缺乏被设计成向用户指示伤口敷料100需要被移除和替换,因为已达到或超过其极限。
[0059]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水反应油墨450、400整合到伤口敷料100中。当伤口敷料100内存在水气时,水反应油墨450、400可以提供反馈。可将水反应油墨450、400放置于形成覆盖层106和/或基底层102的粘合区域的层中、之上、下方或之间。当存在水或水气时,水反应油墨450、400可以改变状态,例如颜色。水反应油墨450、400警告水或水气已经被引入到伤口敷料100的区域或旨在保持干燥且没有水或水气的下层皮肤的区域中。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水反应油墨450、400可以改变到预定的颜色或图案以指示伤口敷料100的水气和/或湿度的水平或范围。例如,水反应油墨450、400的颜色可以改变到某一蓝色色调,这可以与图表进行比较以指示湿度水平为70%。包含水反应油墨450、400可以限制由于长时间暴露于水气而引起的皮肤浸渍或皮肤破裂的可能性。皮肤的浸渍可以导致继发性真菌和/或细菌感染,这些感染可能潜在地本质上变成全身性的,从而需要更积极地的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抗真菌剂的治疗。预防和早期检测在被伤口敷料100覆盖的皮肤上的水气对于皮肤浸渍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可以穿戴长达7天的较长穿戴的薄膜敷料中。
[0060] 图5和图6示出了伤口敷料100,伤口敷料100可以包括以上在图3和图4中所讨论的特征中的每一个和任何特征,并且可以进一步在负压伤口治疗(NPWT)中使用。NPWT可以通过移除过量的流体并改善循环来帮助愈合过程。
[0061] 图5和图6中所示的伤口敷料100可以包括负压系统500,负压系统500可以包括穿过覆盖层106中的孔口506与伤口流体连通的管道502。管道502能够与套箍504耦接,套箍504可通过粘合层600附接到覆盖层106的顶部薄膜360,如图6所示。粘合层600可以包括例如丙烯酸粘合剂以提供牢固的附接和密封,同时保持覆盖层106的柔性。管道502可以与
510流体地耦接,泵510通过密封的伤口敷料100施加真空以增强循环并且从伤口区域移除伤口流体。对于NPWT,管道502和套箍504能够经受并且保持恒定或间歇的负压,例如在约‑
75mmHg与约‑125mmHg之间。在至少一个示例中,伤口敷料100可以被制成具有附接到覆盖层
160的管道502和套箍504。在可替代的示例中,伤口敷料100可以包括覆盖层106,该覆盖层
106具有孔口以及与覆盖层106耦接的套箍504,但没有管道502。在这种示例中,可以由医生或保健从业者单独地提供可操作地耦接到套箍504的合适的管道502。
[0062] 通过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伤口敷料100,护理人员具有根据正被治疗的伤口的可变情况来选择泡沫或填充物的灵活性。可快速检查和更换泡沫或填充物,而无需从皮肤上切割或移除伤口敷料100。
[0063] 图7、图8A和图8B示出了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注释:访问伤口的时间和/或日期、施加伤口敷料的时间和/或日期、和/或已经访问伤口的次数。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包括敷料部分700,敷料部分700可以被施加或布置在伤口敷料100上。敷料部分700可以包括如以上所讨论的有待施加到伤口敷料100上的粘合剂702。粘合剂702可以用于标记,例如,伤口已经被访问、检查和/或清洁的日期和/或次数。而且,粘合剂702可用于记录何时和/或更换了多少次敷料垫和/或施加了镇痛软膏(balms)或局部软膏。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贴纸704可由织物制成。在其他示例中,贴纸704可由塑料、金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使得贴纸704可由书写工具标记。例如丙烯酸粘合剂的粘合剂702可以布置在贴纸704下面,以将贴纸704与基底薄膜304粘合。另外,填充物更换贴纸803可被施加到覆盖指示器703。
[0064]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图8A和8B所示,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70可以包括填充物部分800。在一些示例中,填充物部分800可以包含伤口敷料100。填充物部分800可用于指示敷料施加日期802、填充物更换日期804和/或所需的关于伤口敷料100的使用的任何信息。如图8B所示,填充物部分800的后部可包括例如丙烯酸粘合剂的粘合剂806,使得填充物部分800可附接至表面,诸如墙壁、床和/或修整器等。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填充物部分800可具有约12厘米的宽度800W和约15厘米的长度800L。填充物部分800的尺寸800W、800L可根据需要变化,例如取决于伤口敷料100的尺寸和形状和/或待附接的区域的尺寸。在运输时,填充物部分800可包括填充物更换贴纸803,填充物更换贴纸803可被移除并放置在指示器703上。
[0065] 参照图9,根据示例呈现流程图。方法900以示例的方式提供,因为有多种方式来执行该方法。下面描述的方法900可以使用例如图1‑图8B中所示的配置来执行,并且在解释示例方法900时参考这些图的各种元件。图9中示出的每个步骤表示在示例方法900中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过程、方法或子程序。此外,所示出的步骤的顺序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根据本公开,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添加额外步骤或可利用更少的步骤。示例方法900可以开始于步骤902。
[0066] 在步骤902处,将伤口敷料与患者上的伤口对准,使得在伤口敷料的基底层中形成的预制孔口与伤口对准。如上所述,伤口敷料可以是基本上透明的,伤口敷料与伤口的对准可以自信的实现并且问题最小。另外,预制孔口防止在伤口敷料中切割孔的需要,这可以增加安全性并且还确保基底层的边界将不会干扰伤口。
[0067] 在步骤904处,可以将伤口敷料施加到患者上。基底层被粘附到患者的皮肤上。基底层包括材料和粘合剂,使得基底层可以长时间(例如高达7天)附接到患者。
[0068] 在步骤906处,提升伤口敷料的覆盖层以访问伤口,而不移除伤口敷料的基底层。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覆盖层可以是基本上透明的,使得伤口通过覆盖层是可见的,而不需要移除覆盖层。覆盖层的多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以用作铰链。由于伤口敷料利用粘合铰链,覆盖层可以被提升起和放回,同时最小化覆盖层自身折叠或未对准的机会。
[0069] 在步骤908处,可以放回覆盖层以在伤口敷料的覆盖层与基底层之间产生密封。伤口敷料防止不想要的细菌或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提升起和放回覆盖层而不移除基底层的循环动作可以是可重复的,例如高达50次。通过将基底层保持在适当位置,患者的皮肤不会由于粘合剂的移除和再施加而过度刺激。而且,可以大幅减少替换伤口敷料的时间和成本。
[0070] 如上所述,在至少一个示例中,使用者可以在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上注释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访问伤口的时间和/或日期、施加伤口敷料的时间和/或日期、和/或已经访问伤口的次数。任何数据的注释可以简化处理患者需求的医务人员之间的转换并且防止错误。
[0071] 参照图10,根据示例呈现流程图。作为示例提供了方法1000,因为有多种方式来执行该方法。下面描述的方法1000可以使用例如图1‑图8B中所示的配置来执行,并且在解释示例方法1000时参考这些图的不同元件。图10中示出的每个步骤表示在示例方法1000中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过程、方法或子程序。此外,所示出的步骤的顺序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根据本公开,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添加额外的步骤或可利用更少的步骤。示例方法1000可以在步骤1002处开始。
[0072] 在步骤1002处,该方法可以开始于提供伤口敷料的基底层的基底薄膜。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薄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基底层的一部分。虽然提及基底薄膜作为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的开始,但是在替代性示例中,该方法可以从形成覆盖层开始。在其他示例中,覆盖层和基底层可以在基本上相同的时间形成并且稍后结合在一起。
[0073] 在步骤1004处,该方法可包括在基底薄膜中形成孔口。在其他情况下,孔口在创建基底薄膜的过程中形成。在又其他示例中,形成基底层且接着在基底层中形成孔口。当基底薄膜具有预先形成的孔口时,基底层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形成有对应的预先形成的孔口。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可包括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粘合层接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基底薄膜。
[0074] 在步骤1006处,该方法可包括在基底薄膜的第一侧部上形成粘合层。形成在基底薄膜的第一侧部上的粘合层是可操作的以便粘附至患者。粘合层中的粘合剂可以是丙烯酸粘合剂。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待粘附到粘合层的可移除的离型纸。这种可移除的离型纸可以在装运过程中使用以便在粘附到患者上之前保护粘合层。
[0075] 在步骤1008处,该方法可包括将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粘附在基底薄膜的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上。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可以使用依赖于结合的纸来粘合,或者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可以包括在附接于第二侧部之前在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上形成的粘合剂。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附接到第二侧部的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可被配置分成两个部分。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步骤1002到步骤1008还可描述为形成基底层。
[0076] 在步骤1010处,该方法可包含形成覆盖层,该覆盖层具有与基底层基本上类似的材料。如以下在该方法的其他部分中描述的覆盖层可以由若干层形成。
[0077] 在步骤1012处,该方法可包括提供顶部薄膜。顶部薄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顶部薄膜可被配置成覆盖形成于基底薄膜中的孔口。
[0078] 在步骤1014处,该方法可包括在顶部薄膜的最接近基底层的侧部上形成顶部薄膜粘合层。顶部薄膜粘合层是可操作的以便允许构造附加部件的覆盖层。顶部薄膜粘合层可以由永久粘合剂制成。在至少一个示例中,顶部薄膜粘合层可由丙烯酸粘合剂制成。
[0079] 在步骤1016处,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内部薄膜永久地粘附到顶部薄膜粘合层。内部薄膜可以被制成使得它不与顶部薄膜共同延伸。在一个示例中,内部薄膜可具有与顶部薄膜基本上相同的周边。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顶部薄膜与内部薄膜之间形成额外的凸耳层。凸耳层可以基本上更小,并且仅在内部薄膜的如下部分上延伸:该部分相对于覆盖层与基底层的附接点和/或附接侧部。
[0080] 在步骤1018处,该方法可以包括形成内部薄膜粘合层,其中该内部薄膜粘合层包括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可以是第一粘合区域。第一粘合区域是可操作的以将覆盖层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两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可以是第二粘合区域。第二粘合区域可以被配置成可释放地粘附到基底层。
[0081] 在步骤1020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上文所描述的第一粘合区域将覆盖层永久粘附到基底薄膜。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基底层的第二可移除的离型纸可以包括槽,其中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穿过槽,从而允许第一粘合区域永久地粘附到基底层的基底薄膜。
[0082] 在步骤1022处,该方法可以包括经由这两个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可释放地粘附可移除薄膜。
[0083] 本文中提供了许多示例以增强对本公开的理解。如下提供了一组特定的陈述。
[0084] 声明1: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所述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是可操作的以便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上,所述基底层形成预制孔口,穿过所述预制孔口可访问患者的伤口;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第一粘合区域,所述第一粘合区域永久地粘附到所述基底层,以在正常操作期间防止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基底层分离;所述覆盖层具有第二粘合区域,所述第二粘合区域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底层可移除地耦接;其中所述覆盖层被配置为覆盖在所述基底层中形成的预制孔口;其中,所述基底层和所述覆盖层由具有基本相似的柔性和拉伸特性的材料制成。
[0085] 声明2:根据声明1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是聚氨酯,并且所述覆盖层是热塑性聚氨酯。
[0086] 声明3:根据声明1或2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进一步包括日期与敷料更换管理系统,日期与敷料更换管理系统包括被配置为粘附到基底层上的敷料部分以及包括多个填充物更换贴纸的填充物部分。
[0087] 声明4:根据以上声明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包括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包括所述第一粘合区域和所述第二粘合区域。
[0088] 声明5:根据声明4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当所述第一粘合区域与所述基底层永久地粘附时,所述第一粘合区域是可操作的以用作铰链。
[0089] 声明6:根据声明5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区域包括丙烯酸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区域包括硅粘合剂。
[0090] 声明7:根据声明4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进一步包括粘附到所述第一粘合层上的内部薄膜、与所述第一粘合层相对地粘附到所述内部薄膜上的第二粘合层以及与所述内部薄膜相对地粘附到所述第二粘合层上的顶部薄膜。
[0091] 声明8:根据声明7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进一步包括粘附到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可移除的薄膜。
[0092] 声明9:根据声明7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是透明的。
[0093] 声明10:根据声明7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包括至少一个提升凸耳片。
[0094] 声明11:根据声明10所公开的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包括两个提升凸耳。
[0095] 声明12:根据声明7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进一步包括被定位在所述顶部薄膜与所述第二粘合层之间的凸耳层以及被定位在所述凸耳层与所述顶部薄膜之间的凸耳粘合层。
[0096] 声明13:根据声明12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顶部薄膜和所述凸耳层包括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内部薄膜的至少一个提升凸耳。
[0097] 声明14:根据声明13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包括两个提升凸耳。
[0098] 声明15:根据声明7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从所述顶部薄膜的边缘向内延伸,直到形成与所述基底层的所述预制孔口相对应的凹部。
[0099] 声明16:根据声明4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丙烯酸粘合剂,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区域是可操作的以在所述基底层和所述覆盖层之间形成粘性但柔性的结合,所述结合能够将所述覆盖层提升起和放回到所述基底层高达50次循环。
[0100] 声明17:根据以上声明7‑15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所述内部薄膜和所述第二粘合层各自形成对应于所述预制孔口的孔口。
[0101] 声明18:根据以上声明1‑17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着陆区,所述着陆区围绕所述预制孔口,并且所述着陆区在由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所形成的距离处与所述预制孔口的边缘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着陆区为从所述预制孔口到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距离的约20%至约65%,其中所述覆盖层的多个侧部形成的周边大于所述预制孔口的周边,使得所述覆盖层的周边被布置在所述着陆区中。
[0102] 声明19:根据以上声明1‑18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着陆区,所述着陆区围绕所述预制孔口,并且所述着陆区在由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所形成的距离处与所述预制孔口的边缘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着陆区为从所述预制孔口到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距离的约40%至约65%,其中所述覆盖层的多个侧部形成的周边大于所述预制孔口的周边,使得所述覆盖层的周边被布置在所述着陆区中。
[0103] 声明20:根据以上声明1‑19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着陆区,所述着陆区围绕所述预制孔口,并且所述着陆区在由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所形成的距离处与所述预制孔口的边缘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着陆区为从所述预制孔口到所述基底层的最外边缘的距离的约45%至约55%,其中所述覆盖层的多个侧部形成的周边大于所述预制孔口的周边,使得所述覆盖层的周边被布置在所述着陆区中。
[0104] 声明21:根据以上声明1‑20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是透明的。
[0105] 声明22:根据以上声明1‑21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基底层具有约18厘米的宽度和约22厘米的长度。
[0106] 声明23:根据以上声明1‑22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具有约15厘米的宽度和约18厘米的长度。
[0107] 声明24:根据以上声明1‑23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预制孔口具有约10厘米的宽度和约10厘米的长度。
[0108] 声明25:根据以上声明1‑24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可再封闭的伤口敷料,其中所述覆盖层包括至少一个提升凸耳,所述至少一个提升凸耳从所述多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延伸,使得所述覆盖层从所述基底层上被提升起以及放回在所述基底层上。
[0109] 声明26:公开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伤口敷料与患者的伤口对准,使得在所述伤口敷料的基底层中形成的预制孔口与所述伤口对准;将所述伤口敷料施加到所述患者上;提升所述伤口敷料的覆盖层以访问所述伤口,而不移除所述伤口敷料的基底层;以及放回伤口敷料的覆盖层以在伤口敷料的覆盖层和基底层之间创建密封。
[0110] 声明27:根据声明26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在不移除所述基底层的情况下,提升起和放回所述覆盖层的循环可重复高达50次。
[0111] 声明28:根据声明26或27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述覆盖层的多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部永久地粘附到所述基底层上并且是可操作的以用作铰链。
[0112] 声明29:根据以上声明26‑28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日期和敷料更换管理系统上注释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访问所述伤口的时间和/或日期,施加伤口敷料的时间和/或日期,和/或已经访问伤口的次数。
[0113] 声明30:根据以上声明26‑29中任一项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述覆盖层是透明的,使得所述伤口通过所述覆盖层是可见的。
[0114] 声明31:公开了一种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底薄膜;在所述基底薄膜中形成孔口;在所述基底薄膜的第一侧部上形成粘合层;将离型纸粘附在所述基底薄膜的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上;形成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与所述基底层基本相似的材料,所述覆盖层的形成包括:提供顶部薄膜;在所述顶部薄膜的最接近所述基底层的侧部上形成顶部薄膜粘合层,将内部薄膜永久地粘附到所述顶部薄膜粘合层上,形成内部薄膜粘合层,其中所述内部薄膜粘合层包括两个部分;经由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将所述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永久地粘附到所述基底薄膜;以及经由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另一部分将所述覆盖层的至少一部分可释放地粘附到所述基底薄膜。
[0115] 声明32:根据声明31公开了一种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通过凸耳薄膜粘合层粘附在顶部薄膜与顶部薄膜粘合层之间的凸耳层。
[0116] 以上示出和描述的公开内容仅是示例。尽管在前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本技术的许多特征和优点,连同本公开的结构和功能的细节,本公开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可以在细节上做出改变,尤其是在本公开的原理内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面的改变,改变达到由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的广义的一般含义所指示的全部范围。因此,应了解,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修改上文所描述的示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