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411571597.5 | 申请日 | 202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9776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4-08 |
申请人 | 深圳市互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陈业平; | 第一发明人 | 陈业平 |
权利人 | 深圳市互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市互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深圳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8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C25D17/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25D17/00 ; C25D17/06 ; C25D21/00 ; C25D21/10 ; C25D5/02 ; C25D5/08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深圳市邦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宋灵剑;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点 镀 轮机构,包括轮式点镀模具的圆周上间隔分布有多个样品槽,每个样品槽开设有至少一个点镀口;供料滑道抵近轮式点镀模具,样品经供料滑道落入样品槽;点镀喷射件的一端置于轮式点镀模具内,并通过点镀口对轮式点镀模具上的样品进行 电镀 ,另一端延伸出轮式点镀模具,且所述点镀喷射件与轮式点镀模具转动连接;压紧机构相对应于点镀喷射件局部套于轮式点镀模具,用于压紧样品与点镀口密闭连接;驱动机构与轮式点镀模具传动连接;喷气卸料件的一端经轮式点镀模具的旋转中心插入轮式点镀模具内,并折弯向轮式点镀模具的圆周侧面延伸,用于喷气推出粘贴于样品槽内的样品。本发明具有能自动上料,有效地完成局部点镀等特点。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点镀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点镀轮机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 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0003] 电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局部电镀,局部电镀主要用于在制件表面的不同局部实现不同的效果。 发明内容[0005]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点镀轮机构。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点镀轮机构,包括轮式点镀模具,所述轮式点镀模具的圆周上间隔分布有多 个样品槽,每个样品槽开设有至少一个点镀口;供料滑道,所述供料滑道抵近轮式点镀模 具,样品经供料滑道落入样品槽;点镀喷射件,所述点镀喷射件的一端置于轮式点镀模具 内,并通过点镀口对轮式点镀模具上的样品进行电镀,另一端延伸出轮式点镀模具,且所述 点镀喷射件与轮式点镀模具转动连接;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相对应于点镀喷射件局部 套于轮式点镀模具,用于压紧样品与点镀口密闭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轮式点镀 模具传动连接;以及喷气卸料件,所述喷气卸料件的一端经轮式点镀模具的旋转中心插入 轮式点镀模具内,并折弯向轮式点镀模具的圆周侧面延伸,用于喷气推出粘贴于样品槽内 的样品。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至少三个辅助辊筒件与压紧传动带,其中至少两个辅助辊筒件相互间隔并靠近轮式点镀模具安装,其余辅助辊筒件间隔分布安装,所述压紧 传动带与至少三个辅助辊筒件切向闭合传动连接,且相应于点镀喷射件紧套于轮式点镀模 具的圆周面上。 [0008]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点镀轮机构还包括刮料件,所述刮料件抵近压紧传动带,用于卸下压紧传动带上沾附的样品。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件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转动安装有支撑筒;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一端抵近压紧传动带,另一端与支撑筒连接;支杆,所述支杆与第一支 撑轴并行设置;以及限制弹簧,所述限制弹簧的一端与支杆连接,另一端与刮料件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点镀轮机构还包括涨紧调节机构,所述涨紧调节机构与压紧传动带切向连接,用于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之间的压紧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调节机构包括轴座,所述轴座安装有定轴;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转动安装于定轴,一端安装有支座,另一端安装有立轴;所述立轴上依次套接有支撑弹 簧、第三辊筒、第三调节螺母,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与立轴螺纹连接;以及推动杆,所述推动杆 的一端与调节杆活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于支座;所述调节杆穿设限制 块,且在限制块的两侧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调节杆螺纹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轮式点镀模具包括点镀模架,所述点镀模架上圆周分布开设有多个样品架槽,每个样品架槽底部开设有通口,且每个样品架槽用于安装一样品架,所述样品 架开设有样品槽;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安装于点镀模架的一端;第二支撑环,所述 第二支撑环安装于点镀模架的另一端;以及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第二支撑环连接,并与驱 动机构传动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点镀喷射件包括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经轮式点镀模具的旋转中心插入轮式点镀模具内,并开设有喷料口;喷射体,所述喷射体安装于输料筒,所述喷射体内 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喷射口,所述入料口与喷料口 密闭连接;以及喷射嘴,所述喷射嘴与所述喷射口密闭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卸料件包括支管,所述支管置于轮式点镀模具内,且一端安装有喷嘴;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安装有控制阀,并经轮式点镀模具的旋转中心插入与支管连 接;以及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靠近轮式点镀模具安装,用于监测样品槽上是否有样 品;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控制阀电连接;当激光传感器监测到样品槽上有样品,控制阀 打开,喷嘴喷出气体吹动样品从样品槽卸出;当光传感器监测到样品槽上无样品,控制阀关 闭。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1.本发明能通过供料滑道准确的将样品放置到轮式点镀模具上样品槽,实现了自 动上料,有效的提高电镀的效率。而当轮式点镀模具上有经电镀后滞留的样品,可通过喷气 卸料件将滞留样品上轮式点镀模具上喷气卸出,防止滞留样品随轮式点镀模具转动至供料 滑道,从而影响供料滑道上料。 [0017] 2.本发明可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之间的压紧度,当样品的厚度出现变化时,即可通过涨紧调节机构调节压紧传动带,使得压紧传动带可有效地与轮式点镀模具 保持套紧。 [0018] 3.本发明的涨紧调节机构可调节支顶压紧传动带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之间的压紧度。调节时,即可根据需要拧动限制块两侧上的螺母,再即可 向限制块拉动调节杆或相对限制块向外推动调节杆,从而摆动杆跟随摆动,摆动杆则带动 第三辊筒移动,即可改变第三辊筒支顶压紧传动带的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 式点镀模具之间的压紧度。 [0019] 4.本发明还能防止经电镀后的样品沾附于压紧传动带跟随转动,靠近压紧传动带安装有刮料件,刮料件则对跟随压紧传动带移动的样品进行阻挡,可将样品从压紧传动带 上刮下。 [0020]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 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1]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 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3] 图1是本发明一种点镀轮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用于生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中驱动机构、压紧机构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中涨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中轮式点镀模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中点镀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中点镀样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中点镀喷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图8中点镀喷射件的喷射体设有容置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中点镀喷射件的喷射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1是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名称:1‑支撑柱,2‑样品,3‑供料滑道,4‑驱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电机支架,43‑联轴 器,44‑第一轴承座,45‑驱动轴,46‑第二轴承座,47‑第三轴承座,48‑驱动轮; 5‑支撑底板,6‑压紧机构,61‑第一辅助辊筒件,611‑第一调节轴,612‑第一调节螺 母,613‑第一辊筒,614‑第一弹簧,615‑第一支撑轴,616‑第一底座,62‑压紧传动带,63‑第 二辅助辊筒件,631‑第二调节轴,632‑第二调节螺母,633‑第二辊筒,634‑第二弹簧,635‑第 二支撑轴,636‑第二底座; 7‑固定板,8‑轮式点镀模具,81‑第一支撑环,82‑样品架,821‑架体,822‑样品槽, 823‑凸台,8231‑点镀口,83‑从动轮,84‑第二支撑环,85‑点镀模架,851‑样品架槽,852‑通口; 9‑支撑底座,10‑悬架,11‑激光传感器,12‑输气管,13‑控制阀,14‑支管,15‑喷嘴, 16‑输料筒,161‑喷料口,17‑涨紧调节机构,171‑限制块,172‑第一螺母,173‑第二螺母, 174‑第三调节杆,175‑推动杆,176‑支座,177‑套环,178‑摆动杆,179‑定轴,1710‑轴座, 1711‑立轴,1712‑第三辊筒,1713‑第三调节螺母,1714‑第三调节轴,1715‑支撑弹簧; 18‑刮料件,181‑刮料板,182‑支撑筒,183‑第一支撑轴,184‑限制弹簧,185‑支杆; 19‑机体,191‑加工室,20‑点镀喷射件,201‑轴孔,202‑入料口,203‑喷射体,2031‑ 容置空间,204‑喷射嘴,2041‑喷射孔,2042‑侧板,2043‑弧板; 21‑轴套座。 具体实施方式[003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0036]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 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 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0]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 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0041] 如图1‑11所示,一种点镀轮机构,包括轮式点镀模具8、供料滑道3、压紧机构6、驱动机构4以及喷气卸料件。轮式点镀模具8的圆周上间隔分布有多个样品槽822,每个样品槽 822开设有至少一个点镀口8231。供料滑道3抵近轮式点镀模具8,样品2经供料滑道3落入样 品槽822;点镀喷射件20的一端置于轮式点镀模具8内,并通过点镀口8231对轮式点镀模具8 上的样品2进行电镀,另一端延伸出轮式点镀模具8,且所述点镀喷射件20与轮式点镀模具8 转动连接。压紧机构6相对应于点镀喷射件20局部套于轮式点镀模具8,用于压紧样品2与点 镀口8231密闭连接。驱动机构4与轮式点镀模具8传动连接。喷气卸料件的一端经轮式点镀 模具8的旋转中心插入轮式点镀模具8内,并折弯向轮式点镀模具8的圆周侧面延伸,用于喷 气推出粘贴于样品槽822内的样品2。 [0042]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点镀轮机构安装于机体19。具体地,机体19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本发明一种点镀轮机构的加工室191。 [0043] 如图2所述,加工室191内安装有支撑底板5与固定板7,而支撑底板5与机体19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柱1连接。多根支撑柱1用于支撑安装支撑底板5。 [0044] 如图1‑3所示,支撑底板5用于支撑安装压紧机构6、点镀喷射件20与驱动机构4。轮式点镀模具转动安装于点镀喷射件20上,当驱动机构4驱动轮式点镀模具时,轮式点镀模具 可相对点镀喷射件20转动。 [0045] 供料滑道3内用导送样品至轮式点镀模具,实现样品自动上料。 [0046] 如图1所示,供料滑道呈向下倾斜式安装。样品2沿供料滑道可自由向下滑落,从供料滑道滑出的样品落入轮式点镀模具上的样品槽822。 [0047] 如图1所示,供料滑道呈方形体结构。为了便于查看供料滑道内的样品。可沿供料滑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观察槽,通过观察槽可快速获知供料滑道内的样品状态以及样品数 量。 [0049] 工作方式:驱动机构4驱动轮式点镀模具转动,样品经供料滑道滑落至轮式点镀模具的样品 槽822上,样品随轮式点镀模具转动至压紧机构,压紧机构挤压样品贴合于轮式点镀模具 上,而点镀喷射件20通过点镀口8231对样品进行局部电镀,则得到点镀的产品。 [0050] 轮式点镀模具8带动经电镀后的样品转动至脱离压紧机构,样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轮式点镀模具上脱离,落入下方的样品输送带上,再经输送带将样品带离。 [0051] 当轮式点镀模具上出现样品无法通过自身从轮式点镀模具上卸出时,喷气卸料件则对滞留于轮式点镀模具的样品喷气,吹动样品脱离轮式点镀模具,可有效地确保轮式点 镀模具上无已电镀的样品,可使得电镀工作顺利进行。 [005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给出了压紧机构的一种结构。如图3所示,压紧机构6包括至少三个辅助辊筒件与压紧传动带62,其中至少两个辅助辊筒件相互间隔并靠近轮式点镀 模具8安装,其余辅助辊筒件间隔分布安装,压紧传动带62与至少三个辅助辊筒件切向闭合 传动连接,且相应于点镀喷射件20紧套于轮式点镀模具8的圆周面上。 [0053] 辅助辊筒件的安装数量可为3、4、5、6、7、8、9或10个等。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合数量的辅助辊筒件进行安装。 [0054] 如图1、3所示,给出了辅助辊筒件的一种安装数量及分布安装结构。辅助辊筒件的安装数量为4个。4个辅助辊筒件分布安装于支撑底板5。辅助辊筒件可包括2个第一辅助辊 筒件61和2个第二辅助辊筒件63。2个第二辅助辊筒件63间隔靠近轮式点镀模具8安装,2个 第一辅助辊筒件61可远离轮式点镀模具8安装。 [0055] 2个第二辅助辊筒件63将位于2个第二辅助辊筒件63之间的压紧传动带62挤压于轮式点镀模具8上。 [0056] 可理解的是,轮式点镀模具8转动时,驱动压紧传动带62移动,而多个辅助辊筒件支撑压紧传动带构成闭合式传动,使得压紧传动带始终保持与轮式点镀模具8贴合连接。 [0057] 如图3所示,给出了第一辅助辊筒件的一种结构。第一辅助辊筒件61包括第一调节轴611、第一调节螺母612、第一辊筒613、第一弹簧614、第一支撑轴615与第一底座616。第一 底座616上安装有第一支撑轴615,第一支撑轴615上依次套接有第一弹簧614、第一辊筒 613、第一调节螺母612,第一调节螺母612与第一支撑轴615螺纹连接。第一弹簧614支顶第 一辊筒613。拧动第一调节螺母612,第一调节螺母612可沿第一支撑轴615移动。 [0058] 如图3所示,给出了第一支撑轴与第一调节螺母的一种连接结构。第一支撑轴615的顶部设有第一调节轴611,第一调节轴611设有螺纹,用于与第一调节螺母612螺纹连接。 [0059] 为了防止第一调节螺母出现松动,可同时安装两个第一调节螺母,两个第一调节螺母共同使用,可防止振动时第一调节螺母出现松动。 [0060] 如图3所示,给出了第二辅助辊筒件的一种结构。第二辅助辊筒件63包括第二调节轴631、第二调节螺母632、第二辊筒633、第二弹簧634、第二支撑轴635与第二底座636。第二 底座636上安装有第二支撑轴635,第二支撑轴635上依次套接有第二弹簧634、第二辊筒 633、第二调节螺母632,第二调节螺母632与第二支撑轴635螺纹连接。第二弹簧634支顶第 二辊筒633。拧动第二调节螺母632,第二调节螺母632可沿第二支撑轴635移动。 [0061] 如图3所示,给出了第二支撑轴与第二调节螺母的一种连接结构。第二支撑轴635的顶部设有第二调节轴631,第二调节轴631设有螺纹,用于与第二调节螺母632螺纹连接。 [0062] 为了防止第二调节螺母出现松动,可同时安装两个第二调节螺母,两个第二调节螺母共同使用,可防止振动时第二调节螺母出现松动。 [0063] 可理解的是,第一辊筒613可相对于第一支撑轴615转动。第二辊筒631可相对于第二支撑轴635转动。 [006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样品跟随压紧传动带移动,增加安装有刮料件18。刮料件18抵近压紧传动带62,用于卸下压紧传动带62上沾附的样品2。 [0065] 压紧传动带将样品压紧于轮式点镀模具上进行局部电镀。当出现样品跟随压紧传动带移动时,样品移动触碰至刮料件18,刮料件18则阻挡样品跟随压紧传动带继续移动,使 得样品与压紧传动带脱离,实现刮料的目的。 [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出了刮料件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刮料件18包括第一支撑轴183、刮料板181、支杆185以及限制弹簧184。第一支撑轴183上转动安装有支撑筒182;刮 料板181的一端抵近压紧传动带62,另一端与支撑筒182连接;支杆185与第一支撑轴183并 行设置;限制弹簧184的一端与支杆185连接,另一端与刮料板181连接。 [0067] 支撑筒182套接于第一支撑轴183上,可使得刮料板181借助支撑筒182相对于第一支撑轴183转动,实现刮料板可摆动。 [0068] 如图1所示,给出了刮料件的一种结构结构,增加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与支撑底板5对齐安装于机体19,固定板7则用于支撑安装刮料件。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刮料板的一种安装结构为:刮料板与压紧传动带呈倾斜式安装。可理解的是,刮料板与压紧传动带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可利于刮料板插入压紧传 动带与样品之间,从而能快速刮落样品。 [0070] 限制弹簧184可限制刮料板181保持抵近压紧传动带,使得刮料板有效地刮去压紧传动带上沾附的样品。可理解的是,限制弹簧具有弹性,当刮料板上的样品挤压刮料板时, 刮料板可稍微移动,限制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避免与样品硬接触造成刮伤样 品。当样品脱离压紧传动带时,限制弹簧的弹性势能推动刮料板反向移动复位。 [0071]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刮料板支顶于压紧传动带时,使得压紧传动带向远离支撑筒的方向凸起,利于在凸起处压紧传动带与样品形成缝隙,进而可使得刮料板更顺利插入压 紧传动带与样品之间。 [007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的压紧度,增加安装有涨紧调节机构17。涨紧调节机构17与压紧传动带62切向连接,用于调节压紧传动 带62与轮式点镀模具8之间的压紧度。 [0073] 可理解的是,涨紧调节机构可解决压紧传送带在长时间工作出现松动的问题。此外,涨紧调节机构还可对不同厚度的样品进行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的压紧度。 [0074] 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出了涨紧调节机构的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涨紧调节机构17包括轴座1710、摆动杆178以及推动杆175。轴座1710安装有定轴179。摆动杆178转动安装于 定轴179,一端安装有支座176,另一端安装有立轴1711。立轴1711上依次套接有支撑弹簧 1715、第三辊筒1712、第三调节螺母1713,第三调节螺母1713与立轴1711螺纹连接。推动杆 175的一端与调节杆174活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套环177,套环177套接于支座176;调节杆174 穿设限制块171,且在限制块171的两侧安装有螺母,螺母与调节杆174螺纹连接。 [0075] 螺母包括第一螺母172与第二螺母173,第一螺母172与第二螺母173螺纹安装于调节杆174,且位于限制块171不同侧面上。 [0076] 可理解的是,拧动第一螺母172、第二螺母173,第一螺母172、第二螺母173可沿调节杆174移动。 [0077] 立轴1711与第三调节螺母1713的一种连接结构:立轴1711上设有第三调节杆174,第三调节杆174上设有螺纹段,第三调节螺母与第三调节杆螺纹连接。 [0078] 支撑弹簧1715支顶第三辊筒1712套接于立轴1711上,可对第三辊筒有避震作用。拧动第三调节螺母1713即可调节第三辊筒1712位于立轴的位置,即可实现调节第三辊筒位 于立轴的高度。 [007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调节螺母可安装有两个,可实现更好地自锁作用,能防止第三调节螺母受振动时出现松动。 [0080] 螺母的一种调节工作方式:如图4所示,缩小限制块171与支座176之间的间距时,可先拧动第二螺母173沿调 节杆174向靠近支座176移动,移动至所需距离,再拧动第一螺母172,调节杆174向安装有第 一螺母的限制块171的一侧延伸的同时,调节杆拉动推动杆175,推动杆175通过套环177牵 拉支座176,支座176带动摆动杆178摆动,支座176向限制块171摆动,缩短限制块171与支座 176之间的间距的同时,摆动杆带动第三辊筒1712摆动。 [0081] 如图4所示,增大限制块171与支座176之间的间距时,可先拧动第一螺母172沿调节杆174向远离限制块171方向移动,移动至所需距离,再拧动第二螺母172,调节杆174向安 装有第二螺母的限制块171的一侧延伸的同时,调节杆推动推动杆175,推动杆175通过套环 177推动支座176,支座176带动摆动杆178摆动,支座176向远离限制块171的方向摆动,则增 大限制块171与支座176之间的间距的同时,摆动杆带动第三辊筒1712摆动。 [0082] 可理解的是,移动调节杆,即可改变第三辊筒1712的位置,进而可改变涨紧调节机构支顶压紧传动带的位置,实现涨紧调节机构调节压紧传动带与轮式点镀模具之间的压紧 度。 [008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给出了轮式点镀模具的一种结构。如图5‑7所示,轮式点镀模具8包括点镀模架85、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4以及从动轮83。点镀模架85上圆周 分布开设有多个样品架槽851,每个样品架槽851底部开设有通口852,且每个样品架槽851 用于安装一样品架82,样品架82开设有样品槽822。第一支撑环81安装于点镀模架85的一 端。第二支撑环84安装于点镀模架85的另一端。从动轮83与第二支撑环84连接,并与驱动机 构4传动连接。 [0084] 样品架82的一种结构包括架体821,架体821上开设有样品槽822,样品槽822内设有凸台823,凸台823上分布开设有多个点镀口8231。点镀口8231与通口852连通。 [0085] 如图5所示,给出了输料筒16与支撑底板5的一种安装结构,增加安装有轴套座21。轴套座21安装于支撑底板5,输料管依次穿设支撑底板5、轴套座21后再延伸插入轮式点镀 模具8中。输料筒16通过轴套座21固定安装于支撑底板5上。轴套座21还能对输料筒起到支 撑作用。 [008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给出了点镀喷射件的一种结构。如图1、3、8、9、10所示,点镀喷射件20包括输料筒16、喷射体203以及喷射嘴204。输料筒16经轮式点镀模具8的旋转中 心插入轮式点镀模具8内,并开设有喷料口161;喷射体203安装于输料筒16,喷射体203内设 有容置空间2031,容置空间2031的一端设有入料口202,另一端设有喷射口,入料口202与喷 料口161密闭连接;喷射嘴204与喷射口密闭连接。 [0087] 需要说明的是,输料筒的一种供料结构包括供料泵,供料泵向输料筒供应电镀液。 [0088] 可理解的是,输料筒不影响轮式点镀模具的转动。 [0089] 喷射嘴204的一种结构包括侧板2042与弧板2043,弧板2043的两侧安装有侧板2042,构成弧形槽结构。弧板2043沿弧长的方向间隔分布开设有喷射孔2041。 [0090] 喷射嘴的一种安装结构。喷射嘴扣盖于喷射口上,且喷射嘴与喷射体之间放置密封垫,再通过螺栓将喷射嘴固定于喷射体上。而密封垫可确保喷射嘴与喷射体密闭连接,防 止电镀液从喷射嘴与喷射体的连接处泄漏。 [0091] 喷射体与输料筒的一种安装结构:喷射体203上开设有轴孔201,喷射体203通过轴孔201套接于输料筒16上。而输料筒16上的喷料口161与入料口202对齐密闭连接。 [0092] 工作方式:供料泵与输料筒连接,供料泵抽取电镀液输送至输料筒16,输料筒16将电镀液通 过喷料口161喷入喷射体203的容置空间2031内,容置空间2031内的电镀液经喷射口进入喷 射嘴204,喷射嘴204上的喷射孔2041向外喷出电镀液。 [009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给出了喷气卸料件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喷气卸料件包括支管14、输气管12以及激光传感器11。支管14置于轮式点镀模具8内,且一端安装有喷 嘴15;输气管12安装有控制阀13,并经轮式点镀模具8的旋转中心插入与支管14连接;激光 传感器11靠近轮式点镀模具8安装,用于监测样品槽822上是否有样品2。激光传感器11与控 制阀13电连接;当激光传感器11监测到样品槽822上有样品2,控制阀13打开,喷嘴15喷出气 体吹动样品从样品槽822卸出;当光传感器11监测到样品槽822上无样品2,控制阀13关闭。 [0094] 轮式点镀模具8带动样品经压紧机构,压紧机构挤压样品于样品槽内,而轮式点镀模具带动样品经压紧机构套接的区域的同时,点镀喷射件20对样品进行电镀。随着轮式点 镀模具转动,带动经电镀后的样品脱离压紧机构,样品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可自由脱离轮式 点镀模具,但是,有的样品因被压紧机构挤压与样品槽紧配合,造成样品无法通过自身重力 作用脱离轮式点镀模具。此时,喷气卸料件即可对滞留于轮式点镀模具上的样品进行喷气, 即可吹动样品与轮式点镀模具脱离,实现轮式点镀模具上无滞留样品,避免轮式点镀模具 上滞留的样品影响供料滑道供料。 [0095] 需要说明的是,输气管12可与储气罐或压缩空气站连接。储气罐、压缩空气站可作为输气管的气源。 [0096] 如图1所示,给出了激光传感器的一种安装结构,增加安装有支撑底座9与悬架10。支撑底座9安装于支撑底板5,用于支撑安装供料滑道3与悬架10,悬架10则用于支撑安装激 光传感器11。 [0097] 可理解的是,点镀模架85的样品架槽851的底面开设有通口,因此,喷嘴喷出的气体可直接作用于样品上。 [0098] 工作方式:激光传感器11监测到轮式点镀模具8上有滞留的样品2,即可向控制阀13发送数据 信息,控制阀13接收到该数据信息则打开,输气管12内的带压气体输送至支管14,支管14内 的带压气体经喷嘴15向外喷出,喷出的气体吹动样品,样品受力,则脱离轮式点镀模具。 [0099] 激光传感器11监测向其转到的轮式点镀模具上无样品,控制阀13则处于关闭状态。喷嘴则无气体向外喷出。 [0100] 可理解的是,可在激光传感器的下方安装一个导料槽,将喷气卸料件吹动卸出的样品进行统一导送至收集箱内。 [010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给出了驱动机构的一种结构。如图11所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轮48以及驱动轴45。驱动轴4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1传动连接,另一端与驱 动轮48传动连接。 [0102] 驱动电机与机体的一种安装结构:电机支架42安装于机体19上,驱动电机41安装于电机支架42的一端上,第一轴承座44安装于电机支架42的另一端,联轴器43与驱动电机 41传动连接,驱动轴45贯穿第一轴承座44与联轴器43传动连接。 [0103] 驱动轴与支撑底板的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支撑底板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座46,另一侧上相应于第二轴承座46安装有第三轴承座47,驱动轴45依次贯穿第二轴承座46、支 撑底板5及第三轴承座47与驱动轮48传动连接,驱动轴与第二轴承座46、第三轴承座47转动 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