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2323452531.8 申请日 2023-12-18
公开(公告)号 CN221827358U 公开(公告)日 2024-10-11
申请人 深圳答案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黄桂岸; 第一发明人 黄桂岸
权利人 深圳答案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深圳答案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深圳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锦绣东路22号雷柏中城生命科学园第3分园综合楼B222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8000
主IPC国际分类 G06Q20/40 所有IPC国际分类 G06Q20/40H04N23/57H04N23/58F16M11/10F16M11/08G06V40/16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6 专利文献类型 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张文凡;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付用 人脸识别 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其内中空,所述底座固定连通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固定连接显示屏;第二T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T轴 轴承 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T轴固定连接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第一T轴;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T轴的上侧,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U板,所述U板固定连接对称的空 心轴 ,所述第一T轴设置在对称的所述空心轴内。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支付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有利于实现人脸识别。
权利要求

1.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底座(3),其内中空,所述底座(3)固定连通折弯管(1),所述折弯管(1)固定连接显示屏(2);
第二T轴(13),设置在所述底座(3)内,所述第二T轴(13)轴承连接所述底座(3),所述第二T轴(13)固定连接竖杆(12),所述竖杆(12)固定连接第一T轴(10);
摄像头(15),设置在所述第二T轴(13)的上侧,所述摄像头(15)固定连接U板(17),所述U板(17)固定连接对称的空心轴(16),所述第一T轴(10)设置在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T轴(13)设置有直口槽(14),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对称的L架(6),对称的所述L架(6)分别固定连接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7),所述转盘(7)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8),所述圆块(8)设置在所述直口槽(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T轴(10)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T轴(10)转动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固定齿轮(5),所述第二T轴(13)轴承连接转动齿轮(4)的中心轴,所述第二T轴(13)的圆轴穿过所述固定齿轮(5)的中心,所述转动齿轮(4)啮合所述固定齿轮(5),所述转动齿轮(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24),所述竖杆(12)轴承连接从动锥齿轮(23)的中心轴,所述从动锥齿轮(23)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24),所述从动锥齿轮(23)的中心轴固定连接转轮(22),所述转轮(2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圆轴(20),所述圆轴(20)设置在滑槽(21)内,所述滑槽(21)固定连接U形杆(19),所述U形杆(19)转动连接对称的连杆(2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25)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U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杆(12)固定连接导向块(11),所述滑槽(21)固定连接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穿过所述导向块(11)。

说明书全文

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支付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人脸识别支付,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它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识别性能,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图像人脸识别。
[0003] 现有技术,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335782U的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识别屏幕,方便实现人脸识别。
[0004] 目前,还缺少一种设备,实现摄像头位置调节,以方便实现人脸识别。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有利于实现人脸识别。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0007] 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其内中空,所述底座固定连通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固定连接显示屏;第二T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T轴轴承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T轴固定连接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第一T轴;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T轴的上侧,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U板,所述U板固定连接对称的空心轴,所述第一T轴设置在对称的所述空心轴内。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T轴设置有直口槽,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对称的L架,对称的所述L架分别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所述圆块设置在所述直口槽内。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T轴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
[001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T轴转动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
[001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固定齿轮,所述第二T轴轴承连接转动齿轮的中心轴,所述第二T轴的圆轴穿过所述固定齿轮的中心,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固定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竖杆轴承连接从动锥齿轮的中心轴,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转轮,所述转轮的边缘处固定连接圆轴,所述圆轴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固定连接U形杆,所述U形杆转动连接对称的连杆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U板。
[0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导向块,所述滑槽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块。
[0013]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具有如下
[0014] 有益效果:
[0015] (1)本装置的实施例一中,实现摄像头沿左右方向摆动,方便实现对人脸进行识别;
[0016] (2)本装置的实施例二中,实现摄像头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摆动,方便实现对人脸进行识别;
[0017] (3)本装置的摄像头在折弯管内摆动,与控制识别屏幕摆动相比,使用更为安全。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折弯管,2、显示屏,3、底座,4、转动齿轮,5、固定齿轮,6、L架,7、转盘,8、圆块,9、电机,10、第一T轴,11、导向块,12、竖杆,13、第二T轴,14、直口槽,15、摄像头,16、空心轴,17、U板,18、导向杆,19、U形杆,20、圆轴,21、滑槽,22、转轮,23、从动锥齿轮,24、主动锥齿轮,2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 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3,其内中空,所述底座3固定连通折弯管1,所述折弯管1固定连接显示屏2;第二T轴13,设置在所述底座3内,所述第二T轴13轴承连接所述底座3,所述第二T轴13固定连接竖杆12,所述竖杆12固定连接第一T轴10;摄像头15,设置在所述第二T轴13的上侧,所述摄像头15固定连接U板17,所述U板17固定连接对称的空心轴16,所述第一T轴10设置在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内。
[0026] 所述第二T轴13设置有直口槽14,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对称的L架6,对称的所述L架6分别固定连接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7,所述转盘7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块8,所述圆块8设置在所述直口槽14内。
[0027] 所述显示屏2对应所述摄像头15摆动区域为透明材料,方便所述摄像头15捕捉人脸。
[0028] 所述电机9的型号为JGB37‑520。
[0029] 所述摄像头15及所述电机9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采用STM32F103VCT6。
[0030] 实施例一:所述第一T轴10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
[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 将底座3安装在收台合适位置。
[0033] 收银时,摄像头15识别出消费者大致位置,控制电机9转动,电机9带动转盘7转动,转盘7带动圆块8在直口槽14内摆动,圆块8带动第二T轴13往复转动,第二T轴13带动竖杆12、第一T轴10、空心轴16、U板17及摄像头15在左右方向往复摆动,使摄像头15识别出人脸,完成支付。
[0034]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具有如下
[0035] 有益效果:
[0036] 本装置的实施例一中,实现摄像头15沿左右方向摆动,方便实现对人脸进行识别。
[0037] 本装置的摄像头15在折弯管1内摆动,与控制识别屏幕摆动相比,使用更为安全。
[0038] 实施例二:所述第一T轴10转动连接对称的所述空心轴16。
[0039] 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固定齿轮5,所述第二T轴13轴承连接转动齿轮4的中心轴,所述第二T轴13的圆轴穿过所述固定齿轮5的中心,所述转动齿轮4啮合所述固定齿轮5,所述转动齿轮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24,所述竖杆12轴承连接从动锥齿轮23的中心轴,所述从动锥齿轮23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24,所述从动锥齿轮23的中心轴固定连接转轮22,所述转轮2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圆轴20,所述圆轴20设置在滑槽21内,所述滑槽21固定连接U形杆19,所述U形杆19转动连接对称的连杆2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25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U板17。
[0040] 所述竖杆12固定连接导向块11,所述滑槽21固定连接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穿过所述导向块11。
[00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2] 将底座3安装在收银台合适位置。
[0043] 收银时,摄像头15识别出消费者大致位置,控制电机9转动,电机9带动转盘7转动,转盘7带动圆块8在直口槽14内摆动,圆块8带动第二T轴13往复转动,第二T轴13带动竖杆12、导向块11、第一T轴10、空心轴16、U板17、摄像头15、导向杆18、滑槽21、U形杆19、连杆25、转动齿轮4、主动锥齿轮24、从动锥齿轮23、转轮22及圆轴20在左右方向往复摆动,转动齿轮
4在转动过程中与固定齿轮5啮合转动,转动齿轮4带动主动锥齿轮24转动,主动锥齿轮24带动从动锥齿轮23及转轮22转动,转轮22带动圆轴20在滑槽21内摆动,圆轴20带动滑槽21往复移动,滑槽21带动导向杆18沿导向块11往复移动,滑槽21带动U形杆19往复移动,U形杆19带动连杆25往复摆动,连杆25带动U板17往复摆动,U板17带动空心轴16往复转动,U板17带动摄像头15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使摄像头15识别出人脸,完成支付。
[0044]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用人脸识别装置具有如下
[0045] 有益效果:
[0046] 本装置的实施例二中,实现摄像头15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摆动,方便实现对人脸进行识别。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