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腾洗衣片

申请号 CN201610964882.2 申请日 2016-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8018142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1
申请人 王立璞; 发明人 王立璞; 陈建春;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泡腾洗衣片,包括 表面活性剂 、洗涤助剂以及增 溶剂 ,其中,洗涤助剂由 有机酸 、羧甲基 淀粉 钠以及轻质 硅 粉组成,增溶剂由 碳 酸氢钠、聚乙二醇、 硅酸 钾 以及食盐组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的配比比例为10‑60:20‑50:20‑50。本发明的洗衣片具有护理衣物且超强 去污 能 力 ,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为人们外出旅行时的衣物清洗提供了便利。本发明洗衣片不含任何污染环境的成分,完全自然降解,为环保做贡献。
权利要求

1.一种泡腾洗衣片,包括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助剂由有机酸、羧甲基淀粉钠以及轻质粉组成;
所述增溶剂由酸氢钠、聚乙二醇、硅酸以及食盐组成;
所述洗衣片的配比重量比例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10-60;
所述洗涤助剂为20-50;
所述增溶剂为2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腾洗衣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酸是酒石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腾洗衣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酸是富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腾洗衣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酸是枸橼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腾洗衣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酸是柠檬酸

说明书全文

一种泡腾洗衣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泡腾洗衣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洗涤衣物及家居纺织品,因此对于洗衣剂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目前,生活中常用的洗衣剂主要有洗衣粉、洗衣液和洗衣皂三种。
[0003] 洗衣粉通常为袋装,使用时将包装袋剪开,取用少量的洗衣粉之后再以夹子之类的物品将包装袋夹上。此种洗衣粉由于包装袋打开后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洗衣粉受潮、结而影响其溶解性和清洁,而且在取用的过程中洗衣粉也非常容易散落在盥洗台附近,难以清理。
[0004] 洗衣液通常为瓶装,取用时需要测量杯测量;另外,还有挤压式瓶装洗衣液,此种洗衣液的液体出口由于多次挤压或挤压头封装问题,容易导致洗衣液在挤压过后常常自动溢出,增加了洗涤后的清洁工作。
[0005] 洗衣皂在搓洗的过程中会残留水分,在放入皂盒后,水分的长期留存会软化洗衣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6] 此外,上述三种常用洗衣剂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易携带。人们生活水品提高的同时,休闲时选择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旅行时衣物的清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首先,洗衣剂不便于携带;其次,临时购买的洗衣剂通常是大包装,旅行结束时也会由于不便携带而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具有护理衣物且超强去污能力的泡腾洗衣片。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泡腾洗衣片,包括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其中,洗涤助剂由有机酸、羧甲基淀粉钠以及轻质粉组成;增溶剂由酸氢钠、聚乙二醇、硅酸以及食盐组成。
[0009] 由此可见,洗涤助剂由有机酸、羧甲基淀粉钠以及轻质硅粉组成,增溶剂由碳酸氢钠、聚乙二醇、硅酸钾以及食盐组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的配比的重量比例为10-60:20-50:20-50,该泡腾洗衣片具有护理衣物且超强去污能力。
[0010]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有机酸是酒石酸
[0011]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有机酸是富酸。
[0012]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有机酸是枸橼酸。
[0013]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有机酸是柠檬酸
[0014] 本发明一种泡腾洗衣片的有益效果:洗衣片具有护理衣物且超强去污能力,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为人们外出旅行时的衣物清洗提供了便利;并且洗衣片不含任何污染环境的成分,完全自然降解,为环保做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一种泡腾洗衣片,包括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其中,洗涤助剂由有机酸、羧甲基淀粉钠以及轻质硅粉组成,增溶剂由碳酸氢钠、聚乙二醇、硅酸钾以及食盐组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的配比比例为10-60:20-50:20-50。
[0016] 其中,有机酸可以选用酒石酸或是富马酸或者是枸橼酸亦或是柠檬酸,酒石酸或是富马酸或者是枸橼酸亦或是柠檬酸均为有机酸,提高了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去污能力。
[0017] 上述利用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以及增溶剂的配比比例为10-60:20-50:20-50制作的泡腾洗衣片,是一种方便携带、具有护理衣物且超强去污能力的泡腾洗衣片。
[0018]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