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申请权转移;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1710133388.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申请人 | 缪仁甲; | 申请人类型 | 其他 |
发明人 | 缪仁甲; | 第一发明人 | 缪仁甲 |
权利人 | 缪仁甲 | 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当前权利人 | 苍南正创塑编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温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朝北处村455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25802 |
主IPC国际分类 | D04D9/0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D04D9/06 |
专利引用数量 | 9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陈炳炎; |
摘要 | 一种L型编织带折 角 机,包括 基座 、塑模单元、辊轴单元,所述塑模单元包括塑模安装板和用于加热塑模安装板的电热箱,所述塑模安装板中间设有多个L型的塑模 槽口 ,用于编织带的加热成型,所述辊轴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编织带移动的辊轴机构和用于控制辊轴机构转动的步进 电机 。 | ||
权利要求 | 1.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塑模单元(2)、辊轴单元(6),所述塑模单元(2)包括塑模安装板(9)和用于加热塑模安装板(9)的电热箱(8),所述塑模安装板(9)中间设有多个与编织带对应的L型穿孔(10),用于编织带的加热成型,所述辊轴单元(6)包括用于控制编织带移动的辊轴机构和用于控制辊轴机构转动的步进电机。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 背景技术[0002] 编织带具有广泛的用途,常规的形状为长条形,但是随着编织带在产品边缘的运用过程中,对于L型的编织带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的L型编织带无法完成编织带的定型工作。现有技术中若通过机械强制按压则容易导致夹角过大或过小,且折边容易复位使得L型编织带复位为长条形。 发明内容[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包括基座、塑模单元、辊轴单元,所述塑模单元包括塑模安装板和用于加热塑模安装板的电热箱,所述塑模安装板中间设有多个与编织带对应的L型穿孔,用于编织带的加热成型,所述辊轴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编织带移动的辊轴机构和用于控制辊轴机构转动的步进电机。 [0004] 优选的,所述塑模安装板由上下两个相对固定可拆卸的上下模块构成,上模块的下端与下模块的上端分别设有凹槽,两者的凹槽组合从而形成L型穿孔的结构。 [0005] 优选的,还包括升顶单元和驱动电机,所述升顶单元包括顶位机构和用于控制顶位机构上下位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顶位机构包括两根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升降杆和固定连接两根升降杆的顶位杆,所述顶位杆顶靠于编织带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运行。 [0007] 优选的,还包括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可升降的按压模块和用于控制按压模块上下位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按压模块包括升降杆和固定于两根升降杆之间的压块,压块位于编织带的上方用于按压限定编织带的移动。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圆盘传动机构,所述圆盘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与驱动电机联动的转动盘,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铰接于转动盘和升降杆。 [0009]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基座并与按压模块相对应的底台。 [0010] 优选的,还包括钻孔单元,所述钻孔单元包括定位安装板和穿孔装置,所述定位安装板中间设有多个与L型穿孔相对应的L型孔槽,所述L型孔槽一边与基座平行且中间设有纵向穿孔,另一边垂直于基座上表面,穿孔装置包括电热器和用于控制电热器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电热器下端设有多个与L型孔槽相对应的穿针,所述穿针与纵向穿孔构成插接配合。 [0013] 附图1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0014] 附图2为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5] 附图3为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6] 附图4为附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17] 1基座、2塑模单元、3升顶单元、4按压单元、5钻孔单元、6辊轴单元、7驱动电机、8电热箱、9塑模安装板、10 L型穿孔、11顶位杆、12主转轴、13压块、14传动杆、15转动盘、16底台、17 L型孔槽、18电热器、19穿针、20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 一种L型编织带折角机,包括基座1、驱动电机7,所述基座1上按照编织带的加工工艺流程依次为塑模单元2、升顶单元3、按压单元4、钻孔单元5、辊轴单元6。 [0020] 所述塑模单元2包括塑模安装板9和用于加热塑模安装板9的电热箱8,所述塑模安装板9由上下两个通过螺纹相对固定可拆卸的上下模块构成,上模块的下端与下模块的上端分别设有凹槽,两者的凹槽组合从而形成L型穿孔10的结构,通过设置不同型号的上模块从而适应不同类型的编织带生产。通过位于塑模安装板9下端的电热箱8的加热传导,使得L型穿孔10的温度升高到400度左右(此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编织带穿过加热的L型穿孔后,完成编织带的基本定型。 [0021] 所述升顶单元3包括顶位机构和连接驱动电机7的凸轮传动机构。所述凸轮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7联动的主转轴12和固定于主转轴12上的凸轮,用于控制顶位机构的上下运动。所述顶位机构包括连接凸轮上端的两根升降杆和固定连接两根升降杆的顶位杆11,所述顶位杆11顶靠于编织带的下表面。驱动电机7通过传送带驱动凸轮传动机构转动,从而控制两根升降杆与顶位杆11的上下位移,顶位杆11在上升的过程中顶在编织带的下表面上,拉直编织带,避免编织带产生褶皱,从而使得前端的塑模和后续的钻孔都更加精确。 [0022] 所述按压单元4包括可升降的按压模块、固定于基座1并与按压模块相对应的底台16及用于控制按压模块升降的圆盘传动机构,所述按压模块包括升降杆和固定于两根升降杆之间的压块13,所述圆盘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14和位于主转轴12末端的转动盘15,所述传动杆14两端分别铰接于转动盘15和升降杆,通过转动盘15的转动从而控制升降杆于压块 13的上下运动。压块13位于编织带的上方,在压块13压住编织带的时候,再升高顶位杆11,从而完成编织带的拉直而且有效避免编织带再拉直过程中影响后续的工艺步骤。 [0023] 所述钻孔单元5包括定位安装板和穿孔装置,所述定位安装板中间也设有多个与L型穿孔10相对应的L型孔槽17,所述L型孔槽17一边与基座1平行且中间设有纵向穿孔,另一边垂直于基座1上表面。穿孔装置包括电热器18和用于控制电热器18上下移动的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20。所述电热器18下端设有多个与L型孔槽17相对应的穿针19,所述穿针19与纵向穿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20的齿轮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轴构成联动配合。编织带在经过塑模单元2的初步定型后,进入L型孔槽内,电热器18加热穿针19后,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20控制穿针19向下移动插入纵向穿孔中,从而完成编织带的穿孔工艺。 [0024] 所述辊轴单元6包括用于控制编织带移动的辊轴机构和用于控制辊轴机构转动的步进电机,经过钻孔单元5后的编织带,通过辊轴完成收集。 [0025]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