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2322346725.3 申请日 2023-08-31
公开(公告)号 CN220469258U 公开(公告)日 2024-02-09
申请人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吴博维; 第一发明人 吴博维
权利人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甘肃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甘肃省兰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555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730060
主IPC国际分类 E04D1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E04D13/00E04D1/02E04D13/16H01T19/04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5 专利文献类型 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周雪丽;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青瓦屋面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所述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建筑本体,所述屋面建筑本体的 侧壁 连接有小青瓦本体,所述屋面建筑本体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卡接有连接 块 ,所述连接块顶部连接有避雷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通过设置第一 齿轮 、第一 螺纹 杆、第二螺纹杆、移动块、夹持杆、 固定板 、第二齿轮和转把,利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和夹持杆对避雷针起到夹持固定的效果,避免因为避雷针长时间使用拆卸过程中存在不便的情况,有利于满足对避雷针进行快速的拆卸,同时有利于提高小青瓦屋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建筑本体(1),所述屋面建筑本体(1)的侧壁连接有小青瓦本体(2),所述屋面建筑本体(1)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卡接有连接(4),所述连接块(4)顶部连接有避雷针(3),所述屋面建筑本体(1)内部位于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连接管(5)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层;
夹持机构(7),所述连接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7),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第二螺纹杆(73),所述第二螺纹杆(73)一端与移动槽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7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2),所述第一螺纹杆(72)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71),所述第一螺纹杆(72)与第二螺纹杆(73)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74),两个所述移动块(7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夹持杆(75)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孔尺寸相适配的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建筑本体(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固定板(81),所述固定板(81)侧壁与屋面建筑本体(1)侧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板(8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82),所述第二齿轮(82)侧壁连接有转把(83),所述第二齿轮(82)侧壁与第一齿轮(71)侧壁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建筑本体(1)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加强层(61),所述加强层(61)外表面与屋面建筑本体(1)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加强层(61)侧壁固定连接有防腐层(62),所述防腐层(62)远离加强层(61)侧壁连接有隔音层(63),所述隔音层(63)远离防腐层(62)一侧连接有防层(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61)为金刚砂材质制成,防腐层(62)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制成,隔音层(63)为轻质材料聚酯制成,防水层(64)为聚氨酯材质制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青瓦屋面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皖派建筑"之一分支系列,而小青瓦屋面是徽派建筑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屋面方式。
[0003] 现有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在使用时,不便对避雷针进行拆卸更换的效果,避雷针长时间放置在室外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更换过程中费时费导致人工劳动力的增加,从而影响避雷针的正常使用,降低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避雷针进行拆卸更换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包括:
[0007] 屋面建筑本体,所述屋面建筑本体的侧壁连接有小青瓦本体,所述屋面建筑本体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卡接有连接,所述连接块顶部连接有避雷针,所述屋面建筑本体内部位于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
[0008] 夹持机构,所述连接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与移动槽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夹持杆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孔尺寸相适配的定位块。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层。
[0011] 优选的,所述屋面建筑本体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与屋面建筑本体侧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侧壁连接有转把,所述第二齿轮侧壁与第一齿轮侧壁相啮合
[0012] 优选的,所述屋面建筑本体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外表面与屋面建筑本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加强层侧壁固定连接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远离加强层侧壁连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远离防腐层一侧连接有防层。
[0013]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金刚砂材质制成,防腐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制成,隔音层为轻质材料聚酯制成,防水层为聚氨酯材质制成。
[0014]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通过设置第一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移动块、夹持杆、固定板、第二齿轮和转把,利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和夹持杆对避雷针起到夹持固定的效果,避免因为避雷针长时间使用拆卸过程中存在不便的情况,有利于满足对避雷针进行快速的拆卸,同时有利于提高小青瓦屋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6] 2、通过设置屋面建筑本体、小青瓦本体、避雷针、加强层、防腐层、隔音层和防水层,利用加强层、防腐层、隔音层和防水层的设置,满足屋面建筑本体与小青瓦本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为防水隔音效果较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屋面建筑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利于提高使用过程中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的三维结构剖示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的保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的夹持机构和转动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标号:1、屋面建筑本体;2、小青瓦本体;3、避雷针;4、连接块;5、连接管;6、保护机构;61、加强层;62、防腐层;63、隔音层;64、防水层;7、夹持机构;71、第一齿轮;72、第一螺纹杆;73、第二螺纹杆;74、移动块;75、夹持杆;8、转动机构;81、固定板;82、第二齿轮;83、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4]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包括:
[0025] 屋面建筑本体1,屋面建筑本体1的侧壁连接有小青瓦本体2,屋面建筑本体1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部卡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顶部连接有避雷针3,屋面建筑本体1内部位于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
[0026] 夹持机构7,连接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7,夹持机构7包括第二螺纹杆73,第二螺纹杆73一端与移动槽内侧壁相连接,第二螺纹杆7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2,第一螺纹杆72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71,第一螺纹杆72与第二螺纹杆73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74,两个移动块7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75。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连接槽的设置满足连接块4卡接到屋面建筑本体1的内部,随后第二螺纹杆73和第一螺纹杆72的转动带动移动块74进行移动,移动块74的移动带动夹持杆75进行移动,从而满足对连接块4两侧起到夹持的效果,满足避雷针3与屋面建筑本体1之间的连接。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连接块4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夹持杆75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孔尺寸相适配的定位块;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的设置满足夹持杆75卡接到连接块4的内部,从而满足连接块4与屋面建筑本体1之间连接的效果。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连接管5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层;
[0031]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的设置满足连接管5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避免连接管5出现漏电的情况。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屋面建筑本体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包括固定板81,固定板81侧壁与屋面建筑本体1侧壁相连接,固定板8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82,第二齿轮82侧壁连接有转把83,第二齿轮82侧壁与第一齿轮71侧壁相啮合;
[0033]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转把83后带动第二齿轮8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82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1进行转动,第一齿轮71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72和第二螺纹杆7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杆75对连接块4两侧起到夹持的效果。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屋面建筑本体1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6,保护机构6包括加强层61,加强层61外表面与屋面建筑本体1内侧壁相连接,加强层61侧壁固定连接有防腐层62,防腐层62远离加强层61侧壁连接有隔音层63,隔音层63远离防腐层62一侧连接有防水层64;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加强层61、防腐层62、隔音层63和防水层64的设置满足屋面建筑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加强层61为金刚砂材质制成,防腐层62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制成,隔音层63为轻质材料聚氨酯制成,防水层64为聚氨酯材质制成;
[0037] 需要说明的是:金刚砂材质制成的加强层61有利于提高屋面建筑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制成的防腐层62有利于提高屋面建筑本体1的防腐效果,轻质材料聚氨酯制成的隔音层63有利于提高屋面建筑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隔音效果,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防水层64提高屋面建筑本体1的防水效果。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青瓦屋面建筑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小青瓦本体2与屋面建筑本体1之间进行连接,随后利用加强层61、防腐层62、隔音层63和防水层64的设置满足屋面建筑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利用避雷针3和连接管5的设置满足对雨天产生的雷雨起到避雷的效果;
[0039] 当避雷针3长时间使用需要进行更换时,转动转把83带动第二齿轮8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82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72和第二螺纹杆73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72和第二螺纹杆73的转动带动移动块74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夹持杆75进行移动,满足对连接块4起到夹持的效果,从而满足对避雷针3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效果,提高避雷针3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