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411121631.9 申请日 2024-08-15
公开(公告)号 CN118986053A 公开(公告)日 2024-11-22
申请人 浙江锦源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胡锦轩; 第一发明人 胡锦轩
权利人 浙江锦源实业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浙江锦源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嘉兴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茶园北路188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4019
主IPC国际分类 A45C13/26 所有IPC国际分类 A45C13/26A45C5/14A45C15/00A45C13/00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嘉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黄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包括两条伸缩拉杆、拉杆上架以及拉杆把手,拉杆上架的下端固定设有储物装置;储物装置包括盒体以及盒盖,盒体的上端与拉杆上架连接,盒体的前端朝向后方凹陷形成储物腔,盒盖匹配设于储物腔的前端,盒盖的下端与盒体铰接,盒盖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在盒盖关闭时 锁 住盒盖的 开关 机构,盒体上的盒盖通过侧向开合的方式进行打开以及关闭,在箱包竖直放置时,储物腔朝向一侧,箱包拖行时,储物腔朝向下方,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液体渗透进入到储物盒内的几率,提高储物盒的防 水 效果;此外,盒盖打开后,各种小物品均能直接进行存取,提高了便利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包括两条伸缩拉杆(1)、拉杆上架(2)以及拉杆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架(2)的下端固定设有储物装置(4);
所述储物装置(4)包括盒体(5)以及盒盖(6),所述盒体(5)的上端与拉杆上架(2)连接,所述盒体(5)的前端朝向后方凹陷形成储物腔(7),所述盒盖(6)匹配设于储物腔(7)的前端,所述盒盖(6)的下端与盒体(5)铰接,所述盒盖(6)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在盒盖(6)关闭时住盒盖(6)的开关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拉杆上架(2)上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连接件(17),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一端由上方伸入储物腔(7)内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与盒盖(6)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盒盖(6)内端的第一母扣以及设于第一连接件(17)上的第一公扣,所述盒盖(6)在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公扣在第一连接件(17)的带动下通过左右的移动与第一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架(2)上设有左右移动的推扭,所述拉杆上架(2)上开设有与推扭对应的第一连接口(14),所述第一连接口(14)的长度方向沿着推扭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口(14)通过设于拉杆上架(2)内的连通孔(15)与储物腔(7)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17)设于连通孔(15)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一端通过连通孔(15)伸入储物腔(7)内连接第一公扣,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另一端与推扭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4)前后两端的距离小于推钮(13)以及第一连接件(17)前后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上端通过与连接口(14)匹配的连接(18)与推钮(13)连接,所述推钮(13)与第一连接件(17)共同夹住连接口(14)前后两端的边沿设置,所述推扭与连接块(18)通过竖直穿过第一连接件(17)与连接块(18)的螺栓螺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7)连接有弹水平设置的弹性复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7)移动使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脱离时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弹性蓄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横向弹簧(22)以及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水平设于第一连接件(17)的一侧,所述连接柱(21)朝向第一公扣脱离第一母扣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弹簧(22)套设在连接柱(21)上,所述横向弹簧(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7)连接,所述横向弹簧(22)的另一端与连通孔(15)的内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拉杆上架(2)上并进行竖向移动的第二连接件(30),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一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与盒盖(6)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盒盖(6)内端的第二母扣以及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的第二公扣,所述第二公扣在第二连接件(30)的带动下通过竖向的移动与第二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架(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28),所述第二连接口(28)内匹配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按钮(29),所述拉杆上架(2)内具有内腔(27),所述内腔(27)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口(28)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匹配设于内腔(27)内上下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与按钮(29)连接,所述内腔(27)的底部开设有竖直连通储物腔(7)上端的通孔(37),所述第二连接件(30)通过穿过通孔(37)的连接杆(32)与第二公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下端与内腔(27)的底部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纵向弹簧(31),所述纵向弹簧(3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0)的下端以及内腔(27)的底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30)在纵向弹簧(31)弹力的推动下顶在内腔(27)的顶部。
10.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箱包拉杆组件,所述箱包拉杆组件安装于箱包体上,所述箱包体的下端安装有滚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

背景技术

[0002]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一种类型。出门在外,免不了会携带一些会经常取用的小物品,例如身份证、车票以及充电宝等,这些物品如果直接放置在行李箱内,则不便于随时取用,如果放置在衣服以及裤子的口袋里,则在掏出口袋里的物品时容易带出其他物品,而不自知,容易造成遗失,而对于充电宝等具有较大体积以及重量的物品,放置在衣服以及裤子的口袋里,加重了衣服与裤子的负担,对于正常的行动非常不便;对于女士来说,部分女士出门会携带挎包,可以将小件物品放置在挎包内,但是对于没有挎包携带的女士以及男士来说,只能将小件的物品放置在行李箱或者衣服以及裤子的口袋里。
[0003]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5030674U”的“一种带充电宝存放装置的箱包拉杆上架及箱包”发明专利中记载了:所述箱包拉杆上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用于放置拉杆的通孔,所述箱包拉杆上架的下端部固定设置一充电宝存放装置,所述充电宝存放装置位于两个拉杆之间;所述充电宝存放装置具有一用于存放充电宝的凹槽,所述箱包拉杆上架在与所述充电宝存放装置相接触的部位开设有一用于供充电宝通过的开口。
[0004] 对于上述的专利来说,存放装置内虽然可以放置充电宝,但是存放装置的开口朝上设置,在雨天出门或者有液体淋在箱包上时,雨以及液体容易沿着开口进入到存放装置内;此外,上述的专利仅针对充电宝进行设计,不适合放置其他的小物品,尤其是柔软的缺少刚性的小物品。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
[0006]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0007] 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包括两条伸缩拉杆、拉杆上架以及拉杆把手,所述拉杆上架的下端固定设有储物装置;
[0008] 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的上端与拉杆上架连接,所述盒体的前端朝向后方凹陷形成储物腔,所述盒盖匹配设于储物腔的前端,所述盒盖的下端与盒体铰接,所述盒盖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在盒盖关闭时住盒盖的开关机构。
[0009]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拉杆上架上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由上方伸入储物腔内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与盒盖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0010]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盒盖内端的第一母扣以及设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公扣,所述盒盖在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公扣在第一连接件的带动下通过左右的移动与第一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11]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上架上设有左右移动的推扭,所述拉杆上架上开设有与推扭对应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长度方向沿着推扭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设于拉杆上架内的连通孔与储物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连通孔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连通孔伸入储物腔内连接第一公扣,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推扭连接。
[0012]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口前后两端的距离小于推钮以及第一连接件前后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通过与连接口匹配的连接与推钮连接,所述推钮与第一连接件共同夹住连接口前后两端的边沿设置,所述推扭与连接块通过竖直穿过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块的螺栓螺接。
[0013]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有弹水平设置的弹性复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使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脱离时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弹性蓄力。
[0014]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横向弹簧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水平设于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所述连接柱朝向第一公扣脱离第一母扣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所述横向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横向弹簧的另一端与连通孔的内壁连接。
[0015]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拉杆上架上并进行竖向移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与盒盖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0016]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盒盖内端的第二母扣以及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公扣,所述第二公扣在第二连接件的带动下通过竖向的移动与第二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17]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上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内匹配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按钮,所述拉杆上架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匹配设于内腔内上下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按钮连接,所述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竖直连通储物腔上端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穿过通孔的连接杆与第二公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内腔的底部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
[0018]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纵向弹簧,所述纵向弹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以及内腔的底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在纵向弹簧弹力的推动下顶在内腔的顶部。
[0019] 一种箱包,包括上述的箱包拉杆组件,所述箱包拉杆组件安装于箱包体上,所述箱包体的下端安装有滚轮。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21]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盒体上的盒盖通过侧向开合的方式进行打开以及关闭,在箱包竖直放置时,储物腔朝向一侧,箱包拖行时,储物腔朝向下方,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液体渗透进入到储物盒内的几率,提高储物盒的防水效果;此外,盒盖打开后,各种小物品均能直接进行存取,提高了便利性。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图1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0026] 图5是图4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图1的正视截面示意图;
[0028] 图7是图6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图1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图9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是图10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是图9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是图1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1、伸缩拉杆;2、拉杆上架;3、拉杆把手;4、储物装置;5、盒体;6、盒盖;7、储物腔;8、底板;9、转动部;10、侧板;11、转动孔;12、后板;13、推钮;14、第一连接口;15、连通孔;16、锁扣结构;17、第一连接件;18、连接块;19、安装孔;20、螺孔;21、连接柱;22、横向弹簧;23、第一弹力臂;24、第一扣位;25、第二弹力臂;26、第二扣位;27、内腔;28、按动孔;29、按钮;30、第二连接件;31、纵向弹簧;32、连接杆;33、第三弹力臂;34、第三扣位;35、第四弹力臂;36、第四扣位;3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一种带储物装置的箱包拉杆组件及箱包,包括两条伸缩拉杆1、拉杆上架2以及拉杆把手3,两条伸缩拉杆1竖直设置,拉杆上架2连接在两条伸缩拉杆1之间,拉杆把手3连接两条伸缩拉杆1的上端,上述采用现有技术,具体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采用常规结构,不进行赘述,另,本发明中方位的表述均基于箱包拉杆组件竖直状态下的各方向;
[0039] 所述拉杆上架2的下端固定设有储物装置4,储物装置4用于存放小件物品;
[0040] 所述储物装置4包括盒体5以及盒盖6,所述盒体5的上端与拉杆上架2连接,所述盒体5的前端朝向后方凹陷形成储物腔7,所述盒盖6匹配设于储物腔7的前端,盒盖6关闭后,盒盖6的前端与盒体5的前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齐平设置,所述盒盖6的下端与盒体5铰接,所述盒盖6的上端可绕其与盒体5的铰接处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盒盖6的关闭与打开,所述盒盖6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在盒盖6关闭时锁住盒盖6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用于在盒盖6关闭时锁住盒盖6,避免盒盖6在不需要的时候自行打开而造成盒体5内的物品掉落出来。
[0041] 将箱包拉杆组件安装于行李箱包上时,储物装置4位于行李箱包的背部,并且储物腔7朝向行李箱包的外侧方向设置。
[0042] 盒体5上的盒盖6通过侧向开合的方式进行打开以及关闭,在箱包竖直放置时,储物腔7朝向一侧,箱包拖行时,储物腔7朝向下方,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液体渗透进入到储物盒内的几率,提高储物盒的防水效果;此外,盒盖6打开后,各种小物品均能直接进行存取,提高了便利性。
[0043]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拉杆上架2上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连接件17,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一端由上方伸入储物腔7内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与盒盖6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0044]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盒盖6内端的第一母扣以及设于第一连接件17上的第一公扣,所述盒盖6在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相对应,所述第一母扣的后端朝向第一公扣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公扣的前端朝向第一母扣的方向弯折,具体的,第一母扣位于第一公扣的左侧,第一母扣的后端朝向右侧弯折,第一公扣的前端朝向左侧弯折,所述第一公扣在第一连接件17的带动下通过左右的移动与第一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45] 盒盖6关闭需要锁住盒盖6时,第一连接件17带动第一公扣朝向第一母扣的方向移动,即,第一公扣朝向左侧移动,使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相勾连,从而将盒盖6与拉杆上架2相连接,通过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拉住盒盖6,避免盒盖6朝向前方自行转动;盒盖6打开时,第一连接件17带动第一公扣朝向远离第一母扣的方向移动,即,第一公扣向右侧移动,使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相脱离,从而盒盖6失去约束,可以进行转动。
[0046] 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快速的锁住盒盖6以及进行盒盖6的解锁。
[0047]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母扣包括第一弹力臂23以及第一扣位24,所述第一弹力臂23的前端与盒盖6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弹力臂23的后端朝向第一公扣的方向凸出设有第一扣位24,具体的,第一弹力臂23的后端朝向右侧凸出设有第一扣位24;所述第一公扣包括第二弹力臂25以及第二扣位26,所述第二弹力臂25的后端与第一连接件17连接,所述第二弹力臂25的前端朝向第一母扣的方向凸出设有第二扣位26,具体的,第二弹力臂25的前端朝向左侧凸出设有第二扣位26;所述第一扣位24与第二扣位26相对应,所述第一扣位24的前端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扣位26的后端具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扣位24的前端勾在第二扣位26的后端,从而能够使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能够在水平移动的方式下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48]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上架2上设有左右移动的推扭,所述拉杆上架2上开设有与推扭对应的第一连接口14,所述第一连接口14的长度方向沿着推扭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口14通过设于拉杆上架2内的连通孔15与储物腔7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17设于连通孔15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一端通过连通孔15伸入储物腔7内连接第一公扣,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另一端与推扭连接。
[0049] 更具体的,所述连接口14开设于拉杆上架2的上端,所述连接口14、连通孔15以及储物腔7竖直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上端连接推扭,第一连接件17的下端连接第一公扣。
[0050] 通过推动推扭,带动第一连接件17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公扣移动与第一母扣相勾连以及脱离。
[005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14前后两端的距离小于推钮13以及第一连接件17前后两端的距离,即,连接口14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推扭以及第一连接件17前后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件17的上端通过与连接口14匹配的连接块18与推钮13连接,所述推扭的下端、连接块18以及第一连接件17的上端呈“工”字形连接设置,从而使所述推钮13与第一连接件17共同夹住连接口14前后两端的边沿设置,所述推扭与连接块18通过竖直穿过第一连接件17与连接块18的螺栓螺接。
[0052] 通过此方式,便于推钮13与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并且推钮13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17的上端夹住连接口14的边沿,以及通过与连接口14匹配的连接块18连接推钮13与第一连接件17,从而连接口14对推钮13以及第一连接件17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以及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连接件17在移动时晃动而造成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的位置不对应。
[0053] 此外,通过螺栓可以调节推钮13与第一连接件17夹紧连接口14边沿的松紧度。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7上具有竖直贯穿的安装孔19,并且安装孔19贯穿连接块18设置,推扭的下端具有与安装孔19对应的螺孔20,螺栓穿过安装孔19后与螺孔20螺接从而锁紧。
[005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7连接有弹力水平设置的弹性复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7移动使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脱离时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弹性蓄力。
[0055] 即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趋向于带动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相勾连,通过此方式,在盒盖6关闭后,在弹力的推动下,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会保持勾连的状态,没有外力的驱动下,第一公扣不会自由移动而与第一母扣脱离。
[0056]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横向弹簧22以及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水平设于第一连接件17的一侧,所述连接柱21朝向第一公扣脱离第一母扣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弹簧22套设在连接柱21上,所述横向弹簧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7连接,所述横向弹簧22的另一端与连通孔15的内壁连接。
[0057] 从而将横向弹簧22设置于第一公扣脱离第一母扣时移动的方向,在第一公扣脱离第一母扣时,第一连接件17的移动压缩横向弹簧22;在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勾连时,横向弹簧22的弹力推动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保持勾连。
[0058]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5上设有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储物腔7内并靠近储物腔7的底部设置,所述盒盖6的后端设有转动部9,所述转动部9上水平贯穿设有与转轴匹配的转动孔11,所述转轴穿过转动孔11设置。
[0059] 转动部9与盒盖6的下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盒盖6的下端能够绕转动部9转动,由于盒盖6关闭后,盒盖6的前端与盒体5的前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因此打开盒盖6时,需要用手抠盒盖6的上端,比较费力,通过此结构,在打开盒盖6时,向后按动盒盖6的下端,使盒盖6的下端向后方转动,从而带动储物盒盖6的上端朝向前方转动,从而便于打开储物盒盖6;此外,盒盖6的下端朝向后方转动时,在其转动的极限位置,盒盖6的下端抵在储物腔7的后端,从而对盒盖6进行限位,从而使盒盖6打开后能够倾斜的保持一定的度,便于取放物品。
[0060]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6的后端朝内延伸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位于转动部9的上方,盒盖6关闭时,所述底板8的后端抵在储物腔7的后端,所述底板8作为放入储物装置4内物品的支撑
[0061] 所述盒盖6的左右两侧均朝向盒体5的方向延伸形成可插入储物腔7内的侧板10,所述侧板10与储物腔7左右两侧内壁相贴设置,通过两侧的侧板10能够挡住放入储物装置4,避免在打开盒盖6时,物品从盒盖6的两侧掉落;此外盒盖6关闭时,侧板10抵在储物腔7的后端,从而对盒盖6进行限位,避免储物盒盖6继续朝后转动。
[0062] 所述底板8的内端朝上延伸有与两侧的侧板10的内端连接的后板12,所述盒盖6、底板8、后板12与两侧的侧板10合围形成开口朝上的插盒,插盒位于盒盖6上跟随盒盖6进行转动,将物品放入插盒内,随着盒盖6的关闭而位于储物腔7内,盒盖6打开时,将插盒转出储物腔7内,便于取放物品。
[0063] 一种箱包,包括上述的箱包拉杆组件,所述箱包拉杆组件安装于箱包体上,所述箱包体的下端安装有滚轮。
[0064] 实施例2
[0065]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关结构的具体实施结构。
[0066]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件30,所述第二连接件30设于拉杆上架2上并进行竖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一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与盒盖6的后端可拆卸连接,盒盖6关闭时,通过拉杆上架2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盒盖6,从而将盒盖6锁住,当盒盖6需要打开时,断开第二卡扣结构,盒盖6失去约束可以进行转动;
[0067]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所述盒盖6在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二母扣的前端与盒盖6内端连接,所述第二母扣的后端朝向第二公扣的方向弯折,具体的,第二母扣的方向朝向下方弯折;所述第二公扣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所述第二公扣的前端朝向第二母扣的方向弯折,具体的,第二公扣的前端朝向上方弯折,所述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相对应,所述第二公扣在第二连接件30的带动下通过竖向的移动与第二母扣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68] 盒盖6关闭需要锁住盒盖6时,第二连接件30带动第二公扣朝向第二母扣的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二公扣朝向上方移动,使第二公扣与第二母扣相勾连,从而将盒盖6与拉杆上架2相连接,通过第二公扣与第二母扣拉住盒盖6,避免盒盖6朝向前方自行转动;盒盖6打开时,第二连接件30带动第二公扣朝向远离第二母扣的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二公扣朝下移动,使第二公扣与第二母扣相脱离,从而盒盖6失去约束,可以进行转动。
[0069] 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快速的锁住盒盖6以及进行盒盖6的解锁。
[0070] 具体的,所述第二母扣包括第三弹力臂33以及第三扣位34,所述第三弹力臂33的前端与盒盖6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三弹力臂33的后端朝向下方朝凸出设有第三扣位34;所述第二公扣包括第四弹力臂35以及第四扣位36,所述第四弹力臂35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所述第四弹力臂35的前端朝向上方凸出设有第二扣位26;所述第三扣位34与第四扣位36相对应,第三扣位34抵在第四扣位36的后端,所述第三扣位34的前端具有第三平面,所述第四扣位36的后端具有第四平面,所述第三扣位34的前端勾在第四扣位36的后端,从而能够使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能够在竖直移动的方式下进行勾连以及脱离。
[0071]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上架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28,优选的,第二连接口28竖直开设于拉杆上架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口28内匹配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按钮29,按钮29可通过施加竖向的压力进行按动,所述拉杆上架2内具有内腔27,所述内腔27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口28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匹配设于内腔27内上下活动,第二连接件30的长度与宽度均小于内腔27的长度与宽度,使得第二连接件30在内腔27内上下移动时不会产生晃动,第二连接件30的高度小于内腔27的高度,使得内腔27的竖向上具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二连接件30移动,第二连接口28的尺寸小于内腔27的尺寸,用于将第二连接件30限制在内腔27内,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与按钮29连接,所述内腔27的底部开设有竖直连通储物腔7上端的通孔37,通孔
37内穿过设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连接杆32的下端连接第二公扣,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下端与内腔27的底部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通过弹性机构的弹力向上顶起第二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0依靠弹力向上移动。
[0072] 盒盖6需要关闭时,按下按钮29,使第二连接件30带动第二公扣下移,然后关闭盒盖6,放开按钮29,第二连接件30在弹力的带动下上移,进行复位,从而将第二公扣的第四扣位36,卡在第二母扣的第三扣位34的前端,进而使位于拉杆上架2上的第二连接件30通过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的连接拉住盒盖6,由于第二公扣上的第四扣位36抵在第二母扣上的第三扣位34的前端,从而限制了盒盖6向前方转动,从而将盒盖6锁紧;需要打开盒盖6时,按下按钮29,第二连接件30带动第二公扣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公扣上的第四扣位36让开位置,使第二母扣上的第三扣位34失去抵挡,从而能够将盒盖6向前方转动。
[0073]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纵向弹簧31,所述纵向弹簧3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0的下端以及内腔27的底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30在纵向弹簧31弹力的推动下顶在内腔27的顶部。
[007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7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76]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