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授权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未缴年费; |
专利有效性 | 失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请号 | CN201210240943.2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申请人 | 重庆中南橡胶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邹渝; 旷荣南; | 第一发明人 | 邹渝 |
权利人 | 重庆中南橡胶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重庆中南橡胶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重庆市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重庆市渝北区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87号地块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
主IPC国际分类 | C08K13/02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3/36 ; C08K5/40 ; C08K5/378 ; C08K5/47 ; C08K5/18 ; C08K5/37 ; C08L9/06 ; B65G15/32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3 | 专利文献类型 | B |
专利代理机构 | 专利代理人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耐磨耐热输送带,其中,主要包括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和促进剂,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混合组成,补强体系由炉法 炭黑 和白炭黑组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输送带耐热性能好却 耐磨性 能差或者耐磨性能好却耐热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耐磨性能好的同时又兼顾耐热性能好的一种耐磨耐热输送带。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耐磨耐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组分由丁苯胶,氧化锌,硬脂酸,石蜡,树脂,松焦油、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组成,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和促进剂,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混合组成,补强体系由炉法炭黑和白炭黑组成;所述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硫化剂1.5-3.5份,促进剂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耐磨耐热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 背景技术 [0002] 输送带又叫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目前,各种特殊性能的输送带已被广泛应用,而在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输送带中,耐热输送带和耐磨输送带的要求却无法共有,即具有耐磨性能的输送带却不具备耐热性,而具有耐热性能的输送带却不具备耐磨性。耐热输送带使输送带具有很好的耐热性,避免输送带在高温、高热使用过程中出现变硬、龟裂等早期老化现象,而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磨损的现象,继而影响输送带使用寿命;耐磨输送带通常是为了避免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磨损,从而导致输送带使用寿命缩短的现象。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又常有高温、高热存在,如长时间在高温、高热下应用,就必然会出现由于输送带的耐热性能差出现变硬、龟裂等早期老化现象,继而影响输送带使用寿命。因此,可看出,在市场上急需一种耐磨、耐热性都很好的输送带,而在国家标准中,普通输送带标准对耐磨性能做出要求,而却未对耐热性能做出要求,或者在耐热输送带标准中又只对耐热性能做出要求,而却未对耐磨性能做出要求,可见,两者性能共有的输送带尚缺少技术支持,因此,既耐磨又耐热的输送带则就成为研究的焦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输送带耐热性能好却耐磨性能差或者耐磨性能好却耐热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耐磨性能好的同时又兼顾耐热性能好的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其中,主要包括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和促进剂,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混合组成,补强体系由炉法炭黑和白炭黑组成。 [0005]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主要包括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和促进剂,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混合组成,补强体系由炉法炭黑和白炭黑组成。TMTD的化学名称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M的化学名称为一硫代四甲基秋兰姆,DTDM的化学名称为4,4'-二硫代二吗啉,三者均是耐热性能优异的硫化剂, DM化学名称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 CZ的化学名称为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NOBS的化学名称为2-(4-吗啉硫代)苯并噻唑,三者均是耐热性能优异的促进剂,防老体系中的防D的化学名称为N-苯基-2-萘胺,4010NA的化学名称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MB的化学名称为2-巯基苯并咪唑,BLE的化学名称为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均是耐热性能优异的防老剂品种,采用三种硫化剂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三种的混合与三种促进剂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三种的混合配合使用,体现出优异的耐热性能,补强体系中的炉法炭黑是将气态烃、液态烃或其混合作为原料,供以适量的空气,在反应炉内形成密闭的湍流系统,将一部分原料烃和空气燃烧产生高温,使另一部分裂解产生炭黑,生成的炭黑悬浮在烟气,经冷却、过滤、收集、造粒为产品,白炭黑为白色粉末状的,X-射线为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炉法炭黑和白炭黑不但具有优良的补强、耐磨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因此,采用耐热性能优异的硫化剂、促进剂及耐热性能优异的防老体系,加上耐热性能和耐磨性能均优良的补强体系进行配合,可得到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的输送带。 [0006] 进一步, 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其中,所述的硫化剂、促进剂、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的质量份数如下:硫化剂 1.5-3.5份,促进剂 1.5-3.5份;防老体系 2-4份;补强体系 40-80份,此配比可达到耐磨耐热性能均优异的效果。 [0007] 更进一步,限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强体系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炉法炭黑10-60份 ,白炭黑10-60份。 [0008] 再进一步,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其中,所述的炉法炭黑由高耐磨炭黑、中超耐磨炭黑、快压出炭黑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中超耐磨炭黑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和老化性能,高耐磨炭黑次之,两者均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快压出炭黑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和老化性能优良,具有优越的耐热性能。 [0009]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由于硫化体系中的硫化剂和促进剂类型均为耐热性能优异材料,防老体系中的材料类型均为防老性好、耐热性能优异的材料,补强体系的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采用三种体系材料相配合制造成的输送带,相对于传统的耐磨输送带或者耐热输送带,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耐磨耐热输送带,其中,主要包括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和促进剂,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混合组成,补强体系由炉法炭黑和白炭黑组成;硫化体系,硫化剂1.5-3.5份,促进剂1.5-3.5份;防老体系2-4份;补强体系40-80份,其中,炉法炭黑10-60份,白炭黑10-60份;炉法炭黑由高耐磨炭黑、中超耐磨炭黑、快压出炭黑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组成。 [0012] 本发明实施例各组分及份数配比,如下表所示: [0013] [0014] 下面以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0015] 实施例一: [0016] 硫化剂:TMTD1.5份、DTDM1.5份,促进剂:DM2份,防老体系:MB1.5份、4010NA2.5份,补强体系:中超耐磨炭黑20份、快压出炭黑20份、白炭黑2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17] 实施例二:硫化剂:TMTD3.5份,促进剂:DM1.5份,防老体系:MB1.5份,补强体系:中超耐磨炭黑10份、白炭黑6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 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18] 实施例三:硫化剂:TMTD2.5份、TMTM1份,促进剂:CZ1份、NOBS0.5份,防老体系:4010NA1份、防D0.5份、BLE0.5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10份、快压出炭黑10份、白炭黑 6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19] 实施例四:硫化剂:TMTD0.5份、DTDM0.5份、TMTM0.5份,促进剂:DM0.5份、CZ0.5份、NOBS0.5份,防老体系:MB0.5份、4010NA0.5份、防D0.5份、BLE0.5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10份、中超耐磨炭黑10份、快压出炭黑10份、白炭黑2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0] 实施例五:硫化剂:TMTD0.5份、DTDM1.5份、TMTM0.8份,促进剂:DM0.8份、CZ1.5份、NOBS0.6份,防老体系:MB1.5份、4010NA0.6份、防D0.6份、BLE0.6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15份、中超耐磨炭黑15份、快压出炭黑15份、白炭黑25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1] 实施例六:硫化剂:DTDM1.8份、TMTM1.2份,促进剂:DM1.8份、NOBS1.2份,防老体系:MB2份、防D1.6份,补强体系:中超耐磨炭黑10份、快压出炭黑15份、白炭黑15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2] 实施例七:硫化剂:TMTD1份、DTDM1.5份、TMTM1份,促进剂:DM1份、CZ1.5份、NOBS1份,防老体系:MB1份、4010NA1份、防D1份、BLE1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20份、中超耐磨炭黑10份、快压出炭黑15份、白炭黑3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3] 实施例八:硫化剂:TMTD2份、DTDM1.5份,促进剂:DM2份、CZ1.5份,防老体系:防D2份、BLE2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10份、快压出炭黑10份、白炭黑6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4] 实施例九:硫化剂:TMTD1.5份、DTDM1.0份、TMTM0.5份,促进剂:DM1.0份、CZ1.0份、NOBS0.5份,防老体系:MB1份、4010NA1份、防D1份、BLE1份,补强体系:高耐磨炭黑20份、中超耐磨炭黑20份、快压出炭黑20份、白炭黑10份,其他成分:丁苯胶10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石蜡2份,树脂12份,松焦油3份。 [0025] 下面对传统的耐磨输送带和耐热输送带与按上述实施例中各组配方制成的新型耐磨耐热输送带进行强磨损和强耐热的实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0026] [0027] 从以上检测数据可看出,上述实施例均可达到标准要求的耐热耐磨性能要求,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耐热、普通耐磨输送带,且实施例一为最优配方。 [0028] 当然,硫化剂由TMTD、TMTM、DTDM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三种混合组成,促进剂由DM、CZ、NOBS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三种混合组成,防老体系由防D、4010NA、MB、BLE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