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411851245.5 | 申请日 | 202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0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4-29 |
申请人 | 张灵波; | 申请人类型 | 其他 |
发明人 | 张灵波; | 第一发明人 | 张灵波 |
权利人 | 张灵波 | 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当前权利人 | 张灵波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宁波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山东路888号12楼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5500 |
主IPC国际分类 | H01F41/04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H01F41/04 ; C23C14/04 ; C23C16/04 ; C23C18/16 ; C25D5/02 ; H01F27/29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徐良江; |
摘要 |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磁粉、空心线圈制备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每个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一致,并引脚出线端面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2)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指示引脚出线标识;3)对电感母体处理至对应的空心线圈引脚露出电感母体表面;4)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5)对电感本体初坯表面阻 镀 处理成为电感坯体;6)通过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根据制备 时空 心线圈的引脚出线 位置 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得到电感成品坯体;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金属导电层,得到产品。 | ||
权利要求 | 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0004] 一体成型电感有多种制造方法,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50224A公开的制造方法,其一般包括采用磁性金属粉料将空心线圈与内芯一体压铸成型功率电感器并在其上分别进行涂树脂层、电镀电极,但其在电镀电极前需要去除线圈引脚出线面的树脂层才能顺利电镀,而此时有六面均有树脂层,需要试探性地寻找到该面并除去树脂层,因此,处理时间较长,造成产品的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用磁粉、空心线圈制备包含M*N>1(M、N均为自然数)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每个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一致,并且引脚出线端面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3)对电感母体进行机械处理,直至对应的空心线圈引脚露出电感母体表面; 4)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5)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6)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根据制备时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位置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07] 当电感本体初坯截面为正方形时,标识需带标示引脚出线的指向性标识。 [0008]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用磁粉、空心线圈制备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所述空心线圈线圈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垂直,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指向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3)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4)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5)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6)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09]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空心线圈,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一致,并且引脚出线端面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将步骤1制备的空心线圈装配到母体基体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包含空心线圈和母体基体的结合体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对电感母体进行机械处理,直至对应的空心线圈引脚露出电感母体表面; 5)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6)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7)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8)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10] 更好地,所述引脚出线再连接平行于空心线圈顶面的导电片。 [0011] 当电感母体截面为正方形时,标识需带标示引脚出线的指向性标识。 [0012]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空心线圈,空心线圈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垂直,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将步骤1制备的空心线圈装配到母体基体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包含空心线圈和母体基体的结合体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指向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5)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6)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13]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用磁粉、线圈制备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所述线圈为门形线圈,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指向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3)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4)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5)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6)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14]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线圈,所述线圈为门形线圈,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将步骤1制备的线圈装配到母体基体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包含空心线圈和母体基体的结合体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指向面为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5)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6)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 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够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因此,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空心线圈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基体的结构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空心线圈和基体的结合体的结构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包含多个电感本体的电感母体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电感母体经过机械加工后的电感母体成品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电感母体成品切割后的电感本体初坯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经过倒角处理的电感坯体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阻镀后的电感坯体的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去除金属导电层位置处阻镀层后的电感成品坯体示意图。 [0027]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成品示意图。 [0028]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另一种空心线圈的示意图。 [0029]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另一种空心线圈所得的电感本体初坯的示意图。 [0030]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又一种空心线圈的示意图。 [0031]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空心线圈的示意图。 [0032]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表面安装电感器空心线圈和基体的结合体的结构图。 [0033]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包含多个电感本体的电感母体的示意图。 [0034]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2电感母体成品切割后的电感本体初坯的示意图。 [0035]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经过倒角处理的电感坯体的示意图。 [0036]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表面阻镀后的电感坯体的示意图。 [0037]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2去除金属导电层位置处阻镀层后的电感成品坯体示意图。 [0038]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表面安装电感器成品示意图。 [0039]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另一种空心线圈的示意图。 [0040]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通过另一种空心线圈得到的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示意图。 [0041]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3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线圈的示意图。 [0042]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3母体基体的结构图。 [0043]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3母体基体的结合体的结构图。 [0044]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3电感母体成品切割后的电感本体初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45]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0048] 将钝化剂溶液与主材合金粉混合,加温至≥40℃后保持温度然后搅拌,搅拌时间≥30分钟,随后将温度升高至50℃~90℃,使钝化剂溶液中的溶剂完全挥发得到干燥的钝化合金粉;按照比例称取绝缘剂,将绝缘剂与钝化合金粉混合后搅拌,搅拌时间≥40分钟,得到绝缘合金粉;按照比例称取粘结剂,将所述的粘接剂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粘结剂溶液,将粘结剂溶液与绝缘合金粉混合后搅拌,搅拌时间≥40分钟,随后加热至50~80℃将粘结剂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得到粘结合金粉;按照比例称取润滑剂,将润滑剂与粘结合金粉混合后搅拌,搅拌时间≥30分钟。再过筛造粒,150℃烘烤约40分钟,对不同粒径粗细分布的粉末进行配比,得到磁粉。 [0049] 上述磁粉还可采用其他常规的组成和方法,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0050] 1.2空心线圈空心线圈由具有绝缘层的导线构成,所述导线可以具有自粘层,自粘层的粘着温度为80℃~220℃,所述的具有绝缘层的导线的绝缘层的耐温为180℃~450℃。 [0051] 线圈截面通常为圆形或矩形,形状详见下述部分。 [0052] 2、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实施例1 [0053] 如图1‑13,一种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空心线圈,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方向101与线圈轴线方向102一致,并且引脚出线211端面231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将步骤1制备的空心线圈1装配到母体基体301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包含空心线圈和母体基体的结合体301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电感母体501;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801,标识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对电感母体磨削,直至对应的空心线圈引脚921露出电感母体表面521; 5)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521; 6)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601; 7)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701,得到电感成品坯体; 8)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901,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160。 [0054]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空心线圈有三种形式,一种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一致,并且引脚出线端面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如图1所示,第二种空心线圈112为第一种空心线圈的所述引脚出线231再连接平行于空心线圈顶面的导电片232、212,如图11所示,其与第一种空心线圈的差异仅在于,这样能够增加电镀层的接触面,能够更好地导电。 [0055] 第三种空心线圈主体为跑道形空心线圈113,如图13所示,可按上述方法制成表面安装电感器产品,以适应不同形状、规格产品的要求。 [0057] 上述凸台也可替换为凹槽,也可替换为具有限位空心线圈的凹槽,同时还具备限位空心线圈的凸台,这样,能更好地限位空心线圈,以适应多种情形。 [0058] 当凸台为非圆形时,空心线圈套在凸台上时,凸台将限制空心线圈在基体平面方向上的自由度,线圈的方向固定。 [0059] 使用凹槽时,空心线圈放置在凹槽中,凹槽将限制空心线圈在基体平面方向上的自由度,线圈的方向固定。 [0061] 所述冷压处理的温度不高于50℃,所述的热压处理的温度为60℃~250℃,所述的保压处理时间为3秒~300秒。 [0062] 对电感母体初坯进行热处理成为电感母体成品坯体,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为120℃~250℃,所述的热处理时间为30分钟~600分钟。由于该热处理为制备电感母体的必备过程,因此,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0063] 本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3)在制备电感母体过程中使用凸点冲头的方式在每个电感本体上打上标识801,如图4所示。 [0064] 本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4)中对电感母体磨削处理,也可以铣削处理或者其他处理方式,将电感母体的上下表面去除设计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优选的加工处理是使用平面磨床磨削处理。 [0065] 再用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也可此时在电感本体初坯上打上标识801。 [0066] 标识801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0067] 当电感母体截面为正方形时,由于此时电感母体的边长相同,无法辨别出引脚出线位置,因此,标识应为带标示引脚出线的指向性标识,例如箭头,可参考下文所述的图18所示的标识804。 [0068] 当电感母体截面为长宽不同的形状时,例如长方形等,由于此时电感母体的边长不同,根据初始空心线圈的放置位置,例如放置在长边,这样易辨别出引脚出线位置,因此,标识可为普通标识,如前述的圆形的标识801,可以不带标示引脚出线的指向性标识,例如箭头等。 [0069] 还可以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倒角,防止下述阻镀层在边角处涂覆不全而造成电镀后短路的缺陷。 [0070] 上述电感本体初坯经过倒角后,成为电感倒角坯体;然后对电感倒角坯体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处理,烘干产品表面,再对电感倒角坯体进行表面涂覆阻镀层处理,在电感倒角坯体所对应的电感成品阻镀层部位表面均匀地涂覆上阻镀层,得到电感成品坯体。 [0071] 所述阻镀层具有绝缘防锈的特性,阻镀采用常见的组分和方法进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0072] 本实施例1中,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801找到引脚出线面,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去除电感坯体对应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的加工方式为激光烧除方式,得到的电感成品坯体仅有金属导电层位置没有被阻镀层覆盖,每个电感成品坯体中空心线圈两端的引线分别在本次加工后在电感本体的对应金属导电层位置外露,因此,可对该金属导电层位置进行表面沉积金属导电层而形成电极。 [0073] 所述表面沉积金属导电层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电镀和化学镀等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电感成品坯体上没有阻镀层的表面上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该金属导电层即为电极,就得到了表面安装电感器,如图10所示。 [0075] 本实施例1中采用4×5排列的空心线圈作为实施例,当然,空心线圈的排列方式、电感坯体的个数均可变化。实施例2 [0076] 如图14‑21,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空心线圈114,空心线圈引脚出线214方向与线圈轴线方向 102垂直,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线圈该端的对应外侧面; 2)将步骤1制备的空心线圈114装配到母体基体304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包含空心线圈和母体基体的结合体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包含M*N>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504;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标识指向面为空心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5)对电感本体初坯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6)通过电感本体初坯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得到电感成品坯体; 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914,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77]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差异仅在于:1、步骤1)中采用的空心线圈引脚出线方向103与线圈轴线方向102垂直,并且线圈引脚出线端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0078] 空心线圈的具体形式有二种方式:空心线圈的引脚出线为沿线圈切线方面,一种二个引脚出线呈八字形214,如图14所示。 [0079] 另一种为二个引脚出线215平行,如图22所示,金属导电层905仅有一面,可以减少占板面积,其成品如图23所示。其标识805处于偏向线圈引脚出线,可以直接指示线圈引脚出线,而不用指向性标记。 [0080] 2、直接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不用象实施例1那样对电感母体磨削,直至对应的空心线圈引脚露出电感母体表面,然后再进行切割。 [0081] 3、标识的位置和性质不同。 [0082] 本实施例的标识为指向性标识804不在引脚出线面上,而是指向引脚出线面。 [0083] 标识804为指向性标识,本实施例为箭头型指向性标识。 [0084] 标识804还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通过其位置或形状体现其指向性,例如,其处于靠近引脚出线面的位置,再结合设置时初始空心线圈的放置位置可以确定引脚出线位置,如下述的图23的标识805。 [0085] 4、按线圈引脚出线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 [0086] 其余处理过程,都与实施例1相同或类似。实施例3 [0087] 如图24‑27所示,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制备空心线圈,所述线圈为门形线圈116,并且线圈引脚出线216的端部超过表面安装电感器表面; 2)将步骤1制备的门形线圈116装配到母体基体306的凹槽326上; 3)然后用磁粉将步骤2得到的门形线圈116与母体基体306的结合体406通过模压方式制备出包含5*1个电感本体初坯的电感母体;在每个电感本体初坯上制备时或制备后设置标识806,标识指向面为线圈引脚面且指示引脚出线; 4)按线圈引脚出线216切割电感母体得到多个电感本体初坯526; 5)对电感本体初坯526进行表面阻镀处理,成为电感坯体; 6)通过电感本体上标记的引脚出线面的标识806找到引脚出线,并在电感坯体引脚出线面去除包含引脚出线表面的金属导电层位置的阻镀层,得到电感成品坯体; 7)在电感成品坯体的金属导电层位置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得到表面安装电感器。 [0088]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差异仅在于线圈不同,其余处理过程,都与实施例2相同或类似,可参考实施例2的图和说明。 [0089] 上述实施例1、2、3均采用母体基体来定位线圈,但也可不采用母体基体来定位线圈,直接用磁粉和线圈制备电感母体,由于该制备也为常用方法,在此不再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