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911011409.2 申请日 2019-10-23
公开(公告)号 CN110821052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1
申请人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乔龙; 史鹏飞; 童涛; 徐义恒; 朱智; 夏雨; 史洪睿; 第一发明人 乔龙
权利人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深圳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坪山大道2007号创新广场B座B1901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8000
主IPC国际分类 E04D1/02 所有IPC国际分类 E04D1/02E04D1/28E04D13/16E04B1/24E04B1/58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4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胡晓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仿古建筑瓦屋面包括屋面 檩条 ,屋面檩条上铺设有若干第一 椽条 ,每个第一椽条上铺设有第二椽条,底瓦铺设于相邻两个第二椽条之间的第一椽条上,且第二椽条的高度大于底瓦的最高点;第二椽条上铺设屋面组件,所述屋面组件包括防 水 层和/或保温层;所述屋面组件上铺设有顶瓦。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法便于操作,能在保证屋面成型效果的同时,保护底瓦不被破坏,保证上部盖瓦与底瓦准确对中,良好的受 力 传递;特殊的屋瓦铺设结构及防水、保温层的设置,形成良好的防水保温屋面围护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包括屋面檩条(1),所述屋面檩条(1)上铺设有若干第一椽条(2),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椽条(2)上铺设有第二椽条(3),底瓦(4)铺设于相邻两个第二椽条(3)之间的第一椽条(2)上,且第二椽条(3)的高度大于底瓦(4)的最高点;第二椽条(3)上铺设屋面组件(5),所述屋面组件(5)包括防层和/或保温层;所述屋面组件(5)上铺设有顶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瓦(6)包括卧瓦(61)和盖瓦(62),所述卧瓦(61)位于底瓦(4)的正上方,卧瓦(61)的仰拱部分下表面通过粘合层(7)固定在屋面组件(5)上;所述盖瓦(62)罩设于相邻两个卧瓦(61)的缝隙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椽条(2)和第二椽条(3)的同轴向延伸,且第二椽条(3)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椽条(2)的径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椽条(3)包括左挡板(31)、右挡板(33)和灌浆层(32),所述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间隔排布固定在第一椽条(3)上,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之间的间隙内灌浆成型为灌浆层(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的上下端面上均定位板(34),在径向截面上,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呈镜像对称的C型结构;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的下端面上的定位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螺钉(35)贯穿通孔后固定在第一椽条(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椽条(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灌浆槽(21),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之间的间隙与灌浆槽(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槽(21)在径向截面上呈梯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组件(5)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木胶合板层(51)、自粘型防水层(52)、隔离层(53)、水泥砂浆保护层(54)、保温层(55)和水泥砂浆找平层(56);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54)内铺双向@50丝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胶合板层(51)包括若干木胶合板(511),相邻两个木胶合板(511)通过定位楔(512)和定位槽(513)相互契合拼接接触,相邻两个木胶合板(511)拼接接触面之间通过防水胶层粘合连接;在木胶合板(511)的拼接端面处定位楔(512)和定位槽(513)上下交错排布,在垂直于木胶合板(511)的方向上,对相互拼接接触的两个木胶合板(511)起到限位作用。
10.基于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屋面檩条上固定第一椽条,第一椽条自由端伸出屋檐
步骤2,在第一椽条固定第二椽条,第二椽条的截面高度高于底瓦最高点;
步骤3,底瓦搁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椽条上、且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二椽条之间,底瓦沿第一椽条纵向拼接铺放;
步骤4,底瓦铺完之后在第二椽条上铺设屋面组件;
步骤5,将卧瓦固定在屋面组件上,卧瓦在屋脊做完之后,由屋脊向下逐层铺粘,上层卧瓦搭于下层卧瓦之上;
步骤6,在卧瓦间隙之间铺设盖瓦,做完一层卧瓦做一层盖瓦,盖瓦上下边平齐于卧瓦;
步骤7,第一椽条固定之后,在端部围绕屋面钉通长封沿板,在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待屋面强度形成之后,根据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在屋面组件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
步骤8,卧瓦根据屋面组件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进行铺设。

说明书全文

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仿古建筑一般采用坡屋面,屋面上需要盖上层层的瓦,而传统铺瓦的做法难以保证屋面防及保温效果,因此现在多结合现代屋面做法进行仿古建筑瓦屋面设计和施工。为保证屋面施工成型后能从下方看出檩条椽条及屋面瓦等构造,需要在屋面层最底部铺一层底瓦,而后在其上进行防水、保温及盖瓦施工。不难看出,因上部做法复杂、荷载较大,底瓦很容易被压坏,而压坏之后极难更换;上部施作防水及保温层之后,进行盖瓦施工时难以将盖瓦准确定位,难以保证盖瓦与底瓦在一条垂直线上,形成合理的学传递路线。因此,如何保证仿古建筑屋面底瓦不被压坏、保证上部盖挖与底瓦上下对中,是目前设计和施工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规的瓦屋面结构是在屋面层最底部铺一层底瓦,而后在其上进行防水、保温及顶瓦施工,荷载较大,底瓦很容易被压坏,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包括屋面檩条,所述屋面檩条上铺设有若干第一椽条,每个第一椽条上铺设有第二椽条,底瓦铺设于相邻两个第二椽条之间的第一椽条上,且第二椽条的高度大于底瓦的最高点;第二椽条上铺设屋面组件,所述屋面组件包括防水层和/或保温层;所述屋面组件上铺设有顶瓦。
[0006] 为保证屋面施工成型后能从下方看出檩条、椽条及屋面瓦等构造,需要在屋面层最底部铺一层底瓦,而后在其上进行防水、保温及盖瓦施工,但这种瓦屋结构在底瓦与防水保温层、防水保温层与顶瓦之间均铺设厚重的水泥层进行粘结,且防水保温层、顶瓦等全部重力均施加在底瓦上,荷载较大,底瓦很容易被压坏。本发明提供一种瓦屋结构,在屋面檩条和屋面组件之间设置两层椽条,底瓦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椽条上、且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二椽条之间;屋面组件通过两层椽条支撑固定在屋面檩条上,第二椽条将上部屋面组件抬高,防止上部屋面组件的荷载直接压在底瓦上,这样底瓦、屋面组件及顶瓦等全部重力落在两层椽条上,依次通过第二椽条、第一椽条传递至屋面檩条上,屋面檩条将受力传递至无结构框架上,底瓦不会承受任何向下的压力,不存在被压坏的险。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顶瓦包括卧瓦和盖瓦,所述卧瓦位于底瓦的正上方,卧瓦的仰拱部分下表面通过粘合层固定在屋面组件上;所述盖瓦罩设于相邻两个卧瓦的缝隙处。
[0008] 一方面,盖瓦覆盖在卧瓦上,卧瓦的仰拱部分下表面通过粘合层固定在屋面组件上,卧瓦的仰拱部分下端作为施力点;这样在正面截面上,盖瓦和卧瓦整体重力通过卧瓦的底端施力点传递至屋面组件表面,且卧瓦位于底瓦的正上方,则每个卧瓦的施力点传递至屋面组件后,通过两侧相邻的椽条进行分解向下传递,可形成一条准确的由上部荷载全部传递给椽条、椽条传递给檩条、檩条传递给框架柱的荷载传递路线。
[0009] 另一方面,卧瓦仅通过仰拱部分的下端面与屋面组件粘合,卧瓦向上翘起的两翼下表面悬空,这样底瓦上表面与屋面组件之间、盖瓦内表面与屋面组件之间为空腔结构,在减轻屋面重量的情况下,构成交错排布的波浪形的空腔结构,对屋内和外部环境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利于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及简化施工程序。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椽条和第二椽条的同轴向延伸,且第二椽条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椽条的径向宽度。宽度数值根据之上各层重量,通过计算取得。
[0011] 设置第二椽条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椽条的径向宽度,主要是为了保障相邻的第二椽条之间的间距足够大能够允许搁置底瓦。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椽条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和灌浆层,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间隔排布固定在第一椽条上,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间隙内灌浆成型为灌浆层。
[0013] 由于第一椽条和第二椽条均是预制件,而不同仿古瓦屋的底瓦大小不同,以及考虑屋面承力要求等因素,第二椽条的宽度可能存在不通用的情况,需要小批量定制,存在增加成本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宽度可调的第二椽条结构。安装时,先将左挡板和右挡板固定在第一椽条上表面上,安装时通过调整左挡板和右挡板的间距保证第二椽条整体宽度大小;然后可采用辅助模板封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间隙的两敞口端,然后向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间隙内灌注水泥浆,起到粘结左挡板、右挡板和第一椽条的作用,同时还利于提高第二椽条的受力强度。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上下端面上均定位板,在径向截面上,左挡板和右挡板呈镜像对称的C型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下端面上的定位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螺钉贯穿通孔后固定在第一椽条上。
[0015] 在左挡板以及右挡板上设置定位板,使左挡板和右挡板呈镜像对称的C型结构。安装时,通过螺钉贯穿左挡板(或右挡板)底部的定位板,实现将左挡板(或右挡板)固定在第一椽条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孔隙内灌入水泥砂浆后,水泥砂浆会向对左挡板和右挡板产生向张开外的挤压作用,此时定位板和螺钉的固定作用限制了左挡板和右挡板向外张开;在灌浆层固化成型后,灌浆层对定位板受挡板的向外张开作用力拉动向上翘起起到限制作用,保障左挡板和右挡板温度固定在第一椽条上。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椽条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灌浆槽,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间隙与灌浆槽连通。
[0017] 通过在第一椽条上表面开设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的灌浆槽,在对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间隙灌浆操作时,水泥砂浆汇入灌浆槽内,增大了灌浆层与第一椽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一椽条与第二椽条连接稳固性。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灌浆槽在径向截面上呈梯形结构。
[0019] 通过将灌浆层设置成内径大口径小的梯形结构,灌浆层脱离第一椽条灌浆槽的阻力增大,第一椽条通过灌浆层与第二椽条连接强度及稳固性增加。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木胶合板层、自粘型防水层、隔离层、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温层和水泥砂浆找平层;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内铺双向@50丝网。
[0021] 本发明的屋面组件主要起到防水和/或保温作用,木胶合板起到支撑和固定上部防水层及保温层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将上部重力向下传递至两层椽条的作用。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木胶合板层包括若干木胶合板,相邻两个木胶合板通过定位楔和定位槽相互契合拼接接触,相邻两个木胶合板拼接接触面之间通过防水胶层粘合连接;在木胶合板的拼接端面处定位楔和定位槽上下交错排布,在垂直于木胶合板的方向上,对相互拼接接触的两个木胶合板起到限位作用。
[0023] 由于木胶合板起到将上部重力向下传递至两层椽条的作用,且为了防止相邻木胶合板拼接处翘起,在木胶合板的拼接端面处定位楔和定位槽上下交错排布,在垂直于木胶合板的方向上,对相互拼接接触的两个木胶合板起到限位作用。
[0024] 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步骤1,在屋面檩条上固定第一椽条,第一椽条自由端伸出屋檐
[0026] 步骤2,在第一椽条固定第二椽条,第二椽条的截面高度高于底瓦最高点;
[0027] 步骤3,底瓦搁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椽条上、且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二椽条之间,底瓦沿第一椽条纵向拼接铺放;
[0028] 步骤4,底瓦铺完之后在第二椽条上铺设屋面组件;
[0029] 步骤5,将卧瓦固定在屋面组件上,卧瓦在屋脊做完之后,由屋脊向下逐层铺粘,上层卧瓦搭于下层卧瓦之上;
[0030] 步骤6,在卧瓦间隙之间铺设盖瓦,做完一层卧瓦做一层盖瓦,盖瓦上下边平齐于卧瓦;
[0031] 步骤7,第一椽条固定之后,在端部围绕屋面钉通长封沿板,在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待屋面强度形成之后,根据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在屋面组件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
[0032] 步骤8,卧瓦根据屋面组件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进行铺设。
[0033]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4]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有底瓦屋面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方法便于操作,能在保证屋面成型效果的同时,保护底瓦不被破坏,保证上部盖瓦与底瓦准确对中,良好的受力传递;特殊的屋瓦铺设结构及防水、保温层的设置,形成良好的防水保温屋面围护结构。
[0035] 1、本发明在屋面檩条和屋面组件之间设置两层椽条,底瓦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椽条上、且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二椽条之间;屋面组件通过两层椽条支撑固定在屋面檩条上,第二椽条将上部屋面组件抬高,防止上部屋面组件的荷载直接压在底瓦上。盖瓦覆盖在卧瓦上,卧瓦的仰拱部分下表面通过粘合层固定在屋面组件上,卧瓦的仰拱部分下端作为施力点;这样在正面截面上,盖瓦和卧瓦整体重力通过卧瓦的底端施力点传递至屋面组件表面,且卧瓦位于底瓦的正上方,则每个卧瓦的施力点传递至屋面组件后,通过两侧相邻的椽条进行分解向下传递,可形成一条准确的由上部荷载全部传递给椽条、椽条传递给檩条、檩条传递给框架柱的荷载传递路线。
[0036] 2、本发明卧瓦仅通过仰拱部分的下端面与屋面组件粘合,卧瓦向上翘起的两翼下表面悬空,这样底瓦上表面与屋面组件之间、盖瓦内表面与屋面组件之间为空腔结构,在减轻屋面重量的情况下,构成交错排布的波浪形的空腔结构,对屋内和外部环境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利于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及简化施工程序,此外本发明还设置的屋面组件主要起到防水和/或保温作用。
[0037] 3、由于第一椽条和第二椽条均是预制件,而不同仿古瓦屋的底瓦大小不同,以及考虑屋面承力要求等因素,第二椽条的宽度可能存在不通用的情况,需要小批量定制,存在增加成本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宽度可调的第二椽条结构。安装时,先将左挡板和右挡板固定在第一椽条上表面上,安装时通过调整左挡板和右挡板的间距保证第二椽条整体宽度大小;然后可采用辅助模板封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间隙的两敞口端,然后向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间隙内灌注水泥浆,起到粘结左挡板、右挡板和第一椽条的作用,同时还利于提高第二椽条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
[003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39] 图1为本发明的仿古建筑瓦屋面铺设结构正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发明的仿古建筑瓦屋面铺设结构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椽条与第二椽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发明的屋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发明的木胶合板拼接结构爆炸图。
[0044]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屋面檩条,2-第一椽条,21-灌浆槽,3-第二椽条,31-左挡板,32-右挡板,33-灌浆层,34-定位板,35-螺钉,4-底瓦,5-屋面组件,51-木胶合板层,511-木胶合板,512-定位楔,513-定位槽,52-自粘型防水层,53-隔离层,54-水泥砂浆保护层,55-保温层,56-水泥砂浆找平层,6-顶瓦,61-卧瓦,62-盖瓦,7-粘合层,8-屋脊檩条,9-封沿板,10-预埋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46] 实施例1
[004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包括屋面檩条1,屋面檩条1上铺设有多个第一椽条2,第一次椽条2为长方体长条木质结构,每个第一椽条2上铺设有第二椽条3。底瓦4铺设于相邻两个第二椽条3之间的第一椽条2上,相邻的第二椽条2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允许搁置底瓦4,且第二椽条3的高度大于底瓦4的最高点;第二椽条3上铺设屋面组件5,屋面组件5包括防水层和/或保温层;屋面组件5上铺设有顶瓦6。
[0048] 实施例2
[004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瓦6包括卧瓦61和盖瓦62,卧瓦61位于底瓦4的正上方,卧瓦61的仰拱部分下表面通过粘合层7固定在屋面组件5上;盖瓦62罩设于相邻两个卧瓦61的缝隙处,第一椽条2和第二椽条3两者的轴向同向铺设,第二椽条3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椽条2的径向宽度。
[0050] 实施例3
[0051]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椽条3包括左挡板31、右挡板33和灌浆层32,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间隔排布固定在第一椽条3上,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之间的间隙内灌浆成型为灌浆层32。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的上下端面上均定位板34,在径向截面上,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呈镜像对称的C型结构;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的下端面上的定位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螺钉35贯穿通孔后固定在第一椽条2上。第一椽条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灌浆槽21,左挡板31和右挡板33之间的间隙与灌浆槽21连通。灌浆槽21在径向截面上呈梯形结构。
[0052] 实施例4
[0053]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组件5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木胶合板层51、自粘型防水层52、隔离层53、水泥砂浆保护层54、保温层55和水泥砂浆找平层56;水泥砂浆保护层54内铺双向@50钢丝网。木胶合板层51包括多个预制的木胶合板511,相邻两个木胶合板511通过定位楔512和定位槽513相互契合拼接接触,相邻两个木胶合板511拼接接触面之间通过防水胶层粘合连接;在木胶合板511的拼接端面处定位楔512和定位槽513上下交错排布,在垂直于木胶合板511的方向上,对相互拼接接触的两个木胶合板511起到限位作用,如图5所示。其中木胶合板层51、自粘型防水层52、隔离层53、水泥砂浆保护层54、保温层55和水泥砂浆找平层56均采用具有对应功能的常规材料制成。
[0054] 实施例5
[005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提供的仿古建筑瓦屋面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0056] 步骤1,在安装好的屋面檩子上钉一层第一椽条,相邻第一椽条间距为卧瓦横截面投影宽度的2/3~3/4,具体尺寸需根据屋面层重量通过计算确定,第一次椽条的自由端伸出屋檐的长度为250mm~300mm;
[0057] 步骤2,在第一椽条上钉第二椽条的左挡板和右挡板,然后进行灌浆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形成灌浆层;第二椽条截面高度要保证高于底瓦最高点10mm~20mm、相邻第二椽条之间间隙的截面宽度小于相邻两个第一椽条之间间隙的宽度,相邻两个第二椽条之间的间距距要能保证底瓦能搁于其间;
[0058] 步骤3,底瓦搁于第二椽条之间、且位于第一椽条上,底瓦沿第一椽条纵向拼接铺放,采用搭接时需用砂浆粘合;
[0059] 步骤4,底瓦铺完之后在第二椽条之上(此处为两个左挡板和右挡板顶部的定位板上)钉15mm厚木胶合板,木胶合板需满拼,胶合板之间缝隙利用防水胶带封堵;
[0060] 步骤5,木胶合板之上采用自粘型防水卷材做防水层;
[0061] 步骤6,防水层之上做隔离层;
[0062] 步骤7,隔离层之上为20mm厚添加防水剂的水泥砂浆保护层,砂浆内铺双向@50钢丝网;
[0063] 步骤8,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之上为保温层,保温材料不吸水、燃烧等级应为B1级以上,其他要求应满足《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中关于瓦屋面的要求;
[0064] 步骤9,保温层之上做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0065] 步骤10,用1:2.5水泥粘合层将卧瓦粘于保护层之上,卧瓦应在屋脊做完之后,由屋脊向下逐层铺粘,上层卧瓦搭于下层卧瓦之上;
[0066] 步骤11,在卧瓦间隙之间铺盖瓦,做完一层卧瓦做一层盖瓦,盖瓦上下边应平齐于卧瓦;
[0067] 步骤12,第一椽条固定之后,在端部围绕屋面钉通长封沿板,在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待保屋面组件强度形成之后,根据封沿板及屋脊檩条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弹出第一椽条位置;
[0068] 步骤13,卧瓦根据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弹出的第一椽条位置进行铺设;
[0069] 步骤14,底瓦、卧瓦及盖瓦为同一尺寸;
[0070] 步骤15,屋脊檩条上预埋有钢筋,为屋面施工时工人提供安全带绑扎点。
[007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