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2322082462.X 申请日 2023-08-03
公开(公告)号 CN220530727U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浙江茶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叶丽琴; 江彩华; 江斌华; 第一发明人 叶丽琴
权利人 浙江茶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浙江茶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丽水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15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23400
主IPC国际分类 B01D11/02 所有IPC国际分类 B01D11/02D06P1/34C09B61/00C09B67/54B01D33/01B01D33/64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5 专利文献类型 U
专利代理机构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郑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染 植物 染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电加热桶,其中:电加热桶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桶,且电加热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该电加热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限位机构;所述回转限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载料筒,该载料筒在限位桶的上方;所述限位桶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且限位桶通过漏孔与电加热桶的内部相连通,该限位桶的高度小于电加热桶加热腔的深度;所述电加热桶的底部开设有排液槽,且排液槽中固定安装有电磁 阀 门 ;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设置,能够在对茶染料制取的过程中,让茶叶与制取的染液分离,这样一来,即可同时对所需的物料进行浸染,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灵活和高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桶(1),其中:电加热桶(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桶(2),且电加热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该电加热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限位机构;所述回转限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载料筒(6),该载料筒(6)在限位桶(2)的上方;所述限位桶(2)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且限位桶(2)通过漏孔与电加热桶(1)的内部相连通,该限位桶(2)的高度小于电加热桶(1)加热腔的深度;所述电加热桶(1)的底部开设有排液槽(15),且排液槽(15)中固定安装有电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包括漏斗套(3)和环形回流盘(4),且漏斗套(3)的小端口套设固定在电加热桶(1)的顶端,并与电加热桶(1)同轴心,该漏斗套(3)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电加热桶(1)的直径;所述漏斗套(3)的一侧与环形回流盘(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回流盘(4)上开设有环形槽,该环形回流盘(4)的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5);所述环形槽与漏斗套(3)相连通,且环形槽与出料口(5)之间不连通;所述漏斗套(3)和环形回流盘(4)之间为一个半圆状,且漏斗套(3)与出料口(5)以回转限位机构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旋转台(7)、支柱(8)和支撑臂(9),且电动旋转台(7)外壳的一侧与电加热桶(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该电动旋转台(7)的输出端与支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8)的顶端与支撑臂(9)的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且支撑臂(9)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0)、支撑盘(11)、连接板(12)、电动推杆二(13)和挤压盘(14),且电动推杆(10)外壳的尾端与支撑臂(9)的另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该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朝下;所述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支撑盘(1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支撑盘(11)的周面与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连接板(12)的底端与载料筒(6)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二(13)外壳的尾端与支撑盘(11)底面的中心处呈垂直状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二(13)的输出端朝下,该电动推杆二(13)的输出端与挤压盘(14)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所述挤压盘(14)的表面均布贯穿若干个孔眼一,且挤压盘(14)的直径与载料筒(6)的内径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筒(6)包括筒体(61)和封堵盖(67),且筒体(61)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孔眼(62),该筒体(6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套(63),并与环套(63)同轴心;所述环套(63)的直径大于筒体(61)的直径,且环套(63)的内径与筒体(61)的内径相匹配,该环套(63)的直径与限位桶(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筒体(6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台(64),且弧形卡台(64)的内侧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卡槽(65);所述筒体(6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轴(66),且转轴(66)与封堵盖(67)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该封堵盖(67)与弧形卡台(64)活动连接;所述封堵盖(67)的直径小于筒体(61)的直径,且封堵盖(67)的直径大于筒体(61)的内径,该封堵盖(67)的厚度小于卡槽(65)的宽度;所述环套(63)的周面与连接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61)的直径小于限位桶(2)的内径,且筒体(61)的长度小于限位桶(2)的长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茶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茶染就是从相应的茶叶中,提取所需的颜色,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也指用这种工艺制成的成品,所以需要相应的装置对茶叶中的颜色进行提取。
[0003] 但是现有的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在对茶染植物染料制备的过程中,不能同时对相应的物料进行染色,需要先把茶叶从染料中分离出来,再把提取后的染料倒入相应的染色容器中才能进行染色,所以非常的麻烦。
[0004] 因此,发明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显得非常必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电加热桶,其中:电加热桶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桶,且电加热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该电加热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限位机构;所述回转限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载料筒,该载料筒在限位桶的上方;所述限位桶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且限位桶通过漏孔与电加热桶的内部相连通,该限位桶的高度小于电加热桶加热腔的深度;所述电加热桶的底部开设有排液槽,且排液槽中固定安装有电磁
[0006] 优选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漏斗套和环形回流盘,且漏斗套的小端口套设固定在电加热桶的顶端,并与电加热桶同轴心,该漏斗套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电加热桶的直径;所述漏斗套的一侧与环形回流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回流盘上开设有环形槽,该环形回流盘的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环形槽与漏斗套相连通,且环形槽与出料口之间不连通;所述漏斗套和环形回流盘之间为一个半圆状,且漏斗套与出料口以回转限位机构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设置。
[0007] 优选的,所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旋转台、支柱和支撑臂,且电动旋转台外壳的一侧与电加热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该电动旋转台的输出端与支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支撑臂的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且支撑臂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支撑盘、连接板、电动推杆二和挤压盘,且电动推杆外壳的尾端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该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朝下;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支撑盘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支撑盘的周面与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该连接板的底端与载料筒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二外壳的尾端与支撑盘底面的中心处呈垂直状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朝下,该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与挤压盘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盘的表面均布贯穿若干个孔眼一,且挤压盘的直径与载料筒的内径相匹配。
[0009] 优选的,所述载料筒包括筒体和封堵盖,且筒体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孔眼,该筒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套,并与环套同轴心;所述环套的直径大于筒体的直径,且环套的内径与筒体的内径相匹配,该环套的直径与限位桶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筒体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台,且弧形卡台的内侧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与封堵盖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该封堵盖与弧形卡台活动连接;所述封堵盖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且封堵盖的直径大于筒体的内径,该封堵盖的厚度小于卡槽的宽度;所述环套的周面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直径小于限位桶的内径,且筒体的长度小于限位桶的长度。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1] 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设置,能够在对茶染料制取的过程中,让茶叶与制取的染液分离,这样一来,即可同时对所需的物料进行浸染,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灵活和高效。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桶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载料筒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0016] 电加热桶1、限位桶2、漏斗套3、环形回流盘4、出料口5、载料筒6、筒体61、孔眼62、环套63、弧形卡台64、卡槽65、转轴66、封堵盖67、电动旋转台7、支柱8、支撑臂9、电动推杆10、支撑盘11、连接板12、电动推杆二13、挤压盘14、排液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 实施例一
[0021] 参照图1‑3,一种茶染植物染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电加热桶1,其中:电加热桶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桶2,通过限位桶2的设置,能够对载料筒6中的茶叶进行拦截,防止载料筒6中的茶叶进入到电加热桶1中,这样在对茶染料制取的过程中,即可把所需染色的物料放到电加热桶1内部进行浸染,且电加热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通过回流机构的设置,能够在载料筒6内部的茶叶制取后移出时,让载料筒6上携带的染液滴落在回流机构中,并通过回流机构流回到电加热桶1中,从而减少染液的浪费,该电加热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限位机构,通过回转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使载料筒6从电加热桶1的上方移开,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往载料筒6中填入所需的茶叶,或者把载料筒6中制取后的茶叶取出;回转限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让载料筒6进入到电加热桶1中,或者让载料筒6从电加热桶1中移出,且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载料筒6,通过载料筒
6的设置,能够携带所需的茶叶进入到电加热桶1中进行茶染料的制取,该载料筒6在限位桶
2的上方;限位桶2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漏孔,通过限位桶2表面漏孔的设置,能够让电加热桶1内部的制取液进入到载料筒6中与茶叶接触,且限位桶2通过漏孔与电加热桶1的内部相连通,该限位桶2的高度小于电加热桶1加热腔的深度;电加热桶1的底部开设有排液槽15,且排液槽15中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通过排液槽15和电磁阀门的设置,便于后期把电加热桶1中的制取液排出。
[0022] 回流机构包括漏斗套3和环形回流盘4,且漏斗套3的小端口套设固定在电加热桶1的顶端,通过漏斗套3的设置,能够在载料筒6从电加热桶1中升起时,防止载料筒6表面携带的染液滴落在电加热桶1的外部,并与电加热桶1同轴心,该漏斗套3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电加热桶1的直径;漏斗套3的一侧与环形回流盘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回流盘4上开设有环形槽,通过环形回流盘4设置,能够在载料筒6从电加热桶1中升出,在环形回流盘4上移动时,能够让载料筒6表面携带的染液滴落在环形槽中,最后通过环形槽回流到电加热桶1中,该环形回流盘4的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5,通过出料口5的设置,只需在出料口5的下方放置所需的收集的容器,这样在取出载料筒6中的茶叶时,能够防止茶叶掉落在外面;环形槽与漏斗套3相连通,且环形槽与出料口5之间不连通;漏斗套3和环形回流盘4之间为一个半圆状,通过漏斗套3和环形回流盘4之间的设置,能够使其处于载料筒6的移动路线上,且漏斗套3与出料口5以回转限位机构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设置。
[0023] 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旋转台7、支柱8和支撑臂9,且电动旋转台7外壳的一侧与电加热桶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旋转台7的设置,能够驱动调节机构携带载料筒6从电加热桶1的顶端移开,该电动旋转台7的输出端与支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柱8处于漏斗套3和出料口5之间;支柱8的顶端与支撑臂9的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通过支柱8和支撑臂9的设置,能够保证调节机构与载料筒6的稳定性,且支撑臂9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固定连接。
[0024] 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0、支撑盘11、连接板12、电动推杆二13和挤压盘14,且电动推杆10外壳的尾端与支撑臂9的另一端呈垂直状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10的设置,能够驱动载料筒6进入到限位桶2中或者从限位桶2中移出,该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朝下;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支撑盘1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盘11的设置,能够保证电动推杆10和电动推杆二13的稳定性,且支撑盘11的周面与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连接板12的底端与载料筒6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12的设置,能够保证载料筒6与调节机构之间的稳定性;电动推杆二13外壳的尾端与支撑盘11底面的中心处呈垂直状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二13的设置,能够驱动挤压盘14进入到筒体61的内部或者从筒体61的内部移出,且电动推杆二13的输出端朝下,该电动推杆二13的输出端与挤压盘14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通过挤压盘14的设置,能够在载料筒6携带茶叶进入到限位桶2中后,对载料筒6中的茶叶进行限位,使茶叶进入到电加热桶1内部的提取液中,防止茶叶漂浮在电加热桶1内部的提取液上,同时在后期载料筒6从限位桶2中移出时,能够对载料筒6中的茶叶进行挤压,通过挤压把茶叶上携带的染液挤压下来;挤压盘14的表面均布贯穿若干个孔眼一,且挤压盘14的直径与载料筒6的内径相匹配。
[0025] 载料筒6包括筒体61和封堵盖67,且筒体61的表面均布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孔眼62,通过孔眼62的设置,当筒体61携带茶叶进入到限位桶2中后,能够让筒体61内部的茶叶与限位桶2中的提取液充分的接触,该筒体6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套63,通过环套63的设置,当筒体61携带茶叶进入到限位桶2中后,能够对筒体61进行限位,使环套63与限位桶2的顶端接触,从而减少电动推杆10的压,并与环套63同轴心;环套63的直径大于筒体61的直径,且环套63的内径与筒体61的内径相匹配,该环套63的直径与限位桶2的直径相匹配;筒体6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台64,通过弧形卡台64的设置,在封堵盖67封堵在筒体61底部时,能够对封堵盖67进行限位,保证封堵盖67的稳定性,且弧形卡台64的内侧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卡槽65,通过卡槽65的设置,能够为封堵盖67提供相应的移动空间;筒体6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轴66,通过转轴66的设置,能够让封堵盖67封堵在筒体61底部或者从筒体61底部移开,在移开后,即可让筒体61内部的茶叶排出,且转轴66与封堵盖67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该封堵盖67与弧形卡台64活动连接;封堵盖67的直径小于筒体61的直径,且封堵盖67的直径大于筒体61的内径,该封堵盖67的厚度小于卡槽65的宽度;环套63的周面与连接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筒体61的直径小于限位桶2的内径,且筒体61的长度小于限位桶2的长度。
[0026] 本实施例中,在对茶染料制取时,通过电动旋转台7让载料筒6旋转到出料口5的上方,然后让封堵盖67封堵在筒体61底部,并让电动推杆二13处于回缩状,这样即可往筒体61的内部填装所需的茶叶,茶叶填装完成后,即可往电加热桶1内部倒入所需的提取液,然后再通过电动旋转台7让载料筒6旋转到限位桶2的正上方,当载料筒6旋转到限位桶2的正上方后,通过电动推杆二13驱动挤压盘14进入到筒体61的内部,使挤压盘14对筒体61内部的茶叶进行限位,这时即可通过电动推杆10驱动载料筒6进入到限位桶2中,并让电加热桶1对提取液和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对茶叶染料进行相应的制取,同时在制取的过程中,可以把需要染色的物料放到电加热桶1中,这样制取的茶染料即可对物料进行染色;最后当需要取出载料筒6中的茶叶时,只需通过电动推杆10驱动载料筒6从限位桶2中移出,移出的过程中,通过电动推杆二13驱动挤压盘14对筒体61内部的茶叶进行挤压,从而把筒体61内部茶叶携带的染料挤压下来,当筒体61从限位桶2中移出后,通过电动旋转台7让载料筒6旋转到出料口5的上方,在载料筒6从限位桶2上方移动到出料口5上方的过程中,从载料筒6上滴落的染料会滴落在环形回流盘4上的环形槽中,最后通过环形槽回流到电加热桶1中,当载料筒6移动到出料口5上方后,在出料口5的下方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然后转动封堵盖67,使封堵盖67从筒体61底部移开,移开后,筒体61内部的茶叶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出料口5中,然后通过出料口5排出到出料口5下方的收集容器中;排出后,再让封堵盖67封堵在筒体
61底部,即可再次的往筒体61内部填入所需的茶叶,这样当电加热桶1中物料染色完成后,即可取出物料,在以上述方式让筒体61携带进入到电加热桶1中进行茶染料的制取,并同时对所需的物料进行浸染,或者通过电磁阀门把电加热桶1中制取的茶染料排出。
[0027]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