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411398339.1 | 申请日 | 202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928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1-10 |
申请人 | 广东蒂姆森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李志珍; 张玉慧; 何佳兴; 马铃; | 第一发明人 | 李志珍 |
权利人 | 广东蒂姆森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广东蒂姆森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广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两龙南街4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0880 |
主IPC国际分类 | C11D1/6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11D1/66 ; C11D3/382 ; C11D3/00 ; C11D3/48 ; C11D3/50 ; A23L5/00 ; A23L5/2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王江南;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除 农药 残留及除味效果的 植物 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植物组合物由皂荚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组成,其中,所述生姜提取物与印蒿油的 质量 比为(92~98)∶(2~8),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的质量之和与皂荚提取物质量比为(2~5)∶(5~2)。本发明除农残、除果蜡、除味增效作用显著,天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果蔬本身的品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合物由皂荚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组成,其中,所述生姜提取物与印蒿油的质量比为(92~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一般蔬果主要通过清洗来去除果蔬的农药残留,清水、盐水等传统方式除农残的效果不佳,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具有除农残效果的洗涤剂来清洗果蔬。目前市场上洗涤剂品种繁多,其基本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助剂、防腐剂、合成香精、合成色素等,虽然表面活性剂对除农残具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效果有限,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餐具洗涤剂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重点。 [0003] 厨房异味包括油烟味、处理食品味道(如鱼腥味、肉膻味、洋葱味、大蒜味等)、食物腐败味等。这些异味会附着在接触的碗筷、烹调锅、切菜板、桌面和擦拭抹布上,比较难以去除。市场上洗涤剂产品一部分通过加入香精,用物理掩盖方法来去除物品异味,但异味本身所含结构没有改变,其异味仍存在,且有些化学物不仅无法掩盖,还有增强其异味作用。 [0004] 因此,研制具有除农残及除味效果的天然来源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0005]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 [0006] 作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合物由皂荚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组成,其中,所述生姜提取物与印蒿油的质量比为(92~98):(2~8),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的质量之和与皂荚提取物质量比为(2~5):(5~2)。 [0007]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姜提取物与印蒿油的质量比为(95~96):(4~5)。 [000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皂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粗皂荚原料粉碎,加入水常温提取8~24h,料液比为1:3~10,过滤得到皂荚粗提液,加入碱溶液发生钙化反应,过滤,将滤液脱色后再次过滤,得到皂荚提取物。 [000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将滤液脱色后再次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22~0.1μm。 [001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生姜烘干后粉碎,水浴加热提取,过滤收集滤液得到生姜提取物。 [0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浴加热提取包括在80~100℃水浴条件下提取1~10h,料液比1:4~10。 [001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印蒿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印蒿花原料粉碎,加入水和沸石,蒸馏得到印蒿油。 [0013]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除农药残留及除味效果的植物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入水,料液比为1:4~12。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植物组合物具有″亲水、亲油″两性,添加的皂荚提取液,具有抗菌、杀虫等作用,并增加了活性分子与农药分子的增溶乳化作用,对残留农药具有优异的乳化作用,能够快速形成乳化胶束,同时增加乳化胶束在水中的溶解度,对多种农药残留及果蜡去除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清除果蔬表面的各种残余物,且天然无污染,具有草本植物香味,能够去除多种异味,对多种厨房异味(如蒜味、鱼腥味)具有显著祛除效果,本发明原料均为天然植物来源原料,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A类产品原料要求,除农残、除果蜡、除味增效作用显著,天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果蔬本身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6] 皂荚提取物(又名天然皂角苷):源自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其主要成分皂素也被称为皂苷,是一类苷元为三萜苷类化合物,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糖苷。与大多数合成表面活性剂和许多其他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不同,皂荚苷在结构上是由亲油性的皂苷元和亲水性的糖基构成,是一类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发泡、稳泡、乳化、分散、湿润、去污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性能。皂荚提取物制备的清洁产品可以对头发、食品餐具、贴身衣物等进行有效清洁,在日化和洗涤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0017] 生姜提取物:生姜提取物(ginger extract,GE)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根茎生姜中提取出的一种植物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黄烯、姜酮、6‑姜酚、β‑倍半水芹烯,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脂质代谢、促免疫、抗癌和抑菌等生理功能。 [0018] 印蒿油:印蒿(Artemisia palls Wall)归属于菊科植物蒿属,主要来源来自印蒿花采用水蒸馏所得,始于印度南部地区,其具有持久的特征微弱膏香和药香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包括:印蒿酮、大根香叶烯β、肉桂酸乙酯、印蒿醚、β‑桉叶油醇、β‑芹子烯、肉桂酸甲酯等化合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 [0019] 皂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粗皂荚粉碎,加入去离子水常温(20‑30℃)搅拌提取8‑24h,料液比为1:3‑10(重量比),之后用14‑40目滤网过滤,收集滤液得到皂荚粗提液,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钙发生钙化反应,常温反应2‑5h,反应后用0.45‑2μm滤膜过滤,将滤液再经双氧水脱色后再次进行过滤,滤膜孔径0.22‑0.1μm,收集滤液得到皂荚提取物。 [0020] 生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生姜洗净去杂后,切成5‑10mm左右的薄片,烘干10‑24小时(50‑80℃)。烘干后将姜片粉碎,加入去离子水(料液比1:4‑10),80‑100℃水浴条件下提取1‑10h,用0.22‑0.1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生姜提取物。 [0021] 印蒿油的制备方法:将干燥后的印蒿花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料液比为1:4~12(质量比),再加入适量沸石,蒸馏2‑6h,挥发的蒸汽经冷凝后用接收器收集,收集的液体为油水混合物,静置24‑48h后用离心机分离油水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分离出的油分组分,得到印蒿油。 [0022] 实施例1: [0023] 皂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粗皂荚粉碎,加入去离子水25℃搅拌提取12h,料液比为1:5(重量比),之后用40目滤网过滤,收集滤液得到皂荚粗提液,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氢氧化钙发生钙化反应,常温反应4h,反应后用0.45μm滤膜过滤,将滤液再经双氧水脱色后再次进行过滤,滤膜孔径0.22μm,收集滤液得到皂荚提取物。 [0024] 生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生姜洗净去杂后,切成5mm左右的薄片,烘干24小时(60℃)。烘干后将姜片粉碎,加入去离子水(料液比1:6),100℃水浴条件下提取4h,用0.22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生姜提取物。 [0025] 印蒿油的制备方法:将干燥后的印蒿花粉碎,过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料液比为1:5(质量比),再加入适量沸石,蒸馏5h,挥发的蒸汽经冷凝后用接收器收集,收集的液体为油水混合物,静置24h后用离心机分离油水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分离出的油分组分,得到印蒿油。 [0026] 将生姜提取物与印蒿油按质量配比95:5混合,搅拌混合,即得生姜提取物印蒿油组合物。将皂荚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印蒿油组合物按一定重量比例混合,补去离子水至100%,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植物组合物。 [0027] 除农残及除味植物组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由表1组分组成,表1如下: [0028] 表1 [0029] [0030] 植物组合物的除农残效果测试: [0031] 残留农药去除率测试: [0032] 检测方法参考标准《GB/T 24691‑2022果蔬清洗剂》附录A,具体步骤为: [0033] 1、农药乳液制备:称取浓度大于95%的氯氰菊酯5.00g,残杀威原药5.00g,溶于500g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用250mg/kg硬水定量至5000g,混匀,备用。农药乳液浓度为:含氯氰菊酯0.1%、含残杀威0.1%。 [0034] 2、含农药蔬菜的制备:将荷兰豆角(大小相同且无损伤)浸没于农药乳液中20min后取出,甩去表面残留液滴,于室温阴凉处放置24h。将制备好的蔬莱样品分成5组,每组又分为6份(不洗涤、水洗涤、植物组合物溶液洗涤各2份,每份80g),备用。 [0035] 3、水洗涤方法:取800mL硬水加入果蔬脱水器中,同时加入一份已制备好的蔬菜,浸泡1min后开始匀速洗涤4min,洗涤温度为30℃。洗涤搅拌方式为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频率约为19r/min~21r/min。 [0036] 4、植物组合物溶液洗涤方法:将表1中各组植物组合物作为原液,用250mg/kg硬水进行稀释,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植物组合物溶液,洗涤温度为30℃。在果蔬脱水器中加入上述制备的浓度为0.2%的各组植物组合物溶液800mL,同时加入一份已制备好的蔬菜,浸泡1min后开始匀速洗涤4min,洗涤搅拌方式为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频率约为19r/min~21r/min。 [0037] 5、漂洗:将经浸泡、洗涤后的蔬菜样品放入另一个干净的果蔬脱水器内筒中,用1000mL硬水冲洗后弃去,再加入1000mL硬水,以同样的洗涤方式洗涤30s,弃去第二次漂洗水,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三次漂洗。同时进行平行测试。 [0038] 以未洗涤蔬菜样品作为清洗前残留农药量测定用样,将水洗涤后试样和植物组合物溶液洗涤后试样甩去表面残留液滴,于室温阴凉处放置12h,分别用于农药去除率测定。 [0039] 6、农药去除率试验方法:取1份已制备好的试样,用剪刀剪成小块,采用匀浆机匀浆至糊状,从中取出60g备用。将匀浆后的1份试样6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00mL萃取液,再加入6g无水酯酸钠和18g无水硫酸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置于超声波清洗器(50Hz)中,清洗3min后取出,倒出萃取清液于500mL烧杯中,以上述方法重复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 [0040] 浓缩:将制备的萃取液置于(80±2)℃水浴中浓缩,将浓缩至5mL~8mL的萃取液小心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萃取液(0.1%的冰乙酸乙腈液)洗涤烧杯并转移至容量瓶,之后用萃取液(0.1%的冰乙酸乙腈溶液)定容,混匀,备用。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次进样、制作工作曲线,计算出回归方程。 [0041] 7、残留农药去除率M的计算: [0042] M=(M0‑M1)/M0×100; [0043] 式中: [0044] M一残留农药去除率,%; [0045] M0‑试祥清洗前农药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0046] M1‑试样清洗后农药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0047] C0‑未清洗试样经萃取后定容至50mL的残留农药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0048] C1‑经清洗的试样萃取后定容至50mL的残留农药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0049] m0/m1‑称取试样的质量。 [0050] 8、残留农药去除率比值P的计算:P=Mg/M [0051] 式中: [0052] P‑残留农药去除率的比值; [0053] Mg‑植物组合物溶液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54] M一水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55] 9、判定依据:植物组合物溶液对残留农药的洗除率与水对残留农药的洗除率比值P大于等于4则证明该样品具有除农残效果,同时,P值越高除农残效果越好。 [0056] 表1中植物组合物样品除农残效果测试所得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 [0057] 表2 [0058]组别 1 2 3 4 5 残留农药去除率比值P 6.3 59 6.1 2.3 2.5 [0059] 除农残组合物协同效果验证(同上,将表3组合物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2%后进行测试): [0060] 表3 [0061] [0062] [0063] 化合物联合作用指数分析,采用中效原理计算,两化合物联合作用指数的公式为: [0064] [0065] (D1)‑‑‑‑‑‑‑化合物1与别的化合物联合作用产生X效应时所需的浓度; [0066] (D2)‑‑‑‑‑‑‑化合物2与别的化合物联合作用产生X效应时所需的浓度;(DX)1‑‑‑‑‑‑‑化合物1单用产生X效应时所需的浓度;(DX)2‑‑‑‑‑‑‑化合物2单用产生X效应时所需的浓度。 [0067] 化合物联合作用的Cl值区间及相互作用评价: [0068] 表4 [0069] Cl值区间 相互作用评价 符号Cl<0.1 协同作用非常强 +++++ 0.1 1.20 [0070]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表3中组别1、2、3的配方的Cl指数,分别得出:组别1的Cl1=0.356、组别2的Cl2=0.345、组别3的Cl3=0.357,可知皂荚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印蒿油组合物复配具有协同除农残的效果。植物提取物与皂荚提取物在质量比20:50至50:20的范围内发生协同作用。 [0071] 植物组合物祛异味效果测试: [0072] 检测方法参考标准《GB/T 9985‑2022手洗餐具用洗涤剂》附录A.2,具体步骤为: [0073] 1、模拟蒜味污碟制作方法:于配制的人工污垢(混合油15%、小麦粉15%、全脂奶粉7.5%、新鲜全蛋液30%、蒸馏水32.5%)中加入3%大蒜素并搅拌均匀,用减量法控制污垢量均匀涂污于白色瓷菜盘内凹下的中心面上,涂污后于室温(20‑25℃)下放置24小时,之后将污碟分成5组,每组2个备用。 [0074] 2、模拟鱼腥味污碟制作方法:于配制的人工污垢(混合油15%、小麦粉15%、全脂奶粉7.5%、新鲜全蛋液30%、蒸馏水32.5%)中加入2%哌啶溶液并搅拌均匀,用减量法控制污垢量均匀涂污于白色瓷菜盘内凹下的中心面上,涂污后于室温(20‑25℃)下放置24小时,之后将污碟分成5组,每组2个备用。 [0075] 3、测试方法:分别取4.0g表1中各组植物组合物样品,用1000mL 250mg/L硬水溶解洗入搪瓷盆中,将盘子浸入洗涤溶液中,用猪棕油漆刷刷洗,先顺时针刷5次,再逆时针刷五5次,如此重复一次后,涂于盘子上的污垢大部分被洗下,最后再将未洗下部分刷洗掉。洗后取出盘子沥干数秒钟,随即按相同方法刷洗第二个。用同样程序刷洗剩余组盘子进行平行试验。 [0076] 4、祛异味功效评测:分别找30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男女比例1:1)对植物组合物除味功效进行盲测,并对餐盘异味浓烈程度进行评分,10分最淡,即植物组合物祛异味效果最好,分数越低,祛异味功效越差,0分表示对异味无去除功效。 [0077] 表1中植物组合物样品除异味效果测试所得数据记录如表5所示: [0078] 表5 [0079] [0080] [0081]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植物组合物组别1‑3对2种异味的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组别4‑5,说明该组合物对蒜味及鱼腥味去除具有增效作用。除鱼腥味中组2效果最好。 [0082] 实施例2: [0083] 按照表6中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配制含有植物组合物的餐具用洗涤剂。 [0084] 表6 [0085] [0086] 表6中的餐具用洗涤剂残留农药去除率测试见表7: [0087] 表7洗涤不同时间后残留农药去除率比值 [0088] [0089] [0090] 注:残留农药去除率比值P1=M1/M [0091] M1——试样洗涤4分钟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92] M——水洗4分钟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93] 残留农药去除率比值P2=M2/M0 [0094] M2——试样洗涤2分钟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95] M0——水洗2分钟对残留农药的去除率,%。 [0096]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洗涤2分钟后,实施例1‑3餐具清洗剂对农药的去除率均比对比例1‑2洗涤4分钟高,说明添加该组合物的洗涤剂可以提升除农残速率。洗涤相同时间,实施例1‑3对农药的去除率均优于对比例1‑2,说明该植物组合物对农药去除有协同作用,其中,皂荚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两者质量比1:2时协同作用最强。 [0097] 对果蜡洗除功效测试: [0098] 1、涂蜡水果制作方法:先将大小形状相似的橘子清洗干净并完全晾干,用浸涂法将虫胶液(成分为食品级漂白紫胶、乙醇)均匀施于橘子表面,风干后即形成一层亮度高的保鲜膜。将制备好的橘子分成5份,每份2颗,备用。 [0099] 2、洗涤方法:将表6中各组洗涤剂配方作为原液,用250mg/L硬水稀释该原液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的洗涤剂溶液,洗涤温度为30℃。在果蔬脱水器中加入浓度为0.2%的洗涤剂溶液800mL,同时放入一份已浸涂果蜡的橘子,浸泡1min后开始匀速洗涤4min,洗涤搅拌方式为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频率约为19r/min~21r/min。同时进行平行试验。 [0100] 3、漂洗:将经浸泡、洗涤后的橘子样品放入另一个干净的果蔬脱水器内筒中,用1000mL硬水冲洗后弃去,再加入1000mL硬水,以同样的洗涤方式洗涤30s,弃去第二次漂洗水,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三次漂洗。漂洗后于室温阴凉处放置12h备用。 [0101] 4、果蜡去除功效评测: [0102] 方法一、果蜡去除率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0103] [0104] Q——果蜡去除率,%; [0105] M0——清洗干净并完全晾干后未涂蜡橘子总重,g; [0106] M1——橘子浸涂果蜡风干后总重,g; [0107] M2——橘子洗涤风干后总重,g。 [0108] 方法二、分别找30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男女比例接近1:1)对果蜡去除功效进行盲测,并对橘子表面亮度进行评分,10分最暗,即果蜡清除效果最好,分数越低,去除果蜡功效越差,0分表示对果蜡无清除功效。 [0109] 表8除果蜡测定结果统计表 [0110] [0111] 如表8所示,与对比例1‑2相比,实施例1‑3的果蜡去除率均明显升高,说明皂荚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和印蒿油复配对于提高果蜡去除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0112] 祛异味效果测试(方法同上):分别找30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男女比例1:1)对除味功效进行盲测,并对餐盘异味浓烈程度进行评分,10分最淡,即餐具洗涤剂祛异味效果最好,分数越低,祛异味功效越差,0分表示对异味无去除功效。 [0113] 表9祛异味测试结果 [0114] [0115] [0116] 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3对2种异味的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对比例1‑2,说明添加该组合物的洗涤剂对蒜味及鱼腥味去除具有增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