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311254490.3 | 申请日 | 202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9709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3-28 |
申请人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侯晓瑞; 张桉; 王勇志; 郭晓雅; 张毓; 张天萌; 樊媛; 郭珈均; | 第一发明人 | 侯晓瑞 |
权利人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东省济南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辰大街67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50101 |
主IPC国际分类 | C12N1/2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12N1/20 ; A23L33/21 ; A23L33/135 ; C12R1/25 ; C12R1/23 ; C12R1/225 ; C12R1/245 ; C12R1/01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刘伟; 任玮静; |
摘要 |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包含透明质酸钠和 银 耳 多糖,所述的组合物通过将透明质酸和银耳多糖组合,对乳酸菌增殖具有协同增效的能 力 ,一方面可以作为乳酸菌产品常用搭配 益生元 的替代原料,提升 益生菌 产品在市场上的差异化,提高产品力;另一方面,在终端产品的竞争力有所差异,可以促进乳酸菌的繁殖和代谢;此外,还可以将培养的乳酸菌产品或者将乳酸菌、银耳多糖和透明质酸钠直接施用于受试者,可以平衡受试者的肠道菌群,也可以具有美容保湿、呵护关节等作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其包含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 |
||
说明书全文 | 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人体肠道是一个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微生态系统,寄居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共同组成我们的肠道菌群。研究发现,这些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们自身细胞的数量,不仅在宿主代谢活动及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及防御过程中也是重要参与者。饮食习惯、运动、药物(抗生素)使用、手术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肠道菌群。因此,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至关重要,科学家也都在积极寻找有益的微生物,以帮助改善人类健康。 [0003] 益生菌是一类活着被摄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有益影响的微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的正式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够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目前,最常见的益生菌,也就是传统的益生乳酸菌,主要分布于食品,人体的消化道、生殖道以及我们的体表。乳酸菌是指利用糖产生乳酸,但是不产芽孢,同时又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细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 [0004] 透明质酸(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3糖苷键相连组成双糖单元结构,然后又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线性非硫酸化的糖胺聚糖。HA广泛分布于细胞外间质,发挥细胞维持、保水、营养物质运输等重要生理功能。HA可以作为有益菌的碳源和有益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的底物,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批准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HA性质稳定、无异味、可溶于水,具有高安全性,适合于长期服用,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食品级玻尿酸属于天然透明质酸钠,安全性高,可长期食用,可以起到增加肌肤储水量的作用,口服透明质酸钠(食品级)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0005] 银耳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从银耳子实体中得到的,其主链结构是由α‑(1→3)糖苷键连接的甘露聚糖,侧链有木糖、岩藻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具有独特空间网状结构的多糖体,分子量最高可达300万道尔顿以上。银耳多糖被酵解后,释放出分子结构中所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作为体内透明质酸合成的前体物质,可参与体内HA的合成,维持和提高体内HA的含量,达到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和防止衰老的作用。发明内容 [0006] 中国专利申请CN113907366 A提供了一种郁金多糖在调控益生菌增殖方面的应用,通过预冷郁金、热水煮提、乙醇沉淀、冷冻冻融的方法相结合,从郁金块根中提取了郁金多糖,对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方法侧重于郁金多糖的制备方法,且未对透明质酸钠及银耳多糖等进行协同研究。 [0007] 中国专利申请CN114470005 A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和透明质酸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通过将益生菌复合物包括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等和益生元、重瓣玫瑰粉、茯苓粉、维生素C、烟氨酸、γ‑氨基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用于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达到抗炎、抗感染、通便、抗衰老、提高免疫的作用,但该方法未对透明质酸钠及银耳多糖与益生菌的协同促进作用进行阐述和研究。 [0008] 中国专利申请CN112226429B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得混合菌悬液;将益生元、天然多聚物、海藻酸钠加入所述混合菌悬液中混合,经乳化和固化步骤,形成微囊;制备的微囊具有良好的保湿、祛痘、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的功效,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与溶媒搭配使用或作为化妆品成分应用于化妆品领域。有提及透明质酸、银耳多糖为其中天然多聚物的一种,但未对透明质酸钠及银耳多糖与益生菌的协同促进作用进行研究。 [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乳酸菌的增殖。 [0010] 本申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 1.一种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其包含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 [0012] 2.根据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1.25‑2.5。 [0013]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k‑400k Da,优选为80k‑110k Da。 [0014]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乳酸菌选自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卷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5] 5.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16] 6.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17] 7.根据项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18] 8.根据项6或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1.25‑2.5。 [0019] 9.根据项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k‑400k Da,进一步优选为80k‑110k Da。 [0020] 10.一种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产品,其包含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培养基。 [0021] 11.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其包含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者项10所述的培养基产品和乳酸菌。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本申请所述的组合物通过将透明质酸和银耳多糖组合,对乳酸菌增殖具有协同增效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作为乳酸菌产品搭配常用益生元的替代原料,提升益生菌产品在市场上的差异化,提高产品力;另一方面,在终端产品的竞争力有所差异,可以促进乳酸菌的繁殖和代谢;此外,还可以将培养的乳酸菌产品或者将乳酸菌、银耳多糖和透明质酸钠直接施用于受试者,可以平衡受试者的肠道菌群,也可以具有美容保湿、呵护关节等作用。 [0024] 本申请所述的组合物具有原料源于天然,安全可靠,贮运和应用安全,质量稳定,可长期保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组合物,其包含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1.25‑2.5。 [0028]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m透明质酸钠:m银耳多糖)可以为1:1.25、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等。 [002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k‑400k D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80k‑110k Da。 [0030]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可以为80k Da、90k Da、100k Da、110kDa、120k Da、130k Da、140k Da、150k Da、160k Da、170k Da、180k Da、190k Da、200k Da、210k Da、220k Da、230k Da、240k Da、250k Da、260kDa、270k Da、280k Da、290k Da、300k Da、310k Da、320k Da、330k Da、340k Da、350k Da、360k Da、370k Da、380k Da、390k Da、400k Da等。 [00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菌选自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卷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包含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1.25‑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k‑400k D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80k‑110k D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菌选自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卷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33] 本申请所述的组合物,通过透明质钠和银耳多糖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乳酸菌的增殖。 [0034] 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所述的组合物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35] 上述所述的组合物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的形式加入到乳酸菌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促进乳酸菌增殖,这为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乳酸菌产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0036] 本申请提供了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37] 本申请还提供了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作为益生元和/或作为碳源在促进乳酸菌增殖中的用途。 [003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1.25‑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k‑400k Da,进一步优选为80k‑110k Da。 [0039]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m透明质酸钠:m银耳多糖)可以为1:1.25、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等。 [0040]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可以为80k Da、90k Da、100k Da、110kDa、120k Da、130k Da、140k Da、150k Da、160k Da、170k Da、180k Da、190k Da、200k Da、210k Da、220k Da、230k Da、240k Da、250k Da、260kDa、270k Da、280k Da、290k Da、300k Da、310k Da、320k Da、330k Da、340k Da、350k Da、360k Da、370k Da、380k Da、390k Da、400k Da等。 [00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产品,其包含上述所述的组合物和培养基。在本申请中,所述培养基是本领域已知的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常规的培养基。 [004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在培养基产品中的浓度为0.1‑0.4%;和/或所述银耳多糖在培养基产品中的浓度为0.125‑0.5%。 [0043]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在培养基产品中的浓度可以为0.1%、0.2%、0.3%、0.4%等; [0044] 所述银耳多糖在培养基产品中的浓度可以为0.125%、0.15%、0.2%、0.25%、0.3%、0.35%、0.4%、0.45%、0.5%等。 [004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其包含上述所述的组合物或者上述所述的培养基产品和乳酸菌。 [0046] 本申请所述的食品或保健品可以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乳酸菌和透明质酸钠以及银耳多糖进行培养得到,然后施用于受试者,也可以直接乳酸菌以及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直接施用于受试者,使乳酸菌在受试者体内进行增殖,从而可以平衡受试者的肠道菌群。 [0047] 实施例 [0048] 本申请对试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果无其他特别的说明,%表示wt%,即重量百分数。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0049] 实施例 [0050] (1)将MRS肉汤培养基溶解后,加入表1中的透明质酸钠或银耳多糖或银耳多糖和透明质酸钠的混合物,于121℃下高温灭菌20min,其中,表1中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浓度指的是在培养基中的浓度。 [0051] (2)按照107浓度将乳酸菌(副干酪乳酪杆菌,购自于华熙生物,批号2022060901)接种至对应培养基中,37℃培养24h,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OD600nm值,做三个平行实验,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方式来表示,每个实验至少独立重复三次,采用GraphPadPrism、Excel绘制图表,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如表2。 [0052] 表1 [0053] 编号 透明质酸钠% 银耳多糖% 比例对照组 / / / 1 0.2(10W) / / 2 0.2(40W) / / 3 0.2(100W) / / 4 0.1(10W) / / 5 0.4(10W) / / 6 / 0.125 / 7 / 0.5 / 8 0.1(10W) 0.125 1:1.25 9 0.1(10W) 0.5 1:5 10 0.2(10W) 0.125 1:0.625 11 0.2(10W) 0.5 1:2.5 12 0.4(10W) 0.125 1:0.3125 13 0.4(10W) 0.5 1:1.25 [0054] 表2 [0055]编号 增殖倍数 相对于对照组增量 对照组 76.93±0.15 / 1 78.86±0.73* 1.93 2 78.07±0.56* 1.14 3 / / 4 76.40±0.09 ‑0.53 5 77.95±0.46* 1.02 6 79.94±0.09** 3.01 7 80.45±0.09** 3.52 8 82.48±0.24** 5.55 9 76.87±0.31 ‑0.06 10 81.99±0.09** 5.06 11 83.44±0.09** 6.51 12 77.66±0.22* 0.73 13 82.67±0.23** 5.76 [0056]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0057]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24h后,添加一定量的透明质酸钠或者银耳多糖,乳酸菌增殖倍数显著提高(参见编号1‑2以及4‑7),说明这两种成分在一定添加量下可以对乳酸菌起到明显的增殖效果。 [0058] 对于编号为1‑3组,其是使用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进行的实验,可以看出,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对益生菌增殖效果不同,其中,偏低分子量10W效果优于中等分子量40W,而100W分子量由于其粘度较大,在试验过程中无法得出可参考数据。因此,后续应用 10W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进行协同试验。 [0059] 另外,编号8相当于编号4和编号6的组合,编号8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5.55,大于编号4和编号6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0.53+3.01=2.48)(编号8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极显著高于编号4和编号6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p<0.01); [0060] 编号11相当于编号1和编号7的组合,编号11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6.51,大于编号1和编号7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1.93+3.52=5.45)(编号11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显著高于编号1和编号7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p<0.05); [0061] 编号13相当于编号5和编号7的组合,编号13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5.76,大于编号5和编号7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1.02+3.52=4.54)(编号8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显著高于编号4和编号6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之和,p<0.05)。 [0062] 编号8、编号11和编号13所用的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的比例为1:1.25‑2.5,对益生菌增殖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0063] 综上所述,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在特定比例下(1:1.25‑2.5)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0064] 因此,透明质酸钠和银耳多糖可作为益生元组合用于乳酸菌的增殖,延伸至产品,为解决益生菌类产品同质化提供思路。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申请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