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410171927.5 申请日 2024-02-05
公开(公告)号 CN117986833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张书豪; 缪飞; 左凯路; 陆金杰; 吴飞; 宋俊男; 第一发明人 张书豪
权利人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苏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苏省南通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中天路1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26463
主IPC国际分类 C08L69/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C08L69/00C08L55/02C08L77/10C08K5/3492C08K3/22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8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邹佳伦;
摘要 本 申请 提供增强阻燃型PC/ABS 合金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包括 树脂 基体、增强 纤维 及阻燃添加剂,树脂基体包括聚 碳 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相容剂,增强纤维为表面改性芳纶纤维,阻燃添加剂包括溴系阻燃剂。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组分配比将各树脂原料及助剂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 挤出机 中进行挤出 造粒 ,通过侧 喂料 装置添加芳纶纤维,加工 温度 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树脂基体,其包括聚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芳纶纤维以及相容剂,所述芳纶纤维包括普通芳纶纤维及表面改性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范围为0.5mm至
6mm;
阻燃添加剂,其包括溴系阻燃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溴系阻燃剂包括溴代三嗪、十溴二苯乙烷、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添加剂还包括协效阻燃剂,所述协效阻燃剂包括三化二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和三氧化二锑时,所述溴代三嗪和所述三氧化二锑时的质量比为3:1;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而未添加所述协效阻燃剂时,所述阻燃添加剂中所述溴代三嗪的使用量相较于含有所述协效阻燃剂时的使用量需增加至10%‑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MBS树脂、ABS高胶粉及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包括POE‑MAH、ABS‑MAH、PS‑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配比为:聚碳酸酯40至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至30份、芳纶纤维1至10份、相容剂3至6份、溴系阻燃剂7至12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还包括三氧化二锑0至4份、抗氧化剂0.2至0.6份、润滑剂0至1份。
8.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组分配比将各原料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并通过侧喂料装置添加芳纶纤维,加工温度为230℃至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说明书全文

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PC/ABS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PC/ABS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金材料,其兼具了PC的高强度以及ABS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PC成本和熔体粘度,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和拉伸强度。因此,PC/ABS材料可广泛用于通信、电子电器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但PC与ABS两种材料的相容性不佳,两相间存在界面分离,抗冲击能较差,且在温度较高的使用环境中易出现热疲劳现象。同时ABS还是一种十分易燃的材料,这导致PC/ABS合金材料在阻燃方面有一定劣势。
[0003] 芳纶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增强纤维,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阻燃、耐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但由于其结晶度高,纤维光滑性极好,导致其表面活性位点少,与聚合物的界面结合强度低,因此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0004]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高性能增强纤维进行增强改性,克服现有技术中PC/ABS材料抗冲击能力较差、易燃、易出现热疲劳现象的技术瓶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克服芳纶纤维界面结合差的问题并提升改性效果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包括:
[0007] 树脂基体,其包括聚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芳纶纤维以及相容剂,所述芳纶纤维包括普通芳纶纤维及表面改性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范围为0.5mm至6mm;
[0008] 阻燃添加剂,其包括溴系阻燃剂。
[0009]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溴系阻燃剂包括溴代三嗪、十溴二苯乙烷、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0010]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阻燃添加剂还包括协效阻燃剂,所述协效阻燃剂包括三化二锑。
[0011] 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和三氧化二锑时,所述溴代三嗪和所述三氧化二锑时的质量比为3:1;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而未添加所述协效阻燃剂时,所述阻燃添加剂中所述溴代三嗪的使用量相较于含有所述协效阻燃剂时的使用量需增加至10%‑16%。
[0012]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包括MBS树脂、ABS高胶粉及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包括POE‑MAH、ABS‑MAH、PS‑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3]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配比为:聚碳酸酯40至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至30份、芳纶纤维1至10份、相容剂3至6份、溴系阻燃剂7至12份。
[0014]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还包括三氧化二锑0至4份、抗氧化剂0.2至0.6份、润滑剂0至1份。
[0015]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按照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组分配比将各原料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17]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并通过侧喂料装置添加芳纶纤维,加工温度为230℃至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18]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芳纶纤维及相容剂显著改善了PC、ABS、芳纶纤维三者的界面相容性,同时添加芳纶纤维后进一步提高了该合金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芳纶纤维还具有耐热及增强效果,能有效提升PC/ABS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抗疲劳能力,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选用溴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在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力学强度且维卡软化温度不会下降,这使得PC/ABS合金材料能适应较高的工作温度。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抗冲击能力,在80‑100℃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疲劳能力,同时具有阻燃性能,尤其适用于电池支架等同时具有阻燃及热疲劳需求的结构部件。
[0019] 可以理解的,采用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可以进一步提升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程度,通过纤维表面改性与相容剂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力学性能与抗冲击能力,同时芳纶纤维本身具有阻燃性,可以使材料整体更易达到阻燃要求。所采用的溴系阻燃剂可以与协效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联用,从而降低溴系阻燃剂的添加量,在保持阻燃等级不变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综合成本。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002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其群组。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0023] 通常,PC/ABS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金材料,其兼具了PC的高强度以及ABS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PC成本和熔体粘度,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和拉伸强度。因此,PC/ABS材料可广泛用于通信、电子电器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但PC与ABS两种材料的相容性不佳,两相间存在界面分离,抗冲击能力较差,且在温度较高的使用环境中易出现热疲劳现象。同时ABS还是一种十分易燃的材料,这导致PC/ABS合金材料在阻燃方面有一定劣势。芳纶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增强纤维,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阻燃、耐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但由于其结晶度高,纤维光滑性极好,导致其表面活性位点少,与聚合物的界面结合强度低,因此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0024] 对应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包括树脂基体,其包括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芳纶纤维以及相容剂,所述芳纶纤维包括普通芳纶纤维及表面改性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范围为0.5mm至6mm;阻燃添加剂,其包括溴系阻燃剂。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组分配比将各原料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并通过侧喂料装置添加芳纶纤维,加工温度为230℃至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25] 因此,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芳纶纤维及相容剂显著改善了PC、ABS、芳纶纤维三者的界面相容性,同时添加芳纶纤维后进一步提高了该合金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芳纶纤维还具有耐热及增强效果,能有效提升PC/ABS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抗疲劳能力,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选用溴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在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力学强度且维卡软化温度不会下降,这使得PC/ABS合金材料能适应较高的工作温度。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抗冲击能力,在80‑100℃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疲劳能力,同时具有阻燃性能,尤其适用于电池支架等同时具有阻燃及热疲劳需求的结构部件。采用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可以进一步提升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程度,通过纤维表面改性与相容剂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力学性能与抗冲击能力,同时芳纶纤维本身具有阻燃性,可以使材料整体更易达到阻燃要求。所采用的溴系阻燃剂可以与协效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联用,从而降低溴系阻燃剂的添加量,在保持阻燃等级不变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综合成本。
[002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包括树脂基体及阻燃添加剂,树脂基体包括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芳纶纤维以及相容剂,阻燃添加剂包括溴系阻燃剂。
[0028]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芳纶纤维包括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0029]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芳纶纤维进一步提高了其抗冲击能力,且芳纶纤维还具有增强效果,能有效提升PC/ABS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抗疲劳能力,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0030]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范围为0.5mm至6mm。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具体可以为0.5mm、1mm、1.2mm、1.5mm、1.8mm、2.0mm、2.2mm、2.5mm、2.8mm、3.0mm、3.2mm、3.5mm、3.8mm、4.0mm、4.2mm、4.5mm、4.8mm、
5.0mm、5.2mm、5.5mm、5.8mm。其中,所述芳纶纤维的长度优选为3mm。
[0032]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配方中,所选用的芳纶纤维为短纤维,短纤维对与材料加工性影响较小,且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双螺杆造粒工艺均匀分散于树脂基体中。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添加短纤维的PC/ABS合金可以直接进行注塑生产而无需对设备进行特殊改进也不需要设定特别的注塑工艺。
[0033]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芳纶纤维包括普通芳纶纤维及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尤其是等离子体改性芳纶纤维。
[0034] 可以理解的,采用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可以进一步提升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程度,通过纤维表面改性与相容剂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力学性能与抗冲击能力。
[0035]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溴系阻燃剂包括溴代三嗪、十溴二苯乙烷、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003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溴系阻燃剂优选为溴代三嗪,也可以使用十溴二苯乙烷、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进行替换,使用其他溴系阻燃剂需要根据溴含量适当调整添加量范围为8%至14%,具体可以为9%、10%、11%、12%、13%。
[0037]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溴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溴系阻燃剂本身为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与PC/ABS体系相容性较好,添加溴系阻燃剂不容易出现分散不均或相容性不好等问题,添加溴系阻燃剂不会在合金中产生明显的团聚或缺陷,缺口冲击性能相对于基材不会有明显的下降。同时溴系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仅需要较低的添加比例就可以达到高阻燃要求,尤其是对于ABS比例较高的PC/ABS合金使用其他阻燃体系很难达到高阻燃的需求。此外添加溴系阻燃剂可以在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力学强度以及维卡软化温度,使PC/ABS合金材料能适应较高的工作温度。
[0038]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阻燃添加剂还包括协效阻燃剂,所述协效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
[0039] 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和三氧化二锑时,所述溴代三嗪和所述三氧化二锑时的质量比为3:1。
[0040] 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阻燃添加剂中包含有溴代三嗪而未添加所述协效阻燃剂时,所述阻燃添加剂中所述溴代三嗪的使用量相较于含有所述协效阻燃剂时的使用量需增加至10%‑16%才能到达相同的阻燃等级,增加量具体还可以为11%、12%、13%、14%、15%。
[0041] 可以理解的,在溴系阻燃剂(例如溴代三嗪)中适当添加协效阻燃剂(三氧化二锑)用于增强阻燃效果,溴系阻燃剂并非必须与协效阻燃剂配合一起使用,当溴系阻燃剂单独使用时,可以适当提高其用量以保证阻燃效果。
[0042]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包括MBS树脂、ABS高胶粉及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包括POE‑MAH、ABS‑MAH、PS‑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取MBS树脂、ABS高胶粉及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中的一种作为相容剂,优选为MBS树脂或ABS‑MAH;MBS树脂、ABS高胶粉及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可择一进行等量替换,相容剂的量占PC/ABS合金材料总量的范围为3%至6%,具体还可以为4%和5%。
[0044]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配方中,所选用MBS树脂、ABS高胶粉及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相容剂。ABS为嵌段共聚物,分别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组成,其中丙烯腈嵌段具有较强的极性、苯乙烯嵌段在结构与PC相似因此这两部分与PC相容性较好,但丁二烯嵌段相容性差。在工程中使用较多的PC占主导的PC/ABS共混体系中,PC与SAN部分相容而与PB不相容,最终产生相分离形成PC包裹SAN,SAN包裹PB的海岛结构。相分离的PC/ABS结构间存在薄弱点,这使得其力学强度,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显著下降。为改善相分离状况,可以加入马来酸酐类相容剂,在共混过程中形成PC‑g‑ABS接枝结构,从而改善相容性,同时相容剂的加入对于芳纶纤维的界面结果也存在有利影响。除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外也可以通过添加ABS高胶粉或MBS,通过改变基材来改善整个体系的相容性。
[0045]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配比为:聚碳酸酯40至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至30份、芳纶纤维1至10份、相容剂3至6份、溴系阻燃剂7至12份。
[0046] 在本实施例中,聚碳酸酯具体可以为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
[0047] 在本实施例中,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体可以为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芳纶纤维具体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
[0049] 在本实施例中,相容剂具体可以为4份、5份。
[0050] 在本实施例中,溴系阻燃剂具体可以为8份、9份、10份、11份。
[0051]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还包括三氧化二锑0至4份、抗氧化剂0.2至0.6份、润滑剂0至1份。
[0052] 在本实施例中,三氧化二锑具体可以为1份、2份、3份。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抗氧化剂具体可以为0.3份、0.4份、0.5份。
[0054]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还可以包括成核剂、抗滴落剂、光稳定剂等,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按需求添加。
[0055]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抗冲击能力,在80℃至100℃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疲劳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适用于电池支架等具有阻燃及热疲劳需求的结构部件。
[0056]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一种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7] 步骤S1:按照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组分配比将各原料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58] 步骤S2: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至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59] 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芳纶纤维及相容剂显著改善了PC、ABS、芳纶纤维三者的界面相容性,同时添加芳纶纤维后进一步提高了该合金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芳纶纤维还具有耐热及增强效果,能有效提升PC/ABS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抗疲劳能力,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选用溴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在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力学强度且维卡软化温度不会下降,这使得PC/ABS合金材料能适应较高的工作温度。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抗冲击能力,在80‑100℃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疲劳能力,同时具有阻燃性能,尤其适用于电池支架等同时具有阻燃及热疲劳需求的结构部件。
[0060]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可以大致归纳为:称料—混料—挤出—冷却—切粒—包装
[0061] 实施例1
[0062]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63]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64]
[0065]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66]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44.562MPa、断裂伸长率为38.072%、弯曲强度为87.837MPa、弯曲模量为2792.746MPa、悬臂梁缺口冲击56.1935KJ/
2
m,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6℃,阻燃试验通过1.6mm V‑0级别阻燃。
[0067] 实施例2
[0068]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69]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70]
[0071]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72]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44.351MPa、断裂伸长率为2
46.937%、弯曲强度为79.247MPa、弯曲模量为2305.81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53.591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2℃,阻燃试验通过1.6mm V‑0级别阻燃。
[0073] 实施例3
[0074]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75]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76]
[0077]
[0078]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79]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39.826MPa、断裂伸长率为2
45.329%、弯曲强度为80.785MPa、弯曲模量为2391.11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55.763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3℃,阻燃试验通过1.6mm V‑0级别阻燃。
[0080] 实施例4
[0081]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82]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83]
[0084]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85]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45.691MPa、断裂伸长率为2
32.861%、弯曲强度为82.149MPa、弯曲模量为2431.584MPa、悬臂梁缺口冲击31.356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6℃,阻燃试验通过1.6mm V‑0级别阻燃。
[0086] 对比例1
[0087]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88]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89]
[0090]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91]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35.638MPa、断裂伸长率为2
41.267%、弯曲强度为76.304MPa、弯曲模量为2321.31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50.269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2℃,阻燃试验通过1.6mm V‑0级别阻燃。由对比例1数据可知,对于不添加芳纶纤维的PC/ABS合金成品,其机械强度会有所下降。
[0092] 对比例2
[0093]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094]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095]
[0096]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097]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54.378MPa、断裂伸长率为2
44.254%、弯曲强度为91.783MPa、弯曲模量为2862.41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60.641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5℃,阻燃试验未通过(阻燃剂在配方体系中对整体性能起负面作用,去除阻燃剂后产品机械性能提升属于正常情况)。
[0098] 对比例3
[0099] 将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加入预混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所述预混器为高速混合机或低速混合机,所述混料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
[0100] 各原料的组分配比为:
[0101]
[0102] 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30℃至260℃,造粒之后进行烘干、封装得到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成品。
[0103] 对所获得的PC/ABS合金成品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38.227MPa、断裂伸长率为2
12.593%、弯曲强度为74.971MPa、弯曲模量为2063.674MPa、悬臂梁缺口冲击7.127KJ/m ,同时,其维卡软化温度为95℃,阻燃试验通过3.2mm V‑0级别阻燃,未添加协效阻燃剂使得其阻燃效果明显相较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3明显更劣;且未添加相容剂的PC/ABS合金成品,悬臂梁缺口冲击测试数值会大幅降低。
[0104] 由上述对比例及实施例的实验数据将可知,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的特点,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显著高于常规的阻燃PC/ABS材料(尤其是使用溴代三嗪作为溴系阻燃剂的情况下)。同时该材料阻燃测试结果更优,且维卡软化温度也能有一定提升,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本申请的增强阻燃型PC/ABS合金材料相对于其他耐热塑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直接用于注塑成型
[0105]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