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411480616.3 | 申请日 | 202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953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2-28 |
申请人 | 安徽诚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刘国远; 刘国伟; | 第一发明人 | 刘国远 |
权利人 | 安徽诚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安徽诚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安徽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安徽省六安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现代产业园区梅山湖路北段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37300 |
主IPC国际分类 | F16B5/1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F16B5/10 ; F16B5/00 ; F16B12/12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刘道波;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实验 台面 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涉及实验台面固定连接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固定连接速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实验台面主体和 支撑 件之间利用隐藏式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在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卡位件,利用卡位件保证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 稳定性 ;连接过程中同时利用卡位件对照明组件进行固定;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将卡位件从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取下。本发明将三 角 形连接片卡入至锥形头一和锥形头二之间的间隙内,锥形头一对 三角形连接 片进行限位,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 定位 ,实验台面主体无法从支撑件上拔出,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的固定。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用于对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通过隐藏式固定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其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实验台面固定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0002] 在现有技术中,实验室台面主要用于放置实验需要的实验物品,利用实验物品进行相关实验,实验室台面需要配合桌腿使用,实验室台面在和桌腿之间固定时,通常采样的固定连接方法是将两者之间利用螺栓进行固定; [0003] 螺栓虽然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稳定固定,但是螺栓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其表面容易出现锈蚀,当需要对试验台面进行运输时,需要将螺栓拆卸,则存在不便,且螺栓等连接件由于无法被有效隐藏,因此会影响到实验室台面安装的美观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实验室台面和桌腿之间的快速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两者之间进行拆卸,提高其拆装效率; [0004] 综上本申请提出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用于对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通过隐藏式固定件进行固定,其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将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利用隐藏式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 [0009] S2:在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卡位件,利用卡位件保证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稳定性; [0010] S3:连接过程中同时利用卡位件对照明组件进行固定; [0011] S4: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将卡位件从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取下; [0012] S5:将实验台面主体沿着支撑件下移后再上提,使得隐藏式固定件和支撑件之间实现脱离,完成对于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分离。 [0014]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顶部固定有滑杆,且滑杆顶部焊接有锥形头一,且滑杆外壁活动连接有锥形头二,且锥形头二底部焊接有套筒。 [0015] 优选的:所述单向卡齿件包括弹簧一、垫板和T型杆,所述垫板焊接于连接杆一底部。 [0016] 优选的:所述T型杆活动连接于垫板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且弹簧一套接于T型杆外壁,且弹簧一两端分别固定于垫板一侧外壁和T型杆一侧内壁,所述T型杆一端通过销固定有三角形连接片。 [0017]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壳体、支撑座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焊接于支撑座顶部,且壳体焊接于连接架内壁。 [0018] 优选的:所述实验台面主体底部焊接有定位柱,且支撑座表面开设有和定位柱外径适配的插孔。 [0019]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填充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包括把手和弹性卡扣,所述把手和弹性卡扣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扣上开设有豁口。 [0021]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架顶部外壁焊接有定位柱,且支撑柱底部焊接有压板,且压板表面开设有和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压板顶部外壁焊接有方形块,且把手底部开设有和方形块适配的条形孔。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1.通过将三角形连接片卡入至锥形头一和锥形头二之间的间隙内,利用锥形头一可以对三角形连接片进行限位,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定位,使得当实验台面主体无法从支撑件上拔出,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初步固定。 [0024] 2.通过设置有弹性卡扣可以对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保证实验台面主体上放置物品时不会出现晃动,同时利用弹性卡扣对实验台面主体进行限位,使得实验台面主体无法沿着支撑件下移,保证实验台面主体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和支撑件之间分离。 [0025] 3.通过设置有锥形头二和套筒使得当实验台面主体沿着支撑件下压时,三角形连接片移动至锥形头二和套筒之间的连接处,此时当实验台面主体沿着支撑件上拉时当锥形头二移动至和锥形头一底部贴合时,三角形连接片可以依次沿着锥形头二锥面和锥形头一锥面滑动,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分离。 [0026] 4.通过将定位柱和支撑座上的插孔之间卡合后,实现实验台面主体和支撑件之间的准确定位,提高定位速率。 [0028]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安装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安装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安装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实验台面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隐藏式固定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解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的隐藏式固定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中:实验台面主体1、壳体2、支撑座3、定位柱4、连接架5、连接杆6、弹簧一7、弹簧二8、把手9、弹性卡扣10、连接杆一11、三角形连接片12、卡柱13、垫板14、T型杆15、锥形头一16、滑杆17、套筒18、锥形头二19、灯壳20、支撑柱21、定位柱22、升降板23、锁紧螺栓24、插孔 25、照明灯主体26、方形块27、压板28、条形孔29。 具体实施方式[003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9]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0] 实施例1: [0041] 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如图1至图9所示,用于对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通过隐藏式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隐藏式固定件包括连接杆6、连接杆一11和卡柱13,所述卡柱13焊接于实验台面主体1底部,且连接杆一11和连接杆6均焊接于卡柱13底部,所述连接杆一11底部固定有单向卡齿件,且单向卡齿件底部固定有弹簧二8,所述支撑件顶部固定有滑杆17,且滑杆17顶部焊接有锥形头一16,且滑杆17外壁滑动连接有锥形头二19,且锥形头二19底部焊接有套筒18; [0042] 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固定时,首先将连接杆一11底部的单向卡齿件沿着锥形头一16外壁滑动,锥形头一16为锥形结构,当卡齿组件沿着锥形头一16锥面移动的过程中,利用锥形头一16将单向卡齿件撑开,当单向卡齿件移动至锥形头一16和锥形头二19之间的间隙内后,此时弹簧二8底部和支撑件顶部之间互相贴合,由于单向卡齿件只能沿着锥形头一16单向滑动,当单向卡齿件移动至锥形头一16和锥形头二19之间的间隙内后,此时单向卡齿组件在上拉时被锥形头一16限位,保证了当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连接后,实验台面主体1无法从支撑件上拔出,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分离时,此时通过将实验台面主体1沿着支撑件下压,弹簧二8受到压力后会产生弹性形变被压缩,此时单向卡齿件在下移的过程中沿着锥形头二19外壁滑动,当单向卡齿件移动至锥形头二19和套筒18之间的连接处时,此时将单向卡齿组件上提,单向卡齿组件在上移的过程中由于其只能单向移动,使得单向卡齿组件将锥形头二19和套筒18作为一个整体提起,当锥形头二19移动至和锥形头一16底部贴合时,由于锥形头一16对锥形头二19进行了阻挡,使得单向卡齿组件被锥形头二19撑开后沿着锥形头二19外壁和锥形头一16外壁移动,直至单向卡齿组件从锥形头一16上脱离,此时可以实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自动分离。 [0043]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卡齿件包括弹簧一7、垫板14和T型杆15,所述垫板14焊接于连接杆一11底部,且T型杆15滑动连接于垫板14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且弹簧一7套接于T型杆15外壁,且弹簧一7两端分别固定于垫板14一侧外壁和T型杆15一侧内壁,所述T型杆15一端通过销固定有三角形连接片12; [0044] 当三角形连接片12沿着锥形头一16锥形面滑动的过程中,三角形连接片12在弹簧一7的弹力的作用下被撑开,当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一16和锥形头二19之间的间隙内后,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在弹簧一7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回弹,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顶部和锥形头一16底部之间贴合,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当三角形连接片12继续下移时,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斜面沿着锥形头二19锥面滑动的过程中,锥形头二19将三角形连接片12再次撑开,当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二19和套筒18之间的连接处时,三角形连接片12在上移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一7的弹力使得三角形连接片12将锥形头二19暂时夹紧,当锥形头二19跟随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一16底部时,此时锥形头一16对锥形头二19阻挡限位,而三角形连接片12可以继续沿着锥形头一16外壁滑动,直至三角形连接片12和锥形头一16顶部脱离。 [0045] 所述支撑件包括壳体2、支撑座3和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焊接于支撑座3顶部,且壳体2焊接于连接架5内壁; [0046] 通过设置有支撑座3可以对实验台面主体1进行支撑。 [0047] 所述实验台面主体1底部焊接有定位柱4,且支撑座3表面开设有和定位柱4外径适配的插孔25; [0048] 为了保证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连接的速率,将定位柱4和支撑座3上的插孔25之间卡合后,实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座3之间的准确快速定位。 [0049]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填充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包括把手9和弹性卡扣10,所述把手9和弹性卡扣10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扣10上开设有豁口; [0050] 当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安装后实验台面主体1和壳体2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此间隙保证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实验台面主体1沿着支撑件下压的过程中,使得弹簧二8具有一定的压缩行程,通过将弹性卡扣10沿着卡柱13滑动,使得当弹性卡扣10和卡柱13之间卡合后,利用弹性卡扣10对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暂时填充,保证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实验时,实验台面主体1上放置物品后上下出现晃动。 [0051] 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支撑柱21和升降板23,所述支撑柱21和升降板23之间滑动连接,且支撑柱21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4,所述升降板23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灯壳20,且灯壳20底部安装有照明灯主体26,所述连接架5顶部外壁焊接有定位柱22,且支撑柱21底部焊接有压板28,且压板28表面开设有和定位柱22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压板28顶部外壁焊接有方形块27,且把手9底部开设有和方形块27适配的条形孔29; [0052] 实验过程中当需要利用照明组件进行照明时,通过设置有定位柱22可以对压板28进行初步定位,当需要对压板28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把手9底部的条形孔29沿着方形块27外壁下移,当把手9底部移动至和压板28上表面贴合时,将条形孔29沿着方形块27滑动,使得弹性卡扣10上的豁口卡入至13外壁,实现对于压板28在横向和纵向上的限位。 [0053]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三角形连接片12沿着锥形头一16锥形面滑动,三角形连接片12在弹簧一7的弹力的作用下被撑开,当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一16和锥形头二19之间的间隙内后,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在弹簧一7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回弹,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顶部和锥形头一16底部之间贴合,接着将弹性卡扣10卡合在卡柱13外壁上,利用弹性卡扣10对实验台面主体1和壳体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 [0054] 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将弹性卡扣10从卡柱13之间取下,当三角形连接片12继续下移时,此时三角形连接片12斜面沿着锥形头二19锥面滑动的过程中,锥形头二19将三角形连接片12再次撑开,当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二19和套筒18之间的连接处时,三角形连接片12在上移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一7的弹力使得三角形连接片12将锥形头二19暂时夹紧,当锥形头二19跟随三角形连接片12移动至锥形头一16底部时,此时锥形头一16对锥形头二19限位,而三角形连接片12继续沿着锥形头一16外壁滑动,直至三角形连接片12和锥形头一16之间脱离,实现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分离。 [0055] 实施例2: [0056] 一种实验台面隐藏式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S1: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利用隐藏式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 [0058] S2:在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卡位件,利用卡位件保证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稳定性; [0059] S3:连接过程中同时利用卡位件对照明组件进行固定; [0060] S4:当需要将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进行分离时,将卡位件从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内取下; [0061] S5:将实验台面主体1沿着支撑件下移后再上提,使得隐藏式固定件和支撑件之间实现脱离,完成对于实验台面主体1和支撑件之间的分离。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