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放弃专利权; 避免重复授权;
专利有效性 失效专利 当前状态 放弃
申请号 CN200620108312.5 申请日 2006-09-29
公开(公告)号 CN200957793Y 公开(公告)日 2007-10-10
申请人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谢应喜; 第一发明人 谢应喜
权利人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宁波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港工业城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B60R13/04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0R13/04F16B5/12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5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3 专利文献类型 Y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徐雪波; 姚娟英;
摘要 一种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其由主体和可弯曲的连接条组成,主体包括呈∩形的中部和截面呈L型的下部,主体中部的上边沿向下后倾地延伸出与连接条相固连的连接脚,且该上边沿还向上延伸出一支脚,该支脚前倾且端部向后弯折而成为第一弹性脚,同时该主体中部的两侧脚端部分别设有向后侧延伸的折边而成为第二弹性脚,主体下部的底面通过连接脚与主体中部相固连,该主体下部的侧面向连接脚侧倾斜而成为第三弹性脚,该第三弹性脚与的第二弹性脚之间则形成了供子翼板插入的弹性插口。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借助于第一弹性脚与子翼板内表面的紧抵,使第二弹性脚和第三弹性脚内、外紧夹住子翼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轮眉饰条的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其特征在于:由主体和可弯曲的连接条(3)组成,所述的主体包括呈形的中部(1)和截面呈L型的下部(2),所述主体中部(1)的上边沿向下后倾地延伸出与上述连接条(3)相固连的连接脚(11),且该主体中部的上边沿还向上延伸出一支脚,该支脚前倾且端部向后弯折而成为第一弹性脚(12),同时该主体中部的两侧脚端部分别设有向后侧延伸的折边而成为第二弹性脚(13),所述主体下部的底面(21)通过上述连接脚(11)与所述的主体中部(1)相固连,该主体下部的侧面向所述连接脚侧倾斜而成为第三弹性脚(22),该第三弹性脚(22)与所述的第二弹性脚(13)之间则形成了供子翼板插入的弹性插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下部的底面(21)边沿还向上延伸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脚(13)外侧的两卡脚,各卡脚的中部设有前倾的弯折部而成为第四脚弹性脚(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下部(2)的侧面上开有通孔(24)。

说明书全文

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附件,尤其指一种通过其将轮眉饰条安装在子翼板上的卡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外形美观度也越来越重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现车辆附件中出现了轮眉饰条,即车主选配好自己所需的轮眉饰条后,将其安装在车轮胎上方的子翼板上,以便起到较好的装饰作用。
而目前由于车型款式较多,各车型的子翼板结构也稍有区别,该子翼板的下边沿有呈90°的向内折边,也有带呈180°的自内向上翻边。对于前者的子翼板,可借助于其折边,将轮眉饰条包裹在折边之外而实现定位。而对于后者的子翼板,若通过普通的卡接方式,则安装牢固性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反而起不到应有的装饰作用。所以,如何在该带有180°翻边的子翼板上牢固地安装轮眉饰条,已成为现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将轮眉饰条牢固地安装在带有180°翻边的子翼板上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卡扣由主体和可弯曲的连接条组成,所述的主体包括呈∩形的中部和截面呈L型的下部,所述主体中部的上边沿向下后倾地延伸出与上述连接条相固连的连接脚,且该主体中部的上边沿还向上延伸出一支脚,该支脚前倾且端部向后弯折而成为第一弹性脚,同时该主体中部的两侧脚端部分别设有向后侧延伸的折边而成为第二弹性脚,所述主体下部的底面通过上述连接脚与所述的主体中部相固连,该主体下部的侧面向所述连接脚侧倾斜而成为第三弹性脚,该第三弹性脚与所述的第二弹性脚之间则形成了供子翼板插入的弹性插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下部的底面边沿还可以向上延伸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脚外侧的两卡脚,各卡脚的中部设有前倾的弯折部而成为第四脚弹性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下部的侧面上还可以开有通孔,以减少主侧下部侧面与轮眉饰条的接触面积,确保主体下部底面两端与轮眉饰条的可靠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主体下部侧面和可弯曲的连接条来固定轮眉饰条,同时将子翼板插入由第二弹性脚和第三弹性脚所形成的插口中,通过第一弹性脚与主体中部之间所形成的杠杆结构,借助于第一弹性脚与子翼板内表面的紧抵,使第二弹性脚和第三弹性脚内、外紧夹住子翼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轮眉饰条的脱落。再者,利用第四弹性脚的弯折部,可避免轮眉饰条向外翻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值得在现有适宜车型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上轮眉饰条后的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子翼板上后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卡扣由主体和连接条3组成,其中,连接条采用韧性较好的65Mn或弹簧制成的薄片。主体包括呈∩形的中部1和截面呈L型的下部2,主体中部1上边沿向下后倾地延伸出与上述连接条3相固连的连接脚11,且该主体中部的上边沿还向上延伸出一支脚,该支脚前倾且端部向后弯折而成为第一弹性脚12,同时该主体中部的两侧脚端部分别设有向后侧延伸的折边而成为第二弹性脚13。主体下部2的底面21通过上述连接脚11与主体中部1相连成一体件,该主体下部2的侧面向连接脚11侧倾斜而成为第三弹性脚22,该第三弹性脚22与第二弹性脚13之间则形成了供子翼板6插入的弹性插口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轮眉饰条5向外翻转,在主体下部的底面22边沿还向上延伸出分别位于第二弹性脚13外侧的两卡脚,各卡脚的中部设有前倾的弯折部而成为第四弹性脚23。同时为了减少与轮眉饰条5的配合面,避免中间接触,确保底面22两端与轮眉饰条5结合,在主体下部2的侧面上还开有通孔24。
使用时,将轮眉饰条5包覆在主体下部2,即轮眉饰条5的一边沿挂勾在主体下部侧面的上边沿上,在邻近轮眉饰条的另边沿上设有安装孔51,上述连接条3穿过该安装孔51后弯折,使轮眉饰条5紧贴在主体下部2的外表面之外。然后将装配好轮眉饰条的卡扣对准于子翼板的下边沿上移,使子翼板插入由第二弹性脚和第三弹性脚所形成的插口中。最终,使第一弹性脚与子翼板内表面相抵触,并使第二、第三弹性脚内、外紧紧地靠住子翼板,同时,第四弹性脚也紧抵在子翼板的内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轮眉饰条牢固地安装在子翼板上的目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