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411723891.3 | 申请日 | 202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936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1-24 |
申请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沭阳县供电分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桂佳杰; 汪润森; 张倩倩; 朱鸿飞; 刘源; 朱统亮; 黄湧; 翟存波; 陈浩杰; 石懿晨; | 第一发明人 | 桂佳杰 |
权利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沭阳县供电分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沭阳县供电分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苏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苏省宿迁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发展大道2481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23800 |
主IPC国际分类 | H02G9/02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H02G9/02 ; H02G1/06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奚晓宁;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 电缆 沟盖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盖板、盖板移动装置及其移动方法。其中,一种电缆沟盖板,包括电缆沟盖板主体、加强柱、加厚板、隐藏环槽、盖板吊 耳 和盖板吊环;其中,加强柱 焊接 于电缆沟盖板主体底部,加强盖板整体;加厚板固定连接于电缆沟盖板主体底部四 角 。通过设置带盖板吊环的电缆沟盖板,配合带盖板吊钩的盖板移动装置,可以便于使用者移动、铺设电缆沟盖板,同时吊环和吊钩的配合,可以提高移动时的 稳定性 、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等,采用夹紧板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种类的电缆沟盖板,提高适用范围;同时,设置可以调节的盖板提升装置以及移动机构,可以使本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缆沟盖板,从而进一步提高本 申请 的适用范围。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缆沟盖板,包括电缆沟盖板主体、加强柱、加厚板、隐藏环槽、盖板吊耳和盖板吊环;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电缆沟盖板、盖板移动装置及其移动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缆沟盖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盖板、盖板移动装置及其移动方法。 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电缆沟在完成电缆敷设之后,通常需要定制与电缆沟相适配的多个盖板,沿电缆沟开设方向均匀铺设在电缆沟上,其主要是为了使地面平整,便于设备移动、人员走动以及对电缆沟内电缆进行保护等,盖板盖上之后,相关人员若是需要对电缆沟内电缆进行检查、更换等操作,则一般需要打开盖板,方可进行相应操作。 [0003] 目前,市面上移动、铺设电缆沟盖板的装置主要分为夹持式以及吸盘式两种,夹持式是利用抓夹对盖板侧壁进行夹持,配合提升装置、移动装置等对盖板进行升降、移动,吸盘式是利用真空吸盘吸附于盖板表面,配合提升装置、移动装置等对盖板进行升降、移动。 [0004] 上述两种盖板移动装置都可以很好的实现盖板的提升、移动以及铺设等操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夹持式盖板移动装置在夹持盖板提升以及铺设时,由于夹爪需要夹持盖板侧边,提升时需要盖板与电缆沟槽之间预留间隙,而间隙大小由夹爪厚度来决定,一是不便于盖板尺寸的计算,而是在夹取时也存在容易被石块等杂物影响等情况,容易影响夹持强度,导致盖板脱落等情况,存在一定的隐患;而吸盘式盖板移动装置在使用时,对盖板表面的平整度具有较高要求,如盖板表面存在槽孔、凸起等情况时,吸盘式盖板移动装置就很难发挥作用,存在适用范围较小等问题,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的是夹持式盖板移动装置存在不便于计算盖板尺寸,夹持时容易受到外物干扰,容易导致盖板脱落等问题;吸盘式盖板移动装置对盖板表面的平整度具有较高要求,如盖板表面存在槽孔、凸起等情况时,吸盘式盖板移动装置就很难发挥作用,存在适用范围较小等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沟盖板,包括电缆沟盖板主体、加强柱、加厚板、隐藏环槽、盖板吊耳和盖板吊环; 其中,所述加强柱焊接于所述电缆沟盖板主体底部,加强盖板整体; 所述加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缆沟盖板主体底部预定位置处; 所述隐藏环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电缆沟盖板主体与所述加厚板上,安装所述盖板吊 环; 所述盖板吊耳连接于所述隐藏环槽内壁上; 所述盖板吊环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吊耳上。 [0007] 进一步的,一种电缆沟盖板,包括电缆沟盖板还包括压板槽、环槽盖板和取板槽;其中,所述压板槽开设于所述隐藏环槽上,所述压板槽面积稍大于所述隐藏环槽 的面积; 所述环槽盖板卡设于所述压板槽上,表面与盖板整体面平齐,隐藏所述盖板吊耳 和所述盖板吊环; 所述取板槽开设于所述电缆沟盖板主体上且与所述压板槽相连通,便于使用者取 放所述环槽盖板。 [0008] 一种盖板移动装置,移动前述的电缆沟盖板,其包括支撑机构、盖板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支撑装置整体; 所述盖板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提升电缆沟盖板; 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上,便于装置整体的移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主梁、顶梁、底梁和移动把手;其中,所述支撑主梁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支撑主梁平行设置; 所述顶梁连接于一对所述支撑主梁顶部; 所述底梁连接于一对所述支撑主梁远离所述顶梁的一端,所述底梁、顶梁与一对 所述支撑主梁功能组成支架主体; 所述移动把手设置有一对,对称焊接于一对所述支撑主梁外侧上,便于使用者推 拉装置整体。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伸缩内梁、内梁调节孔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伸缩内梁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在底梁同一轴线上两端,按照相反方向同时 伸缩滑动; 所述内梁调节孔设置有若干个,內梁调节孔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伸缩梁实际 长度等间距开设于该梁上; 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与所述内梁调节孔相适配,固定所述底梁与所述伸缩内梁。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提升机构包括气缸安装板、提升气缸、气缸连接板、提升架、横向调节梁、纵向外梁、纵向调节内梁、吊钩安装座和盖板吊钩;其中,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对称设有通孔,套装在一对所述支撑主梁中上部; 所述提升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上; 所述提升架设置于所述提升气缸远离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一侧; 所述气缸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提升气缸与所述提升架之间; 所述横向调节梁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梁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提升架 上; 所述纵向外梁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纵向外梁对应连接于两组所述横向调节梁端 部; 所述纵向调节内梁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纵向调节内梁对应滑动设置于一对所述 纵向外梁上; 所述吊钩安装座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吊钩安装座对应连接于两组所述纵向调节 内梁端部; 所述盖板吊钩对应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盖板吊钩对应连接于两对所述吊钩安装 座上且与所述盖板吊环相适配,卡接所述盖板吊环提拉盖板整体。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提升机构还包括横向调节孔、第二锁紧螺栓、纵向调节孔和第三调节螺栓;所述横向调节孔设置有若干,横向调节孔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横梁实际长度 等间距开设于该梁上;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所述横向调节孔相适配,调节锁紧所述提升架和所述横向调 节梁; 所述纵向调节孔开设有若干个,纵向调节孔调节孔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纵向 调节内梁实际长度等间距开设于该梁上; 所述第三调节螺栓与所述纵向调节孔相适配,调节以及锁紧所述纵向调节内梁和 所述纵向外梁。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提升机构还包括导引滑槽、导引滑块和导引滑杆;所述导引滑槽设置有一对,对应开设于一对所述支撑主梁相对的外侧上; 所述导引滑块设置有一对,对应滑动设置于一对所述导引滑槽内与所述提升架相 连接,所述导引滑块上贯穿开设有滑孔; 所述导引滑块对应连接于所述导引滑槽内且与所述滑孔相适配,与所述导引滑杆 滑动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连接梁和移动轮组;所述移动连接梁设置有一对,对称连接于一对所述伸缩内梁两端; 所述移动轮组设置有两组,对应安装于一对所述移动连接梁的两端。 [0015] 如上所述的盖板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步骤以下:S1、将本装置移动至电缆沟盖板主体上方,并提前通过取板槽将环槽盖板打开; S2、先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的大小调节移动机构与支撑机构的距离,首先松开第 一锁紧螺栓,滑动伸缩内梁预定长度,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一锁紧螺栓插入对应的内梁调节孔内,将底梁与伸缩内梁锁紧; S3、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上四个盖板吊环的位置调节盖板提升机构的大小,首先 松开第二锁紧螺栓,滑动横向调节梁预定长度,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二锁紧螺栓插入对应的横向调节孔内,将横向调节梁与提升架锁紧; S4、松开第三调节螺栓,滑动纵向调节内梁预定长度,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三调节螺栓插入对应的纵向调节孔内,将纵向外梁和纵向调节内梁锁紧; S5、将盖板吊钩挂于对应的盖板吊环上; S6、通过提升气缸提升伸缩内梁以及相应构件,提升架通过相应组件带动电缆沟 盖板主体整体进行移动,直到电缆沟盖板主体远离地面预定距离; S7、该移动装置携带盖板,利用移动轮组移动,再通过提升气缸放下提升架,使电缆沟盖板主体整体盖于电缆沟槽上,再将盖板吊钩从盖板吊环上松开,并将环槽盖板盖在压板槽上,撤走装置; S8、若是需要将电缆沟盖板主体整体从电缆沟槽上移走。 [0016] 工作原理:一种电缆沟盖板,包括电缆沟盖板主体、加强柱、加厚板、隐藏环槽、盖板吊耳、盖板吊环、压板槽、环槽盖板和取板槽;一种盖板移动装置,移动上述电缆沟盖板,包括支撑机构、盖板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使用时,先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的大小调节移动机构与支撑机构的距离,再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上四个盖板吊环的位置调节盖板提升机构的间距,之后将盖板吊钩挂于对应的盖板吊环上,通过提升气缸提升伸缩内梁等相应构件进行移动,带动盖板整体移动到预定位置再放下即可。 [0017]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带盖板吊环的电缆沟盖板,配合带盖板吊钩的盖板移动装置,可以便于 使用者移动、铺设电缆沟盖板,同时吊环和吊钩的配合,可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等,也可以适配不同种类的电缆沟盖板,提高适用范围;同时,设置可以调节的盖板提升装置以及移动机构,可以使本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缆沟盖板,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适用范围等。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申请电缆沟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申请电缆沟盖板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申请电缆沟盖板俯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申请盖板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申请盖板移动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中:1、电缆沟盖板主体;2、加强柱;3、加厚板;4、隐藏环槽;5、盖板吊耳;6、盖板吊环;7、压板槽;8、环槽盖板;9、取板槽;10、支撑机构;1001、支撑主梁;1002、顶梁;1003、底梁;1004、伸缩内梁;1005、内梁调节孔;1006、第一锁紧螺栓;1007、移动把手;11、盖板提升机构;1101、气缸安装板;1102、提升气缸;1103、气缸连接板;1104、提升架;1105、横向调节梁;1106、横向调节孔;1107、第二锁紧螺栓;1108、纵向外梁;1109、纵向调节内梁;1110、纵向调节孔;1111、第三调节螺栓;1112、吊钩安装座;1113、盖板吊钩;1114、导引滑槽;1115、导引滑块;1116、导引滑杆;12、移动机构;1201、移动连接梁;1202、移动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0026]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7] 一种电缆沟盖板,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电缆沟盖板主体1、加强柱2、加厚板3、隐藏环槽4、盖板吊耳5、盖板吊环6、压板槽7、环槽盖板8和取板槽9。 [0028] 其中,加强柱2焊接于电缆沟盖板主体1底部两侧,加强盖板整体,加厚板3固定连接于电缆沟盖板主体1底部四个角部,对盖板整体角部进行加厚,隐藏环槽4以预定深度对应开设于电缆沟盖板主体1与加厚板3上,安装盖板吊环6,盖板吊耳5连接于隐藏环槽4内壁上,盖板吊环6转动连接于盖板吊耳5上,压板槽7开设于隐藏环槽4上,压板槽7面积稍大于隐藏环槽4的面积,环槽盖板8卡设于压板槽7上,隐藏盖板吊耳5和盖板吊环6,取板槽9开设于电缆沟盖板主体1上且与压板槽7相连通,便于使用者取放环槽盖板8。 [0029] 本申请中,加厚板3、隐藏环槽4、盖板吊耳5、盖板吊环6、压板槽7、环槽盖板8和取板槽9对应设置,在数量上设置至少两个,通过至少两个来进行配合,可以提高取放盖板整体时的稳定性等,相关构件的位置等可按照稳定性等角度去实际设置,本实施例中,加厚板3、隐藏环槽4、盖板吊耳5、盖板吊环6、压板槽7、环槽盖板8和取板槽9对应设置有四个,分别靠近电缆沟盖板主体1的四个拐角处设置,且关于电缆沟盖板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等。 [0030] 另外,盖板吊耳5与隐藏环槽4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盖板吊耳5端部与隐藏环槽4内壁直接焊接,或是在盖板吊耳5端部设置螺纹,对应在隐藏环槽4内壁上开设相适配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等,优选的,本申请采用焊接方式,操作简单,且连接更稳定。 [0031] 一种盖板移动装置,移动上述电缆沟盖板,如图4‑图7所示,包括支撑机构10、盖板提升机构11和移动机构12;其中,支撑机构10包括支撑主梁1001、顶梁1002、底梁1003、伸缩内梁1004、内梁调节孔1005、第一锁紧螺栓1006和移动把手1007,支撑主梁1001设置有一对,一对支撑主梁 1001平行设置,顶梁1002连接于一对支撑主梁1001上,底梁1003连接于一对支撑主梁1001远离顶梁1002的一端,底梁1003、顶梁1002与一对支撑主梁1001功能组成支架主体,伸缩内梁1004设置有一对,一对伸缩内梁1004对称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两端,按照相反方向同时伸缩滑动于底梁1003两端,内梁调节孔1005设置有若干个,內梁调节孔1005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伸缩内梁1004实际长度等间距开设于该梁上;支撑主梁1001开设于伸缩内梁1004上,第一锁紧螺栓1006与内梁调节孔1005相适配,固定底梁1003与伸缩内梁1004,移动把手 1007设置有一对,对称焊接于一对支撑主梁1001上,便于使用者推拉装置整体; 本申请中,底梁1003中空设置,中空腔内形成有贯穿滑槽,一对伸缩内梁1004均与贯穿滑槽相适配,一对伸缩内梁1004对应通过贯穿滑槽与底梁1003滑动设置,底梁1003上对应开设有与第一锁紧螺栓1006相适配的调节孔,且与内梁调节孔1005对应设置,配合内梁调节孔1005和第一锁紧螺栓1006调节以及锁紧底梁1003和伸缩内梁1004; 如图5‑图7所示,盖板提升机构11包括气缸安装板1101、提升气缸1102、气缸连接板1103、提升架1104、横向调节梁1105、横向调节孔1106、第二锁紧螺栓1107、纵向外梁 1108、纵向调节内梁1109、纵向调节孔1110、第三调节螺栓1111、吊钩安装座1112、盖板吊钩 1113、导引滑槽1114、导引滑块1115和导引滑杆1116; 其中,气缸安装板1101对称开设通孔,套装于一对支撑主梁1001中上部,提升气缸 1102安装于气缸安装板1101上,作为核心提升组件,承担着提升电缆沟盖板的主要任务,提升架1104设置于提升气缸1102远离气缸安装板1101的一侧,气缸连接板1103连接于提升气缸1102与提升架1104之间,横向调节梁1105设置有两组,两组横向调节梁1105对称设置,滑动设置于提升架1104上,横向调节孔1106设置有若干,若干横向调节孔1106呈预定间距开设于横向调节梁1105上,第二锁紧螺栓1107与横向调节孔1106相适配,调节锁紧提升架 1104和横向调节梁1105。 [0032] 本申请中,提升架1104上对应开设有与第二锁紧螺栓1107相适配的调节孔,且与横向调节孔1106对应设置,配合横向调节孔1106和第二锁紧螺栓1107调节以及锁紧提升架1104和横向调节梁1105。 [0033] 另外,纵向外梁1108设置有一对,一对纵向外梁1108对应连接于两组横向调节梁1105端部,纵向调节内梁1109设置有两组,两组纵向调节内梁1109对应滑动设置于一对纵向外梁1108上,纵向调节孔1110开设有若干个,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纵向调节内梁1109实际长度等间距开设于该梁上; 若干个纵向调节孔1110呈预定间距开设于纵向调节内梁1109上,第三调节螺栓 1111与纵向调节孔1110相适配,调节以及锁紧纵向调节内梁1109和纵向外梁1108; 本申请中,纵向外梁1108上对应开设有与第三调节螺栓1111相适配的调节孔,且 与纵向调节孔1110对应设置,配合纵向调节孔1110和第三调节螺栓1111调节以及锁紧纵向调节内梁1109和纵向外梁1108。 [0034] 同时,吊钩安装座1112设置有两对,两对吊钩安装座1112对应连接于两组纵向调节内梁1109端部,盖板吊钩1113对应设置有两对,两对盖板吊钩1113对应连接于两对吊钩安装座1112上且与盖板吊环6相适配,卡接盖板吊环6提拉盖板整体,导引滑槽1114设置有一对,一对导引滑槽1114对应开设于一对支撑主梁1001上,导引滑块1115设置有一对,一对导引滑块1115对应滑动设置于一对导引滑槽1114内且与提升架1104相连接,导引滑块1115上贯穿开设有滑孔,导引滑槽1114设置有一对,一对导引滑槽1114对应连接于导引滑槽1114内且与滑孔相适配,导引滑块1115与导引滑杆1116滑动连接。 [0035] 本申请中,导引滑块1115两端均对应连接有滚轮,滚轮与导引滑槽1114内壁滚动连接,配合导引滑块1115、导引滑杆1116引导提升气缸1102的移动,可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等。 [0036] 如图4‑图5所示,移动机构12包括移动连接梁1201和移动轮组1202。 [0037] 其中,移动连接梁1201设置有一对,对称连接于一对伸缩内梁1004两端,移动轮组1202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轮组1202对称安装于一对移动连接梁1201的两端,便于装置整体的移动。 [0038]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缆沟盖板移动装置的移动方法,以将盖板移动至电缆上为例,包括以下步骤:将本装置移动至电缆沟盖板主体1上方,并提前通过取板槽9将环槽盖板8打开,先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1的大小调节移动机构12与支撑机构10的距离,首先松开第一锁紧螺栓1006,滑动伸缩内梁1004预定长度,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一锁紧螺栓1006插入对应的内梁调节孔1005内,将底梁1003与伸缩内梁1004锁紧,根据电缆沟盖板主体1上四个盖板吊环6的位置调节盖板提升机构11的间距,首先松开第二锁紧螺栓1107,滑动横向调节梁1105,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二锁紧螺栓1107插入对应的横向调节孔1106内,将横向调节梁1105与提升架1104锁紧。 [0039] 之后,松开第三调节螺栓1111,滑动纵向调节内梁1109预定长度,调节完成之后,将第三调节螺栓1111插入对应的纵向调节孔1110内,将纵向外梁1108和纵向调节内梁1109锁紧,将盖板吊钩1113挂于对应的盖板吊环6上,通过提升气缸1102提升伸缩内梁1004等相应构件,提升架1104通过相应组件带动电缆沟盖板主体1整体进行移动,直到电缆沟盖板主体1远离地面预定距离,将装置整体携带盖板整体,利用移动轮组1202移动至电缆沟槽预定位置处,再通过提升气缸1102放下提升架1104,使电缆沟盖板主体1整体盖于电缆沟槽上,再将盖板吊钩1113从盖板吊环6上松开,并将环槽盖板8盖在压板槽7上,撤走装置即可,若是需要将电缆沟盖板主体1整体从电缆沟槽上移走,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