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510275582.2 | 申请日 | 202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4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5-09 |
申请人 | 杭州博微堂建材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余源茂; 李苏苏; | 第一发明人 | 余源茂 |
权利人 | 杭州博微堂建材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杭州博微堂建材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扬帆路4号(自主申报)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1600 |
主IPC国际分类 | A47C7/4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47C7/40 ; E04H1/12 ; E04F13/073 ; E04F13/076 ; A47C7/02 ; A47C5/04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谦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王中星; |
摘要 |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免 焊接 多边 铝 制美人靠,涉及美人靠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多个坐板,分别设于多边亭的多个周侧上,所述坐板两端均垂直连接有 支撑 块 ,所述支撑块上均构造有抵触斜面,相邻两个所述抵触斜面配合构造有用于容纳亭柱的半柱形槽;多个靠背,分别与多个坐板连接,所述靠背包括呈线性分布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斜向滑动贯穿坐板,且多个立柱顶端均插接配合有 横杆 ,多个所述横杆的相邻端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本申请与 现有技术 相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进行组装,且在组装后通过各个部件与亭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达成固定,这就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无需焊接连接,便于进行施工作业。 | ||
权利要求 | 1.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美人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 背景技术[0003]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以铝代木,使用性能更优良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美人靠,以解决木作构件易变形、腐烂、蚁蛀等问题,但传统的铝合金美人靠制作需要通过焊接、打磨、表面喷涂等工艺完成,其中焊接工艺对焊接工人技术有一定要求、焊接也需要消耗大量作业工时,且铝合金美人靠在完成焊接后体型也相对较大而笨重,不利于进行施工作业,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本申请提出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传统的铝合金美人靠制作需要通过焊接、打磨、表面喷涂等工艺完成,其中焊接工艺对焊接工人技术有一定要求、焊接也需要消耗大量作业工时,且铝合金美人靠在完成焊接后体型也相对较大而笨重,不利于进行施工作业,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改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 [0005]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包括: 多个坐板,分别设于多边亭的多个周侧上,所述坐板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均构造有抵触斜面,相邻两个所述抵触斜面配合构造有用于容纳亭柱的半柱形槽; 多个靠背,分别与多个坐板连接,所述靠背包括呈线性分布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斜向滑动贯穿坐板,且多个立柱顶端均插接配合有横杆,多个所述横杆的相邻端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外侧构造有半弧面,且与半柱形槽同心。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分别与半柱形槽两侧沿边相垂直,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栓组件,相应两个支撑块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具有与倾斜段顶端相连接的弯曲段,所述弯曲段顶端构造有插槽,所述横杆底端配合构造有插块。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其两侧均开设有卡槽,相邻横杆的相对端分别与两个卡槽插接配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具有倾斜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且二者分别与相邻横杆平行。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夹角侧均连接有第一吊环,所述亭柱上均连接有第二吊环,并与第一吊环可拆卸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多边亭内底面共面。 [001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进行组装,且在组装后通过各个部件与亭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达成固定,这就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无需焊接连接,便于进行施工作业。 [0016] 2、本申请通过将支撑块外侧设置为与半柱形槽同一圆心的半弧面,在完成安装后,两个支撑块可拼成一个圆筒状,并对亭柱底端进行包裹,这样的设计,使支撑块外观与亭柱外观相搭,以此可提高装置的美观性,从而提升美人靠的整体美感、增强视觉吸引力、促进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0017] 3、本申请通过在支撑块外侧开设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内的螺栓组件将相邻两个支撑块连接,一方面,多个座板的支撑块通过螺栓组件相互连接,可提高坐板的安装稳定性,一方面,采用隐藏式连接的设计,可提高装置的美观性。 [0018] 4、本申请通过对立柱进行弯曲以形成弯曲段,一方面,可使立柱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脊柱自然曲线,确保使用者在倚靠时,背部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较为舒适,另一方面,可增强座椅稳定性,即,弯曲的立柱有助于增强坐板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坐板在承受重量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力量,减少局部压力集中,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0019] 5、本申请通过采用横杆与连接块上卡槽插接配合的设计,可先将多个横杆通过连接块相互连接后,再将其与多个立柱端部插接,通过上述结构的相互配合,在使用者倚靠时,其对横杆的施力方向与横杆脱离连接块上卡槽的滑动方向相垂直,配合多个立柱,可对使用者所施加的压力进行分摊。 [0020] 6、本申请通过将连接块呈管状套设在两个横杆端部,以此对两个横杆的连接部位进行过渡,这样的设计,使连接块外观与横杆外观相搭,以此可提高连接块较为美观,可提升美人靠的整体美感、增强视觉吸引力、促进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申请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图1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连接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立柱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坐板;2、支撑块;3、抵触斜面;4、半柱形槽;5、靠背;501、立柱;5011、倾斜段;5012、弯曲段;502、横杆;503、连接件;5031、连接块;50311、第一段;50312、第二段; 5032、卡槽;6、半弧面;7、安装孔;8、螺栓组件;9、插槽;10、插块;11、第一吊环;12、第二吊环;13、第一钩体;14、套筒;15、柱形块;16、第二钩体;17、底板;18、插接块;19、插接槽;20、多边亭;21、亭柱。 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仿古建筑免焊接多边铝制美人靠,包括:多个坐板1,分别设于多边亭20的多个周侧上,在本申请中,多边亭20为六角亭,一侧构造有入口,坐板1数量为五个,且与入口配合形成六边形,坐板1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块2,支撑块2设于坐板1底部,且立于多边亭20内底面上,支撑块2上均构造有抵触斜面3,相邻两个抵触斜面3配合构造有用于容纳亭柱21的半柱形槽4,上述两个抵触斜面3分别设于相邻两个坐板1上相互靠近的两个支撑块2上,两个支撑块2通过抵触斜面3抵触搭接时,抵触斜面3平分两个坐板1之间的夹角,二者上的两个半柱形槽4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亭柱21的柱形槽,以此可限制坐板1的运动; 多个靠背5,分别与多个坐板1连接,靠背5包括呈线性分布的多个立柱501,立柱 501沿坐板1轴线方向线性分布,立柱501具有倾斜段5011,倾斜段5011斜向滑动贯穿坐板1,此处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倾斜段5011构造在立柱501底端,且坐板1上与立柱501的安装部位远离多边亭20中部,且多个立柱501顶端均插接配合有横杆502,多个立柱501通过横杆502相互连接,多个横杆502的相邻端通过连接件503相互连接,在连接后可将多个横杆502视为一个整体,在使用者坐在坐板1上时,使用者对坐板1施加向下移动的力,此时,坐板1在支撑块2的作用下无法运动,而会抵触在多个立柱501倾斜段5011上,并将作用力分摊,而在使用者倚靠在靠背5上时,可对横杆502以及立柱501顶端所施加的压力进行分摊; 在组装时,可先将多个坐板1间隔放置在两个亭柱21之间,并通过半柱形槽4对亭 柱21进行容纳,再将坐板1沿亭柱21轴线方向向上抬起,并将多个立柱501的倾斜段5011倾斜插设于坐板1上,再将坐板1放下,以使支撑块2与多个立柱501倾斜段5011的底端抵触在多边亭20的内底面上,最后再通过多个连接件503将多个横杆502相互连接,再将多个横杆 502与多个立柱501插接固定,以完成美人靠的安装和固定,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进行组装,且在组装后通过各个部件与亭柱21之间的相互配合达成固定,这就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无需焊接连接,便于进行施工作业。 [0024]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块2外侧构造有半弧面6,且与半柱形槽4同心,二者同一圆心,即支撑块2的厚度一致,这样的设计,在完成安装后,两个支撑块2可拼成一个圆筒状,并对亭柱21底端进行包裹,使支撑块2外观与亭柱21相似,使装置较为美观性,从而提升美人靠的整体美感、增强视觉吸引力、促进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块2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7,两个安装孔7设于支撑块2远离半柱形槽4槽口的一侧,且分别与半柱形槽4两侧沿边相垂直,安装孔7内安装有螺栓组件8,相应两个支撑块2通过螺栓组件8相连接,此处采用隐藏式连接的设计,一方面,可提高装置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可对相邻支撑块2进行连接,以此提高多个坐板1的安装稳定性。 [0026]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柱501具有与倾斜段5011顶端相连接的弯曲段5012,弯曲段5012顶端构造有插槽9,横杆502底端配合构造有插块10,插块10与插槽9插接配合,弯曲段5012的设计,一方面,可使立柱501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脊柱自然曲线,确保使用者在倚靠时,背部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较为舒适,另一方面,可增强坐板1的稳定性,即,弯曲的立柱501有助于增强坐板1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坐板1在承受重量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力量,减少局部压力集中,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0027]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503包括连接块5031,其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032,两个卡槽5032所形成的夹角与相邻横杆502的夹角一致,相邻横杆502的相对端分别与两个卡槽5032插接配合,这样的设计,可先将多个横杆502通过连接块5031相互连接后,再将其与多个立柱501端部插接,通过上述结构的相互配合,在使用者倚靠时,其对横杆502的施力方向与横杆502脱离连接块5031上卡槽5032的滑动方向相垂直,配合多个立柱 501,可对使用者所施加的压力进行分摊。 [0028]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5031具有倾斜连接的第一段50311与第二段50312,且二者分别与相邻横杆502平行,连接块5031呈管状套设在两个横杆502端部,两个横杆502通过连接块5031连接与过渡,这样的设计,使连接块5031较为美观,可提升美人靠的整体美感、增强视觉吸引力、促进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0029]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50311与第二段50312的夹角侧均连接有第一吊环11,亭柱21上均连接有第二吊环12,并与第一吊环11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计,在使用者倚靠时,可通过第一吊环11与第二吊环12赋予连接块5031朝向亭柱21方向的拉力,以此可进一步对使用者所施加的压力进行分摊,以使连接块5031不易发生损坏。 [0030]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钩体13上转动连接有柱形块15,柱形块15外侧螺纹配合有套筒14,套筒14端部连接有第二钩体16,且挂于第二吊环12上,将第一钩体13与第二钩体16分别穿过第一吊环11与第二吊环12时,可通过转动柱形块15,以此调节套筒14与柱形块15的共同长度,以使第一钩体13与第二钩体16分别和第一吊环11与第二吊环12环内侧抵触,从而实现第一吊环11与第二吊环12的连接。 [0031]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边亭20底边周侧安装有多个底板17,且与多个坐板1一一对应平行,底板17顶部构造有多个插接块18,倾斜段5011底端开设有插接槽19,且与插接块18插接配合,通过底板17可对倾斜段5011的底端进行固定,以此可进一步提高立柱501的安装稳定性。 [0032]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7与多边亭20内底面共面,这样的设计,使底板17在安装后较为美观,可提升美人靠的整体美感、增强视觉吸引力、促进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