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310844079.5 申请日 2023-07-11
公开(公告)号 CN116875397A 公开(公告)日 2023-10-13
申请人 陕西溢美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王春喜; 第一发明人 王春喜
权利人 陕西溢美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陕西溢美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陕西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四路亮丽商务综合楼1幢2单元21层22104—Y158室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710000
主IPC国际分类 C11D1/83 所有IPC国际分类 C11D1/83C11D3/06C11D3/34C11D3/382C11D3/44C11D3/18C11D3/20C11D3/48C11D3/60C11D1/66C11D1/12C11D1/34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7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杨洪婷;
摘要 本 申请 提出了一种除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厨卫用品技术领域。一种除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溶剂 20‑40份、脂肪醇聚 氧 乙烯醚(3)磺基 琥珀酸 单酯二钠5‑10份、 表面活性剂 8‑18份、 抗菌剂 0.5‑3份、三聚 磷酸 钠0.1‑0.3份、 防腐剂 0.1‑0.5份和 水 30‑90份。本申请通过以多种原料作为溶剂,可以湿润胶痕,使得其发生溶胀,便于其从附着物的表面脱离,而多种原料配合的溶剂对于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效果好,且与水复配,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促进胶痕和污渍的去除。多种原料共同作用,可促进胶痕的清除效率,且所得的除胶剂不易损伤 墙壁 、柜子和设备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溶剂20‑40份、脂肪醇聚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份、表面活性剂8‑18份、抗菌剂0.5‑3份、三聚磷酸钠0.1‑0.3份、防腐剂0.1‑0.5份和30‑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松节油、薄荷醇、三乙二醇一乙醚、二丙二醇丁醚和/或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重量比为(5‑7):(2‑
5):(1‑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重量比为(1‑
2):(0.1‑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二(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钠和/或月桂酰肌酸钠;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包括卡松。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除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厨卫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厨房中,经常使用到万事帖、透明胶带、双面胶带、粘钩等带有胶料的物品,这些不干胶制品再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烦恼,特别是使用过后,需要除去万事帖、透明胶带、双面胶带、粘钩等物品时,常常会在悬挂处留存粘胶痕迹;且有的设备安装以后,上面会有一层保护膜,在长时间不撕去后,膜会老化,从而黏附在设备上,导致设备容易沾污。在清洁厨房卫生时,上述脏污很难被去除,需要用到刮刀等设备,清除起来费时费,还容易在墙壁、柜子和设备上留下损伤痕迹。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去除上述痕迹的除胶剂,以便于保证厨房卫生。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胶剂,此除胶剂具有对胶痕去除效果好且不损伤墙壁、柜子和设备表面的优点。
[0004]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胶剂额制备方法,以便利快捷地制备此除胶剂。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0006]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溶剂20‑40份、脂肪醇聚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份、表面活性剂8‑18份、抗菌剂0.5‑3份、三聚磷酸钠0.1‑0.3份、防腐剂0.1‑0.5份和30‑90份。
[0007]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0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0] 本申请通过以多种原料作为溶剂,可以湿润胶痕,使得其发生溶胀,便于其从附着物的表面脱离,而多种原料配合的溶剂对于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效果好,且与水复配,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不易着火,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润湿、乳化、渗透和分散胶质,促进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抗菌剂能够保证使用后的厨房洁净,无需二次清洁,此外,三聚磷酸钠可以有效螯合金属离子,进一步保证污渍容易去除。多种原料共同作用,可以促进胶痕的清除效率,且所得的除胶剂不易损伤墙壁、柜子和设备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溶剂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份、表面活性剂8‑18份、抗菌剂0.5‑3份、三聚磷酸钠0.1‑0.3份、防腐剂0.1‑0.5份和水30‑90份。
[0014] 本申请通过以多种原料作为溶剂,可以湿润胶痕,使得其发生溶胀,便于其从附着物的表面脱离,而多种原料配合的溶剂对于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效果好,且与水复配,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不易着火,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润湿、乳化、渗透和分散胶质,促进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抗菌剂能够保证使用后的厨房洁净,无需二次清洁,此外,三聚磷酸钠可以有效螯合金属离子,进一步保证污渍容易去除。多种原料共同作用,可以促进胶痕的清除效率,且所得的除胶剂不易损伤墙壁、柜子和设备表面。
[001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溶剂包括松节油、薄荷醇、三乙二醇一乙醚、二丙二醇丁醚和/或无水乙醇
[0016] 上述原料是优良的溶剂,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很强,可以有效溶解胶痕。
[001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溶剂包括重量比为(5‑7):(2‑5):(1‑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
[001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重量比为(1‑2):(0.1‑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9]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二(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钠和/或月桂酰肌酸钠;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00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腐剂包括卡松。
[00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抗菌剂为季铵盐抗菌剂。
[002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24] 上述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可以批量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高效获得此除胶剂。
[002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原料:溶剂(松节油)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1: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8.8g、抗菌剂0.5g、三聚磷酸钠0.1g、防腐剂(卡松)0.1g和水30g。
[0029]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 原料:溶剂(松节油)2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8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5g、抗菌剂08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2g和水50g。
[0033]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34] 实施例3
[0035]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原料:溶剂(松节油、薄荷醇、三乙二醇一乙醚、二丙二醇丁醚和/或无水乙醇)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6.5g、抗菌剂2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3g和水60g。
[0037]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38] 实施例4
[0039]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 原料:溶剂(松节油、薄荷醇、三乙二醇一乙醚、二丙二醇丁醚和/或无水乙醇)3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8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4.7g、抗菌剂0.5g、三聚磷酸钠0.3g、防腐剂(卡松)0.5g和水90g。
[0041]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42] 实施例5
[0043]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 原料:溶剂(松节油)4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1: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8g、抗菌剂3g、三聚磷酸钠0.3g、防腐剂(卡松)0.5g和水90g。
[0045]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46] 实施例6
[004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溶剂包括重量比为5:3: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
[0048]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原料:溶剂(5:3: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6.5g、抗菌剂2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3g和水60g。
[0050]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51] 实施例7
[005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溶剂包括重量比为6:2: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
[0053]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4] 原料:溶剂(重量比为6:2:2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6.5g、抗菌剂2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3g和水60g。
[0055]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56] 实施例8
[005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溶剂包括重量比为7:2:1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
[0058]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9] 原料:溶剂(重量比为7:2:1的松节油、二丙二醇丁醚和无水乙醇)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6.5g、抗菌剂2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3g和水60g。
[0060]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61] 实施例9
[006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二(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
[0063] 一种除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4] 原料:溶剂(松节油、薄荷醇、三乙二醇一乙醚、二丙二醇丁醚和/或无水乙醇)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10g、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2: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二(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6.5g、抗菌剂2g、三聚磷酸钠0.2g、防腐剂(卡松)0.3g和水60g。
[0065] 将溶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菌剂、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除胶剂。
[0066] 实验例
[0067] (一)、粘度实验
[0068] 取实施例3和实施例6‑9制备的除胶剂分别用数显粘度计在20℃下,由电机经变速带动转子作恒速旋转,而转子在液体中旋转时,液体会产生作用在转子上的粘度力矩,液体的粘度越大,则粘性力矩也越大;而液体的粘度越小,则该粘性力矩也越小。粘结果如表1所示。
[0069] 表1
[0070]试样 实施例3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粘度值(Pa`s) 1.883 1.867 1.839 1.856 1.879
[0071] 观察表1,可以看出得到的除胶剂的年度在1.8‑1.9,粘度是流动性的一种表示,粘度越大,表示除胶剂内的摩擦力越大,分子量越大。而粘度越小润湿性越好,对胶痕的浸润效果越好。观察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7的粘度更低,对胶痕的清除效果更好。
[0072] (二)、除胶实验
[0073] 将3×8cm的载玻片用双面胶粘接,并置于45℃下烘烤2h,再分别置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6‑9制备的除胶剂中,浸泡后,用布将胶擦去,记录载玻片上的胶可以轻松被擦去的时间,结果如表2所示。
[0074] 表2
[0075]试样 实施例3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除胶时间(min) 1.8 1.6 1.3 1.5 1.7
[0076] 根据表2可以看出,除胶时间最短的为实施例7,由于胶痕被除去的时间可以看出除胶剂对胶的润湿、渗透和剥离效果,因此,除去胶痕的时间越短,则说明除胶剂的除胶效果越好。因此,可看出实施例7制备的除胶剂的除胶效果最佳。
[0077]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以多种原料作为溶剂,可以湿润胶痕,使得其发生溶胀,便于其从附着物的表面脱离,而多种原料配合的溶剂对于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效果好,且与水复配,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不易着火,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润湿、乳化、渗透和分散胶质,促进胶痕和污渍的去除,抗菌剂能够保证使用后的厨房洁净,无需二次清洁,此外,三聚磷酸钠可以有效螯合金属离子,进一步保证污渍容易去除。多种原料共同作用,可以促进胶痕的清除效率,且所得的除胶剂不易损伤墙壁、柜子和设备表面。
[0078]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