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应激通路的调节剂

申请号 CN201780042069.2 申请日 2017-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9641844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1
申请人 卡里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艾伯维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C.西德劳斯基; M.普利什切夫; J.M.弗罗斯特; L.A.布莱克; X.许; R.F.斯韦斯; L.石; Q.I.张; Y.童; C.W.哈钦斯; S.郑; M.J.达特;
摘要 本文提供适用于调节整合应激反应(ISR)并 治疗 相关 疾病 、病症和病状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权利要求

1.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说明书全文

整合应激通路的调节剂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6年5月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332,278的优先权,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0003] 在后生动物中,各种不同的应激信号在共同效应子(翻译起始因子eIF2α)的丝酸51处的单一磷酸化事件处聚集。此步骤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通过四种eIF2α激酶实施:响应
于内质网(ER)中的未折叠蛋白的积聚的PERK、响应于氨基酸饥饿和UV光的GCN2、响应于病
毒感染和代谢应激的PKR以及响应于血红素缺乏的HRI。信号传导通路的此集合被称为“整
合应激反应”(ISR),因为它们在相同的分子事件上聚集。eIF2α磷酸化引起翻译的减弱,其
结果是允许细胞应对变化的应激(Wek,R.C.等人,Biochem Soc Trans(2006)34(Pt 1):7‑
11)。
[0004] eIF2(其包含三种亚基α、β和γ)结合GTP和引发剂Met‑tRNA 以形成三元复合物(eIF2‑GTP‑Met‑tRNAi),其进而与40S核糖体亚基缔合,从而扫描mRNA的5’UTR以选择起始
AUG密码子。在其α亚基磷酸化之后,eIF2变成其GTP交换因子(GEF)eIF2B的竞争性抑制剂
(Hinnebusch,A.G.和Lorsch,J.R.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 Biol (2012)4(10))。磷
酸化的eIF2与eIF2B的紧密和非生产性结合阻止具有GTP的eIF2复合物的加载,从而阻断三
元复合物的形成并减少翻译起始(Krishnamoorthy,T.等人,Mol Cell Biol(2001) 21
(15):5018‑5030)。因为eIF2B与eIF2相比较不丰富,所以总eIF2 的仅一小部分的磷酸化对
细胞中的eIF2B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0005] eIF2B是一种复杂的分子机器,由五种不同的亚基构成,eIF2B1 到eIF2B5。eIF2B5催化GDP/GTP交换反应,并且与部分同源的亚基eIF2B3一起组成“催化核心”(Williams,
D.D.等人,J Biol Chem(2001) 276:24697‑24703)。剩余的三种亚基(eIF2B1、eIF2B2和
eIF2B4)彼此也是高度同源的并且形成为eIF2B的底物eIF2提供结合位点的“调节亚复合
物”(Dev,K.等人,Mol Cell Biol(2010)30:5218‑5233)。GDP与 eIF2中的GTP的交换由其专
用的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eIF2B 催化。eIF2B在细胞中作为十聚体(B12 B22 B32 
B42 B52)或两个五聚体的二聚体存在(Gordiyenko,Y.等人,Nat Commun(2014)5:3902; 
Wortham,N.C.等人,FASEB J(2014)28:2225‑2237)。分子诸如ISRIB 与eIF2B二聚体相互作
用并使eIF2B二聚体构象稳定化,从而增强固有的GEF活性并且使细胞对于eIF2α的磷酸化
的细胞作用较不敏感 (Sidrauski,C.等人,eLife(2015)e07314;Sekine,Y.等人,Science
(2015) 348:1027‑1030)。由此,可调节eIF2B活性的小分子治疗剂可具有减弱UPR的PERK分
支和总体ISR的潜,并且因此可用于预防和/ 或治疗各种疾病,诸如神经变性疾病、脑白
质营养不良、癌症、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于调节eIF2B(例如,eIF2B的活化)和减弱 ISR信号传导通路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eIF2B调节剂(例如,
eIF2B活化剂),其包含式 (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合物、互变异
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
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以用于治疗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所述疾病或病症例如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癌症、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
性疾病或与eIF2B或ISR通路(例如,eIF2通路)中的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
[0007]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式(I)的化合物:
[0008]
[0009]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杂环基或立方烷基,其中每个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
X 1 2
杂环基或立方烷基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L和L各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C2‑C6亚烯
C
基、2‑7元杂亚烷基、O或NR ,其中每个C1‑C6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2‑7元杂亚烷基任选地被
X 1 2
1‑5个R取代;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甲烷氧基‑C1‑C6烷基;A和W各自独立地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苯基或5‑6元杂芳
Y X
基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
卤代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A B C B D B C D D E D
基、氰基、–OR、–NRR、–NRC(O)R、–C(O)NRR、–C(O)R、–C(O)OH、–C(O)OR 、–SR 、–S(O)R 、–D D D 2 Y
S(O)2R、‑OS(O)R 、–OS(O)2R和G ;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A B C B D B C D D
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NRC(O)R 、–C(O)NR R 、–C(O)R 、–C(O)OH、–C(O)OR 、–SF D D 1 Y
(R)m、–S(O)R 、–S(O)2R 和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 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
X 1 2
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杂环基、芳基或杂芳基环;每个G 和G独立地是
C3‑C6环烷基、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C3‑C6环烷基、 4‑7元杂环基、芳
Z Z
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3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
A B C B D B C
基‑C1‑C6烷基、卤代基 ‑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R 、–NR C(O)R、–C(O)NR R、–CD D D A
(O)R 、–C(O)OH、–C(O)OR 和–S(O)2R ;每个R 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CB C D D B C B
(O)NR R、–C(O)R、–C(O)OH或–C(O)OR ;R和R中的每个独立地是氢或C1‑C6烷基;或者R 和
C Z D
R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3个R 取代的3‑7元杂环基环;每个R 独立地是
C1‑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其中每个C1‑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
G E F
C1‑C6烷基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每个R
G
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或卤代基;每个R独立地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芳基或5‑6
H H
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5个R取代;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 m是1、3或
5;并且t是0或1。
[001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X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 4‑6元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
X
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
[2.2.1] 庚烷、双环[2.2.2]辛烷、双环[2.1.1]己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
X
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2.2.2]
X
辛烷、双环[2.1.1]己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个R基团取代。在一
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X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1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是C1‑C6烷
A D D E B D B C D
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OS(O)2R、–S(O)2R、–SR、NRC(O)R 、–C(O)NRR 、–C(O)R 、–B C 2
C(O)OH、 NRR或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 N(CH3)2、NHC(O)CH3、OC(O)
D
CH3、C(O)NH2、OS(O)2CH3、‑S(O)2CH3、 ‑S(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在X A B C D
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或NRR (例如,氧代基、OH、OCH3、 N(CH3)2或OC(O)R)。在
2
一些实施方案中,G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 (例如,噁二唑基或四唑基)。
X
[00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0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 是
[00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O或NRC,其中杂X 1 2
亚烷基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 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
X 1 2
1‑5个R取代的 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两者均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
X 1 2
R取代的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中的一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或C2‑C6
1 2
亚烯基,并且L和L 中的另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C2‑C6亚烯
X 1 2
基和 2‑7元杂亚烷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两者均是C1‑C6
X
亚烷基或C2‑C6亚烯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和C2‑C6亚烯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在
1 2 X
一些实施方案中, L和L两者均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C2‑C6亚烯基。
[001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X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O)2RD、–S(O)D E B D B C D B C 2
2R、–SR 、NRC(O)R、–C(O)NRR 、–C(O)R 、–C(O)OH、NRR或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C(O)NH2、 OS(O)2CH3、‑S(O)2CH3、‑S(O)2CH2CH3、CD X A B C
(O)OH、OC(O)R、‑C(O)CH3或‑S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 或NRR (例如,氧
D 2
代基、OH、OCH3、N(CH3)2或OC(O)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例如,噁二
唑基或四唑基)。
[00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 CH2CH2‑*、CH2CH2CH2‑*、CH2‑*、CH2C(O)‑*、CH=CH‑*、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 NH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CH(OH)‑*、CH(OH)CH2CH2‑*、 CH2CH(OH)‑*、CH2NHC(O)‑*、NHC(O)OCH2‑*、O‑*、NH‑*、 S(O)2CH‑*、S(O)2CH2CH2‑*、S(O)2CH2CH2O‑*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CH2NH‑*、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 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 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独立地选自CH2O‑*和 CH=CH‑*,L独立地
选自CH2O‑*、CH2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NH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CH(OH)‑*、 CH(OH)CH2CH2‑*、CH2CH(OH)‑*、CH2NHC(O)‑*、‑NHC(O)
OCH2‑*、 O‑*、NH‑*、S(O)2CH2‑*、S(O)2CH2CH2‑*、S(O)2CH2CH2O‑*或 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是CH2O‑*,L 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
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
[001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01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01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独立地是苯基或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
自独立地是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杂芳基(例如,单环杂芳基或双环杂
芳基)。
[001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单环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 是双环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10元杂芳基、9元杂芳基、 6元杂芳基或5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
含氮杂芳基、含氧杂芳基或含硫杂芳基。
[001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020]
[0021]
[00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0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Y Y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
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A B C D D F D
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R 、–C(O)R 、–C(O)OH、–C(O)OR、–S(R)m、–S(O)2R
1
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噁二
Y
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02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02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02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02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02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02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0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031]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式(I‑a)的化合物:
[0032]
[0033]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杂环基或立方烷基,其中每个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
X 1 2
杂环基或立方烷基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L和L各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C2‑C6亚烯
基或2‑7元杂亚烷基,其中每个C1‑C6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 2‑7元杂亚烷基任选地被1‑5个
X 1 2
R取代;R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甲硅烷氧基 ‑C1‑C6烷基;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苯基或5‑6元杂芳基
Y X
任选地被1‑5个R取代;每个R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
A B C
代基‑C1‑C6烷基、氨基 ‑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B D B C D D E D D Y
NRC(O)R、–C(O)NRR、–C(O)R、–C(O)OH、–C(O)OR、–SR 、–S(O)R 和–S(O)2R ;每个R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B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 、–NRR、–NRC(O)R 、–C(O)B C D D F D D 1 Y
NRR、–C(O)R、–C(O)OH、–C(O)OR、–S(R)m、–S(O)R、–S(O)2R 和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
X
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杂环基、芳
1
基或杂芳基环;每个G独立地是C3‑C6环烷基、 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
Z Z
C3‑C6环烷基、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3个R取代;每个R 独立地选自
A
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B D B C D D D A
NRR、–NR C(O)R、–C(O)NRR 、–C(O)R、–C(O)OH、–C(O)OR 和–S(O)2R ;每个R独立地是氢、 
B C D D B C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C(O)NRR 、–C(O)R、–C(O)OH 或–C(O)OR ;R 和R中的每个
B C Z
独立地是氢或C1‑C6烷基;或者R和R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3个R 取代的
D
3‑7元杂环基环;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其中每个C1‑
G E
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
F G
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或卤代基;每个R独立地是芳基或
H H
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芳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5个 R取代;每个R 独立地是C1‑C6
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m是1、 3或5;并且t是0或1。
[003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b)的化合物:
[0035]
[0036]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37] 其中D是(1,2,3,4,6,7)‑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2.2.2]辛烷、双环X
[2.1.1]己烷、双环[2.2.1]庚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个R基团取
1 2
代;L 和L 各自独立地是CH2O‑*、CH2CH2‑*、 CH2CH2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NH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CH(OH)‑*、CH(OH)CH2CH2‑*、 CH2CH(OH)‑*、CH2NHC(O)‑*、NHC(O)OCH2‑*、O‑*、NH‑*、 S(O)2CH‑*、S(O)2CH2CH2‑*、S(O)
1 2
2CH2CH2O‑*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R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 
CH2CH2OH或CH2CH2OSi(CH3)2C(CH3)3;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
Y
酮基、三嗪基、噻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每个R独立地选自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 NHC(O)CH3、OC(O)CH3、C(O)
D 2 Y
NH2、OS(O)2CH3、‑S(O)2CH3、 ‑S(O)2CH2CH3、C(O)OH、OC(O)R、‑C(O)CH3、‑SCH3或G ;每个 R 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CH2CF3、CH3、CH2CH3、 C(CH3)2OH、OCH3、OCH2CH3、OCF3、S(O)2CH3、S(O)2CH2CH2CH3、 CN、N(CH3)2、SF5、SCH3、NH2、C(CH)3、CH(CH3)2、CH2CN、CH2NH2、 CH(OH)CH3、C
1 Y
(OH)(CH3)CF3、S(O)2CH3、C(O)CH3、C(O)OCH3、 C(O)OH、OCHF2或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 基
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
X 1 2
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2个R取代;G和G 是环丙基、异噁唑基、苯基、哌啶基、噁二唑基
Z D G
或四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2个R 取代;每个R 是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的
G H H Z
CH2O;每个R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吡啶基;每个R独立地是CF3;每个R独立地是
CH3;并且t是0或1。
[003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c)的化合物:
[0039]
[0040]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04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d)的化合物:
[0042]
[0043]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A和W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4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e)的化合物:
[0045]
[0046]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A、1 2
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4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f)的化合物:
[0048]
[0049]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W、Y 1 2
R、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5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g)的化合物:
[0051]
[005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05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h)的化合物:
[0054]
[0055]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5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i)的化合物:
[0057]
[0058]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Y
R、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5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j)的化合物:
[0060]
[0061]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06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k)的化合物:
[0063]
[0064]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6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l)的化合物:
[0066]
[0067]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Y
R、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06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合物选自表1中列出的任何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6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式(I‑a)、(I‑b)、(I‑c)、 (I‑d)、(I‑e)、(I‑f)、(I‑g)、(I‑h)、(I‑i)、(I‑j)、(I‑k)或(I‑l)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配制为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
合物。
[0070]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治疗受试者的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癌症、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或ISR通路(例如,eIF2通路)中的
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式(I)的化
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或其组合物。
[007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伴有CNS 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脑白质营
养不良、脑白质病、髓鞘形成不足或脱髓鞘疾病、智力障碍综合征、阿尔茨海默氏病、肌萎缩
性侧索硬化、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额颞叶痴呆、格‑施‑ 沙病
(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disease)、亨廷顿氏病 (Huntington's disease)、痴
呆(例如,HIV相关痴呆或路易体痴呆)、库鲁病、帕金森氏病、进行性核麻痹、τ蛋白病或朊病
毒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精神病诸如广场恐怖症、阿尔茨海默氏病、神经性厌食症、健忘
症、焦虑症、躁郁症、躯体变形精神障碍神经性贪食症、幽闭恐怖症、抑郁症、妄想症、第
欧根尼综合征、运动障碍失眠、孟乔森综合征、发作性睡病、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神经症、
精神病、恐怖症、精神分裂症季节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梦游、社交恐怖症、物
质滥用、迟发性运动障碍、图雷特综合征或拔毛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
包括具有认知障碍或认知衰退症状的疾病或病症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亨廷
顿氏病、精神分裂症、孤独症、额颞叶痴呆、痴呆(例如,HIV相关痴呆或路易体痴呆)、年龄相
关痴呆、慢性创伤性脑病、 HIV诱导的神经认知障碍、HIV相关神经认知病症、缺氧性损伤
(例如,早产儿脑损伤、慢性围产期缺氧症)、创伤性脑损伤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智力障碍综合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
包括轻度认知障碍。
[007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治疗癌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包括胰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或分泌细胞癌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与用于增
强记忆(例如,长期记忆)的化学治疗剂组合治疗癌症。
[007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治疗炎性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关节炎 (例如,类湿性关节炎、屑病关节炎
或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糖尿病(例如,幼年型发作糖
尿病或1型糖尿病)、吉‑巴综合征、桥本氏脑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斯
耶格伦氏综合征、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贝切特氏病、克罗恩氏病、溃
疡性结肠炎、大疱性类天疱疮、结节病、鱼鳞病、格雷夫斯眼病、炎性肠病、迪生氏病、白癜
风、哮喘(例如,过敏性哮喘)、寻常痤疮、腹腔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炎、再灌注损伤、结
节病、移植排斥、间质性膀胱炎或特应性皮炎。
[007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症、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肌消耗病症(例如,肌肉
萎缩、少肌症、恶病质)、包涵体肌病、进行性肌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腕管综合征、上髁炎、肌
炎、背痛、肌肉疼痛、肌肉酸痛、重复性劳损症或瘫痪。
[007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治疗代谢性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肝纤维化、肥胖症、心
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胱氨酸病、苯丙酮尿症、增生性视网膜病或卡‑赛病。
[0076]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治疗受试者的与eIF2B活性或水平的调节(例如,降低)、eIF2α活性或水平的调节(例如,降低)、 eIF2α磷酸化的调节(例如,增加)、磷酸
化的eIF2α通路活性的调节(例如,增加)或ISR活性的调节(例如,增加)相关的疾病或病症
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
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或其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可由与
eIF2通路(例如,eIF2α信号传导通路或ISR通路)的成员相关的基因或蛋白质序列的突变引
起。
[0077]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治疗脑白质营养不良诸如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D)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特征在于 tRNA合成酶中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缺失、氨基酸添加
或氨基酸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施用式(I)的化合物增强患有脑白质营养不良诸如白
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D)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受试者的
eIF2B活性。
[0078]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治疗与调节(例如,减少)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或基因产物(例如,RNA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突变 (例如,氨基酸缺失、氨基酸添加或氨基
酸取代)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施用式(I)的化合物增强受试者的
突变体 GEF复合物的残余GEF活性。
[0079]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受试者的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癌症、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式(I)
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8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脑白质病、髓鞘形成不足或脱髓鞘疾病、智力障
碍综合征、阿尔茨海默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克‑雅病、额颞叶痴呆、格‑施‑沙病、亨廷顿
氏病、痴呆(例如,HIV相关痴呆或路易体痴呆)、库鲁病、帕金森氏病、进行性核麻痹、τ蛋白
病或朊病毒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精神病诸如广场恐怖症、阿尔茨海默氏病、神经性厌食
症、健忘症、焦虑症、躁郁症、躯体变形性精神障碍、神经性贪食症、幽闭恐怖症、抑郁症、妄
想症、第欧根尼综合征、运动障碍、失眠、孟乔森综合征、发作性睡病、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
神经症、精神病、恐怖症、精神分裂症、季节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梦游、社交恐
怖症、物质滥用、迟发性运动障碍、图雷特综合征或拔毛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
性疾病包括具有认知障碍或认知衰退症状的疾病或病症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
病、亨廷顿氏病、精神分裂症、孤独症、额颞叶痴呆、痴呆(例如,HIV相关痴呆或路易体痴
呆)、年龄相关痴呆、慢性创伤性脑病、HIV诱导的神经认知障碍、HIV相关神经认知病症、缺
氧性损伤(例如,早产儿脑损伤、慢性围产期缺氧症)、创伤性脑损伤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智力障碍综合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
变性疾病包括轻度认知障碍。
[008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包括胰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或分泌细胞癌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与用于增强记忆(例如,长期记忆)的化学治疗剂组合
治疗癌症。
[008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关节炎(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或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
症肌无力、糖尿病(例如,幼年型发作糖尿病或1型糖尿病)、吉‑巴综合征、桥本氏脑炎、桥本
氏甲状腺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斯耶格伦氏综合征、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炎、贝切特氏病、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大疱性类天疱疮、结节病、鱼鳞病、格雷
夫斯眼病、炎性肠病、艾迪生氏病、白癜风、哮喘(例如,过敏性哮喘)、寻常痤疮、腹腔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炎、再灌注损伤、结节病、移植排斥、间质性膀胱炎或特应性皮炎。
[008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症、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肌消耗病症(例如,肌肉萎缩、少肌症、恶病质)、包涵体肌病、进行性肌萎缩、运
动神经元病、腕管综合征、上髁炎、肌腱炎、背痛、肌肉疼痛、肌肉酸痛、重复性劳损症或瘫
痪。
[008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肝纤维化、肥胖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胱氨酸病、苯丙酮尿
症、增生性视网膜病或卡‑赛病。
[0085]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受试者的与eIF2B 活性或水平的调节(例如,降低)、eIF2α活性或水平的调节(例如,降低)、eIF2α磷酸化的调节(例如,增加)、
磷酸化的eIF2α通路活性的调节(例如,增加)或ISR活性的调节(例如,增加)相关的疾病或
病症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
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可由与eIF2通路(例如,eIF2
α信号传导通路或ISR通路)的成员相关的基因或蛋白质序列的突变引起。
[0086]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脑白质营养不良诸如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D)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特征在于tRNA合成酶中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缺失、氨基酸
添加或氨基酸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式(I)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增强患有脑白质营
养不良诸如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D)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
调的受试者的eIF2B活性。
[0087]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与调节(例如,减少)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或基因产物(例如,RNA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缺失、氨基酸添加或氨
基酸取代)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式(I)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增强受试者的突变体GEF复合物的残余GEF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88]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式(I) 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以用于例如在eIF2B的调
节(例如,活化)和ISR信号传导通路的减弱中使用。
[0089] 定义
[0090] 化学定义
[0091] 具体官能团和化学术语的定义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化学元素根据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第75版,内封面的CAS版元素周期表来识别并且具体官能团通常
如其中所描述地来定义。另外,有机化学的一般原理以及具体官能部分和反应性描述于
Thomas Sorrell,Organic Chemistry,University Science Books,Sausalito,1999; 
Smith和March,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5版,John Wiley&Sons公司,New 
York,2001;Larock,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VCH Publishers公司,New 
York,1989;以及 Carruthers,Some Modern Methods of Organic Synthesis,第3版,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7。
[0092] 本文所用的缩写具有其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常规含义。根据在化学领域已知的化学价的标准规则对本文列出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式进行构建。
[0093]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并且因此可以各种异构体形式例如对映体和/或非对映体存在。例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呈单独对映体、非对映体或几
何异构体的形式,或者可呈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包括外消旋混合物和富含一种或
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包括手性高压液相色谱法
(HPLC)以及手性盐类的形成和结晶)从混合物分离异构体;或者可通过不对称合成制备优
选的异构体。参见,例如Jacques 等人,Enantiomers,Racemates and Resolutions(Wiley 
Interscience,New York,1981);Wilen等人,Tetrahedron 33:2725(1977);Eliel, 
Stereochemistry of Carbon Compounds(McGraw–Hill,NY,1962);以及 Wilen,Tables of 
Resolving Agents and Optical Resolutions p.268 (E.L.Eliel编,Univ.of Notre 
Dame Press,Notre Dame,IN 1972)。本发明另外涵盖作为基本上不含其他异构体的单独异
构体以及可替代地作为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的本文所述的化合物。
[0094] 如本文所用,纯对映体化合物基本上不含化合物的其他对映体或立体异构体(即,对映体过量)。换言之,“S”形式的化合物基本上不含“R”形式的化合物,并且因此呈对映体
过量的“R”形式。术语“对映体纯的”或“纯对映体”表示化合物包含多于75重量%、多于80重
量%、多于85重量%、多于90重量%、多于91重量%、多于92重量%、多于93重量%、多于94
重量%、多于95重量%、多于96重量%、多于97重量%、多于98重量%、多于99重量%、多于
99.5重量%或多于99.9重量%的对映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重量是基于化合物的所有对
映体或立体异构体的总重量而言的。
[0095] 在本文提供的组合物中,对映体纯的化合物可与其他活性或非活性成分一起存在。例如,包含对映体纯的R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例如约90%的赋形剂和约10%的对
映体纯的R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此类组合物中的对映体纯的R化合物可例如包含按
化合物的总重量计至少约95重量%的R化合物和至多约5重量%的S化合物。例如,包含对映
体纯的S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例如约90%的赋形剂和约10%的对映体纯的S化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此类组合物中的对映体纯的S化合物可例如包含按化合物的总重量计
至少约95重量%的S化合物和至多约5重量%的R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活性成分可配
制有很少或没有赋形剂或载体。
[0096]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还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同位素取代。例如,H可呈任何同位素形1 2 3 12 13 14
式,包括 H、H(D或氘)和H(T或氚);C可呈任何同位素形式,包括 C、C和 C;O可呈任何同
16 18
位素形式,包括 O和 O等。
[0097] 冠词“一(a/an)”可在本文中用来指代冠词的语法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即,至少一个)。通过举例的方式,“类似物”意指一种类似物或多于一种类似物。
[0098] 当列出一系列值时,它意图涵盖范围内的每个值和子范围。例如,”C1‑C6烷基”意图涵盖C1、C2、C3、C4、C5、C6、C1‑C6、C1‑C5、 C1‑C4、C1‑C3、C1‑C2、C2‑C6、C2‑C5、C2‑C4、C2‑C3、C3‑C6、C3‑C5、 C3‑C4、C4‑C6、C4‑C5和C5‑C6烷基。
[0099] 以下术语意图具有与以下一起呈现的含义并且可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描述和预期范围。
[0100] “烷基”是指具有1至20个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基的基团 (“C1‑C20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至12个碳原子 (“C1‑C12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
基基团具有1至8个碳原子 (“C1‑C8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至6个碳原子 
(“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至5个碳原子 (“C1‑C5烷基”)。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至4个碳原子 (“C1‑C4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
至3个碳原子 (“C1‑C3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至2个碳原子 (“C1‑C2烷
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具有1个碳原子(“C1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
团具有2至6个碳原子(“C2‑C6烷基”)。C1‑C6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C1)、乙基(C2)、正丙基
(C3)、异丙基(C3)、正丁基(C4)、叔丁基(C4)、仲丁基(C4)、异丁基(C4)、正戊基(C5)、3‑戊烷基
(C5)、戊基(C5)、新戊基(C5)、3‑甲基‑2‑丁基(C5)、叔戊基(C5)和正己基(C6)。烷基基团的另
外实例包括正庚基(C7)、正辛基(C8)等。烷基基团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地任选地取代的,
即,未取代(“未取代的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烷基”);例如像被1至5
个取代基、1至3个取代基或1个取代基取代。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是未取代的C1–10
烷基(例如,–CH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是取代的C1–6烷基。常见的烷基缩写包括Me 
(–CH3)、Et(–CH2CH3)、iPr(–CH(CH3)2)、nPr(–CH2CH2CH3)、n–Bu (–CH2CH2CH2CH3)或i–Bu(–CH2CH(CH3)2)。
[0101] 术语“亚烷基”本身或作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意指衍生自烷基的二价基团,如–CH2CH2CH2CH2‑所例示但不限于其。通常,烷基(或亚烷基)将具有1至24
个碳原子,具有10或更少碳原子的那些基团在本发明中是优选的。术语“亚烯基”本身或作
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意指衍生自烯烃的二价基团。亚烷基基团可描
述为例如C1‑C6元亚烷基,其中术语“元”是指所述部分内的非氢原子。
[0102] “烯基”是指具有2至20个碳原子、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并且没有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的基团(“C2‑C20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2至10个碳原子(“C2‑C10烯
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2至8个碳原子(“C2‑C8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烯基基团具有2至6个碳原子(“C2‑C6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2至5个碳原
子(“C2‑C5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2至4个碳原子(“C2‑C4烯基”)。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2至3个碳原子(“C2‑C3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具有
2个碳原子(“C2烯基”)。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可以是内部的(诸如在2‑丁烯基中)或末端的
(诸如在1‑丁烯基中)。C2‑C4烯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乙烯基(C2)、1‑丙烯基(C3)、2‑丙烯基(C3)、
1‑丁烯基(C4)、2‑丁烯基(C4)、丁二烯基(C4)等。C2‑C6烯基基团的实例包括前述C2–4烯基基团
以及戊烯基(C5)、戊二烯基(C5)、己烯基(C6)等。烯基的另外实例包括庚烯基(C7)、辛烯基
(C8)、辛三烯基(C8)等。烯基基团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地任选地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
代的烯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烯基”),例如像被1至5个取代基、1至3 个
取代基或1个取代基取代。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是未取代的C2–10烯基。在某些实施
方案中,烯基基团是取代的C2–6烯基。
[0103] “芳基”是指具有在芳族环系统中提供的6‑14个环碳原子和零个杂原子的单环或多环(例如,双环或三环)4n+2芳族环系统(例如,具有环阵列中共有的6个、10个或14个π电
子)的基团(“C6‑C14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基团具有六个环碳原子(“C6芳基”;例
如,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基团具有十个环碳原子(“C10芳基”;例如,基,诸如1‑
萘基和2‑萘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基团具有十四个环碳原子(“C14芳基”;例如,蒽
基)。芳基基团可描述为例如C6‑C10元芳基,其中术语“元”是指所述部分内的非氢环原子。芳
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茚基和四氢萘基。芳基基团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地任选
地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芳基”)。在某
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基团是未取代的C6‑C14芳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基团是取代的C6‑
C14芳基。
[0104]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芳基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代基、C1–C8烷基、卤代基‑C1–C8烷基、卤氧基‑C1–C8烷基、氰基、羟基、烷氧基C1–C8烷基和氨基。
[0105] 代表性的取代芳基的实例包括以下
[0106]
[0107] 其中R56和R57中的一个可以是氢并且R56和R57中的至少一个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烷基、卤代基‑C1–C8烷基、4‑10元杂环基、烷酰基、烷氧基‑C1–C8烷基、杂芳氧基、烷氨基、芳
58 59 58 59 58 59 58 59
氨基、杂芳基氨基、 NR COR 、NR SOR NR SO2R 、C(O)O烷基、C(O)O芳基、 CONR R 、
58 59 58 59 58 59
CONR OR 、NR R 、SO2NR R 、S–烷基、S(O)‑烷基、S(O)2‑烷基、S‑芳基、S(O)‑芳基、S(O2)‑
56 57
芳基;或者R 和R 可连结以形成5至8个原子的环状环(饱和的或非饱和的),任选地含有选
自基团N、O或S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
[0108] 具有稠合杂环基基团的其他代表性芳基基团包括以下:
[0109]
[0110] 其中每个W’选自C(R66)2、NR66、O和S;并且每个Y’选自羰基、 NR66、O和S;并且R66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C3–C10环烷基、4‑10 元杂环基、C6–C10芳基和5‑10元杂芳基。
[0111] “亚芳基”和“亚杂芳基”独自或作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分别意指衍生自芳基和杂芳基的二价基团。杂芳基基团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吡啶基、嘧啶基、苯硫基、噻吩基、呋喃
基、吲哚基、苯并噁二唑基、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基、苯并二烷基、硫代十氢化萘基、吡咯并
吡啶基、吲唑基、喹啉基、喹喔啉基、吡啶并吡嗪基、喹唑啉基、苯并异唑基、咪唑并吡啶基、
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苯硫基、苯基、萘基、联苯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吡嗪
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噻唑基、嘌呤基、苯并咪
唑基、异喹啉基、噻二唑基、噁二唑基、吡咯基、二唑基、三唑基、四唑基、苯并噻二唑基、异噻
唑基、吡唑并嘧啶基、吡咯并嘧啶基、苯并三唑基、苯并噁唑基或喹啉基。以上实例可以是取
代的或未取代的,并且以上每个杂芳基实例的二价基团是亚杂芳基的非限制性实例。
[0112] “卤代基”或“卤素”独立地或作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意指氟(F)、氯(Cl)、溴(Br)或碘(I)原子。术语“卤化物”本身或作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是指氟
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或碘化物原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卤代基基团是氟或氯。
[0113] 另外,术语诸如“卤代烷基”意在包括单卤代烷基和多卤代烷基。例如,术语“卤代基‑C1‑C6烷基”包括但不限于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4‑氯丁基、3‑溴丙基等。
[0114] 术语“杂烷基”本身或与另一个术语组合,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意指非环状的稳定的直链或支链或它们的组合,其包括至少一个碳原子和选自由O、N、P、Si和S组成的组的至
少一个杂原子,并且其中氮和硫原子可任选地被氧化,并且氮杂原子可任选地被季胺化。一
个或多个杂原子O、N、P、S和Si可置于杂烷基基团的任何内部位置或烷基基团附接到分子的
其余部分所处的位置处。示例性杂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CH2‑CH2‑O‑CH3、‑CH2‑CH2‑NH‑
CH3、 ‑CH2‑CH2‑N(CH3)‑CH3、‑CH2‑S‑CH2‑CH3、‑CH2‑CH2、‑S(O)2、 ‑S(O)‑CH3、‑S(O)2‑CH2、‑CH2‑CH2‑S(O)2‑CH3、‑CH=CH‑O‑CH3、 ‑Si(CH3)3、‑CH2‑CH=N‑OCH3、‑CH=CH‑N(CH3)‑CH3、‑O‑CH3和 ‑O‑CH2‑CH3。多至两个或三个杂原子可以是连续的,例如像 ‑CH2‑NH‑OCH3和‑CH2‑O‑B C
Si(CH3)3。在叙述“杂烷基”,后面接着具体杂烷基基团诸如–CH2O、–NRR等的叙述的情况下,
B C
将理解,术语杂烷基和–CH2O或–NRR并不冗余或互相排斥。相反,叙述具体杂烷基基团以增
加清晰性。因此,术语“杂烷基”在本文中不应解释为排除具体杂烷基基团,诸如–CH2O、–
B C
NRR等。
[0115] 相似地,术语“杂亚烷基”本身或作为另一个取代基的部分,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意指衍生自杂烷基的二价基团,所述杂烷基如–CH2O‑ 和–CH2CH2O‑所例示但不限于其。杂亚烷
基基团可描述为例如2‑7元杂亚烷基,其中术语“元”是指所述部分内的非氢原子。对于杂亚
烷基基团,杂原子还可占据一个或两个链末端(例如,亚烷基氧基、亚烷基二氧基、亚烷基氨
基、亚烷基二氨基等)。再另外,对于亚烷基和亚杂烷基连接基团,不通过连接基团的式书写
的方向暗示连接基团的取向。例如,式‑C(O)2R’‑可表示‑C(O)2R’‑和–R’C(O)2‑两者。
[0116] “杂芳基”是指具有在芳族环系统中提供的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4n+2芳族环系统(例如,具有环阵列中共有的6个或10个π电子)的基团,其中每个
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5‑10元杂芳基”)。在含有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的杂芳基基团
中,在化合价允许的情况下,附接点可以是碳或氮原子。杂芳基双环系统可在一个或两个环
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杂芳基”还包括环系统,其中如上定义的杂芳基环与一个或多
个芳基基团稠合,其中附接点在芳基或杂芳基环上,并且在此类情况下,环成员的数目表示
稠合(芳基/杂芳基)环系统中的环成员的数目。双环杂芳基基团,其中一个环不含有杂原子
(例如,吲哚基、喹啉基、咔唑基等),附接点可在任一环上,即,带有杂原子的环(例如,2‑吲
哚基)或不含有杂原子的环(例如,5‑吲哚基)。杂芳基基团可描述为例如6‑10元杂芳基,其
中术语“元”是指所述部分内的非氢环原子。
[011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基团是具有在芳族环系统中提供的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10元芳族环系统,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5‑10元杂芳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基团是具有在芳族环系统中提供的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
的5‑8元芳族环系统,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5‑8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杂芳基基团是具有在芳族环系统中提供的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6元芳族
环系统,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6
元杂芳基具有选自氮、氧和硫的1‑3个环杂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6元杂芳基具有选自
氮、氧和硫的1‑2个环杂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6 元杂芳基具有选自氮、氧和硫的1个
环杂原子。杂芳基基团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地任选地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杂芳
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杂芳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基团是未
取代的5‑14元杂芳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基团是取代的5‑14元杂芳基。
[0118]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吡咯基、呋喃基和苯硫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
噻唑基和异噻唑基。含有三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三唑基、噁二唑
基和噻二唑基。含有四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四唑基。含有一个杂
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吡啶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芳基基
团包括但不限于哒嗪基、嘧啶基和吡嗪基。含有三个或四个杂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芳基基团
分别包括但不限于三嗪基和四嗪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7元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
于氮杂基、氧杂基和硫杂基。示例性5,6‑双环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吲哚基、异吲哚基、
吲唑基、苯并三唑基、苯并苯硫基、苯并苯硫基、异苯并苯硫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异呋喃基、
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噁二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
噻二唑基、吲嗪基和嘌呤基。示例性6,6‑双环杂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萘啶基、蝶啶基、喹
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喹喔啉基、酞嗪基和喹唑啉基。
[0119] 代表性杂芳基的实例包括下式:
[0120]
[0121] 其中每个Y选自羰基、N、NR65、O和S;并且R65独立地是氢、 C1–C8烷基、C3–C10环烷基、4‑10元杂环基、C6–C10芳基和5‑10元杂芳基。
[0122] “环烷基”是指在非芳族环系统中具有3至10个环碳原子(“C3‑C10环烷基”)和零个杂原子的非芳族环状烃基的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3至8个环碳原子
(“C3‑C8环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3至6个环碳原子(“C3‑C6环烷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3至6个环碳原子(“C3‑C6环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环烷基基团具有5至10个环碳原子(“C5‑C10环烷基”)。环烷基基团可描述为例如C4‑C7元环烷
基,其中术语“元”是指所述部分内的非氢环原子。示例性C3‑C6环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环
丙基(C3)、环丙烯基(C3)、环丁基(C4)、环丁烯基(C4)、环戊基(C5)、环戊烯基(C5)、环己基
(C6)、环己烯基(C6)、环己二烯基(C6)等。示例性C3‑C8环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前述的C3‑C6
环烷基基团以及环庚基(C7)、环庚烯基(C7)、环庚二烯基(C7)、环庚三烯基(C7)、环辛基(C8)、
环辛烯基(C8)、立方烷基(C8)、双环[1.1.1]戊烷基(C5)、双环[2.2.2]辛基(C8)、双环
[2.1.1]己基(C6)、双环[3.1.1]庚基(C7)等。示例性C3‑C10环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前述的
C3‑C8环烷基基团以及环壬基(C9)、环壬烯基(C9)、环癸基(C10)、环癸烯基(C10)、八氢–1H–茚
基(C9)、十氢化萘基(C10)、螺[4.5]癸基(C10)等。如前述实例所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环烷
基基团是单环的(“单环环烷基”)或者含有稠合的、桥联的或螺环系统,诸如双环系统(“双
环环烷基”),并且可以是饱和的或者可以是部分非饱和的。“环烷基”还包括环系统,其中如
上定义的环烷基环与一个或多个芳基基团稠合,其中附接点在环烷基环上,并且在此类情
况下,碳的数目继续表示环烷基环系统中的碳的数目。环烷基基团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
地任选地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环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环
烷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是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环烷
基基团是取代的C3‑C10环烷基。
[012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是具有3至10个环碳原子的单环饱和环烷基基团(“C3‑C10环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3至8个环碳原子(“C3‑C8环烷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3至6个环碳原子(“C3‑C6环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环烷基基团具有5至6个环碳原子(“C5‑C6环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具有5至
10个环碳原子(“C5‑C10环烷基”)。C5‑C6环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环戊基(C5)和环己基(C5)。C3‑
C6环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前述的C5‑C6环烷基基团以及环丙基(C3)和环丁基(C4)。C3‑C8环烷
基基团的实例包括前述的C3‑C6环烷基基团以及环庚基(C7)和环辛基 (C8)。除非另外规定,
否则环烷基基团的每个实例独立地是未取代的 (“未取代的环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
基取代的(“取代的环烷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是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在
某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基团是取代的C3‑C10环烷基。
[0124] “杂环基”或“杂环状”是指具有环碳原子和1至4个环杂原子的3 至10元非芳族环系统的基团,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硫、、磷和硅(“3‑10元杂环基”)。在含有
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的杂环基基团中,在化合价允许的情况下,附接点可以是碳或氮原子。杂
环基基团可以是单环的(“单环杂环基”)或稠合的、桥联的或螺环系统,诸如双环系统(“双
环杂环基”),并且可以是饱和的或者可以是部分非饱和的。杂环基双环系统可在一个或两
个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杂环基”还包括环系统,其中如上定义的杂环基环与一个
或多个环烷基基团稠合,其中附接点在环烷基或杂环基环上;或者包括环系统,其中如上定
义的杂环基环与一个或多个芳基或杂芳基基团稠合,其中附接点在杂环基环上,并且在此
类情况下,环成员的数目继续表示杂环基环系统中的环成员的数目。杂环基基团可描述为
例如3‑7元杂环基,其中术语“元”是指在所述部分内的非氢环原子,即,碳、氮、氧、硫、硼、磷
和硅。杂环基的每个实例可以是独立地任选地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杂环基”)或被
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杂环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基团是未取代的3‑
10元杂环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基团是取代的3‑10元杂环基。
[012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基团是具有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10元非芳族环系统,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硫、硼、磷和硅(“5‑10元杂环基”)。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杂环基基团是具有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8元非芳族环系统,其中每个
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5‑8元杂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基团是具有环
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6元非芳族环系统,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
(“5‑6元杂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6元杂环基具有选自氮、氧和硫的1‑3个环杂原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6元杂环基具有选自氮、氧和硫的1‑2个环杂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5‑6元杂环基具有选自氮、氧和硫的一个环杂原子。
[0126]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3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丙烯基、环氧乙烷基、环硫乙烷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4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丁烷基、氧
杂环丁烷基和硫杂环丁烷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四氢
呋喃基、二氢呋喃基、四氢苯硫基、二氢苯硫基、吡咯烷基、二氢吡咯基和吡咯基‑2,5‑二酮。
含有两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二氧戊环基、氧硫杂环戊基、二硫杂
环戊基和噁唑烷‑2‑酮。含有三个杂原子的示例性5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三唑啉基、
噁二唑啉基和噻二唑啉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哌啶基、
四氢吡喃基、二氢吡啶基和噻烷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
哌嗪基、吗啉基、二噻烷基、二噁烷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示例性6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
于三嗪烷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7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庚烷基、氧杂环
庚烷基和硫杂环庚烷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示例性 8元杂环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辛
基、氧杂环辛基和硫杂环辛基。与C6芳基环稠合的示例性5元杂环基基团(在本文中还称为
5,6‑双环杂环)包括但不限于二氢吲哚基、异二氢吲哚基、二氢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噻吩
基、苯并噁唑啉基等。与芳基环稠合的示例性6元杂环基基团(在本文中还称为6,6‑双环杂
环)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喹啉基、四氢异喹啉基等。
[0127] 杂环基基团的具体实例在以下说明性实例中示出:
[0128]
[0129] 其中每个W选自CR67、C(R67)2、NR67、O和S;并且每个Y选自NR67、O和S;并且R67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C3–C10环烷基、 4‑10元杂环基、C6–C10芳基和5‑10元杂芳基。这些杂环基环可任选地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芳基、酰胺基、酰氧基、烷氧基、烷
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氨基、取代的氨基、氨基羰基(例如,酰氨基)、氨基羰基氨基、氨
基磺酰基、磺酰基氨基、芳基、芳氧基、叠氮基、羧基、氰基、环烷基、卤素、羟基、酮基、硝基、
巯基、–S–烷基、–S–芳基、–S(O)–烷基、–S(O)–芳基、–S(O)2–烷基和–S(O)2–芳基。取代基团包括羰基或硫代羰基,其提供例如内酰胺和脲衍生物。
[0130] “含氮杂环基”基团意指含有至少一个氮原子的4至7元非芳族环状基团,例如但不限于吗啉、哌啶(例如,2‑哌啶基、3‑哌啶基和4‑ 哌啶基)、吡咯烷(例如,2‑吡咯烷基和3‑吡
咯烷基)、氮杂环丁烷、吡咯烷酮、咪唑啉、咪唑啉酮、2‑吡唑啉、吡唑烷、哌嗪和N‑烷基哌嗪
诸如N‑甲基哌嗪。具体实例包括氮杂环丁烷、哌啶酮和哌嗪酮。
[0131] “氨基”是指基团–NR70R71,其中R70和R71各自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C3–C10环烷基、4‑10元杂环基、C6–C10芳基和5‑10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氨基是指NH2。
[0132] “氰基”是指基团–CN。
[0133] “羟基”是指基团–OH。
[0134] 如本文定义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基团是任选地取代的(例如,“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基团)。一般来说,术语“取代的”,无论之前是否
有“任选地”,均意指基团(例如,碳或氮原子)上存在的至少一个氢被可用取代基替换,所述
可用取代基例如在取代之后产生稳定化合物的取代基,所述稳定化合物例如诸如通过重
排、环化、消除或其他反应不自发地经历转化的化合物。除非另外指示,否则“取代的”基团
在基团的一个或多个可取代的位置处具有取代基,并且当任何给定结构中的多于一个位置
被取代时,取代基在每个位置处相同或不同。设想术语“取代的”包括用有机化合物的所有
可用的取代基进行的取代,诸如本文所述的引起稳定化合物的形成的任何取代基。本发明
设想任何和所有此类组合以得到稳定化合物。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杂原子诸如氮可具有氢
取代基和/或满足杂原子的化合价并引起稳定部分的形成的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合适的取代
基。
[0135] 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可任选地连结以形成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基团。据发现,此类所谓的成环取代基通常但不必须附接到环状基本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成
环取代基附接到基本结构的相邻成员。例如,两个成环取代基附接到环状基本结构的相邻
成员形成稠环结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成环取代基附接到基本结构的单个成员。例如,
两个成环取代基附接到环状基本结构的单个成员形成螺环结构。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成
环取代基附接到基本结构的不相邻成员。
[0136] “抗衡离子”或“阴离子抗衡离子”是与阳离子季氨基团缔合的带负电基团,以便维– – – – – – – –
持电子中性。示例性抗衡离子包括卤离子(例如, F 、Cl、Br、I)、NO3 、ClO4 、OH 、H2PO4 、

HSO4、磺酸根离子(例如,甲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甲苯磺酸根、苯磺酸根、10‑ 樟脑磺酸
根、萘‑2‑磺酸根、萘‑1‑磺酸‑5‑磺酸根、乙烷‑1‑磺酸‑2‑磺酸根等)和羧酸根离子(例如,醋酸根、乙酸根、丙酸根、苯甲酸根、甘油酸根、乳酸根、酒石酸根、乙醇酸根等)。
[0137]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意在包括活性化合物的盐,所述活性化合物的盐根据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上发现的特定取代基用相对无毒的酸或制备。当本发明的化合物含有相
对酸性的官能度时,可通过纯净地或在合适的惰性溶剂中使此类化合物的中性形式与足量
的期望碱接触来获得碱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的实例包括钠、、铵、有机氨
基或镁盐,或相似的盐。当本发明的化合物含有相对碱性的官能度时,可通过纯净地或在合
适的惰性溶剂中使此类化合物的中性形式与足量的期望酸接触来获得酸加成盐。药学上可
接受的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衍生自无机酸盐酸氢溴酸硝酸、碳酸、一氢碳酸、磷酸、一
氢磷酸、二氢磷酸、硫酸、一氢硫酸、氢碘酸亚磷酸等的那些,以及衍生自相对无毒的有机
酸如乙酸、丙酸、异丁酸、来酸、丙二酸苯甲酸琥珀酸、辛二酸、富马酸、乳酸、扁桃酸、邻
苯二甲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柠檬酸、酒石酸、甲磺酸等的盐。还包括的是氨基酸诸如精
氨酸等的盐以及有机酸葡萄糖酸或半乳糖醛酸等的盐(参见,例如,Berge等人,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66:1‑19(1977))。本发明的某些特定化合物含有碱
性和酸性官能度两者,其允许化合物转化成碱加成盐或酸加成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其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适用于本发明。盐趋向于比对应的游离碱形式更易溶于水性溶剂
或其他质子溶剂。在其他情况下,制剂可以是在第一缓冲液中,例如在4.5至5.5的pH范围下
的1mM‑50 mM组氨酸、0.1%‑2%蔗糖、2%‑7%甘露糖醇中的冻干粉末,其在使用之前与第
二缓冲液组合。
[0138] 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作为盐,诸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所成的盐存在。本发明包括此类盐。此类盐的实例包括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甲磺酸盐、硝酸盐、马来酸盐、醋
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酒石酸盐(例如,(+)‑酒石酸盐、(‑)‑酒石酸盐,或它们的混合
物,包括外消旋混合物)、琥珀酸盐、苯甲酸盐以及与氨基酸诸如谷氨酸所成的盐。这些盐可
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
[0139] 化合物的中性形式优选地通过使盐与碱或酸接触并且以常规方式分离母体化合物而再生。化合物的母体形式在某些物理特性诸如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上不同于各种盐
形式。
[0140] 除盐形式之外,本发明提供呈前药形式的化合物。本文所述化合物的前药是在生理条件下容易经历化学变化以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那些化合物。另外,可通过化学或生
物化学方法在离体环境中将前药转化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例如,当放置在具有合适的酶或
化学试剂的经皮贴剂贮库中时,前药可缓慢地转化为本发明的化合物。
[0141] 本发明的某些化合物可以非溶剂化形式以及溶剂化形式,包括水合形式存在。一般来说,溶剂化形式等效于非溶剂化形式并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某些化合
物可以多晶型或无定形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所有物理形式对于本发明所设想的用途而
言都是等效的并且旨在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0142] 如本文所用,术语“盐”是指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化合物的酸盐或碱盐。可接受的盐的说明性实例是矿物酸(盐酸、氢溴酸、磷酸等) 盐、有机酸(乙酸、丙酸、谷氨酸、柠檬
酸等)盐、季铵(甲基碘、乙基碘等)盐。
[0143] 本发明的某些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光学或手性中心)或双键;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根据绝对立体化学将氨基酸定义为
(R)‑或(S)‑或(D)‑或(L)‑的立体异构形式,并且各个异构体均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
发明的化合物不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太不稳定而无法合成和/或分离的那些。本发明意在
包括呈外消旋和光学纯形式的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的(R)‑ 异构体和(S)‑异构体或(D)‑
异构体和(L)‑异构体可使用手性合成子或手性试剂制备,或使用常规技术拆分。当本文所
述的化合物含有烯烃键或其他几何不对称中心时,除非另外规定,否则预期所述化合物既
包括E几何异构体又包括Z几何异构体。
[0144] 如本文所用,术语“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和种类并且因此分子量相同,但在原子的结构布置或构型上有所不同的化合物。
[0145] 如本文所用,术语“互变异构体”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结构异构体中的一种,其以平衡形式存在并且容易从一种异构形式转化成另一种。
[0146] 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某些化合物可以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化合物的所有此类互变异构体形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147] 术语“治疗(treating)”或“治疗(treatment)”是指治疗或改善损伤、疾病、病变或病状的任何成功现象,包括任何客观或主观参数,诸如减轻;缓解;削弱症状或使损伤、病变
或病状更可被患者耐受;减慢退化或衰退的速率;使退化终点的致虚弱性较小;改善患者的
身体或心理健康。症状的治疗或改善可基于客观或主观参数;包括身体检查、神经精神病学
测验和/或精神病学评估的结果。例如,本文的某些方法治疗癌症(例如,胰腺癌、乳腺癌、多
发性骨髓瘤、分泌细胞癌症)、神经变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额颞叶痴
呆)、脑白质营养不良(例如,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
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智力障碍综合征、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炎性疾
病或与eIF2B或信号转导或信号传导通路包括ISR中的组分的受损功能和降低的eIF2通路
活性)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例如,本文的某些方法通过降低或减少或预防癌症的发生、生
长、转移或进展或减少癌症的症状来治疗癌症;通过改善心理健康、增加心理功能、减慢心
理功能的降低、减少痴呆、延迟痴呆的发作、改善认知技能、减少认知技能的丧失、改善记
忆、减少记忆的退化、减少神经变性的症状或延长存活来治疗神经变性;通过减少白质消融
性白质脑病的症状或减少白质的损失或减少髓鞘的损失或增加髓鞘的量或增加白质的量
来治疗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通过减少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症状或增
加髓鞘的水平或减少髓鞘的损失来治疗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通过减少
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症状来治疗智力障碍综合征、通过治疗炎性疾病的症状来治疗炎性疾
病;通过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症状来治疗肌肉骨骼疾病;或通过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症状来
治疗代谢性疾病。本文所述的疾病、病症或病状(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
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或信号转导通路包括eIF2通路、eIF2α
磷酸化或ISR通路中的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病状或疾病)的症状是已知的,或者可通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术语“治疗”及其词形变化包括预防损伤、病变、病状或疾病(例
如,预防本文所述的疾病、病症或病状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发展)。
[0148] “有效量”是足以达到说明的目的(例如,实现其施用的作用、治疗疾病、降低酶活性、增加酶活性或减少疾病或病状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量。“有效量”的实例是足以促进疾
病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治疗、预防或减少的量,其也可被称为“治疗有效量”。药物的“预防
有效量”是在向受试者施用时将具有预期预防作用,例如预防或延迟损伤、疾病、病变或病
状的发作(或复发)或降低损伤、疾病、病变或病状或其症状的发作(或复发)的可能性的药
物的量。完全的预防性作用并不一定通过施用一次剂量而出现,而可能仅在施用一系列剂
量之后才出现。因此,可以一次或多次施用来施用预防有效量。精确的量将取决于治疗目
的,并且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已知技术来确定(参见,例如Lieberman,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1‑3卷,1992);Lloyd,  The Ar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 (1999);Pickar,Dosage Calculations(1999);以及
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0版,2003,Gennaro编, 
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
[0149] 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减少”(以及此短语的语法等效物)意指一种或多种症状的严重程度或频率的降低,或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消除。
[0150] 在物质或物质活性或与疾病(例如,本文所述的疾病或病症,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或信号转导通路包
括eIF2通路、eIF2α磷酸化或ISR通路中的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相关联的
功能的情况下的术语“相关联的”或“与…相关联的”意指所述疾病(完全地或部分地)或所
述疾病的症状(完全地或部分地)由所述物质或物质活性或功能导致。例如,与eIF2B的受损
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状的症状可以是(完全地或部分地)由eIF2B活性的降低(例如,
eIF2B活性或水平的降低、eIF2α磷酸化或磷酸化的eIF2α的活性的增加或降低的 eIF2活性
或磷酸化的eIF2α信号转导或ISR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的增加)导致的症状。如本文所用,如
果是致病物质,则被描述为与疾病相关联的对象可以是疾病治疗的靶。例如,与eIF2活性或
eIF2通路活性相关联的疾病可用有效于增加eIF2或eIF2通路的水平或活性或降低磷酸化
的eIF2α活性或ISR通路的药剂(例如,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治疗。例如,与磷酸化的eIF2α
相关联的疾病可用有效于降低磷酸化的eIF2α或磷酸化的eIF2α的下游组分或效应子的活
性水平的药剂(例如,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治疗。例如,与eIF2α相关联的疾病可用有效于
增加eIF2或eIF2下游组分或效应子的活性水平的药剂 (例如,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治疗。
[0151] “对照”或“对照实验”根据其简单普通的含义使用并且是指其中如平行实验中一样对实验的受试者或试剂进行处理,只是忽略实验的程序、试剂或变量的实验。在一些情况
下,对照在评估实验效果时用作比较的标准。
[0152] “接触”根据其简单普通的含义使用并且是指允许至少两种不同的物质(例如,包括生物分子的化学化合物或细胞)变得足够近以反应、相互作用或物理碰触的过程。然而应
认识到,所得的反应产物可由所添加的试剂之间的反应直接产生,或由来自一种或多种所
添加的试剂的中间体产生,所述中间体可在反应混合物中产生。术语“接触”可包括允许两
种物质反应、相互作用或物理碰触,其中所述两种物质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以及蛋
白质或酶(例如,eIF2B、eIF2α或eIF2 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触包
括允许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与信号传导通路中涉及的蛋白质或酶(例如,eIF2B、eIF2α或eIF2
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相互作用。
[0153] 如本文所定义,关于蛋白质‑抑制剂(例如,拮抗剂)相互作用的术语“抑制(inhibition)”、“抑制(inhibit)”、“抑制(inhibiting)”等意指相对于抑制剂不存在的情
况下蛋白质的活性或功能负面地影响(例如,降低) 蛋白质的活性或功能。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抑制是指疾病或疾病症状的减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抑制是指信号转导通路或信号传
导通路的活性的降低。因此,抑制至少部分地包括部分地或完全地阻断刺激、降低、预防或
延迟活化、或失活、脱敏或下调信号转导或酶活性或蛋白质的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抑制
是指信号转导通路或信号传导通路(例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由eIF2α磷酸化活化的
通路或 ISR通路的组分)的活性的降低。因此,抑制可至少部分地包括部分地或完全地降低
刺激、降低或减少活化或失活、脱敏或下调信号转导或酶活性或在疾病中增加的蛋白质(例
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 ISR通路的组分,其中每个与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
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相关联)的量。抑制可至少部分地包括部分
地或完全地降低刺激、降低或减少活化或灭活、脱敏或下调信号转导或酶活性或蛋白质(例
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 ISR通路的组分)的量,所述蛋白质可调节另一种蛋白质的
水平或增加细胞存活(例如,降低磷酸化的eIF2α通路活性可增加与非疾病对照相比可具有
或可不具有磷酸化的eIF2α通路活性增加的细胞的细胞存活,或者降低eIF2α通路活性可增
加与非疾病对照相比可具有或可不具有eIF2α通路活性增加的细胞的细胞存活)。
[0154] 如本文所定义,关于蛋白质‑活化剂(例如,激动剂)相互作用的术语“活化(activation)”、“活化(activate)”、“活化(activating)”等意指相对于活化剂(例如,本文
所述的化合物)不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的活性或功能积极地影响(例如,增加)蛋白质(例
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活性或功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化是
指信号转导通路或信号传导通路(例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 通路的组分)的活
性的增加。因此,活化可至少部分地包括部分地或完全地增加刺激、增加或允许活化或活
化、敏化或上调信号转导或酶活性或在疾病中降低的蛋白质(例如,eIF2B、eIF2α或与癌症、
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相关联的eIF2通路
或ISR通路的组分的水平)的量。活化可至少部分地包括部分地或完全地增加刺激、增加或
允许活化或活化、敏化或上调信号转导或酶活性或蛋白质(例如,eIF2B、eIF2α或eIF2通路
或ISR 通路的组分)的量,所述蛋白质可调节另一种蛋白质的水平或增加细胞存活(例如,
增加eIF2α活性可增加与非疾病对照相比可具有或可不具有eIF2α活性降低的细胞的细胞
存活)。
[0155] 术语“调节”是指靶分子水平或靶分子功能的增加或降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可引起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
通路的组分相关联的疾病(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
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或并非由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导致但可受益于
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例如,降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的组
分的水平或活性水平) 的疾病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严重性的降低。
[0156]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调节剂”是指调节(例如,增加或降低)靶分子的水平或靶分子的功能。在实施方案中,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抗癌剂。在实
施方案中,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神经保护剂。在实施方案
中,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记忆增强剂。在实施方案中,
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记忆增强剂(例如,长期记忆增强
剂)。在实施方案中, 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抗炎剂。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剂是疼痛缓解剂。
[0157] “患者”或“有需要的受试者是指患有或易患可通过施用如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的疾病或病状的活生物体。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大
鼠、小鼠、狗、猴、山羊、绵羊奶牛、鹿以及其他非哺乳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人
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驯养的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狗。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患者是鹦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家畜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哺乳动
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
是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犬科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猫科动物。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患者是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小鼠。在一
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实验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大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
是仓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测试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新生动物。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患者是新生人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新生哺乳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患者是年长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年长人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年长
哺乳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是老年患者。
[0158] “疾病”、“病症”或“病状”是指能够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疗的患者或受试者的所处状态或健康情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和方法包
括例如通过施用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减少或消除疾病、病症或病状的一
种或多种症状。
[0159]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信号传导通路”是指细胞与任选地细胞外组分(例如,蛋白质、核酸、小分子、离子、脂质)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所述相互作用将一种组分的变化传递到
一种或多种其他组分,这进而可将变化传递到另外的组分,所述事件任选地传播到其他信
号传导通路组分。
[0160] “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帮助向受试者施用活性剂并帮助受试者吸收并且可包含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而不对患者造成显著的不良毒理学
作用的物质。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水、NaCl、常规盐水溶液、乳酸化
的林格溶液、正常蔗糖、正常葡萄糖、粘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包衣、甜味剂、香料、
盐溶液(诸如林格溶液)、醇、油、明胶、碳水化合物诸如乳糖、直链淀粉或淀粉、脂肪酸酯、羟
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以及色素等。此类制剂可予以杀菌并在需要时与助剂混合,所述
助剂诸如润滑剂、防腐剂、稳定剂、润湿剂、乳化剂、影响渗透压的盐、缓冲液、着色物质和/
或芳香物质等,这些助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无有害反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
他药物赋形剂也可用于本发明。
[0161] 术语“制备”旨在包括配制具有包封材料作为载体的活性化合物,所述包封材料提供胶囊,其中具有或没有其他载体的活性组分被载体包围,所述载体由此与其缔合。相似
地,包括扁囊剂和锭剂。片剂、粉剂、胶囊、丸剂、扁囊剂和锭剂可用作适用于口服施用的固
体剂型。
[0162] 如本文所用,术语“施用”意指向受试者口服施用、作为栓剂施用、局部接触、静脉内、肠胃外、腹膜内、肌内、病灶内、鞘内、颅内、鼻内或皮下施用,或植入缓释装置,例如,小
型渗透。通过任何途径进行施用,包括肠胃外和经粘膜(例如,经颊、经舌下、经上腭、经牙
龈、经鼻、经阴道、经直肠或经皮)。肠胃外施用包括例如静脉内、肌内、动脉内、皮内、皮下、
腹膜内、心室内和颅内。其他递送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脂质体制剂、静脉内输注、透皮贴
剂等。“共施用”意指在一种或多种另外的疗法(例如,抗癌剂、化疗剂或神经变性疾病的治
疗)的施用的同一时间处、刚好在所述施用之前或刚好在所述施用之后施用本文所述的组
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单独施用或可共施用给患者。共施用意在包括单个地或组合地(多
于一种化合物或药剂)同时或顺序地施用化合物。因此,在需要时,制剂也可与其他活性物
质组合(例如,以减少代谢降解)。
[0163]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eIF2B”是指异源五聚体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B。eIF2B由五种亚基构成:eIF2B1、eIF2B2、eIF2B3、eIF2B4和 eIF2B5。eIF2B1是指与Entrez基因1967、OMIM 
606686、Uniprot Q14232和/或RefSeq(蛋白质)NP_001405相关联的蛋白质。eIF2B2 是指与
Entrez基因8892、OMIM 606454、Uniprot P49770和/或RefSeq (蛋白质)NP_055054相关联
的蛋白质。eIF2B3是指与Entrez基因 8891、OMIM 606273、Uniprot Q9NR50和/或RefSeq(蛋
白质) NP_065098相关联的蛋白质。eIF2B4是指与Entrez基因8890、OMIM 606687、Uniprot 
Q9UI10和/或RefSeq(蛋白质)NP_751945相关联的蛋白质。eIF2B5是指与Entrez基因8893、
OMIM 603945、Uniprot Q13144和/或RefSeq(蛋白质)NP_003898相关联的蛋白质。
[0164] 术语“eIF2alpha”、“eIF2a”或“eIF2α”是可互换的并且是指蛋白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基eIF2S1”。在实施方案中,“eIF2alpha”、“eIF2a”或“eIF2α”是指人类蛋白质。包括在术语eIF2alpha”、“eIF2a”或“eIF2α”中的是蛋白质的野生型和突变体形式。在实施方
案中,“eIF2alpha”、“eIF2a”或“eIF2α”是指与Entrez基因1965、OMIM 603907、UniProt 
P05198和/或RefSeq(蛋白质)NP_004085相关联的蛋白质。在实施方案中,上方紧邻的参考
数字是指已知为本申请的提交日期的蛋白质和相关核酸。
[0165] 化合物
[0166]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式(I)的化合物:
[0167]
[0168]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杂环基或立方烷基,其中每个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
X 1 2
杂环基或立方烷基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L和L各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C2‑C6亚烯
C
基、2‑7元杂亚烷基、O或NR ,其中每个C1‑C6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2‑7元杂亚烷基任选地被
X 1 2
1‑5个R取代;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A和W各自独立地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苯基或5‑6元杂芳
Y X
基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
A B C
卤代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 、–NRR 、–B D B C D D E D D D
NRC(O)R 、–C(O)NRR 、–C(O)R、–C(O)OH、–C(O)OR 、–SR、–S(O)R、–S(O)2R 、–OS(O)R 、–OSD Y
(O)2R 和苯基、5‑6元杂芳基;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C1‑C6烷基、羟基‑C1‑C6
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A B C B D B C D D F
代基、氰基、–OR 、–NRR 、–NR C(O)R 、–C(O)NRR 、–C(O)R 、–C(O)OH、–C(O)OR 、–S(R)m、–SD D 1 Y
(O)R 、–S(O)2R 和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
X 1
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杂环基、芳基或杂芳基环;每个G 独立地是C3‑C6环烷基、 
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C3‑C6环烷基、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
Z Z
基任选地被1‑3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
A B C B D B C D
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NRC(O)R 、–C(O)NRR 、–C(O)R、–C(O)OH、–D D A B C
C(O)OR 和–S(O)2R ;每个R独立地是氢、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C(O)NRR 、–C(O)
D D B C B C
R、–C(O)OH 或–C(O)OR ;R和R中的每个独立地是氢或C1‑C6烷基;或者R 和R 与它们所附接
Z D
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3个R取代的3‑7元杂环基环;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2‑7元
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其中每个C1‑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任选地
G E F
被1‑5个R 取代;每个R 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每个R 独立地是氢、C1‑
G
C6烷基或卤代基;每个R独立地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芳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
H H
被1‑5个 R取代;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m是1、 3或5;并且t是0或
1。
[016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X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 4‑6元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
X
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
[2.2.1] 庚烷、双环[2.2.2]辛烷、双环[2.1.1]己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
X
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2.2.2]
X
辛烷、双环[2.1.1]己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个R基团取代。在一
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0170]X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1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是C1‑C6烷
A D D E B D B C D
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OS(O)2R、–S(O)2R、–SR、NRC(O)R 、–C(O)NRR 、–C(O)R 、–B C 2
C(O)OH、 NRR或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 N(CH3)2、NHC(O)CH3、OC(O)
D
CH3、C(O)NH2、OS(O)2CH3、‑S(O)2CH3、 ‑S(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在X A B C D
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或NRR (例如,氧代基、OH、OCH3、 N(CH3)2或OC(O)R)。在
2
一些实施方案中,G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 (例如,噁二唑基或四唑基)。
[017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0个RX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 是
[017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O或NRC,其中杂X 1 2
亚烷基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 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
X 1 2
1‑5个R取代的 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两者均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
X 1 2
R取代的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中的一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或C2‑C6
1 2
亚烯基,并且L和L 中的另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C2‑C6亚烯
X 1 2
基和 2‑7元杂亚烷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两者均是C1‑C6
X
亚烷基或C2‑C6亚烯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和C2‑C6亚烯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在
1 2 X
一些实施方案中, L和L两者均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C2‑C6亚烯基。
[017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X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氧代基或–C(O)RDX
(例如,CH3、OH、氧代基、CH2OH、CH2OCH3或C(O)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
D
烷基、氧代基或–C(O)R(例如,CH3、氧代基或C(O)CH3)。
[017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 CH2CH2‑*、CH2CH2CH2‑*、CH2‑*、CH2C(O)‑*、CH=CH‑*、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 NH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CH(OH)‑*、CH(OH)CH2CH2‑*、 CH2CH(OH)‑*、CH2NHC(O)‑*、NHC(O)OCH2‑*、O‑*、NH‑*、 S(O)2CH‑*、S(O)2CH2CH2‑*、S(O)2CH2CH2O‑*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CH2NH‑*、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 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 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独立地选自CH2O‑*和 CH=CH‑*,L独立地
选自CH2O‑*、CH2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NH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CH(OH)‑*、 CH(OH)CH2CH2‑*、CH2CH(OH)‑*、CH2NHC(O)‑*、‑NHC(O)
OCH2‑*、 O‑*、NH‑*、S(O)2CH2‑*、S(O)2CH2CH2‑*、S(O)2CH2CH2O‑*或 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是CH2O‑*,L 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
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
[017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17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17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独立地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5‑6元杂芳基。
[017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单环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W的相邻原子上的Y X
2个R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或杂环
基,从而形成双环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10元杂芳基、9元杂芳基、6元杂芳基或5元
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含有如化合价允许的氮、氧或硫的杂芳基。
[017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酮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180]
[018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182]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18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18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18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18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18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18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18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190]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式(I‑a)的化合物:
[0191]
[019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杂环基或立方烷基,其中每个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桥联的单环
X 1 2
杂环基或立方烷基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L和L各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C2‑C6亚烯
基或2‑7元杂亚烷基,其中每个C1‑C6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 2‑7元杂亚烷基任选地被1‑5个
X 1 2
R取代;R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苯基或5‑6元杂芳基任
Y X
选地被1‑5个R取代;每个R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
A B C B
基‑C1‑C6烷基、氨基 ‑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 、–NRR、–NR CD B C D D E D D Y
(O)R 、–C(O)NR R、–C(O)R 、–C(O)OH、–C(O)OR、–SR 、–S(O)R和–S(O)2R ;每个R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B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 、–NRR、–NRC(O)R 、–C(O)B C D D F D D 1 Y
NRR、–C(O)R、–C(O)OH、–C(O)OR、–S(R)m、–S(O)R、–S(O)2R 和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
X
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杂环基、芳
1
基或杂芳基环;每个G独立地是C3‑C6环烷基、 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
Z Z
C3‑C6环烷基、4‑7元杂环基、芳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3个R取代;每个R 独立地选自
A
由以下组成的组: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B D B C D D D A
NRR、–NR C(O)R、–C(O)NRR 、–C(O)R、–C(O)OH、–C(O)OR 和–S(O)2R ;每个R独立地是氢、 
B C D D B C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C(O)NRR 、–C(O)R、–C(O)OH 和–C(O)OR ;R 和R中的每个
B C Z
独立地是氢或C1‑C6烷基;或者R和R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3个R 取代的
D
3‑7元杂环基环;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其中每个C1‑
G E
C6烷基、2‑7元杂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
F G
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或卤代基;每个R独立地是芳基或
H H
5‑6元杂芳基,其中每个芳基或5‑6元杂芳基任选地被1‑5个 R取代;每个R 独立地是C1‑C6
烷基或卤代基C1‑C6烷基;m是1、 3或5;并且t是0或1。
[019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X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桥联的 4‑6元单环环烷基或立方烷基,其中的每个
X
任选地被1‑4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
X
[2.2.2] 辛烷、双环[2.1.1]己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 个R基团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D选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1
X X A B C
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或NRR (例如,氧代基、OH、OCH3、N(CH3)2或OC
D X
(O)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被0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是
[019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 个RX取代的2‑7元1 2 X
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两者均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2‑7元杂亚烷
1 2 1 2
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中的一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或C2‑C6亚烯基,并且 L和L中
的另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 C2‑C6亚烯基和2‑7元杂亚烷基
X X
各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氧代基或–C(O)
D 1 2
R (例如, CH3、氧代基或C(O)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
CH2CH2‑*、CH2C(O)‑*、CH=CH‑*、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CH2NH‑*、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 CH2CH(OH)‑*、
1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 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是
2
CH2O‑*,L 独立地选自 CH2O‑*、CH2CH2‑*、CH2C(O)‑*、CH=CH‑*、CH2CH2O‑*、CH2OCH2‑*、 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 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
[019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19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19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基团取代的苯基或5‑6元Y
杂芳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A B C D
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R 、–C(O)R 、–C(O)OH、–CD F D 1
(O)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
Y
哒嗪基、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198]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19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20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20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20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
X
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 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20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ZZ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 C1‑C6烷基(例如,CH3)。
[020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b)的化合物:
[0205]
[0206]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207] 其中D是(1,2,3,4,6,7)‑立方烷、双环[1.1.1]戊烷、双环[2.2.2]辛烷、双环X
[2.1.1]己烷、双环[2.2.1]庚烷或双环[3.1.1]庚烷,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4个R基团取
1 2
代;L 和L 各自独立地是CH2O‑*、CH2CH2‑*、 CH2CH2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NH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CH(OH)‑*、CH(OH)CH2CH2‑*、 CH2CH(OH)‑*、CH2NHC(O)‑*、NHC(O)OCH2‑*、O‑*、NH‑*、 S(O)2CH‑*、S(O)2CH2CH2‑*、S(O)
1 2
2CH2CH2O‑*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R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 
CH2CH2OH或CH2CH2OSi(CH3)2C(CH3)3;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
Y
酮基、三嗪基、噻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每个R独立地选自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 NHC(O)CH3、OC(O)CH3、C(O)
D 2 Y
NH2、OS(O)2CH3、‑S(O)2CH3、 ‑S(O)2CH2CH3、C(O)OH、OC(O)R、‑C(O)CH3、‑SCH3或G ;每个 R 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CH2CF3、CH3、CH2CH3、 C(CH3)2OH、OCH3、OCH2CH3、OCF3、S(O)2CH3、S(O)2CH2CH2CH3、 CN、N(CH3)2、SF5、SCH3、NH2、C(CH)3、CH(CH3)2、CH2CN、CH2NH2、 CH(OH)CH3、C
1 Y
(OH)(CH3)CF3、S(O)2CH3、C(O)CH3、C(O)OCH3、 C(O)OH、OCHF2或G ;或者相邻原子上的2个R 基
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
X 1 2
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2个R取代;G和G 是环丙基、异噁唑基、苯基、哌啶基、噁二唑基
Z D G
或四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2个R 取代;每个R 是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的
G H H Z
CH2O;每个R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吡啶基;每个R独立地是CF3;每个R独立地是
CH3;并且t是0或1。
[020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c)的化合物:
[0209]
[0210]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2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X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O)2RD、–S(O)D E B D B C D B C 2
2R、–SR 、NRC(O)R、–C(O)NRR 、–C(O)R 、–C(O)OH、NRR或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C(O)NH2、 OS(O)2CH3、‑S(O)2CH3、‑S(O)2CH2CH3、CD X A B C
(O)OH、OC(O)R、‑C(O)CH3或‑S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 或NRR (例如,氧
D 2
代基、OH、OCH3、N(CH3)2或OC(O)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例如,噁二
唑基或四唑基)。
[02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O或NRC,其中杂X 1 2
亚烷基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 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
X 1 2
1‑5个R取代的 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两者均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
X 1 2
R取代的2‑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中的一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或C2‑C6
1 2
亚烯基,并且L和L 中的另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C2‑C6亚烯
X 1 2
基和 2‑7元杂亚烷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两者均是C1‑C6
X
亚烷基或C2‑C6亚烯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和C2‑C6亚烯基各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在
1 2 X
一些实施方案中, L和L两者均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C2‑C6亚烯基。
[021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X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O)2RD、–S(O)D E B D B C D B C 2
2R、–SR 、NRC(O)R、–C(O)NRR 、–C(O)R 、–C(O)OH、NRR或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C(O)NH2、 OS(O)2CH3、‑S(O)2CH3、‑S(O)2CH2CH3、CD X A B C
(O)OH、OC(O)R、‑C(O)CH3或‑S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是氧代基、–OR 或NRR (例如,氧
D 2
代基、OH、OCH3、N(CH3)2或OC(O)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是芳基或5‑6元杂芳基(例如,噁二
唑基或四唑基)。
[02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 CH2CH2‑*、CH2CH2CH2‑*、CH2‑*、CH2C(O)‑*、CH=CH‑*、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 NH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CH(OH)‑*、CH(OH)CH2CH2‑*、 CH2CH(OH)‑*、CH2NHC(O)‑*、NHC(O)OCH2‑*、O‑*、NH‑*、 S(O)2CH‑*、S(O)2CH2CH2‑*、S(O)2CH2CH2O‑*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CH2NH‑*、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 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 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独立地选自CH2O‑*和 CH=CH‑*,L独立地
选自CH2O‑*、CH2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NH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CH(OH)‑*、 CH(OH)CH2CH2‑*、CH2CH(OH)‑*、CH2NHC(O)‑*、‑NHC(O)
OCH2‑*、 O‑*、NH‑*、S(O)2CH2‑*、S(O)2CH2CH2‑*、S(O)2CH2CH2O‑*或 CH2C(O)‑*,并且“‑*”指
1 2
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是CH2O‑*,L 独立地选自CH2O‑*、CH2CH2‑*、
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
[021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21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21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独立地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5‑6元杂芳基。
[021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单环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W的相邻原子上的Y X
2个R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或杂环
基,从而形成双环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10元杂芳基、9元杂芳基、6元杂芳基或5元
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含有如化合价允许的氮、氧或硫的杂芳基。
[021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酮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20]
[0221]
[02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23]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22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22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22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22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22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22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2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23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c)的化合物:
[0232]
[0233]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A和W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23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e)的化合物:
[0235]
[0236]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A、1 2
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23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是任选地被1‑5个RX取代的C1‑C6元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2‑2
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 CH2O‑*、CH2CH2‑*、CH2CH2CH2‑*、CH2C(O)‑*、CH=
CH‑*、 CH2CH2O‑*、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NHC(O)OCH2‑*、NH‑*、S(O)2CH‑* 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38] 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O)2RD、–S(O)2RD、–SRE、NRBC(O)RD、–CB C D B C 2(O)NRR 、–C(O)R、–C(O)OH、NRR 或 G (例如,CH3、氧代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 D
NHC(O)CH3、OC(O)CH3、C(O)NH2、OS(O)2CH3、‑S(O)2CH3、 ‑S(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
[023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选自CH2O‑*、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
2
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4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24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24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基团取代的苯基或杂芳Y
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基团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
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 G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
Y
嗪基、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43]
[0244]
[024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46]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24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24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24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25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25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
X
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 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25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Z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如,氯)。
[025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f)的化合物:
[0254]
[0255]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W、Y 1 2
R、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25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是任选地被1‑5个RX取代的C1‑C6元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2‑2 X C
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2‑7元杂亚烷基、O或NR。在
2
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H2CH2‑*、CH2‑*、CH2C(O)‑*、 CH=CH‑*、
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NH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CH(OH)‑*、 CH(OH)CH2CH2‑*、CH2CH(OH)‑*、CH2NHC(O)‑*、NHC(O)OCH2‑*、 O‑*、NH‑*、S(O)2CH‑*、S(O)2CH2CH2‑*、S(O)
2CH2CH2O‑*或 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5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X独立地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D D E B D B C D B C 2
(O)2R、–S(O)2R、–SR 、NRC(O)R 、–C(O)NRR 、–C(O)R、–C(O)OH、NRR或G(例如,CH3、氧代
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 C(O)NH2、OS(O)2CH3、‑S(O)2CH3、‑SD
(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
[025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选自CH2O‑*、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
2
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5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2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26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酮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62]
[0263]
[026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65]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26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26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26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26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27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27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27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27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g)的化合物:
[0274]
[0275]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27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h)的化合物:
[0277]
[0278]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27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i)的化合物:
[0280]
[0281]
[028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Y
R、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28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是任选地被1‑5个RX取代的C1‑C6元亚烷基、C2‑C6亚烯基或2‑2 X C
7元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2‑7元杂亚烷基、O或NR。在
2
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H2CH2‑*、CH2‑*、CH2C(O)‑*、 CH=CH‑*、
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NH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CH(OH)‑*、 CH(OH)CH2CH2‑*、CH2CH(OH)‑*、CH2NHC(O)‑*、NHC(O)OCH2‑*、 O‑*、NH‑*、S(O)2CH‑*、S(O)2CH2CH2‑*、S(O)
2CH2CH2O‑*或 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8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X独立地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D D E B D B C D B C 2
(O)2R、–S(O)2R、–SR 、NRC(O)R 、–C(O)NRR 、–C(O)R、–C(O)OH、NRR或G(例如,CH3、氧代
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 C(O)NH2、OS(O)2CH3、‑S(O)2CH3、‑SD
(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
[028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选自CH2O‑*、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
2
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28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28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28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酮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89]
[0290]
[029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29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Y Y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
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A B C D D F D
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R 、–C(O)R 、–C(O)OH、–C(O)OR、–S(R)m、–S(O)2R
1
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噁二
Y
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29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选自:
[029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选自:
[029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29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29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29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29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30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j)的化合物:
[0301]
[030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1、L2、1 2 X
R、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 所定义。
[030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k)的化合物:
[0304]
[0305]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R、A、W、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30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是式(I‑l)的化合物:
[0307]
[0308]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L2、R1、2 X Y
R、W、R、R和t中的每个如针对式(I)所定义。
[030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 个RX取代的2‑7元1 2 X
杂亚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两者均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2‑7元杂亚烷
1 2 1 2
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和L中的一个独立地是C1‑C6亚烷基或C2‑C6亚烯基,并且 L和L中
的另一个独立地是2‑7元杂亚烷基,并且其中C1‑C6亚烷基、 C2‑C6亚烯基和2‑7元杂亚烷基
X X
各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氧代基或–C(O)
D 1 2
R (例如, CH3、氧代基或C(O)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和L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CH2O‑*、
CH2CH2‑*、CH2C(O)‑*、CH=CH‑*、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 CH2NH‑*、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 CH2CH(OH)‑*、
1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 A和W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是
2
CH2O‑*,L 独立地选自 CH2O‑*、CH2CH2‑*、CH2C(O)‑*、CH=CH‑*、CH2CH2O‑*、CH2OCH2‑*、 CH2OCH2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 CH2N(CH3)‑*、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分别与A和W的附接点。
[031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2选自CH2O‑*、CH2CH2‑*、CH2C(O)‑*、 CH=CH‑*、CH2CH2O‑*、CH2OCH2‑*、CH2OCH2CH2‑*、 CH2CH2CH2O‑*、CH2CH2OCH2‑*、CH2NH‑*、CH2N(CH3)‑*、 CH2N(CH3)C(O)‑*、CH2N(C(O)CH3)‑*、CH2CH(OH)‑*、 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
2
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选自CH2O‑*、CH2CH2‑*、CH2C(O)‑*、CH=CH‑*、 CH2CH2O‑*、
CH2OCH2‑*、CH2OCH2CH2‑*、CH2CH2CH2O‑*、 CH2CH2OCH2‑*、CH2NH‑*、CH2N(CH3)‑*、CH2N(CH3)C(O)‑*、 CH2N(C(O)CH3)‑*、CH2CH(OH)‑*、NHC(O)OCH2‑*或CH2C(O)‑*,并且“‑*”指示与W的附接点。
[03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X独立地是C1‑C6烷基、氧代基、卤代基、氰基、–ORA、–OSD D E B D B C D B C 2
(O)2R、–S(O)2R、–SR 、NRC(O)R 、–C(O)NRR 、–C(O)R、–C(O)OH、NRR或G(例如,CH3、氧代
基、氟、OH、氰基、OCH3、NH2、N(CH3)2、NHC(O)CH3、OC(O)CH3、 C(O)NH2、OS(O)2CH3、‑S(O)2CH3、‑SD
(O)2CH2CH3、C(O)OH、OC(O)R、 ‑C(O)CH3或‑SCH3)。
[03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是0。
[031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或甲硅烷1 2 1 2
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和R中的另一个独
1
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2
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
1 2 1 2
原子的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和R 中的一个独立地是氢,并且R 和R中的另一个独
立地是氢、*‑CH3、*‑CH2CH2OH或 *‑CH2CH2OSi(CH3)2C(CH3)3,并且“*‑”指示与氮原子的附接
1 2
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和R各自独立地是氢。
[03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独立地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5‑6元杂芳基。
[031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单环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W的相邻原子上的Y X
2个R基团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或杂环
基,从而形成双环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10元杂芳基、9元杂芳基、6元杂芳基或5元
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W是含有如化合价允许的氮、氧或硫的杂芳基。
[031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是任选地被1‑5个RY取代的苯基或5‑6元杂芳Y
基,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A B C D
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NR R 、–C(O)R 、–C(O)OH、–C(O)D F D 1
OR、–S(R)m、–S(O)2R或G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
基、哒嗪基、哒嗪酮基、三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 1‑5
Y
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
Y
哒嗪酮基、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A和 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317]
[0318]
[031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中的每个独立地选自:
[0320]在一些实施方案
Y Y
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A和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并且每个R
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A B C D D F
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NR R、–C(O)R、–C(O)OH、–C(O)OR、–S(R)m、–SD 1
(O)2R或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哒嗪酮基、
Y
噁二唑基或噁二唑酮基,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0321] 在 一 些 实 施 方 案 中 ,A 选 自 :
[0322] 在 一 些 实 施 方 案 中 ,W 选 自 :
[032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是苯基并且W是苯基或5‑6元杂芳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Y Y
W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 取代,并且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卤代基‑
A
C1‑C6烷基、卤代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基、氰基、–OR 、–B C D D F D 1
NRR、–C(O)R、–C(O)OH、–C(O)OR、–S(R)m、–S(O)2R或G。
[032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F2、 CH2CF3、CH3、CH2CH3、C(CH3)2OH、OCH3、OCH2CH3、OCF3、 S(O)2CH3、S(O)2CH2CH2CH3、CN、N(CH3)2、SF5、SCH3、NH2、C(CH)3、 CH(CH3)2、CH2CN、CH2NH2、CH(OH)CH3、C(OH)(CH3)CF3、S(O)2CH3、 C(O)CH3、C(O)OCH3、C(O)OH、
1
OCHF2或G。
[032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Y独立地是氯、氟、碘、CF3、CH3、 CH2CH3、OCH3、S(O)2CH3、CN、N(CH3)2、SF5、NH2、C(CH)3、CH(CH3)2、 CH2CN、CH2NH2、CH(OH)CH3、C(O)CH3、C(O)OCH3、C(O)
1
OH、 OCHF2或G。
[032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和W各自独立地在相邻原子上被2个RY取代,并且2个RY与它们X
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被1‑5个R取代的3‑7元稠合环烷基、3‑7元稠合杂环基、稠合
Y
芳基或5‑6元稠合杂芳基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个R 与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吡唑
X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苯硫基、呋喃基或二氧戊环基环,其中的每个任选地被1‑5个R取代。
X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卤代基(例如,CH3或氟)。
[032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G1是环丙基、异噁唑基、哌啶基、苯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Z 1
选地被1‑5个R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G是环丙基、异噁唑基或吡唑基,其中的每个任选
Z Z
地被1‑5个R 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例如,CH3)或卤代基(例
Z
如,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是C1‑C6烷基 (例如,CH3)。
[032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式(I‑a)、(I‑b)、(I‑c)、 (I‑d)、(I‑e)、(I‑f)、(I‑g)、(I‑h)、(I‑i)、(I‑j)、(I‑k)或(I‑l)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配制为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
合物
[032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合物选自表1中列出的任何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330] 表1: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
[0331]
[0332]
[0333]
[0334]
[0335]
[0336]
[0337]
[0338]
[0339]
[0340]
[0341]
[0342]
[0343]
[0344]
[0345]
[0346]
[0347]
[0348]
[0349]
[0350]
[0351]
[0352]
[0353]
[0354]
[0355]
[0356]
[0357]
[0358]
[0359]
[0360]
[0361]
[0362]
[0363]
[0364]
[0365]
[0366]
[0367]
[0368]
[0369]
[0370]
[0371]
[0372]
[0373]
[0374]
[0375]
[0376]
[0377]
[0378]
[0379]
[0380]
[0381]
[0382]
[0383]
[0384]
[0385]
[0386]
[0387]
[0388]
[0389]
[0390]
[0391]
[0392]
[0393]
[0394]
[0395] 制备示例性化合物的方法
[0396] 结合以下合成方案和示出通过其可制备化合物的方式的方法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通过各种合成程序制备。代表性合成程序在方案1‑24中示
1 2 1 2
出但不限于方案1‑24。变量A、 D、W、L、L、R和R例如在发明内容中如在本文中详细定义
[0397] 方案1: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398]
[0399] 如方案1所示,当A和W相同并且L1和L2相同并且其代表式(I) 的化合物时,式(3)的化合物可由式(1)的化合物制备。式(2A)的羧酸可在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1)的胺偶联以
获得式(3)的化合物。已知由羧酸和胺的混合物生成酰胺的条件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添加
偶联剂诸如但不限于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化二亚胺或1‑(3‑二甲氨基丙基)‑3‑
乙基碳化二亚胺(EDC、EDAC或EDCI)或对应的盐酸盐、 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双(2‑
氧代基‑3‑噁唑烷基)次膦酰氯 (BOPC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
1‑基亚甲基]‑N‑ 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或2‑(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或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 [4,5‑b]吡啶3‑氧化
六氟磷酸盐(HATU)、O‑(苯并三唑‑1‑基)‑N,N,N′,N′‑ 四甲基脲四氟硼酸盐(TBTU)、2‑(1H‑
苯并[d][1,2,3]三唑‑1‑基)‑1,1,3,3‑ 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HBTU)和2,4,6‑三丙
基‑1,3,5,2,4,6‑三氧杂三膦2,4,6‑三氧化物 偶联剂可作为固体、溶液或作为与固
体载体树脂结合的试剂添加。
[0400] 除偶联剂以外,辅助偶联剂可促进偶联反应。经常用于偶联反应的辅助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二甲氨基)吡啶(DMAP)、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HOAT)和1‑羟基苯并三唑
(HOBT)。反应可任选地在碱(诸如但不限于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基胺或吡啶)的存在下
实施。偶联反应可在溶剂中实施,所述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
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反应可在环境温度下或加热实施。加
热可常规地或用微波辐射实现。
[0401] 可替代地,式(2B)的酰基氯可任选地在碱(诸如叔胺碱诸如但不限于三乙胺或N,N‑二异丙基乙基胺或芳族碱诸如吡啶)的存在下在室温下或加热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二
氯甲烷)中与式(1)的胺反应以获得式(3)的酰胺。式(1)的胺还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氢氧
化钠)的存在下在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与式(2B)的酰基氯偶联。
[0402] 方案2: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03]
[0404] 如方案2所示,当A和W相同或不同并且L1和L2相同或不同并且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时,式(3)的化合物可由式(1)的化合物制备。式(1)的胺可用合适的保护基团(PG)保护以
获得式(4)的化合物。例如,式(1)的胺可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中
用二碳酸二叔丁酯处理以获得式(4)的化合物,其中PG是C(O)OC(CH3)3。式(2A)的羧酸或式
(2B)的酰基氯可在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4)的胺偶联以获得式(5)的化合
物。式(5)中的保护基团(PG)可去除以获得式(6)的化合物。例如,BOC保护基团可使用酸(诸
如但不限于三氟乙酸或盐酸)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甲醇、1,4‑二噁烷或二氯甲烷或其混合
物)中去除。反应可在环境温度或高温下执行。式(7A) 的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可在方案1
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 (6)的胺偶联以获得式(3)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
物。
[0405] 方案3: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06]
[0407] 如方案3所示,式(9)的化合物(当t是0时,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可由式(6)的化合物制备。式(6)的化合物(其可如方案2所述制备) 可在还原剂(诸如但不限于三乙酰氧基
100
硼氢化钠或氰基硼氢化钠)的存在下与式(8)的醛(其中R 不存在或者是亚烷基或杂亚烷
基)反应以获得式(9)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1,2‑ 二氯乙
烷、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腈或其混合物)中执行。
[0408] 方案4: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09]
[0410] 可替代地,式(9)的化合物(当t是0时,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可由如方案4所示的式(6)的化合物制备。式(6)的胺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钾)的存在下与式(10)的溴化物
反应以获得式(9)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或
二甲基亚砜) 中执行。
[0411] 方案5: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12]
[0413] 式(13)的化合物和式(14)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 是1)可如方案5所示制备。式(6)的胺(其可如方案2所述制备)可在碱 (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钾)的存在下用
2‑氯乙酰氯处理以获得式(11)的化合物。添加通常在低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
喃、水或其混合物)中执行,然后升温至环境温度。式(12A)的醇可在强碱(诸如但不限于氢
化钠)的存在下与式(11)的化合物反应以获得式(13)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
溶剂(诸如但不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执行。可替代地,式(12A)的醇可在碱(诸如但不
限于碳酸钾,任选地添加催化量的碘化钾)的存在下与式(11)的化合物反应以获得式(13)
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任选地在微波中并且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乙腈、丙酮或其混
合物)中执行。式(12B)的醇(其中n是1‑6)可在强碱(诸如但不限于氢化钠)的存在下与式
(11)的化合物反应以获得式(14) 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
N,N‑二甲基甲酰胺)中执行。
[0414] 方案6: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15]
[0416] 如方案6所示,式(15)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是 1并且L2是C2‑C7杂亚烷基)可由式(6)的化合物制备。式(6)的胺可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处理,接着用式
(12B)的醇处理,以获得式(15)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
氢呋喃)中执行。
[0417] 方案7: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18]
[0419] 式(18)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是1并且R2是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可由如方案7所示的式(6)的化合
物制备。式(6)的胺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钾)的存在下用式(16)的烷基化剂(其中X是
卤化物)烷基化以获得式(17)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 N,N‑二
甲基甲酰胺)中执行。式(7A)的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可在方案 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
件下与式(17)的胺偶联以获得式(18)的化合物。
[0420] 方案8: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21]
[0422] 如方案8所示,式(20)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是 1)可由式(6)的胺制备。式(6)的胺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N,N‑二异丙基乙基胺)的存在下与式(19)的氯甲
酸酯反应以获得式(20)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甲苯、二氯
甲烷或其混合物)中执行。
[0423] 方案9: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24]
[0425] 式(I)的化合物(其中R1是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羟基‑C1‑C6烷基或甲硅烷氧基‑C1‑C6烷基)可由如方案9所示的式(5) 的化合物制备。式(5)的胺(其可如方案2所
述制备)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氢化钠)的存在下用式(21)的烷基化剂(其中X是卤化物)烷
基化以获得式(22)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N,N‑
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其混合物)中执行。在去除保护基团(PG)之后,式(22)
的化合物可在方案2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7A)的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反应以获
得式(I)的化合物。
[0426] 方案10: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27]
[0428] 如方案10所示,式(25)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 是1)可由式(6)的化合物制备。式(6)的胺(其可如方案2所述制备)可在方案2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2‑
羟基乙酸反应以获得式(23)的化合物。式(23)的化合物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氢化钠)的存
在下用式(24) 的烷基化剂(其中X是卤化物并且n是0‑5)烷基化以获得式(25)的化合物。反
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其混合物)中执行。
[0429] 方案11: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30]
[0431] 式(28)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其中t是1)可由如方案11 所示的式(23)的化合物制备。式(23)的化合物(其可如方案10所述制备) 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铯)
的存在下与2‑溴乙酸甲酯反应以获得式 (26)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
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 中执行。式(26)的化合物可用氢氧化锂水溶液处理以获得式(27)的
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甲醇或其混合物)中执行。
式(27)的化合物可在偶联剂(诸如但不限于1‑[双 (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
[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HATU))和碱(诸如但不限于三乙胺)的存在下用N‑羟基乙
酰亚胺处理以获得式(28)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乙腈) 中执
行。
[0432] 方案12: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33]
[0434] 如方案12所示,式(30)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可由式(26) 的化合物制备。式(26)的化合物(其可如方案11所述制备)可用一水合肼处理以获得式(29)的化合物。
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乙醇)中执行。式(29)的化合物可用1,1'‑羰基二
咪唑处理以获得式 (30)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1,4‑二噁烷) 
中执行。
[0435] 方案13: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36]
[0437] 方案13描述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其中D是2‑氧代双环[2.2.2] 辛烷‑1‑基核心。4‑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乙酯(其可如本文所述制备)可在方案1所述的酰
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2A)的羧酸或式(2B)的酰基氯反应以获得式(31)的化合物。式(31)的
化合物可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在环境温度下处理以获得式(32)的化合物。式(32)的酸可
在碱(诸如但不限于三乙胺)的存在下用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处理,接着用叔丁醇处理以
获得式(33)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甲苯)中执行。式(33)的化
合物可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1,4‑二噁烷)中用酸(诸如但不限于盐酸)处理
以获得式(34)的化合物。式(34)的化合物可在方案2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7A)的
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反应以获得式(I)的化合物。
[0438] 方案14: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39]
[0440] 方案14描述羧酸(37)、(42)和(45)的合成,其代表式(2A)和式(7A) 的酸。
[0441] 式(35)的化合物可在强碱(诸如但不限于叔丁醇钾)的存在下与2‑ 羟基乙酸乙酯反应以获得式(36)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中执
行。式(36)的化合物可用氢氧化锂水溶液处理以获得式(37)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温
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中执行。
[0442] 式(38)的醇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钾)的存在下与2‑溴乙酸叔丁酯反应以获得式(39)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执行。
式(39)的化合物可用酸(诸如但不限于盐酸)处理以获得式(37)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环境
温度下在溶剂 (诸如但不限于1,4‑二噁烷)中执行。
[0443] 式(40)的化合物可在强碱(诸如但不限于氢化钠)的存在下与3‑溴丙酸乙酯反应以获得式(41)的化合物。添加通常在低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中执行,然后
升温至环境温度。式(41)的化合物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以获得式(42)的化合物。反应
通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四氢呋喃)中执行。
[0444] 式(43)的羧酸可在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肌氨酸甲酯反应以获得式(44)的化合物。式(44)的化合物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以获得式(45)的化合物。反应通
常在环境温度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乙醇)中执行。
[0445] 方案15: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46]
[0447] 如方案15所示,式(47)的溴化物(其代表式(10)和式(24)的化合物) 可由式(46)的醇制备。式(46)的化合物可在碱(诸如但不限于碳酸钾) 的存在下与1,2‑二溴乙烷反应
以获得式(47)的化合物。反应通常在高温下在溶剂(诸如但不限于乙腈)中执行。
[0448] 方案16: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49]
[0450] 如方案16所示,式(49)的化合物(其中A和W相同或不同并且 L1和L2相同或不同并且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可由式(48)的化合物制备。式(7A)的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可在
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48)的胺偶联以获得式(49)的化合物。式(48)的酮
还可在还原剂(诸如但不限于硼氢化钠)的存在下在溶剂(诸如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中还原以得到式(50)的醇。式(7A)的羧酸或式(7B)的酰基氯可在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
成条件下与式(50)的胺偶联以获得式 (51)的化合物。式(49)的酮还可在还原剂(诸如但不
限于硼氢化钠)的存在下在溶剂(诸如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还原以得到式(51)的
醇。式(48)、式(49)、式(50)和式(51)的化合物可如以下实施例所示进一步衍生化。
[0451] 方案17: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52]
[0453] 如方案17所示,式(52)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6)的化合物,其进而通过方案2‑8和方案10所述的方法可转化为式(I)的化合物。因此,式(2A)的羧酸或式(2B)的酰基氯可在方
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条件下与式(50)的胺偶联,接着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条件
进行酯水解以获得式(53)的化合物。式(53)的化合物可在库尔修斯反应条件下反应诸如用
在加热的甲苯中的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和三乙胺处理,接着进行酸水解以得到式(6)的
化合物。
[0454] 方案18: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55]
[0456] 如方案18所示,式(6)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57)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因此,式(6)的化合物可使用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偶联条件与式(54)的保护氨基酸(其中
PG是合适的胺保护基团)偶联以得到式(55)的化合物。式(55)的化合物中的保护基团PG可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条件下去除以暴露伯胺,所述伯胺可使用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
偶联条件与式(56)的羧酸偶联以得到式(57)的化合物。
[0457] 方案19: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58]
[0459] 如方案19所示,式(6)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59)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式(6)的化合物可在碱(诸如三乙胺)的存在下在任选地温热的溶剂(诸如但不限于N,N‑二
甲基甲酰胺)中与式(58)的磺酰氯反应以得到式(59)的化合物。
[0460] 方案20: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61]
[0462] 如方案20所示,式(6)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61)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式(6)的化合物可在吡啶的存在下与式(60)的异氰酸酯反应以得到式(61)的化合物。
[0463] 方案21: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64]
[0465] 如方案21所示,式(6)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63)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式(6)的化合物可在碱(诸如N,N‑二异丙基乙基胺) 的存在下在溶剂(诸如四氢呋喃)中与
式(62)的碳氯酸盐反应以得到式 (63)的化合物。
[0466] 方案22: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67]
[0468] 如方案22所示,式(64)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65)的化合物,其代表式(I)的化合物。式(64)的化合物可用在温热的二氯甲烷中的溴化铟 (III)和三乙基硅烷(Et3SiH)还原
以得到式(65)的化合物。
[0469] 方案23: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70]
[0471] 如方案23所示,式(66)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1)的化合物。因此,式(66)的化合物的酯部分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条件下水解以得到对应的羧酸。羧酸可在库尔修斯反
应条件下处理以完成式(67)的化合物的转化。式(67)的化合物可在碱的存在下与二碳酸二
叔丁酯反应以得到正交保护的双胺(68)。式(68)的化合物可在酸(诸如4M盐酸) 的存在下
在溶剂(诸如温热的二噁烷)中在催化氢化条件下转化为式(1) 的化合物。式(1)的化合物
可如方案1或方案2所述使用。
[0472] 方案24:用于合成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代表性方案。
[0473]
[0474] 如方案24所示,式(68)的化合物可转化为式(71)的化合物。式(68) 的化合物可还2b
原胺化为式(69)的化合物,其中R 是任选地取代的 C1‑C6烷基。式(69)的化合物可在本领
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酸性条件处理以选择性地去除叔丁氧基羰基保护基团,并且然后使用在
方案1中所述的酰胺键形成反应条件将暴露的胺与式(2A)的化合物偶联以得到式(70)的化
合物。可替代地,式(2B)的酰基氯也可如方案1所述与胺偶联。式(70)的化合物的苄基保护
基团可在催化氢化条件下去除,并且然后显露的胺可与式(7A)的羧酸偶联以得到式(71)的
化合物。式(71) 的化合物还可通过使用也在方案1中所述的条件以对应的酰基氯与先前提
及的显露的胺反应获得。式(71)的化合物代表式(I)的化合物。
[0475] 药物组合物
[0476]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药物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
可接受的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
合物、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以有效量提供在药物组合物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效量
是治疗有效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有效量是预防有效量。
[0477] 本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药理学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制备。一般来说,此类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式(I)的化合物(“活性成分”)与载体和/或一种或多种其他辅
助成分缔合,并且然后如果必要和/或希望,使产品成形和/或包装为所需的单剂量或多剂
量单位。药物组合物可作为单一单位剂量和/或作为多个单一单位剂量大批量制备、包装
和/或销售。如本文所用,“单位剂量”是包含预先确定的量的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个别
量。活性成分的量通常等于将要向受试者施用的活性成分的剂量和/或这种剂量的合宜分
数,例如像这种剂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0478]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式(I)的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任何另外成分的相对量将根据所治疗的受试者的身份、尺寸和/ 或病状并且进一步根据待施用组合
物的途径而改变。通过举例的方式,组合物可包含0.1%与100%(w/w)之间的式(I)的化合
物。
[0479]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是指不破坏与其配制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的无毒载体、佐剂、稀释剂或媒介物。可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造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是药物配制领域中熟知的那些赋形剂中的任一种并且包括惰性稀释剂、分散剂和/或成粒
剂、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崩解剂、粘合剂、防腐剂、缓冲剂、润滑剂和/或油。可用于本发
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造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离子交换剂、氧化、硬脂
酸铝、卵磷脂、血清蛋白(诸如人类血清白蛋白)、缓冲物质(诸如磷酸盐)、甘油、山梨酸、山
梨酸钾、饱和植物脂肪酸的偏甘油酯混合物、水、盐或电解质(诸如硫酸鱼精蛋白、磷酸氢二
钠、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胶态二氧化硅、三硅酸镁、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基物质、聚
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酯、蜡、聚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以及羊
毛脂。
[048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口服、肠胃外(包括皮下、肌内、静脉内和皮内)、通过吸入喷雾、局部、直肠、鼻、颊、阴道或经由植入贮药库的方式施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提供的化
合物或组合物可静脉内和/或口服施用。
[0481]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肠胃外”包括皮下、静脉内、肌内、眼内、玻璃体内、关节内、滑膜内、胸骨内、鞘内、肝内、腹膜内、病灶内以及颅内注射或输注技术。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口
服、皮下、腹膜内或静脉内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无菌可注射形式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
液。这些悬浮液可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技术,使用合适的分散剂或湿润剂和悬浮剂来配制。
无菌注射制剂也可以是在胃肠外可接受的无毒稀释剂或溶剂中的无菌可注射溶液或混悬
液,例如,作为1,3‑丁二醇中的溶液。在可接受的媒介物和溶剂中,可采用水、林格溶液以及
等渗氯化钠溶液。此外,无菌的固定油通常用作溶剂或悬浮介质。
[0482]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可以任何口服可接受的剂型进行口服施用,包括但不限于胶囊、片剂、水性悬浮液或溶液。在用于口服使用的片剂的情况下,通常使用的载
体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通常还添加润滑剂,诸如硬脂酸镁。对于胶囊形式的口服施用,可
用的稀释剂包括乳糖和干玉米淀粉。当需要用于口服使用的水性悬浮液时,活性成分与乳
化剂和悬浮剂组合。如果需要,还可添加某些甜味剂、调味剂着色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提供的口服制剂配制成用于立即释放或持续释放/延迟释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
适用于经颊或经舌下施用,包括片剂、锭剂和软锭剂(pastilles)。式(I) 的化合物还可呈
微封装形式。
[0483]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经皮、通过局部途径递送、配制为涂药棒、溶液、悬浮液、乳液、凝胶、膏状物、油膏、糊状物、凝胶剂、涂剂、粉剂和气溶胶。口服制剂包括适用于患者摄
取的片剂、丸剂、粉剂、糖锭剂、胶囊、液体、锭剂、扁囊剂、凝胶、糖浆、浆液、悬浮液等。固体
形式制剂包括粉剂、片剂、丸剂、胶囊、扁囊剂、栓剂和可分散颗粒剂。液体形式制剂包括溶
液、悬浮液以及乳液,例如水或水/丙二醇溶液。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另外包括用以提供持续
释放和/或舒适度的组分。此类组分包括高分子量的阴离子高渗透性聚合物、凝胶多糖和精
细分散的药物载体基质。这些组分更详细地在美国专利号4,9 11,920;5,403,841;5,212,
162;以及4,861,760中讨论。这些专利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
文。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作为微球递送,以便在体内缓慢释放。例如,微球可经由含有药物
的微球的皮内注射施用,所述微球缓慢地皮下释放(参见Rao,J.B iomater 
Sci.Polym.Ed.7:623‑645,1995;作为可生物降解且可注射的凝胶制剂施用(参见,例如Gao 
Pharm.Res.12:857‑863,1995);或作为用于口服施用的微球施用(参见,例如Eyles,
J.Pharm.Pharmacol.49:66 9‑674,1997)。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剂可通
过使用与细胞膜融合或被内吞的脂质体来递送,即,通过采用连接到脂质体的受体配体,脂
质体结合到细胞的表面膜蛋白受体,从而导致内吞。通过使用脂质体,尤其是在脂质体表面
携带特异于靶细胞的受体配体或以其他方式针对特定器官的情况下,可在体内将本发明组
合物的递送集中到靶细胞中。(参见,例如Al‑Muhammed,J.Microencapsul.13: 293‑306,
1996;Chonn,Curr.Opin.Biotechnol.6:698‑708,1995;Ostro, J.Hosp.Pharm.46:1576‑
1587,1989)。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作为纳米颗粒递送。
[0484] 可替代地,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可呈用于直肠施用的栓剂形式施用。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还可局部施用,尤其当治疗目标包括通过局部施加可容易
地到达的区域或器官,包括眼、皮肤或下肠道的疾病。可易于制备用于这些区域或器官中的
每一个的合适的局部制剂。
[048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下,为了延长药物的作用,经常希望减慢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药物的吸收。这可通过使用水溶性差的晶型或无定形材料的液体悬浮液来实现。药物的吸
收速率则取决于其溶解速率,溶解速率进而可取决于晶体大小和晶形。可替代地,通过将药
物溶解或悬浮于油媒介物中来完成肠胃外施用的药物形式的延迟吸收。
[0486] 虽然本文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的描述主要涉及适用于向人类施用的药物组合物,但是熟练的业内人士将理解此类组合物通常适用于向所有种类的动物施用。改变适用于向人
类施用的药物组合物以便使得组合物适用于向各种动物施用是众所周知的,并且普通兽医
药理学家可通过普通实验来设计和/或进行这种改变。
[0487]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通常以剂量单位形式例如单一单位剂型配制,以用于施用的
容易性和剂量的均一性。然而,将理解,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总每日用量将由主治医师在合理
医学判断范围内决定。对任何具体受试者或生物体的特定治疗有效剂量水平将取决于各种
因素,所述因素包括所治疗的病症和病症的严重性;所采用的特定活性成分的活性;所采用
的特定组合物;受试者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性别和饮食;所采用的特定活性成分的
施用时间、施用途径和排泄速率;治疗持续时间;与所采用的特定活性成分组合或同步使用
的药物;以及医学领域中熟知的类似因素。
[0488] 实现有效量所需的化合物的精确量将根据例如受试者的种类、年龄和总体状况、副作用或病症的严重性、一种或多种具体化合物的身份、施用模式等而随受试者变化。可一
天三次、一天两次、一天一次、每隔一天、每三天、每周、每两周、每三周或每四周递送所需的
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多次施用(例如,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
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或更多次施用)递送所需的剂量。
[0489]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用于一天施用一次或多次的有效量可包括约0.0001mg至约
5000mg,例如约0.0001mg至约 4000mg、约0.0001mg至约2000mg、约0.0001mg至约1000mg、约
0.001mg至约1000mg、约0.01mg至约1000mg、约0.1mg至约 1000mg、约1mg至约1000mg、约1mg
至约100mg、约10mg至约1000mg或约100mg至约1000mg化合物/单位剂型。
[049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可在足以每天递送约0.001 mg/kg至约1000mg/kg,例如约0.001mg/
kg至约500mg/kg、约0.01 mg/kg至约250mg/kg、约0.1mg/kg至约100mg/kg、约0.1mg/kg至约
50mg/kg、约0.1mg/kg至约40mg/kg、约0.1mg/kg至约25mg/kg、约0.01mg/kg至约10mg/kg、约
0.1mg/kg至约10mg/kg或约1mg/kg 至约50mg/kg受试者体重的剂量水平下一天一次或多次
施用,以获得所需的治疗效果。
[0491] 应理解,如本文所述的剂量范围为向成人施用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提供指导。例如向儿童或青少年施用的量可由医疗从业者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并且可低于向成年人
施用的量或与向成年人施用的量相同。
[0492] 还应理解,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可与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药物药剂组合
施用。所述化合物或组合物可与改善其生物可利用性、减少和/或改变其代谢、抑制其排泄
和/或改变其在身体内的分布的另外的药物药剂组合施用。还应理解,所采用的疗法可实现
针对相同病症的所需效果,并且/或者它可实现不同的效果。
[0493] 所述化合物或组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药物药剂同时施用、在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药物药剂之前或之后施用,所述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药物药剂可用作例如组合疗法。药
物药剂包括治疗活性剂。药物药剂还包括预防活性剂。每种另外的药物药剂可在针对此药
物药剂确定的剂量下和/或根据针对此药物药剂确定的时间表施用。另外的药物药剂还可
与彼此和/或与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一起以单一剂量施用或以不同的剂量单独施
用。在方案中采用的特定组合将考虑发明性化合物与另外的药物药剂的相容性和/或待实
现的所需治疗和/或预防效果。一般来说,预期组合使用的另外的药物药剂在不超过它们单
独使用的水平下使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使用的水平将低于单独使用的那些水平。
[0494] 示例性的另外的药物药剂包括但不限于抗增殖剂、抗癌剂、抗糖尿病剂、抗炎剂、免疫抑制剂和疼痛缓解剂。药物药剂包括小有机分子诸如药物化合物(例如,如在美国联邦
法规(CFR)中提供的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化合物)、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单糖、
寡糖、多糖、核蛋白、粘蛋白、脂蛋白、合成多肽或蛋白质、连接到蛋白质的小分子、糖蛋白、
类固醇、核酸、DNA、RNA、核苷酸、核苷、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脂质、激素、维生素和细胞。
[0495]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其中以治疗有效量(即,以对实现其预期目的有效的量)包含活性成分(例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实施方案或实例)的组合物。对于具体
应用有效的实际量将尤其取决于正在治疗的病状。当在方法中施用以治疗疾病时,此类组
合物将包含有效于实现所需结果的量的活性成分,所述所需结果例如调节靶分子(例如,
eIF2B、eIF2或eIF2α信号转导通路的组分或磷酸化的eIF2α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和/或减
少、消除或减慢疾病症状(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
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
或病症的症状)的进展。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的确定完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
力范围内,尤其是在根据本文的详细公开的情况下。
[0496] 向哺乳动物施用的剂量和频率(单剂量或多剂量)可根据各种因素而变化,所述各种因素例如哺乳动物是否患有另一种疾病,以及其施用途径;接受者的大小、年龄、性别、健
康、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和饮食;正在治疗的疾病的症状(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
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
组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的症状)的性质和程度、同时治疗的种类、来自正在治
疗的疾病的并发症或其他健康相关问题。其他治疗方案或药剂可与申请人的发明的方法和
化合物结合使用。所建立剂量(例如,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调整和操纵完全在本领域技术人
员的能力范围内。
[0497] 对于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可由细胞培养测定来初始确定治疗有效量。目标浓度将是能够实现本文所述方法的一种或多种活性化合物的那些浓度,如使用本文所述或本
领域已知的方法所测量的。
[0498] 如本领域中熟知的,用于人类的治疗有效量也可由动物模型确定。例如,用于人类的剂量可被配制成实现已发现在动物中有效的浓度。可通过监测化合物有效性和向上或向
下调整剂量来调整对于人类的剂量,如上文所述。基于以上所述方法和其他方法调整剂量
以在人类中实现最大效力完全在普通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0499] 剂量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所采用的化合物而变化。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施用至患者的剂量应足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患者中实现有益的治疗反应。剂量的大小还将通过任何
不良副作用的存在、性质和程度确定。具体情况的适当剂量的确定在从业医师的技能范围
之内。一般来说,治疗以低于化合物最佳剂量的较小剂量开始。此后,小幅度增加剂量,直至
在环境下达到最佳效果。剂量的量和间隔可逐渐调整以提供对正在治疗的特定临床指征
效的所施用化合物水平。这将提供与个体的疾病状态的严重程度相应的治疗方案。
[0500] 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教义,可规划出有效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治疗方案,其不导致显著的毒性并且对治疗特定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仍是有效的。这种规划应涉及通过考虑以
下因素而对活性化合物进行谨慎选择,所述因素诸如化合物效力、相对生物可利用性、患者
体重、不良副作用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所选药剂的优选施用模式和毒性特征。
[0501] 本发明还涵盖试剂盒(例如,药物包)。发明性试剂盒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疾病(例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本文
所述的其他疾病或病症)。
[0502] 所提供的试剂盒可包括发明性药物组合物或化合物和容器(例如,小瓶、安瓿、瓶、注射器和/或分配器包装或其他合适的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提供的试剂盒可任选
地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包含用于发明性药物组合物或化合物的稀释或悬浮的药
物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在所述容器和第二容器中提供的发明性药物组合物或化
合物组合以形成一个单位剂型。
[0503] 因此,在一方面,提供包括第一容器的试剂盒,所述第一容器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或其药物组合物。在
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盒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的增殖性疾病。在某些实施方案
中,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
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或其药物组合物施用给受试者以预防和/或治疗本文所述的疾病的说
明书。
[0504] 治疗方法
[0505]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合物、组
合物和方法用于预防或治疗疾病、病症或病状。示例性疾病、病症或病状包括但不限于神经
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癌症、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
[050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与eIF2B活性或水平、 eIF2α活性或水平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调节(例如,降低) 相关(例如,由其导致)。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与调节与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例
如,eIF2 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磷酸化)相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
与神经变性相关(例如,由其导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与神经细胞
死亡或功能障碍相关(例如,由其导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与神经
胶质细胞死亡或功能障碍相关(例如,由其导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
状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水平或活性增加相关(例如,由其导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病症或病状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
水平或活性降低相关(例如,由其导致)。
[050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可由与eIF2通路的成员(例如, eIF2B、eIF2α或其他组分)相关的疾病或蛋白质序列的突变导致。示例性突变包括eIF2B1、eIF2B2、eIF2B3、
eIF2B4、eIF2B5亚基中的氨基酸突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特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突变(例
如,氨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可导致影响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变化,例如构象或空间变化。例
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性位点中和周围或接近于结合位点(例如,磷酸化位点、小分子结
合位点或蛋白质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可突变,使得蛋白质的活性被影响。在一些情况下,氨
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可以是保守的,并且可基本上不影响蛋白质的结
构和功能。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用苏氨酸残基取代丝氨酸残基可不显著影响蛋白质的功
能。在其他情况下,氨基酸突变可以是更剧烈的,诸如用大的非极性氨基酸(例如,苯丙氨酸
色氨酸)取代带电荷的氨基酸(例如,天冬氨酸或赖氨酸),并且因此可对于蛋白质功能具
有实质性影响。影响基因或蛋白质的功能的结构的突变的性质可易于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标
准测序技术(例如,深测序技术)鉴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通路的成员中的突变可影响
式 (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结
合或活性,并且因此调节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状或其症状的治疗。
[050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
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取代、添
加或缺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
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
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
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添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eIF2蛋白可包含在丙氨
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
处的氨基酸缺失。
[050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eIF2B1、eIF2B2、eIF2B3、 eIF2B4、eIF2B5亚基中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
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
蛋白可包含在eIF2B1、eIF2B2、eIF2B3、 eIF2B4、eIF2B5亚基中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
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
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取代。在
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eIF2B1、eIF2B2、eIF2B3、eIF2B4、eIF2B5亚基中在丙氨
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
处的氨基酸添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蛋白可包含在eIF2B1、eIF2B2、eIF2B3、 eIF2B4、
eIF2B5亚基中在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
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酪氨酸或缬氨酸残基处的氨基酸缺失。示例性突变包括V183F(eIF2B1 亚基)、H341Q
(eIF2B3)、I346T(eIF2B3)、R483W(eIF2B4)、R113H (eIF2B5)和R195H(eIF2B5)。
[051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IF2通路的成员(例如,eIF2B蛋白亚基)中的氨基酸突变(例如,氨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可影响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
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结合或活性,并且因此调节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状或其症
状的治疗。
[0511] 神经变性疾病
[05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如本文所用,术语“神经变性疾病”是指受
试者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的疾病或病状。可用本文所述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
疗的神经变性疾病的实例包括亚历山大氏病(Alexander's disease)、阿尔珀病 (Alp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巴藤病(Batten 
disease)(还称为斯皮尔梅伊尔‑沃格特‑斯耶格伦‑巴藤病(Spielmeyer‑Vogt‑Sjogren‑
Batten disease))、牛海绵状脑病(BSE)、卡纳万病(Canavan disease)、科凯恩综合征
(Cockayne syndrome)、皮质基底变性、克‑雅病、额颞叶痴呆、格‑施‑沙综合征 
(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亨廷顿氏病、HIV相关痴呆、肯尼迪氏病
(Kennedy's disease)、克腊伯氏病(Krabbe's disease)、库鲁病、路易体痴呆、马‑约病
(Machado‑Joseph disease)(3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症、发作性睡病、神经
型疏螺旋体症 (Neuroborreliosis)、帕金森氏病、佩‑迈二氏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原发性侧索硬化、朊病毒疾病、雷夫苏姆病
(Refsum's disease)、桑德霍夫氏病(Sandhoffs disease)、谢德氏病(Schilder's 
disease)、继发于恶性贫血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精神分裂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具
有变化特征的多种类型)、脊髓性肌萎缩、斯‑理‑奥病(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 
disease)或脊髓痨。
[051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脑白质病、髓鞘形成不足或脱髓鞘疾病、智力障
碍综合征、阿尔茨海默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克‑雅病、额颞叶痴呆、格‑施‑沙病、亨廷顿
氏病、痴呆(例如,HIV相关痴呆或路易体痴呆)、库鲁病、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或朊病
毒疾病。
[05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脑白质病、髓鞘形成不足或脱髓鞘疾病或智力障
碍综合征。
[051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包括精神病诸如广场恐怖症、阿尔茨海默氏病、神经性厌食症、健忘症、焦虑症、注意力缺陷障碍、躁郁症、躯体变形性精神障碍、神经
性贪食症、幽闭恐怖症、抑郁症、妄想症、第欧根尼综合征、运动障碍、失眠、孟乔森综合征、
发作性睡病、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神经症、精神病、恐怖症、精神分裂症、季节性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梦游、社交恐怖症、物质滥用、迟发性运动障碍、图雷特综合征或拔毛
癖。
[051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治疗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的示例性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在受试者中减少或消除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的症状、减少白质的损失、
减少髓鞘的损失、增加髓鞘的量或增加白质的量。
[051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治疗伴有CNS髓鞘
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示例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在受试者中减少或消除伴有CNS髓鞘
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症状、增加髓鞘的水平或减少髓鞘的损失。
[051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智力障碍综合征。治疗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示例性方法包括
但不限于减少或消除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症状。
[051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神经变性。治疗神经变性的示例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改善
心理健康、增加心理功能、减慢心理功能的降低、减少痴呆、延迟痴呆的发作、改善认知技
能、减少认知技能的丧失、改善记忆、减少记忆的退化或延长存活。
[052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脑白质病或脱髓鞘疾病。示例性脑白质病包括但不限于进
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毒性脑白质病、伴有消融性白质的脑白质病、伴有神经轴索球形体的
脑白质病、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高血压性脑白质病、伴有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
质病、夏‑马‑图病(Charcot‑Marie‑Tooth disorder)和德维克氏病(Devic’s disease)。脑
白质病可包括脱髓鞘疾病,其可以是遗传性的或获得性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获得性脱髓
鞘疾病可以是炎性脱髓鞘疾病(例如,感染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或非感染性炎性脱髓鞘疾
病)、毒性脱髓鞘疾病、代谢性脱髓鞘疾病、缺氧性脱髓鞘疾病、创伤性脱髓鞘疾病或缺血性
脱髓鞘疾病(例如,宾斯万格病 (Binswanger’s disease))。治疗脑白质病或脱髓鞘疾病的
示例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在受试者中减少或消除脑白质病或脱髓鞘疾病的症状、减少髓鞘
的损失、增加髓鞘的量、减少白质的损失或在受试者中增加白质的量。
[052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创伤性损伤或对于神经系统(例如,大脑)的毒素诱导的损
伤。示例性创伤性脑损伤包括但不限于脑脓肿、震荡、局部缺血、脑出血、颅骨骨折、弥散性
轴突损伤、闭综合症或涉及对神经系统或大脑的创伤性力或打击的导致器官或组织损坏
的损伤。示例性的毒素诱导的脑损伤包括但不限于中毒性脑病、脑膜炎(例如,细菌性脑膜
炎或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例如,日本脑炎、东方型马脑炎、西尼罗脑炎)、格林‑
巴利综合征(Guillan‑Barre syndrome)、西登哈姆氏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狂犬
病、麻风病、神经梅毒、朊病毒疾病或暴露于化学品(例如,砷、铅、甲苯、乙醇、锰、氟化物、二
氯二苯三氯乙烷(DDT)、二氯二苯二氯乙烯(DDE)、四氯乙烯、多溴化联苯醚、杀虫剂、钠通道
抑制剂、钾通道抑制剂、氯通道抑制剂、钙通道抑制剂或血脑屏障抑制剂)。
[0522]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改善受试者的记忆。已显示记忆诱导通过降低的eIF2α磷
酸化而促进并且通过增加的 eIF2α磷酸化而受损。翻译调节剂诸如本文公开的化合物(例
如,式(I) 的化合物)可充当改善与记忆丧失相关联的人类病症(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
活化神经元中的UPR或ISR并且因此对于记忆巩固可具有负面影响的其他神经病症(诸如帕
金森氏病、精神分裂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和朊病毒疾病)中的记忆的治疗剂。此外,eIF2γ
中破坏复合物完整性的突变将人类中的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综合征或ID)与受损的翻译起
始联系起来。因此,具有受损的eIF2功能的两种疾病ID和 VWM显示出不同的表型,但是两者
主要影响大脑并且损害学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或病症是不令人满意的记忆(例
如,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或记忆巩固)
[0523] 在再其他的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方面用于改善受试者的记忆(例如,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短期
记忆或记忆巩固)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是人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
受试者是非人类哺乳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是驯养的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所述受试者是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是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
是马。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患者是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是灵长类动物。
[0524] 癌症
[052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癌症。如本文所用,“癌症”是指人类癌症和癌、肉瘤、腺癌、
淋巴瘤、白血病、黑素瘤等,包括实体和淋巴癌、肾癌、乳腺癌、癌、膀胱癌、结肠癌、卵巢
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脑癌、头颈癌、皮肤癌、子宫癌、睾丸癌、神经胶质瘤、食道癌、肝
癌,包括肝癌、淋巴瘤,包括B‑急性成淋巴细胞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s)(例如、伯基特氏、小细胞和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白血病(包括
AML、ALL和CML)和/或多发性骨髓瘤。在一些另外的情况下,“癌症”是指肺癌、乳腺癌、卵巢
癌、白血病、淋巴瘤、黑素瘤、胰腺癌、肉瘤、膀胱癌、骨癌、脑癌、宫颈癌、结肠癌、食道癌、胃
癌、肝癌、头颈癌、肾癌、骨髓瘤、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转移性癌或癌。
[0526] 如本文所用,术语“癌症”是指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所有类型的癌症、赘生物或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癌和肉瘤。可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疗的
示例性癌症包括淋巴瘤、肉瘤、膀胱癌、骨癌、脑癌、宫颈癌、结肠癌、食道癌、胃癌、头颈癌、
肾癌、骨髓瘤、甲状腺癌、白血病、前列腺癌、乳腺癌(例如,ER阳性、ER阴性、化疗抗性、赫赛
汀抗性、HER2阳性、多柔比星抗性、他莫昔芬抗性、导管癌、小叶癌、原发性、转移性)、卵巢
癌、胰腺癌、肝癌(例如,肝细胞癌)、肺癌(例如,非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肺癌、腺癌、大细胞
肺癌、小细胞肺癌、类癌、肉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神经胶质瘤或黑素瘤。另外的实例包
括甲状腺癌、内分泌系统癌症、脑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头颈癌、肝癌、肾癌、肺癌、非
小细胞肺癌、黑素瘤、间皮瘤、卵巢癌、肉瘤、胃癌、子宫癌或成神经管细胞瘤、霍奇金氏病、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卵巢
癌、横纹肌肉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脑肿瘤、癌症、恶性胰
腺胰岛素瘤、恶性类癌、膀胱癌、癌前皮肤病变、睾丸癌、淋巴瘤、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
食道癌、生殖泌尿道癌、恶性高钙血症、子宫内膜癌、肾上腺皮质癌、内分泌或外分泌胰腺赘
生物、甲状腺髓样癌症、甲状腺髓样癌、黑素瘤、结肠直肠癌、乳头状甲状腺癌、肝细胞癌、佩
吉特乳头病、叶状肿瘤、小叶癌、导管癌、胰腺星状细胞癌、肝星状细胞癌或前列腺癌。
[0527] 术语“白血病”是指造血器官的进行性、恶性疾病,并且通常通过白细胞及其前体在血液和骨髓中的异常增殖和生长来表征。通常根据 (1)疾病的持续时间和特征—急性或
慢性;(2)所涉及的细胞类型;骨髓(骨髓性)、淋巴(淋巴性)或单核细胞性;以及(3)血液中
异常细胞数量的增加或非增加‑白血病性或非白血病性(亚白血病性)在临床上对白血病进
行分类。可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疗的示例性白血病包括例如急性非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非白血病性白血病、白血病性白血病、嗜碱
性白血病、母细胞白血病、牛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皮肤白血病、干细胞性白血病、嗜
酸细胞性白血病、格罗斯白血病、毛细胞性白血病、成血性白血病、成血细胞性白血病、组织
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白血病、淋巴性白血病、成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白血病、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肥
大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小原粒型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髓细
胞白血病、骨髓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内格利白血病(Naegeli 
leukemia)、浆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李德尔
细胞性白血病(Rieder cell leukemia)、希林氏性白血病(Schilling's leukemia)、干细
胞白血病、亚白血病性白血病或未分化细胞性白血病。
[0528] 术语“肉瘤”通常是指由类似胚胎结缔组织的物质组成并且通常由嵌入纤维状或同质物质中的紧密压靠的细胞构成的肿瘤。可用本文所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
治疗的肉瘤包括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淋巴肉瘤、黑素肉瘤、粘液肉瘤、骨肉瘤、阿贝迈斯肉
瘤 (Abemethy's sarcoma)、脂肪性肉瘤、脂肪肉瘤、肺泡软组织肉瘤、成釉细胞肉瘤、葡萄
状肉瘤、绿色肉瘤、绒毛膜癌、胚胎性肉瘤、维尔姆斯氏肿瘤肉瘤、子宫内膜肉瘤、间质肉瘤、
尤文氏肉瘤、筋膜肉瘤、成纤维细胞肉瘤、巨细胞肉瘤、粒细胞肉瘤、霍奇金氏肉瘤、自发性
多发性出血肉瘤、B细胞的成免疫细胞肉瘤、淋巴瘤、T‑细胞的成免疫细胞肉瘤、詹森肉瘤
(Jensen's sarcoma)、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肝星形细胞肉瘤、血管肉瘤、白色
肉瘤、恶性间叶瘤肉瘤、骨膜外肉瘤、骨网状细胞肉瘤、劳斯肉瘤(Rous sarcoma)、浆液囊性
肉瘤、滑膜肉瘤或毛细血管扩张性肉瘤。
[0529] 采用术语“黑素瘤”意指起源于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色素系统的肿瘤。可用本文所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疗的黑素瘤包括例如肢端‑雀斑样痣性黑素瘤、无黑色
素性黑素瘤、良性幼年黑素瘤、克劳德曼黑素瘤(Cloudman's melanoma)、S91黑素瘤、哈‑帕
二氏黑素瘤(Harding‑Passey melanoma)、幼年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恶性黑素瘤、
结节状黑素瘤、指甲下黑素瘤或浅表扩散性黑素瘤。
[0530] 术语“癌”是指由趋于浸润周围组织并产生转移的上皮细胞组成的恶性的新生长。可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或方法治疗的示例性癌包括例如甲状腺髓样癌、家族
性甲状腺髓样癌、腺泡细胞癌、腺泡癌、腺样囊性癌、腺囊癌、腺癌、肾上腺皮质癌、肺泡癌、
肺泡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基底细胞癌(carcinoma
basocellulare)、基底细胞样癌、鳞状基底细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癌、支气管
癌、脑状癌、胆管细胞癌、绒毛膜癌、胶质性癌 (colloid carcinoma)、粉刺状癌、子宫体癌、
筛状癌、铠甲状癌、皮肤癌、圆柱细胞癌(cylindrical carcinoma)、柱状细胞癌
(cylindrical cell carcinoma)、导管癌(duct carcinoma)、导管癌(ductal carcinoma)、
硬癌 (carcinoma durum)、胚胎性癌、髓样癌(encephaloid carcinoma)、表皮样癌、腺样上
皮细胞癌、外植癌、溃疡性癌、纤维癌、胶样癌 (gelatiniforni carcinoma)、胶状癌
(gelatinous carcinoma)、巨大细胞癌 (giant cell carcinoma)、巨细胞癌(carcinoma 
gigantocellulare)、腺癌 (glandular carcinoma)、粒层细胞癌、发母质癌、多血癌、肝细
胞癌、许特耳细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透明细胞癌、肾上腺样癌、幼稚型胚胎性
癌、原位癌、表皮内癌、上皮内癌、侵蚀性溃疡、库尔契茨基细胞癌、大细胞癌、透镜状癌、豆
状癌、脂瘤样癌、小叶癌、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髓样癌(carcinoma 
medullare)、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黑色素癌、软癌、粘液癌(mucinous
carcinoma)、粘液癌(carcinoma muciparum)、粘液细胞癌(carcinoma mucocellulare)、粘
液表皮样癌、粘液癌(carcinoma mucosum)、粘液癌 (mucous carcinoma)、粘液瘤样癌、鼻
咽癌、燕麦细胞癌、骨化性癌、骨样癌、乳头状癌、静脉周癌、浸润前期癌、棘细胞癌、软糊
状癌、肾脏的肾细胞癌、储备细胞癌、肉瘤样癌、施耐德氏癌、硬癌(scirrhous carcinoma)、
阴囊癌、印戒细胞癌、单纯癌、小细胞癌、马铃薯状癌、球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髓样癌
(carcinoma spongiosum)、鳞癌、鳞状细胞癌、串癌(string carcinoma)、毛细管扩张性癌
(carcinoma telangiectaticum)、毛细管扩张性癌(carcinoma telangiectode)、移行细胞
癌、结节性皮癌(carcinoma tuberosum)、管状癌、结节性皮癌(tuberous carcinoma)、疣状
癌或绒毛状癌。
[053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胰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分泌细胞癌症。例如,本文
中的某些方法通过降低或减少或预防癌症的发生、生长、转移或进展来治疗癌症。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方法可用于通过减少或消除癌症的症状来治疗癌症。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可用作组合物中的单一药剂或与组合物中的另一种药剂组合以治疗本文所述的癌症(例
如,胰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分泌细胞癌症)。
[0532] 炎性疾病
[053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本文所用,术语“炎性疾病”是指特征在于异
炎症(例如,与对照诸如未患有疾病的健康人相比增加的炎症水平)的疾病或病状。炎性
疾病的实例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节炎(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幼年型
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幼年型发作糖尿病、1型糖尿病、吉‑巴
综合征、桥本氏脑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斯耶格伦氏综合征、血管炎、
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贝切特氏病、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大疱性类天疱
疮、结节病、鱼鳞病、格雷夫斯眼病、炎性肠病、艾迪生氏病、白癜风、哮喘(例如,过敏性哮
喘)、寻常痤疮、腹腔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炎性肠病、盆腔炎、再灌注损伤、结节病、移植排
斥、间质性膀胱炎、动脉粥样硬化和特应性皮炎。与炎症和炎性疾病(例如,异常表达是所述
疾病的症状或病因或标记物)相关联的蛋白质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
素‑18(IL‑18)、 TNF‑a(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性蛋白(CRP)。
[053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节炎(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或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糖
尿病(例如,幼年型发作糖尿病或1型糖尿病)、吉‑巴综合征、桥本氏脑炎、桥本氏甲状腺炎、
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斯耶格伦氏综合征、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贝
切特氏病、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大疱性类天疱疮、结节病、鱼鳞病、格雷夫斯眼病、炎
性肠病、艾迪生氏病、白癜风、哮喘(例如,过敏性哮喘)、寻常痤疮、腹腔疾病、慢性前列腺
炎、盆腔炎、再灌注损伤、结节病、移植排斥、间质性膀胱炎、动脉粥样硬化或特应性皮炎。
[053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是指在手术之后认知功能(例如,记忆或执行功能(例如,工作记忆、推理、任务灵活性、处理速度或问题解决))
的衰退。
[0536]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治疗方法是一种预防方法。例如,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可包括通过在手术之前施用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来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或术后认
知功能障碍的症状或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的严重性。
[053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通过减少或消除疾病的症状来治疗炎性疾病(例如,本文所述
的炎性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
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可用作组合物中的单一药剂或与组合物中的另一种药剂组合
以治疗炎性疾病(例如,本文所述的炎性疾病)。
[0538] 肌肉骨骼疾病
[053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如本文所用,术语“肌肉骨骼疾病”是指受
试者的肌肉骨骼系统(例如,肌肉、韧带、肌腱、软骨或骨)的功能受损的疾病或病状。可用式
(I) 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治疗的
示例性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例如,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贝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远端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
营养不良、艾‑德肌营养不良(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面肩胛肱型肌营养
不良或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
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脊延髓肌萎缩、脊髓强直、
脊髓肌萎缩、重症肌无力、神经痛、纤维肌痛、马‑约病、痉挛肌束震颤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
济失调、肌消耗病症(例如,肌肉萎缩、少肌症、恶病质)、包涵体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或瘫痪。
[054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通过减少或消除疾病的症状来治疗肌肉骨骼疾病(例如,本文
所述的肌肉骨骼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治疗方法包括治疗与肌肉骨骼疾病相关联
的肌肉疼痛或肌肉僵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
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可用作组合物中的单一药剂或与组合物中的另一
种药剂组合以治疗肌肉骨骼疾病 (例如,本文所述的肌肉骨骼疾病)。
[0541] 代谢性疾病
[054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如本文所用,术语“代谢性疾病”是指影响受
试者的代谢过程的疾病或病状。可用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
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治疗的示例性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肝纤维化、肥胖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胱
氨酸病、糖尿病(例如,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增生性视网膜
病或卡‑ 赛病。
[054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于通过减少或消除疾病的症状来治疗代谢性疾病(例如,本文所
述的代谢性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治疗方法包括减少或消除包括以下的症状:高
血压、高血糖水平、体重增加、疲劳、视力模糊、腹痛、胃肠胀气、便秘、腹泻、黄疸等。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
异构体可用作组合物中的单一药剂或与组合物中的另一种药剂组合以治疗代谢性疾病(例
如,本文所述的肌肉骨骼疾病)。
[0544] 增加蛋白质产生的方法
[0545] 在另一方面,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可用于希望增加蛋白质产生输出的应用,诸如用于蛋白质产生的体外无细
胞系统。
[054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增加细胞或体外表达细胞的蛋白质表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细胞或表达系统施用有效量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是
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一
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是一种增加由细胞进行的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并且包括向所述细
胞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
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是一种增加由体外蛋
白质表达系统进行的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并且包括向所述体外(例如,无细胞)蛋白质表达
系统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
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54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增加特征在于异常或降低水平的蛋白质产生的疾病、病症或病状(例如,脑白质营养不良、脑白质病、髓鞘形成不足或脱髓鞘疾
病、肌消耗疾病或少肌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方法。
[054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列出的化合物提供为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
合物。在所述方法的实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
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与第二药剂(例如,治疗剂)共施用。在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
案中,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与第二药剂(例如,治疗剂)共施用,其以治疗有效量施用。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
用于改善记忆的药剂。
[0549] 组合疗法
[0550]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以及第二药剂(例如,第二治疗剂)的药物组合
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第二药剂(例如,第二治疗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
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受损功
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的药剂。
[0551]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用于与彼此、与已知可用于治疗癌症、神经变性疾病、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分的受损功能
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的其他活性剂或与单独可无效但是可有助于活性剂的效力的辅助剂
组合使用。
[055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共施用包括在第二活性剂的0.5、1、2、4、 6、8、10、12、16、20或24小时内施用一种活性剂。共施用包括同时、大约同时(例如,在彼此的约1、5、10、15、20或
30分钟内)或以任何顺序依次施用两种活性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共施用可通过共制剂
(co‑formulation)实现,即,制备一种包含两种活性剂的药物组合物。在其他实施方案中,
活性剂可单独配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活性剂和/或辅助剂可彼此连接或缀合。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与针对以下的治疗组合:癌症、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
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代谢性疾病或与eIF2B、eIF2α或eIF2通路或ISR通路的组
分的受损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
[0553]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抗癌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化疗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改善记忆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
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药
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
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伴有CNS髓鞘形成不足的儿童共济失调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
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智力障碍综合征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
胰腺癌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
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骨
髓瘤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分泌细胞癌症的药剂。在实施方案
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减少eIF2α磷酸化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抑
制由eIF2α磷酸化活化的通路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抑制由eIF2α活
化的通路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抑制整合应激反应的药剂。在实施方
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抗炎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
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代
谢性疾病的药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药剂是抗糖尿病剂。
[0554] 抗癌剂
[0555] “抗癌剂”根据其简单普通的含义使用,并且是指具有抗肿瘤特性或抑制细胞生长或增殖的能力的组合物(例如,化合物、药物、拮抗剂、抑制剂、调节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抗癌剂是化疗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癌剂是在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具有用途的本文鉴定
的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癌剂是由FDA或除USA之外的国家的相似管制机构所批准的
用于治疗癌症的药剂。抗癌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MEK(例如,MEK1、MEK2或MEK1和MEK2)抑
制剂(例如, XL518、CI‑1040、PD035901、司美替尼/AZD6244、GSK1120212/曲美替尼、GDC‑
0973、ARRY‑162、ARRY‑300、AZD8330、PD0325901、 U0126、PD98059、TAK‑733、PD318088、
AS703026、BAY 869766)、烷基化剂(例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白消安、美法
仑、二氯甲基二乙胺、乌拉莫司汀、噻替派、亚硝基脲、氮芥(例如,氮芥
(mechloroethamine)、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美法仑)、乙烯亚胺和甲基蜜胺(例如,六甲蜜
胺、噻替派)、烷基磺酸酯(例如,白消安)、亚硝基脲(例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链脲霉素)、三氮烯(达卡巴嗪)、抗代谢物(例如,5‑硫唑嘌呤、甲酰四氢叶酸、卡培他滨、氟
达拉滨、吉西他滨、培美曲塞、雷替曲塞、叶酸类似物(例如,甲氨蝶呤)或嘧啶类似物(例如,
氟尿嘧啶、氟尿苷、阿糖胞苷)、嘌呤类似物(例如,巯基嘌呤、硫代鸟嘌呤、喷司他丁)等)、植
物生物碱(例如,长春新碱、长春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足叶草毒素、紫杉醇、多西他赛
等)、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例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安吖啶、依托泊苷(VP 16)、依托泊苷磷
酸酯、替尼泊苷等)、抗肿瘤抗生素(例如,多柔比星、阿霉素、柔红霉素、表柔比星、放线菌
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米托蒽醌、普卡霉素等)、铂基化合物(例如,顺铂、奥沙利铂、卡
铂)、蒽二酮(例如,米托蒽醌)、取代脲(例如,羟基脲)、甲基肼衍生物(例如,甲基苄肼)、肾
上腺皮质抑制剂(例如,米托坦、氨鲁米特)、表鬼臼毒素(例如,依托泊苷)、抗生素(例如,柔
红霉素、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酶(例如,左天冬酰胺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的
抑制剂(例如,U0126、PD98059、 PD184352、PD0325901、ARRY‑142886、SB239063、SP600125、
BAY 43‑9006、渥曼青霉素或LY294002、Syk抑制剂、mTOR抑制剂、抗体(例如,美罗华)、
酚、genasense、多酚E、Chlorofusin、全反式视黄酸(ATRA)、苔藓抑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
凋亡诱导配体 (TRAIL)、5‑氮杂‑2'‑脱氧胞苷、全反式视黄酸、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依托泊
苷、吉西他滨、伊马替尼(Gleevec.RTM.)、格尔德霉素、17‑N‑ 烯丙基氨基‑17‑脱甲氧基格
尔德霉素(17‑AAG)、夫拉平度、LY294002、硼替佐米、曲妥珠单抗、BAY 1 1‑7082、PKC412,
PD184352、20‑epi‑l、 25二羟基维生素D3;5‑乙炔基尿嘧啶;阿比特龙;阿柔比星;酰基富
烯;腺环戊醇;阿多来新;阿地白介素;ALL‑TK拮抗剂;六甲蜜胺;安巴司丁;amidox;氨磷汀;
氨基果糖酸;氨柔比星;安吖啶;阿那格雷;阿那曲唑;穿心莲内酯;血管生成抑制剂;拮抗剂
D;拮抗剂G;安雷利克斯;抗背侧化形态形成蛋白‑1;抗雄激素,前列腺癌;抗雌激素;抗瘤
酮;反义寡核苷酸;阿非迪霉素甘氨酸盐;凋亡基因调节剂;凋亡调节剂;脱嘌呤核酸;阿糖
腺苷‑CDP‑DL‑PTBA;精氨酸脱氨酶;奥沙那宁;阿他美坦;阿莫司汀;axinastatin 1; 
axinastatin 2;axinastatin 3;阿扎司琼;阿扎毒素;氮杂酪氨酸;浆果赤霉素III衍生物;
balanol;巴马司他;BCR/ABL拮抗剂;苯并二氢卜酚;苯甲酰基星状孢子碱;β内酰胺衍生物;
β‑阿立新(beta‑alethine);β棒状霉素B;桦木酸;bFGF抑制剂;比卡鲁胺;比生群;双吖丙啶
基精胺;双奈法德;bistratene A;比折来新;breflate;溴匹立明;布多替;丁硫氨酸亚砜
胺;卡泊三醇;钙感光蛋白C;喜树碱衍生物;金丝雀痘IL‑2;卡培他滨;甲酰胺‑氨基‑三唑;
羧胺三唑;CaRest M3;CARN 700;软骨衍生的抑制剂;卡折来新;酪蛋白激酶抑制剂 
(ICOS);澳粟精胺;天蚕抗菌肽B;西曲瑞克;二氢卟酚;氯代喹喔啉磺胺;西卡前列素;顺‑卟
啉;克拉屈滨;氯米芬类似物;克霉唑;克立霉素A;克立霉素B;考布他汀A4;考布他汀类似
物;康纳京尼;卡那贝西汀816;克立那托;隐藻素8;隐藻素A衍生物;卡拉新A;环戊蒽醌;环
普兰姆;西匹霉素;阿糖胞苷烷磷酯;溶细胞因子;磷酸己烷雌酚;达昔单抗;地西他滨;脱氢
海鞘素B;地落瑞林;地塞米松;右异环磷酰胺;右雷佐生;右维拉帕米;地吖醌;代代宁B;
地多西;二乙基降精胺;二氢‑5‑氮杂胞苷;9‑二噁霉素;二苯基螺莫司汀;二十二烷醇;多拉
司琼;多西沙星;屈洛昔芬;屈大麻酚;多卡霉素SA;依布硒啉;依考莫司汀;依地福新;依决
洛单抗;依氟鸟氨酸;榄香烯;乙嘧替氟;表柔比星;依立雄胺;雌莫司汀;类似物;雌激素激
动剂;雌激素拮抗剂;依他硝唑;依托泊苷磷酸酯;依西美坦;法曲唑;法扎拉滨;芬维A胺;非
格司亭;非那雄胺;夫拉平度;氟卓斯汀;fluasterone;氟达拉滨;盐酸氟代柔红霉素;福酚
美克;福美司坦;福司曲星;福莫司汀;钆替沙林;硝酸镓;加洛他滨;加尼瑞克;明胶酶抑制
剂;吉西他滨;谷胱甘肽抑制剂;hepsulfam;调节蛋白;六亚甲基二乙酰胺;金丝桃素;伊班
膦酸;伊达比星;艾多昔芬;伊决孟酮;伊莫福新;伊洛马司他;咪唑并吖啶酮;咪喹莫特;免
疫刺激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干扰素激动剂;干扰素;白介素;碘苄胍;碘阿
霉素;甘薯黑斑霉醇,4‑;伊罗普拉;伊索格拉定;异苯加唑;异高软海绵素B;伊他司琼; 
jasplakinolide;kahalalide F;片螺素‑N三乙酸酯;兰乐肽;雷拉霉素;雷诺司替;硫酸香
菇多糖;leptolstatin;来曲唑;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α干扰素;亮丙瑞林+雌激素+孕酮;
亮丙瑞林;左旋咪唑;利阿唑;线性多胺类似物;亲脂性二糖肽;亲脂性铂化合物; 
lissoclinamide 7;洛铂;蚯蚓磷脂;洛美曲索;氯尼达明;洛索蒽醌;洛伐他汀;洛索利滨;
勒托替康;镥替沙林;lysofylline;裂解肽;美坦辛;制甘糖酶素A;马立马司他;马丙考;乳
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溶解因子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美诺立尔;美巴龙;
美替瑞林;甲硫氨酸酶;甲氧氯普胺;MIF抑制剂;米非司酮;米替福新;米立司亭;错配双链
RNA;米托唑酮;二溴卫矛醇;丝裂霉素类似物;米托萘胺;丝裂霉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皂
草素;米托蒽醌;莫法罗汀;莫拉司亭;单克隆抗体;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磷酰脂质A+
分枝杆菌细胞壁sk;莫哌达醇;多重耐药基因抑制剂;基于多肿瘤抑制剂1的疗法;芥末抗癌
剂;印度洋海绵B;分枝杆菌细胞壁提取物;myriaporone;N‑乙酰基地那林;N‑取代的苯酰
胺;那法瑞林;那瑞替喷;纳洛酮+喷他佐辛;napavin;naphterpin;那托司亭;奈达铂;奈莫
柔比星;奈立膦酸;中性肽链内切酶;尼鲁米特;纳他霉素;一氧化氮调节剂;氮氧化物抗氧
化剂;nitrullyn; 06‑苯甲基鸟嘌呤;奥曲肽;奥克恩;寡核苷酸;奥那司酮;奥坦西隆;奥坦
西隆;oracin;口服细胞因子诱导剂;奥马铂;奥沙特隆;奥沙利铂;厄诺霉素;帕诺明;棕榈
酰根霉素;帕米磷酸;人参三醇;帕诺米芬;parabactin;帕折普汀;培门冬酶;培得星;戊聚
糖多硫酸钠;喷司他丁;喷卓唑;全氟溴烷;过磷酰胺;紫苏子醇;苯连氮霉素;乙酸苯酯;磷
酸酶抑制剂;溶血性链球菌制剂;盐酸毛果芸香碱;吡柔比星;吡曲克辛;普来司汀A;普来司
汀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铂络合物;铂化合物;铂‑三胺络合物;卟吩姆钠;甲基丝裂霉
素;强的松;丙基双吖啶酮;前列腺素J2;蛋白酶体抑制剂;基于蛋白质A的免疫调节剂;蛋白
激酶C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微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抑制
剂;红紫素;吡唑啉吖啶;吡啶氧基化血红蛋白聚氧乙烯缀合物;raf拮抗剂;雷替曲塞;雷莫
司琼;ras法尼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ras抑制剂;ras‑GAP 抑制剂;脱甲基化瑞替普汀;依替
膦酸铼186;根霉素;核酶;RII 视黄酰胺;洛太米特;罗希吐碱;罗莫肽;罗喹美克;鲁滨吉隆
B1;鲁泊塞;沙芬戈;saintopin;SarCNU;肌肉叶绿醇A;沙格司亭;Sdi 1模拟物;司莫司汀;
衰老衍生抑制剂1;有义寡核苷酸;信号转导抑制剂;信号转导调节剂;单链抗原结合蛋白;
西佐喃;索布佐生;硼卡钠;苯乙酸钠;索佛罗;生长调节素结合蛋白;索纳明;膦门冬酸;穗
霉素D;螺莫司汀;斯耐潘定;海绵抑制素1;鲨胺;干细胞抑制剂;干细胞分裂抑制剂;斯替
皮米德;溶基质素抑制剂; sulfinosine;超活性血管活性肠肽拮抗剂;suradista;苏拉明;
苦马豆素;合成糖胺聚糖;他莫司汀;他莫昔芬甲碘化物;牛碘莫司汀;他佐罗汀;替可加兰
钠;替加氟;特洛拉吡啶;端粒酶抑制剂;替莫泊芬;替莫唑胺;替尼泊苷;四氯十氧化物;四
唑胺;噻立拉斯汀;噻可拉林;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模拟物;胸腺法新;胸腺生成素
受体激动剂;胸腺曲南;促甲状腺激素;乙基初紫红素;替拉扎明;二氯二茂钛;托普升替;
托瑞米芬;全能干细胞因子;翻译抑制剂;维甲酸;三乙酰基尿苷;曲西立滨;三甲曲沙;曲普
瑞林;托烷司琼;妥罗雄脲;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UBC 抑制剂;乌苯美
司;尿生殖窦衍生的生长抑制因子;尿激酶受体拮抗剂;伐普肽;变曲霉素B;载体系统,红细
胞基因疗法;维拉雷琐;藜芦明;verdins;维替泊芬;长春瑞滨;维萨汀;vitaxin;伏氯唑;扎
诺特隆;折尼铂;亚苄维C;净司他丁斯酯,阿霉素,放线菌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顺铂,阿
西维辛;阿柔比星;盐酸阿克达唑;阿克罗宁;阿多来新;阿地白介素;六甲蜜胺;二霉素;阿
美蒽醌乙酸酯;氨鲁米特;安吖啶;阿那曲唑;氨茴霉素;天冬酰胺酶;曲林菌素;阿扎胞苷;
阿扎替派;阿佐霉素;巴马司他;苯佐替派;比卡鲁胺;盐酸比生群;双奈法德二甲磺酸酯;比
折来新;硫酸博来霉素;布喹那钠;溴匹立明;白消安;放线菌素C;卡普睾酮;卡醋胺;卡贝替
姆;卡铂;卡莫司汀;盐酸卡柔比星;卡折来新;西地芬戈;苯丁酸氮芥;西罗霉素;克拉屈滨;
克立那托甲磺酸酯;环磷酰胺;阿糖胞苷;达卡巴嗪;盐酸柔红霉素;地西他滨;右奥马铂;地
扎呱宁;地扎呱宁甲磺酸酯;地吖醌;多柔比星;盐酸多柔比星;屈洛昔芬;屈洛昔芬柠檬酸
酯;丙酸甲雄烷酮;偶氮霉素;依达曲沙;盐酸依氟鸟氨酸;依沙芦星;恩洛铂;恩普氨酯;依
匹哌啶;盐酸表柔比星;厄布洛唑;盐酸依索比星;雌莫司汀;雌莫司汀磷酸钠;依他硝唑;依
托泊苷;依托泊苷磷酸酯;氯苯乙嘧胺;盐酸法曲唑;法扎拉滨;芬维A胺;氟尿苷;氟达拉滨
磷酸酯;氟尿嘧啶;fluorocitabine;磷喹酮;福司曲星钠;吉西他滨;盐酸吉西他滨;羟基
脲;盐酸伊达比星;异环磷酰胺;伊莫福新;白介素II(包括重组白介素II或rlL.sub.2)、干
扰素α‑2a;干扰素α‑2b;干扰素α‑n1;干扰素α‑n3;干扰素β‑1a;干扰素γ‑1b;异丙铂;盐酸伊立替康;醋酸兰乐肽;来曲唑;醋酸亮丙瑞林;盐酸利阿唑;洛美曲索钠;洛莫司汀;盐酸洛
索蒽醌;马丙考;美登素;盐酸氮芥;乙酸甲地孕酮;乙酸美仑孕酮;美法仑;美诺立尔;巯基
嘌呤;甲氨蝶呤;甲氨蝶呤钠;氯苯氨啶;美乌替派;米丁度胺;米托克星;丝裂红素;丝林霉
素;丝裂马菌素;丝裂霉素;丝裂帕菌素;米托坦;盐酸米托蒽醌;霉酚酸;诺考达唑;诺加霉
素;奥马铂;亚磺酰吡啶;培门冬酶;佩里霉素;戊氮芥;硫酸培洛霉素;过磷酰胺;哌血生;哌
泊舒凡;盐酸吡罗蒽醌;普卡霉素;普洛美坦;卟吩姆钠;甲基丝裂霉素;松龙苯芥;盐酸甲基
苄肼;嘌呤霉素;盐酸嘌呤霉素;吡唑呋喃菌素;利波腺苷;洛太米特;沙芬戈;盐酸沙芬戈;
司莫司汀;辛曲秦;磷乙酰天冬氨酸钠;稀疏霉素;盐酸螺旋锗;螺莫司汀;螺铂;链黑菌素;
链脲霉素;磺氯苯脲;他利霉索;替可加兰钠;替加氟;盐酸替洛蒽醌;替莫泊芬;替尼泊苷;
替罗昔隆;睾内脂;硫咪嘌呤;硫代鸟嘌呤;噻替派;噻唑呋啉;替拉扎明;柠檬酸托瑞米芬;
醋酸曲螺酮;磷酸曲西立滨;三甲曲沙;葡萄糖醛酸三甲曲沙;曲普瑞林;盐酸妥布氯唑;尿
嘧啶氮芥;尿烷亚胺;伐普肽;维替泊芬;硫酸长春碱;硫酸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硫酸长春地
辛;硫酸长春匹定;硫酸长春甘酯;硫酸长春罗新;酒石酸长春瑞滨;硫酸异长春碱;硫酸长
春利定;伏氯唑;折尼铂;净司他丁;盐酸佐柔比星;使细胞在G2‑M期停止和/或调解微管的
形成或稳定性的药剂(例如,紫杉酚(即,紫杉醇))、泰索帝、包含紫杉烷骨架的化合物、厄布
洛唑(即,R‑55104)、多拉司它汀10(即,DLS‑10和 NSC‑376128)、米伏布林羟乙基磺酸酯
(即,作为CI‑980)、长春新碱、 NSC‑639829、海绵内酯(即,作为NVP‑XX‑A‑296)、ABT‑751
(Abbott,即E‑7010)、Altorhyrtins(例如,Altorhyrtin A和Altorhyrtin C)、海绵抑制素
(例如,海绵抑制素1、海绵抑制素2、海绵抑制素3、海绵抑制素4、海绵抑制素5、海绵抑制素
6、海绵抑制素7、海绵抑制素8 和海绵抑制素9)、盐酸西马多丁(即,LU‑103793和SC‑D‑
669356)、埃博霉素(例如,埃博霉素A、埃博霉素B、埃博霉素C(即,脱氧埃博霉素A或dEpoA)、
埃博霉素D(即,KOS‑862、dEpoB和脱氧埃博霉素B)、埃博霉素E、埃博霉素F、埃博霉素B N‑氧
化物、埃博霉素 A N‑氧化物、16‑氮杂‑埃博霉素B、21‑氨基埃博霉素B(即, BMS‑310705)、
21‑羟基埃博霉素D(即,脱氧埃博霉素F和dEpoF)、 26‑氟埃博霉素、奥瑞斯他汀PE(即,NSC‑
654663)、Soblidotin(即, TZT‑1027)、LS‑4559‑P(Pharmacia,即LS‑4577)、LS‑4578
(Pharmacia,即LS‑477‑P)、LS‑4477(Pharmacia)、LS‑4559(Pharmacia)、RPR‑1 12378 
(Aventis)、硫酸长春新碱、DZ‑3358(Daiichi)、FR‑182877(Fujisawa,即WS‑9885B)、GS‑164
(Takeda)、GS‑198(Takeda)、KAR‑2(匈牙利科学院)、BSF‑223651(BASF,即ILX‑651和LU‑
223651)、SAH‑49960 (Lilly/Novartis)、SDZ‑268970(Lilly/Novartis)、AM‑97(Armad/
Kyowa Hakko)、AM‑132(Armad)、AM‑138(Armad/Kyowa Hakko)、IDN‑5005 (Indena)、隐藻素
52(即,LY‑355703)、AC‑7739(Ajinomoto,即 AVE‑8063A和CS‑39.HC1)、AC‑7700
(Ajinomoto,即AVE‑8062、 AVE‑8062A、CS‑39‑L‑Ser.HCl,和RPR‑258062A)、
Vitilevuamide、微管溶素A、Canadensol、矢车菊黄素(即,NSC‑106969)、T‑138067 
(Tularik,即T‑67、TL‑138067和TI‑138067)、COBRA‑1(帕克休斯研究院,即DDE‑261和WHI‑
261)、H10(堪萨斯州立大学)、H16(堪萨斯州立大学)、Oncocidin A 1(即,BTO‑956和DIME)、
DDE‑313(帕克休斯研究院)、Fijianolide B、络厘麦莱蒂、SPA‑2(帕克休斯研究院)、 SPA‑1
(帕克休斯研究院,即SPIKET‑P)、3‑IAABU(细胞骨架/西奈山医学院,即MF‑569)、那可丁(还
称为NSC‑5366)、诺斯卡品、D‑24851 (Asta Medica)、A‑105972(Abbott)、哈米特林、3‑
BAABU(细胞骨架/ 西奈山医学院,即MF‑191)、TMP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乙酰丙酮二茂
T‑138026(Tularik)、Monsatrol、Inanocine(即,NSC‑698666)、 3‑IAABE(细胞骨架/西奈山
医学院)、A‑204197(Abbott)、T‑607 (Tularik,即T‑900607)、RPR‑115781(Aventis)、软珊
瑚醇(诸如去甲基软珊瑚醇、去乙酰软珊瑚醇、异软珊瑚醇A和Z‑软珊瑚醇)、 
Caribaeoside、Caribaeolin、软海绵素B、D‑64131(Asta Medica)、 D‑68144(Asta 
Medica)、含氯环肽A、A‑293620(Abbott)、NPI‑2350 (Nereus)、根薯酮内酯A、TUB‑245
(Aventis)、A‑259754(Abbott)、戴佐斯他汀、(‑)‑苯基阿夕斯丁(即,NSCL‑96F037)、D‑
68838(Asta Medica)、D‑68836(Asta Medica)、肌割蛋白B、D‑43411(Zentaris,即D‑
81862)、A‑289099(Abbott)、A‑318315(Abbott)、HTI‑286(即, SPA‑110,三氟乙酸盐)
(Wyeth)、D‑82317(Zentaris)、D‑82318 (Zentaris)、SC‑12983(NCI)、瑞伐斯他汀磷酸钠、
BPR‑OY‑007(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SSR‑25041 1(Sanofi)、类固醇(例如,地塞米松)、非那
雄胺、芳香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诸如戈舍瑞林或亮丙瑞林、肾上腺
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孕激素(例如,己酸羟基孕酮、乙酸甲地孕酮、乙酸甲羟孕酮)、
雌激素(例如,二乙基己烯雌酚、乙炔雌二醇)、抗雌激素(例如,他莫昔芬)、雄激素(例如,丙
酸睾酮、氟甲睾酮)、抗雄激素(例如,氟他胺)、免疫刺激剂(例如,卡介苗(BCG)、左旋咪唑、
白介素‑2、α‑干扰素等)、单克隆抗体 (例如,抗CD20、抗HER2、抗CD52、抗HLA‑DR和抗VEGF单
克隆抗体)、免疫毒素(例如,抗CD33单克隆抗体‑加利车霉素缀合物、抗CD22单克隆抗体‑假
U1 90 131
单胞菌外毒素缀合物等)、放射免疫疗法(例如,缀合到 1n、Y或 I等的抗CD20单克隆抗
体)、雷公藤内酯醇、高三尖杉酯碱、放线菌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拓扑替康、伊曲康唑、长
春地辛、西立伐他汀、长春新碱、脱氧腺苷、舍曲林、匹伐他汀、伊立替康、氯苯吩嗪、5‑壬氧
基色胺、维莫非尼、达拉菲尼、埃罗替尼、吉非替尼、EGF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TM TM
靶向疗法或治疗剂(例如,吉非替尼(Iressa )、埃罗替尼(Tarceva )、西妥昔单抗
TM TM TM TM
(Erbitux )、拉帕替尼(Tykerb )、帕尼单抗(Vectibix )、凡德他尼(Caprelsa )、阿法替
尼/BIBW2992、CI‑1033/卡奈替尼、来那替尼/HKI‑272、CP‑724714、TAK‑285、AST‑1306、
ARRY334543、 ARRY‑380、AG‑1478、达克替尼/PF299804、OSI‑420/脱甲基埃罗替尼、
AZD8931、AEE788、培利替尼/EKB‑569、CUDC‑101、WZ8040、 WZ4002、WZ3146、AG‑490、XL647、
PD153035、BMS‑599626)、索拉非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达沙替尼等。
[0556] “化疗剂(Chemotherapeutic)”或“化疗剂(chemotherapeutic agent)”根据其简单普通的含义使用,并且是指具有抗肿瘤特性或抑制细胞生长或增殖的能力的化学组合物
或化合物。
[0557] 另外,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与常规的免疫治疗剂共施用,所述免疫治疗剂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刺激剂(例如,卡介苗(BCG)、左旋咪唑、白介素‑2、α‑干扰素等)、单克隆抗体(例
如,抗CD20、抗HER2、抗CD52、抗HLA‑DR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毒素(例如,抗CD33 单克
隆抗体‑加利车霉素缀合物、抗CD22单克隆抗体‑假单胞菌外毒素缀合物等)以及放射免疫
m 90 131
疗法(例如,缀合到In、Y或 I等的抗 CD20单克隆抗体)。
[0558]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与常规放射治疗剂共施用,所述常规47 64 67 89 86 87 90 105 m m
放射治疗剂包括但不限于放射性核素,诸如 Sc、Cu、Cu、Sr、Y、Y、Y、 Rh、Ag、In
117m 149 153 166 177 186 188 211 212
、 Sn、 Pm、 Sm、 Ho、 Lu、 Re、 Re、 At和 Bi,任选地缀合到针对肿瘤抗原的抗
体。
[0559] 另外的药剂
[05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与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或其组合物组合使用的第二药剂是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
或代谢性疾病的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与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
物)或其组合物组合使用的第二药剂是由FDA或除USA之外的国家的相似管制机构所批准的
用于治疗本文所述的疾病、病症或病状的药剂。
[056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第二药剂包括但不限于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镇
痛剂、刺激剂、镇静剂、疼痛缓解剂、抗炎剂、苯并二氮杂、胆碱酯酶抑制剂、非类固醇抗炎药 
(NSAID)、皮质类固醇、MAO抑制剂、β‑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抗酸剂或其他药剂。示例性第
二药剂可包括多奈哌齐、加兰他敏、雷司替明、美金刚胺、左旋多巴、多巴胺、普拉克索、罗匹
尼洛、罗替戈汀、多沙普仑、奥沙西泮、喹硫平、司来吉兰、雷沙吉兰、恩他卡朋、苯扎托品、苯
海索、利鲁唑、地西泮、利眠宁、劳拉西泮、阿普唑仑、丁螺环酮、吉吡隆、伊沙匹隆、羟嗪、普
萘洛尔、羟嗪、咪达唑仑、三氟拉嗪、哌醋甲酯、阿托西汀、哌醋甲酯、佩默林、奋乃静、双丙戊
酸钠、丙戊酸、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依地普仑、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曲唑酮、去甲文拉
法辛、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阿莫沙平、氯米帕明、去甲丙咪嗪、丙米嗪、去甲替林、
普罗替林、三甲丙咪嗪、马普替林、安非他酮、奈法唑酮、沃替西汀、锂、氯氮平、氟非那嗪、氟
哌啶醇、帕潘立酮、洛沙平、替沃噻吨、匹莫齐特、硫利达嗪、利培酮、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
生、对乙酰氨基酚、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霉酚酸、来氟米特、二苯甲酰基甲烷、西洛他唑、己
酮可可碱、度洛西汀、大麻素(例如,大麻隆)、二甲硅油、氢氧化镁铝、铝盐、钙盐、钠盐、镁
盐、藻酸、阿卡波糖、阿必鲁泰、阿格列汀、二甲双胍、胰岛素、赖诺普利、阿替洛尔、阿托伐他
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罗苏伐他汀等。
[0562] 天然得到的药剂或补充剂也可与式(I)的化合物或其组合物结合使用,以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炎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示例性的天然得到的药剂或补充剂包
括ω‑3脂肪酸、肉毒碱、胞磷胆碱、姜黄素、银杏、维生素E、维生素B(例如,维生素B5、维生素 
B6或维生素B12)、石杉碱甲、磷脂酰丝氨酸、迷迭香、咖啡因、褪黑激素、黄春菊、圣约翰草
(St.John’s wort)、色氨酸等。
[0563] 实施例
[0564]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文所述的发明,列出以下实施例。提供本申请中描述的合成和生物实施例以说明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方法,并且不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
制其范围。
[0565] 合成方案
[0566]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使用对于以下列出的特定合成方案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修改由易于获得的起始材料制备。将了解到在给定典型或优选的方法条件(即,反应温
度、时间、反应物的摩尔比、溶剂、压力等)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其他方法条件,除非另外说
明。最佳反应条件可根据所使用的特定反应物或溶剂变化,但此类条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
员通过常规优化程序来确定。涉及制备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方法的一般方案另外在题
为制备化合物的方法的部分中描述。
[0567] 另外,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可能需要常规保护基团以防止某些官能团进行不希望的反应。特定官能团的合适的保护基团以及用于保护和去保护的合适的条
件的选择是本领域熟知的。例如,许多保护基团及其引入和去除描述于Greene等人,
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二版,Wiley,New York,1991和其中引用的
参考文献中。
[0568] 缩写
[0569] APCI对应大气压化学电离;DCI对应解吸化学电离;DMSO对应二甲基亚砜;ESI对应电喷雾电离;HPLC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法; LC/MS对应液相色谱法/质谱法;MS对应质谱;NMR
对应核磁共振; psi对应磅/平方英寸;并且TLC对应薄层色谱法。
[0570] 实施例1:N,N'‑(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胺](化合物100)
[0571]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双环[2.2.2]辛烷 ‑1,4‑二胺二盐酸盐(PharmaBlock,CAS#2277‑93‑2,100mg,0.455 mmol)、2‑(4‑氯‑3‑氟苯氧基)乙酸(205mg,
1.001mmol)和(1‑氰基‑2‑ 乙氧基‑2‑氧亚乙基氨基氧基)二甲氨基‑吗啉代‑碳六氟磷酸盐 
( 485mg,1.092mmol)。将烧瓶内容物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并且然后通过注射
器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10mL)。将搅拌的悬浮液冷冻至0℃,并且然后通过注射器逐滴引
入N,N‑二异丙基乙基胺(0.66mL,3.78mmol)(反应混合物变为亮黄色)。使反应混合物升温
至环境温度并搅拌3天。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且通过过滤采集白色的不可溶固体。将固
体用甲醇处理,并且然后通过过滤采集。由此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93.5mg,
1
40%产率)。H NMR (DMSO‑d6)δppm 7.51‑7.44(m,4H),7.02(dd,J=11.4,2.9Hz,2H), 6.81
+
(ddd,J=9.0,2.8,1.2Hz,2H),4.43(s,4H),1.90(s,12H)。MS(+ESI) m/z 513(M+H) ,MS(‑

ESI)m/z 511(M‑H) 。
[0572] 实施例2:2‑(4‑氯‑3‑氟苯氧基)‑N‑[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01)
[0573] 实施例2A:(4‑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574] 将双环[2.2.2]辛烷‑1,4‑二胺二盐酸盐(PharmaBlock, CAS#2277‑93‑2,200mg,1.43mmol)溶解在甲醇(5mL)中。将溶液用 50%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搅拌15分钟(轻微放
热)之后,将混合物用水和盐水稀释并且用二氯甲烷(3x1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干燥
(Na2SO4)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游离碱。将游离碱、双环
[2.2.2]辛烷‑1,4‑二胺(176mg,1.255mmol)、二碳酸二叔丁酯(274mg,1.255mmol)和四氢呋
喃(100mL)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7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乙酸乙
酯与碳酸钠水溶液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然后干燥 (MgSO4)并过滤。将滤液在减
1
压下浓缩以获得作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中间体(258mg,86%产率)。H NMR(甲醇‑d4)δppm 
+
1.91‑1.85(m,7H), 1.65‑1.60(m,2H),1.40(s,12H)。MS(DCI‑NH3)m/z 241(M+H) 。
[0575] 实施例2B:(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576]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2‑(4‑氯‑3‑氟苯氧基)乙酸(234mg,1.144mmol)、(4‑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实施例2A,250mg,
1.040mmol)和 (535mg,1.248 mmol)。将烧瓶内容物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并且
通过注射器引入 N,N‑二甲基甲酰胺(4m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同时通
过注射器逐滴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545mL,3.12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
搅拌19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 (pH=10)。通过过滤采集不可溶的米色固体,并且用
TM
水彻底冲洗。将所述物质在 IntelliFlash ‑310(Isco 40g硅胶柱, 
70:30至0:100庚烷/乙酸乙酯)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将级分#15‑31合并并在减压下浓缩以
1
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中间体(69.5mg, 15.65%产率)。H NMR(CDCl3)δppm 7.31(t,J=
8.6Hz,1H),6.73(dd, J=10.3,2.9Hz,1H),6.64(ddd,J=8.9,2.9,1.2Hz,1H),6.07(s,
+
1H), 4.32(s,1H),4.31(s,2H),2.05‑1.91(m,12H),1.42(s,9H)。MS(+ESI) m/z 426(M+H) ,m/
+ ‑
z 853(2M+H) 。MS(‑ESI)m/z 425(M‑H) 。
[0577] 实施例2C:N‑(4‑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胺盐酸盐
[0578]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4mL小瓶填充有(4‑(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实施例2B,69mg, 0.162mmol)。添加甲醇(1mL),并
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所得的溶液,同时通过注射器添加在二噁烷中的4M HCl(1.2mL,
4.8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89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以得到作为白
1
色固体的标题中间体(58.3mg,99%产率)。H NMR(甲醇‑d4) δppm 7.36(t,J=8.7Hz,1H),
6.89(dd,J=11.0,2.9Hz,1H),6.79(ddd, J=9.0,2.9,1.3Hz,1H),4.43(s,2H),2.15‑2.08
+ ‑
(m,6H),1.94 1.87(m, 6H)。MS(+ESI)m/z 327(M+H) 。MS(‑ESI)m/z 325(M‑H) 。
[0579] 实施例2D:2‑(4‑氯‑3‑氟苯氧基)‑N‑[4‑(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0580]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4mL小瓶填充有N‑(4‑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2C,25mg,0.069 mmol)、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酸(18.26mg,0.083mmol) 和COMU( (41.3mg,0.096mmol)。将小瓶用隔片螺帽
密封,并且将内容物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通过注射器引入N,N‑二甲基甲酰胺 (0.5mL),
并且将搅拌的反应混合物逐滴用N,N‑二异丙基乙基胺(0.1 mL,0.573mmol)处理。将反应混
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9小时。将等分式样在水与乙酸乙酯之间分配。通过TLC(80:20乙酸
乙酯/庚烷) 检查有机层。具有高于任一起始材料的Rf的主要新斑点是明显的。 LC/MS确认
此主要新物质具有标题化合物的正确质量。反应主体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
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两次,然后干燥(MgSO4)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浅黄
TM
色固体。将此粗固体在 IntelliFlash ‑310(Isco 12g硅胶柱, 70:
30庚烷/乙酸乙酯)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白色固体,将所述白色固体与叔丁基甲基醚
一起搅拌。将溶剂滗出,并且将固体在旋转式蒸发器上干燥以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
1
合物(11.0mg,30.2%产率)。H NMR(CDCl3)δppm 8.43(d,J=2.9Hz,1H),7.67(d,J=8.7Hz, 
1H),7.34‑7.28(m,2H),6.73(dd,J=10.3,2.9Hz,1H),6.65(ddd,J=8.9, 2.9,1.3Hz,1H),
+
6.10(d,J=2.8Hz,2H),4.45(s,2H),4.33(s,2H),2.08 (s,12H)。MS(+ESI)m/z 530(M+H) 。

MS(‑ESI)m/z 528(M‑H) 。
[0581] 实施例3: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3‑(4‑氯苯基)丙酰胺(化合物102)
[0582] 实施例3A:3‑(4‑氯苯基)丙酰氯
[0583]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3‑(4‑氯苯基)丙酸的白色晶体(Aldrich,CAS#2019‑34‑3,100mg,0.542mmol)。将烧瓶用附接到起泡器的隔片封闭。通过注
射器引入无水二氯甲烷(2mL) 以得到溶液,将所述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通过注射器添
加草酰氯 (0.142mL,1.625mmol),接着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0.042μL,0.542 μmol),此
时气体逸出是明显的。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 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以
得到浅黄色油状物,所述浅黄色油状物在下一步骤中使用。
[0584] 实施例3B: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4‑氯苯基)丙酰胺
[0585] 将实施例3A再溶解在二氯甲烷(3mL)中,并且然后将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 112A,174mg,0.542mmol)在二氯甲烷
(10mL)中的悬浮液添加到反应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在干燥的氮气氛下搅拌,
并且通过注射器引入三乙胺(0.302mL,2.167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5
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柠檬酸水溶液处理。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然后干燥(MgSO4)并过滤。
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淡灰色固体,将所述淡灰色固体用叔丁基甲基醚处理。通过过
TM
滤采集不可溶的米色固体,并且在 IntelliFlash ‑310(Isco 24g
硅胶柱,90:10至85:15二氯甲烷/丙酮,监测的波长: 220nm)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作
1
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97.9 mg,40%产率)。H NMR(DMSO‑d6)δppm 8.68(s,1H),8.40
(s,1H), 7.49(t,J=8.9Hz,1H),7.34‑7.30(m,2H),7.23‑7.19(m,2H),7.07(dd,J =11.4,
2.8Hz,1H),6.85(ddd,J=9.0,2.9,1.2Hz,1H),4.47(s,2H), 2.77(dd,J=8.6,6.9Hz,2H),
+
2.31(dd,J=8.5,7.1Hz,2H),2.20(s, 6H)。MS(+ESI)m/z 451(M+H)。MS(‑ESI)m/z 449(M‑

H) 。
[0586] 实施例4:N,N'‑(戊环[4.2.0.02,5.03,8.04,7]辛烷‑1,4‑二基)双[2‑(4‑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03)
[0587] 实施例4A:立方烷‑1,4‑二胺二盐酸盐
[0588]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立方烷‑1,4‑二羧酸(Aldrich,CAS#32846‑66‑5,800mg,4.16mmol)、三乙胺(1.16mL, 8.32mmol)、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
(1.8mL,8.35mmol)和叔丁醇(12.8 mL)。将烧瓶装配有配备有硫酸钙干燥管的回流冷凝器
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16小时。使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倒入饱和碳
酸氢钠水溶液(50mL)中。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并且用水洗涤。将固体溶解在二氯甲烷、四氢
呋喃、乙酸乙酯和乙醇的热混合物中。将此温热的溶液干燥(MgSO4)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
下浓缩以得到淡灰色固体,将所述淡灰色固体用醚处理并通过过滤采集。将粗双‑(叔丁氧
基‑羰基)‑保护的中间体悬浮在甲醇(30mL)中并且用在二噁烷中的4M HCl(30mL,120mmol,
47.4当量)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以得到浅
棕色固体,将所述浅棕色固体用二乙醚洗涤并且然后用乙酸乙酯洗涤。将固体溶解在热甲
1
醇中并且用丙酮处理以生成沉淀。通过过滤采集标题中间体固体(125mg,14.5%产率)。H 
+ +
NMR(甲醇‑d4)δppm 4.23(s,6H)。 MS(DCI‑NH3)m/z 135(M+H) ,m/z 152(M+NH4) ,m/z 169 
+
(M+NH4+NH3) 。
[0589] 实施例4B:N,N'‑(戊环[4.2.0.02,5.03,8.04,7]辛烷‑1,4‑二基)双[2‑(4‑ 氯苯氧基)乙酰胺]
[0590]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立方烷‑1,4‑二胺二盐酸盐(实施例4A,77mg,0.372mmol)。将烧瓶内容物放置在干燥氮气氛下,然后通过注射器引入2‑(4‑氯苯
氧基)乙酰氯(Aldrich, CAS#4122‑68‑3,160mg,0.781mmol)在二氯甲烷(4mL)中的溶液。将
此搅拌的悬浮液用三乙胺(0.4mL,2.87mmol)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在干燥的氮
气氛下搅拌17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固体残余物在叔丁基甲基醚与水之
间分配。在任一层中不可溶的物质疑似为产物并且通过过滤采集。将此粗淡灰色固体溶解
在四氢呋喃和乙醇的温热混合物中。添加硅胶(1.2g),并且将溶剂在真空中去除。将吸收到
硅胶的此混合物放置在Practichem 4g硅胶柱的顶部,所述硅胶柱将顶部1.6g的硅胶去除。
将所述柱再组装并连接到Isco 24g硅胶柱的顶部,并且将组件在  
TM
IntelliFlash ‑310(监测的波长:220nm)上用100:0至90:10二氯甲烷 /丙酮洗脱以获得作
1
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5.6mg,14.6%产率)。H NMR(DMSO‑d6)δppm 8.82(s,2H),7.40‑
+
7.30(m,4H),6.98(d,J= 8.9Hz,4H),4.49(s,4H),3.96(s,6H)。MS(+ESI)m/z 471(M+H) 。

MS (‑ESI)m/z 469(M‑H) 。
[0591] 实施例5: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酰胺(化合物104)
[0592] 实施例5A: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酸甲酯
[0593]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5‑氯哒嗪‑3(2H)‑ 酮(Maybridge,CAS#660425‑07‑0,350mg,2.68mmol)和碳酸铯(1310 mg,4.02mmol)。将小瓶用隔片密封并
且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并且然后通过注射器引入N,N‑二甲基甲酰胺(7mL)。将反应混合
物在环境温度下剧烈搅拌,同时通过注射器添加3‑溴丙酸甲酯(0.351mL, 3.22mmol)。将反
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用柠檬酸水溶液中和并且用
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然后干燥(MgSO4)并过滤。将滤液在减
TM
压下浓缩以得到黄色油状物,将所述黄色油状物在  IntelliFlash ‑310
(Isco 40g硅胶柱,70:30至65:35庚烷/ 乙酸乙酯)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
1
作为透明的无色油状物的标题中间体(479mg,82%产率)。H NMR(CDCl3)δppm 7.72(d,J=
2.4Hz, 1H),6.96(d,J=2.4Hz,1H),4.42(t,J=7.1Hz,2H),3.70(s,3H),2.83 (t,J=
+ +
7.1Hz,2H)。MS(DCI‑NH3)m/z 217(M+H) ,m/z 234(M+NH4) 。
[0594] 实施例5B: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酸
[0595]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50mL圆底烧瓶填充有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酸甲酯(实施例5A,100mg,0.462mmol)。添加二噁烷(2.3mL),并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所得的
溶液,同时添加5N硫酸水溶液(2.3mL,11.5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50℃下搅拌17.5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油状残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将溶液干燥(Na2SO4)并
1
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中间体(33.5mg,35.8%产率)。H 
NMR(CDCl3)δppm 7.76(d, J=2.4Hz,1H),7.01(d,J=2.4Hz,1H),4.44(t,J=7.0Hz,2H),
+ +
2.89(t, J=7.0Hz,2H)。MS(DCI‑NH3)m/z 203(M+H) ,m/z 220(M+NH4) 。
[0596] 实施例5C: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酰氯
[0597]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4mL小瓶填充有3‑(4‑氯‑6‑氧代哒嗪 ‑1(6H)‑基)丙酸(实施例5B,47.7mg,0.235mmol)。将小瓶用排气到起泡器的隔片螺帽密封,并且将小瓶内容物
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通过注射器引入二氯甲烷(1mL),并且将搅拌的反应混合物用草酰
氯 (0.1mL,1.142mmol)和催化N,N‑二甲基甲酰胺(0.018μL,0.235μmol) 处理。在环境温度
下搅拌45分钟之后,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所得的粗酰基氯中间体在下一步骤中
使用。
[0598] 实施例5D: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4‑氯‑6‑氧代哒嗪‑1(6H)‑基)丙酰胺
[0599] 将粗酰基氯中间体实施例5C再溶解在二氯甲烷(1mL)中。添加固体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112A,76mg,0.235mmol),
并且将小瓶用排气到起泡器的隔片螺帽再密封。通过注射器逐滴添加三乙胺(0.2mL,
1.435mmol) (反应混合物变为深色)。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剧烈搅拌16小时。蒸发二
氯甲烷,并且将残余物用pH=4的水处理。通过过滤采集不可溶的物质并且用水冲洗。将剩
TM
余的固体在  IntelliFlash ‑310(Isco 12g硅胶柱,95:5至70:30
二氯甲烷 /丙酮,监测的波长:220nm)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获得46.9mg (42.4%产率)的
1
作为米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DMSO‑d6)δppm 8.68(s,1H),8.54(s,1H),8.05(d,J=
2.4Hz,1H),7.49(t,J=8.9 Hz,1H),7.25(d,J=2.4Hz,1H),7.07(dd,J=11.4,2.9Hz,1H),
6.85 (ddd,J=9.0,2.9,1.2Hz,1H),4.47(s,2H),4.19(t,J=7.3Hz,2H),2.48 (t,J=
+ ‑
7.3Hz,2H),2.20(s,6H)。MS(+ESI)m/z 469(M+H) 。MS(‑ESI) m/z 467(M‑H) 。
[0600] 实施例6:2‑(3,4‑二氯苯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嗪‑2‑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05)
[0601] 实施例6A:2‑((5‑(三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乙酯
[0602] 向在室温下的2‑羟基乙酸乙酯(0.167mL,1.762mmol)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溶液添加叔丁醇钾(1.850mL,1.850mmol)。在10分钟之后,添加在四氢呋喃(4mL)中的2‑溴‑5‑
(三氟甲基)吡嗪(0.2g,0.881 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通过添加水(10mL)将反
应混合物淬灭并且用乙酸乙酯(3x30mL)萃取。将有机相用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
1
缩。残余物不经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中(215 mg,0.859mmol,98%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6 (dd,J=1.4,0.7Hz,1H),8.63(d,J=1.2Hz,1H),5.09(s,
19
2H),4.16(q,J =7.1Hz,2H),1.19(t,J=7.1Hz,3H)。F NMR(376MHz,DMSO‑d6) δppm‑
+
65.37MS(ESI+)m/z 251(M+H) 。
[0603] 实施例6B:2‑((5‑(三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
[0604] 向2‑((5‑(三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乙酯(215mg,0.859mmol) (来自先前反应的粗品)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溶液添加氢氧化锂(82 mg,3.44mmol)和水(1.00mL)。将
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2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水层分离
并用2N HCl(水溶液)酸化至pH=3。将含水混合物用CH2Cl2(2x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
1
分用MgSO4洗涤并且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50mg,0.675mmol,79%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 ppm 13.09(s,1H),8.76(t,J=1.0Hz,1H),8.60(d,J=1.2Hz,1H),
19 +
5.01 (s,2H)。F NMR(376MHz,DMSO‑d6)δppm‑64.84。MS(ESI+)m/z 223(M+H) 。
[0605] 实施例6C: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胺盐酸盐
[0606] 向在二氯甲烷(10mL)/甲醇(1ml)中的实施例22A(3.45g,15 mmol)添加在二噁烷中的4N HCl(53.8mL,215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并且然后浓缩以得到
1
2.91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00%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0 (m,
4H),7.55(d,J=8,1H),7.22(d,J=2,1H),6.98(dd,J=8,2,1H), 4.50(s,2H),2.23(s,
+
6H)。MS(ESI+)m/z 301(M+H) 。
[0607] 实施例6D:2‑(3,4‑二氯苯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嗪‑2‑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08] 向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0.05g,0.148mmol,实施例6C)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悬浮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
基胺(0.078mL,0.444mmol)和 2‑((5‑(三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0.036g,
0.163mmol,实施例 6B),接着添加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
啶3‑ 氧化六氟磷酸盐(0.062g,0.163mmol,HATU)。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
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将有机层用MgSO4
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硅胶(24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并用庚烷和乙
1
酸乙酯(0%至100%)洗脱以得到25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3.4%产率)。H NMR
(501MHz,DMSO‑d6)δppm 8.77(s,1H),8.74 (d,J=1.2Hz,1H),8.71(s,1H),8.55(d,J=
1.3Hz,1H),7.54(d,J=8.9 Hz,1H),7.25(d,J=2.9Hz,1H),6.98(dd,J=9.0,2.9Hz,1H),
19 +
4.85(s, 2H),4.48(s,2H),2.24(s,6H)。F NMR(376MHz,DMSO‑d6)δppm ‑64.74。MS(ESI)
+
m/z 552(M+NH4) 。
[0609] 实施例7: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胺](化合物106)
[0610] 向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50mg,0.148mmol,实施例6C)在四氢呋喃(1mL)/N,N‑二甲基甲酰胺(0.1mL)中的悬浮液添加N,N‑
二异丙基乙基胺(0.078mL,0.444 mmol)和2‑(3,4‑二氯苯氧基)乙酸(36.0mg,0.163mmol),
接着添加 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61.9mg,0.163mmol,HATU)。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白色固体过滤并干燥以
1
得到40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3.6%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1
(s,2H),7.54 (d,J=8.9Hz,2H),7.26(d,J=2.9Hz,2H),6.98(dd,J=9.0,3.0Hz, 2H),
+ + + +
4.49(s,4H),2.27(s,6H)。MS(ESI)m/z 505(M+H) ,MS(ESI) m/z 546(M+41) 。
[0611] 实施例8:2‑(4‑氯‑3‑氟苯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嗪‑2‑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07)
[0612] 向实施例112A(30mg,0.093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0.8mL) 中的悬浮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49mL,0.280mmol)和 2‑((5‑(三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
(22.82mg,0.103mmol,实施例 6B),接着添加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
[4,5‑b]吡啶3‑ 氧化六氟磷酸盐(39.1mg,0.103mmol,HATU)。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
搅拌过夜、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将有机层
TM TM
用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 100mm,流速90mL/分钟,CH3CN在缓冲液(0.1%CF3CO2H/H2O)中 5%‑95%的梯度)纯
1
化以得到30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65.7%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8‑8.72(m,2H), 8.70(s,1H),8.56‑8.53(m,1H),7.49(t,J=8.9Hz,1H),7.06(dd,J= 
11.4,2.8Hz,1H),6.84(ddd,J=9.0,2.9,1.2Hz,1H),4.85(s,2H),4.47 (s,2H),2.24(s,
+ +
6H)。MS(ESI)m/z 506(M+NH4) 。
[0613] 实施例9:2‑(4‑氯‑3‑氟苯氧基)‑N‑(3‑{2‑[(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08)
[0614] 实施例9A:(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615] 向2‑(4‑氯‑3‑氟苯氧基)乙酸(Aldlab Chemicals,2.01g,9.84mmol) 在N,N‑二甲基甲酰胺(25mL)中的溶液添加N‑乙基‑N‑异丙基丙‑2‑胺 (3.96mL,22.7mmol),接着添加2‑
(3H‑[1,2,3]三唑并[4,5‑b]吡啶‑3‑ 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3.02g,
7.94mmol)。将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5分钟,并且然后添加(3‑氨基双环[1.1.1]戊烷‑
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1.5g,7.57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
时。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NH4Cl水溶液(20mL) 淬灭并用CH2Cl2(25mL)洗涤。将水层用CH2Cl2
(3x5mL)萃取,并且将合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
过柱色谱法(SiO2,10%乙酸乙酯/庚烷至80%乙酸乙酯/庚烷)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 +
(2.65g,6.89mmol,91%产率)。MS(ESI)m/z 402(M+NH4) 。
[0616] 实施例9B: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胺‑2三氟乙酸
[0617]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9A的产物(0.79g,2.05mmol)在CH2Cl2 (7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3.16mL,41.1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
缩并与甲苯共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06g,2.07mmol,100%产率),所述标题化合物不经纯
+ +
化即用于下一步骤。MS(ESI)m/z 285(M+H) 。
[0618] 实施例9C:2‑((1H‑吲唑‑5‑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619] 向6‑羟基‑1H‑吲唑(0.89g,6.64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1.07mL, 7.30mmol)在二噁烷(20mL)中的溶液添加双(三甲基硅烷基)酰胺钾(1 M,在四氢呋喃中,7.96mL,
7.96mmol)。然后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4小时。将混合物用饱和NH4Cl水溶液(5mL)淬
灭并用CH2Cl2 (5mL)洗涤。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CH2Cl2(3x5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分
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SiO2,5%乙酸乙酯/庚烷
+
至100%乙酸乙酯)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56g,2.26mmol,34%产率)。MS(ESI )m/z 
+
249 (M+H) 。
[0620] 实施例9D:2‑((1H‑吲唑‑6‑基)氧基)乙酸–三氟乙酸
[0621]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9C的产物(0.56g,2.26mmol)在CH2Cl2 (10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3.92mL,50.9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并且然后将其在减
压下浓缩并与甲苯共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85g,2.36mmol,>100%产率),所述标题化合
+ +
物不经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MS(ESI)m/z 193(M+H) 。
[0622] 实施例9E:2‑(4‑氯‑3‑氟苯氧基)‑N‑(3‑{2‑[(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23] 向实施例9B的产物(0.1g,0.195mmol)和实施例9D的产物(0.090 g,0.293mmol)在二甲基乙酰胺(3mL)中的混合物添加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136mL,0.780mmol),接着
添加2‑(3H‑[1,2,3]三唑并[4,5‑b] 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0.078g,0.205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并且然后将其用饱和NaHCO3
水溶液(10mL)淬灭并用CH2Cl2(1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CH2Cl2(3x3mL)萃取。将
合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Waters 
TM TM
XBridge C18 5 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分钟,甲醇在缓冲液(0.025 M碳酸氢铵
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20%‑100%的梯度)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04,
1
0.087mmol,45%产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12.82(s,1H),8.71(d,J=7.7Hz,
2H),7.92(s, 1H),7.62(d,J=8.8Hz,1H),7.48(t,J=8.9Hz,1H),7.05(dd,J=11.4, 
2.9Hz,1H),6.88(s,1H),6.83(ddt,J=7.5,4.6,1.7Hz,2H),4.46(d,J= 3.4Hz,4H),2.26
+ +
(s,6H)。MS(ESI)m/z 459(M+H) 。
[0624] 实施例10: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1H‑吲唑‑6‑基) 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09)
[0625] 实施例10A:(3‑(2‑((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626] 向实施例9D的产物(0.20g,0.56mmol)在二甲基乙酰胺(4mL) 中的溶液添加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26mL,1.51mmol),接着添加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
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0.201g,0.530mmol)。将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
搅拌2分钟,然后添加(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 
0.10g,0.504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并且然后将其用饱和NH4Cl水溶液
(10mL)淬灭、用CH2Cl2(15mL)稀释,并且分离各层。将水层用CH2Cl2(3x5mL)萃取,并且将合
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 (Waters 
TM TM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 分钟,甲醇在缓冲液(0.025M碳酸氢铵水
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 pH 10)中20%‑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12g,
+ +
0.33 mmol,65%产率)。MS(ESI)m/z 373(M+H) 。
[0627] 实施例10B:2‑((1H‑吲唑‑6‑基)氧基)‑N‑(3‑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乙酰胺‑3‑三氟乙酸
[0628]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10A的产物(0.12g,0.33mmol)在 CH2Cl2(3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0.51mL,6.6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并且然后将其在减
压下浓缩并与甲苯共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22g,0.36mmol,>100%产率),所述标题化合
+ +
物不经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MS(ESI)m/z 273(M+H) 。
[0629] 实施例10C: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1H‑吲唑‑6‑ 基)氧基]乙酰胺}
[0630] 向实施例10B的产物(0.10g,0.16mmol)和实施例9D的产物 (0.055g,0.18mmol)在二甲基乙酰胺(2mL)中的混合物添加N‑乙基 ‑N‑异丙基丙‑2‑胺(0.17mL,0.98mmol),接着
添加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0.065g,0.17 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并且将其直接通过 HPLC
TM TM
(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 mL/分钟,甲醇在缓冲液(0.025M碳
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20%‑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1
(0.055g,0.12 mmol,76%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12.82(s,2H), 8.72(s,
2H),7.92(t,J=1.3Hz,2H),7.62(d,J=8.8Hz,2H),6.88(d,J= 2.1Hz,2H),6.82(dd,J=
+ +
8.8,2.1Hz,2H),4.47(s,4H),2.27(s,6H)。MS (ESI)m/z 445(M‑H) 。
[0631] 实施例11: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2‑苯并噁唑‑6‑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0)
[0632] 实施例11A:2‑((3‑甲基苯并[d]异噁唑‑6‑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633] 将5‑羟基‑3‑甲基苯并[d]异噁唑(Chontech,1.0g,6.70mmol)、碳酸钾(1.85g,13.4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1.03mL,7.04mmol)在 N,N‑二甲基甲酰胺(20mL)中的混合物升
温至65℃并使其搅拌16小时。然后将混合物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mL)淬灭并用乙酸乙酯 
(1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x5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
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SiO2,5%乙酸乙酯/庚烷至
+
100%乙酸乙酯)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45g,5.51mmol,82%产率)。MS(ESI)m/z 264 
+
(M+H) 。
[0634] 实施例11B:2‑((3‑甲基苯并[d]异噁唑‑6‑基)氧基)乙酸
[0635]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11A的产物(1.7g,6.46mmol)在CH2Cl2 (25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7.46mL,97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
缩,并且将残余物与甲苯共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68g,6.49mmol,100%产率),所述标题
+ +
化合物不经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MS(ESI)m/z 208(M+H) 。
[0636] 实施例11C: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2‑苯并噁唑 ‑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37] 向实施例9B的产物(0.20g,0.390mmol)和实施例11B的产物 (0.204g,0.51mmol)在二甲基乙酰胺(3mL)中的混合物添加N‑乙基 ‑N‑异丙基丙‑2‑胺(0.272mL,1.56mmol),接
着添加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0.156g,0.410 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用饱和NaHCO3水溶液
(10mL)淬灭并用CH2Cl2(1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CH2Cl2(3x3mL)萃取。将合并的
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Waters 
TM TM
XBridge C18 5 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分钟,甲醇在缓冲液(0.025 M碳酸氢铵
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20%‑100%的梯度)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18g,
1
0.38mmol,97%产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67(d,J=2.0Hz,2H),7.52(d,J=
8.9Hz,1H), 7.46(t,J=8.9Hz,1H),7.17(d,J=2.6Hz,1H),7.04(dd,J=11.4,2.8 Hz,
1H),6.96(dd,J=8.8,2.6Hz,1H),6.82(ddd,J=9.0,2.9,1.2Hz, 1H),4.44(d,J=6.6Hz,
+ +
4H),2.54(s,3H),2.24(s,6H)。MS(ESI)m/z 474(M+H) 。
[0638] 实施例12:2‑(4‑氯‑3‑氟苯氧基)‑N‑(3‑{2‑[(4‑氟‑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1)
[0639] 实施例12A:2‑((4‑氟‑1H‑吲唑‑6‑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640] 将4‑氟‑1H‑吲唑‑6‑醇(ArkPharm公司,1.0g,6.57mmol)、碳酸钾(1.82g,13.2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1.01mL,6.90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升
温至65℃并使其搅拌16小时。使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mL)
淬灭并用乙酸乙酯(1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x5mL) 萃取。将合并的
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SiO2,5%乙酸乙
酯/庚烷至100%乙酸乙酯)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81g,3.04mmol,46%产率)。MS(ESI
+ +
)m/z 267(M+H) 。
[0641] 实施例12B:2‑((4‑氟‑1H‑吲唑‑6‑基)氧基)乙酸
[0642]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12A的产物(0.81g,3.04mmol)在 CH2Cl2(5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2.34mL,30.4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并且然后在减压
下浓缩。将残余物与甲苯共沸以得到固体,将所述固体从乙酸乙酯/庚烷再沉淀以得到标题
1
化合物(1.31g,2.99mmol,98%产率)。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03(s,1H),6.72(t,
J=1.3Hz,1H),6.60(dd,J=11.7,1.8Hz, 1H),4.75(s,2H)。
[0643] 实施例12C:2‑(4‑氯‑3‑氟苯氧基)‑N‑(3‑{2‑[(4‑氟‑1H‑吲唑‑6‑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44] 向实施例9B的产物(0.15g,0.29mmol)和实施例12B的产物(0.14 g,0.32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3mL)中的混合物添加N‑乙基‑N‑ 异丙基丙‑2‑胺(0.20mL,1.17mmol),
接着添加2‑(3H‑[1,2,3]三唑并 [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0.18g,0.31 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用饱和NaHCO3水溶液
(10mL)淬灭并用CH2Cl2(1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CH2Cl2(3x3mL)萃取。将合并的
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SiO2,75%乙酸
1
乙酯/ 庚烷)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11g,0.23mmol,79%产率)。H NMR (500MHz,
DMSO‑d6)δppm 13.19(s,1H),8.75(d,J=12.0Hz,2H), 8.06(s,1H),7.50(t,J=8.9Hz,
1H),7.08(dd,J=11.4,2.8Hz,1H),6.86 (ddd,J=8.9,2.9,1.2Hz,1H),6.78(t,J=1.4Hz,
+
1H),6.69(dd,J=11.6, 1.8Hz,1H),4.52(s,2H),4.49(s,2H),2.28(s,6H)。MS(ESI)m/z 
+
475 (M+H) 。
[0645] 实施例13: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4‑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12)
[0646] 将在四氢呋喃/水(1/1,60mL)中的双环[1.1.1]戊烷‑1,3‑二胺二盐酸盐(Pharmablock,2.588g,15.13mmol)用碳酸钾(10.45g,76mmol) 处理,冷却至0℃并且然后
用2‑(4‑氯苯氧基)乙酰氯(4.72mL,30.3 mmol)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
时。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水和己烷洗涤并进行空气干燥以获得5.635g(86%)的标题化
1
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6(s,2H),7.42–7.26 (m,4H),7.00–6.87(m,4H),
+
4.39(s,4H),2.23(s,6H)。MS(APCI)m/z 436(M+H) 。
[0647] 实施例14:2‑(4‑氯苯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3)
[0648] 实施例14A:(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 氨基甲酸叔丁酯
[0649] 将在四氢呋喃/水(1/1,6mL)中的(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盐酸盐(Pharmablock,0.469g,2mmol)用碳酸钾(0.732 g,5.30mmol)处理,冷却至0℃并
且然后用2‑(4‑氯苯氧基)乙酰氯 (0.312mL,2mmol)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
2小时。通过过滤采集所得的沉淀物、用水和己烷洗涤并进行空气干燥以获得 0.471g
+
(57.4%)的标题化合物。MS(APCI)m/z 367(M+H) 。
[0650] 实施例14B: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苯氧基)乙酰胺
[0651] 将实施例14A(0.471g,1.148mmol)在二噁烷(3mL)中的溶液用在二噁烷(3mL)中的4N HCl处理并在25℃下搅拌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以获得0.347g(100%)标题化合物。
+
MS(APCI)m/z 267 (M+H) 。
[0652] 实施例14C:2‑(4‑氯苯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53] 将实施例14B(0.1g,0.33mmol)和2‑(4‑氯苯氧基)乙醛(0.051g, 0.3mmol)在甲醇pH 4缓冲液(2mL)中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并且然后用氰基硼氢化钠(0.062g,
0.99mmol)处理。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0小时,并且然后在二氯甲烷(20mL)与水(20mL)之间分
配。将水层用二氯甲烷(3x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2x30 mL)洗涤、干燥
(Na2SO4)、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 ( C18(2)5μm
TM
AXIA 柱250mm×21.2 mm,流速25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
1
中 10%‑80%的梯度)纯化以获得0.076g(60%)的标题化合物。H NMR (501MHz,DMSO‑d6)δ
ppm 8.83(s,1H),7.41–7.25(m,4H),7.06– 6.92(m,4H),4.44(s,2H),4.15(t,J=5.1Hz,
+
2H),3.28–3.24(m,2H), 2.24(s,6H)。MS(APCI)m/z 422(M+H) 。
[0654] 实施例15:2‑(4‑氯苯氧基)‑N‑{3‑[2‑(3‑甲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4)
[0655] 向2‑(间‑甲苯氧基)乙酸(13.7mg,0.0801mmol)在N,N‑二甲基乙酰胺(0.5mL)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52mL,0.299 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
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71.3mg,0.187mmol)和实施例14B(20.1mg,
0.0701mmol)。将反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将粗反应通过HPLC(2个联合的 C8 5μm
柱,每个30mm×75mm,50mL/分钟的流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
1
5%‑90%的梯度)纯化。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4(d,J=17.9Hz,2H),7.39–7.27
(m, 2H),7.16(t,J=8.1Hz,1H),7.05–6.91(m,2H),6.86–6.64(m,3H), 4.39(d,J=
+
16.7Hz,4H),2.26(m,9H)。MS(APCI)m/z 415.370 (M+H) 。
[0656] 实施例16:2‑(4‑氯苯氧基)‑N‑{3‑[2‑(4‑甲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5)
[0657] 通过用2‑(对‑甲苯氧基)乙酸(13.7mg,0.0801mmol)替换2‑(间‑ 甲苯氧基)乙酸,1
使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38–7.27(m,
2H),7.12–7.05(m, 2H),7.00–6.94(m,2H),6.86–6.81(m,2H),4.38(d,J=24.1Hz,4H), 
+
2.26(s,6H),2.22(s,3H)。MS(APCI)m/z 415.330(M+H) 。
[0658] 实施例17:2‑(4‑氯‑3‑甲基苯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6)
[0659] 通过用2‑(4‑氯‑3‑甲基苯氧基)乙酸(16.6mg,0.0801mmol)替换 2‑(间‑甲苯氧1
基)乙酸,使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
(d,J=7.9Hz,2H),7.37– 7.25(m,3H),6.97(m,3H),6.97(dd,J=9.5,2.8Hz,1H),4.40(d,J
+
=8.2 Hz,4H),2.27(m,J=5.1Hz,9H)。MS(APCI)m/z 449.2(M+H) 。
[0660] 实施例18:2‑(4‑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7)
[0661] 通过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18.2mg,0.0801mmol)替换2‑(间 ‑甲苯氧基)乙1
酸,使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2(dd,J
=8.9,4.6Hz,2H),7.36– 7.30(m,2H),7.23(t,J=3.3Hz,1H),7.00–6.94(m,4H),4.44(d,J
+
= 20.4Hz,4H),2.26(s,6H)。MS(APCI)m/z 469.230(M+H) 。
[0662] 实施例19:2‑(4‑氯苯氧基)‑N‑{3‑[2‑(3‑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8)
[0663] 通过用2‑(3‑氯苯氧基)乙酸(15.4mg,0.0801mmol)替换2‑(间‑甲苯氧基)乙酸,使1
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8(d,J=
5.1Hz,2H),7.36–7.27(m, 3H),7.06–6.88(m,6H),4.43(d,J=12.4Hz,4H),2.27(s,6H)。MS 
+
(APCI)m/z 435.280(M+H) 。
[0664] 实施例20:2‑(4‑氯苯氧基)‑N‑{3‑[2‑(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19)
[0665] 通过用2‑(3‑氟苯氧基)乙酸(14.1mg,0.0801mmol)替换2‑(间‑甲苯氧基)乙酸,使1
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37–7.28(m,
3H),7.00–6.93(m,2H), 6.85–6.75(m,3H),4.43(d,J=8.7Hz,4H),2.27(s,6H)。MS(APCI) 
+
m/z 419.280(M+H) 。
[0666] 实施例21:2‑(4‑氯苯氧基)‑N‑{3‑[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0)
[0667] 通过用2‑(4‑氟苯氧基)乙酸(14.1mg,0.0801mmol)替换2‑(间‑甲苯氧基)乙酸,使1
用实施例1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6(d,J=
6.9Hz,1H),7.37–7.28(m, 2H),7.17–7.06(m,2H),7.02–6.92(m,4H),4.40(d,J=10.8Hz,
+
4H), 2.26(s,6H)。MS(APCI)m/z 419.260(M+H) 。
[0668] 实施例22:2‑(4‑氯‑3‑氟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1)
[0669] 实施例22A:(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670] 在氮气下在环境温度下向2‑(3,4‑二氯苯氧基)乙酸(3.53g,15.98 mmol)和(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 3.2g,14.53mmol)在N,N‑二甲
基甲酰胺(50mL)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12.69mL,72.6mmol)和氟‑N,N,N',N’‑
四甲基甲酰铵六氟磷酸盐(8.28g,21.79mmol)。将所得的混合物搅拌、用水(300mL) 稀释并
用乙酸乙酯(3x20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3x100 mL)洗涤、干燥(Na2SO4)、过滤并
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甲基叔丁基醚(15mL)处理,并且在高真空下干燥以获得4.2g
+
(72.3%)的作为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MS(APCI)m/z 402(M+H) 。
[0671] 实施例22B: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胺
[0672] 在0℃下向实施例22A(5.5g,13.57mmol)在二氯甲烷(100mL) 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30mL,389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
残余物用水稀释(300 mL)。将水相用饱和NaHCO3调整至pH=8,并且用二氯甲烷(4x150 mL)
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干燥(Na2SO4)、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4g(87%)的作为灰白色
+
固体的标题化合物。MS(APCI)m/z 302 (M+H) 。
[0673] 实施例22C:2‑(4‑氯‑3‑氟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74] 向2‑(4‑氯‑3‑氟苯氧基)乙酸(0.033g,0.161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64mL,0.366 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
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0.061g,0.161mmol)和实施例22B(0.044g,
0.146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并浓缩。HPLC纯化  (
TM
C18(2)5μm AXIA 柱,250mm×21.2 mm,流速25mL/分钟,乙
1
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 10%‑80%的梯度)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501MHz,DMSO‑d6)δppm 8.72(s,2H),7.55(d,J=8.9Hz,1H),7.49(t,J=8.9Hz,1H),7.26 
(d,J=2.9Hz,1H),7.07(dd,J=11.4,2.8Hz,1H),6.99(dd,J=8.9,2.9 Hz,1H),6.85(ddd,
+
J=9.0,2.8,1.2Hz,1H),4.49(s,2H),4.48(s,2H), 2.27(s,6H)。MS(APCI)m/z 489(M+H) 。
[0675] 实施例23:2‑(4‑氯‑2‑氟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2)
[0676] 通过用2‑(4‑氯‑2‑氟苯氧基)乙酸(33mg,0.161mmol)替换2‑(4‑ 氯‑3‑氟苯氧基)1
乙酸,使用实施例22C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
8.66(m,2H),7.54(d,J= 9.0Hz,1H),7.45(dd,J=11.2,2.5Hz,1H),7.26(d,J=2.9Hz,
1H), 7.24–7.18(m,1H),7.08(t,J=9.0Hz,1H),6.98(dd,J=8.9,2.9Hz, 1H),4.54(s,
+
2H),4.48(s,2H),2.25(s,6H)。MS(APCI)m/z 489 (M+H) 。
[0677] 实施例24:N‑(3‑{[2‑(4‑氯‑2‑氟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23)
[0678] 实施例24A:1‑(2‑溴乙氧基)‑4‑氯‑2‑氟苯
[0679] 将4‑氯‑2‑氟苯酚(0.88g,6mmol)和碳酸钾(1.244g,9mmol)在乙腈(20mL)中的悬浮液用1,2‑二溴乙烷(2.56mL,24mmol)处理并在 90℃下搅拌2天。将反应混合物浓缩、用水
洗涤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干燥(Na2SO4)、过滤并且然后在减压下浓
+
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MS(APCI)m/z 254(M+H) 。
[0680] 实施例24B:N‑(3‑{[2‑(4‑氯‑2‑氟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
[0681] 将实施例24A(0.05g,0.148mmol)和实施例22B(0.038g,0.148 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悬浮液用碳酸钾(0.051g,0.37 mmol)处理并在90℃下搅拌18小时。将
TM
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在HPLC ( C18(2)5μm AXIA 柱250mm×
21.2 mm,流速25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 10%‑80%的梯度)纯
1
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89(s,1H),7.56(d,J=8.9Hz,1H),
7.49(dd,J= 11.0,1.9Hz,1H),7.33–7.21(m,3H),6.99(dd,J=8.9,2.9Hz,1H), 4.53(s,
+
2H),4.27(t,J=5.0Hz,2H),2.29(s,6H)。MS(APCI)m/z 475 (M+H) 。
[0682] 实施例25:N‑(3‑{[2‑(4‑氯‑3‑氟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24)
[0683] 实施例25A:1‑(2‑溴乙氧基)‑4‑氯‑3‑氟苯
[0684] 通过用4‑氯‑3‑氟苯酚(0.88g,6mmol)替换4‑氯‑2‑氟苯酚,使用实施例24A中所述+
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MS(APCI)m/z 254 (M+H) 。
[0685] 实施例25B:N‑(3‑{[2‑(4‑氯‑3‑氟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
[0686] 通过用1‑(2‑溴乙氧基)‑4‑氯‑3‑氟苯(0.05g,0.148mmol)替换1‑(2‑ 溴乙氧基)‑1
4‑氯‑2‑氟苯,使用实施例24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1(s,1H),7.59–7.50(m, 2H),7.26(d,J=2.9Hz,1H),7.13(dd,J=11.3,2.9Hz,1H),
6.99(dd,J =8.9,2.9Hz,1H),6.90(ddd,J=9.0,2.9,1.2Hz,1H),4.53(s,2H),4.23 (t,J
+
=4.9Hz,2H),2.31(s,6H)。MS(APCI)m/z 475(M+H) 。
[0687] 实施例26:2‑(3,4‑二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基] 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5)
[0688] 实施例26A:4‑(2‑溴乙氧基)‑1,2‑二氟苯
[0689] 通过用3,4‑二氟苯酚(0.88g,6mmol)替换4‑氯‑2‑氟苯酚,使用实施例24A中所述+
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MS(APCI)m/z 270 (M+H) 。
[0690] 实施例26B:2‑(3,4‑二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基] 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691] 通过用4‑(2‑溴乙氧基)‑1,2‑二氟苯(0.05g,0.148mmol)替换1‑(2‑ 溴乙氧基)‑1
4‑氯‑2‑氟苯,使用实施例24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δppm 
8.90(s,1H),7.57(dd,J= 12.2,8.9Hz,2H),7.28(dd,J=18.4,2.9Hz,2H),7.01(ddd,J=
18.0,8.9, 2.9Hz,2H),4.53(s,2H),4.24(t,J=5.0Hz,2H),2.30(s,6H);)。MS (APCI)m/z 
+
491(M+H) 。
[0692] 实施例27: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6)
[0693] 实施例27A:2‑(4‑氯‑3‑甲氧基苯氧基)乙酸叔丁酯
[0694] 将4‑氯‑3‑甲氧基苯酚(1g,6.31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 mL)中的溶液用2‑溴乙酸叔丁酯(1.024mL,6.94mmol)和碳酸钾(1.743 g,12.61mmol)处理并且在65℃下加热
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水洗涤两次。将有机萃取物干燥(Na2SO4)、过滤并
+
浓缩以获得1.72g(100%)的标题化合物。MS(APCI)m/z 273(M+H) 。
[0695] 实施例27B:2‑(4‑氯‑3‑甲氧基苯氧基)乙酸
[0696] 将实施例27A(1.72g,6.31mmol)在二噁烷(8mL)中的溶液用在二噁烷(8mL)中的4N HCl处理并在25℃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1.365g,100%)。MS
+
(APCI)m/z 173 (M+H) 。
[0697] 实施例27C:(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698] 在氮气下向2‑(4‑氯‑3‑氟苯氧基)乙酸(6.09g,29.8mmol)和(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5.9g,29.8 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70mL)
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15.59mL,89mmol)和2‑(7‑氮杂‑1H‑苯并三唑‑1‑基)‑
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6.97g,44.6mmo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
小时、用水(300mL)稀释并且用乙酸乙酯(3x20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3x100mL)
洗涤、干燥(Na2SO4)、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甲基叔丁基醚(15mL)处理,并且将所
得的固体在高真空下干燥以获得6.07g(53%)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MS(APCI)m/z 
+
385(M+H) 。
[0699] 实施例27D: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胺
[0700] 在0℃下向实施例27C(9g,23.39mmol)在二氯甲烷(100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30mL,389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
物用水稀释(300mL)。将水相用NaHCO3调整至pH=8,并且然后用二氯甲烷(4x150mL)萃取。
将合并的有机层干燥(Na2SO4)并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6g(90%) 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
+
合物。MS(APCI)m/z 285(M+H)
[0701] 实施例27E: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702] 在氮气下向实施例27B(0.037g,0.171mmol)和实施例27D(0.05 g,0.156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7mL,0.39mmol)和2‑(7‑氮
杂‑1H‑苯并三唑‑1‑ 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0.065g,0.171mmol)。将所得的混
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并浓缩。将残余物置于甲醇(1mL)/二甲基亚砜(1mL)中,并且
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将沉淀物用甲醇(2mL) 处理并在高真空下干燥以获得作为白色固体
1
的标题化合物(0.02g,产率27%)。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1(s,1H),8.69(s,1H), 
7.50(t,J=8.8Hz,1H),7.31(d,J=8.7Hz,1H),7.07(dd,J=11.4,2.9 Hz,1H),6.85(dd,J
=8.9,2.7Hz,1H),6.76(d,J=2.7Hz,1H),6.54(dd, J=8.7,2.7Hz,1H),4.48(s,2H),4.44
+
(s,2H),3.83(s,3H),2.27(s,6H)。 MS(APCI)m/z 484(M+H) 。
[0703] 实施例28:2‑(4‑氯‑3‑氟苯氧基)‑N‑(3‑{2‑[4‑(甲磺酰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7)
[0704] 实施例28A:2‑氯‑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基)双环[1.1.1] 戊烷‑1‑基)乙酰胺
[0705] 将实施例27D(0.93g,2.90mmol)在四氢呋喃(5mL)和水(5mL) 中的溶液用碳酸钾(1g,7.24mmol)处理、冷却至0℃并且用2‑氯乙酰氯(0.254mL,3.19mmol)处理。将反应混合
物在25℃下搅拌2小时并过滤。将沉淀物用水洗涤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
(0.853g,82%)。MS(APCI)m/z 362(M+H) 。
[0706] 实施例28B:2‑(4‑氯‑3‑氟苯氧基)‑N‑(3‑{2‑[4‑(甲磺酰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707] 将实施例28A(0.03g,0.083mmol)、4‑(甲磺酰基)苯酚(28.6mg, 0.166mmol)、碳酸钾(0.023g,0.166mmol)和碘化钾(0.002g,0.009 mmol)在乙腈(1mL)中的悬浮液在微波反
应器(PersonalChemistry,300 W)烘箱中在140℃下加热45分钟。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在乙
腈中洗涤并且将滤液浓缩。将残余物在HPLC( C18(2)5 μm
TM
AXIA 柱250mm×21.2mm,流速25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10%‑
1
80%的梯度)上纯化以获得0.021g (51%)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7(s,1H), 8.71(s,1H),7.92–7.81(m,2H),7.49(t,J=8.9Hz,1H),7.19–7.14(m, 1H),
7.07(dd,J=11.4,2.8Hz,2H),6.85(ddd,J=9.0,2.9,1.2Hz,1H), 4.57(s,2H),4.48(s,
+
2H),3.16(s,3H),2.27(s,6H)。MS(APCI)m/z 498 (M+H) 。
[0708] 实施例29: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8)
[0709] 将(6‑甲基吡啶‑2‑基)甲醇(39mg,6.5当量,0.31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0.3mL)中的溶液用氢化钠(10mg,0.36mmol)处理,并且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将实施例28A(18mg,
0.048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0.250mL)中的溶液添加到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
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溶解在1:1二甲基亚砜/甲醇中,并且通过反相HPLC(2个联合
的C8 5μm 柱,每个30mm×75mm,50 mL/分钟的流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
1
溶液)中5%‑90%的梯度)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H NMR(500MHz,DMSO‑d6)δppm 8.34 (t,
J=7.9Hz,1H),7.77(dd,J=22.4,7.9Hz,2H),7.47(t,J=8.9Hz, 1H),7.04(dd,J=11.3,
2.8Hz,1H),6.84(ddd,J=9.0,2.9,1.2Hz,1H), 4.82(s,2H),4.45(s,2H),4.04(s,2H),
+
2.69(s,3H),2.26(s,6H)。MS (APCI+)m/z 448.3(M+H) 。
[0710] 实施例30:2‑(4‑氯‑3‑氟苯氧基)‑N‑(3‑{2‑[(3‑氟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29)
[0711]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氟苯基)甲醇  (40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MHz, DMSO‑d6)δppm 8.79(s,1H),8.47
(s,1H),7.47(t,J=8.9Hz,1H),7.43 –7.35(m,1H),7.24–7.16(m,2H),7.16–7.07(m,1H),
7.04(dd,J= 11.3,2.9Hz,1H),6.84(ddd,J=9.0,2.9,1.2Hz,1H),4.53(s,2H),4.45 (s,
+
2H),3.85(s,2H),2.24(s,6H)。MS(APCI+)m/z 451.3(M+H) 。
[0712] 实施例31: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0)
[0713]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氯苯基)甲醇  (45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MHz, DMSO‑d6)δppm 7.48(d,J=
8.8Hz,1H),7.46–7.36(m,4H),7.11– 7.03(m,1H),6.90–6.83(m,1H),4.50(s,2H),4.45(s,
+
2H),3.83(s,2H), 2.24(s,6H)。MS(APCI+)m/z 467.3(M+H) 。
[0714] 实施例32:2‑(4‑氯‑3‑氟苯氧基)‑N‑(3‑{2‑[(3‑氯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1)
[0715]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氯苯基)甲醇  (45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MHz, DMSO‑d6)δppm 7.51–7.28(m,
5H),7.04(dd,J=11.3,2.8Hz,1H), 6.84(ddd,J=8.9,2.9,1.2Hz,1H),4.51(s,2H),4.45
+
(s,2H),3.85(s, 2H),2.24(s,6H)。MS(APCI+)m/z 467.3(M+H) 。
[0716] 实施例33:2‑(4‑氯‑3‑氟苯氧基)‑N‑(3‑{2‑[2‑(3‑氟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2)
[0717]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氟苯基) 乙醇(45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7(t,J=
8.9Hz,1H),7.32(td,J=8.1,6.4Hz, 1H),7.12–6.97(m,4H),6.84(ddd,J=9.0,2.9,
1.2Hz,1H),4.45(s, 2H),3.80(s,2H),3.64(t,J=6.7Hz,2H),2.85(t,J=6.6Hz,2H),2.22
+
(s, 6H)。MS(APCI+)m/z 465.3(M+H) 。
[0718] 实施例34:2‑(4‑氯‑3‑氟苯氧基)‑N‑(3‑{2‑[2‑(3‑氯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3)
[0719]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氯苯基) 乙醇(49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8(d,J=
8.9Hz,1H),7.32(dd,J=4.8,2.9Hz, 2H),7.32–7.22(m,2H),7.09–7.03(m,1H),6.84(ddd,
J=8.9,2.9,1.2 Hz,1H),4.45(s,2H),3.79(s,2H),3.64(d,J=6.7Hz,2H),2.85(d,J= 
+
6.6Hz,1H),2.22(s,6H)。MS(APCI+)m/z 481.3(M+H) 。
[0720] 实施例35:2‑(4‑氯‑3‑氟苯氧基)‑N‑(3‑{2‑[2‑(4‑氟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4)
[0721]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氟苯基) 乙醇(44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8(d,J=
8.8Hz,1H),7.35–7.25(m,2H), 7.17–7.09(m,1H),7.08–7.02(m,1H),6.91–6.83(m,1H),
4.45(s, 2H),3.80(s,2H),3.62(d,J=6.8Hz,2H),2.83(d,J=6.7Hz,1H),2.21 (s,6H)。MS
+
(APCI+)m/z 465.3(M+H) 。
[0722] 实施例36:2‑(4‑氯‑3‑氟苯氧基)‑N‑(3‑{2‑[2‑(4‑氯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5)
[0723]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氯苯基) 乙醇(49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8(d,J=
8.9Hz,1H),7.33(d,J=2.1Hz,1H), 7.31–7.26(m,2H),7.05(d,J=2.8Hz,1H),6.89–6.83
(m,1H),4.45(s, 2H),3.79(s,2H),3.62(d,J=6.7Hz,2H),2.83(d,J=6.7Hz,2H),2.21 
+
(s,6H)。MS(APCI+)m/z 481.3(M+H) 。
[0724] 实施例37:2‑(4‑氯‑3‑氟苯氧基)‑N‑(3‑{2‑[2‑(3‑甲基苯基)乙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6)
[0725]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间‑甲苯基) 乙醇(43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8(d,J=
8.9Hz,1H),7.17(d,J=7.5Hz,1H), 7.09–7.01(m,4H),6.91–6.83(m,1H),4.45(s,2H),
3.79(s,2H),3.62 (d,J=7.0Hz,2H),2.79(d,J=6.9Hz,2H),2.26(d,J=0.7Hz,3H), 2.21
+
(s,6H)。MS(APCI+)m/z 461.3(M+H) 。
[0726] 实施例38:2‑(4‑氯‑3‑氟苯氧基)‑N‑(3‑{2‑[2‑(4‑甲基苯基)乙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7)
[0727]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对‑甲苯基) 乙醇(43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8(d,J=
8.9Hz,1H),7.11(dd,J=8.7,6.3Hz, 4H),7.08–7.03(m,1H),6.88–6.83(m,1H),4.45(s,
2H),3.80(s,2H), 3.59(t,J=6.9Hz,2H),2.78(d,J=6.9Hz,2H),2.25(s,3H),2.23(s, 
+
1H),2.20(s,6H)。MS(APCI+)m/z 461.3(M+H) 。
[0728] 实施例39:2‑(4‑氯‑3‑氟苯氧基)‑N‑(3‑{2‑[(3‑氰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8)
[0729]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羟基甲基) 苄腈(42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82(td,J=1.7,
0.7Hz,1H),7.76(d,J=1.3Hz, 1H),7.75–7.70(m,1H),7.57(td,J=7.7,0.5Hz,1H),7.48
(d,J=8.9 Hz,1H),7.08–7.03(m,1H),6.85(dd,J=2.9,1.2Hz,1H),6.83(dd,J= 2.9,
1.2Hz,1H),4.57(s,2H),4.45(s,2H),3.88(s,2H),2.24(s,6H)。MS (APCI+)m/z 458.3(M+
+
H) 。
[0730] 实施例40:2‑(4‑氯‑3‑氟苯氧基)‑N‑(3‑{2‑[(4‑氰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39)
[0731]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羟基甲基) 苄腈(42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87–7.79(m,
2H),7.57(h,J=1.2Hz,2H), 7.48(d,J=8.9Hz,1H),7.04(dd,J=11.3,2.9Hz,1H),6.92–
6.83(m, 1H),4.61(s,2H),4.45(s,2H),3.88(s,2H),2.24(s,6H)。MS(APCI+) m/z 458.3(M
+
+H) 。
[0732] 实施例41: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0)
[0733]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间‑甲苯基甲醇  (38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500MHz, DMSO‑d6)δppm 7.48(d,J=
8.9Hz,1H),7.24(d,J=7.5Hz,1H),7.19 –7.11(m,3H),7.05(d,J=2.9Hz,1H),6.88–6.83
(m,1H),4.46(s,2H), 3.81(s,2H),2.29(d,J=0.7Hz,3H),2.24(s,6H)。MS(APCI+)m/z 
+
447.3(M+H) 。
[0734] 实施例42:2‑(4‑氯‑3‑氟苯氧基)‑N‑[3‑(2‑{[3‑(二甲氨基)苯基]甲氧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1)
[0735]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二甲氨基) 苯基)甲醇1
(47mg,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7(t,J
=8.9Hz,1H),7.16(t,J=7.8Hz, 1H),7.04(dd,J=11.3,2.8Hz,1H),6.85(ddd,J=9.0,
2.9,1.2Hz,1H), 6.71–6.59(m,3H),4.45(d,J=1.7Hz,4H),3.80(s,2H),2.87(s,6H), 
+
2.24(s,6H)。MS(APCI+)m/z 476.3(M+H) 。
[0736] 实施例43:2‑(4‑氯‑3‑氟苯氧基)‑N‑(3‑{2‑[(4‑氟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2)
[0737]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氟苯基)甲醇  (40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7(t,J=
8.9Hz,1H),7.45–7.39(m,2H),7.23– 7.14(m,2H),7.04(dd,J=11.3,2.9Hz,1H),6.85
(ddd,J=9.0,2.9,1.2 Hz,1H),4.49(s,2H),4.46(s,2H),3.83(s,2H),2.25(s,6H;)。MS 
+
(APCI+)m/z 451.2(M+H) 。
[0738] 实施例44:2‑(4‑氯‑3‑氟苯氧基)‑N‑[3‑(2‑{2‑[4‑(二甲氨基)苯基] 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3)
[0739]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二甲氨基) 苯基)乙醇1
(52mg,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8(t,J
=8.9Hz,1H),7.08–7.02(m, 3H),6.85(ddd,J=9.1,2.9,1.2Hz,1H),6.73–6.64(m,2H),
4.45(s, 2H),3.79(s,2H),3.56(t,J=7.0Hz,2H),2.83(s,6H),2.71(t,J=7.0Hz, 2H),
+
2.21(s,6H)。MS(APCI+)m/z 490.3(M+H) 。
[0740] 实施例45:2‑(4‑氯‑3‑氟苯氧基)‑N‑(3‑{2‑[(4‑甲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4)
[0741]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对‑甲苯基甲醇  (39mg,1
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7(t,J=
8.9Hz,1H),7.27–7.23(m,1H),7.18(s, 1H),7.08–7.03(m,1H),6.88–6.84(m,1H),4.46(d,
+
J=3.1Hz,4H), 3.80(s,2H),2.29(s,3H),2.24(s,6H)。MS(APCI+)m/z 447.2(M+H) 。
[0742] 实施例46:2‑(4‑氯‑3‑氟苯氧基)‑N‑[3‑(2‑{2‑[3‑(二甲氨基)苯基] 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5)
[0743]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9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二甲氨基) 苯基)乙醇1
(52mg,0.31mmol)替换(6‑甲基吡啶‑2‑基)甲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8(t,J
=8.9Hz,1H),7.10(d,J=7.7Hz, 1H),7.08–7.02(m,1H),6.89–6.84(m,1H),6.62–6.49(m,
3H),4.45 (s,2H),3.80(s,2H),3.62(t,J=6.9Hz,2H),2.86(s,6H),2.77(t,J=6.9 Hz,
+
2H),2.21(s,6H)。MS(APCI+)m/z 490.3(M+H) 。
[0744] 实施例47:2‑(4‑氯‑3‑氟苯氧基)‑N‑{3‑[2‑(3‑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6)
[0745] 通过用2‑(3‑氯苯氧基)乙酸(0.022g,0.1mmol)替换实施例27B,使用实施例27E中1
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71(s,1H),8.70(s,1H),
7.49(t,J=8.9Hz,1H),7.32 (t,J=8.2Hz,1H),7.10–7.04(m,1H),7.02(ddd,J=7.9,2.0,
0.9Hz, 2H),6.93(ddd,J=8.3,2.4,0.9Hz,1H),6.85(ddd,J=8.9,2.9,1.2Hz, 1H),4.48
+
(s,2H),4.46(s,2H),2.27(s,6H)。MS(APCI)m/z 454.3 (M+H) 。
[0746] 实施例48: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3‑氯苯氧基)丙酰胺(化合物147)
[0747] 通过用3‑(3‑氯苯氧基)丙酸(0.024g,0.1mmol)替换实施例27B,使用实施例27E中1
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69(s,1H),8.57(s,1H),
7.49(t,J=8.9Hz,1H),7.29 (t,J=8.4Hz,1H),7.07(dd,J=11.4,2.9Hz,1H),7.03–6.94
(m,2H), 6.87(dddd,J=23.3,9.0,2.6,1.1Hz,2H),4.47(s,2H),4.17(t,J=6.2 Hz,2H),
+
2.23(s,6H)。MS(APCI)m/z 468.3(M+H) 。
[0748] 实施例49: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4‑(3‑氯苯氧基)丁酰胺(化合物148)
[0749] 通过用4‑(3‑氯苯氧基)丁酸(0.028g,0.1mmol)替换实施例27B,使用实施例27E中1
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42(s,1H),
7.49(t,J=8.9Hz,1H),7.34 –7.26(m,2H),7.07(dd,J=11.4,2.8Hz,1H),6.98(dd,J=
7.0,1.2Hz, 1H),6.94–6.81(m,2H),4.47(s,2H),3.97(t,J=6.4Hz,2H),2.21(s, 2H),
+
2.18(s,6H),1.89(t,J=6.9Hz,2H)。MS(APCI)m/z 482.3 (M+H) 。
[0750] 实施例50:2‑(3,4‑二氯苯氧基)‑N‑(3‑{2‑[2‑(4‑氟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49)
[0751] 实施例50A:2‑氯‑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乙酰胺
[0752] 通过用实施例22B(1.118g,3.31mmol)替换实施例27D,使用实施例28A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0753] 实施例50B
[0754] 将2‑(4‑氟苯基)乙醇(54mg,0.39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0.3mL) 中的溶液用氢化钠(18mg,0.71mmol)处理并搅拌30分钟。将实施例 50A(22.5mg,0.060mmol)在N,N‑二甲基
甲酰胺(0.250mL)中的溶液添加到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
残余物溶解在1:1二甲基亚砜/甲醇中,并且通过反相HPLC(2个联合的C8 5μm 柱,每
个30mm×75mm,50mL/分钟的流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5%‑90%的梯
1
度)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3(d,J=8.9Hz, 1H),7.33–
7.28(m,1H),7.25(dd,J=11.2,2.6Hz,2H),7.16–7.07(m, 2H),7.04–6.97(m,1H),4.46(s,
2H),3.80(s,2H),3.63(d,J=6.8Hz, 2H),2.83(t,J=6.8Hz,2H),2.22(s,6H)。MS(APCI+)
+
m/z 481.2 (M+H) 。
[0755] 实施例51:2‑(3,4‑二氯苯氧基)‑N‑(3‑{2‑[2‑(3‑氟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0)
[0756]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氟苯基) 乙醇(54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8.9Hz,1H),
7.40–7.30(m,1H),7.24(d,J =2.9Hz,1H),7.14–7.07(m,2H),7.07–6.96(m,2H),4.46(s,
2H), 3.80(s,2H),3.65(t,J=6.7Hz,2H),2.86(t,J=6.6Hz,2H),2.23(s, 6H)。MS(APCI+)
+
m/z 481.2(M+H) 。
[0757] 实施例52:2‑[2‑(3‑氯苯基)乙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1)
[0758]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氯苯基) 乙醇(60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8.9Hz,1H),
7.37–7.27(m,2H),7.29– 7.19(m,3H),6.98(dd,J=9.0,2.9Hz,1H),4.46(s,2H),3.80(s,
2H), 3.65(t,J=6.6Hz,2H),2.85(t,J=6.6Hz,2H),2.23(s,6H)。MS (APCI+)m/z 497.1(M
+
+H) 。
[0759] 实施例53:2‑(3,4‑二氯苯氧基)‑N‑(3‑{2‑[2‑(3‑甲基苯基)乙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2)
[0760]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间‑甲苯基) 乙醇(52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9.0Hz,1H),
7.24(d,J=2.9Hz,1H),7.17 (t,J=7.5Hz,1H),7.08–6.96(m,4H),4.46(s,2H),3.80(s,
2H),3.62(t, J=6.9Hz,2H),2.80(t,J=6.9Hz,2H),2.27(s,3H),2.22(s,6H)。MS (APCI+)
+
m/z 477.2(M+H) 。
[0761] 实施例54:2‑(3,4‑二氯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3)
[0762]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6‑甲基吡啶 ‑2‑基)甲醇1
(47mg,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24(t,J=
7.9Hz,1H),7.72(s,1H),7.71–7.64 (m,1H),7.54(s,1H),7.24(d,J=2.9Hz,1H),6.98(dd,
J=9.0,2.9Hz, 1H),4.79(s,2H),4.47(s,2H),4.03(s,2H),3.16(s,1H),2.66(s,3H), 
+
2.27(s,7H)。MS(APCI+)m/z 464.2(M+H) 。
[0763] 实施例55:2‑(3,4‑二氯苯氧基)‑N‑(3‑{2‑[2‑(4‑甲基苯基)乙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4)
[0764]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对‑甲苯基) 乙醇(53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4(s,1H),7.24(d,J
=2.9Hz,1H),7.16–7.07(m, 4H),6.98(dd,J=8.9,3.0Hz,1H),4.46(s,2H),3.79(s,2H),
3.60(t,J= 6.9Hz,2H),2.79(t,J=6.9Hz,2H),2.26(s,3H),2.21(s,6H)。MS (APCI+)m/z 
+
477.3(M+H) 。
[0765] 实施例56:2‑[2‑(4‑氯苯基)乙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5)
[0766]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氯苯基) 乙醇(61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8.9Hz,1H),
7.34(d,J=6.3Hz,2H),7.29 (d,J=2.3Hz,2H),7.24(s,1H),7.01–6.97(m,1H),4.46(s,
2H),3.79 (s,2H),3.63(t,J=6.7Hz,2H),2.83(t,J=6.7Hz,2H),2.22(s,6H)。MS (APCI+)
+
m/z 497.1(M+H) 。
[0767] 实施例57:2‑[(4‑氯苯基)甲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6)
[0768]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氯苯基)甲醇(55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9.0Hz,1H),
7.45–7.35(m,4H),7.24(d,J =2.9Hz,1H),6.98(dd,J=9.0,2.9Hz,1H),4.49(d,J=
+
16.5Hz,4H), 3.84(s,2H),2.25(s,6H)。MS(APCI+)m/z 483.2(M+H) 。
[0769] 实施例58:2‑(3,4‑二氯苯氧基)‑N‑(3‑{2‑[(4‑氟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7)
[0770]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氟苯基)甲醇(49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9.0Hz,1H),
7.45–7.38(m,2H),7.24(d,J =2.9Hz,1H),7.22–7.14(m,2H),6.98(dd,J=8.9,2.9Hz,
+
1H),4.49(s, 2H),4.46(s,2H),3.83(s,2H),2.24(s,6H)。MS(APCI+)m/z 467.2 (M+H) 。
[0771] 实施例59:2‑[(3‑氯苯基)甲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8)
[0772]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氯苯基)甲醇(55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4(s,1H),7.49–7.32
(m,3H),7.24(d,J=2.9Hz, 1H),6.98(dd,J=9.0,2.9Hz,1H),4.52(s,2H),4.47(s,2H),
+
3.86(s,2H), 2.25(s,6H)。MS(APCI+)m/z 483.1(M+H) 。
[0773] 实施例60:2‑[(4‑氰基苯基)甲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59)
[0774]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羟基甲基) 苄腈(52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7–7.78(m,2H),
7.65–7.50(m,3H),7.24(d,J= 2.9Hz,1H),6.98(dd,J=9.0,2.9Hz,1H),4.62(s,2H),4.47
+
(s,2H), 3.89(s,2H),2.25(s,6H)。MS(APCI+)m/z 474.2(M+H) 。
[0775] 实施例61:2‑(3,4‑二氯苯氧基)‑N‑(3‑{2‑[(4‑甲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60)
[0776]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对‑甲苯基甲醇(47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9.0Hz,1H),
7.24(dd,J=5.5,2.5Hz,3H), 7.17(d,J=7.8Hz,2H),6.98(dd,J=9.0,2.9Hz,1H),4.46
+
(s,4H),3.80 (s,2H),2.29(s,3H),2.24(s,6H)。MS(APCI+)m/z 463.2(M+H) 。
[0777] 实施例62:2‑[(3‑氰基苯基)甲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61)
[0778]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3‑(羟基甲基) 苄腈(52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3(d,J=1.5Hz,1H),
7.80–7.70(m,2H),7.63– 7.50(m,2H),7.24(d,J=2.9Hz,1H),6.98(dd,J=9.0,2.9Hz,
+
1H),4.58 (s,2H),4.47(s,2H),3.89(s,2H),2.25(s,6H)。MS(APCI+)m/z 474.2 (M+H) 。
[0779] 实施例63:2‑(3,4‑二氯苯氧基)‑N‑(3‑{2‑[(3‑甲基苯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62)
[0780]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间‑甲苯基甲醇(47mg,1
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3(d,J=9.0Hz,1H),
7.32–7.23(m,2H),7.14(dd, J=14.7,6.7Hz,3H),6.98(dd,J=8.9,2.9Hz,1H),4.47(d,J
+
=4.1Hz, 4H),3.82(s,2H),2.30(s,3H),2.25(s,6H)。MS(APCI+)m/z 463.2 (M+H) 。
[0781] 实施例64: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3‑氯苯基)甲氧基]丙酰胺(化合物163)
[0782] 实施例64A:3‑((3‑氯苄基)氧基)丙酸乙酯
[0783] 将(3‑氯苯基)甲醇(1g,7.01mmol)在四氢呋喃(20mL)中的溶液在冰浴中冷却并用氢化钠(0.365g,9.12mmol)处理,在0℃下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3‑溴丙酸乙酯(1.021mL,
9.12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 25℃下搅拌30分钟、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并用乙酸乙酯
萃取。将有机层用盐水(3x300mL)洗涤、干燥(Na2SO4)、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具
有在庚烷中的0%‑30%乙酸乙酯的硅胶上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
化合物。
[0784] 实施例64B:3‑((3‑氯苄基)氧基)丙酸
[0785] 将实施例64A(0.51g,2.101mmol)在四氢呋喃(7mL)中的溶液用氢氧化钠(10.51mL,10.51mmol)处理并在25℃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6N HCl水溶液中和。将
沉淀物用水洗涤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408g,90%)
[0786] 实施例64C: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3‑氯苯基)甲氧基]丙酰胺
[0787] 通过用实施例64B(0.032g,0.1mmol)替换实施例27B,使用实施例27E中所述的方1
法制备标题化合物。H NMR(5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47(s,1H),7.49(t,J=
8.9Hz,1H),7.43 –7.31(m,3H),7.25(d,J=7.3Hz,1H),7.07(dd,J=11.3,2.8Hz,1H), 
6.91–6.82(m,1H),4.47(s,2H),4.46(s,2H),3.62(t,J=6.3Hz,2H), 2.32(t,J=6.3Hz,
+
2H),2.22(s,6H)。MS(APCI)m/z 482(M+H) 。
[0788] 实施例65:{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3‑氯苯基)甲酯(化合物164)
[0789] 将实施例27D(0.1g,0.311mmol)添加到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0.102g,0.342mmol)在四氢呋喃(3mL)中的溶液并搅拌15分钟。将以上溶液(1mL)添加到(3‑氯苯基)
甲醇(71.3mg,0.50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72小时、浓缩并且通过HPLC(
TM
C18(2)5μm AXIA 柱,250mm×21.2mm,流速25mL/ 分钟,乙
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10%‑80%的梯度)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027g,
1
59%)。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9(s,1H),8.06(s,1H),7.49(t,J=8.9Hz,1H),
7.45–7.35(m, 3H),7.31(dd,J=7.2,1.9Hz,1H),7.07(dd,J=11.3,2.9Hz,1H),6.85 
(ddd,J=9.0,2.9,1.2Hz,1H),5.00(s,2H),4.47(s,2H),2.18(s,6H)。 MS(APCI)m/z 454(M
+
+H) 。
[0790] 实施例66:{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2‑(3‑氯苯基)乙酯(化合物165)
[0791] 通过用2‑(3‑氯苯基)乙烷‑1‑醇(0.078g,0.5mmol)替换(3‑氯苯基) 甲醇,使用实1
施例6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0.029g,61%)。H NMR(500MHz,DMSO‑d6)δppm 8.67
(s,1H),7.86(s,1H),7.49(t, J=8.9Hz,1H),7.35–7.30(m,2H),7.29–7.25(m,1H),7.22
(d,J=7.5 Hz,1H),7.06(dd,J=11.4,2.8Hz,1H),6.92–6.79(m,1H),4.46(s, 2H),4.14
+
(s,2H),2.87(s,2H),2.15(s,6H)。MS(APCI)m/z 468 (M+H) 。
[0792] 实施例67:{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3‑(3‑氯苯基)丙酯(化合物166)
[0793] 通过用3‑(3‑氯苯基)丙烷‑1‑醇(0.085g,0.5mmol)替换(3‑氯苯基) 甲醇,使用实1
施例6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0.031g,65%)。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8
(s,1H),7.86(s,1H),7.49(t, J=8.9Hz,1H),7.32(t,J=7.8Hz,1H),7.28(d,J=1.8Hz,
1H),7.27– 7.23(m,1H),7.17(dt,J=7.6,1.3Hz,1H),7.07(dd,J=11.4,2.8Hz, 1H),6.85
(ddd,J=9.0,2.9,1.2Hz,1H),4.47(s,2H),3.91(s,2H),2.68– 2.59(m,2H),2.17(s,6H),
+
1.84(s,2H)。MS(APCI)m/z 482(M+H) 。
[0794] 实施例68:3‑[(3‑氯苯基)甲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丙酰胺(化合物167)
[0795] 向实施例64B(9mg,0.042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0.3mL) 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17mL,0.0.096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
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16 mg,0.042mmol)和实施例22B(13mg,0.039mmol)。将反应在
TM
室温下搅拌18小时。将粗反应通过HPLC( C18(2)5 μm AXIA
柱,250mm×21.2mm,流速25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10%‑80%的
1
梯度)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14.2mg,74%产率)。H NMR(500MHz,DMSO‑d6)δppm 8.69(s, 
1H),8.47(s,1H),7.54(d,J=8.9Hz,1H),7.42–7.31(m,3H),7.29– 7.23(m,2H),6.98(dd,J
=8.9,2.9Hz,1H),4.48(s,2H),4.46(s,2H), 3.62(t,J=6.3Hz,2H),2.32(t,J=6.3Hz,
+
2H),2.22(s,6H)。MS(APCI) m/z 499(M+H) 。
[0796] 实施例69:4‑(3‑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丁酰胺(化合物168)
[0797] 通过用4‑(3‑氯苯氧基)丁酸(0.009g,0.042mmol)替换实施例 64B,使用实施例681
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14.3mg,75%)。H NMR(500MHz,DMSO‑
d6)δppm 8.68(s,1H),8.43 (s,1H),7.54(d,J=8.9Hz,1H),7.29(t,J=8.3Hz,1H),7.26
(d,J=2.9 Hz,1H),7.03–6.95(m,3H),6.95–6.84(m,1H),4.48(s,2H),3.97(t,J =6.4Hz,
+
2H),2.21(s,6H),2.19(d,J=7.4Hz,2H),1.89(t,J=6.9Hz, 2H)。MS(APCI)m/z 499(M+H)。
[0798] 实施例70:3‑(3‑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丙酰胺(化合物169)
[0799] 通过用3‑(3‑氯苯氧基)丙酸(0.008g,0.042mmol)替换实施例 64B,使用实施例681
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14.2mg,76%)。H NMR(500MHz,DMSO‑
d6)δppm 8.69(s,1H),8.57 (s,1H),7.54(d,J=8.9Hz,1H),7.29(t,J=8.4Hz,1H),7.26
(d,J=2.9 Hz,1H),7.04–6.95(m,3H),6.94–6.85(m,1H),4.48(s,2H),4.17(t,J =6.2Hz,
+
2H),2.23(s,6H);)。MS(APCI)m/z 485(M+H) 。
[0800] 实施例71:2‑(3,4‑二氯苯氧基)‑N‑[3‑(2‑{2‑[3‑(二甲氨基)苯基]乙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70)
[0801]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50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二甲氨基)苯基)乙醇1
(63mg,0.39mmol)替换2‑(4‑氟苯基)乙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7.54(d,J=
8.9Hz,1H),7.25(d,J=2.9Hz,1H), 7.10(t,J=7.8Hz,1H),6.99(dd,J=9.0,2.9Hz,1H),
6.63–6.51(m, 3H),4.48(s,2H),3.81(s,2H),3.64(t,J=6.9Hz,1H),2.87(s,6H),2.78 
+
(t,J=6.9Hz,2H),2.23(s,6H)。MS(APCI+)m/z 506.3(M+H) 。
[0802] 实施例72:2‑(3‑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71)
[0803] 实施例72A:2‑氯‑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乙酰胺
[0804] 通过用实施例22B(1.118g,3.31mmol)替换实施例27D,使用实施例28A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0805] 实施例72:2‑(3‑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806] 将实施例72A(37.8mg,0.1mmol)在乙腈(1mL)中的溶液添加到 3‑氯苯酚(0.021mL,0.200mmol)和碳酸钾(27.6mg,0.20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80℃下搅拌2小时、
TM
浓缩并且通过HPLC( C18(2)5μm AXIA 柱,250mm×21.2mm,
流速25mL/ 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10%‑80%的梯度)纯化以获得
1
标题化合物(0.033g,70%)。H NMR(501MHz,DMSO‑d6)δppm 8.71(s,1H),8.70(s,1H),7.55
(d,J=8.9Hz,1H),7.32(t,J=8.1 Hz,1H),7.26(d,J=2.9Hz,1H),7.05(t,J=2.2Hz,1H),
7.02(ddd,J= 7.9,2.0,0.9Hz,1H),6.99(dd,J=8.9,2.9Hz,1H),6.93(ddd,J=8.4, 2.4,
+
0.9Hz,1H),4.49(s,2H),4.47(s,2H),2.27(s,6H)。MS(APCI)m/z 471(M+H) 。
[0807] 实施例73:{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3‑氯苯基)甲酯(化合物172)
[0808] 将实施例22B(0.1g,0.296mmol)添加到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0.097g,0.326mmol)在四氢呋喃(1mL)中的溶液并搅拌15分钟。将此溶液(0.25mL)添加到(3‑氯苯
基)甲醇(0.052g,0.36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18小时、浓缩并且通过HPLC(
TM
C18(2)5μm AXIA 柱,250mm×21.2mm,流速25mL/ 分钟,乙
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10%‑80%的梯度)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016g,
1
45%)。H NMR(501MHz,DMSO‑d6)δ ppm 8.69(s,1H),8.06(s,1H),7.54(d,J=9.0Hz,1H),
7.45–7.36(m, 3H),7.30(d,J=7.1Hz,1H),7.26(d,J=2.9Hz,1H),6.98(dd,J=8.9, 
+
2.9Hz,1H),5.00(s,2H),4.48(s,2H),2.18(s,6H)。MS(APCI)m/z 471 (M+H) 。
[0809] 实施例74:{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2‑(3‑氯苯基)乙酯(化合物173)
[0810] 通过用2‑(3‑氯苯基)乙烷‑1‑醇(0.058g,0.386mmol)替换(3‑氯苯基)甲醇,使用1
实施例7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0.019g,53%)。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5(s,1H),7.84(s,1H),7.52(d, J=8.9Hz,1H),7.33–7.29(m,2H),7.26(ddd,J=8.1,
2.1,1.2Hz,1H), 7.24(d,J=2.9Hz,1H),7.20(dt,J=7.5,1.4Hz,1H),6.96(dd,J=8.9, 
+
2.9Hz,1H),4.46(s,2H),4.13(s,2H),2.85(s,2H),2.13(s,6H)。MS (APCI)m/z 485(M+H) 。
[0811] 实施例75:{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3‑(3‑氯苯基)丙酯(化合物174)
[0812] 通过用3‑(3‑氯苯基)丙烷‑1‑醇(0.063g,0.386mmol)替换(3‑氯苯基)甲醇,使用1
实施例7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0.0195g, 53%)。H NMR(500MHz,DMSO‑d6)δppm 
8.70(s,1H),7.88(s,1H), 7.54(d,J=8.9Hz,1H),7.32(t,J=7.7Hz,1H),7.28(t,J=
1.8Hz,1H), 7.27–7.23(m,2H),7.18(d,J=7.6Hz,1H),6.98(dd,J=8.9,2.9Hz, 1H),4.48
+
(s,2H),3.91(s,2H),2.70–2.58(m,2H),2.17(s,6H),1.84(s, 2H)。MS(APCI)m/z 499(M+H)。
[0813] 实施例76:2‑(4‑氯‑3‑氟苯氧基)‑N‑[3‑(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75)
[0814] 实施例76A: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815]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7A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6‑(三氟甲基) 吡啶‑3‑醇+
(0.8g,4.91mmol)替换4‑氯‑3‑甲氧基苯酚。MS(APCI)m/z 278(M+H) 。
[0816] 实施例76B: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
[0817] 标题化合物根据实施例27B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76A (1.32g,4.76mmol)+
替换2‑(4‑氯‑3‑甲氧基苯氧基)乙酸叔丁酯。MS (APCI)m/z 222(M+H) 。
[0818] 实施例76C:2‑(4‑氯‑3‑氟苯氧基)‑N‑[3‑(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819] 向实施例76B(7.57g,34.2mmol)和实施例27D(8.85g,31.1 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的溶液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13.59mL,78.0mmol)和2‑(7‑氮杂‑1H‑苯
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3.02g,34.2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25℃
下搅拌 2小时。将混合物用水(500mL)稀释,并且将所得的混合物用乙酸乙酯(3x400mL)萃
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3x100mL)洗涤、干燥 (Na2SO4)、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
置于二氯甲烷(200mL)中、升温至回流以溶解所有的固体并在25℃下静置18小时以形成固
1
体。通过过滤采集固体并用少量的二氯甲烷洗涤以获得标题化合物(9.33 g,产率61.4%)。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1(s,1H),8.72 (s,1H),8.47(d,J=2.8Hz,1H),7.86(d,J=
8.7Hz,1H),7.57(dd,J= 8.8,2.8Hz,1H),7.49(t,J=8.9Hz,1H),7.07(dd,J=11.3,
2.8Hz,1H), 6.85(dd,J=9.0,2.8Hz,1H),4.67(s,2H),4.48(s,2H),2.27(s,6H)。MS 
+
(APCI)m/z 489(M+H) 。
[0820] 实施例77:N,N'‑(双环[2.1.1]己烷‑1,4‑二基)双[2‑(4‑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76)
[0821] 将(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 (MacroChem,30mg,0.106mmol)添加到三氟乙酸(1mL,12.98mmol) 并在80℃下搅拌9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
至环境温度并在真空中浓缩。按顺次顺序向所得的残余物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2.1mL)、
三乙胺(0.104mL,0.743mmol)、4‑氯苯氧基乙酸(Aldrich,50mg,0.265 mmol)和1‑[双(二甲
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121mg,0.318mmol,
HATU)。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
TM TM
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
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20%‑100%的梯度]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3mg,
1
0.073mmol,68%产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45(s,2H),7.37–7.31(m,4H),
7.00–6.94(m, 4H),4.43(s,4H),2.10–2.03(m,2H),1.84–1.76(m,6H)。MS(APCI) m/z 449
+
(M+H) 。
[0822] 实施例78:N,N'‑(双环[2.1.1]己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77)
[082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77所述制备,用2‑(4‑氯‑3‑氟苯氧基)乙酸 (可从Aldlab 1
Chemicals商购获得)替换4‑氯苯氧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48(s,2H),
7.49(t,J=8.9Hz,2H),7.06(dd,J =11.4,2.9Hz,2H),6.85(ddd,J=9.0,2.8,1.2Hz,2H),
+
4.48(s,4H), 2.12–2.04(m,2H),1.85–1.76(m,6H)。MS(APCI)m/z 485(M+H) 。
[0824] 实施例79:N,N'‑(双环[3.1.1]庚烷‑1,5‑二基)双[2‑(4‑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78)
[082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77所述制备,用(5‑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可从Curpys商购获得)替换(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1
酸盐。H NMR(400MHz,DMSO‑d6)δppm 8.22(s,2H),7.38–7.29(m,4H),7.00–6.92(m,4H),
+
4.40(s,4H),2.20 –2.12(m,4H),1.78(dd,J=25.2,6.9Hz,6H)。MS(APCI)m/z 463 (M+H) 。
[0826] 实施例80:N,N'‑(双环[3.1.1]庚烷‑1,5‑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79)
[082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77所述制备,用(5‑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可从Curpys商购获得)替换(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酸盐,并且用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可从Aldlab Chemicals商购获得)替换4‑氯苯氧
1
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25(s,2H),7.48(t,J=8.8Hz,2H),7.04(dd,J =
11.4,2.9Hz,2H),6.83(ddd,J=8.9,2.9,1.2Hz,2H),4.44(s,4H), 2.21–2.12(m,4H),
+ +
1.87–1.68(m,6H)。MS(ESI)m/z 463(M+H) 。
[0828] 实施例81:{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80)
[0829] 将N,N‑二甲基甲酰胺(9.9mL)、三乙胺(0.97mL,6.93mmol)和 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0.489g,1.29mmol,HATU)按顺次
顺序添加到(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MacroChem,0.28g,
0.99mmol)和 2‑(4‑氯‑3‑氟苯氧基)乙酸(Aldlab Chemicals,0.223g,1.09mmol)的混合
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
TM TM
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
缓冲液(0.025 M碳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20%‑100%的梯度] 纯化以
1
得到标题化合物(0.36g,0.83mmol,84%产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45(s,
1H),7.77(s,1H),7.49(t,J=8.9Hz, 1H),7.39–7.28(m,5H),7.06(dd,J=11.4,2.8Hz,
1H),6.84(ddd,J= 9.0,2.9,1.2Hz,1H),4.99(s,2H),4.47(s,2H),2.14–1.95(m,2H),1.83 
+
–1.65(m,6H)。MS(DCI)m/z 450(M+NH4) 。
[0830] 实施例82:{5‑[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81)
[083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5‑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可从Curpys商购获得)替换(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1
酸盐。H NMR(501MHz,DMSO‑d6)δppm 8.25(s,1H),7.52–7.45(m,2H),7.38–7.28(m,5H),
7.05(dd,J=11.4, 2.9Hz,1H),6.83(ddd,J=8.9,2.9,1.2Hz,1H),4.97(s,2H),4.44(s, 
+
2H),2.25–2.14(m,2H),2.08–2.01(m,2H),1.83–1.69(m,6H)。MS (DCI)m/z 464(M+NH4) 。
[0832] 实施例83:2‑(4‑氯‑3‑氟苯氧基)‑N‑(3‑{2‑[(吡唑并[1,5‑a]嘧啶‑5‑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82)
[0833] 实施例83A:2‑(吡唑并[1,5‑a]嘧啶‑5‑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834] 向吡唑并[1,5‑a]嘧啶‑5‑醇(Ark Pharm,0.25g,1.85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Combi‑Blocks,0.41mL,2.78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 (5.0mL)中的溶液添加双(三甲基
硅烷基)酰胺钾(Aldrich,在四氢呋喃中的1.0M溶液,3.33mL)。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0分钟之
后,添加 30克的硅胶,并且将所得的悬浮液在减压下浓缩至自由流动的粉末,并且将粉末
直接通过快速色谱法(SiO2,在庚烷中的25%‑100%乙酸乙酯)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 +
(0.26g,1.04mmol,56%产率)。MS(ESI) m/z 250(M+H) 。
[0835] 实施例83B:2‑(吡唑并[1,5‑a]嘧啶‑5‑基氧基)乙酸
[0836] 将三氟乙酸(2.0mL)添加到实施例83A的产物(0.25g,1.0mmo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2g,1.0mmol,100%
+ +
产率)。MS(ESI)m/z 194 (M+H) 。
[0837] 实施例83C:2‑(4‑氯‑3‑氟苯氧基)‑N‑(3‑{2‑[(吡唑并[1,5‑a]嘧啶‑5‑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838] 将实施例9A的产物(35mg,0.091mmol)溶解在三氟乙酸(1.0 mL,12.98mmol)中并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下浓缩,并且按顺次顺序向残余物添加实
施例83B的产物(19.3 mg,0.10mmol)、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三乙胺(0.076mL,0.546 
mmol)和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48mg,0.13mmol,HATU)。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之后,将反应混合物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
TM TM
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 [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 分
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1mg,
1
0.067mmol,74.1%产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84(s,1H),8.71(s,1H),8.54
(d,J=7.9Hz,1H), 7.80(d,J=2.1Hz,1H),7.49(t,J=8.9Hz,1H),7.07(dd,J=11.3,2.9 
Hz,1H),6.84(ddd,J=9.0,2.9,1.2Hz,1H),6.11–6.04(m,2H),4.51(s, 2H),4.47(s,2H),
+ +
2.23(s,6H)。MS(ESI)m/z 460(M+H) 。
[0839] 实施例84:2‑(4‑氯‑3‑氟苯氧基)‑N‑{3‑[2‑(3,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83)
[084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C所述制备,用2‑(3,4‑二氟苯氧基)乙酸 (可从Combi‑1
Blocks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83B的产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72(s,1H),8.70
(s,1H),7.49(t,J=8.9Hz, 1H),7.37(dt,J=10.6,9.3Hz,1H),7.13–7.05(m,2H),6.85
(ddd,J= 9.0,2.9,1.2Hz,1H),6.80(dtd,J=9.2,3.2,1.7Hz,1H),4.48(s,2H), 4.44(s,
+ +
2H),2.27(s,6H)。MS(ESI)m/z 455(M+H) 。
[0841] 实施例85: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H‑吲唑‑6‑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84)
[0842] 实施例85A:2‑((3‑甲基‑1H‑吲唑‑6‑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84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A所述制备,用3‑甲基‑1H‑吲唑‑6‑醇(可从Ark Pharm商购+ +
获得)替换吡唑并[1,5‑a]嘧啶‑5‑醇。MS(ESI)m/z 263(M+H) 。
[0844] 实施例85B:2‑((3‑甲基‑1H‑吲唑‑6‑基)氧基)乙酸,三氟乙酸
[084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B所述制备,用实施例85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83A的产物。MS+
(APCI)m/z 207(M+H) 。
[0846] 实施例85C: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H‑吲唑‑6‑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84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83C所述的偶联方法制备,用实施例85B 的产物替换实施TM TM
例9A的产物,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速
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通过在即将使用之前将二氧化碳气泡喷射通过去离子水 15分
1
钟来制备)中5%‑100%的梯度]纯化。H NMR(500MHz, DMSO‑d6)δppm 12.39(s,1H),8.71
(s,1H),8.71(s,1H),7.56(d,J= 8.6Hz,1H),7.49(t,J=8.9Hz,1H),7.06(dd,J=11.4,
2.8Hz,1H),6.85 (ddd,J=9.0,2.9,1.2Hz,1H),6.82–6.77(m,2H),4.47(s,2H),4.46(s, 
+ +
2H),2.41(s,3H),2.27(s,6H)。MS(ESI)m/z 473(M+H) 。
[0848] 实施例86: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3,4‑二氟苯氧基) 乙酰胺](化合物185)
[0849] 将(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盐酸盐 (Combi‑Blocks,20mg,0.085mmol)与二氯甲烷(1.0mL)合并并在环境温度下搅拌。添加三氟乙酸(1.0mL,
12.98mmol),并且将所得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分钟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将所得
的残余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2.0mL)中。按顺次顺序添加三乙胺(0.059 mL,
0.43mmol)、2‑(3,4‑二氟苯氧基)乙酸(Combi‑Blocks,35mg,0.187 mmol)和1‑[双(二甲氨
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78mg,0.204mmol,HATU)。在
环境温度下搅拌20分钟之后,将所得的混合物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 
TM
HPLC[定制的YMC TriArt C18 Hybrid 20μm填充柱,30x150mm,流速70mL/分钟,乙腈在缓冲
液(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1mg,0.071mmol,83%
1
产率)。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69(s,2H),7.37(dt,J=10.7,9.3Hz,2H),7.09 
(ddd,J=12.6,6.8,3.0Hz,2H),6.80(dtd,J=9.2,3.3,1.7Hz,2H),4.44 (s,4H),2.27(s,
+ +
6H)。MS(ESI)m/z 439(M+H)。实施例87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86)
[085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6所述制备,用2‑(4‑氯‑3‑氟苯氧基)乙酸 (可从Aldlab 1
Chemicals商购获得)替换2‑(3,4‑二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2
(s,2H),7.49(t,J=8.9Hz,2H), 7.07(dd,J=11.4,2.9Hz,2H),6.85(ddd,J=9.0,2.8,
‑ ‑
1.2Hz,2H),4.48 (s,4H),2.27(s,6H)。MS(ESI)m/z 468(M‑H) 。
[0851] 实施例88:2‑(4‑氯‑3‑氟苯氧基)‑N‑(4‑{2‑[(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87)
[0852] 实施例88A:2‑((1H‑吲唑‑5‑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085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A所述制备,用6‑羟基‑1H‑吲唑(可从 Aldrich商购获得)+ +
替换吡唑并[1,5‑a]嘧啶‑5‑醇。MS(ESI)m/z 249 (M+H) 。
[0854] 实施例88B:2‑((1H‑吲唑‑6‑基)氧基)乙酸,三氟乙酸
[085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B所述制备,用实施例88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83A的产物。MS+ +
(ESI)m/z 193(M+H) 。
[0856] 实施例88C:N‑(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胺,三氟乙酸
[0857] 将实施例81的产物(110mg,0.254mmol)溶解在三氟乙酸(2.0 mL,26.0mmol)中,并且在80℃下在密封管中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
将所得的残余物置于甲醇(3.0mL)中,并且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 
TM
[定制的YMC TriArt C18 Hybrid 20μm填充柱,50x150mm,流速 13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3%‑6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95mg,0.230mmol,91%产
+ +
率)。MS(ESI)m/z 299 (M+H) 。
[0858] 实施例88D:2‑(4‑氯‑3‑氟苯氧基)‑N‑(4‑{2‑[(1H‑吲唑‑6‑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
[085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88C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实施例88B 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
1
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2.81(br s,1H),8.49(d,J=3.2Hz,2H),7.94(s,1H),
7.64(d,J= 8.8Hz,1H),7.49(t,J=8.9Hz,1H),7.07(dd,J=11.4,2.9Hz,1H),6.92 –6.81
+
(m,3H),4.49(s,2H),4.48(s,2H),2.11–2.06(m,2H),1.85– 1.78(m,6H)。MS(ESI)m/z 473
+
(M+H) 。
[0860] 实施例89:2‑(4‑氯‑3‑氟苯氧基)‑N‑[4‑(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88)
[086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88C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实施例76B 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
1
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58(s,1H),8.48(s,1H),8.46(d,J=2.9Hz,1H),7.88–
7.85(m, 1H),7.56(dd,J=8.7,2.9Hz,1H),7.49(t,J=8.9Hz,1H),7.07(dd,J= 11.4,
2.8Hz,1H),6.85(ddd,J=9.0,2.8,1.2Hz,1H),4.66(s,2H),4.48 (s,2H),2.12–2.05(m,
+ +
2H),1.83–1.76(m,6H)。MS(ESI)m/z 502 (M+H) 。
[0862] 实施例90:N‑(2‑{[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乙基)‑2‑(4‑氯‑3‑ 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 乙酰胺(化合物189)
[0863] 实施例90A:N‑{3‑[(2‑{[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乙基)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0864] 向实施例27D的产物(240mg,0.76mmol)和K2CO3(524mg,3.79 mmol)的混合物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4.0mL),接着添加(2‑溴乙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0.488mL,
2.2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47℃下搅拌16小时,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
TM
HPLC[定制的YMC TriArt C18 Hybrid 20μm填充柱,30x150mm,流速90 mL/分钟,乙腈在缓
冲液(0.025M碳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
1
标题化合物(0.14g,0.32 mmol,42%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0(s,1H), 
7.48(t,J=8.9Hz,1H),7.06(dd,J=11.4,2.8Hz,1H),6.84(ddd,J=9.0, 2.8,1.2Hz,1H),
4.45(s,2H),3.57(t,J=6.3Hz,2H),2.56(t,J=6.3Hz, 2H),2.27(br s,1H),1.96–1.91
+ +
(m,6H),0.87–0.84(m,9H),0.03(s, 6H)。MS(ESI)m/z 443(M+H) 。
[0865] 实施例90B N‑(2‑{[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乙基)‑2‑(4‑氯‑3‑ 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 乙酰胺
[086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0A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H NMR(400MHz, DMSO‑d6,120℃)δppm 8.25(s,1H),
7.43–7.34(m,2H),6.97(dd,J= 11.3,2.8Hz,1H),6.90(dd,J=11.3,2.8Hz,1H),6.83
(ddd,J=9.0,2.9, 1.2Hz,1H),6.77(ddd,J=8.9,2.9,1.2Hz,1H),4.80(s,2H),4.45(s, 
2H),3.68(t,J=6.0Hz,2H),3.43(t,J=6.0Hz,2H),2.38(s,6H),0.87(s, 9H),0.04(s,
+ +
6H)。MS(ESI)m/z 629(M+H) 。
[0867] 实施例91: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N‑(2‑羟基乙基)乙酰胺(化合物190)
[0868] 将实施例90的产物(40mg,0.064mmol)溶解在四氢呋喃(1.5mL) 中并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一次性添加四正丁基氟化铵(Aldrich,在四氢呋喃中的1M溶液,0.32mL)。在环境
温度下搅拌30分钟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将残余物置于甲醇(3.0mL)中,通过
TM TM
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
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通过在即将使用之前将二氧化碳气泡喷射通过去离子水15分
钟来制备的碳酸缓冲液)中的5%‑100%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6mg,0.031 mmol,
1
48.9%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83–8.71 (m,1H),7.49(t,J=8.9Hz,1H),
7.45(t,J=8.9Hz,1H),7.07(dd,J= 11.4,2.9Hz,1H),7.01(dd,J=11.5,2.9Hz,1H),6.85
(ddd,J=9.0,2.9, 1.2Hz,1H),6.79(d,J=8.9Hz,1H),5.21–4.80(m,3H),4.48(s,2H), 
+ +
3.58–3.49(m,2H),3.40–3.33(m,2H),2.45–2.28(m,6H)。MS(ESI) m/z 515(M+H) 。
[0869] 实施例92: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N‑(2‑羟基乙基)‑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胺(化合物191)
[0870] 实施例92A=N‑(2‑((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乙基)‑N‑(3‑(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6‑(三氟甲基)吡啶 ‑3‑基)氧基)乙酰胺
[087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0A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实施例76B 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
+ +
酸。MS(ESI)m/z 646(M+H) 。
[0872] 实施例92B 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N‑(2‑羟基乙基)‑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胺
[087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9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2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0的产物。1H NMR(501MHz,DMSO‑d6)δppm 8.80and 8.72 (two s,1H,amide rotamers),8.40–8.36(m,
1H),7.83–7.78(m,1H), 7.51–7.43(m,2H),7.05(dd,J=11.4,2.9Hz,1H),6.86–6.80(m,
1H), 5.20–4.99(m,3H),4.52–4.41(m,2H),3.60–3.48(m,2H),3.44– 3.30(m,2H),2.46–
+ +
2.24(m,6H)。MS(ESI)m/z 515(M+H) 。
[0874] 实施例93:{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92)
[0875] 将氯甲酸苄酯(Aldrich,在甲苯中的50%溶液,40mg,0.12mmol) 添加到实施例27D的产物(30mg,0.11mmol)和Hunig氏碱(0.055mL, 0.32mmol)在二氯甲烷(3.0mL)中的溶
液,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将所得的残余物置
TM
于甲醇 (3mL)中,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T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025M碳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
1
整至pH 10)中 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7mg,0.064mmol,61%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9(s,1H),7.99(br s,1H), 7.49(t,J=8.9Hz,1H),7.40–
7.27(m,5H),7.07(dd,J=11.4,2.8Hz, 1H),6.85(ddd,J=8.9,2.8,1.1Hz,1H),5.00(s,
‑ ‑
2H),4.47(s,2H),2.18 (br s,6H)。MS(ESI)m/z 417(M‑H) 。
[0876] 实施例94:{4‑[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93)
[087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商购1
获得)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500 MHz,DMSO‑d6)δppm 8.47(s,1H),7.79
(br s,1H),7.54(d,J=8.9Hz, 1H),7.40–7.29(m,5H),7.25(d,J=2.9Hz,1H),6.98(dd,J
=9.0,2.9 Hz,1H),4.99(s,2H),4.48(s,2H),2.11–2.00(m,2H),1.80–1.67(m, 6H)。MS
‑ ‑
(ESI)m/z 447(M‑H) 。
[0878] 实施例95:{5‑[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94)
[087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5‑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可从Curpys商购获得)替换(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酸盐,并且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可从 Aldrich商购获得)替换2‑(4‑氯‑3‑氟苯氧
1
基)乙酸。H NMR(500MHz, DMSO‑d6)δppm 8.25(s,1H),7.53(d,J=8.9Hz,1H),7.49(br s,
1H), 7.38–7.27(m,5H),7.23(d,J=2.9Hz,1H),6.96(dd,J=9.0,2.9Hz, 1H),4.97(s,

2H),4.45(s,2H),2.24–2.13(m,2H),2.06–2.01(m,2H), 1.82–1.67(m,6H)。MS(ESI)m/z 

461(M‑H) 。
[0880] 实施例96 2‑(3,4‑二氯苯氧基)‑N‑(4‑{2‑[(4‑氟‑1H‑吲唑‑6‑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95)
[0881] 实施例96A:N‑(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胺
[0882]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8C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4的产物替换实施例81的产物,并且TM TM
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
冲液(0.025M 碳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5%‑100%的梯度]纯化。 MS
+ +
(ESI)m/z 315(M+H) 。
[0883] 实施例96B:2‑(3,4‑二氯苯氧基)‑N‑(4‑{2‑[(4‑氟‑1H‑吲唑‑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
[088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12B的产物替换 2‑(4‑氯‑3‑氟苯氧基)乙酸,用实施例96A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
1
并且用Hunig氏碱替换三乙胺。H NMR(400MHz,DMSO‑d6)δppm 13.08(br s,1H),8.51(s,
1H),8.49(s, 1H),8.05(s,1H),7.54(d,J=8.9Hz,1H),7.25(d,J=2.9Hz,1H),6.98 (dd,J
=8.9,2.9Hz,1H),6.77(br s,1H),6.70–6.66(m,1H),4.51(s, 2H),4.49(s,2H),2.11–
+ +
2.06(m,2H),1.85–1.78(m,6H)。MS(ESI) m/z 507(M+H) 。
[0885] 实施例97:2‑(3,4‑二氯苯氧基)‑N‑[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196)
[088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6A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实施例76B 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
1
酸。H NMR(501MHz,DMSO‑d6)δ ppm 8.58(s,1H),8.48(s,1H),8.46(d,J=2.9Hz,1H),7.86
(d,J=8.7 Hz,1H),7.58–7.55(m,1H),7.54(d,J=8.9Hz,1H),7.25(d,J=2.9Hz, 1H),
6.98(dd,J=9.0,2.9Hz,1H),4.66(s,2H),4.49(s,2H),2.11–2.06 (m,2H),1.83–1.79(m,
+ +
6H)。MS(ESI)m/z 518(M+H) 。
[0887] 实施例98:N‑{3‑[2‑(3‑氯‑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3,4‑二氯苯氧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197)
[0888] 实施例98A
[0889] 向实施例22A的产物(220mg,0.55mmol)在N,N‑二甲基乙酰胺 (3.5mL)中的溶液一次性添加氢化钠(在矿物油中的60%分散体,26 mg,0.66mmol)。然后添加四氢呋喃
(2.0mL)。在环境温度下搅拌5 分钟之后,一次性添加甲基碘(0.051mL,0.82mmol)。再搅拌
10分钟之后,添加甲醇(2.0mL),并且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下浓缩至约3 mL,通过玻璃微纤
TM TM
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90mL/
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35%‑75%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1
(0.08g, 0.19mmol,35%产率)。H NMR(400MHz,DMSO‑d6,120℃)δppm 7.44(d,J=8.9Hz,
1H),7.14(d,J=2.9Hz,1H),6.97–6.88(m,2H), 4.75(s,2H),2.86(s,3H),2.25(s,6H),
+ +
1.39(d,J=0.6Hz,9H)。MS (ESI)m/z 415(M+H) 。
[0890] 实施例98B:N‑{3‑[2‑(3‑氯‑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3,4‑二氯苯氧基)‑N‑甲基乙酰胺
[089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C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8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A的产物,并1
且用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可从Aldlab Chemicals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83B的产物。H 
NMR(400MHz, DMSO‑d6,120℃)δppm 8.25(s,1H),7.46–7.37(m,2H),7.14(d,J= 2.9Hz,
1H),6.98(dd,J=11.3,2.8Hz,1H),6.92(dd,J=8.9,2.9Hz, 1H),6.83(ddd,J=9.0,2.9,
+
1.3Hz,1H),4.76(s,2H),4.45(s,2H),2.88 (s,3H),2.37(br s,6H)。MS(ESI)m/z 501/503
+
(M+H) 。
[0892] 实施例99:2‑(3,4‑二氯苯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198)
[089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C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8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A的产物,并1
且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83B的产物。H NMR
(400MHz,DMSO‑d6,120℃)δ ppm 8.27(s,1H),7.49–7.40(m,2H),7.20(d,J=2.9Hz,1H),
7.15(d,J =3.0Hz,1H),6.96(dd,J=8.9,2.9Hz,1H),6.92(dd,J=8.9,2.9Hz, 1H),4.77
+ +
(s,2H),4.46(s,2H),2.88(s,3H),2.37(br s,6H)。MS(ESI) m/z 519/517(M+H) 。
[0894] 实施例100:N‑{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2‑(3,4‑二氯苯氧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199)
[089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C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8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A的产物,并1
且用2‑(4‑氯苯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83B的产物。H NMR(400MHz,
DMSO‑d6,120℃)δ ppm 8.21(s,1H),7.44(d,J=9.0Hz,1H),7.30–7.26(m,2H),7.14(d,J 
=2.9Hz,1H),6.99–6.94(m,2H),6.92(dd,J=8.9,2.9Hz,1H),4.76(s, 2H),4.41(s,2H),
+ +
2.88(s,3H),2.37(br s,6H)。MS(ESI)m/z 483/485 (M+H) 。
[0896] 实施例101:N2‑(4‑氯苯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2
[1.1.1]戊烷‑1‑基}‑N‑甲基甘氨酰胺(化合物200)
[089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3C所述制备,用实施例22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A的产物,并且用2‑((4‑氯苯基)(甲基)氨基)乙酸盐酸盐(可从 Enamine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83B的产
1
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9(s,1H),8.53(s,1H),7.54(d,J=8.9Hz,1H), 
7.25(d,J=2.9Hz,1H),7.20–7.14(m,2H),6.98(dd,J=8.9,2.9Hz, 1H),6.62–6.56(m,
+ +
2H),4.47(s,2H),3.85(s,2H),2.94(s,3H),2.21(br s,6H)。MS(ESI)m/z 482/484(M+H) 。
[0898] 实施例102: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 2
N‑(4‑氯苯基)‑N‑甲基甘氨酰胺(化合物201)
[089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2‑((4‑氯苯基)(甲基)氨基) 乙酸盐酸盐(可从Enamine商购获得)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9B的产物替换(4‑氨基
1
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H NMR(400MHz,DMSO‑d6,120℃)δppm 8.17
(s,1H), 8.07(s,1H),7.46–7.36(m,5H),6.98(dd,J=11.3,2.8Hz,1H),6.83 (ddd,J=
+
9.0,2.9,1.3Hz,1H),4.43(s,2H),3.88(s,2H),2.92(s,3H), 2.25(br s,6H)。MS(ESI)m/z 
+
494(M+H) 。
[0900] 实施例103:N2‑(4‑氯苯基)‑N‑{4‑[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2
[2.1.1]己烷‑1‑基}‑N‑甲基甘氨酰胺(化合物202)
[090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2‑((4‑氯苯基)(甲基)氨基) 乙酸盐酸盐(可从Enamine商购获得)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96A的产物替换(4‑氨
1
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H NMR(501MHz,DMSO‑d6)δppm 8.43(s,
1H),8.29(s, 1H),7.52(d,J=8.9Hz,1H),7.22(d,J=2.9Hz,1H),7.17–7.12(m, 2H),6.95
(dd,J=8.9,2.9Hz,1H),6.61–6.56(m,2H),4.46(s,2H), 3.83(s,2H),2.93(s,3H),2.04–
+ +
1.99(m,2H),1.77–1.71(m,6H)。MS (ESI)m/z 496/498(M+H) 。
[0902] 实施例104: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
N‑(4‑氯苯基)甘氨酰胺(化合物203)
[090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B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2‑((4‑氯苯基) 氨基)乙酸(可从Enamine商购获
1
得)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5(s,1H),8.48(s,
1H),7.45(t,J= 8.8Hz,1H),7.09–7.00(m,3H),6.81(ddd,J=9.0,2.9,1.2Hz,1H), 6.52–
6.46(m,2H),5.97(t,J=5.9Hz,1H),4.43(s,2H),3.54(d,J=5.9 Hz,2H),2.19(br s,6H)。
+ +
MS(ESI)m/z 452(M+H) 。
[0904] 实施例105:4‑氯‑N‑[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N‑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204)
[0905] 实施例105A:2‑(4‑氯‑N‑甲基苯甲酰氨基)乙酸甲酯
[0906] 将4‑氯苯甲酸(0.617g,3.94mmol)、肌氨酸甲酯盐酸盐(Ark Pharm,0.55g,3.94mmol)和三乙胺(1.65mL,11.8mmol)与N,N‑二甲基乙酰胺(8mL)合并,并且将混合物在
环境温度下搅拌。一次性添加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
氧化六氟磷酸盐(1.798g,4.73mmol,HATU)。在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二甲基亚砜(2mL),并且
TM
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TM
OBD 柱,50x100mm,流速 9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5%‑45%的梯度]纯
+ +
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30g,1.24mmol,35%产率)。MS(ESI)m/z 242 (M+H) 。
[0907] 实施例105B:2‑(4‑氯‑N‑甲基苯甲酰氨基)乙酸
[0908] 将实施例105A的产物(0.46g,1.738mmol)溶解在乙醇(30mL) 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2.5M,10mL),并且将所得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分钟。将混合物在二氯甲烷
(2x100mL)与柠檬酸水溶液(10重量%,100mL)之间分配。将有机层合并、经无水硫酸钠干
‑ ‑
燥、活力并在真空中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226 (M‑H) 。
[0909] 实施例105C:4‑氯‑N‑[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N‑甲基苯甲酰胺
[091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实施例9B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并且用实施例105B 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
1
酸。H NMR(400MHz,DMSO‑d6, 120℃)δppm 8.17(s,1H),8.07(s,1H),7.46–7.36(m,5H),
6.98(dd,J =11.3,2.8Hz,1H),6.83(ddd,J=9.0,2.9,1.3Hz,1H),4.43(s,2H), 3.88(s,
+ +
2H),2.92(s,3H),2.25(br s,6H)。MS(ESI)m/z 494(M+H) 。
[0911] 实施例106:N2‑乙酰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2
烷‑1‑基}‑N‑(4‑氯苯基)甘氨酰胺(化合物205)
[0912] 将乙酰氯(7.9μL,0.11mmol)添加到实施例104的产物(25mg, 0.055mmol)在吡啶(1.0mL)中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1mL),并且将所得的溶液在真
空中浓缩。将残余物置于 N,N‑二甲基甲酰胺(2mL)中,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
TM TM
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x100mm,流速 9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4mg,0.049mmol,88%产
1
率)。H NMR(400MHz, DMSO‑d6,120℃)δppm 8.19(s,1H),8.06(s,1H),7.46‑7.36(m,5H), 
7.00(dd,J=11.3,2.9Hz,1H),6.85(ddd,J=8.9,2.9,1.3Hz,1H),4.46 (s,2H),4.16(s,
+ +
2H),2.25(br s,6H),1.86(s,3H)。MS(ESI)m/z 494 (M+H) 。
[0913] 实施例107: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3‑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06)
[0914] 实施例107A:2‑((6‑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2.5氢氧化钠
[0915] 将2‑[(6‑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乙酯(Aldrich‑CPR,1.0g,5.12 mmol)溶解在乙醇(15mL)中,并且一次性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2.5 M,5.12m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环境
温度下搅拌20分钟,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以获得作为钠盐的标题化合物,具有2.5当量的
+ +
氢氧化钠赋形剂(1.4g,5.12mmol,定量)。MS(ESI)m/z 168(M+H) 。
[0916] 实施例107B: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17] 将N,N‑二甲基甲酰胺(1.0mL)、吡啶(1.0mL,12.4mmol)和1‑[双 (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100mg,0.26mmol,HATU)按顺次顺
序添加到实施例107A的产物 (73mg,0.241mmol)和实施例9B的产物(84mg,0.21mmol)的混
合物。然后将反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
TM TM
[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 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025M碳
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1
(35mg,0.08mmol,38%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1(s,2H),8.16(d,J=
3.0Hz,1H),7.49(t,J=8.9Hz,1H),7.29–7.24 (m,1H),7.20–7.15(m,1H),7.07(dd,J=
11.4,2.8Hz,1H),6.85(ddd,J =9.0,2.8,1.2Hz,1H),4.48(s,2H),4.47(s,2H),2.39(s,
+ +
3H),2.26(s, 6H)。MS(ESI)m/z 434(M+H) 。
[0918] 实施例108:2‑(苄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07)
[091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07B所述制备,用苄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 商购获得)替换1
实施例107A的产物。H NMR(500MHz,DMSO‑d6)δ ppm 8.69(s,1H),8.35(s,1H),7.49(t,J=
8.9Hz,1H),7.38–7.32(m, 4H),7.30(ddd,J=7.7,5.0,3.8Hz,1H),7.07(dd,J=11.3,
2.9Hz,1H), 6.85(ddd,J=8.9,2.9,1.1Hz,1H),4.52(s,2H),4.47(s,2H),3.84(s, 2H),
+ +
2.24(br s,6H)。MS(ESI)m/z 433(M+H) 。
[0920] 实施例109:2‑(苄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08)
[0921] 实施例109A:(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 氨基甲酸叔丁酯
[0922] 向(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 1.1g,5.55mmol)在四氢呋喃(40mL)中的溶液添加三乙胺(2.32mL, 16.64mmol),接着添加4‑氯苯
氧基乙酰氯(Aldrich,0.866mL,5.55 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并且然后
+
将所得的固体通过过滤分离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0g,5.45mmol,98%产率)。MS (ESI)m/z 
+
384(M+NH4) 。
[0923] 实施例109B: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盐
[0924]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109A的产物(2.0g,5.45mmol)在二氯甲烷(25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8.40mL,109mmol)。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并在真空中浓缩。将
所得的残余物用醚/庚烷处理以得到作为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5g,3.94mmol,72%产率)。 
+ +
MS(ESI)m/z 302(M+NH4) 。
[0925] 实施例109C:2‑(苄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2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07B所述制备,用苄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 商购获得)替换1
实施例107A的产物,并且用实施例109B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B的产物。H NMR(500MHz,DMSO‑
d6)δppm 8.67(s,1H), 8.34(s,1H),7.40‑7.27(m,7H),6.99‑6.93(m,2H),4.52(s,2H),
+ +
4.42 (s,2H),3.84(s,2H),2.24(br s,6H)。MS(ESI)m/z 415(M+H) 。
[0927] 实施例110:N,N'‑(双环[3.1.1]庚烷‑1,5‑二基)双[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09)
[0928] 实施例110A:(5‑(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3.1.1]庚烷‑1‑ 基)氨基甲酸苄酯
[092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81所述制备,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商购获得)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5‑氨基双环[3.1.1]庚烷‑1‑基)氨基甲酸苄
酯盐酸盐(可从Curpys商购获得)替换 (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
1
盐。H NMR(500 MHz,DMSO‑d6)δppm 8.25(s,1H),7.53(d,J=8.9Hz,1H),7.49(br s, 1H),
7.38–7.27(m,5H),7.23(d,J=2.9Hz,1H),6.96(dd,J=9.0,2.9 Hz,1H),4.97(s,2H),4.45
+ +
(s,2H),2.24–2.13(m,2H),2.06–2.01(m, 2H),1.82–1.67(m,6H)。MS(ESI)m/z 480(M+NH4)。
[0930] 实施例110B:N,N'‑(双环[3.1.1]庚烷‑1,5‑二基)双[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
[0931] 将实施例110A的产物(25mg,0.054mmol)在75℃下在三氟乙酸 (0.5mL,6.49mmol)中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然后在真空中浓缩。按顺次顺序向所得的
残余物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2.0mL)、2‑(3,4‑二氯苯氧基)乙酸(可从Aldrich商购获得,
17.9 mg,0.081mmol)、三乙胺(38μL,0.27mmol)和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
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30.8mg,0.081 mmol,HATU)。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
度下搅拌1小时。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TM TM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x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TFA)中5%‑
1
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6 mg,0.03mmol,56%产率)。H NMR(400MHz,DMSO‑
d6)δppm 8.26 (s,2H),7.54(d,J=8.9Hz,2H),7.23(d,J=2.9Hz,2H),6.96(dd,J= 8.9,
+ +
2.9Hz,2H),4.46(s,4H),2.21–2.12(m,4H),1.86–1.69(m,6H)。 MS(ESI)m/z 415(M+H) 。
[0932] 实施例111: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3‑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0)
[093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07B所述制备,用2‑(6‑甲基吡啶‑3‑基)乙酸(可从Enamine1
商购获得)替换实施例107A的产物。H NMR(501 MHz,DMSO‑d6)δppm 8.69(s,1H),8.68(s,
1H),8.27(d,J=2.3Hz, 1H),7.53–7.46(m,2H),7.20–7.15(m,1H),7.06(dd,J=11.4,
2.8Hz, 1H),6.84(ddd,J=9.0,2.9,1.2Hz,1H),4.46(s,2H),3.35(s,2H),2.42 (s,3H),
+ +
2.21(br s,6H)。MS(ESI)m/z 418(M+H) 。
[0934] 实施例112:4‑{[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化合物211)
[0935] 实施例112A: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
[0936] 将实施例9A(1.20g,3.12mmol)和在二噁烷(10mL)中的4N HCl (在二噁烷中,4.68mL,18.71mmol)的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固体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并且真空烘箱干燥
+ +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985g, 98%)。MS(ESI)m/z 284.9(M+H) 。
[0937] 实施例112B:2‑(4‑氯‑3‑氟苯氧基)‑N‑(3‑(2‑羟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38] 将实施例112A(0.475g,1.479mmol)、在水中的70%2‑羟基乙酸(0.193g,1.775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 [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HATU,0.675g,1.775mmol)和三乙胺 (0.618mL,4.44mmol)在四氢呋喃(8mL)中的混合物搅
拌过夜。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水和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x)。将合并的有机层经
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在40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乙酯(1:9)至乙酸乙酯
TM +
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323g,64%)。MS(ESI)
+
m/z 342.9(M+H) 。
[0939] 实施例112C:4‑((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甲酯
[0940] 将实施例112B(100.0mg,0.292mmol)和在矿物油中的60%氢化钠(12.84mg,0.321mmol)在四氢呋喃(3.5mL)中的混合物搅拌10分钟。添加4‑(溴甲基)苯甲酸甲酯
(73.5mg,0.321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反应用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x)。
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乙酯
TM
(4:6至1:9)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55.1mg,
+ +
39%)。MS(APCI)m/z 491.1(M+H) 。
[0941] 实施例112D:4‑{[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
[0942] 将实施例112C(53.0mg,0.108mmol)在四氢呋喃(1.2mL)和甲醇 (0.8mL)中的溶液用LiOH(7.76mg,0.324mmol)在水(0.6mL)中的溶液处理。将混合物搅拌6小时并浓缩。将残
余物使用10%至95%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的梯度在30分钟内在18mL/分钟的流速下
通过在Zorbax Rx‑C18柱(250x21.2mm,7μm粒度)上执行的反相 HPLC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
1
物(22.7mg,44%)。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39(s,1H),7.97–7.85(m,
2H),7.54– 7.39(m,3H),7.05(dd,J=11.4,2.9Hz,1H),6.83(ddd,J=9.0,2.8,1.2 Hz,
+ +
1H),4.59(s,2H),4.45(s,2H),3.87(s,2H),2.23(s,6H)。MS(ESI) m/z 476.9(M+H) 。
[0943] 实施例113:3‑{[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化合物212)
[0944] 实施例113A:3‑((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甲酯
[0945] 将实施例112B(100.0mg,0.292mmol)和在矿物油中的60%氢化钠(12.84mg,0.321mmol)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混合物搅拌10分钟。添加3‑(溴甲基)苯甲酸甲酯
(73.5mg,0.321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反应用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
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浓缩。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
TM
乙酯(4:6至1:9)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46.1mg,
+ +
32%)。MS(APCI)m/z 491.1(M+H) 。
[0946] 实施例113B:3‑{[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甲基}苯甲酸
[0947] 将实施例113A(45.0mg,0.092mmol)在四氢呋喃(1.2mL)和甲醇 (0.8mL)中的溶液用LiOH(6.59mg,0.275mmol)在水(0.6mL)中的溶液处理。将混合物搅拌6小时并且然后浓
1
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11.8mg,27%)。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9(s,1H),8.39(s,1H),7.91(d,J= 1.9Hz,1H),7.86(dt,J
=7.7,1.5Hz,1H),7.60(dt,J=7.7,1.5Hz,1H), 7.53–7.42(m,2H),7.05(dd,J=11.4,
2.8Hz,1H),6.83(ddd,J=9.0, 2.9,1.2Hz,1H),4.57(s,2H),4.45(s,2H),3.86(s,2H),
+ +
2.23(s,6H)。MS (ESI)m/z 476.9(M+H) 。
[0948] 实施例114:2‑(4‑氯‑3‑氟苯氧基)‑N‑(3‑{2‑[(5‑氯吡啶‑2‑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3)
[0949] 向实施例112B(50mg,0.146mmol)和5‑氯‑2‑氟吡啶(0.018mL, 0.175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添加在矿物油中的 60%NaH(7.58mg,0.190mmol)。将混合物
搅拌2小时。将反应用水和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
燥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
1
题化合物(23.9mg,28.8%)。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62(s,1H),8.16
(d,J=2.7Hz,1H), 7.82(dd,J=8.8,2.7Hz,1H),7.47(t,J=8.9Hz,1H),7.05(dd,J=
11.4, 2.8Hz,1H),6.93(d,J=8.8Hz,1H),6.83(ddd,J=9.0,2.8,1.2Hz,1H), 4.64(s,
+ +
2H),4.45(s,2H),2.22(s,6H)。MS(ESI)m/z 454.0(M+H) 。
[0950] 实施例115:2‑(4‑氯‑3‑氟苯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啶‑2‑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4)
[0951] 将实施例112B(65mg,0.190mmol)、2‑氟‑5‑(三氟甲基)吡啶  (0.027mL,0.228mmol)和在矿物油中的60%NaH(25.03mg,0.626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2mL)中的混
合物搅拌2.5小时。将反应用水和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
MgSO4干燥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
1
酸盐的标题化合物(10.3mg,9%)。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7(s,2H),(s,1H),
8.07(dd,J=8.8,2.6Hz,1H), 7.45(t,J=8.9Hz,1H),7.11–6.95(m,2H),6.81(ddd,J=
+ +
9.0,2.9,1.2 Hz,1H),4.74(s,2H),4.44(s,2H),2.21(s,6H)。MS(APCI)m/z 487.8 (M+H) 。
[0952] 实施例116:2‑(4‑氯‑3‑氟苯氧基)‑N‑(3‑{2‑[(5‑氰基吡啶‑2‑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5)
[0953] 将实施例112B(80.2mg,0.234mmol)、6‑氟烟腈(51.4mg,0.421 mmol)和碳酸铯(152mg,0.468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4mL)中的混合物搅拌5小时。将反应用水和盐水淬灭
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
1
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题化合物 (68.7mg,53%)。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7–8.55(m, 3H),8.15(dd,J=8.7,2.3Hz,1H),7.45(t,J=
8.9Hz,1H),7.04(ddd,J= 9.7,6.6,1.8Hz,2H),6.81(ddd,J=8.9,2.8,1.2Hz,1H),4.74
+ +
(s,2H), 4.43(s,2H),2.20(s,6H)。MS(ESI)m/z 444.9(M+H) 。
[0954] 实施例117:2‑(4‑氯‑3‑氟苯氧基)‑N‑(3‑{2‑[(5‑氯‑4‑甲基吡啶‑2‑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6)
[0955] 将实施例112B(65mg,0.190mmol)、5‑氯‑2‑氟‑4‑甲基吡啶(0.026 mL,0.228mmol)和在矿物油中的60%NaH(25.03mg,0.626mmol) 在二甲基甲酰胺(2mL)中的混合物搅拌1.5
小时。将反应用水和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
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
1
题化合物(7.0mg,6.3%)。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60(s,1H),8.09
(s,1H),7.47(t,J=8.9 Hz,1H),7.05(dd,J=11.4,2.8Hz,1H),6.91(s,1H),6.83(dd,J=
+
9.0, 2.8Hz,1H),4.63(s,2H),4.45(s,2H),2.30(s,3H),2.21(s,6H)。MS (APCI )m/z 
+
468.1(M+H) 。
[0956] 实施例118: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2,4‑噁二唑 ‑5‑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7)
[0957] 实施例118A:[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乙酸甲酯
[0958] 向实施例112B(600.0mg,1.751mmol)和2‑溴乙酸甲酯(0.282 mL,2.98mmol)在四氢呋喃(20mL)中的混合物添加碳酸铯(1711mg, 5.25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反
应混合物用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
TM
缩。将残余物在40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乙酯(5:95)洗脱的 Isolera One
1
快速系统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310g, 43%)。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6(s,
1H),8.34(s,1H), 7.46(t,J=8.9Hz,1H),7.03(dd,J=11.4,2.8Hz,1H),6.81(ddd,J=
8.9, 2.8,1.2Hz,1H),4.44(s,2H),4.16(s,2H),3.88(s,2H),3.63(s,3H), 2.21(s,6H)。MS
+ +
(ESI)m/z 415.0(M+H) 。
[0959] 实施例118B:[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乙酸
[0960] 将实施例118A(0.345g,0.832mmol)在四氢呋喃(4.5mL)和甲醇 (3mL)中的溶液用LiOH(0.060g,2.495mmol)在水(2mL)中的溶液处理。将混合物搅拌6小时并浓缩,直至蒸发
大部分溶剂。将剩余的稀悬浮液用5%柠檬酸处理,直至pH=3。将所得的悬浮液过滤。将采
1
集的固体用水洗涤并进行真空烘箱干燥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500MHz,DMSO‑d6)δppm 
8.69(s,1H),8.43(s,1H),7.49(t,J=8.9 Hz,1H),7.06(dd,J=11.4,2.8Hz,1H),6.84
(ddd,J=9.0,2.8,1.2Hz, 1H),4.47(s,2H),4.09(s,2H),3.91(s,2H),2.24(s,6H)。MS(ESI
+ +
)m/z 401.0(M+H) 。
[0961] 实施例118C:2‑(4‑氯‑3‑氟苯氧基)‑N‑(3‑{2‑[(3‑甲基‑1,2,4‑噁二唑 ‑5‑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62] 将实施例118B(71.5mg,0.178mmol)、N‑羟基乙酰亚胺(15.86 mg,0.214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HATU,81mg,
0.214mmol)和三乙胺(0.037mL, 0.268mmol)在乙腈(6mL)中的混合物搅拌6小时。向反应混
合物添加 10mg的分子筛,并且将反应加热至81℃过夜。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浓
缩。将浓缩物用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
1
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 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42.5mg,54%)。H NMR
(500MHz, DMSO‑d6)δppm 8.72(s,1H),8.51(s,1H),7.50(t,J=8.9Hz,1H),7.08 (dd,J=
11.4,2.8Hz,1H),6.86(ddd,J=9.0,2.9,1.1Hz,1H),4.85(s, 2H),4.48(s,2H),4.01(s,
+ +
2H),2.36(s,3H),2.25(s,6H)。MS(ESI)m/z 439.0(M+H) 。
[0963] 实施例119:2‑(4‑氯‑3‑氟苯氧基)‑N‑(3‑{2‑[(5‑氧代‑4,5‑二氢‑1,3,4‑ 噁二唑‑2‑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218)
[0964] 实施例119A:2‑(4‑氯‑3‑氟苯氧基)‑N‑{3‑[2‑(2‑肼基‑2‑氧代乙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65] 将实施例118A(0.245g,0.591mmol)和一水合肼(0.046mL,1.477 mmol)在乙醇中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浓缩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甲醇/乙
TM 1
酸乙酯(1:9)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 DMSO‑d6)δppm 9.32(s,1H),8.70(s,1H),8.59(s,1H),7.48(t,J=8.9 Hz,1H),
7.05(dd,J=11.4,2.8Hz,1H),6.83(ddd,J=9.0,2.9,1.2Hz, 1H),4.46(s,2H),4.28(d,J
+ +
=4.0Hz,2H),3.93(s,2H),3.85(s,2H),2.26 (s,6H)。MS(ESI)m/z 415.0(M+H) 。
[0966] 实施例119B:2‑(4‑氯‑3‑氟苯氧基)‑N‑(3‑{2‑[(5‑氧代‑4,5‑二氢 ‑1,3,4‑噁二唑‑2‑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67] 将实施例119A(50.0mg,0.121mmol)和1,1'‑羰基二咪唑(23.45 mg,0.145mmol)在1,4‑二噁烷(1.5mL)中的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45 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
1
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34.2mg,64%)。H NMR(400 
MHz,DMSO‑d6)δppm 12.37(s,1H),8.67(s,1H),8.40(s,1H),7.47(t, J=8.9Hz,1H),7.05
(dd,J=11.4,2.9Hz,1H),6.83(ddd,J=9.0,2.9, 1.2Hz,1H),4.45(s,2H),4.40(s,2H),
+ +
3.90(s,2H),2.22(s,6H)。MS (ESI)m/z 440.9(M+H) 。
[0968] 实施例120:2‑(4‑氯‑3‑氟苯氧基)‑N‑(3‑{2‑[4‑(五氟‑λ6‑硫烷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19)
[0969] 将实施例28A(60.0mg,0.166mmol)、4‑(五氟硫基)苯酚(54.9mg, 0.249mmol)和碳酸钾(45.9mg,0.332mmol)在丙酮(2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
在120℃下加热2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用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
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1
(54.1mg,60%)。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5(s, 1H),8.70(s,1H),7.82(d,J=
9.3Hz,2H),7.47(t,J=8.9Hz,1H),7.12– 7.00(m,3H),6.83(ddd,J=9.0,2.9,1.2Hz,1H),
+ +
4.54(s,2H),4.46(s, 2H),2.25(s,6H)。MS(ESI)m/z 544.8(M+H) 。
[0970] 实施例121:2‑(4‑氯‑3‑氟苯氧基)‑N‑(3‑{2‑[(2,6‑二甲基吡啶‑4‑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0)
[0971] 将实施例28A(65.0mg,0.180mmol)、2,6‑二甲基吡啶‑4‑醇(33.2 mg,0.270mmol)、碳酸钾(49.7mg,0.360mmol)和碘化钾(2.091mg, 0.013mmol)在丙酮(2.5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0℃下加热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用
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
1
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题化合物 (53.2mg,53%)。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88(s,1H),8.72 (s,1H),7.47(t,J=8.9Hz,1H),7.26(s,2H),7.05(dd,J=11.4,
2.9Hz, 1H),6.83(ddd,J=9.0,2.9,1.2Hz,1H),4.79(s,2H),4.46(s,2H),2.57 (s,6H),
+ +
2.25(s,6H)。MS(ESI)m/z 448.1(M+H) 。
[0972] 实施例122:2‑[(6‑叔丁基吡啶‑3‑基)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1)
[0973] 将实施例28A(65.0mg,0.180mmol)、6‑(叔丁基)吡啶‑3‑醇(40.8 mg,0.270mmol)和碳酸钾(49.7mg,0.360mmol)在丙酮(2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
中在120℃下加热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用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
有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
1
盐的标题化合物(49.8mg,47%)。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2(d,J=15.7Hz,2H),
8.26(t,J=1.8Hz,1H),7.55 –7.37(m,3H),7.05(dd,J=11.3,2.8Hz,1H),6.83(ddd,J=
+
8.9,3.0, 1.2Hz,1H),4.54(s,2H),4.46(s,2H),2.25(s,6H),1.30(s,9H)。MS (ESI)m/z 
+
476.2(M+H) 。
[0974] 实施例123:2‑(4‑氯‑3‑氟苯氧基)‑N‑[3‑(2‑{[5‑氯‑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2)
[0975] 将实施例28A(70.0mg,0.194mmol)、5‑氯‑6‑(三氟甲基)吡啶‑3‑ 醇(57.4mg,0.291mmol)和碳酸钾(53.6mg,0.388mmol)在丙酮(2.5 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20℃下加热20 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用盐水处理
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
1
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32.9mg,47%)。H NMR(500MHz,DMSO‑d6) δppm 8.80(s,1H),8.71
(s,1H),8.39(d,J=2.5Hz,1H),7.85(d,J=2.4 Hz,1H),7.47(t,J=8.9Hz,1H),7.05(dd,J
=11.4,2.9Hz,1H),6.83 (ddd,J=9.0,2.9,1.2Hz,1H),4.71(s,2H),4.46(s,2H),2.26(s,
+ +
6H)。 MS(ESI)m/z 522.0(M+H) 。
[0976] 实施例124:2‑氯‑5‑[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223)
[0977] 实施例124A:2‑(4‑氯‑3‑(甲氧基羰基)苯氧基)乙酸
[097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9C和实施例9D所述制备,用2‑氯‑5‑羟基苯甲酸甲酯替换6‑1
羟基‑1H‑吲唑。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43(d,J=8.9Hz,1H),7.25(d,J=3.1Hz,
1H),7.10(dd,J=8.9, 3.2Hz,1H),4.71(s,2H),3.81(s,3H)。
[0979] 实施例124B:2‑氯‑5‑[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苯甲酸甲酯
[0980] 向实施例9B(0.16g,0.401mmol)、实施例124A(0.123g,0.502 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350mL,2.006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5.0mL)中的混合物添加2‑(3H‑
[1,2,3]三唑并[4,5‑b]吡啶‑3‑ 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0.229g,
0.602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挥发物在高真空下去除,并且
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C18 5μm柱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
1
95%乙腈)纯化以得到171mg的作为淡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1(d,J= 11.6Hz,2H),7.52 7.42(m,2H),7.37(d,J=3.1Hz,1H),7.15(dd,J= 
8.9,3.1Hz,1H),7.05(dd,J=11.3,2.9Hz,1H),6.83(ddd,J=9.0,2.9, 1.2Hz,1H),4.47
+
(d,J=6.6Hz,4H),3.84(s,3H),2.25(s,6H)。MS (ESI+)m/z 510.9(M+H) 。
[0981] 实施例125: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羟基甲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4)
[0982] 将实施例124(0.13g,0.254mmol)和四氢硼酸锂(0.055g,2.54 mmol)在四氢呋喃(5.0mL)中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24小时。将混合物在高真空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
HPLC(在 C18 5 μm柱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纯化
1
以得到66mg 的作为淡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68(d,J=
2.8Hz,2H),7.45(t,J=8.9Hz,1H),7.26(d,J=8.7 Hz,1H),7.12(d,J=3.1Hz,1H),7.03
(dd,J=11.4,2.9Hz,1H),6.85‑ 6.77(m,2H),5.40(t,J=5.6Hz,1H),4.51‑4.41(m,4H),
+
4.38(s,2H), 2.23(s,6H)。MS(ESI+)m/z 482.9(M+H) 。
[0983] 实施例126:2‑(4‑氯‑3‑氟苯氧基)‑N‑(3‑{2‑[(6‑氯吡啶‑3‑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5)
[098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4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6‑氯吡啶‑3‑ 基)氧基)乙酸1
替换2‑(4‑氯‑3‑(甲氧基羰基)苯氧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71(d,J=
14.8Hz,2H),8.08(dd,J=2.8,0.9 Hz,1H),7.49–7.36(m,3H),7.03(dd,J=11.4,2.8Hz,
1H),6.81(ddd, J=9.0,2.9,1.2Hz,1H),4.51(s,2H),4.43(s,2H),2.23(s,6H)。MS (ESI+)
+
m/z 454.0(M+H) 。
[0985] 实施例127:2‑(4‑氯‑3‑氟苯氧基)‑N‑(3‑{2‑[(6‑氯‑5‑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6)
[0986] 将实施例28A(0.06g,0.166mmol)、6‑氯‑5‑甲基吡啶‑3‑醇(0.048 g,0.332mmol)、碳酸钾(0.046g,0.332mmol)和碘化钾(1.930mg, 0.012mmol)在丙酮(2.0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0‑450W)中在140℃下搅拌45分钟。将悬浮液过滤,并且
将滤液用甲醇洗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C18 5μm柱
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纯化以得到 59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
1
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70(s,1H),8.68(s,1H),7.93(d,J=3.0Hz,1H),
7.50 7.41(m, 2H),7.03(dd,J=11.4,2.9Hz,1H),6.81(ddd,J=9.0,2.9,1.1Hz,1H), 
5.71(s,1H),4.49(s,2H),4.44(s,2H),2.27(s,3H),2.23(s,6H)。MS (ESI‑)m/z 466.0(M‑

H) 。
[0987] 实施例128:2‑(4‑氯‑3‑氟苯氧基)‑N‑(3‑{2‑[(6‑氯‑5‑氟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7)
[098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氯‑5‑氟吡啶‑3‑ 醇替换6‑氯‑1
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3(s,1H),8.68(s,1H),8.03(d,J=
2.5Hz,1H),7.67(dd,J=10.2,2.6 Hz,1H),7.46(t,J=8.9Hz,1H),7.03(dd,J=11.3,
2.9Hz,1H),6.81 (ddd,J=9.0,2.9,1.1Hz,1H),4.57(s,2H),4.44(s,2H),2.23(s,6H)。 MS

(ESI‑)m/z 470.0(M‑H) 。
[0989] 实施例129:2‑(3‑氨基‑4‑氯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8)
[0990] 实施例129A:2‑(4‑氯‑3‑硝基苯氧基)乙酸
[0991]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4‑氯‑3‑硝基苯酚(2.2g,12.68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25.0mL)中的溶液添加碳酸钾(3.50g,25.4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2.138mL,14.58mmol)。
将此混合物升温至65℃并使其搅拌1.5小时。使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在乙酸乙酯
(50mL)与 H2O(50mL)之间分配。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x15mL) 萃取。将合并
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SiO2,0%~
10%乙酸乙酯/庚烷)纯化以得到3.8 g的2‑(4‑氯‑3‑硝基苯氧基)乙酸叔丁酯。向2‑(4‑氯‑
3‑硝基苯氧基)乙酸叔丁酯(3.65g,12.68mmol)在甲醇(30mL)和水(10mL)中的混合物添加
NaOH(12.68mL,63.4mmol)(在水中的5M溶液)。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并且在
减压下浓缩以得到白色固体,将所述白色固体溶解在水中。将pH用1N HCl调整至~1,并且
1
将所得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分离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0g,8.64mmol,68.1%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64 7.56(m,2H),7.22(dd, J=9.0,3.0Hz,1H),4.70(s,2H)。
[0992] 实施例129B: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硝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9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4B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29A 替换2‑(4‑氯‑3‑(甲1
氧基羰基)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3(s,1H),8.68(s,1H),7.69–
7.57(m,2H),7.45(t, J=8.9Hz,1H),7.27(dd,J=9.0,3.0Hz,1H),7.03(dd,J=11.4,
2.9Hz, 1H),6.81(ddd,J=8.9,2.9,1.2Hz,1H),4.54(s,2H),4.44(s,2H),2.23 (s,6H)。
[0994] 实施例129C:2‑(3‑氨基‑4‑氯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0995] 在50mL压力瓶中向实施例129B(0.19g,0.381mmol)在四氢呋喃(20mL)中的混合物添加Ra‑Ni 2800水浆液(0.4g,3.41mmol),并且将反应容器在氢气(50psi)和环境温度下振
荡5小时。将悬浮液过滤,并且将滤液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C18 5μm 
柱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纯化以得到72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
1
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7(s,1H),8.60(s,1H),7.46(t,J=8.8Hz,1H),
7.08‑6.99(m,2H), 6.82(ddd,J=9.0,2.8,1.2Hz,1H),6.34(d,J=2.9Hz,1H),6.12(dd,J 
=8.7,2.9Hz,1H),5.29(s,2H),4.44(s,2H),4.27(s,2H),2.23(s,6H)。 MS(ESI+)m/z 
+
467.9(M+H) 。
[0996] 实施例130:2‑[(2‑氨基‑6‑甲基吡啶‑3‑基)氧基]‑N‑{3‑[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29)
[099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氨基‑6‑甲基吡啶‑3‑醇替换6‑1
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4.26(s,1H),8.80(s,1H),8.72(s,
1H),8.18(s,2H),7.46(t,J=8.9 Hz,1H),7.37(d,J=8.1Hz,1H),7.04(dd,J=11.4,
2.9Hz,1H),6.82 (ddd,J=9.0,2.9,1.2Hz,1H),6.59(dd,J=8.1,1.0Hz,1H),4.54(s, 
+
2H),4.45(s,2H),2.32(s,3H),2.28(s,6H)。MS(ESI+)m/z 449.1 (M+H) 。
[0998] 实施例131:2‑(4‑氯‑3‑氟苯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0)
[099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之别,不同的是用5‑(三氟甲基)吡啶‑3‑醇替换6‑1
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8(s,1H),8.71(s,1H),8.58(dd,J
=15.7,2.2Hz,4H),7.73(t,J =2.3Hz,1H),7.47(t,J=8.8Hz,1H),7.05(dd,J=11.4,
2.8Hz,1H), 6.83(ddd,J=9.0,2.9,1.2Hz,1H),4.66(s,2H),4.46(s,2H),2.25(s, 6H)。MS
+
(ESI+)m/z 488.0(M+H) 。
[1000] 实施例132:2‑氯‑5‑[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吡啶‑3‑羧酸(化合物231)
[100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氯‑5‑羟基烟酸替换6‑氯‑5‑甲1
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10.66(s,1H),8.71(d,J=19.7Hz,2H),8.11
(d,J=3.0Hz,1H),7.68(d, J=3.0Hz,1H),7.46(t,J=8.9Hz,1H),7.04(dd,J=11.4,
2.9Hz,1H), 6.82(ddd,J=9.0,2.9,1.2Hz,1H),4.66(s,2H),4.44(s,2H),2.22(s, 6H)。MS
+
(ESI+)m/z 497.9(M+H) 。
[1002] 实施例133:2‑(4‑氯‑3‑氟苯氧基)‑N‑(3‑{2‑[(2,6‑二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2)
[100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6‑二甲基吡啶 ‑3‑醇替换6‑氯‑1
5‑甲基吡啶‑3‑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73(d,J=13.7Hz,2H),7.81(d,J=
8.7Hz,1H),7.57–7.44(m,2H), 7.05(dd,J=11.4,2.8Hz,1H),6.83(ddd,J=8.9,2.9,
1.2Hz,1H),4.69 (s,2H),4.46(s,2H),2.54(s,6H),2.24(s,6H)。MS(ESI+)m/z 448.1 (M+
+
H) 。
[1004] 实施例134:2‑(4‑氯‑3‑氟苯氧基)‑N‑[3‑(2‑{[2‑(三氟甲基)吡啶‑4‑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3)
[100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三氟甲基)吡啶‑4‑醇替换6‑1
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9(s,1H),8.71(s,1H),8.57(d,J
=5.7Hz,1H),7.52–7.40(m, 2H),7.24(dd,J=5.8,2.4Hz,1H),7.05(dd,J=11.4,2.9Hz,
1H),6.83 (ddd,J=8.9,2.8,1.2Hz,1H),4.67(s,2H),4.46(s,2H),2.25(s,6H)。 MS(ESI+)
+
m/z 488.1(M+H) 。
[1006] 实施例135:2‑(4‑氯‑3‑氟苯氧基)‑N‑(3‑{2‑[(5,6‑二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4)
[100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6‑二甲基吡啶 ‑3‑醇替换6‑氯‑1
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0(s,1H),8.72(s,1H),8.29(d,J=
2.7Hz,1H),7.91(d,J=2.6Hz, 1H),7.47(t,J=8.9Hz,1H),7.05(dd,J=11.3,2.8Hz,1H),
6.83(dd,J =9.0,2.7Hz,1H),4.65(s,2H),4.46(s,2H),2.52(s,3H),2.35(s,3H), 2.25
+
(s,6H)。MS(ESI+)m/z 448.1(M+H) 。
[1008] 实施例136:2‑[(6‑乙酰吡啶‑3‑基)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0‑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5)
[1009] 将2.5mL微波小瓶填充有实施例28A(35mg,1当量,0.096 mmol)、K2CO3(27mg,0.19mmol)、1‑(5‑羟基吡啶‑2‑基)乙酮(27mg, 0.19mmol)和碘化钾(1,2mg,0.07当量,
0.05mmol)。向此混合物中添加丙酮(1.5m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
中在 140℃(0‑450W)下加热45分钟。在完成之后,然后将所述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浓缩
至干燥。将残余物溶解在1:1二甲基亚砜/甲醇中并且在 C8(2)5μm
TM
AXIA 柱(30mm× 150mm)上通过反相HPLC纯化。在50mL/分钟的流速下使用乙腈(A) 
和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的梯度(0‑0.5分钟5%A,0.5‑8.5分钟线性梯度5%‑100%A,
1
8.7‑10.7分钟100%A,10.7‑11.0分钟线性梯度 100%‑5%A)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39(d,J=2.9Hz,1H),7.96(d,J=8.8Hz,1H),7.53–7.45(m,2H), 
7.05(dd,J=11.3,2.9Hz,1H),6.85(ddd,J=9.0,2.8,1.2Hz,1H),4.64 (s,2H),4.46(s,
+
2H),2.58(s,3H),2.28(s,6H)。MS(APCI)m/z 462.3 (M+H) 。
[1010] 实施例137:2‑[(2‑氨基‑6‑氯吡啶‑3‑基)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6)
[101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氨基‑6‑氯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48(t,J=8.9Hz,1H),7.12–6.99
(m,2H),6.86(ddd,J=8.9, 2.9,1.1Hz,1H),6.48(d,J=8.1Hz,1H),4.47(s,2H),4.40(s,
+
2H),2.31 (s,6H)。MS(APCI)m/z 469.2(M+H) 。
[1012] 实施例138:2‑(4‑氯‑3‑氟苯氧基)‑N‑(3‑{2‑[(2‑氯‑6‑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7)
[101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氯‑6‑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48(t,J=8.9Hz,1H),7.12–6.99
(m,2H),6.86(ddd,J=8.9, 2.9,1.1Hz,1H),6.48(d,J=8.1Hz,1H),4.47(s,2H),4.40(s,
+
2H),2.31 (s,6H)。MS(APCI)m/z 469.2(M+H) 。
[1014] 实施例139:2‑(4‑氯‑3‑氟苯氧基)‑N‑(3‑{2‑[(6‑氰基吡啶‑3‑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8)
[101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羟基吡啶甲腈替换1‑(5‑羟基吡1
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5(d,J=2.9Hz,1H),7.97(d,J=8.7Hz,
1H),7.56–7.45(m,2H), 7.05(dd,J=11.3,2.8Hz,1H),6.85(ddd,J=9.0,2.9,1.2Hz,1H),
+
4.65 (s,2H),4.46(s,2H),2.27(s,6H)。MS(APCI)m/z 445.2(M+H) 。
[1016] 实施例140:2‑(4‑氯‑3‑氟苯氧基)‑N‑(3‑{2‑[(2‑乙基‑6‑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39)
[101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乙基‑6‑甲基吡啶‑3‑醇替换1‑1
(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95(d,J=8.8Hz,1H),7.64(d,J
=8.9Hz,1H),7.47 (t,J=8.9Hz,1H),7.04(dd,J=11.3,2.9Hz,1H),6.85(ddd,J=9.0,
2.9, 1.2Hz,1H),4.75(s,2H),4.46(s,2H),2.96(q,J=7.5Hz,2H),2.60(s, 3H),2.26(s,
+
6H),1.23(t,J=7.6Hz,3H)。MS(APCI)m/z 462.3 (M+H) 。
[1018] 实施例141:2‑(4‑氯‑3‑氟苯氧基)‑N‑(3‑{2‑[(5‑氯‑6‑氟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0)
[101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氯‑6‑氟吡啶‑3‑ 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92–7.84(m,2H),7.48(t,J=
8.9Hz,1H),7.05(dd,J=11.3,2.8 Hz,1H),6.89–6.84(m,1H),4.56(s,2H),4.46(s,2H),
+
2.27(s,6H)。MS (APCI)m/z 472.2(M+H) 。
[1020] 实施例142 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氧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1)
[102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甲氧基吡啶‑3‑ 醇替换1‑(5‑羟1
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83(dd,J=3.1,0.7Hz,1H),7.49(d,J
=8.8Hz,1H),7.45–7.41 (m,1H),7.05(dd,J=11.3,2.8Hz,1H),6.85(ddd,J=9.0,2.8,
1.2Hz, 1H),6.78(dd,J=9.0,0.6Hz,1H),4.46(s,2H),4.42(s,2H),3.78(s, 3H),2.27(s,
+
6H)。MS(APCI)m/z 450.2(M+H) 。
[1022] 实施例143:2‑(4‑氯‑3‑氟苯氧基)‑N‑(3‑{2‑[(6‑氰基‑5‑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2)
[102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羟基‑3‑甲基吡啶甲腈替换1‑1
(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28(d,J=2.7Hz,1H),7.53–
7.44(m,2H),7.05(dd,J=11.3, 2.8Hz,1H),6.85(ddd,J=8.9,2.8,1.2Hz,1H),4.62(s,
+
2H),4.46(s, 2H),2.46(s,3H),2.27(s,6H)。MS(APCI)m/z 459.1(M+H) 。
[1024] 实施例144:2‑(4‑氯‑3‑氟苯氧基)‑N‑(3‑{2‑[(6‑氯‑4‑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3)
[102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氯‑4‑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88(s,1H),7.47(t,J=8.9Hz,1H),
7.34(d,J=0.9Hz,1H),7.05 (dd,J=11.3,2.9Hz,1H),6.88–6.80(m,1H),4.58(s,2H),
+
4.46(s,2H), 2.27(s,6H),2.23(d,J=0.8Hz,3H)。MS(APCI)m/z 468.2(M+H) 。
[1026] 实施例145:2‑(4‑氯‑3‑氟苯氧基)‑N‑(3‑{2‑[(6‑氟‑5‑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4)
[102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氟‑5‑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68(s,1H),7.55–7.43(m,2H),7.05
(dd,J=11.3,2.8Hz,1H), 6.85(ddd,J=9.0,2.9,1.2Hz,1H),4.47(d,J=7.4Hz,4H),2.27
+
(s,6H), 2.21(dt,J=1.4,0.7Hz,3H)。MS(APCI)m/z 452.2(M+H) 。
[1028] 实施例146 2‑(4‑氯‑3‑氟苯氧基)‑N‑(3‑{2‑[(2‑氟‑6‑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5)
[102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氟‑6‑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48(d,J=8.9Hz,1H),7.45–7.37
(m,1H),7.10(d,J=8.1Hz, 1H),7.08–7.03(m,1H),6.85(ddd,J=9.0,2.9,1.2Hz,1H),
+
4.53(s, 2H),4.46(s,2H),2.33(s,3H),2.25(s,6H)。MS(APCI)m/z 452.2 (M+H) 。
[1030] 实施例147 2‑(4‑氯‑3‑氟苯氧基)‑N‑(3‑{2‑[(6‑氟‑5‑甲氧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6)
[103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氟‑5‑甲氧基吡啶‑3‑醇替换1‑1
(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8(t,J=8.9Hz,1H),7.37(t,J
=2.6Hz,1H),7.30 (dd,J=8.7,2.6Hz,1H),7.05(dd,J=11.3,2.8Hz,1H),6.85(ddd,J= 
8.9,2.9,1.2Hz,1H),4.51(s,2H),4.46(s,2H),3.86(s,3H),2.28(s, 6H)。MS(APCI)m/z 
+
468.2(M+H) 。
[1032] 实施例148 2‑(4‑氯‑3‑氟苯氧基)‑N‑(3‑{2‑[(6‑氟‑4‑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7)
[103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氟‑4‑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66(d,J=1.6Hz,1H),7.48(t,J=
8.9Hz,1H),7.12–6.99(m, 2H),6.90–6.82(m,1H),4.54(s,2H),4.46(s,2H),2.27(s,9H)。
+
MS (APCI)m/z 452.2(M+H) 。
[1034] 实施例149 2‑(4‑氯‑3‑氟苯氧基)‑N‑[3‑(2‑{[6‑(丙‑2‑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8)
[103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异丙基吡啶‑3‑ 醇替换1‑(5‑羟1
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40(d,J=2.9Hz,1H),7.99(dd,J=
9.0,2.9Hz,1H),7.79(d,J= 9.0Hz,1H),7.48(t,J=8.9Hz,1H),7.04(dd,J=11.3,2.8Hz,
1H),6.85 (ddd,J=9.0,2.9,1.3Hz,1H),4.67(s,2H),4.46(s,2H),3.29–3.16(m, 1H),
+
2.28(s,6H),1.29(d,J=7.0Hz,6H)。MS(APCI)m/z 462.3 (M+H) 。
[1036] 实施例150 2‑(4‑氯‑3‑氟苯氧基)‑N‑(3‑{2‑[(6‑氟‑2‑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49)
[103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氟‑2‑甲基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49(d,J=8.8Hz,1H),7.46–7.38
(m,1H),6.98–6.90(m,1H), 6.85(ddd,J=8.9,2.8,1.2Hz,1H),4.50(s,2H),4.46(s,2H),
+
2.35(s, 3H),2.26(s,6H)。MS(APCI)m/z 452.2(M+H) 。
[1038] 实施例151 2‑[(6‑氨基‑5‑氯吡啶‑3‑基)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0)
[103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氨基‑5‑氯吡啶‑3‑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71(d,J=2.6Hz,1H),7.64(d,J=
2.6Hz,1H),7.48(t,J=8.9 Hz,1H),7.05(dd,J=11.3,2.9Hz,1H),6.85(ddd,J=9.0,2.8,
+
1.2Hz, 1H),4.46(s,2H),4.40(s,2H),2.27(s,6H)。MS(APCI)m/z 469.2 (M+H) 。
[1040] 实施例152 2‑(4‑氯‑3‑氟苯氧基)‑N‑(3‑{2‑[(6‑环丙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1)
[1041]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环丙基吡啶‑3‑ 醇替换1‑(5‑羟1
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28(d,J=2.9Hz,1H),7.82(dd,J=
9.0,2.9Hz,1H),7.54–7.42 (m,2H),7.04(dd,J=11.3,2.8Hz,1H),6.85(ddd,J=9.0,2.9,
1.3Hz, 1H),4.61(s,2H),4.46(s,2H),2.27(s,6H),2.26–2.18(m,1H),1.22– 1.15(m,2H),
+
1.04–0.94(m,2H)。MS(APCI)m/z 460.3(M+H) 。
[1042] 实施例153 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氧基‑2‑甲基吡啶 ‑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2)
[104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甲氧基‑2‑甲基吡啶‑3‑醇替换1
1‑(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7(t,J=8.8Hz,1H),7.32
(d,J=8.9Hz,1H),7.05 (dd,J=11.3,2.8Hz,1H),6.85(ddd,J=9.0,2.8,1.2Hz,1H),6.63
(dd,J =8.8,0.8Hz,1H),4.46(s,2H),4.40(s,2H),3.78(s,3H),2.35(s,3H), 2.26(s,
+
6H)。MS(APCI)m/z 464.2(M+H) 。
[1044] 实施例154 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氧基‑5‑甲基吡啶 ‑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3)
[104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6‑甲氧基‑5‑甲基吡啶‑3‑醇替换1
1‑(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64(dd,J=3.0,0.8Hz,1H),
7.48(t,J=8.9Hz,1H), 7.29(dd,J=3.0,0.9Hz,1H),7.05(dd,J=11.3,2.8Hz,1H),6.85
(ddd, J=9.0,2.9,1.2Hz,1H),4.46(s,2H),4.40(s,2H),3.81(s,3H),2.27(s, 6H),2.11
+
(t,J=0.8Hz,3H)。MS(APCI)m/z 464.2(M+H) 。
[1046] 实施例155 2‑(4‑氯‑3‑氟苯氧基)‑N‑(3‑{2‑[(1H‑吡咯并[3,2‑b]吡啶 ‑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4)
[1047]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1H‑吡咯并[3,2‑b] 吡啶‑6‑醇替1
换1‑(5‑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9(d,J=2.3Hz,1H),8.18
(dd,J=2.3,0.9Hz,1H), 8.02(d,J=3.3Hz,1H),7.48(t,J=8.9Hz,1H),7.04(dt,J=
11.4,3.6 Hz,1H),6.85(ddd,J=9.0,2.9,1.2Hz,1H),6.76(dd,J=3.3,0.9Hz, 1H),4.69
+
(s,2H),4.46(d,J=5.4Hz,2H),2.27(d,J=12.5Hz,6H)。MS (APCI)m/z 459.2(M+H) 。
[1048] 实施例156 2‑(4‑氯‑3‑氟苯氧基)‑N‑(3‑{2‑[(氟[3,2‑b]吡啶‑6‑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5)
[1049]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36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氟[3,2‑b]吡啶‑6‑ 醇替换1‑(5‑1
羟基吡啶‑2‑基)乙酮。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37(d,J=2.4Hz,1H),8.17(d,J=
2.3Hz,1H),7.76(dd,J=2.5, 1.0Hz,1H),7.47(t,J=8.9Hz,1H),7.10–7.02(m,2H),6.85
(ddd,J= 8.9,2.9,1.2Hz,1H),4.58(s,2H),4.46(s,2H),2.28(s,6H)。MS(APCI) m/z 
+
460.2(M+H) 。
[1050] 实施例157 2‑(4‑氯‑3‑氟苯氧基)‑N‑[3‑(2‑{[6‑(三氟甲基)哒嗪‑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01)
[1051] 将实施例112B(0.06g,0.175mmol)和3‑氯‑6‑(三氟甲基)哒嗪  (0.038g,0.210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添加氢化钠(8.75mg,0.219mmol),并
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 1.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在高真空下浓缩,并且将残余
物通过HPLC(在 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在 C18 5 
TM
μm AXIA 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26.5mg的作为白色固体
1
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7(s,1H),8.67(s,1H),8.15(d,J=
9.3Hz,1H), 7.55(d,J=9.2Hz,1H),7.46(t,J=8.9Hz,1H),7.03(dd,J=11.4,2.8 Hz,
1H),6.81(ddd,J=9.0,2.9,1.2Hz,1H),4.94(s,2H),4.44(s,2H), 2.22(s,6H)。MS(ESI+)
+
m/z 488.9(M+H) 。
[1052] 实施例158 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磺酰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7)
[1053] 将实施例112B(0.06g,0.175mmol)、5‑氯‑2‑(甲磺酰基)吡啶  (0.034g,0.175mmol)和碳酸铯(0.057g,0.175mmol)在N‑甲基‑2‑吡咯烷酮(0.5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 120℃(0‑450W)下辐射0.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高
真空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在
TM
C18 5μm AXIA 柱(250mm×21.2mm) 上在25mL/分钟下)纯
1
化以得到28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8(d,J=
7.0Hz,2H),8.60(d, J=2.6Hz,1H),8.18(dd,J=8.8,2.6Hz,1H),7.46(t,J=8.9Hz,1H), 
7.12 6.99(m,2H),6.81(ddd,J=8.9,2.8,1.2Hz,1H),4.77(s,2H),4.44 (s,2H),3.23(s,
+
3H),2.21(s,6H)。MS(ESI+)m/z 431.0(M+H) 。
[1054] 实施例159 2‑(4‑氯‑3‑氟苯氧基)‑N‑(3‑{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化合物258)
[1055] 实施例159A 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醇
[1056] 在5‑10分钟内向5‑溴‑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75 mL,42.2mmol)在四氢呋喃(80mL)中的冷溶液添加2.0M的异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28.1mL,
56.1mmol)中的溶液,同时将温度维持在10℃‑20℃的范围内。将反应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
再搅拌15分钟,并且然后使其保持室温,继续过夜搅拌。将反应混合物用冰浴冷却,在2分钟
内逐滴添加硼酸三异丙基酯(12.74mL,54.9mmol),并且继续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反应
混合物冷却至10℃,并且缓慢添加 10%H2SO4溶液(50mL),这使得轻微放热至20℃。在搅拌
15分钟之后,将混合物在水与乙酸乙酯之间分配,并且将合并的有机提取物用饱和NaHCO3
溶液洗涤。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100mL的叔丁基甲基
醚中并冷却至0℃。缓慢添加在水中的30%过氧化氢溶液(5.39mL,52.7mmol),接着添加水
(60 mL),并且过夜搅拌混合物,同时升温至环境温度。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并且
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水洗涤两次。将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
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5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6.43g的作为琥珀色油状物的
1
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9.75(s,1H),7.12(d,J= 8.7Hz,1H),6.75(d,J

=2.4Hz,1H),6.52(dd,J=8.7,2.5Hz,1H)。MS (ESI‑)m/z 173.1(M‑H) 。
[1057] 实施例159B 2‑(4‑氯‑3‑氟苯氧基)‑N‑(3‑{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05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2,2‑二氟苯并 [d][1,3]间二氧杂1
环戊烯‑5‑醇(实施例159A)替换6‑氯‑5‑甲基吡啶‑3‑ 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7(d,J=9.1Hz,2H),7.46 (t,J=8.9Hz,1H),7.29(d,J=8.9Hz,1H),7.10(d,J=2.6Hz,
1H), 7.04(dd,J=11.4,2.8Hz,1H),6.82(ddd,J=9.0,2.9,1.2Hz,1H),6.73 (dd,J=8.9,
+
2.6Hz,1H),4.44(s,2H),4.41(s,2H),2.24(s,6H)。MS (ESI+)m/z 498.9(M+H) 。
[1059] 实施例160 2‑{[6‑(氨基甲基)吡啶‑3‑基]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59)
[1060] 将实施例28A(0.038g,0.089mmol)、((5‑羟基吡啶‑2‑基)甲基) 氨基甲酸叔丁酯(0.04g,0.178mmol)、碳酸钾(0.025g,0.178mmol) 和碘化钾(1.036mg,6.24μmol)在丙酮
(1.5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0℃(0‑450W)下搅拌45分
钟。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在二噁烷(1.1mL)中的4N HCl和二氯甲烷(5mL) 的混合
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在浓缩之后,将残余物通过HPLC (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
TM
10%~85%乙腈,在 C18 5μm AXIA 柱(250mm×21.2mm)上
1
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48mg的作为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0MHz,DMSO‑d6) δppm 
8.80(s,1H),8.75(s,1H),8.34(dd,J=2.7,0.8Hz,1H),8.31‑ 8.16(m,3H),7.54‑7.40(m,
3H),7.08(dd,J=11.3,2.8Hz,1H),6.86 (ddd,J=9.0,2.9,1.2Hz,1H),4.58(s,2H),4.48
+
(s,2H),4.12(q,J=5.8 Hz,2H),2.27(s,6H)。MS(ESI+)m/z 449.1(M+H) 。
[1061] 实施例161 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碘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60)
[1062] 实施例161A:2‑(4‑氯‑3‑碘苯氧基)乙酸
[106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9A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甲基4‑氯‑3‑ 碘苯酚替换4‑氯‑1
3‑硝基苯酚。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97(s,1H),7.46 7.38(m,2H),6.95(dd,J=
8.9,3.0Hz,1H),4.68(s, 2H)。
[1064] 实施例161B: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碘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065]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4B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1A 替换2‑(4‑氯‑3‑(甲1
氧基羰基)苯氧基)乙酸。H NMR(500MHz, DMSO‑d6)δppm 8.73(d,J=6.2Hz,2H),7.56 7.46
(m,3H),7.08(dd,J =11.4,2.9Hz,1H),7.02(dd,J=8.9,3.0Hz,1H),6.86(ddd,J=9.0, 
+
2.9,1.1Hz,1H),4.48(d,J=11.4Hz,4H),2.28(s,6H)。MS(ESI+)m/z 578.8(M+H) 。
[1066] 实施例162 2‑[4‑氯‑3‑(3,5‑二甲基‑1,2‑噁唑‑4‑基)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化合物261)
[1067] 将实施例161B(0.1g,0.173mmol)、(3,5‑二甲基异噁唑‑4‑基)硼酸(0.036g,0.259mmol)和碳酸钠(0.173mL,0.345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脱气
并用氩气吹扫。然后添加双(三苯基膦)氯化钯(II)(0.012g,0.017mmol),并且将混合物用
氩气喷射5分钟。将容器密封并且然后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5℃ (0‑
450W)下加热60分钟。将悬浮液冷却并过滤,并且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
(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5%~95%乙腈,在 C18 5μm
TM
AXIA 柱(250mm× 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62mg的作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
1
合物。H NMR(500MHz,DMSO‑d6)δppm 8.73(s,1H),8.72(s, 1H),7.56‑7.46(m,2H),7.11‑
7.04(m,2H),6.98(d,J=3.0Hz,1H), 6.90‑6.83(m,1H),4.50(s,2H),4.49(s,2H),2.28(s,
+
3H),2.27(s,6H), 2.10(s,3H)。MS(ESI+)m/z 548.0(M+H) 。
[1068] 实施例163 2‑[4‑氯‑3‑(氰基甲基)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62)
[1069] 标题化合物作为实施例162所述的程序中的副产物而获得。1H NMR(501MHz,DMSO‑d6)δppm 8.71(d,J=15.1Hz,2H),7.51– 7.40(m,2H),7.15(d,J=3.0Hz,1H),7.05(dd,J=
11.4,2.9Hz,1H), 6.96(dd,J=8.9,3.1Hz,1H),6.83(ddd,J=8.9,2.9,1.2Hz,1H),4.45 
+
(d,J=7.8Hz,4H),4.03(s,2H),2.25(s,6H)。MS(ESI+)m/z 492.0 (M+H) 。
[1070] 实施例164 2‑(4‑氯‑3‑氟苯氧基)‑N‑[3‑(2‑{[6‑(1‑羟基乙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63)
[1071] 将实施例28A(0.1g,0.235mmol)、1‑(5‑羟基吡啶‑2‑基)乙酮(0.065 g,0.471mmol)、碳酸钾(0.065g,0.471mmol)和碘化钾(2.73mg,0.016 mmol)在丙酮(2.0mL)中
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0℃(0‑450W)下搅拌45分钟。将悬浮液
过滤,并且将滤液浓缩。将在甲醇中的此残余物和NaBH4(0.089g,2.35mmol)在环境温度下
搅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
TM
85%乙腈,在 C18 5μm AXIA 柱(250mm×21.2mm)上在25mL/
1
分钟下)纯化以得到59 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4(d,J=26.6Hz,2H),8.30(d,J=2.8Hz,1H),7.81–7.60(m, 2H),7.47(t,J=8.9Hz,
1H),7.05(dd,J=11.4,2.8Hz,1H),6.83(ddd, J=9.0,2.9,1.2Hz,1H),4.85(q,J=6.5Hz,
1H),4.61(s,2H),4.46(s, 2H),2.25(s,6H),1.37(d,J=6.5Hz,3H)。MS(ESI+)m/z 464.0 
+
(M+H) 。
[1072] 实施例165 5‑[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吡啶‑2‑羧酸甲酯(化合物264)
[1073]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羟基吡啶甲酸甲酯替换6‑氯‑5‑1
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0(s,1H),8.69(s,1H),8.53(d,J=
5.7Hz,1H),7.62(d,J=2.6Hz, 1H),7.46(t,J=8.9Hz,1H),7.23(dd,J=5.8,2.6Hz,1H),
7.04(dd,J= 11.4,2.9Hz,1H),6.82(ddd,J=9.0,2.8,1.2Hz,1H),4.64(s,2H),4.45 (s,
+
2H),3.86(s,3H),2.24(s,6H)。MS(ESI+)m/z 431.0(M+H) 。
[1074] 实施例166 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2‑(三氟甲基)吡啶‑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乙酰胺(化合物265)
[1075] 实施例166A:2‑((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酸
[107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9A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59A 替换4‑氯‑3‑硝基苯1
酚。H NMR(400MHz,DMSO‑d6)δppm 13.10(s, 1H),7.30(d,J=8.9Hz,1H),7.13(d,J=
2.6Hz,1H),6.73(dd,J=8.9, 2.6Hz,1H),4.69(s,2H)。
[1077] 实施例166B: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2,2‑二氟苯并 [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胺盐酸盐
[107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9A和实施例9B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 2‑((2,2‑二氟苯并[d]1
[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酸(实施例166A) 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9.01(s,3H),8.88(s,1H),7.29(d,J=8.9Hz,1H),7.11(d,J=
2.5Hz, 1H),6.73(dd,J=8.9,2.6Hz,1H),4.44(s,2H),2.21(s,6H)。
[1079] 实施例166C:2‑氯‑N‑(3‑(2‑((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胺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08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28A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B替换实施例27D。1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1(s,1H),8.68 (s,1H),7.30(d,J=8.9Hz,1H),7.12(d,J=
2.6Hz,1H),6.75(dd,J= 8.8,2.6Hz,1H),4.42(s,2H),3.97(s,2H),2.23(s,6H)。MS(ESI+)
+
m/z 388.9(M+H) 。
[1081] 实施例166D: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2‑(三氟甲基)吡啶‑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乙酰胺
[1082]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2‑(三氟甲基)吡啶‑4‑醇替换6‑氯‑5‑甲基吡啶‑3‑ 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79(s,1H),8.68(s,1H),8.57 (d,J=5.7Hz,1H),7.43(d,J=2.4Hz,1H),7.30(d,J=
8.9Hz,1H), 7.24(dd,J=5.7,2.5Hz,1H),7.12(d,J=2.5Hz,1H),6.75(dd,J=8.9, 
+
2.6Hz,1H),4.67(s,2H),4.42(s,2H),2.25(s,6H)。MS(ESI+)m/z 516.0 (M+H) 。
[1083] 实施例167 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乙酰胺(化合物
266)
[108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6‑(三氟甲基)吡啶‑3‑醇替换6‑氯‑5‑甲基吡啶‑3‑ 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7(s,1H),8.66(s,1H),8.43 (d,J=2.9Hz,1H),7.83(d,J=8.8Hz,1H),7.53(dd,J=
8.7,2.9Hz, 1H),7.28(d,J=8.9Hz,1H),7.10(d,J=2.6Hz,1H),6.73(dd,J=8.9, 2.6Hz,
+
1H),4.63(s,2H),4.40(s,2H),2.24(s,6H)。MS(ESI+) m/z.516.0(M+H) 。
[1085] 实施例168 2‑[(6‑氰基吡啶‑3‑基)氧基]‑N‑(3‑{2‑[(2,2‑二氟‑2H‑1,3‑ 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67)
[108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5‑羟基吡啶甲腈替换6‑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7(s,
1H),8.66(s,1H),8.43(d, J=2.9Hz,1H),7.97(d,J=8.7Hz,1H),7.51(dd,J=8.7,2.9Hz,
1H), 7.28(d,J=8.9Hz,1H),7.10(d,J=2.6Hz,1H),6.73(dd,J=8.9,2.6 Hz,1H),4.64

(s,2H),4.40(s,2H),2.23(s,6H)。MS(ESI‑)m/z 470.9 (M‑H) 。
[1087] 实施例169 2‑[(6‑环丙基吡啶‑3‑基)氧基]‑N‑(3‑{2‑[(2,2‑二氟 ‑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乙酰胺(化合物268)
[108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6‑环丙基吡啶‑3‑醇替换6‑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9(d,
J=20.8Hz,2H),8.21(d, J=2.9Hz,1H),7.53(dd,J=8.9,2.9Hz,1H),7.30(dd,J=15.3,
8.9Hz, 2H),7.10(d,J=2.6Hz,1H),6.73(dd,J=8.9,2.6Hz,1H),4.52(s,2H), 4.40(s,
2H),2.23(s,6H),2.10(tt,J=8.2,4.9Hz,1H),1.04 0.92(m, 2H),0.88(dt,J=4.8,
+
3.1Hz,2H)。MS(ESI+)m/z 488.1(M+H) 。
[1089] 实施例170 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5‑(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乙酰胺(化合物269)
[109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5‑(三氟甲基)吡啶‑3‑醇替换6‑氯‑5‑甲基吡啶‑3‑ 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s,1H),8.66(s,1H),8.56 (dd,J=15.2,2.2Hz,2H),7.71(t,J=2.3Hz,1H),7.29(d,J
=8.9Hz, 1H),7.10(d,J=2.5Hz,1H),6.73(dd,J=8.9,2.6Hz,1H),4.64(s,2H), 4.41(s,
+
2H),2.24(s,6H)。MS(ESI+)m/z 516.0(M+H) 。
[1091] 实施例171 2‑[(2‑氰基吡啶‑4‑基)氧基]‑N‑(3‑{2‑[(2,2‑二氟‑2H‑1,3‑ 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70)
[1092]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4‑羟基吡啶甲腈替换6‑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s,
1H),8.66(s,1H),8.52(d, J=5.8Hz,1H),7.65(d,J=2.5Hz,1H),7.33 7.21(m,2H),7.10
(d,J= 2.5Hz,1H),6.73(dd,J=8.9,2.6Hz,1H),4.64(s,2H),4.40(s,2H), 2.23(s,6H)。
+
MS(ESI+)m/z 473.0(M+H) 。
[1093] 实施例172 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6‑甲氧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乙酰胺(化合物271)
[109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6‑甲氧基吡啶‑3‑醇替换6‑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5(d,
J=1.6Hz,2H),7.81(d, J=3.0Hz,1H),7.38(dd,J=8.9,3.1Hz,1H),7.29(d,J=8.9Hz,
1H), 7.10(d,J=2.6Hz,1H),6.78 6.69(m,2H),4.40(d,J=3.2Hz,4H), 3.75(s,3H),2.24
+
(s,6H)。MS(ESI+)m/z 478.1(M+H) 。
[1095] 实施例173:N,N'‑(2‑氧代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72)
[1096] 实施例173A:1,4‑二氧杂螺[4.5]癸烷‑8‑羧酸乙酯
[1097] 将4‑氧代环己烷羧酸乙酯(11.70mL,73.4mmol)、乙烷‑1,2‑二醇  (12.29mL,220mmol)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397g,7.34mmol) 在甲苯(200)中的混合物在120℃下
用Dean‑Stark分水器设备搅拌180 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N‑乙基‑N‑异丙基丙‑2‑胺中和并
浓缩。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3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12.77g的作为透明
1
油状物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4.01(q,J=7.1Hz,2H),3.81(s,4H),
2.32(tt,J=10.4,3.8Hz,1H),1.83 1.71(m,2H),1.66 1.57(m,1H),1.62 1.38(m,5H),
1.13(t,J=7.1Hz, 3H)。
[1098] 实施例173B:8‑乙酰基‑1,4‑二氧杂螺[4.5]癸烷‑8‑羧酸乙酯
[1099] 在低于5℃下向在0℃下的二异丙基胺(5.19mL,36.4mmol)在 25mL的四氢呋喃中的溶液缓慢添加正丁基锂(14.56mL,2.5M,在己烷中)。在搅拌30分钟之后,在氮下将溶液冷
却至‑78℃,并且缓慢添加1,4‑二氧杂螺[4.5]癸烷‑8‑羧酸乙酯(6.0g,28.0mmol)在四氢呋
喃(3mL)中的溶液,并且将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搅拌30分钟。然后缓慢添加乙酰氯(2.59mL,
36.4mmol)以将温度维持在低于‑60℃下,并且将混合物在‑7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用饱
和NH4Cl水溶液淬灭,并且将含水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
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 0%~70%乙酸乙酯)上纯化
1
以得到6.78g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0 MHz,DMSO‑d6)δppm 4.19 4.11(m,2H),3.85(s,
4H),2.13(s,3H), 2.10 2.01(m,2H),1.90(ddd,J=13.9,9.6,4.6Hz,2H),1.54(th,J= 
13.6,4.7Hz,4H),1.18(dd,J=7.6,6.5Hz,3H)。
[1100] 实施例173C:1‑乙酰基‑4‑氧代环己烷羧酸乙酯
[1101] 将实施例173B(6.5g,25.4mmol)和HCl(21.13mL,127mmol) 在丙酮(60mL)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将有机层用盐
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以得到5.46g的标题化合物,所述标题化合物不
1
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H NMR(400MHz,DMSO‑d6)δppm 4.16(q,J =7.1Hz,2H),2.17(s,3H),
2.35 2.07(m,8H),1.17(t,J=7.1Hz,3H)。
[1102] 实施例173D:4‑(苄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乙酯
[1103] 将1‑乙酰基‑4‑氧代环己烷羧酸乙酯(实施例173C,9.7g,45.7 mmol)、苄基胺(14.98mL,137mmol)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87g, 0.457mmol)在甲苯(100mL)中的混
合物在130℃下在Dean‑Stark分水器设备中搅拌过夜。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与50mL
的乙酸乙酯和100mL的3N HCl水溶液的混合物一起搅拌30分钟。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乙
酸乙酯/庚烷的混合物洗涤并且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11.3g的作为盐酸盐的标题化合物。将
滤液用6N NaOH水溶液中和并且用乙酸乙酯(100mL x 2)萃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
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 0%~70%乙酸乙酯)上
1
纯化以得到另外0.77g的作为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9.73
(t,J=6.2Hz,2H), 7.87 7.12(m,5H),4.09(m,4H),2.88(s,2H),2.08(dt,J=20.7,
+
13.4Hz, 6H),1.16(t,J=7.1Hz,3H)。MS(ESI+)m/z 302.1(M+H) 。
[1104] 实施例173E:4‑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乙酯盐酸盐向在50mL压力瓶中的4‑(苄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 羧酸乙酯盐酸盐(实施例173D,11.2g,
33.2mmol)在四氢呋喃(110mL) 中的混合物添加湿的20%Pd(OH)2/C(2.2g,1.598mmol),并
且将反应混合物在50psi氢气下在50℃下振荡2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过
1
滤,用1000mL甲醇洗涤固体。将滤液浓缩以得到 7.9g的作为淡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46(s,3H),4.07(q,J=7.1Hz,2H),2.62(s,2H),2.17 2.05
(m, 2H),2.04 1.78(m,6H),1.14(t,J=7.1Hz,3H)。
[1105] 实施例173F: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乙酯
[1106] 向实施例173E(7.8g,31.5mmol)、N‑乙基‑N‑异丙基丙‑2‑胺(22.00 mL,126mmol)和2‑(4‑氯‑3‑氟苯氧基)乙酸(7.41g,36.2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200mL)中的悬浮液
添加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14.97g,39.4mmol),并且将所得的棕色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添加水,并且将混
合物搅拌15分钟。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水洗涤并且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12.1g的作为灰
1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7(s,1H),7.45(t,J=8.9Hz,
1H),7.00(dd,J= 11.4,2.9Hz,1H),6.79(ddd,J=8.9,2.9,1.2Hz,1H),4.45(s,2H),4.06 
(q,J=7.1Hz,2H),2.73(s,2H),2.07(m,1H),2.01‑1.84(m,6H),1.14 (t,J=7.1Hz,3H)。MS
+
(ESI+)m/z 398.0(M+H) 。
[1107] 实施例173G: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
[1108] 将实施例173F(11.37g,28.6mmol)和氢氧化钠(7.15mL,57.2 mmol)(8M溶液)在甲醇(100mL)中的悬浮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用1N 
HCl水溶液酸化。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以得到9.9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
1
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49(s,1H),7.86 (s,1H),7.45(t,J=8.9Hz,
1H),7.00(dd,J=11.4,2.9Hz,1H),6.83‑ 6.74(m,1H),4.45(s,2H),2.71(s,2H),2.01‑

1.81(m,7H)。MS(ESI‑) m/z 368.1(M‑H) 。
[1109] 实施例173H:(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 [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110] 将实施例173G(0.33g,0.892mmol)、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  (0.193mL,0.892mmol)和三乙胺(0.124mL,0.892mmol)在甲苯(3mL) 中的混合物在110℃下加热约45
分钟。向所得的黄色溶液添加叔丁醇(0.427mL,4.46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约110℃下
加热约16 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饱和NaHCO3与乙酸乙酯之间分配。将有机
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10%
~10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106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1111] 实施例173I:N,N'‑(2‑氧代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112] 将实施例173H(0.1g,0.227mmol)和在二噁烷(4.0mL,16.00 mmol)中的4N氯化氢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约4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浓缩,并且残余物不经进一步纯化即
使用。将此残余物、2‑(4‑ 氯‑3‑氟苯氧基)乙酸(0.058g,0.284mmol)和N‑乙基‑N‑异丙基
丙‑2‑胺 (0.198mL,1.134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2.000mL)中的混合物用 2‑(3H‑[1,
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  (V)(0.129g,
0.340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将混合物在高真空下浓缩,并
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 .1%三氟乙酸/水中的20%~95%乙腈,在
TM
C18 5μm  AXIA 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
1
化以得到 96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88(s,
1H),7.67(s,1H),7.45(td,J=8.9,2.4Hz,2H),7.03(ddd, J=15.1,11.4,2.8Hz,2H),6.80
(dddd,J=10.3,9.0,2.9,1.2Hz,2H), 4.53(s,2H),4.45(s,2H),2.83(s,2H),2.45 2.33
(m,2H),2.08 1.91(m, 2H),2.01(s,2H),1.80(td,J=11.8,4.5Hz,2H)。MS(ESI+)m/z 
+
527.0 (M+H) 。
[1113] 实施例174 N,N'‑(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73)
[1114] 将实施例173(65mg,0.123mmol)和四氢硼酸钠(23.32mg,0.616 mmol)在甲醇/二氯甲烷(1.0mL,1:1)的混合物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
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20%~95%乙腈,在
TM
C18 5μm AXIA 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54 mg的作为淡棕
1
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49 7.39(m,3H),7.22(s,1H),7.00
(ddd,J=12.5,11.4,2.9Hz, 2H),6.78(dddd,J=9.0,7.9,2.9,1.2Hz,2H),5.04(d,J=
4.4Hz,1H), 4.43(s,2H),4.40(s,2H),4.00(dt,J=8.7,3.7Hz,1H),2.23(ddd,J= 12.2,
9.5,2.3Hz,1H),2.03(ddd,J=12.3,10.5,4.7Hz,1H),1.88(t,J= 12.9Hz,2H),1.86 1.78
+
(m,1H),1.75(ddd,J=12.9,7.8,2.4Hz,4H)。 MS(ESI+)m/z 528.9(M+H) 。
[1115] 实施例175 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2,2‑二氟 ‑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74)
[111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4B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是实施例166B 替换实施例9B,并1
且用实施例166A替换2‑(4‑氯‑3‑(甲氧基羰基)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5(s,2H),7.28(d, J=8.8Hz,2H),7.10(d,J=2.6Hz,2H),6.73(dd,J=8.9,2.6Hz,2H), 
+
4.41(s,4H),2.24(s,6H)。MS(ESI+)m/z 526.8(M+H) 。
[1117] 实施例176 2‑氯‑5‑{2‑[(3‑{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2‑氧代乙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275)
[111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4B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B 替换实施例9B。1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3(s,1H),8.67 (s,1H),7.47(d,J=8.8Hz,1H),7.37(d,J=
3.0Hz,1H),7.30(d,J= 8.8Hz,1H),7.19 7.09(m,2H),6.75(dd,J=8.9,2.5Hz,1H),4.48

(s, 2H),4.42(s,2H),3.84(s,3H),2.26(s,6H)。MS(ESI‑)m/z 536.8 (M‑H) 。
[1119] 实施例177 2‑[4‑氯‑3‑(羟基甲基)苯氧基]‑N‑(3‑{2‑[(2,2‑二氟 ‑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乙酰胺(化合物276)
[1120] 将实施例176(0.07,0.130mmol)和四氢硼酸锂(0.028g,1.299 mmol)在四氢呋喃(2.0mL)中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高真空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
过HPLC(在0.1%三氟乙酸 /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
TM
 AXIA 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23mg 的作为淡黄色固体
1
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0MHz,DMSO‑d6)δ ppm 8.70(d,J=16.9Hz,2H),7.31(dd,J=10.7,
8.8Hz,2H),7.15(dd, J=14.7,2.9Hz,2H),6.84(dd,J=8.7,3.2Hz,1H),6.77(dd,J=8.8, 
2.6Hz,1H),5.41(s,1H),4.51(s,2H),4.43(d,J=8.4Hz,4H),2.27(s, 6H)。MS(ESI‑)m/z 

509.0(M‑H) 。
[1121] 实施例178 2‑(4‑氯‑3‑氟苯氧基)‑N‑(3‑{2‑[(2‑氰基吡啶‑4‑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77)
[1122]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4‑羟基吡啶甲腈替换6‑氯‑5‑甲基1
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 (s,1H),8.68(s,1H),8.56 8.49(m,1H),
7.68 7.63(m,1H),7.46(t,J= 8.9Hz,1H),7.25(dd,J=5.8,2.6Hz,1H),7.04(dd,J=
11.4,2.8Hz, 1H),6.82(ddd,J=9.0,2.9,1.2Hz,1H),4.64(s,2H),4.44(s,2H),2.23 (s,
+
6H)。MS(ESI+)m/z 445.0(M+H) 。
[1123] 实施例179 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6
[4‑(五氟‑λ‑硫烷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乙酰胺(化合物278)
[112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27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实施例166C替换实施例28A,并且1
用4‑(五氟硫醇)苯酚替换6‑氯‑5‑甲基吡啶‑3‑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3(s,
1H),8.65(s,1H),7.85‑ 7.76(m,2H),7.29(d,J=8.9Hz,1H),7.13‑7.04(m,3H),6.73(dd,J
+
= 8.9,2.6Hz,1H),4.53(s,2H),4.40(s,2H),2.24(s,6H)。MS(ESI+)m/z 572.9(M+H) 。
[1125] 实施例180 2‑(4‑氯‑3‑氟苯氧基)‑N‑[3‑(2‑{[6‑(二氟甲氧基)吡啶‑3‑ 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79)
[1126] 将2.5mL微波小瓶填充有实施例112B(35mg,1当量,0.102 mmol)、Cs2CO3(66mg,0.2mmol)、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 (39mg,0.2mmol)和碘化钾(1.2mg,0.07当量,
0.07mmol)。添加丙酮(1.5m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 
140℃(0‑450W)下加热45分钟。在完成之后,然后将所述混合物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
TM
物溶解在1:1二甲基亚砜/甲醇中并且在 C8(2)5μm AXIA
柱(30mm×150mm) 上通过反相HPLC纯化。在50mL/分钟的流速下使用乙腈(A)和0.1%三氟
乙酸水溶液(B)的梯度(0‑0.5分钟5%A,0.5‑8.5分钟线性梯度 5%‑100%A,8.7‑10.7分钟
1
100%A,10.7‑11.0分钟线性梯度100%‑5% A)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
d6)δppm 8.32– 8.21(m,1H),7.93(dd,J=8.5,2.4Hz,1H),7.66(s,1H),7.54–7.43(m, 
1H),7.11–6.99(m,2H),6.84(ddd,J=9.0,2.9,1.2Hz,1H),4.53(s, 2H),4.45(s,2H),3.86
+
(s,2H),2.24(s,6H)。MS(APCI)m/z 500.1 (M+H) 。
[1127] 实施例181 2‑(4‑氯‑3‑氟苯氧基)‑N‑[3‑(2‑{[6‑(1H‑吡唑‑1‑yl)吡啶 ‑3‑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0)
[1128]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氯甲基)‑2‑(1H‑吡唑‑1‑基)吡1
啶替换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dd,J=2.6,
0.7Hz,1H),8.51– 8.45(m,1H),8.00(dd,J=8.4,2.3Hz,1H),7.91(dd,J=8.4,0.8Hz, 
1H),7.82(dd,J=1.7,0.7Hz,1H),7.47(t,J=8.9Hz,1H),7.04(dd,J= 11.3,2.9Hz,1H),
6.89–6.83(m,1H),6.58(dd,J=2.6,1.7Hz,1H), 4.59(s,2H),4.45(s,1H),3.90(s,2H),
+
2.25(s,6H)。MS(APCI)m/z 500.2(M+H) 。
[1129] 实施例182 2‑(4‑氯‑3‑氟苯氧基)‑N‑(3‑{2‑[(6‑甲氧基吡啶‑3‑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1)
[1130]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氯甲基)‑2‑ 甲氧基吡啶替换1
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13(dd,J=2.4,
0.7Hz,1H),7.73(dd,J=8.5,2.4Hz, 1H),7.47(t,J=8.9Hz,1H),7.04(dd,J=11.3,
2.9Hz,1H),6.87–6.79 (m,2H),4.46(d,4H),3.84(s,3H),3.82(s,2H),2.23(s,6H)。MS
+
(APCI) m/z 464.2(M+H) 。
[1131] 实施例183 2‑(4‑氯‑3‑氟苯氧基)‑N‑(3‑{2‑[(2,6‑二甲基吡啶‑4‑基) 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2)
[1132]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4‑(氯甲基)‑2,6‑ 二甲基吡啶替1
换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66(s,2H),7.48(t,
J=8.9Hz,1H),7.04(dd,J=11.4, 2.9Hz,1H),6.85(ddd,J=9.0,2.9,1.2Hz,1H),4.76(s,
+
2H),4.46(s, 2H),4.00(s,2H),2.66(s,6H),2.27(s,6H)。MS(APCI)m/z 462.2 (M+H) 。
[1133] 实施例184 2‑(4‑氯‑3‑氟苯氧基)‑N‑(3‑{2‑[(6‑氰基吡啶‑3‑基)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3)
[1134]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氯甲基)吡啶甲腈盐酸盐替换1
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82–8.74(m,1H),8.02
(qd,J=8.0,1.5Hz,1H), 7.47(t,J=8.9Hz,1H),7.04(dd,J=11.4,2.8Hz,1H),6.89–6.81
+
(m, 1H),4.67(s,2H),4.45(s,2H),3.93(s,2H),2.25(s,6H)。MS(APCI)m/z 459.1(M+H) 。
[1135] 实施例185 2‑(4‑氯‑3‑氟苯氧基)‑N‑[3‑(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甲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4)
[1136] 标题化合物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用5‑(氯甲基)‑2‑(三氟甲基)吡啶替1
换5‑(氯甲基)‑2‑(二氟甲氧基)吡啶。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6(d,J=1.9Hz,
1H),8.08(ddd,J=8.1,2.0,0.9Hz, 1H),7.90(dd,J=8.1,0.9Hz,1H),7.47(t,J=8.9Hz,
1H),7.04(dd,J= 11.3,2.9Hz,1H),6.85(ddd,J=8.9,2.8,1.2Hz,1H),4.68(s,2H),4.46 
+
(s,2H),3.94(s,2H),2.25(s,6H)。MS(APCI)m/z 502.1(M+H) 。
[1137] 实施例186 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5)
[1138] 实施例186A: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乙酯
[1139] 向在室温下的在四氢呋喃(40mL)中的2‑羟基乙酸乙酯(1.475g, 14mmol)添加叔丁醇钾(20mL,1M,在四氢呋喃中,20mmol)。在 5分钟之后,添加在四氢呋喃(5mL)中的2‑溴‑
5‑环丙基吡嗪(1.752g, 8.8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天。通过添加水(20mL)将反应
淬灭并且然后用乙酸乙酯(100mL)萃取。将有机相浓缩以得到1.97g 的作为固体的2‑((5‑
+
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乙酯。LC/MS(ESI+) m/z 223(M+H) 。
[1140] 实施例186B 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
[1141] 向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乙酯(1.96g,8.8mmol)在甲醇(8mL)中的溶液添加2M氢氧化钾水溶液(11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并浓缩。然后将含水混合物
用乙酸乙酯(80mL)萃取。然后将水相用2N HCl水溶液酸化至pH~3并且然后用乙酸乙酯
(100 mL x 2)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将有机相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6g的作为
1
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22(s,1H),8.12(s,1H),4.83(s,2H),
+
2.13(m,1H),0.96(m,2H), 0.80(m,2H)。MS(ESI+)m/z 195(M+H) 。
[1142] 实施例186C 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N‑{3‑[2‑(3,4‑二氯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143] 向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0.169g,0.5mmol,实施例6C)和2‑((5‑环丙基吡嗪‑2‑基)氧基) 乙酸(实施例186B,
0.097g,0.5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2mL) 中的混合物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
(0.194g,1.5mmol),接着添加 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
氧化六氟磷酸盐(0.209g,0.55mmol,HATU)。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并且然后用二氯
甲烷(60mL)稀释。将混合物用水(50mL x 2)和0.02M Na2CO3水溶液(50mL x 2)洗涤、经
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 0.24g的固体残余物。将固体溶解在乙酸乙酯/甲醇(1:1,
3mL)中并且在用庚烷和乙酸乙酯(10%至60%)洗脱的硅胶(8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
1
以得到81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4%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2
(s,1H),8.63(s,1H),8.20(s, 1H),8.16(s,1H),7.55(d,J=8,1H),7.24(d,J=2,1H),6.98
(dd,J=8, 2,1H),4.68(s,2H),4.48(s,2H),2.23(s,6H),2.13(m,1H),0.96(m, 2H),0.82
+
(m,2H)。MS(ESI+)m/z 477(M+H) 。
[1144] 实施例187 2‑(4‑氯‑3‑氟苯氧基)‑N‑(3‑{[2‑(3,4‑二氯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6)
[1145] 将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112A,0.096g,0.3mmol)、2‑溴‑1‑(3,4‑二氯苯基)乙酮 (0.096g,0.36mmol)和N,N‑二异
丙基乙基胺(0.116g,0.9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0.6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
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40mL)稀释并且用0.1M Na2HPO3水溶液(60mL x3)洗涤。将有
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16g的固体残余物。将固体溶解在乙酸乙酯(1.5mL)
中并且在用庚烷和乙酸乙酯(70%至100%)洗脱的硅胶(8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
1
得到40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8%产率)。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60
(s,1H),8.18(d,J=2,1H),7.94(dd,J=8,2,1H),7.82(d,J =8,1H),7.48(t,J=8,1H),
7.07(dd,J=8,2,1H),6.85(dd,J=8,2,1H), 4.47(s,2H),4.07(s,2H),1.97(s,6H)。MS
+
(ESI+)m/z 471(M+H) 。
[1146] 实施例188N‑(3‑{[2‑(4‑氯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87)
[1147] 向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N‑(3‑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0.338g,1mmol,实施例6C) 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0.45g,
3.5mmol)添加在N,N‑二甲基甲酰胺 (0.5mL)中的2‑氯‑1‑(4‑氯苯基)乙酮(0.208g,
1.1mmol)。将混合物在 45℃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100mL)稀释并且用
0.1 M Na2HPO3水溶液(80mL x 3)洗涤。将有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46g的
残余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mL)中并且在用庚烷和乙酸乙酯(70%至100%)洗脱的
硅胶(8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286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63%产
1
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s,1H),8.00(d,J=8,2H), 7.60(d,J=8,2H),
7.54(d,J=8,1H),7.25(d,J=2,1H),6.98(dd,J=8, 2,1H),4.47(s,2H),4.04(s,2H),
+
2.84(m,1H),1.96(s,6H)。MS(ESI+) m/z 453(M+H) 。
[1148] 实施例189 N‑(3‑{[2‑(4‑氯苯基)‑2‑羟基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88)
[1149] 将N‑(3‑{[2‑(4‑氯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2‑(3,4‑二氯苯氧基)乙酰胺(实施例188,0.254g,0.56mmol)和硼氢化钠(0.085g,2.24mmol)在甲醇
(2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添加1N HCl水溶液(1.5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
小时并且用2M碳酸钠水溶液碱化至pH~10。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5mL x 3)萃取。将有机
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26g的残余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mL)中并且
在用乙酸乙酯和甲醇(0%至8%)洗脱的硅胶(4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182mg
1
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 (s,1H),7.54(d,J=8,
1H),7.36(m,4H),7.25(t,J=2,1H),6.98(dd,J =8,2,1H),5.35(d,J=5,1H),4.57(m,
+
1H),4.46(s,2H),2.58(d,J=8, 2H),2.36(m,1H),1.95(m,6H)。MS(ESI+)m/z 455(M+H) 。
[1150] 实施例190 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89)
[1151] 向在N,N‑二甲基甲酰胺(2mL)中的N‑(3‑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112A,0.642g,2mmol) 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0.9g,
7mmol)添加在N,N‑二甲基甲酰胺(1 mL)中的2‑氯‑1‑(4‑氯苯基)乙酮(0.416g,2.2mmol)。
将混合物在45℃下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100mL)稀释并且用0.1M
Na2HPO3水溶液(80mL x 3)洗涤。将有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88g的残余
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mL)中并且在用庚烷和乙酸乙酯(70%至100%)洗脱的硅胶
1
(8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359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1%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s,1H),8.00(d,J=8,2H),7.60 (d,J=8,2H),7.49(d,t
=8,1H),7.06(dd,J=8,2,1H),6.84(m,1H), 4.46(s,2H),4.05(s,2H),2.84(m,1H),1.96
+
(s,6H)。MS(ESI+)m/z 437 (M+H) 。
[1152] 实施例191 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苯基)‑2‑羟基乙基] 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90)
[1153] 将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0.341g,0.78mmol,实施例190)和硼氢化钠 (0.118g,3.12mmol)在甲醇
(5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添加1N HCl水溶液(1.5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
小时并且用2M 碳酸钠水溶液碱化至pH~10。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50mL x 2)萃取。将有机
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36g的残余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mL)中并且
在用乙酸乙酯和甲醇(0%至9%)洗脱的硅胶(4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310mg
1
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90%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s,1H),
7.48(t,J=8,1H),7.36(m,4H),7.06(dd,J=8,2,1H),6.84 (m,1H),5.36(d,J=5,1H),
4.58(m,1H),4.45(s,2H),2.59(d,J=8, 2H),2.35(m,1H),1.95(m,6H)。MS(ESI+)m/z 439
+
(M+H) 。
[1154] 实施例192 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基)‑2‑氧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91)
[1155] 向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N‑(3‑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实施例112A,0.321g,1.mmol) 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0.45g,
3.5mmol)添加在N,N‑二甲基甲酰胺 (0.5mL)中的2‑氯‑1‑(4‑氯‑3‑氟苯基)乙酮(0.23g,
1.1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80mL)稀释并且然后用
2M碳酸钠水溶液(50mL x 3)洗涤。将有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46g的残余
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mL) 中并且在用庚烷和乙酸乙酯(70%至100%)洗脱的硅
1
胶(8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164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6%产率)。H 
NMR(500MHz,DMSO‑d6)δppm 8.60(s,1H),7.97(dd,J=8, 2,1H),7.83(dd,J=8,2,1H),
7.76(d,t=8,1H),7.47(d,t=8,1H),7.04 (dd,J=8,2,1H),6.83(m,1H),4.44(s,2H),
+
4.05(s,2H),2.85(m,1H), 1.95(s,6H)。MS(ESI+)m/z 455(M+H) 。
[1156] 实施例193 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基)‑2‑羟基乙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92)
[1157] 将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基)‑2‑氧乙基]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实施例192,0.15g,0.33mmol)和硼氢化钠(0.050g,1.32mmol)
在甲醇(5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添加1N HCl水溶液(1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
搅拌1小时并且然后用2M碳酸钠水溶液碱化至pH~10。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50mL x 2)萃
取。将有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36g的残余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
(2mL)中并且在用乙酸乙酯和甲醇(0%至9%)洗脱的硅胶(4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
1
以得到127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84%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60(s,1H),7.50(m,2H),7.35(dd,J=8,1,1H),7.21(dd,J=7,1, 1H),7.06(dd,J=8,2,
1H),6.85(m,1H),5.48(d,J=5,1H),4.58(m, 1H),4.45(s,2H),2.61(d,J=8,2H),2.43(m,
+
1H),1.95(m,6H)。MS (ESI+)m/z 457(M+H) 。
[1158] 实施例194: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4‑氯苯基)‑3‑氧代丙酰胺(化合物293)
[1159] 实施例194A:3‑(4‑氯苯基)‑3‑氧代丙酸
[1160]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100mL圆底烧瓶填充有KOH(1.35g, 24.1mmol)。添加水(28.2mL),并且在将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时,添加甲基‑3‑(4‑氯苯基)‑3‑氧代丙酸酯
(3g,14.1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4小时。将碱性含水反应混合物用甲基
叔丁基醚(2×10mL)洗涤两次,然后在冰浴中冷却并用1N HCl水溶液缓慢处理。通过过滤采
1
集所得的白色沉淀物并用水冲洗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209mg,1.05mmol,7.4%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12.72(s,1H),7.96(d,J=8.7Hz,2H),7.60(d,J=8.7Hz,2H),
4.04(s, 2H)。
[1161] 实施例194B: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4‑氯苯基)‑3‑氧代丙酰胺
[1162]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4mL小瓶填充有实施例194A的产物(87 mg,0.44mmol)、实施例112A的产物(128mg,0.40mmol)和(1‑氰基‑2‑乙氧基‑2‑氧亚乙基氨基氧基)二甲氨基‑
吗啉代‑碳六氟磷酸盐 (COMU,206mg,0.48mmol)。将小瓶用隔片螺帽密封,并且将内容物放
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通过注射器引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 (2mL)以得到溶液,在通过
注射器逐滴添加N,N‑二异丙基乙基胺(0.21 mL,1.20mmol)时,将所述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
拌。当添加完成时,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稀释的柠檬
酸水溶液(5mL)与乙酸乙酯(5mL)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用盐水(2 ×5mL)洗涤两次、然后经无
水MgSO4干燥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黄色油状物,将所述黄色油状物与热水一
起搅拌。将水滗出,并且将残余物用甲基叔丁基醚处理以得到浅黄色固体,将所述浅黄色固
体通过过滤分离并与如上所述的额外的物质合并。将滤液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
TM
将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 ( C8(2)5μm AXIA 柱(30mm×
75mm);使用乙腈(A)和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的梯度,在50mL/分钟的流速下(0‑1.0分钟
5%A,1.0‑8.5分钟线性梯度5%‑100%A,8.5‑11.5 分钟100%A,11.5‑12.0分钟线性梯度
95%‑5%A)纯化以得到额外的固体。将固体合并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36mg,0.29mmol;73%
1
产率)。H NMR(400MHz,CDCl3)δppm 7.93(d,J=8.6Hz,2H),7.48(d,J= 8.6Hz,2H),7.32
(t,J=8.6Hz,1H),6.83(s,1H),6.76(dd,J=10.3,3.0 Hz,1H),6.67(ddd,J=8.8,2.9,
+ +
1.3Hz,1H),4.39(s,2H),3.89(s,2H), 2.48(s,6H);MS(ESI)m/z 465(M+H) 。
[1163] 实施例195:(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4‑氯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294)
[1164]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4(s,1H),8.73(s,1H),7.57(d,J=8.6Hz,2H),7.53 –7.45(m,3H),7.39(d,J=15.8Hz,1H),7.08
(dd,J=11.4,2.8Hz,1H), 6.86(ddd,J=9.0,2.9,1.2Hz,1H),6.54(d,J=15.9Hz,1H),
+ +
4.49(s, 2H),2.29(s,6H);MS(ESI)m/z 449(M+H) 。
[1165] 实施例196:2‑(3,4‑二氯苯氧基)‑N‑(3‑{2‑[(6‑甲基吡啶‑3‑基)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95)
[116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07B中描述,用实施例6C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B的产物,1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1(br s,2H),8.16(d,J=3.0Hz,
1H),7.55(d,J= 8.9Hz,1H),7.29–7.23(m,2H),7.19–7.14(m,1H),6.99(dd,J=8.9, 
+
2.9Hz,1H),4.49(s,2H),4.47(s,2H),2.39(s,3H),2.26(br s,6H);MS (ESI)m/z 450(M+
+
H) 。
[1167] 实施例197:2‑{[2,6‑双(三氟甲基)吡啶‑4‑基]氧基}‑N‑{3‑[2‑(4‑氯 ‑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296)
[1168] 将实施例28A(60.0mg,0.166mmol)、2,6‑双(三氟甲基)吡啶‑4‑ 醇(57.6mg,0.25mmol)和碳酸钾(45.9mg,0.33mmol)在丙酮(2.5mL) 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30℃下加热2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
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反相 
1
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35mg, 0.063mmol,38%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2(s, 1H),8.71(s,1H),7.78(s,2H),7.48(t,J=8.9Hz,
1H),7.05(dd,J=11.4, 2.8Hz,1H),6.83(ddd,J=9.0,2.9,1.2Hz,1H),4.84(s,2H),4.46
+ +
(s, 2H),2.26(s,6H);MS(ESI)m/z 556.0(M+H) 。
[1169] 实施例198:N,N'‑[(2S)‑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97)
[1170] 实施例198A:1,4‑二氧杂螺[4.5]癸烷‑8‑羧酸乙酯
[1171] 将4‑氧代环己烷羧酸乙酯(11.70mL,73.4mmol)、乙烷‑1,2‑二醇  (12.29mL,220mmol)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397g,7.34mmol) 在甲苯(200mL)中的混合物在120℃
下用Dean‑Stark分水器设备搅拌 18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N‑乙基‑N‑异丙基丙‑2‑胺中和
并且然后浓缩。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3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 12.77g的
1
作为透明油状物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4.01(q,J=7.1Hz,2H),
3.81(s,4H),2.32(tt,J=10.4, 3.8Hz,1H),1.83–1.71(m,2H),1.66–1.57(m,1H),1.62–
1.38(m, 5H),1.13(t,J=7.1Hz,3H)。
[1172] 实施例198B:8‑乙酰基‑1,4‑二氧杂螺[4.5]癸烷‑8‑羧酸乙酯
[1173] 在低于5℃下向在0℃下的二异丙基胺(5.19mL,36.4mmol)在四氢呋喃(25mL)中的溶液缓慢添加正丁基锂。在搅拌30分钟之后,在氮下将溶液冷却至‑78℃,并且缓慢添加实
施例198A(6.0g,28.0mmol) 在四氢呋喃(3mL)中的溶液,并且将所得的混合物在同一温度
下搅拌 30分钟。然后缓慢添加乙酰氯(2.59mL,36.4mmol)以将温度维持在低于‑60℃下,并
且将混合物在‑7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用饱和 NH4Cl溶液淬灭,并且将水相用乙酸乙酯
萃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
1
烷中的0%‑7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6.78g的作为透明油状物的标题化合物。H NMR
(500MHz,DMSO‑d6)δppm 4.19–4.11(m,2H),3.85 (s,4H),2.13(s,3H),2.10–2.01(m,2H),
1.90(ddd,J=13.9,9.6,4.6Hz, 2H),1.54(th,J=13.6,4.7Hz,4H),1.18(dd,J=7.6,
6.5Hz,3H)。
[1174] 实施例198C:1‑乙酰基‑4‑氧代环己烷‑1‑羧酸乙酯
[1175] 将实施例198B(6.5g,25.4mmol)和HCl(21.13mL,127mmol) 在丙酮(60mL)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在水与二氯甲烷之间
分配。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以得到5.46g的作为透明油
1
状物的标题化合物,所述标题化合物不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H NMR (400MHz,DMSO‑d6)δ
ppm 4.16(q,J=7.1Hz,2H),2.17(s,3H),2.35 2.07(m,8H),1.17(t,J=7.1Hz,3H)。
[1176] 实施例198D:4‑(苄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乙酯
[1177] 将实施例198C(9.7g,45.7mmol)、苄基胺(14.98mL,137mmol) 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87g,0.457mmol)在甲苯(100mL)中的混合物在130℃下用Dean‑Stark分水器设备
搅拌过夜。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与乙酸乙酯(50mL)和3N HCl(100mL)的混合物一起
搅拌30分钟。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混合物洗涤,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
11.3g的作为HCl盐的标题化合物。将滤液用6 N NaOH中和并且用乙酸乙酯(100mL×2)萃
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70%乙
1
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另外0.77g的作为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9.73(t,J=6.2Hz,2H),7.87–7.12 (m,5H),4.09(m,4H),2.88(s,2H),2.08(dt,J=
+ +
20.7,13.4Hz,6H),1.16 (t,J=7.1Hz,3H);MS(ESI)m/z 302.1(M+H) 。
[1178] 实施例198E:4‑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乙酯,盐酸向在50mL压力瓶中的实施例198D(11.2g,33.2mmol)在四氢呋喃(110mL)中的混合物添加湿的20%Pd(OH)2/
C(2.2g,1.598 mmol),并且将反应在50psi氢气下在50℃下振荡2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
至环境温度,将固体通过过滤去除并用甲醇(1L)洗涤。将滤液和洗涤液浓缩以得到7.9g的
1
作为浅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6(s,3H),4.07(q,J=
7.1Hz,2H), 2.62(s,2H),2.17–2.05(m,2H),2.04–1.78(m,6H),1.14(t,J=7.1Hz, 3H)。
[1179] 实施例198F: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乙酯
[1180] 向实施例198E(7.8g,31.5mmol)、N‑乙基‑N‑异丙基丙‑2‑胺(22.00 mL,126mmol)和2‑(4‑氯‑3‑氟苯氧基)乙酸(7.41g,36.2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200mL)中的悬浮液
添加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14.97g,39.4mmol),并且将所得的棕色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添加水,并且将混
合物搅拌15分钟。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水洗涤并且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12.1g的作为灰
1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7(s,1H),7.45(t,J=8.9Hz,
1H),7.00(dd,J=11.4,2.9Hz,1H),6.79(ddd,J=8.9,2.9,1.2Hz,1H),4.45(s,2H),4.06 
(q,J=7.1Hz,2H),2.73(s,2H),2.07(m,1H),2.01–1.84(m,6H),1.14 (t,J=7.1Hz,3H);MS
+ +
(ESI)m/z 398.0(M+H) 。
[1181] 实施例198G: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
[1182] 将实施例198F(11.37g,28.6mmol)和氢氧化钠(7.15mL,57.2 mmol,8M溶液)在甲醇(100mL)中的悬浮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去除挥发物,并且将残余物用1N HCl酸
化。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以得到9.9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1
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49(s,1H),7.86(s,1H),7.45(t, J=8.9Hz,1H),7.00
(dd,J=11.4,2.9Hz,1H),6.83–6.74(m,1H), 4.45(s,2H),2.71(s,2H),2.01–1.81(m,7H);
‑ ‑
MS(ESI)m/z 368.1 (M‑H) 。
[1183] 实施例198H:N‑(4‑氨基‑3‑氧代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184] 将实施例198G(3.24g,8.76mmol)、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2.84 mL,13.14mmol)和三乙胺(3.66mL,26.3mmol)在甲苯(100mL)中的混合物在110℃下加热2小时。将溶液冷却
至环境温度并且倒入到150 mL的3N HCl溶液中。将混合物搅拌16小时以得到悬浮液。将沉
淀物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并且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作为HCl盐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
物(1.63g)。然后将滤液用固体碳酸氢钠碱化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
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在硅胶(0%‑10%甲醇/二氯甲烷)上纯化以得到作为
1
游离碱的标题化合物(0.6g)。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9(s,3H), 8.08(s,1H),
7.45(t,J=8.9Hz,1H),7.01(dd,J=11.4,2.8Hz,1H),6.79 (ddd,J=9.0,2.9,1.2Hz,1H),
4.48(s,2H),2.90(s,2H),2.12–1.79(m, 8H)。
[1185] 实施例198I:N‑(4‑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
[1186] 将实施例198H(2.5g,6.63mmol)和硼氢化钠(1.254g,33.1mmol) 在甲醇/二氯甲烷的1:1混合物(50mL)中的混合物搅拌24小时。去除挥发物,并且将残余物在水与二氯甲烷
之间分配。将有机级分分离、干燥(MgSO4)并浓缩。然后将残余物用在二噁烷中的4N HCl处
理。对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并浓缩。将残余物在真空下干燥以得到2.82g 的作为浅黄色固
1
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97(s,3H),7.72(s,1H),7.40(t,J=
8.9Hz,1H),6.95(dd,J=11.4, 2.8Hz,1H),6.74(ddd,J=9.0,2.9,1.1Hz,1H),5.64(s,
1H),4.41(s, 2H),3.83(d,J=9.1Hz,1H),2.24(td,J=10.8,9.9,5.3Hz,1H),1.96– 1.51
+ +
(m,9H);MS(ESI)m/z 343.0(M+H) 。
[1187] 实施例198J:N,N'‑(2‑氧代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188] 将实施例198H(0.5g,1.325mmol)、2‑(4‑氯‑3‑氟苯氧基)乙酸  (0.339g,1.657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1.157mL,6.63mmol) 在N,N‑二甲基甲酰胺(20mL)
中的混合物用2‑(3H‑[1,2,3]三唑并[4,5‑b] 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
盐(V)(0.756g,1.988mmol) 处理,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分钟以看到完全
转化。添加水,并且将所得的混合物搅拌15分钟。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水洗涤并且在真
1
空烘箱中在50℃下干燥2小时以得到0.64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8 (s,1H),7.67(s,1H),7.45(td,J=8.9,2.4Hz,2H),7.03(ddd,J=
15.0, 11.4,2.8Hz,2H),6.80(dddd,J=10.3,8.9,2.9,1.2Hz,2H),4.53(s,2H), 4.45(s,
2H),2.83(s,2H),2.45–2.33(m,2H),2.10–1.90(m,4H),1.81 (td,J=11.6,6.3Hz,2H);MS
+ +
(ESI)m/z 527.0(M+H) 。
[1189] 实施例198K:N,N'‑(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190] 向实施例198J(0.63g,1.195mmol)在二氯甲烷(10mL)和甲醇(10 mL)中的溶液分批添加硼氢化钠(0.226g,5.97mmol),并且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将挥发物去
除,并且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 /甲醇研磨以得到0.32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将滤
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10%‑10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 0.21g的标
1
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49–7.39 (m,3H),7.22(s,1H),7.00(ddd,J=
12.4,11.4,2.8Hz,2H),6.78(tdd,J =9.1,2.9,1.2Hz,2H),5.04(s,1H),4.41(d,J=
13.3Hz,4H),4.00(dd,J =9.6,3.1Hz,1H),2.23(ddd,J=12.1,9.4,2.2Hz,1H),2.09–1.97
+ +
(m, 1H),1.93–1.80(m,2H),1.84–1.68(m,6H);MS(ESI)m/z 529.1 (M+H) 。
[1191] 实施例198L:N,N'‑[(2S)‑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192] 通过实施例198K的手性制备型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标题化合物作为从柱TM
洗脱的第二峰。制备型SFC在SuperChrom 软件控制下运行的THAR/Waters SFC 80系统上执
行。制备型SFC系统配备有8向制备柱开关、CO2泵、改性剂泵、自动背压调节器(ABPR)、 UV检
测器和6位置级分采集器。流动相包含由加压至350psi的全干非鉴定CO2的杜瓦瓶供应的超
临界CO2和在70g/分钟的流速下的甲醇的改性剂。所述柱在环境温度下并且将背压调节器
设定为维持100 巴。将样品在10mg/mL的浓度下溶解在甲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物中。将
样品以1mL(10mg)注射加载到改性剂流中。流动相等度地保持在30%甲醇:CO2下。级分采集
是时间触发的。所述仪器装配有具有21mm i.d.×250mm长度尺寸的具有5μm颗粒的
1
AD‑H 柱。H NMR(400MHz,DMSO‑d6)δppm 7.49–7.39(m,3H),7.23(s, 1H),
7.00(ddd,J=12.4,11.4,2.9Hz,2H),6.78(dddd,J=9.0,8.0,2.9, 1.2Hz,2H),5.05(s,
1H),4.41(d,J=13.5Hz,4H),4.00(dd,J=9.4,3.0 Hz,1H),2.23(ddd,J=12.3,9.4,
2.3Hz,1H),2.03(ddd,J=12.3,10.5, 4.7Hz,1H),1.89(d,J=10.7Hz,2H),1.87–1.76(m,
+ +
1H),1.74(ddd,J =12.6,6.7,2.4Hz,5H);MS(ESI)m/z 529.1(M+H) 。
[1193] 实施例199:N,N'‑[(2R)‑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98)
[1194] 使用实施例198所述的手性制备型SFC分离标题化合物作为从柱洗脱的第一峰。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3–7.43(m, 3H),7.28(s,1H),7.04(ddd,J=12.3,11.5,
2.9Hz,2H),6.82(tdd,J= 9.0,2.9,1.2Hz,2H),5.10(s,1H),4.45(d,J=13.5Hz,4H),4.04
(dd,J= 9.6,3.1Hz,1H),2.27(ddd,J=12.2,9.4,2.2Hz,1H),2.07(ddd,J=12.2, 10.4,
+ +
4.7Hz,1H),1.96–1.72(m,8H);MS(ESI)m/z 529.1(M+H) 。
[1195] 实施例200:N,N'‑(2‑甲氧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 ‑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299)
[1196] 向在0℃下的实施例198K(0.05g,0.094mmol)和氢氧化钾(6.62 mg,0.118mmol)在二甲基亚砜(1.0mL)中的悬浮液添加碘甲烷(7.38 μL,0.118mmol),并且将混合物在环境温
度下搅拌30分钟。添加水,并且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浓缩。
TM
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C18(2)5μm AXIA 柱(250mm×
TM
21.2mm)或 C18(2)10μm  AXIA 柱(250mm×50mm)上执行)纯
化。在25mL/分钟的流速下使用乙腈(A)和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的梯度。在约10分钟内
使用约 5%A至约95%A的线性梯度。检测方法是在218nM和254nM的波长下的UV)以得到
1
18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CDCl3)δppm 7.32(td,J=8.6,3.7Hz,
2H),6.78–6.70(m, 2H),6.75–6.61(m,3H),6.14(s,1H),4.35(d,J=5.7Hz,4H),3.73(ddd, 

J=9.2,3.8,1.6Hz,1H),3.34(s,3H),2.65–2.45(m,3H),2.17–1.81 (m,7H);MS(ESI)m/z 

541.2(M‑H) 。
[1197] 实施例201:N,N'‑[2‑(二甲氨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00)
[1198] 将实施例198J(100mg,0.190mmol)、二甲胺(0.119mL,0.237 mmol)和四异丙氧基钛(0.167mL,0.569mmol)在二氯甲烷(2.0mL)中的混合物在微波小瓶中在85℃下搅拌8小
时。将小瓶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01mg,0.948mmol),并且将混合
物在85℃下搅拌16小时。去除挥发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0.1%三氟乙酸/水中的
10%‑95%乙腈,在15分钟内,在25mL/分钟下,在 C18 5μm(250mm×
1
21.2mm)柱上)纯化以得到 6mg的作为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5(s,1H),7.98(s,1H),7.86(s,1H),7.54(td,J=8.9,4.6Hz,2H),7.10 (td,J=11.3,
2.8Hz,2H),6.88(td,J=8.6,2.7Hz,2H),4.66–4.50(m, 4H),4.34(d,J=9.4Hz,1H),2.84
(dd,J=21.6,4.7Hz,6H),2.37(td,J =11.9,10.4,2.8Hz,1H),2.32–2.08(m,4H),2.12–
+
2.00(m,1H),1.97 –1.74(m,3H),1.52(ddd,J=22.1,14.1,8.1Hz,1H);MS(ESI)m/z 556.1
+
(M+H) 。
[1199] 实施例202: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01)
[1200] 将实施例198I(0.1g,0.219mmol)、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酸(0.073g,0.328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153mL, 0.876mmol)在N,N‑二甲基甲
酰胺(2.0mL)中的混合物用2‑(3H‑[1,2,3] 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
脲六氟磷酸盐(V)(0.125g, 0.328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
将挥发物在高真空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
腈,在15分钟内,在25mL/分钟下,在  C18 5μm(250mm×21.2mm)柱上)纯化
1
以得到47mg的作为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0(d,J=2.9Hz, 
1H),7.81(d,J=8.8Hz,1H),7.55–7.40(m,3H),7.36(s,1H),6.99(dd, J=11.4,2.8Hz,
1H),6.77(ddd,J=9.0,3.0,1.2Hz,1H),5.00(s,1H), 4.61(s,2H),4.40(s,2H),4.05(d,J
=9.3Hz,1H),2.23(dd,J=13.2,9.5 Hz,1H),2.04–1.85(m,4H),1.81–1.68(m,5H);MS(ESI
+ +
)m/z 546.0 (M+H) 。
[1201] 实施例203: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02)
[1202] 使用实施例198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202的手性制备型SFC 分离标题化合物作1
为从柱洗脱的第二峰。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0(d,J=2.9Hz,1H),7.81(d,J=
8.7Hz,1H),7.55 –7.40(m,3H),7.36(s,1H),6.99(dd,J=11.4,2.9Hz,1H),6.77(ddd,J =
9.0,2.9,1.2Hz,1H),5.00(d,J=4.3Hz,1H),4.61(s,2H),4.40(s,2H), 4.04(dt,J=8.1,
+
3.2Hz,1H),2.23(dd,J=13.1,9.6Hz,1H),2.04–1.81 (m,4H),1.86 1.68(m,5H);MS(ESI)
+
m/z 545.9(M+H) 。
[1203] 实施例204:2‑(4‑氯‑3‑氟苯氧基)‑N‑[(3R)‑3‑羟基‑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03)
[1204] 使用实施例198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202的手性制备型SFC 分离标题化合物作1
为从柱洗脱的第一峰。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0(d,J=2.9Hz,1H),7.81(d,J=
8.7Hz,1H),7.55 7.36(m,4H),6.98(dd,J=11.4,2.8Hz,1H),6.77(ddd,J=8.9,2.9,1.2 
Hz,1H),5.03(s,1H),4.61(s,2H),4.40(s,2H),4.04(d,J=9.0Hz,1H), 2.23(dd,J=13.2,
+ +
9.6Hz,1H),2.04–1.81(m,4H),1.83–1.68(m,5H); MS(ESI)m/z 546.0(M+H) 。
[1205] 实施例205:[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304)
[120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07B中描述,用((苄氧基)羰基)甘氨酸 (Aldrich)替换1
实施例107A的产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69(s,1H),8.47
(s,1H),7.49(t,J=8.9Hz, 1H),7.40–7.27(m,6H),7.07(dd,J=11.4,2.9Hz,1H),6.85
(ddd,J= 8.9,2.9,1.2Hz,1H),5.03(s,2H),4.47(s,2H),3.55(d,J=6.2Hz,2H), 2.22(br 
+ +
s,6H);MS(ESI)m/z 476(M+H) 。
[1207] 实施例206:2‑(4‑氯‑3‑氟苯氧基)‑N‑(4‑{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05)
[1208] 实施例206A: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醇
[1209] 在5‑7分钟内向5‑溴‑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75 mL,42.2mmol)在四氢呋喃(80mL)中的冷溶液添加2.0M的异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28.1mL,
56.1mmol)中的溶液,同时将温度保持在大约10℃‑20℃。将反应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搅拌
15分钟,并且然后使其保持环境温度,持续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冰浴冷却,在2分钟内逐滴
添加硼酸三异丙基酯(12.74mL,54.9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分钟。然后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10℃,并且将 10%硫酸溶液(50mL)缓慢添加到反应混合物,从而使得
轻微放热至20℃。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5分钟并转移到分液漏斗。添加一些水
以溶解盐。分离水层并用乙酸乙酯洗涤。将合并的有机级分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将
有机萃取物分离、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然后将残余物溶解在叔丁基甲基醚
(100mL)中,冷却至0℃,并且将30%过氧化氢水溶液(5.39mL,52.7mmol)缓慢添加到反应混
合物,接着添加水(60mL)。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同时升温至环境温度。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
乙酯稀释并且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水洗涤两次。将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
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50%乙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 6.43g的作
1
为琥珀色油状物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9.79(s,1H),7.16(d,J=
8.7Hz,1H),6.79(d,J=2.4 Hz,1H),6.56(dd,J=8.7,2.5Hz,1H)。
[1210] 实施例206B:2‑((2,2‑二氟苯并[d][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酸
[1211]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206A在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的溶液添加碳酸钾(4.76g,34.5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2.91mL,19.82 mmol)。将此混合物升温至65℃并使其
搅拌1.5小时。使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稀释。分离各
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15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无水 Na2SO4干燥、过滤、
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将此粗品溶解在甲醇(60mL)和水(20.00mL)中并用5M氢氧化钠
溶液 (17.35mL,87mmol)处理。使此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去除挥
发物,并且将残余物用1N HCl溶液酸化。通过过滤采集所得的沉淀物、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
1
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3.28g,14.13mmol,81%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13.10(s,1H),7.30(d,J=8.9Hz,1H),7.13(d,J=2.6Hz,1H),6.73(dd, J=8.9,2.6Hz,
‑ ‑
1H),4.69(s,2H);MS(ESI)m/z 231.0(M‑H) 。
[1212] 实施例206C:2‑(4‑氯‑3‑氟苯氧基)‑N‑(4‑{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 乙酰胺
[1213]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06B替换2‑((6‑(三氟甲1
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501MHz, DMSO‑d6)δppm 7.49–7.40(m,2H),7.28(d,J=
8.9Hz,1H),7.19(s, 1H),7.09(d,J=2.6Hz,1H),6.99(dd,J=11.4,2.8Hz,1H),6.81–6.67 
(m,2H),4.39(d,J=2.6Hz,4H),3.99(dd,J=9.7,3.1Hz,1H),2.24 (ddd,J=12.4,9.5,
+ +
2.4Hz,1H),2.12–2.00(m,1H),1.96–1.69(m,8H); MS(ESI)m/z 557.0(M+H) 。
[1214] 实施例207: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5‑(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06)
[1215] 实施例207A:2‑氯‑N‑{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216] 向实施例198H(0.6g,1.591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  (1.389mL,7.95mmol)在四氢呋喃(10.0mL)中的混合物逐滴添加2‑ 氯乙酰氯(0.198g,1.750mmol),并
且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添加水,并且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用盐
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硅胶(在庚烷中的0%‑75%乙
1
酸乙酯)上纯化以得到0.43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86(d,J=13.7Hz,2H), 7.45(t,J=8.9Hz,1H),7.01(dd,J=11.4,2.9Hz,1H),6.79(ddd,
J=9.0, 2.9,1.2Hz,1H),4.45(s,2H),4.09(s,2H),2.82(s,2H),2.37‑1.75(m, 8H);MS
+ +
(ESI)m/z 417.0(M+H) 。
[1217] 实施例207B: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5‑(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218] 将实施例207A(0.043g,0.103mmol)、5‑(三氟甲基)吡啶‑3‑醇  (0.034g,0.206mmol)、碳酸钾(0.028g,0.206mmol)和碘化钾(1.198 mg,7.21μmol)在丙酮(1.0mL)中
的混合物在2mL微波小瓶中在 140℃下搅拌45分钟。将冷却的悬浮液过滤,并且将粗物质通
过HPLC (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在25mL/分钟下,在
C18 5μm柱上)纯化以得到44mg的作为浅黄色固体的 2‑(4‑氯‑3‑氟苯氧基)‑N‑[3‑氧代‑4‑
(2‑{[5‑(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将固体溶
解在甲醇/二氯甲烷 (1:1,2mL)的混合物中并用硼氢化钠(0.019g,0.515mmol)处理。将反
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添加水,并且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分离、
1
干燥(MgSO4)并浓缩以得到32mg的作为淡棕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58 –8.50(m,2H),7.68(s,1H),7.49–7.39(m,2H),7.35(s,1H),6.98(dd,J =11.4,
2.8Hz,1H),6.77(ddd,J=9.0,2.9,1.2Hz,1H),5.02(s,1H), 4.63(s,2H),4.40(s,2H),
4.03(dd,J=9.8,3.1Hz,1H),2.29–2.18(m, 1H),2.04–1.76(m,4H),1.80–1.68(m,5H);MS
+ +
(ESI)m/z 546.1 (M+H) 。
[1219] 实施例208:(2S)‑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2‑(4‑氯苯基)‑2‑羟基乙酰胺(化合物307)
[1220]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CDCl3) δppm 7.35(s,4H),7.32(t,J=8.6Hz,1H),6.85(s,1H),6.77–6.71(m, 2H),6.66(ddd,J=8.9,2.9,1.3Hz,
+
1H),5.00(d,J=3.2Hz,1H),4.37(s, 2H),3.54(d,J=3.6Hz,1H),2.45(s,6H);MS(ESI)m/
+
z 453(M+H) 。
[1221] 实施例209: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2‑(三氟甲基) 吡啶‑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08)
[1222]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7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三氟甲基)吡啶‑4‑醇替换5‑1
(三氟甲基)吡啶‑3‑醇。H NMR(501MHz,DMSO‑d6)δ ppm 8.53(d,J=5.7Hz,1H),7.49–7.39
(m,2H),7.43–7.34(m,2H), 7.19(dd,J=5.8,2.5Hz,1H),6.98(dd,J=11.4,2.8Hz,1H),
6.77(dt,J =8.7,1.8Hz,1H),4.64(s,2H),4.40(s,2H),4.05(dd,J=9.5,3.0Hz, 1H),
+ +
2.23(dd,J=13.2,9.3Hz,1H),2.02–1.74(m,9H);MS(ESI)m/z 546.2(M+H) 。
[1223] 实施例210:2‑(4‑氯‑3‑氟苯氧基)‑N‑[3‑(2‑{[3‑氧代‑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09)
[1224] 实施例210A和210B:{[5‑氯‑3‑氧代‑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酸叔丁酯(A)和{[5‑氯‑6‑氧代‑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
乙酸叔丁酯(B)
[1225]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100mL圆底烧瓶填充有2‑羟基乙酸叔丁酯(1.07g,8.10mmol)和4,5‑二氯‑2‑(2,2,2‑三氟乙基)哒嗪‑3(2H)‑酮 (FCH集团;CAS:97137‑16‑1;
2g,8.10mmol)。将烧瓶内容物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并且通过注射器引入四氢呋喃(THF)
(16mL)。在逐滴添加双(三甲基硅烷基)酰胺锂(1.0M,在THF中;8.10mL,8.10 mmol)时,将所
得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6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乙
酸乙酯(30mL)稀释并且用稀释的柠檬酸水溶液(2×10mL)洗涤并用盐水(1×10mL)洗涤。将
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粗混合物,将粗混合物通过柱色谱法
(SiO2,10%‑35%乙酸乙酯/庚烷)纯化以得到较早洗脱的标题化合物A(577mg,1.7mmol,
1
21%产率)和较晚洗脱的标题化合物B(768mg,2.2mmol,28%产率)。标题化合物A:H NMR
(400 MHz,CDCl3)δppm 7.77(s,1H),5.21(s,2H),4.71(q,J=8.3Hz,2H), 1.45(s,9H);MS
+ + 1
(ESI)m/z 343(M+H) 。标题化合物B:H NMR(400 MHz,CDCl3)δppm 7.68(s,1H),4.80(q,
+ +
8.3Hz,2H),4.80(s,2H),1.50 (s,9H);MS(ESI)m/z 343(M+H) 。
[1226] 实施例210C:{[3‑氧代‑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1227] 将实施例210A的产物(575mg,1.7mmol)和四氢呋喃(THF)(14 mL)添加到在20mL容器中的5%Pd/C(湿的,131mg,0.55mmol) 和三乙胺(0.47mL,3.4mmol)。将混合物在50psi氢
气和25℃下搅拌 22小时。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97 mg,
1
1.3mmol,77%产率)。H NMR(400MHz,CDCl3)δppm 7.70(d, J=4.8Hz,1H),6.36(d,J=
+ +
4.8Hz,1H),4.80(q,J=8.4Hz,2H),4.69(s, 2H),1.48(s,9H);MS(ESI)m/z 326(M+NH4) 。
[1228] 实施例210D:{[3‑氧代‑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酸
[1229]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100mL圆底烧瓶填充有实施例210C的产物(360mg,1.17mmol)和1,2‑二氯乙烷(40mL)。在添加三氟乙酸 (0.41mL,5.32mmol)时,将所得的溶液
在环境温度下搅拌。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75℃下搅拌40分钟,然后去除热,并且使混合物在
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剩下一些起始材料,所以添加额外的三氟乙酸(0.41mL,
5.32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70℃下搅拌7.5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
1
化合物(268mg,1.06mmol,91%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13.30(s,1H),7.87(d,
+
J= 4.9Hz,1H),6.78(d,J=5.0Hz,1H),4.94(q,J=9.1Hz,2H),4.84(s, 2H);MS(ESI)m/z 
+
270(M+NH4) 。
[1230] 实施例210E:2‑(4‑氯‑3‑氟苯氧基)‑N‑[3‑(2‑{[3‑氧代‑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231]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4mL小瓶填充有实施例210D的产物 (43.2mg,0.17mmol)。将小瓶用隔片螺帽密封,并且将内容物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通过注射器引入二氯甲烷
(1.0mL),并且在通过注射器添加草酰氯(0.027mL,0.31mmol),接着添加一滴N,N‑二甲基甲
酰胺(~0.05mL)时,将所得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
分钟,然后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将残余物用实施例112A的产物(50mg,0.16mmol)处理,
并且将小瓶再密封。将内容物再次放置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并且通过注射器添加二氯甲烷
(3mL)。将此悬浮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同时逐滴添加三乙胺 (0.065mL,0.47mmol)。当添加
完成时,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25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
在稀释的柠檬酸水溶液(10mL)和乙酸乙酯(10mL)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
液(10mL)洗涤、然后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粗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
1
(SiO2,100%CH2Cl2至在CH2Cl2中的3%CH3OH)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CDCl3) δppm 7.77(d,J=4.8Hz,1H),7.45(s,1H),7.33(t,J=8.6Hz,1H),6.85 (s,1H),
6.76(dd,J=10.3,2.9Hz,1H),6.68(ddd,J=8.9,2.9,1.3Hz, 1H),6.48(d,J=4.9Hz,1H),
+ +
4.81(q,J=8.3Hz,2H),4.44(s,2H),4.40 (s,2H),2.52(s,6H);MS(ESI)m/z 519(M+H) 。
[1232] 实施例211:2‑(4‑氯‑3‑氟苯氧基)‑N‑[3‑(2‑{[6‑氧代‑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0)
[1233] 实施例211A:{[6‑氧代‑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1234] 将实施例210B的产物如实施例210C所述处理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CDCl3)δppm 7.70(d,J=2.9Hz,1H),6.03(d,J =2.9Hz,1H),4.72(q,J=8.4Hz,2H),4.49
+ +
(s,2H),1.51(s,9H);MS (ESI)m/z 309(M+H) 。
[1235] 实施例211B:{[6‑氧代‑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酸
[1236] 将实施例211A的产物如实施例210D所述处理以得到标题化合物(415mg,1
1.65mmol,93%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3.33(s,1H),7.96(d,J=2.8Hz,
+ +
1H),6.37(d,J=2.8Hz,1H),4.89 (q,J=9.1Hz,2H),4.84(s,2H);MS(ESI)m/z 270(M+NH4) 。
[1237] 实施例211C:2‑(4‑氯‑3‑氟苯氧基)‑N‑[3‑(2‑{[6‑氧代‑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238] 将实施例211B的产物如实施例210E所述处理以得到标题化合物(48.5mg,1
0.093mmol,60%产率)。H NMR(400MHz,CDCl3)δppm 7.72(d,J=2.9Hz,1H),7.33(t,J=
8.6Hz,1H),6.87(s,1H),6.76(dd,J =10.2,2.9Hz,1H),6.69(s,1H),6.68(ddd,J=10.2,
2.9,1.3Hz,1H), 6.17(d,J=2.9Hz,1H),4.73(q,J=8.4Hz,2H),4.42(s,2H),4.41(s, 
+ +
2H),2.54(s,6H);MS(ESI)m/z 519(M+H) 。
[1239] 实施例212:2‑(4‑氯‑3‑氟苯氧基)‑N‑(4‑{2‑[(6‑环丙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1)
[1240]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7所述的方法制备,用6‑环丙基吡啶‑3‑ 醇替换5‑(三氟1
甲基)吡啶‑3‑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27(s,1H),8.19(d,J=2.9Hz,1H),7.62
(dd,J=8.9,2.9Hz,1H),7.51 (s,1H),7.46–7.30(m,3H),6.95(dd,J=11.4,2.9Hz,1H),
6.76(ddd,J =9.0,2.9,1.2Hz,1H),4.52(s,2H),4.37(s,2H),4.03(dd,J=9.5,3.1 Hz,
1H),2.28–2.06(m,2H),1.96(ddt,J=17.8,10.6,5.6Hz,1H),1.88 (s,2H),1.88–1.73(m,
+
2H),1.77–1.66(m,4H),1.04(dt,J=8.4,3.3Hz, 2H),0.94–0.85(m,2H);MS(ESI)m/z 
+
518.2(M+H) 。
[1241] 实施例213: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3‑(4‑氯苯基)‑2‑氧代丙酰胺(化合物312)
[1242]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CDCl3) δppm 7.37–7.28(m,4H),7.17(d,J=8.4Hz,2H),6.86(s,1H),6.76 (dd,J=10.3,2.9Hz,1H),6.68(ddd,J=
+ +
8.9,2.9,1.3Hz,1H),4.40(s, 2H),4.16(s,2H),2.52(s,6H);MS(ESI)m/z 465(M+H) 。
[1243] 实施例214: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3)
[1244] 实施例214A:4‑{[(4‑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乙酯
[1245]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D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甲氧基苄胺替换苄胺。1H NMR(400MHz,DMSO‑d6)δppm 9.67(s,2H),7.56– 7.47(m,2H),6.98–6.90(m,2H),4.13–3.96(m,
4H),3.73(s,3H),2.87 (s,2H),2.16–1.93(m,8H),1.15(t,J=7.1Hz,3H)。
[1246] 实施例214B:4‑{[(4‑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 辛烷‑1‑羧酸
[124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G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14A替换 198F。1H NMR(400MHz,DMSO‑d6)δppm 9.65(s,1H),7.53–7.46(m, 2H),6.98–6.90(m,2H),4.00(s,2H),2.82(s,
+ +
2H),2.13–1.94(m,8H); MS(ESI)m/z 303.8(M+H) 。
[1248] 实施例214C:1‑氨基‑4‑{[(4‑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双环[2.2.2] 辛烷‑2‑酮
[124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H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14B替换 198G。1H NMR(400MHz,DMSO‑d6)δppm 9.25(s,2H),8.55–8.50 (m,3H),7.44–7.35(m,2H),7.02–6.93(m,2H),4.05
(s,1H),3.73(s, 2H),2.94(s,2H),2.19–2.03(m,6H),1.91(t,J=10.2Hz,2H)。
[1250] 实施例214D:2‑(4‑氯‑3‑氟苯氧基)‑N‑(4‑{[(4‑甲氧基苯基)甲基] 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25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F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14C替换 198E。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64(s,1H),7.46(t,J=8.9 Hz,1H),7.24–7.16(m,2H),7.05(dd,J=11.4,
2.8Hz,1H),6.86–6.78 (m,3H),4.52(s,2H),3.68(s,3H),3.55(s,2H),2.43(s,2H),2.43–
+ +
2.32 (m,2H),1.82–1.65(m,4H);MS(ESI)m/z 460.9(M+H) 。
[1252] 实施例214E:N‑(4‑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253] 将实施例214D(1.24g,2.69mmol)、硝酸铈铵(6.64g,12.11mmol) 和2,2,2‑三氟乙酸(15.0mL,195mmol)在水(15.0mL)和乙腈(2.0mL) 中的混合物在0℃下搅拌1小时,并且然
后升温至室温并再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洗涤。将水相在氢氧化
铵与乙酸乙酯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
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80%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
1
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1.14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 DMSO‑d6)δppm 8.24(s,3H),7.76(s,1H),7.45(t,J=8.9Hz,1H),7.03 (dd,J=
11.3,2.9Hz,1H),6.81(ddd,J=9.0,2.9,1.2Hz,1H),4.54(s, 2H),2.65(s,2H),2.35(dd,J
+ +
=13.4,9.8Hz,2H),2.04–1.78(m,6H); MS(ESI)m/z 341.2(M+H) 。
[1254] 实施例214F:N‑(4‑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盐
[1255]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I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14E替换 198H。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91(s,3H),7.48(t,J=8.9 Hz,1H),7.38(s,1H),7.05(dd,J=11.4,
2.9Hz,1H),6.87–6.74(m,1H), 4.48(s,2H),4.14(dd,J=9.7,2.6Hz,1H),2.21–1.52(m,
+ +
10H);MS (ESI)m/z 343.1(M+H) 。
[1256] 实施例214G: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257] 向实施例214F(0.055g,0.121mmol)、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酸(0.031g,0.139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053 mL,0.302mmol)在N,N‑二甲基甲
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添加 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
异脲六氟磷酸盐 (V)(0.069g,0.181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挥发物去
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 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36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
1
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39(d,J=2.8Hz,1H),7.82(d,J =8.8Hz,1H),7.61
(s,1H),7.51–7.40(m,2H),7.22(s,1H),7.02(dd,J =11.4,2.9Hz,1H),6.79(ddd,J=8.9,
2.8,1.2Hz,1H),5.04(s,1H), 4.58(s,2H),4.43(s,2H),4.01(d,J=9.0Hz,1H),2.24(ddd,
J=12.1, 9.3,2.1Hz,1H),2.03(ddd,J=12.4,10.6,4.6Hz,1H),1.91–1.69(m, 8H);MS
+ +
(ESI)m/z 546.1(M+H) 。
[1258] 实施例215: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4‑甲氧基苯基) 甲基]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4)
[1259] 将实施例214D(0.042g,0.091mmol)和硼氢化钠(0.017g,0.456 mmol)在甲醇/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的混合物搅拌1小时。将挥发物去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
氟乙酸/水中的10%‑8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mm)上在25mL/
1
分钟下)纯化以得到39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63(s,2H),7.50–7.32(m,4H),7.07 6.92(m, 3H),6.80(ddd,J=9.0,2.9,1.2Hz,1H),
5.32(d,J=4.3Hz,1H),4.45(s, 2H),4.20–4.11(m,1H),3.95(brs,2H),3.73(s,3H),2.30–
+ +
1.64(m, 10H);MS(ESI)m/z 463.0(M+H) 。
[1260] 实施例216:(2R)‑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2‑(4‑氯苯基)‑2‑羟基乙酰胺(化合物315)
[1261]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CDCl3) δppm 7.34(s,4H),7.30(t,J=8.5Hz,1H),6.87(s,1H),6.84(s,1H), 6.74(dd,J=10.2,2.9Hz,1H),6.65
(ddd,J=8.9,2.9,1.3Hz,1H),4.98 (d,J=3.6Hz,1H),4.35(s,2H),3.74(t,J=3.4Hz,
+ +
1H),2.44(s,6H); MS(ESI)m/z 453(M+H) 。
[1262] 实施例217:2‑(4‑氯‑3‑氟苯氧基)‑N‑[3‑氧代‑4‑(2‑{[3‑氧代 ‑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6)
[1263] 将实施例198H(0.090g,0.239mmol)、实施例210D(0.066g, 0.262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p]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
(HATU,0.109g,0.286mmol) 和三乙胺(0.133mL,0.954mmol)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混合物
搅拌 1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处理并用EtOAc 萃取(2×)。将合
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100%
TM
乙酸乙酯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10g,
1
0.17mmol, 74%产率)。H NMR(500MHz,DMSO‑d6)δppm 7.95–7.85(m,2H), 7.82(s,1H),
7.47(t,J=8.9Hz,1H),7.02(dd,J=11.4,2.9Hz,1H),6.80 (ddd,J=9.1,2.9,1.2Hz,1H),
6.73(d,J=5.0Hz,1H),4.93(q,J=9.0 Hz,2H),4.64(s,2H),4.47(s,2H),2.85(s,2H),
+
2.47–2.35(m,2H), 2.13–1.92(m,4H),1.83(dt,J=13.5,6.8Hz,2H);MS(ESI)m/z 575.0 
+
(M+H) 。
[1264] 实施例218:2‑(4‑氯‑3‑氟苯氧基)‑N‑[3‑氧代‑4‑(2‑{[6‑氧代 ‑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17)
[1265] 反应在实施例217中描述,用实施例211B替换实施例210D,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H NMR(500MHz,DMSO‑d6)δppm 7.95–7.87(m, 2H),7.82(s,1H),7.47(t,J=8.9Hz,1H),7.02
(dd,J=11.4,2.8Hz,1H), 6.80(ddd,J=9.0,2.9,1.2Hz,1H),6.28(d,J=2.8Hz,1H),4.85
(q,J= 9.1Hz,2H),4.65(s,2H),4.47(s,2H),2.83(d,J=1.4Hz,2H),2.37– 2.22(m,2H),
+ +
2.11–1.94(m,4H),1.90(dd,J=11.7,4.3Hz,2H);MS (ESI)m/z 575.4(M+H) 。
[1266] 实施例219:2‑(4‑氯‑3‑氟苯氧基)‑N‑[(3R)‑3‑羟基‑4‑(2‑{[2‑(三氟甲基)吡啶‑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18)
[1267] 通过实施例209的手性制备型HPLC分离标题化合物作为从柱洗脱的第一峰。在19分钟内梯度为25%‑36%B,然后递进至50%B并保持在50%B下5分钟(20mL/分钟流速)。流
动相B是HPLC级乙醇,并且流动相A是HPLC级庚烷,添加0.2%二乙胺。色谱法使用Daicel 
1
IC柱,21×250mm柱(5μm颗粒)。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53(d,J=
5.7Hz,1H),7.50–7.39(m,2H),7.38(s, 2H),7.19(dd,J=5.8,2.5Hz,1H),6.98(dd,J=
11.4,2.8Hz,1H),6.81– 6.73(m,1H),4.64(s,2H),4.39(s,2H),4.05(dd,J=9.5,3.0Hz,
1H), 2.23(dd,J=13.4,9.5Hz,1H),2.07–1.86(m,4H),1.75(tdd,J=11.6, 7.3,2.9Hz,
+ +
5H);MS(ESI)m/z 546.1(M+H) 。X射线晶体学确认指定的立体化学。
[1268] 实施例220: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2‑{[2‑(三氟甲基)吡啶‑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19)
[1269] 使用实施例219中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209的手性制备型 HPLC分离标题化合物1
作为从柱洗脱的第二峰。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53(d,J=5.7Hz,1H),7.50–7.35
(m,4H),7.19(dd, J=5.8,2.5Hz,1H),6.98(dd,J=11.4,2.8Hz,1H),6.77(dd,J=9.1,2.6 
Hz,1H),4.64(s,2H),4.39(s,2H),4.05(dd,J=9.6,3.0Hz,1H),2.22 (dd,J=13.2,9.5Hz,
+ +
1H),2.01–1.66(m,9H);MS(ESI)m/z 546.1 (M+H) 。
[1270] 实施例221:2‑(4‑氯‑3‑氟苯氧基)‑N‑(4‑{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0)
[1271] 将4mL小瓶填充有搅拌棒、实施例198I(47.74mg,0.13mmol) 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500μL溶液、具有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25.2mg,0.14mmol)在1000μL的N,N‑二甲
基乙酰胺中的溶液的 395.7μL的0.35mmol预称重小瓶、2‑(3H‑[1,2,3]三唑并[4,5‑b]吡
啶‑3‑ 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57.4mg,0.15mmol)在N,N‑二甲基乙酰胺
中的500μL溶液和三乙胺(53.01μL,0.38mmol)。将其封盖并放置以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
完成之后,将混合物浓缩至干燥,并且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 C8
TM
(2)5μm  AXIA 柱(50mm×30mm)纯化。在40mL/分钟的流速下使用乙腈(A) 和在H2O中
的0.1%CF3CO2H(B)的梯度(0‑0.5分钟5%A,0.5‑6.5分钟线性梯度5%‑100%A,6.5‑8.5分
钟100%A,8.5‑9.0分钟线性梯度 100%‑5%A,9.0‑10.0分钟5%A)。检测方法是在正APCI
1
电离条件.) 下的二极管阵列(DAD)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7(td,J=8.9,1.1Hz,1H),7.43–7.32(m,3H),7.36 –7.26(m,1H),7.00(dd,J=11.4,
2.9Hz,1H),6.81(ddd,J=9.0,3.0, 1.3Hz,1H),4.43(d,J=6.5Hz,2H),4.06(dd,J=8.6,
1.9Hz,1H),3.50 –3.34(m,2H),3.10(d,J=5.9Hz,6H),2.26(ddd,J=12.4,9.2,2.6Hz, 
+ +
1H),2.01–1.71(m,9H);MS(ESI)m/z 504.1(M+H) 。
[1272] 实施例222: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3‑(三氟甲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1)
[1273]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三氟甲基) 苯基)乙酸替换1
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64–7.51(m,4H),7.47(t,J
=8.9Hz,1H),7.00(dd, J=11.4,2.8Hz,1H),6.81(ddd,J=9.0,2.9,1.2Hz,1H),4.42(s,
2H), 4.13–4.05(m,1H),3.52(d,J=4.0Hz,2H),2.26(ddd,J=13.2,9.3,2.7 Hz,1H),
+
2.04–1.87(m,3H),1.88–1.74(m,2H),1.74(s,3H),1.76– 1.64(m,3H);MS(ESI)m/z 529.1
+
(M+H) 。
[1274] 实施例223: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4‑(三氟甲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2)
[1275]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三氟甲基) 苯基)乙酸替换1
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69–7.54(m,2H),7.52–7.41
(m,3H),7.00(dd,J= 11.4,2.9Hz,1H),6.81(ddd,J=9.0,2.9,1.2Hz,1H),4.42(s,2H),
4.09 (d,J=8.4Hz,1H),3.55–3.41(m,2H),2.26(ddd,J=12.6,9.2,2.6Hz, 1H),2.08–
+
1.89(m,2H),1.94–1.81(m,1H),1.84–1.76(m,1H),1.80 –1.64(m,5H);MS(ESI)m/z 529.1
+
(M+H) 。
[1276] 实施例224:2‑(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N‑{4‑[2‑(4‑氯 ‑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23)
[127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苯并[d][1,3] 间二氧杂环戊1
烯‑5‑基)乙酸替换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7(t,J
=8.9Hz,1H),7.00(dd,J=11.4, 2.9Hz,1H),6.85–6.77(m,3H),6.70(dd,J=7.9,1.8Hz,
1H),5.96(s, 2H),4.42(s,2H),4.07–4.00(m,1H),3.37–3.21(m,2H),2.26(ddd,J =13.2,
+ +
9.1,2.5Hz,1H),2.03–1.88(m,2H),1.87–1.70(m,7H);MS (ESI)m/z 505.1(M+H) 。
[1278] 实施例225: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吡啶‑3‑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4)
[127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吡啶‑3‑基) 乙酸替换2‑(4‑1
(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8–8.66(m,2H),8.39(dt,J=
8.1,1.7Hz,1H),8.01–7.91(m, 1H),7.47(td,J=8.9,1.4Hz,1H),7.04–6.96(m,1H),6.81
(ddd,J=9.0, 2.9,1.2Hz,1H),4.43(d,J=7.0Hz,2H),4.15(d,J=8.4Hz,1H),3.70 (s,
2H),2.27(ddd,J=12.8,9.4,2.8Hz,1H),2.04(d,J=16.5Hz,1H), 2.01–1.76(m,6H),1.71
+ +
(ddt,J=15.4,12.0,6.1Hz,2H);MS(ESI)m/z 462.1(M+H) 。
[1280] 实施例226: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4‑(甲磺酰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5)
[128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甲磺酰基) 苯基)乙酸替换1
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89–7.78(m,2H),7.59–7.42
(m,3H),7.00(dd,J= 11.4,2.9Hz,1H),6.81(ddd,J=8.9,2.9,1.2Hz,1H),4.42(s,2H),
4.10 (dt,J=9.0,2.2Hz,1H),3.57–3.48(m,2H),3.18(s,3H),2.26(ddd,J= 13.1,9.3,
+ +
2.6Hz,1H),2.04–1.78(m,4H),1.81–1.64(m,5H);MS (ESI)m/z 539.1(M+H) 。
[1282] 实施例227: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4‑(三氟甲氧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6)
[1283]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三氟甲氧基)苯基)乙酸替1
换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7(t,J=8.9Hz,1H),
7.40–7.33(m,2H),7.37– 7.24(m,2H),7.00(dd,J=11.4,2.9Hz,1H),6.81(ddd,J=9.0,
2.9,1.2 Hz,1H),4.42(s,2H),4.08(dt,J=8.8,2.1Hz,1H),3.51–3.38(m,2H), 2.26(ddd,
J=13.1,9.2,2.7Hz,1H),2.08–1.89(m,2H),1.93–1.73(m, 2H),1.76–1.64(m,5H);MS(ESI
+ +
)m/z 545.1(M+H) 。
[1284] 实施例228: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3‑(三氟甲氧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7)
[1285]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三氟甲氧基)苯基)乙酸替1
换2‑(4‑(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58(d,J=12.2Hz,1H),
7.52–7.38(m,2H),7.31–7.17(m,3H),7.00(dd,J=11.4,2.8Hz,1H),6.81(ddd,J=9.0,
2.9,1.2 Hz,1H),4.42(s,2H),4.08(d,J=8.7Hz,1H),3.54–3.40(m,2H),2.26 (ddd,J=
+ +
12.4,9.2,2.7Hz,1H),2.06–1.66(m,9H);MS(ESI)m/z 545.1(M+H) 。
[1286] 实施例229: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吡啶‑4‑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8)
[128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21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吡啶‑4‑基) 乙酸替换2‑(4‑1
(二甲氨基)苯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6(d,J=6.0Hz,2H),7.92–7.85
(m,2H),7.47(t,J=8.9Hz, 1H),7.00(dd,J=11.4,2.9Hz,1H),6.81(ddd,J=8.9,2.9,
1.2Hz,1H), 4.42(s,2H),4.15(d,J=8.7Hz,1H),3.77(s,2H),2.28(ddd,J=12.5, 9.4,
2.7Hz,1H),1.97(q,J=10.9,10.5Hz,2H),1.81(td,J=19.2,16.3, 11.6Hz,5H),1.77–
+ +
1.65(m,2H);MS(ESI)m/z 462.1(M+H) 。
[1288] 实施例230:2‑(4‑氯‑3‑氟苯氧基)‑N‑{4‑[2‑(3,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29)
[128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1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4‑二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1
((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7.39(m,2H),7.31
(dt,J=10.5,9.3Hz,1H), 7.23(s,1H),7.05–6.94(m,2H),6.83–6.66(m,2H),5.06(d,J=
4.4Hz, 1H),4.42(s,2H),4.35(s,2H),4.06(m,1H),2.23(ddd,J=12.4,9.6,2.2 Hz,1H),
+ +
2.08 1.96(m,1H),1.89(d,J=10.9Hz,2H),1.87–1.68(m, 6H);MS(ESI)m/z 5131(M+H) 。
[1290] 实施例231:2‑(4‑氯‑3‑氟苯氧基)‑N‑{4‑[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0)
[129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1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氟苯氧基) 乙酸替换2‑((6‑1
(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9–7.36(m,2H),7.23
(s,1H),7.14–6.97(m,3H), 6.93–6.85(m,2H),6.79(ddd,J=9.0,2.9,1.2Hz,1H),5.04(d,
J=4.4 Hz,1H),4.43(s,2H),4.32(s,2H),4.10–3.95(m,1H),2.24(ddd,J= 12.1,9.4,
+ +
2.2Hz,1H),2.09–1.97(m,1H),1.93–1.69(m,8H);MS (ESI)m/z 495.0(M+H) 。
[1292] 实施例232:2‑(4‑氯‑3‑氟苯氧基)‑N‑(4‑{[2‑(4‑氟苯氧基)乙基]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1)
[1293] 向实施例198I(0.05g,0.146mmol)和2‑(4‑氟苯氧基)乙醛(0.027 g,0.175mmol)在缓冲液(1.5mL,pH=4))中的混合物添加氰基硼氢化钠(0.014g,0.219mmol),并且将混合
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溶剂在高真空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
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 mm)上在25mL/
1
分钟下)纯化以得到37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δppm 
8.45(m,2H),7.68(s,1H), 7.46(t,J=8.9Hz,1H),7.14(t,J=8.8Hz,2H),7.03–6.93(m,
3H), 6.79(dd,J=9.0,2.7Hz,1H),5.74(s,1H),4.44(s,2H),4.16(s,1H), 4.08–4.02(m,
1H),3.26(tt,J=8.7,5.0Hz,2H),2.34(td,J=9.8,4.8 Hz,1H),2.12–1.94(m,2H),1.89–
+ +
1.78(m,5H),1.80–1.66(m,2H); MS(ESI)m/z 481.2(M+H) 。
[1294] 实施例233:2‑(4‑氯‑3‑氟苯氧基)‑N‑[3‑(2‑{[6‑(五氟‑λ6‑硫烷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2)
[1295] 实施例233A:[6‑(五氟‑λ6‑硫烷基)吡啶‑3‑基]硼酸
[1296] 在‑78℃下在N2下向在全氟烷氧基(PFA)管中的5‑溴‑2‑(五氟‑λ6‑ 硫烷基)吡啶(500mg,1.67mmol)和硼酸三异丙基酯(157mg,8.36 mmol)在四氢呋喃(20mL)中的搅拌溶液
逐滴添加25M的正丁基锂 (1.0mL,2.51mmol)。将混合物在‑78℃下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在 
‑78℃下用饱和NH4Cl水溶液淬灭。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
(100mL)洗涤、经无水Na2SO4干燥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处理,并且通过过滤
采集将所得的固体。将滤饼在高真空下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272mg,1.09mmol,65%产
+ +
率)。MS(ESI)m/z 250(M+H) 。
[1297] 实施例233B:6‑(五氟‑λ6‑硫烷基)吡啶‑3‑醇
[1298] 在20℃下向实施例233A(1.2g,4.58mmol)和三乙胺(6.38mL, 45.8mmol)在乙醇(100mL)和水(10mL,555mmol)中的搅拌溶液添加二乙酸亚碘酰苯(7.37g,22.89mmol),并且
使混合物在20℃下搅拌 12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水(250mL)稀释并用
二氯甲烷(3×10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使用25%至55%
乙腈/0.09%三氟乙酸水溶液的梯度在20分钟内在80mL/分钟的流速下通过在
C18柱(500×50 mm,10μm粒度)上执行的制备型HPLC纯化。将所需
的HPLC级分用二氯甲烷(3×100mL)萃取,并且将合并的有机层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标题化
+ +
合物(820mg,3.7mmol,80%产率)。MS(ESI)m/z 222 (M+H) 。
[1299] 实施例233C:2‑(4‑氯‑3‑氟苯氧基)‑N‑[3‑(2‑{[6‑(五氟‑λ6‑硫烷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300] 将实施例28A的产物(80.0mg,0.221mmol)、实施例233B(73.5 mg,0.332mmol)、KI(1.84mg,0.011mmol)和碳酸钾(61.2mg,0.44 mmol)在丙酮(3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 140℃下加热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
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59.6mg,
1
0.11mmol,49%产率)。H NMR(500MHz,DMSO‑d6)δppm 8.80(s,1H),8.70(s,1H),8.29(d,J=
3.0Hz,1H),7.97(d,J=9.1 Hz,1H),7.63(dd,J=9.2,2.9Hz,1H),7.47(t,J=8.9Hz,1H),
7.05(dd, J=11.3,2.8Hz,1H),6.83(ddd,J=9.0,2.9,1.2Hz,1H),4.68(s,2H), 4.46(s,
+ +
2H),2.25(s,6H);MS(ESI)m/z 546.0(M+H) 。
[1301] 实施例234: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3‑氧代 ‑2‑(2,2,2‑三氟乙基)‑2,3‑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3)
[1302] 向实施例217(88.0mg,0.153mmol)在CH2Cl2(1.5mL)和甲醇(1.5 mL)中的溶液添加硼氢化钠(6.95mg,0.184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5小时。将溶液用盐水和饱和NaHCO3水
溶液处理并用CH2Cl2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级分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反相 
1
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54.5mg, 0.094mmol,62%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7.87(d, J=4.9Hz,1H),7.57–7.42(m,2H),7.39(s,1H),7.02
(dd,J=11.4,2.8 Hz,1H),6.81(ddd,J=8.9,2.9,1.2Hz,1H),6.71(d,J=5.0Hz,1H), 
4.94(q,J=9.1Hz,2H),4.56(s,2H),4.43(s,2H),4.08(dd,J=9.6,3.0 Hz,1H),2.33–2.18
+ +
(m,1H)。2.05–1.69(m,10H);MS(ESI)m/z 577.0 (M+H) 。
[1303] 实施例235: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4‑(2‑{[6‑氧代 ‑1‑(2,2,2‑三氟乙基)‑1,6‑二氢哒嗪‑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4)
[1304] 反应在实施例234中描述,用实施例218替换实施例217,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93(d,J=2.8 Hz,1H),7.54–7.44(m,3H),7.41(s,1H),7.02
(dd,J=11.4,2.9Hz,1H), 6.81(ddd,J=9.0,2.9,1.2Hz,1H),6.29(d,J=2.8Hz,1H),4.87
(q,J= 9.1Hz,2H),4.56(s,2H),4.43(s,2H),4.11(dd,J=9.5,2.9Hz,1H), 2.26(ddd,J=
+ +
12.4,9.5,2.3Hz,1H),2.04–1.68(m,10H);MS(ESI) m/z 577.1(M+H) 。
[1305] 实施例236:2‑(4‑氯‑3‑氟苯氧基)‑N‑(4‑{[2‑(3,4‑二氯苯氧基)乙基] 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5)
[1306]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3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醛替换2‑1
(4‑氟苯氧基)乙醛。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53(s,1H),8.47(s,1H),7.67(s,1H),
7.54(d,J=8.9Hz,1H),7.45 (t,J=8.9Hz,1H),7.24(d,J=2.9Hz,1H),6.98(dq,J=8.9,
3.0Hz,2H), 6.77(ddd,J=9.0,2.9,1.2Hz,1H),5.73(d,J=4.7Hz,1H),4.42(s,2H), 4.21
(t,J=5.1Hz,2H),4.03(d,J=9.3Hz,1H),3.24(m,2H),2.33(ddd, J=13.0,9.6,2.9Hz,
+ +
1H),2.11–1.91(m,2H),1.89–1.73(m,6H),1.77 –1.63(m,1H);MS(ESI)m/z 531.2(M+H) 。
[1307] 实施例237:2‑(4‑氯‑3‑氟苯氧基)‑N‑(4‑{[2‑(4‑氯苯氧基)乙基]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6)
[1308]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3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氯苯氧基) 乙醛替换2‑(4‑1
氟苯氧基)乙醛。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2–8.47(m,2H),7.70(s,1H),7.48(t,J=
8.9Hz,1H),7.38(d,J=6.7 Hz,1H),7.39–7.25(m,1H),7.07–6.89(m,3H),6.81(dt,J=
8.9,2.0 Hz,1H),5.76(s,1H),4.46(s,2H),4.20(t,J=5.2Hz,2H),4.07(d,J= 8.9Hz,
1H),3.32–3.25(m,2H),2.36(ddd,J=12.8,9.4,2.8Hz,1H), 2.09(td,J=11.7,9.9,
5.0Hz,1H),2.06–1.94(m,1H),1.95–1.83(m, 4H),1.81(dd,J=14.5,6.2Hz,2H),1.80–
+ +
1.67(m,1H);MS(ESI)m/z 597.2(M+H) 。
[1309] 实施例238:2‑(4‑氯‑3‑氟苯氧基)‑N‑(4‑{[2‑(3,4‑二氯苯氧基)乙基] 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7)
[1310]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3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14F的产物替换实施例1
198I的产物,并且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醛替换 2‑(4‑氟苯氧基)乙醛。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9(t,J= 6.1Hz,2H),7.58(d,J=8.9Hz,1H),7.55–7.40(m,2H),7.31–
7.20(m, 1H),7.04(ddd,J=11.9,10.2,2.9Hz,2H),6.83(dt,J=9.0,2.0Hz,1H), 5.36(s,
1H),4.49(s,2H),4.20(dt,J=22.4,3.8Hz,3H),3.28(t,J=6.0 Hz,2H),2.27(ddd,J=
12.3,9.3,2.4Hz,1H),2.14–2.00(m,1H),1.99 (td,J=8.7,3.0Hz,1H),1.85(dq,J=15.2,
+
9.2,7.2Hz,4H),1.82–1.70 (m,1H),1.65(dt,J=12.9,3.0Hz,1H);MS(ESI)m/z 531.2(M+
+
H) 。
[1311] 实施例239: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3‑甲基‑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38)
[1312] 实施例239A:{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2‑甲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313] 向在‑78℃下的实施例173H的产物(300.0mg,0.680mmol)在四氢呋喃(15mL)中的溶液添加在二乙醚(2.3mL)中的1.5M甲基锂溴化锂络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在‑78℃下搅拌1
小时并且然后用盐水淬灭。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
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25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乙酯(1:1)洗脱的
TM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23g,0.50mmol,75%产率)。MS
+ +
(ESI)m/z 455.0(M+H) 。
[1314] 实施例239B:N‑(4‑氨基‑3‑羟基‑3‑甲基双环[2.2.2]辛烷‑1‑ 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
[1315] 将实施例239A的产物(0.225g,0.49mmol)和三氟乙酸(0.379 mL,4.92mmol)在CH2Cl2(5mL)中的混合物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溶解在甲醇
(2mL)中。将溶液用在醚中的2M HCl(2mL)处理,并且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将溶液在减压下
+ +
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161g,0.41mmol,83%产率)。MS (ESI)m/z 357.1(M+H) 。
[1316] 实施例239C 2‑(4‑氯‑3‑氟苯氧基)‑N‑[3‑羟基‑3‑甲基‑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317] 将实施例239B的产物(78.0mg,0.20mmol)、实施例301B(48.2 mg,0.22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
化物(HATU,90mg,0.24mmol) 和三乙胺(0.11mL,0.79mmol)在四氢呋喃(3mL)中的混合物搅
拌2 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
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
1
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46.4mg,0.083mmol,42%产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4(d,J=2.9Hz,1H),7.87(d,J=8.7Hz,1H),7.65 –7.41(m,4H),7.02
(dd,J=11.4,2.9Hz,1H),6.80(ddd,J=9.0,2.9, 1.2Hz,1H),5.53(s,brd,1H),4.76(s,
2H),4.43(s,2H),2.23(tt,J=11.5, 3.1Hz,1H),2.04(dddt,J=13.6,11.2,5.9,2.6Hz,
+
2H),1.97–1.69(m, 6H),1.62(td,J=11.5,6.0Hz,1H),1.10(s,3H);MS(ESI)m/z 557.9 
+
(M+H) 。
[1318] 实施例240:N,N'‑(2‑羟基‑2‑甲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 [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39)
[1319] 反应在实施例239C中描述,用2‑(4‑氯‑3‑氟苯氧基)乙酸替换实施例301B,以得到1
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8–7.41(m,6H),7.03(td,J=11.7,2.8Hz,
2H),6.81(dddd,J=9.0, 7.9,2.8,1.2Hz,2H),5.57(s,1H),4.58(s,2H),4.43(s,2H),2.21
(dd,J= 13.2,9.9Hz,1H),2.15–1.97(m,2H),1.97–1.69(m,6H),1.62(td,J= 11.5,
+ +
5.8Hz,1H),1.09(s,3H);MS(ESI)m/z 540.9(M+H) 。
[1320] 实施例241: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2‑[4‑(三氟甲氧基) 苯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40)
[132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1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三氟甲氧基)苯基)乙酸替1
换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68(s,1H),
7.48(t,J=8.9Hz,1H),7.38– 7.29(m,2H),7.31–7.22(m,3H),7.05(dd,J=11.4,2.9Hz,
1H),6.82 (ddd,J=9.0,2.9,1.2Hz,1H),4.46(s,2H),4.06–3.97(m,1H),2.24 (ddd,J=
12.4,9.5,2.4Hz,1H),2.05(ddd,J=12.3,10.3,5.1Hz,1H), 1.94–1.83(m,2H),1.87–1.68
+ +
(m,6H);MS(ESI)m/z 545.0(M+H) 。
[1322] 实施例242:2‑(4‑氯‑3‑氟苯氧基)‑N‑(3‑{2‑[4‑(三氟甲基)苯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41)
[1323] 将实施例112A的产物(70.0mg,0.22mmol)、2‑(4‑(三氟甲基)苯基)乙酸(48.9mg,0.24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 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
氟磷酸盐N‑氧化物(HATU,99mg, 0.262mmol)和三乙胺(0.122mL,0.872mmol)在四氢呋喃
(2mL)中的混合物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
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
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57.6mg,0.122mmol,56%产率)。
1
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1(s,1H),8.67(s,1H),7.62(d,J=7.9 Hz,2H),7.53–
7.35(m,3H),7.03(dd,J=11.4,2.8Hz,1H),6.81(ddd,J =9.0,2.9,1.2Hz,1H),4.43(s,
+ +
2H),3.45(s,2H),2.18(s,6H);MS(ESI) m/z 471.0(M+H) 。
[1324] 实施例243:2‑(4‑氯‑3‑氟苯氧基)‑N‑(3‑{2‑[6‑(三氟甲基)吡啶‑3‑ 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42)
[1325]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2‑(6‑(三氟甲基)吡啶‑3‑基)乙酸替换2‑(4‑(三氟甲1
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8(s,1H),8.67(s,
1H),8.57(d,J=2.0Hz,1H),7.94 –7.86(m,1H),7.81(dd,J=8.1,0.9Hz,1H),7.45(t,J=
8.9Hz,1H), 7.02(dd,J=11.4,2.8Hz,1H),6.81(ddd,J=9.0,2.9,1.2Hz,1H),4.43 (s,
+ +
2H),3.53(s,2H),2.19(s,6H);MS(ESI)m/z 472.2(M+H) 。
[1326] 实施例244:2‑(4‑氯‑3‑氟苯氧基)‑N‑(4‑{[(4‑氰基苯基)甲基]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43)
[132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3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氰基苯基) 乙醛替换2‑(4‑1
氟苯氧基)乙醛。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0(s,2H),8.85(d,J=2.0Hz,1H),8.77
(d,J=10.0Hz,1H),8.20(dd, J=8.1,2.0Hz,1H),8.03(d,J=8.1Hz,1H),7.72(s,1H),
7.49(t,J= 8.9Hz,1H),7.03(dd,J=11.4,2.9Hz,1H),6.82(ddd,J=8.9,2.9,1.2 Hz,
1H),5.85(s,1H),4.47(s,2H),4.25(s,2H),4.15(d,J=9.2Hz,1H), 2.40(td,J=10.4,
9.5,5.3Hz,1H),2.13(td,J=11.5,4.5Hz,1H),2.08– 1.97(m,1H),1.92(s,6H),1.76–1.65
+ +
(m,1H);MS(ESI)m/z 458.2 (M+H) 。
[1328] 实施例245: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2‑基甲磺酸酯(化合物344)
[1329] 向实施例198K(0.32g,0.605mmol)在二氯甲烷(4.0mL)中的溶液添加三乙胺(0.169mL,1.209mmol),接着添加甲磺酰氯(0.061mL, 0.786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
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与水一起搅拌30分钟。采集沉淀物并进行空气干
燥以得到186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将含水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并且将有机级
分干燥(MgSO4)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 (21.2×250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120mg的作为白
1
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7.70(d,J=3.9 Hz,2H),7.47(td,J=
8.9,4.0Hz,2H),7.03(dd,J=11.4,2.9Hz,2H), 6.82(ddt,J=8.9,2.7,1.3Hz,2H),5.41–
5.33(m,1H),4.54–4.41(m, 4H),3.11(s,3H),2.19(dt,J=14.6,2.3Hz,1H),2.10–1.97(m,
+ +
1H), 1.98–1.68(m,8H);MS(ESI)m/z 623.8[M+NH4]。
[1330] 实施例246:2‑(4‑氯‑3‑氟苯氧基)‑N‑{4‑[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45)
[133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氟苯氧基) 乙酸替换2‑((6‑1
(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501MHz, DMSO‑d6)δppm 7.49(dd,J=17.3,
8.4Hz,2H),7.21(s,1H),7.18– 7.07(m,2H),7.02(dd,J=11.4,2.9Hz,1H),7.00–6.90(m,
2H),6.81 (ddd,J=9.0,2.9,1.2Hz,1H),5.15(d,J=4.5Hz,1H),4.41(d,J=17.4 Hz,4H),
4.05–3.96(m,1H),2.28(ddd,J=12.5,9.5,2.4Hz,1H),2.14 (td,J=10.0,9.2,5.7Hz,
+ +
1H),1.93(s,1H),1.93–1.73(m,8H);MS (ESI)m/z 495.1(M+H) 。
[1332] 实施例247:(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46)
[1333]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4‑(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酸替换2‑(4‑(三氟1
甲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80(s,1H),8.71(s,
1H),7.73(s,4H),7.54–7.36(m, 2H),7.04(dd,J=11.4,2.8Hz,1H),6.82(ddd,J=9.0,
+
2.9,1.2Hz,1H), 6.63(d,J=15.9Hz,1H),4.45(s,2H),2.26(s,6H);MS(ESI)m/z 483.1 
+
(M+H) 。
[1334] 实施例248:(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4‑甲氧基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47)
[1335]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替换 2‑(4‑(三氟甲1
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9(s,1H),8.59(s,
1H),7.53–7.40(m,3H),7.31(d, J=15.7Hz,1H),7.04(dd,J=11.3,2.9Hz,1H),6.98–6.89
(m,2H), 6.82(ddd,J=9.0,2.9,1.2Hz,1H),6.36(d,J=15.8Hz,1H),4.45(s, 2H),3.75
+ +
(s,3H),2.24(s,6H);MS(ESI)m/z 445.1(M+H) 。
[1336] 实施例249:(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3,4‑二氯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48)
[1337]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3,4‑二氯苯基)丙烯酸替换 2‑(4‑(三氟甲1
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2(d,J=9.4Hz,2H),
7.79(d,J=2.0Hz,1H),7.63 (d,J=8.4Hz,1H),7.55–7.41(m,2H),7.34(d,J=15.8Hz,
1H),7.04 (dd,J=11.4,2.9Hz,1H),6.82(ddd,J=9.0,2.9,1.2Hz,1H),6.56(d,J =
+ +
15.8Hz,1H),4.45(s,2H),2.25(s,6H);MS(ESI)m/z 483.0(M+H) 。
[1338] 实施例250:(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吡啶‑2‑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49)
[1339] 将实施例112A的产物(65.0mg,0.20mmol)、(E)‑3‑(吡啶‑2‑基) 丙烯酸(30.2mg,0.20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 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
氟磷酸盐N‑氧化物(HATU,92mg, 0.24mmol)和三乙胺(0.11mL,0.81mmol)在四氢呋喃(2mL)
中的混合物搅拌5小时。将水(10mL)添加到悬浮液,并且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通过过滤采
集所得的固体、用水(10mL)和醚(10mL)洗涤并进行真空烘箱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1
(68.8mg,0.165mmol,82%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5(s,1H),8.72(s,1H),
8.62– 8.54(m,1H),7.81(td,J=7.7,1.8Hz,1H),7.59–7.36(m,3H),7.34 (ddd,J=7.6,
4.7,1.1Hz,1H),7.06(dd,J=11.3,2.8Hz,1H),6.96(d,J =15.4Hz,1H),6.84(ddd,J=
+ +
9.0,2.9,1.2Hz,1H),4.47(s,2H),2.28(s, 6H);MS(ESI)m/z 416.2(M+H) 。
[1340] 实施例251:(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3‑氯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50)
[1341]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3‑氯苯基)丙烯酸替换2‑(4‑(三氟甲基)苯1
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72(d,J=2.7Hz,2H),7.59
(q,J=1.4Hz,1H),7.54–7.28(m, 5H),7.06(dd,J=11.4,2.9Hz,1H),6.84(ddd,J=8.9,
+
2.9,1.2Hz,1H), 6.57(d,J=15.8Hz,1H),4.47(s,2H),2.27(s,6H);MS(ESI)m/z 449.1 
+
(M+H) 。
[1342] 实施例252:(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6‑(三氟甲基)吡啶‑3‑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51)
[1343]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6‑(三氟甲基)吡啶‑3‑基)丙烯酸替换2‑(4‑1
(三氟甲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98–8.84(m,
2H),8.73(s,1H),8.21(dd,J= 8.2,2.1Hz,1H),7.93(d,J=8.2Hz,1H),7.58–7.37(m,2H),
7.06(dd,J =11.4,2.8Hz,1H),6.84(ddd,J=8.9,2.8,1.2Hz,1H),6.75(d,J=15.9 Hz,
+ +
1H),4.47(s,2H),2.28(s,6H);MS(ESI)m/z 484.1(M+H) 。
[1344] 实施例253:(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吡啶‑3‑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52)
[1345]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E)‑3‑(吡啶‑3‑基)丙烯酸替换 2‑(4‑(三氟甲基)苯1
基)乙酸,以得到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0MHz,DMSO‑d6)δppm 8.86(d,J=
5.6Hz,2H),8.74(s,1H), 8.65(dd,J=5.0,1.5Hz,1H),8.20(dt,J=8.0,1.9Hz,1H),7.65
(dd,J= 8.0,5.0Hz,1H),7.54–7.40(m,2H),7.07(dd,J=11.3,2.8Hz,1H), 6.85(dt,J=
+
8.8,1.8Hz,1H),6.70(d,J=15.9Hz,1H),4.48(s,2H),2.29 (s,6H);MS(ESI)m/z 416.1(M
+
+H) 。
[1346] 实施例254:2‑(4‑氯‑3‑氟苯氧基)‑N‑{(3R)‑4‑[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53)
[1347] 使用实施例198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246的手性制备型SFC 分离标题化合物作1
为从柱洗脱的第一峰。H NMR(501MHz, DMSO‑d6)δppm 7.47(dd,J=17.2,8.4Hz,2H),7.19
(s,1H),7.15– 7.06(m,2H),7.00(dd,J=11.4,2.9Hz,1H),6.97–6.89(m,2H),6.79 (ddd,J
=9.0,2.9,1.2Hz,1H),5.12(d,J=4.2Hz,1H),4.43–4.32(m, 4H),3.98(d,J=9.5Hz,1H),
+
2.25(ddd,J=12.6,9.5,2.8Hz,1H),2.18– 2.06(m,1H),1.91–1.71(m,8H);MS(ESI)m/z 
+
495.2(M+H) 。
[1348] 实施例255:2‑(4‑氯‑3‑氟苯氧基)‑N‑{(3S)‑4‑[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54)
[1349] 使用实施例198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246的手性制备型SFC 分离标题化合物作1
为从柱洗脱的第二峰。H NMR(501MHz, DMSO‑d6)δppm 7.47(dd,J=18.0,9.1Hz,2H),7.19
(s,1H),7.15– 7.04(m,2H),7.00(dd,J=11.4,2.8Hz,1H),6.99–6.89(m,2H),6.79 (ddd,J
=9.0,2.9,1.2Hz,1H),5.13(s,1H),4.43–4.32(m,4H),3.98(dd, J=10.0,3.2Hz,1H),
2.26(ddd,J=12.5,9.4,2.8Hz,1H),2.12(tt,J= 9.1,5.0Hz,1H),1.96–1.75(m,8H);MS
+ +
(ESI)m/z 495.1(M+H) 。
[1350] 实施例256:2‑(4‑氯‑3‑氟苯氧基)‑N‑[4‑(2‑{[5‑(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55)
[1351] 实施例256A:{[5‑(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
[1352]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1A和实施例11B中描述,用5‑(三氟甲基)吡啶‑3‑醇+ +
(Aldrich)替换5‑羟基‑3‑甲基苯并[d]异噁唑,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278(M+H)。
[1353] 实施例256B:2‑(4‑氯‑3‑氟苯氧基)‑N‑[4‑(2‑{[5‑(三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
[135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实施例256A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88C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
1
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1(d,J=2.8Hz,1H),8.58–8.55 
(m,2H),8.48(s,1H),7.73(t,J=2.4Hz,1H),7.49(t,J=8.9Hz,1H), 7.06(dd,J=11.4,
2.9Hz,1H),6.85(ddd,J=8.9,2.9,1.2Hz,1H),4.68 (s,2H),4.48(s,2H),2.10–2.04(m,
+ +
2H),1.84–1.77(m,6H);MS(ESI) m/z 502(M+H) 。
[1355] 实施例257: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2‑[5‑(三氟甲基) 吡啶‑2‑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56)
[1356]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1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5‑(三氟甲基) 吡啶‑2‑基)乙1
酸替换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85(d,J
=2.3Hz,1H),8.14(dd,J=8.3, 2.5Hz,1H),7.78(s,1H),7.57–7.43(m,2H),7.25(s,1H),
7.05(dd,J= 11.4,2.8Hz,1H),6.82(dd,J=9.1,3.0Hz,1H),4.46(s,2H),4.02(dd,J =
9.5,3.1Hz,1H),3.69(s,2H),2.26(ddd,J=12.2,9.5,2.2Hz,1H), 2.06(ddd,J=12.2,
+
10.5,4.8Hz,1H),1.95–1.85(m,2H),1.88–1.80 (m,1H),1.84–1.69(m,6H).;MS(ESI)m/z 
+
530.1(M+H) 。
[1357] 实施例258:N,N'‑(2‑氨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57)
[1358] 实施例258A:N,N'‑(2‑叠氮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359] 将在微波反应器小瓶中的实施例245(0.25g,0.412mmol)和叠氮化钠(0.134g,2.058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2.5mL)中的混合物在微波烘箱( Initiator,
450W)在120℃下加热45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在水与乙酸乙酯之间分
配。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 HPLC(在
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
1
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34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δ
ppm 7.73(s, 1H),7.62(s,1H),7.47(td,J=8.9,5.3Hz,2H),7.02(dd,J=11.4,2.8Hz, 
2H),6.81(dddd,J=8.5,5.5,2.9,1.2Hz,2H),4.66(ddd,J=10.3,3.7, 1.8Hz,1H),4.54–
4.42(m,4H),2.40–2.31(m,1H),1.99–1.59(m, 9H)。
[1360] 实施例258B:N,N'‑(2‑氨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盐
[1361] 将在50mL压力瓶中的实施例258A(32mg,0.058mmol)和 ‑镍2800水浆液(85.1mg,0.652mmol)在四氢呋喃(6mL)中的混合物在50psi的氢气下在环境温度下振荡16
小时。在过滤之后,将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 10%‑
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25 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
1
27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methanol‑d4)δppm 7.64(s,1H),7.60
(s,1H),7.36(td, J=8.7,5.8Hz,2H),6.89(ddd,J=16.3,10.9,2.8Hz,2H),6.79(tq,J= 
8.8,3.0,2.4Hz,2H),4.56–4.41(m,4H),4.33(dd,J=10.7,5.6Hz,1H), 2.58–2.41 1.69
+ +
(m,10H);MS(ESI)m/z 528.1(M+H) 。
[1362] 实施例259:N,N'‑(2‑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58)
[1363] 向实施例258(0.018g,0.028mmol)和吡啶(0.011mL,0.140mmol) 在二氯甲烷(1.0mL)中的溶液添加乙酸酐(7.93μl,0.084mmol),并且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
时。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12mg的作为白色
1
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12(d,J=7.8Hz,1H),7.75(s,1H),
7.54(s,1H),7.45(td,J=8.9,6.9 Hz,2H),7.01(ddd,J=15.7,11.3,2.9Hz,2H),6.80
(ddt,J=24.1,9.0, 1.9Hz,2H),4.44–4.23(m,4H),4.07(s,1H),2.57–2.47(m,1H),2.45 –
+ +
2.27(m,2H),2.02(t,J=12.2Hz,1H),1.85–1.56(m,9H);MS(ESI) m/z 570.2(M+H) 。
[1364] 实施例260:2‑(3,4‑二氟苯氧基)‑N‑[3‑羟基‑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59)
[1365] 实施例260A:N‑(4‑氨基‑3‑氧代双环[2.2.2]辛烷‑1‑基)‑2‑(3,4‑二氟苯氧基)乙酰胺
[1366]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F‑198H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4‑ 二氟苯氧基)乙酸1
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78(s,1H),7.40–7.28
(m,1H),7.08–6.98(m,1H), 6.76(br s,1H),6.76–6.68(m,1H),4.42(s,2H),2.71(s,2H),
+ +
2.04–1.88 (m,4H),1.82–1.68(m,2H),1.58–1.44(m,4H);MS(ESI)m/z 325.0 (M+H) 。
[1367] 实施例260B:2‑(3,4‑二氟苯氧基)‑N‑[3‑羟基‑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368] 将实施例260A(0.1g,0.308mmol)、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酸(0.085g,0.385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135mL, 0.771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3.0mL)中的混合物用 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
异脲六氟磷酸盐 (V)(0.176g,0.463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 16
小时。将挥发物在高真空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 甲醇(1:1,2mL)中并且在
环境温度下用硼氢化钠(0.058g,1.542mmol) 处理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
物通过HPLC(在 C18 5μm柱(25mm×21.2mm)柱上的在0.1%三氟乙酸 /水
中的10%‑95%乙腈的线性梯度,在25mL/分钟的流速下)纯化以得到85mg的作为白色固体
1
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0(d,J=2.8Hz,1H),7.81(d,J=8.7Hz,
1H),7.51 (dd,J=8.7,2.9Hz,1H),7.43(s,1H),7.39–7.25(m,2H),7.00(ddd,J= 12.7,
6.7,3.1Hz,1H),6.71(dq,J=8.6,3.0Hz,1H),4.93(s,1H),4.61(s, 2H),4.36(s,2H),4.05
(dd,J=9.5,3.0Hz,1H),2.23(dd,J=13.1,9.5 Hz,1H),2.03–1.78(m,4H),1.82–1.67(m,
+ +
5H);MS(ESI)m/z 530.2 (M+H) 。
[1369] 实施例261:2‑(1,2‑苯并噁唑‑3‑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0)
[1370]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D2O)δppm 7.84(d,J=7.9Hz,1H),7.75–7.62(m,2H),7.48 (t,J=8.9Hz,1H),7.41(t,J=7.4Hz,1H),7.05
(dd,J=11.3,2.9Hz, 1H),6.86(dd,J=9.0,2.8Hz,1H),4.46(s,2H),3.88(s,2H),2.26(s, 
+
6H);MS(APCI)m/z 444(M+H) 。
[1371] 实施例262:2‑(4‑氯‑3‑氟苯氧基)‑N‑(3‑{2‑[3‑(三氟甲氧基)苯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1)
[1372]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D2O)δppm 7.54–7.40(m,2H),7.32–7.19(m,3H),7.05(dd, J=11.2,2.8Hz,1H),6.86(d,J=11.2Hz,1H),
+
4.46(s,2H),3.44(s,2H), 2.23(s,6H);MS(APCI)m/z 487(M+H) 。
[1373] 实施例263: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4‑[2‑(3,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 乙酰胺(化合物362)
[1374]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60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06B替换2‑((6‑(三氟甲1
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501MHz, DMSO‑d6)δppm 7.45(s,1H),7.38–7.26(m,2H),
7.21(s,1H),7.10(d, J=2.6Hz,1H),7.02(ddd,J=12.7,6.7,3.1Hz,1H),6.73(ddd,J=
8.9, 4.1,2.1Hz,2H),5.09(d,J=4.5Hz,1H),4.39(d,J=16.2Hz,4H),4.02 (dt,J=8.9,
4.0Hz,1H),2.26(ddd,J=12.5,9.4,2.4Hz,1H),2.08(ddd, J=12.3,10.7,4.6Hz,1H),
+ +
1.97–1.75(m,10H);MS(ESI)m/z 541.1 (M+H) 。
[1375] 实施例264:N,N'‑(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3,4‑二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63)
[1376] 实施例264A:N‑(4‑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3,4‑二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
[137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F‑198I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4‑二氟苯氧基)乙酸1
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500MHz, DMSO‑d6)δppm 8.00(s,3H),7.74(s,1H),
7.35(dt,J=10.6,9.3Hz, 1H),7.04(ddd,J=12.7,6.7,3.1Hz,1H),6.75(dtd,J=8.5,
3.3,1.6Hz, 1H),5.62(s,1H),4.43(s,2H),3.85(dt,J=9.3,2.4Hz,1H),2.32(ddd,J =
12.9,9.5,3.0Hz,1H),2.08–1.92(m,2H),1.85(tt,J=13.6,6.9Hz, 5H),1.68(ddt,J=
+ +
11.5,7.2,3.5Hz,1H),1.59(ddt,J=14.4,10.3,2.2Hz, 1H);MS(ESI)m/z 327.3(M+H) 。
[1378] 实施例264B:N,N'‑(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3,4‑二氟苯氧基)乙酰胺]
[137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64A替换实施例198I,并且1
用2‑(3,4‑二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3(s, 1H),7.32(td,J=9.4,7.7Hz,2H),7.19(s,1H),7.02
(tdd,J=12.3,6.7, 3.0Hz,2H),6.73(tt,J=9.2,2.6Hz,2H),5.06(d,J=4.3Hz,1H),4.37 
(d,J=13.3Hz,4H),4.09–3.95(m,1H),2.23(td,J=10.4,9.8,4.8Hz, 1H),2.11–1.99(m,
+
1H),1.93–1.87(m,1H),1.88(s,1H),1.76(tt,J= 9.9,7.0Hz,6H);MS(ESI)m/z 497.1(M+
+
H) 。
[1380] 实施例265:2‑(3,4‑二氟苯氧基)‑N‑{4‑[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4)
[138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6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4‑氟苯氧基) 乙酸替换2‑(3,1
4‑二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43(s,1H),7.32(q,J=9.7Hz,1H),
7.17(s,1H),7.15–6.86(m, 5H),6.72(ddt,J=10.8,4.8,2.2Hz,1H),5.10(d,J=4.5Hz,
1H),4.36(d, J=2.1Hz,4H),3.96(dt,J=8.9,3.6Hz,1H),2.24(ddd,J=12.5,9.5, 
+
2.5Hz,1H),2.09(td,J=12.6,11.9,8.4Hz,1H),1.88–1.70(m,8H); MS(ESI)m/z 479.2(M
+
+H) 。
[1382] 实施例266:N,N'‑(2‑氟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65)
[1383] 实施例266A: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 辛烷‑1‑羧酸乙酯
[1384] 向实施例173F的产物(350mg,0.88mmol)在CH2Cl2(5mL)和甲醇(5mL)中的溶液添加硼氢化钠(36.6mg,0.97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5小时。将溶液用盐水和饱和NaHCO3水
溶液处理并用CH2Cl2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
TM
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酸乙酯(5:5至4:6)洗脱的 Isolera One
+
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223g,0.56 mmol,63%产率)。MS(ESI)m/z 399.9(M+
+
H) 。
[1385] 实施例266B: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氟双环[2.2.2] 辛烷‑1‑羧酸乙酯
[1386] 向在0℃下的实施例266A的产物(185.0mg,0.46mmol)在CH2Cl2 (10mL)中的溶液添加(二乙氨基)硫三氟化物(DAST,0.12mL,0.93 mmol)。在1小时之后,使反应升温至环境温
度并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mL)淬灭并用CH2Cl2(2×10mL) 萃
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
TM
以庚烷/乙酸乙酯(6:4)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 +
(0.124g,0.31mmol, 67%产率)。MS(ESI)m/z 402.2(M+H) 。
[1387] 实施例266C: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氟双环[2.2.2] 辛烷‑1‑羧酸
[1388] 向实施例266B(0.12g,0.30mmol)在甲醇(1.5mL)和四氢呋喃(1.5 mL)中的溶液添加氢氧化锂(0.021g,0.90mmol)在水(0.5mL)中的溶液。使混合物搅拌16小时。将挥发物在
减压下去除。将剩余的溶液用水(1mL)稀释并用2.5N HCl处理,直至出现白色悬浮液。将悬
浮液过滤,并且将采集的固体用水洗涤并进行真空烘箱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88.9mg,
+ +
0.24mmol,80%产率)。MS(ESI)m/z 374.1(M+H) 。
[1389] 实施例266D:N‑(4‑氨基‑3‑氟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
[1390] 向实施例266C的产物(85.0mg,0.227mmol)在甲苯(2mL)中的悬浮液添加三乙胺(0.063mL,0.46mmol)和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 (0.074mL,0.34mmol)。将混合物在110℃下
加热1小时。在使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之后,将反应混合物用3N HCl(2mL)处理,接着搅拌
16小时。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
+ +
化合物(17.4mg,0.050mmol,17%产率)。MS(ESI)m/z 345.1(M+H) 。
[1391] 实施例266E:N,N'‑(2‑氟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
[1392]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实施例266D替换实施例112A,并且用2‑(4‑氯‑3‑氟苯1
氧基)乙酸替换2‑(4‑(三氟甲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71(d,J=16.7 Hz,2H),7.53–7.42(m,2H),7.03(dt,J=11.4,2.7Hz,2H),6.81(ddd,
J =8.9,2.8,1.2Hz,2H),5.30(dd,J=54.2,8.5Hz,1H),4.50(s,2H),4.45 (s,2H),2.46–
+ +
1.61(m,10H);MS(ESI)m/z 531.0(M+H) 。
[1393] 实施例267:2‑(4‑氯‑3‑氟苯氧基)‑N‑[3‑氟‑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6)
[1394] 反应在实施例242中描述,用实施例266D替换实施例112A,并且用实施例301B替换1
2‑(4‑(三氟甲基)苯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3(d,J
=2.8Hz,1H),7.91 –7.80(m,2H),7.67(s,1H),7.57–7.42(m,2H),7.03(dd,J=11.4,2.9 
Hz,1H),6.81(ddd,J=9.0,2.9,1.2Hz,1H),5.41–5.19(m,1H),4.68(s, 2H),4.45(s,2H),
+ +
2.45–1.69(m,10H);MS(ESI)m/z 548.3(M+H) 。
[1395] 实施例268:(2E,2'E)‑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3‑(3,4‑ 二氯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67)
[1396] 使双环[1.1.1]戊烷‑1,3‑二胺二盐酸盐(30.0mg,0.175mmol)、 (E)‑3‑(3,4‑二氯苯基)丙烯酸(91mg,0.42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1‑基亚甲
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 N‑氧化物(HATU,160mg,0.42mmol)和三乙胺(0.15mL,
1.05mmol) 在四氢呋喃(3mL)中的混合物搅拌16小时。将悬浮液过滤,并且将采集的固体用
1
乙酸乙酯和水洗涤并进行真空烘箱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60.2mg,0.12mmol,69%产率)。H 
NMR(500MHz,DMSO‑d) δppm 8.76(s,2H),7.83(d,J=2.0Hz,2H),7.67(d,J=8.4Hz,2H), 
7.55(dd,J=8.5,2.0Hz,2H),7.38(d,J=15.8Hz,2H),6.61(d,J=15.8 Hz,2H),2.31(s,
+ +
6H);MS(ESI)m/z 496.9(M+H) 。
[1397] 实施例269: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8)
[1398] 在环境温度下向实施例9B的产物(40mg,0.100mmol)在二氯甲烷(0.33mL)和水(0.17mL)中的溶液添加2‑(4‑氯苯氧基)乙酰氯(0.017 mL,0.110mmol)和氢氧化钠
(12.0mg,0.30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水添加到反应混合物,并
TM
且形成白色固体。通过过滤分离固体、用水洗涤并且用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
TM
μm OBD 柱,30×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
1
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0mg,0.066mmol,66%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 ppm 
8.71(s,1H),8.70(s,1H),7.49(t,J=8.9Hz,1H),7.34(d,J=8.9 Hz,2H),7.07(dd,J=
11.4,2.9Hz,1H),6.97(d,J=9.0Hz,2H),6.85 (ddd,J=9.0,2.9,1.2Hz,1H),4.47(s,2H),
+ +
4.43(s,2H),2.26(s,6H); MS(ESI)m/z 455(M+H) 。
[1399] 实施例270:2‑(4‑氯‑3‑氟苯氧基)‑N‑[3‑(2‑{[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69)
[1400] 向实施例28A(50mg,0.138mmol)在乙腈(0.772mL)中的溶液添加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醇(25.3mg,0.152mmol)和碳酸钾 (57.4mg,0.415mmol)。将混合物在70
℃下搅拌1小时。在1小时之后,添加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醇(25.3mg,
0.152mmol),并且将混合物再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将
TM TM
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100mm,流速40mL/分钟,
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55mg,
1
0.112mmol, 81%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6(s,1H),8.72(s, 1H),7.49(t,
J=8.9Hz,1H),7.07(dd,J=11.4,2.8Hz,1H),6.85(ddd,J =9.0,2.9,1.2Hz,1H),6.16(s,
+ +
1H),4.60(s,2H),4.47(s,2H),3.70(s, 3H),2.27(s,6H);MS(ESI)m/z 491(M+H) 。
[1401] 实施例271:(2E,2'E)‑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3‑[4‑(三氟甲基)苯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70)
[1402] 反应在实施例268中描述,用(E)‑3‑(4‑(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酸替换(E)‑3‑(3,4‑1
二氯苯基)丙烯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86(s,2H),7.77
+
(s,8H),7.48(d,J=15.8Hz,2H), 6.68(d,J=15.8Hz,2H),2.33(s,6H);MS(ESI )m/z 
+
495.1(M+H) 。
[1403] 实施例272:2‑(4‑氯‑3‑氟苯氧基)‑N‑(3‑{2‑[(1‑环丙基‑1H‑吡唑‑5‑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71)
[140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1‑环丙基‑1H‑吡唑‑5‑ 醇替换1‑甲基‑3‑1
(三氟甲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0(s,
1H),8.57(s,1H),7.55(d,J= 2.4Hz,1H),7.49(t,J=8.9Hz,1H),7.07(dd,J=11.4,
2.8Hz,1H),6.85 (ddd,J=9.0,2.9,1.2Hz,1H),5.64(d,J=2.3Hz,1H),4.47(s,2H),4.42 
+
(s,2H),3.49(tt,J=7.3,3.5Hz,1H),2.24(s,6H),0.95‑0.83(m,4H); MS(ESI)m/z 449(M
+
+H) 。
[1405] 实施例273:2‑(4‑氯‑3‑氟苯氧基)‑N‑[(3R)‑3‑氟‑4‑(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72)
[1406] 实施例267使用以在CO2中的用0.1%二乙胺(流速70g/分钟,背压101巴)缓冲的30%CH3OH洗脱的 AD‑H柱(21×250 mm,环境温度)通过手性SFC(超临界流体
1
谱法)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从柱洗脱的第一对映体)。绝对立体化学分配是任意的。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43(d,J=2.9Hz,1H),7.92–7.77(m, 2H),7.67(s,1H),
7.57–7.41(m,2H),7.03(dd,J=11.4,2.9Hz,1H), 6.81(ddd,J=9.0,2.9,1.2Hz,1H),
+
5.41–5.15(m,1H),4.68(s,2H), 4.45(s,2H),2.45–1.58(m,10H)。MS(ESI)m/z 548.3(M+
+
H) 。
[1407] 实施例274:2‑(4‑氯‑3‑氟苯氧基)‑N‑[(3S)‑3‑氟‑4‑(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73)
[1408] 实施例267使用以在CO2中的用0.1%二乙胺(流速70g/分钟,背压101巴)缓冲的30%CH3OH洗脱的 AD‑H柱(21×250 mm,环境温度)通过手性SFC(超临界流体色
1
谱法)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从柱洗脱的第二对映体)。绝对立体化学分配是任意的。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43(d,J=2.9Hz,1H),7.85(d,J=8.4Hz, 2H),7.67(s,1H),
7.58–7.40(m,2H),7.03(dd,J=11.4,2.9Hz,1H), 6.81(ddd,J=9.0,2.9,1.1Hz,1H),5.30
+
(dd,J=54.2,8.6Hz,1H),4.68 (s,2H),4.45(s,2H),2.46–1.54(m,10H)。MS(ESI)m/z 
+
548.3 (M+H) 。
[1409] 实施例275:2‑(4‑氯‑3‑氟苯氧基)‑N‑(3‑{2‑[(1,3,5‑三甲基‑1H‑吡唑 ‑4‑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74)
[141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1,3,5‑三甲基‑1H‑吡唑 ‑4‑醇替换1‑甲1
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2
(s,1H),8.64(s,1H),7.49(t,J= 8.9Hz,1H),7.07(dd,J=11.3,2.9Hz,1H),6.86(ddd,J=
8.9,2.9,1.2 Hz,1H),4.49(s,2H),4.14(s,2H),3.58(s,3H),2.27(s,6H),2.14(s,3H), 
+ +
2.06(s,3H);MS(ESI)m/z 451(M+H) 。
[1411] 实施例276:2‑(4‑氯‑3‑氟苯氧基)‑N‑{(2S)‑4‑[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375)
[1412] 实施例276A:N‑[(3S)‑4‑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盐
[1413] 通过实施例198I的手性制备型SFC分离标题化合物作为从柱洗脱的第二峰,接着进行反相HPLC纯化,以得到作为三氟乙酸盐的产物。制备型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使用
IC,300×5 0mm I.D.,10μm柱在Thar 200制备型SFC(SFC‑5)系统上执行。所述
柱在 38℃下,并且将背压调节器设定为维持100巴。流动相A是CO2,并且流动相B是异丙醇
(0.1%氢氧化铵)。色谱法在200mL/分钟的流速下在45%的流动相B下等度地执行。级分采
集用设定在220nm下的UV监测波长进行时间触发。制备型HPLC使用
TM
C18(2)10μm AXIA 柱(250mm×80mm)柱在Gilson 281半制备型HPLC系统上执
行。在80mL/分钟的流速下使用乙腈(A) 和0.075%三氟乙酸水溶液(B)的梯度。在约30分钟
1
内使用约30%A 至约100%A的线性梯度。检测方法是在220nM和254nM的波长下的UV。H 
NMR(400Mhz,甲醇‑d4)δppm 7.36(t,J=8.77Hz,1H),6.89 (dd,J=10.74,2.85Hz,1H),
6.79(br d,J=9.21Hz,1H),4.43(s,2H),3.94 (br d,J=8.33Hz,1H),2.55(br t,J=
+ +
12.50Hz,1H),2.35–1.84(m,8H), 1.83–1.58(m,2H);MS(ESI)m/z 343.0(M+H) 。
[1414] 实施例276B: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甲基氨基) 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415] 将实施例276A(0.2g,0.438mmol)、甲醛(0.049mL,0.657mmol) 和乙酸(0.100mL,1.751mmol)在水(1.0mL)中的混合物用锌(0.057g, 0.876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在环境温
度下搅拌16小时。将挥发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溶解在甲醇/二甲基亚砜的1:1混
合物中并且过滤。将滤液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5%‑70%乙腈,在
C18 10μm柱(25×80mm)上在80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136mg的作为白色玻
1
璃状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7.40(t,J=8.9Hz,1H),6.94(dd,J
=11.3,2.8 Hz,1H),6.75(ddd,J=9.0,2.8,1.2Hz,1H),4.37(s,2H),3.89(ddd,J= 8.7,
3.4,1.7Hz,1H),2.35(s,3H),2.39–2.23(m,1H),2.02–1.85(m, 2H),1.89–1.70(m,5H),
+ +
1.74–1.44(m,2H);MS(ESI)m/z 357.2 (M+H) 。
[1416] 实施例276C:2‑(4‑氯‑3‑氟苯氧基)‑N‑{(2S)‑4‑[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N‑甲基乙酰胺
[1417] 将实施例276B(65mg,0.138mmol)、2‑(4‑氯‑3‑氟苯氧基)乙酸  (35.3mg,0.173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121mL,0.690 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
(1.5mL)中的混合物用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
氟磷酸盐(V)(79mg,0.207 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溶剂去除,
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20%‑100%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三次以得到15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
1
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1H NMR(400MHz,DMSO‑d6)d 8.77–8.68 (m,1H),
8.67(s,1H),7.75(s,1H),7.45(td,J=8.8,6.4Hz,2H),7.11(dd, J=11.4,2.9Hz,1H),
6.98(dd,J=11.4,2.9Hz,1H),6.85(ddd,J=9.0, 2.8,1.2Hz,1H),6.77(ddd,J=8.9,2.9,
1.2Hz,1H),5.18(d,J=8.9Hz, 1H),4.92(d,J=16.7Hz,1H),4.82(d,J=16.7Hz,1H),4.42
+
(s,2H), 2.55–2.40(m,5H),1.98–1.82(m,6H),1.82(d,J=6.0Hz,2H);MS (ESI )m/z 
+
543.2(M+H) 。
[1418] 实施例277:(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3‑[5‑(三氟甲氧基)吡啶‑2‑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376)
[1419] 实施例277A:(E)‑3‑(5‑(三氟甲氧基)吡啶‑2‑基)丙烯酸乙酯
[1420] 将二甲氧基乙烷(5mL)和水(0.1mL)添加到在微波管中的(E)‑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杂戊烷‑2‑基)丙烯酸乙酯 (Frontier,0.684g,3.02mmol)、碳酸钾
(0.87g,6.30mmol)、[1,1'‑双 (二苯基膦基)二茂]二氯化钯(II)(0.21g,0.25mmol)和2‑
溴‑5‑(三氟甲氧基)吡啶(Ark Pharm,0.61g,2.52mmol)的混合物。将管密封并脱气三次,每
次用氮反冲洗。然后将管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加热并在110℃下照射30
分钟。将密封件打开,并且分离各层。将有机层通过玻璃微纤维粉滤并且在真空中浓缩。将
TM
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YMC TriArt C18 Hybrid 20μm柱,25×150mm,流速80 mL/分钟,乙
腈在缓冲液(0.025M碳酸氢铵水溶液,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5%‑100%的梯度]纯化
+ +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37g,1.42 mmol,56%产率)。MS(ESI)m/z 262(M+H) 。
[1421] 实施例277B:(E)‑3‑(5‑(三氟甲氧基)吡啶‑2‑基)丙烯酸
[1422]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05B中描述,用实施例277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105A的产+ +
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234 (M+H) 。
[1423] 实施例277C:(2E)‑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3‑[5‑(三氟甲氧基)吡啶‑2‑基]丙‑2‑烯酰胺
[142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实施例277B的产物替换 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27D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 [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
1
盐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500MHz,DMSO‑d6)δppm 8.95(s,1H),8.76(s,1H),8.68
(d,J=2.8 Hz,1H),7.96–7.91(m,1H),7.77–7.73(m,1H),7.52–7.44(m,2H), 7.08(dd,J=
11.4,2.9Hz,1H),6.98(d,J=15.4Hz,1H),6.86(ddd,J= 8.9,2.8,1.2Hz,1H),4.49(s,
+
2H),2.30(s,6H);MS(DCI)m/z 517 (M+NH4) 。
[1425] 实施例278:N‑{(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N‑甲基‑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胺 (化合物377)
[1426]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76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1
基)乙酸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75(s,1H),8.66
(dd,J=11.9,5.7Hz,1H), 8.48(d,J=2.9Hz,1H),7.83(d,J=8.7Hz,1H),7.75(s,1H),
7.63(dd,J =8.7,2.9Hz,1H),7.44(t,J=8.9Hz,1H),6.98(dd,J=11.4,2.9Hz, 1H),6.77
(ddd,J=8.9,2.9,1.1Hz,1H),5.20(d,J=9.1Hz,1H),5.10(d, J=16.7Hz,1H),4.98(d,J
+
=16.7Hz,1H),4.42(s,2H),2.56–2.47(m, 1H),2.44(s,3H),1.86(m,9H);MS(ESI)m/z 
+
560.2(M+H) 。
[1427] 实施例279:2‑(4‑氯‑3‑氟苯氧基)‑N‑[3‑(2‑{[2‑(二氟甲基)吡啶‑4‑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78)
[1428] 将实施例28A(65.0mg,0.180mmol)、2‑(二氟甲基)吡啶‑4‑醇(39.2 mg,0.27mmol)、碳酸钾(49.7mg,0.36mmol)和碘化钾(2.09mg,0.013 mmol)在丙酮(2.5mL)中的
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0℃下加热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过滤,
并且将滤液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
1
物(68.4mg,0.145mmol,81%产率)。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82(s,1H),8.74(s,
1H),8.51(d,J=5.7Hz,1H),7.49(t,J=8.9 Hz,1H),7.25(d,J=2.5Hz,1H),7.17–6.98(m,
+
2.3H),6.94–6.70(m, 1.8H),4.64(s,2H),4.48(s,2H),2.27(s,6H);MS(ESI)m/z 470.2 
+
(M+H) 。
[1429] 实施例280: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3,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化合物379)
[1430] 实施例280A:[(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 乙酸
[1431]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1A和实施例11B中描述,用实施例 159A的产物替换5‑+ +
羟基‑3‑甲基苯并[d]异噁唑,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MS(ESI)m/z 233(M+H) 。
[1432] 实施例280B:(3‑{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433]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11C中描述,用实施例280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11B的产物,并且用(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替换实施例9B的产物,以得到
+ +
标题化合物。MS(ESI)m/z 435 [M+Na]。
[1434] 实施例280C:N‑(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2‑[(2,2‑二氟 ‑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胺
[1435]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9D中描述,用实施例280B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C的产物,+ +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313(M+H) 。
[1436] 实施例280D: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3,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
中描述,用2‑(3,4‑二氟苯氧基)乙酸(Combi‑Blocks)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
用实施例280C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以得到标
1
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0(s,2H),7.42– 7.29(m,2H),7.14(d,J=
2.6Hz,1H),7.09(ddd,J=12.6,6.8,3.0Hz, 1H),6.82–6.75(m,2H),4.44(s,4H),2.27(s,
+ +
6H);MS(ESI)m/z 483 (M+H) 。
[1437] 实施例281:2‑(4‑氯‑3‑氟苯氧基)‑N‑(4‑{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 (化合物380)
[1438]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实施例280A的产物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88C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
1
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46(s,1H),8.43(s,1H),7.47(t,J
= 8.9Hz,1H),7.30(d,J=8.9Hz,1H),7.11(d,J=2.5Hz,1H),7.05(dd,J =11.4,2.8Hz,
1H),6.83(ddd,J=9.0,2.9,1.2Hz,1H),6.75(dd,J=8.9, 2.6Hz,1H),4.46(s,2H),4.42
+ +
(s,2H),2.08–2.03(m,2H),1.86–1.72 (m,6H);MS(ESI)m/z 530(M+NH4) 。
[1439] 实施例282:2‑(4‑氯‑3‑氟苯氧基)‑N‑(3‑{2‑[(1‑甲基‑1H‑吡唑‑3‑基) 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81)
[1440] 实施例282A:2‑((1‑甲基‑1H‑吡唑‑3‑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1441] 向2‑溴乙酸叔丁酯(0.90mL,6.12mmol)在乙腈(10mL)中的溶液添加1‑甲基‑1H‑吡唑‑3‑醇(400mg,4.08mmol)和碳酸钾(1.69g,12.2 mmol)。将混合物在80℃下搅拌1小时。将
反应混合物用6N HCl(3 mL)和水(20mL)淬灭。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40mL) 
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所得的物质通过快速柱
色谱法(SiO2,0%‑100%乙酸乙酯/庚烷)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450mg,2.12mmol,52%
1
产率)。H NMR(500 MHz,DMSO‑d6)δppm 7.45(d,J=2.3Hz,1H),5.61(d,J=2.3Hz,1H), 
+ +
4.56(s,2H),3.63(s,3H),1.41(s,9H);MS(ESI)m/z 213(M+H) 。
[1442] 实施例282B:2‑((1‑甲基‑1H‑吡唑‑3‑基)氧基)乙酸
[1443] 向实施例282A的产物(400mg,1.89mmol)在二氯甲烷(10mL) 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1.45mL,18.9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添加水,并且然后将混合物在减
1
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00mg,1.28mmol,68%产率)。H NMR(400MHz,DMSO‑d6) δppm 
7.45(d,J=2.3Hz,1H),6.66(s,1H),5.63(d,J=2.3Hz,1H), 4.61(s,2H),3.65(s,3H);MS
+
(ESI+)m/z 157(M+H) 。
[1444] 实施例282C:2‑(4‑氯‑3‑氟苯氧基)‑N‑(3‑(2‑((1‑甲基‑1H‑吡唑‑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
[1445] 在环境温度下向实施例9B的产物(40mg,0.100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0.80mL)中的溶液添加实施例282B的产物(17.2mg, 0.110mmol)、N‑[(二甲氨基)‑1H‑1,2,
3‑三唑并‑[4,5‑b]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HATU,42.0mg,
0.110mmol) 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53mL,0.30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
TM TM
拌1小时,并且然后用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100mm,流速
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1
(32mg, 0.076mmol,75%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7(s, 1H),8.54(s,1H),
7.51‑7.40(m,2H),7.03(dd,J=11.4,2.9Hz,1H), 6.81(ddd,J=8.9,2.8,1.1Hz,1H),5.60
+
(d,J=2.3Hz,1H),4.43(s,2H), 4.38(s,2H),3.61(s,3H),2.21(s,6H);MS(ESI)m/z 423
+
(M+H) 。
[1446] 实施例283:2‑(4‑氯‑3‑氟苯氧基)‑N‑[(3S)‑4‑(2‑{[5‑(二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82)
[1447] 实施例283A:{[5‑(二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酸
[1448]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6B所述的方法制备,用5‑(二氟甲基) 吡嗪‑2‑醇替换实1
施例206A。H NMR(400MHz,DMSO‑d6)δppm 8.17 –8.08(m,2H),7.01(J=52.0Hz,1H),4.68
+ +
(s,2H);MS(ESI)m/z 205.1 (M+H) 。
[1449] 实施例283B:2‑(4‑氯‑3‑氟苯氧基)‑N‑[(3S)‑4‑(2‑{[5‑(二氟甲基) 吡嗪‑2‑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450]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02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76A替换实施例198I,并且1
用实施例283A替换2‑((6‑(三氟甲基)吡啶‑3‑基) 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04(s,1H),7.92(d,J =1.5Hz,1H),7.72(s,1H),7.50–7.39(m,2H),6.98–6.72(m,
3H), 4.57(d,J=15.6Hz,1H),4.49(d,J=15.6Hz,1H),4.39(s,2H),4.06(dd, J=9.6,
+
2.8Hz,1H),2.21(ddd,J=12.6,9.4,2.6Hz,1H),1.98–1.62(m, 9H);MS(ESI)m/z 529.1(M
+
+H) 。
[1451] 实施例284:2‑[(2,2‑二氟‑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N‑[3‑(2‑{[5‑(二氟甲基)吡嗪‑2‑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 ‑1‑基]乙酰胺(化合物383)
[1452] 将实施例280C(75mg,0.215mmol)、实施例283A(43.9mg,0.215 mmol)、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188mL,1.07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1.5mL)和2‑(3H‑[1,2,3]三唑并
[4,5‑b]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123mg,0.323mmol)的混合物搅
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 10%‑85%
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25 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85mg的
1
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3(s,1H),8.68(s,1H),8.05
(s, 1H),7.99(d,J=1.5Hz,1H),7.28(d,J=8.8Hz,1H),7.09(d,J=2.5Hz, 1H),6.82–
+ +
6.66(m,2H),4.52(s,2H),4.39(s,2H),2.20(s,6H);MS (ESI)m/z 499.0(M+H) 。
[1453] 实施例285:2‑(4‑氯‑3‑氟苯氧基)‑N‑[3‑(2‑{[5‑(二氟甲基)吡嗪‑2‑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84)
[1454]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8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9B替换实施例280C 1H NMR(400MHz,DMSO‑d6)δppm 8.94(s,1H),8.70(s, 1H),8.05(s,1H),7.98(t,J=1.4Hz,1H),
7.45(t,J=8.9Hz,1H),7.03 (dd,J=11.3,2.8Hz,1H),6.82(s,1H),6.85–6.77(m,1H),
+ +
4.52(s,2H), 4.43(s,2H),2.20(s,6H);MS(ESI)m/z 471.0(M+H) 。
[1455] 实施例286:2‑(4‑氯‑3‑氟苯氧基)‑N‑(3‑{2‑[(1,3‑二甲基‑1H‑吡唑 ‑5‑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85)
[145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1,3‑二甲基‑1H‑吡唑‑5‑ 醇替换1‑甲基‑1
1H‑吡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9(s,1H),8.67(s,
1H),7.46(t,J=8.9Hz,1H),7.03 (dd,J=11.4,2.8Hz,1H),6.81(ddd,J=9.0,2.9,1.2Hz,
1H),5.34(s, 1H),4.44(s,2H),4.39(s,2H),3.47(s,3H),2.23(s,6H),1.99(s,3H); MS
+ +
(ESI)m/z 437(M+H) 。
[1457] 实施例287:N‑[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5‑(三氟甲氧基)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 386)
[1458] 实施例287A:[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459]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27D的产物替换(4‑ 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
‑ ‑
苄酯盐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 MS(ESI)m/z 440(M‑H) 。
[1460] 实施例287B:2‑氨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
[1461]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3B中描述,用实施例287A的产物替换实施例83A的产+ +
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342(M+H) 。
[1462] 实施例287C:N‑[2‑({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 戊烷‑1‑基}氨基)‑2‑氧乙基]‑5‑(三氟甲氧基)吡啶‑2‑甲酰胺
[1463]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5‑(三氟甲氧基)吡啶甲酸(Ark Pharm)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287B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
1
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83(t,J=
5.9Hz, 1H),8.74(d,J=2.7Hz,1H),8.68(s,1H),8.58(s,1H),8.18–8.13(m, 1H),8.10–
8.04(m,1H),7.47(t,J=8.9Hz,1H),7.05(dd,J=11.4,2.8 Hz,1H),6.83(ddd,J=9.0,
+ +
2.8,1.2Hz,1H),4.45(s,2H),3.85(d,J=6.0 Hz,2H),2.22(s,6H);MS(ESI)m/z 531(M+H) 。
[1464] 实施例288:N,N'‑(2‑氰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87)
[1465] 向实施例245(0.43g,0.708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3.0mL) 中的溶液添加氰化四丁基铵(0.248g,0.920mmol),并且将混合物在 90℃下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
境温度并且在水与乙酸乙酯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过滤。将滤液
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213mg的作为白色
1
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3(s,1H),8.27(s,2H),7.58(tdd,J
=8.9,4.1,2.6Hz, 2H),7.18–7.07(m,2H),6.92(ddp,J=8.3,4.6,1.4Hz,2H),5.04(s, 
5H),4.78–4.64(m,2H),4.57(s,2H),4.56(s,1H),4.27(s,1H),2.29(t, J=9.2Hz,1H),
+ +
2.15(d,J=12.0Hz,1H),2.13–1.94(m,2H),1.92– 1.70(m,6H);MS(ESI)m/z 554.9(M+NH4)。
[1466] 实施例289:2‑(4‑氯‑3‑氟苯氧基)‑N‑(3‑{2‑[4‑(二氟甲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88)
[1467]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E中描述,用2‑(4‑(二氟甲基)苯氧基) 乙酸替换2‑1
(4‑氯‑3‑甲氧基苯氧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5mg, 0.075mmol,83%产率)。H NMR
(501MHz,DMSO‑d6)δppm 8.76(s, 1H),8.74(s,1H),7.52(d,J=8Hz,2H),7.50(t,J=8Hz,
1H),7.08(dd, J=9,3Hz,1H),7.06(d,J=8Hz,2H),6.96(t,J=60Hz,1H),6.85(br d, J=
+ +
8Hz,1H),4.50(s,2H),4.48(s,2H),2.27(s,6H);MS(ESI)m/z 469 (M+H) 。
[1468] 实施例290: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4‑(二氟甲基) 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89)
[1469] 实施例290A:双环[1.1.1]戊烷‑1,3‑二胺双(2,2,2‑三氟乙酸盐)
[1470] 将(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0.026g,0.13 mmol)和2,2,2‑三氟乙酸(0.222g,1.95mmol)在二氯甲烷(0.3mL)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
并且然后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42mg,99%产率),所述标题化合物不
经纯化或表征即使用。
[1471] 实施例290B:2‑(4‑(二氟甲基)苯氧基)乙酸甲酯
[1472] 将4‑(二氟甲基)苯酚(221mg,1.53mmol)、2‑溴乙酸甲酯(351mg, 2.30mmol)和碳酸钾(486mg,3.52mmol)在丙酮(1.5mL)中的混合物在60℃下搅拌2小时。添加乙酸乙酯
(5mL),并且将溶液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物在用5%‑40%乙酸乙酯/庚烷
1
洗脱的硅胶(4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97mg,29%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50(d,J=8Hz,2H),7.05 (d,J=8Hz,2H),6.96(t,J=56Hz,1H),
4.87(s,2H),3.70(s,3H)。
[1473] 实施例290C:2‑(4‑(二氟甲基)苯氧基)乙酸
[1474] 向在甲醇(3mL)中的实施例290B的产物(90mg,0.416mmol)添加4N氢氧化钠水溶液(1.77mL,7.08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用1N HCl水溶液酸化至
pH~6。将所得的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Na2SO4干燥并
1
且在减压下浓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70mg,83%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45
(d,J=8Hz,2H),6.92(d,J=8Hz, 2H),6.91(t,J=56Hz,1H),4.26(s,2H)。
[1475] 实施例290D: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4‑(二氟甲基) 苯氧基]乙酰胺}
[1476] 将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实施例290C的产物(40.4mg, 0.20mmol)和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
化物(HATU,84mg,0.220mmol)在环境温度下搅拌5分钟,然后添加在N,N‑二甲基甲酰胺
(0.5mL)中的实施例290A的产物(32.6mg,0.1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 (103mg,
0.80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0.5小时,并且然后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TM TM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50×100 mm,流速9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
1
溶液)中 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5mg,75%产率)。H NMR (400MHz,
DMSO‑d6)δppm 8.73(s,2H),7.52(d,J=8Hz,4H),7.06(d, J=8Hz,4H),6.96(t,J=56Hz,
‑ ‑
2H),4.50(s,4H),2.27(s,6H);MS (ESI)m/z 465(M‑H) 。
[1477] 实施例291: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化合物390)
[1478] 将实施例288(40mg,0.074mmol)、浓盐酸(1.0mL,32.9mmol) 和乙酸(1.0mL,17.47mmol)的混合物在110℃下在微波小瓶中加热 0.5小时。将溶液在真空下浓缩,并且将
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95%乙腈,在 C18 5μm柱
1
(250× 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4.5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30(s,1H),8.14(s, 1H),7.94(s,1H),7.43(dt,J=11.9,
8.9Hz,2H),6.98(td,J=11.5,2.9 Hz,2H),6.78(dt,J=9.2,3.1Hz,2H),4.56(s,2H),4.43
+ +
(s,2H),2.42(d, J=5.4Hz,1H),2.05–1.53(m,9H);MS(ESI)m/z 557.0(M+H) 。
[1479] 实施例292:N,N'‑(双环[2.1.1]己烷‑1,4‑二基)双{2‑[(2,2‑二氟 ‑2H‑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氧基]乙酰胺}(化合物391)
[148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3C中描述,用实施例280A的产物(2 当量)替换实施例83B的产物,并且用4‑氨基双环[2.1.1]己‑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Enamine)替换实施例9A的
1
产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δppm 8.45(s,2H),7.32(d,J=8.9Hz,
2H), 7.14(d,J=2.5Hz,2H),6.77(dd,J=8.9,2.5Hz,2H),4.44(s,4H),2.12 –2.05(m,
+ +
2H),1.85–1.77(m,6H);MS(ESI)m/z 558(M+NH4) 。
[1481] 实施例293:2‑(4‑氯‑3‑氟苯氧基)‑N‑(3‑{2‑[3‑(三氟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2)
[1482]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3‑(三氟甲氧基)苯酚替换1‑甲基‑1H‑吡1
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8.71(s,1H),8.69(s,1H),7.46
(t,J=8.9Hz,1H),7.39 (t,J=8.6Hz,1H),7.04(dd,J=11.4,2.9Hz,1H),6.96(dd,J=
8.2,2.2 Hz,1H),6.92(dd,J=5.1,2.2Hz,2H),6.82(ddd,J=8.9,2.8,1.2Hz, 1H),4.45
+ +
(s,2H),4.44(s,2H),2.23(s,6H);MS(ESI)m/z 520 (M+NH4) 。
[1483] 实施例294:2‑(4‑氯‑3‑氟苯氧基)‑N‑(3‑{2‑[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3)
[148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4‑(三氟甲氧基)苯酚替换1‑甲基‑1H‑吡1
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9(s,2H),7.46(t,J=
8.9Hz,1H),7.30‑7.23(m, 2H),7.08‑6.97(m,3H),6.82(ddd,J=9.0,2.9,1.2Hz,1H),4.44
+ +
(s,2H), 4.43(s,2H),2.23(s,6H);MS(ESI)m/z 520(M+NH4) 。
[1485] 实施例295:2‑(4‑氯‑3‑氟苯氧基)‑N‑[(3S)‑4‑{2‑[(5,6‑二甲基吡啶 ‑3‑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94)
[1486] 实施例295A:2‑氯‑N‑{(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 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487] 将实施例276A(0.50g,1.1mmol)、2‑氯乙酸(0.114g,1.20mmol)、 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HATU,
0.50g,1.31mmol)和三乙胺(0.46mL, 3.28mmol)在四氢呋喃(10mL)中的混合物搅拌16小
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和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 MgSO4
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80g硅胶柱上使用以乙酸乙酯/庚烷(8:2至9:1)洗
TM
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261g,0.62mmol,57%产
+ +
率)。MS(ESI)m/z 419.1(M+H) 。
[1488] 实施例295B:2‑(4‑氯‑3‑氟苯氧基)‑N‑[(3S)‑4‑{2‑[(5,6‑二甲基吡啶 ‑3‑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489] 将实施例295A(55.0mg,0.13mmol)、5,6‑二甲基吡啶‑3‑醇(24.2 mg,0.197mmol)、碳酸钾(36.3mg,0.26mmol)和碘化钾(1.524mg, 9.18μmol)在丙酮(2.5mL)中的混合物在
Initiator微波反应器中在140℃下加热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
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作为三氟乙酸盐的标
1
题化合物(24.4mg,0.048mmol,30%产率)。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30(d,J=
2.8Hz,1H),7.93(d,J=2.4Hz, 1H),7.57–7.36(m,3H),7.02(dd,J=11.4,2.9Hz,1H),6.81
(ddd,J= 9.0,2.9,1.2Hz,1H),4.66(s,2H),4.44(s,2H),4.09(dd,J=9.6,3.1Hz, 1H),
+ +
2.53(s,3H),2.36(s,3H),2.31–2.22(m,1H),2.01‑1.75(m,9H); MS(ESI)m/z 506.2(M+H)。
[1490] 实施例296:2‑(4‑氯‑3‑氟苯氧基)‑N‑[(3S)‑4‑{2‑[(2,6‑二甲基吡啶 ‑4‑基)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 395)
[1491] 反应在实施例295B中描述,用2,6‑二甲基吡啶‑4‑醇替换5,6‑二甲基吡啶‑3‑醇,1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55(d,J=6.3Hz,2H),7.48(t,J=
8.9Hz,1H),7.24(s,2H),7.02 (dd,J=11.4,2.9Hz,1H),6.80(ddd,J=8.9,2.9,1.2Hz,
1H),4.80(s, 2H),4.44(s,2H),4.12(dd,J=9.7,3.0Hz,1H),2.58(s,6H),2.26(ddd,J =
+ +
12.5,9.4,2.4Hz,1H),2.06–1.67(m,9H);MS(ESI)m/z 506.2 (M+H) 。
[1492] 实施例297:2‑(4‑氯‑3‑氟苯氧基)‑N‑(3‑{2‑[3‑(二氟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6)
[1493]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3‑(二氟甲氧基)苯酚替换1‑甲基‑1H‑吡1
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1‑8.65(m,2H),7.46(t,J
=8.9Hz,1H),7.34‑ 7.27(m,1H),7.19(t,J=74.1Hz,1H),7.04(dd,J=11.4,2.9Hz,1H), 
+
6.85‑6.77(m,2H),6.77‑6.71(m,2H),4.44(s,2H),4.42(s,2H),2.24 (s,6H);MS(ESI)m/z 
+
502(M+NH4) 。
[1494] 实施例298:2‑(4‑氯‑3‑氟苯氧基)‑N‑(3‑{2‑[4‑(二氟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7)
[1495]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4‑(二氟甲氧基)苯酚替换1‑甲基‑1H‑吡1
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8.66(s,1H),
7.46(t,J=8.9Hz,1H),7.25 ‑6.86(m,6H),6.84‑6.79(m,1H),4.44(s,2H),4.39(s,2H),
+ +
2.23(s, 6H);MS(ESI)m/z 502(M+NH4) 。
[1496] 实施例299:2‑(4‑氯‑3‑氟苯氧基)‑N‑[3‑(2‑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8)
[1497] 在环境温度下向27D在DMF(0.8mL)中的溶液添加2‑苯氧基乙酸(17.6mg,0.116mmol)、N‑[(二甲氨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 ‑1‑基亚甲基]‑N‑甲基甲胺
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HATU,44.1mg,0.116 mmol)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55mL,
0.316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6小时并且然后添加水。将所得的固体通过过滤分离以得
1
到标题化合物(18mg,0.043mmol,41%产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8(s,1H),
8.65(s,1H),7.46(t,J=8.8Hz,1H),7.27 (t,J=7.9Hz,2H),7.04(dd,J=11.3,2.9Hz,
1H),6.96‑6.88(m,3H), 6.85‑6.78(m,1H),4.44(s,2H),4.38(s,2H),2.24(s,6H);MS(ESI
+ +
) m/z 436(M+NH4) 。
[1498] 实施例300:2‑(4‑氯‑3‑氟苯氧基)‑N‑[3‑(2‑{[6‑(二氟甲基)吡啶‑3‑ 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399)
[1499]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82中描述,用6‑(二氟甲基)吡啶‑3‑ 醇替换1‑甲基‑1
1H‑吡唑‑3‑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6(s,1H),8.69(s,
1H),8.35(d,J=2.8Hz,1H),7.62 (d,J=8.7Hz,1H),7.50‑7.42(m,2H),7.03(dd,J=11.4,
2.8Hz,1H), 6.86(t,J=55.2Hz,1H),6.82(ddd,J=8.9,2.8,1.2Hz,1H),4.58(s,2H), 
19 +
4.44(s,2H),2.23(s,6H);F NMR(376MHz,DMSO‑d6)δppm‑113.20, ‑114.12;MS(ESI)m/z 
+
436(M+NH4) 。
[1500] 实施例301: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00)
[1501] 实施例301A: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叔丁酯
[1502] 将6‑(三氟甲基)吡啶‑3‑醇(Combi‑Blocks,10g,60.1mmol)、碳酸钾(16.6g,120mmol)和溴乙酸叔丁酯(9.25mL,63.1mmol)在N,N‑ 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的混合物升
温至65℃并使其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用饱和NaHCO3水溶液(40mL)淬
灭并用乙酸乙酯(40mL)和水(20mL)稀释。分离各层,并且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15mL)萃
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所得的残余物通过柱色谱法
(SiO2,15%‑25%乙酸乙酯/庚烷) 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6.2g,58.4mmol,97%产率)。
+ +
MS(ESI)m/z 278(M+H) 。
[1503] 实施例301B: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
[1504] 向在环境温度下的实施例301A的产物(16.2g,58.4mmol)在二氯甲烷(100mL)中的溶液添加三氟乙酸(45.0mL,584mmol)。使此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并且然后在减
压下浓缩并与甲苯共沸以得到固体,将所述固体从乙酸乙酯/庚烷预沉淀以得到标题化合
+
物 (12.3g,55.4mmol,95%产率)。MS(DCI)m/z 239(M+NH4) 。
[1505] 实施例301C:[3‑(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50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实施例301B的产物替换 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3‑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Pharmablock)替换
+
(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MS(ESI)m/z 
+
402(M+H) 。
[1507] 实施例301D:N,N'‑(双环[1.1.1]戊烷‑1,3‑二基)双(2‑{[6‑(三氟甲基) 吡啶‑3‑基]氧基}乙酰胺)
[1508]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3C中描述,用实施例301B的产物替换实施例83B的产1
物,并且用实施例301C的产物替换实施例9A的产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82(s, 2H),8.46(d,J=2.8Hz,2H),7.87(d,J=8.7Hz,2H),7.57(dd,J=
+ +
8.8, 2.9Hz,2H),4.66(s,4H),2.28(s,6H);MS(ESI)m/z 505(M+H) 。
[1509] 实施例302:2‑(3,4‑二氯苯氧基)‑N‑(3‑{2‑[(吡啶‑2‑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1)
[1510]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0(s,1H),8.61(s,1H),8.14–8.09(m,1H),7.73 (ddd,J=8.9,7.2,2.0Hz,1H),7.54(d,J=
8.9Hz,1H),7.26(d,J=2.9 Hz,1H),7.02–6.96(m,2H),6.89(d,J=8.3Hz,1H),4.66(s,
+ +
2H),4.48 (s,2H),2.24(s,6H);MS(ESI)m/z 436(M+H) 。
[1511] 实施例303:2‑(4‑氯‑3‑氟苯氧基)‑N‑(3‑{2‑[(吡啶‑2‑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2)
[1512]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0(s,1H),8.61(s,1H),8.12(ddd,J=5.0,2.1,0.8 Hz,1H),7.73(ddd,J=8.4,7.1,2.0Hz,1H),
7.49(t,J=8.9Hz,1H), 7.07(dd,J=11.4,2.8Hz,1H),7.00(ddd,J=7.1,5.0,0.9Hz,1H),
6.89 (dt,J=8.2,0.9Hz,1H),6.85(ddd,J=8.9,2.8,1.2Hz,1H),4.66(s,2H), 4.47(s,
+ +
2H),2.24(s,6H);MS(ESI)m/z 420(M+H) 。
[1513] 实施例304:2‑(4‑氯‑3‑氟苯氧基)‑N‑(4‑{2‑[(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3)
[1514]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50(s,1H),8.48(s,1H),8.31(dd,J=2.8,1.0Hz,1H), 8.19(dd,J=4.0,1.8Hz,1H),7.49(t,J=
8.9Hz,1H),7.38–7.30(m, 2H),7.07(dd,J=11.4,2.9Hz,1H),6.85(ddd,J=9.1,2.9,
+
1.2Hz,1H), 4.52(s,2H),4.48(s,2H),2.11–2.04(m,2H),1.84–1.77(m,6H);MS (ESI)m/z 
+
434(M+H) 。
[1515] 实施例305:2‑(4‑氯‑3‑氟苯氧基)‑N‑(4‑{2‑[(吡啶‑2‑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4)
[1516]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46(s,1H),8.37(s,1H),8.12(ddd,J=5.0,2.0,0.8 Hz,1H),7.73(ddd,J=8.4,7.1,2.0Hz,1H),
7.49(t,J=8.8Hz,1H), 7.06(dd,J=11.4,2.9Hz,1H),6.99(ddd,J=7.1,5.0,1.0Hz,1H),
6.89 (dt,J=8.4,0.9Hz,1H),6.85(ddd,J=9.0,2.9,1.2Hz,1H),4.66(s,2H), 4.47(s,
+ +
2H),2.09–2.03(m,2H),1.85–1.72(m,6H);MS(ESI)m/z 434(M+H) 。
[1517] 实施例306:2‑(3,4‑二氯苯氧基)‑N‑(3‑{2‑[(吡啶‑3‑基)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5)
[1518]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标题化合物。1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4(s,1H),8.71(s,1H),8.31(dd,J=2.8,1.0Hz,1H), 8.19(dd,J=4.2,1.8Hz,1H),7.55(d,J=
9.0Hz,1H),7.39–7.30(m, 2H),7.26(d,J=2.9Hz,1H),6.99(dd,J=8.9,2.9Hz,1H),4.52
+ +
(s,2H), 4.49(s,2H),2.27(s,6H);MS(ESI)m/z 436(M+H) 。
[1519] 实施例307:2‑(4‑氯‑3‑氟苯氧基)‑N‑{3‑[2‑(2,4,6‑三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6)
[152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2,4,6‑三氟苯酚替换1‑ 甲基‑3‑(三氟甲1
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 MHz,DMSO‑d6)δppm 8.70(s,1H),8.68
(s,1H),7.47(t,J=8.9Hz, 1H),7.23(td,J=9.0,0.9Hz,2H),7.05(dd,J=11.4,2.9Hz,
+
1H),6.83 (ddd,J=9.0,2.9,1.2Hz,1H),4.46(s,2H),4.44(s,2H),2.23(s,6H); MS(ESI)
+
m/z 473(M+H) 。
[1521] 实施例308:2‑(4‑氯‑3‑氟苯氧基)‑N‑(3‑{2‑[4‑(2‑羟基丙‑2‑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7)
[1522]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4‑(2‑羟基丙‑2‑基)苯酚替换1‑甲基‑3‑1
(三氟甲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501MHz,DMSO‑d6)δppm 8.70(s,
1H),8.64(s,1H),7.47(t,J=8.9 Hz,1H),7.38‑7.32(m,2H),7.05(dd,J=11.4,2.8Hz,
+
1H),6.87‑6.81 (m,3H),4.46(s,2H),4.37(s,2H),2.25(s,6H),1.37(s,6H);MS(ESI) m/z 
+
458(M‑OH) 。
[1523] 实施例309:2‑(4‑氯‑3‑氟苯氧基)‑N‑{3‑[2‑(4‑氟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8)
[152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4‑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苯氧基乙酸,1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67(s,1H),8.64(s,1H),7.46(t,J=
8.9Hz,1H),7.13‑7.06(m, 2H),7.04(dd,J=11.4,2.8Hz,1H),6.96‑6.90(m,2H),6.82
+
(ddd,J= 8.9,2.8,1.2Hz,1H),4.44(s,2H),4.37(s,2H),2.23(s,6H);MS(ESI) m/z 477
+
(M+NH4) 。
[1525] 实施例310:2‑(4‑氯‑3‑氟苯氧基)‑N‑{3‑[2‑(2,4‑二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09)
[152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2,4‑二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苯氧基1
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7(s,1H),8.65(s,1H),7.46
(t,J=8.9Hz,1H),7.26 (ddd,J=11.7,8.8,3.0Hz,1H),7.11‑7.01(m,2H),6.97(dddd,J=
9.2, 8.2,3.0,1.6Hz,1H),6.81(ddd,J=8.9,2.9,1.2Hz,1H),4.47(s,2H), 4.44(s,2H),
+ +
2.22(s,6H);MS(ESI)m/z 495(M+NH4) 。
[1527] 实施例311:2‑(4‑氯‑3‑氟苯氧基)‑N‑{3‑[2‑(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0)
[1528]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3‑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苯氧基乙酸,1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 δppm 8.70(s,1H),8.68(s,1H),7.47(t,J=
8.9Hz,1H),7.34‑7.28(m, 1H),7.05(dd,J=11.4,2.9Hz,1H),6.85‑6.75(m,4H),4.46(s,
+ +
2H), 4.43(s,2H),2.25(s,6H);MS(ESI)m/z 478(M+CH3CN) 。
[1529] 实施例312:2‑(4‑氯‑3‑氟苯氧基)‑N‑{3‑[2‑(2‑氟苯氧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1)
[153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2‑氟苯氧基)乙酸替换2‑苯氧基乙酸,1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 δppm 8.69(s,1H),8.67(s,1H),7.47(t,J=
8.9Hz,1H),7.20(ddd,J= 11.8,8.1,1.6Hz,1H),7.10(dddd,J=8.2,7.4,1.6,0.9Hz,1H),
7.07‑ 7.00(m,2H),6.95(dddd,J=8.1,7.4,4.6,1.7Hz,1H),6.83(ddd,J=9.0, 2.9,
+ +
1.2Hz,1H),4.50(s,2H),4.46(s,2H),2.24(s,6H);MS(ESI)m/z 478(M+CH3CN) 。
[1531] 实施例313: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2‑甲氧基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2)
[1532]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4‑氯‑2‑甲氧基苯氧基)乙酸替换2‑苯1
氧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69(s,1H),8.66(s,1H),
7.47(t,J=8.9Hz,1H),7.34 (d,J=2.7Hz,1H),7.23(dd,J=8.7,2.8Hz,1H),7.05(dd,J=
11.4,2.8 Hz,1H),6.87(d,J=8.7Hz,1H),6.83(ddd,J=9.0,2.9,1.2Hz,1H), 4.52(s,
+ +
3H),4.48(s,2H),4.45(s,2H),2.23(s,6H);MS(ESI)m/z 484 (M+H) 。
[1533] 实施例314:2‑(4‑氯‑3‑氟苯氧基)‑N‑(3‑{2‑[4‑(1,1,1‑三氟‑2‑羟基丙 ‑2‑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3)
[1534]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4‑(1,1,1‑三氟‑2‑羟基丙 ‑2‑基)苯酚替1
换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8(s,1H),8.66(s,1H),7.50 ‑7.42(m,3H),7.03(dd,J=11.4,2.8Hz,1H),6.95‑6.88(m,
2H),6.82 (ddd,J=9.0,2.9,1.2Hz,1H),6.44(s,1H),4.44(s,2H),4.41(s,2H), 2.24(s,
+ +
6H),1.62(s,3H);MS(ESI)m/z 530(M+H) 。
[1535] 实施例315:2‑(4‑氯‑3‑氟苯氧基)‑N‑{3‑[2‑(2,4,5‑三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4)
[1536]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2,4,5‑三氟苯酚替换1‑ 甲基‑3‑(三氟甲1
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 MHz,DMSO‑d6)δppm 8.68(s,1H),8.67
(s,1H),7.57(td,J=10.9,7.7 Hz,1H),7.45(t,J=8.9Hz,1H),7.29(dt,J=12.2,7.9Hz,
1H),7.03(dd, J=11.4,2.9Hz,1H),6.87‑6.76(m,1H),4.52(s,2H),4.44(s,2H),2.22 (s,
+ +
6H);MS(ESI)m/z 472(M+H) 。
[1537] 实施例316:2‑(4‑氯‑3‑氟苯氧基)‑N‑(3‑{2‑[3‑氟‑4‑(三氟甲氧基) 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5)
[1538]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70中描述,用3‑氟‑4‑(三氟甲氧基) 苯酚替换1‑甲基‑1
3‑(三氟甲基)‑1H‑吡唑‑5‑醇,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1(s,
1H),8.70(s,1H),7.50‑7.45 (m,2H),7.11(dd,J=12.3,2.9Hz,1H),7.05(dd,J=11.3,
2.9Hz,1H), 6.87(ddd,J=9.2,3.0,1.5Hz,1H),6.83(ddd,J=8.9,2.8,1.2Hz,1H), 4.49
+ +
(s,2H),4.46(s,2H),2.25(s,6H);MS(ESI)m/z 520(M+H) 。
[1539] 实施例317:2‑(4‑氯‑3‑氟苯氧基)‑N‑{3‑[2‑(3,4,5‑三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16)
[154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2‑(3,4,5‑三氟苯氧基) 乙酸替换2‑苯氧1
基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69(s,1H),8.67(s,1H),7.46
(t,J=8.9Hz,1H),7.03 (dd,J=11.4,2.8Hz,1H),7.00‑6.90(m,2H),6.82(ddd,J=9.0,
+ +
2.9,1.2 Hz,1H),4.44(s,2H),4.43(s,2H),2.23(s,6H);MS(ESI)m/z 472 (M+H) 。
[1541] 实施例318:(2S)‑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 辛烷‑2‑羧酸(化合物417)
[1542] 实施例318A:N‑[(3R)‑4‑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三氟乙酸盐
[1543] 使用实施例276所述的方法通过实施例198I的手性制备型SFC 分离标题化合物作1
为从柱洗脱的第一峰,接着进行反相HPLC以得到作为三氟乙酸盐的产物。H NMR(400MHz,
甲醇‑d4)δppm 7.36(t, J=8.77Hz,1H),6.89(dd,J=10.74,2.85Hz,1H),6.83–6.74(m,
1H),, 4.43(s,2H),3.94(br d,J=8.33Hz,1H),2.55(br t,J=12.50Hz,1H),2.32 –1.86
+ +
(m,8H),1.82–1.58(m,2H);MS(ESI)m/z 343.0(M+H) 。
[1544] 实施例318B:N,N'‑[(2R)‑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545]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198J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318A替换实施例198H。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7–7.36(m, 3H),7.26(s,1H),7.04(td,J=11.9,2.8Hz,
2H),6.82(td,J=8.5,2.8Hz, 2H),5.07(d,J=4.3Hz,1H),4.45(d,J=13.2Hz,4H),4.04
(dt,J=8.9, 3.8Hz,1H),2.27(t,J=11.2Hz,1H),2.06(dt,J=11.3,7.1Hz,1H), 1.93(d,
+ +
J=10.8Hz,2H),1.89–1.73(m,6H);MS(ESI)m/z 529.1 (M+H) 。
[1546] 实施例318C:(2R)‑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 [2.2.2]辛烷‑2‑基甲磺酸酯
[154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45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318B 替换实施例198K。1
H NMR(400MHz,DMSO‑d6)δppm 7.95(s,1H), 7.69(d,J=4.1Hz,2H),7.47(td,J=8.9,
4.0Hz,2H),7.03(dd,J=11.4, 2.8Hz,2H),6.82(ddt,J=9.0,2.9,1.4Hz,2H),5.37(dd,J
=9.4,2.0Hz, 1H),4.54–4.41(m,4H),3.11(s,3H),2.19(dt,J=14.6,2.3Hz,1H), 2.09–
+ +
1.69(m,9H);MS(ESI)m/z 343.0(M+H) 。
[1548] 实施例318D:N,N'‑[(2S)‑2‑氰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54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88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318C 替换实施例245。1H NMR(400MHz,DMSO‑d6)δppm 8.60(d,J=1.7 Hz,1H),8.05(s,1H),7.54–7.40(m,2H),7.11–
6.97(m,2H),6.83 (dddd,J=9.0,6.3,2.9,1.4Hz,2H),4.56–4.42(m,4H),2.26–1.81(m, 
+ +
5H),1.84–1.61(m,5H);MS(ESI)m/z 554.9(M+NH4) 。
[1550] 实施例318E:(S)‑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 辛烷‑2‑羧酸
[155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91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318D 替换实施例288。1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43(s,1H), 8.28(d,J=4.6Hz,1H),8.07(s,1H),7.62–7.49
(m,2H),7.10(ddd,J= 19.1,11.2,2.8Hz,2H),6.90(td,J=10.8,10.0,2.7Hz,2H),4.69
(s,1H), 4.63(d,J=3.5Hz,1H),4.55(d,J=7.3Hz,2H),2.68(dd,J=14.0,5.2 Hz,1H),
+
2.55(d,J=5.5Hz,1H),2.48(d,J=5.2Hz,1H),2.19–1.85(m, 7H);MS(ESI)m/z 557.0(M+
+
H) 。
[1552] 实施例319:(2R)‑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羟基丙酰胺(化合物418)
[1553] 实施例319A:(S)‑3‑(苄氧基)‑2‑羟基丙酸甲酯
[1554] 向(S)‑3‑(苄氧基)‑2‑羟基丙酸(1.66g,8.46mmol)在甲醇(42.3mL) 中的溶液中添加浓硫酸(2.5mL,46.5mmol)和原甲酸三甲酯(4.2mL, 38.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
下搅拌16小时,并且然后冷却至环境温度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悬浮在少
量的水中并用半饱和的碳酸氢钠中和。将产物萃取到乙酸乙酯(3×50mL)中,并且将合并的
有机萃取物经无水MgSO4干燥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SiO2,在庚烷中
的0%‑30%、然后30%‑100%乙酸乙酯)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2g,5.71mmol,68%产
1
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7.38‑7.19(m,6H),5.56(d,J=6.2 Hz,1H),4.57‑4.38
+
(m,3H),4.23(dt,J=6.3,4.7Hz,1H),3.61(s,4H), 3.58(d,J=4.7Hz,3H);MS(ESI)m/z 
+
228(M+NH4) 。
[1555] 实施例319B:(R)‑3‑(苄氧基)‑2‑(4‑氯‑3‑氟苯氧基)丙酸甲酯
[1556] 向在0℃下的三苯基膦(1.5g,5.71mmol)在四氢呋喃(7mL)中的溶液添加(E)‑二氮烯‑1,2‑二羧酸二叔丁酯(2.15mL,10.3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5分钟,并且然后添加4‑
氯‑3‑氟苯酚(0.84g,5.71 mmol)、实施例319A(1.2g,5.71mmol)和三乙胺(1.43mL,
10.3mmol) 在四氢呋喃(7mL)中的溶液。使反应混合物升温至环境温度并搅拌48 小时。将
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通过快速色谱法(SiO2,在庚烷中的5%‑100%乙酸乙酯)纯
化。所述物质不经表征即使用。
[1557] 实施例319C:(R)‑3‑(苄氧基)‑2‑(4‑氯‑3‑氟苯氧基)丙酸
[1558] 向实施例319B(500mg,1.48mmol)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溶液添加氢氧化锂(141mg,5.90mmol)和水(1.0m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小时。在3小时之后,将反应
混合物用水(10mL)和乙酸乙酯(10mL)稀释。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然后将水层用2N HCl
(水溶液)酸化至pH=3,并且然后用CH2Cl2(3×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分经无水MgSO4
TM TM
干燥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制备型 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
×100mm,流速40 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
1
到标题化合物(45mg,0.139mmol,9%产率)。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43(t,J=
8.9Hz,1H),7.37‑7.19(m,5H),7.03(dd,J =11.4,2.9Hz,1H),6.79(ddd,J=9.1,2.9,
1.2Hz,1H),5.09(dd,J=5.2, 3.0Hz,1H),4.61‑4.45(m,2H),3.93‑3.79(m,2H)。
[1559] 实施例319D:(2R)‑3‑(苄氧基)‑2‑(4‑氯‑3‑氟苯氧基)‑N‑{3‑[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丙酰胺
[1560]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实施例319C替换2‑苯氧基乙酸,以得到标+ +
题化合物。MS(ESI)m/z 591(M+H) 。
[1561] 实施例319E:(2R)‑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羟基丙酰胺
[1562] 向10mL压力管添加在甲醇(1mL)中的实施例319D的产物(45 mg,0.076mmol)、5%Pd/C(湿JM#9)(25mg,0.104mmol)和在二噁烷中的4M HCl(0.038mL,0.15mmol)。将反应混合
物在50psi的氢气下在没有外部加热的情况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在
TM TM
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100mm,
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
1
合物(25mg, 0.050mmol,66%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0(s, 1H),8.70(s,
1H),7.49(t,J=8.9Hz,2H),7.05(ddd,J=11.4,10.5,2.8 Hz,2H),6.88‑6.80(m,2H),4.61
+
(dd,J=5.6,4.0Hz,1H),4.47(s,2H), 3.76‑3.68(m,2H),2.23(s,6H);MS(ESI)m/z 518(M
+
+NH4) 。
[1563] 实施例320:N,N'‑[(2S)‑2‑(2H‑四唑‑5‑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19)
[1564] 将实施例318(100mg,0.186mmol)、叠氮化钠(121mg,1.857 mmol)和氯化铵(99mg,1.857mmol)的混合物在110℃下在微波小瓶中加热1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
并且在水与二氯甲烷之间分配。将有机层干燥且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三氟乙
酸/水中的30%‑100%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 mm)上在25mL/分钟
1
下)纯化以得到45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16.10
(s,1H),8.49(d,J= 3.6Hz,1H),8.05–7.97(m,1H),7.54‑7.40(m,2H),7.00(dddd,J= 
22.3,16.5,11.3,2.8Hz,2H),6.88–6.70(m,2H),4.58(d,J=15.9Hz, 1H),4.51(d,J=
9.9Hz,2H),4.42(s,1H),2.89(t,J=5.8Hz,2H),2.11– 1.68(m,7H),1.42–1.23(m,1H);MS
+ +
(ESI)m/z 581.1(M+H) 。
[1565] 实施例321:N,N'‑[(2S)‑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双环[2.2.2] 辛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20)
[1566] 将实施例318(80mg,0.144mmol)、N‑羟基乙酰亚胺(13.29mg, 0.179mmol)和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1.3 mg,0.215mmol)在二氯甲烷(5mL)中的
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将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溶解在四氢呋喃(5mL)中、用
氟化四丁基铵(1.435mL,1.435mmol,1M,在四氢呋喃中)处理并且在 50℃下搅拌2小时。将
混合物在水与二氯甲烷之间分配。将有机层分离、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0.1%
三氟乙酸/水中的 30%‑100%乙腈,在 C18 5μm柱(250×21.2mm)上在 
1
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45m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
ppm 8.72(d,J=9.8Hz,1H),8.05(d,J= 18.1Hz,1H),7.55–7.43(m,2H),7.10–6.92(m,
2H),6.91–6.74(m, 2H),4.72–4.59(m,1H),4.58(d,J=7.3Hz,1H),4.49(d,J=17.8Hz, 
2H),4.12(s,1H),2.32(d,J=9.7Hz,3H),2.23–2.06(m,1H),2.06– 1.89(m,2H),1.93–1.75
+ +
(m,7H);MS(ESI)m/z 595.0(M+H) 。
[1567] 实施例322: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甲氧基丙酰胺(化合物421)
[1568] 实施例322A:2‑(4‑氯‑3‑氟苯氧基)‑3‑甲氧基丙酸甲酯
[1569] 向2‑溴‑3‑甲氧基丙酸甲酯(0.33mL,2.46mmol)在乙腈(5mL)中的溶液添加4‑氯‑3‑氟苯酚(300mg,2.047mmol)和碳酸钾(849mg, 6.14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70℃下搅拌3
小时。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所述粗物质不经表征即使用。
[1570] 实施例322B:2‑(4‑氯‑3‑氟苯氧基)‑3‑甲氧基丙酸
[1571] 向实施例322A的产物(300mg,1.14mmol)在四氢呋喃(4mL)中的溶液添加氢氧化锂(109mg,4.57mmol)和水(1.0m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
(10mL)和乙酸乙酯(20 mL)稀释。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并且然后用2N HCl(水溶液)酸化
至pH=3。将溶液用CH2Cl2(3×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级分过滤、经无水MgSO4干燥并在减
+ +
压下浓缩。MS(ESI)m/z 266(M+NH4) 。
[1572] 实施例322C:2‑(4‑氯‑3‑氟苯氧基)‑N‑{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3‑甲氧基丙酰胺
[1573]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299中描述,用实施例322B替换2‑苯氧基乙酸,以得到标1
题化合物。H NMR(501MHz,DMSO‑d6)δppm 8.78(s,1H),8.71(s,1H),7.49(td,J=8.9,
1.6Hz,2H),7.08(t,J=2.7 Hz,1H),7.06(t,J=2.7Hz,1H),6.86(ddd,J=2.8,1.8,1.1Hz,
1H), 6.84(ddd,J=2.9,1.8,1.1Hz,1H),4.81(dd,J=5.8,3.3Hz,1H),4.48(s, 2H),3.69
+ +
(qd,J=11.0,4.6Hz,2H),3.28(s,3H),2.24(s,6H);MS(ESI) m/z 551(M+H) 。
[1574] 实施例323:2‑(3,4‑二氯苯氧基)‑N‑(3‑{2‑[4‑(2‑羟基丙‑2‑基)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2)
[1575] 将实施例50A的产物(40.0mg,0.106mmol)、4‑(2‑羟基丙‑2‑基) 苯酚(32.2mg,0.212mmol)、碳酸钾(43.9mg,0.318mmol)和碘化钾 (1.231mg,7.41μmol)在乙腈(0.5mL)中
的混合物在70℃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采集的固体用乙腈(2mL)洗涤数
TM
次。将合并的滤液和洗涤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TM
OBD 柱,30×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5%‑100%的
1
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9mg,0.018mmol,17.2%产率)。H NMR(400MHz, DMSO‑d6)δ
ppm 8.67(s,1H),8.62(s,1H),7.51(d,J=8.9Hz,1H),7.35 ‑7.31(m,2H),7.23(d,J=
2.9Hz,1H),6.95(dd,J=8.9,2.9Hz,1H), 6.85‑6.80(m,2H),4.86(s,1H),4.45(s,2H),
+ +
4.35(s,2H),2.23(s,6H), 1.36(s,6H);MS(ESI)m/z 494(M+H) 。
[1576] 实施例324:2‑(4‑氯‑3‑氟苯氧基)‑N‑{2‑羟基‑4‑[2‑(3‑甲基‑1,2‑噁唑‑5‑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3)
[1577]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21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甲基异噁唑‑5‑基)乙酸替换1
2‑((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氧基)乙酸。H NMR(400 MHz,DMSO‑d6)δppm 7.71(s,1H),
7.45(t,J=8.9Hz,1H),7.21(s, 1H),7.01(dd,J=11.4,2.9Hz,1H),6.79(dd,J=9.1,
2.9Hz,1H),6.08 (s,1H),4.43(s,2H),3.99(dd,J=9.6,3.0Hz,1H),3.51(s,2H),2.21 
(ddd,J=12.5,9.5,2.5Hz,1H),2.15(s,3H),2.03(ddd,J=12.5,10.6, 5.0Hz,1H),1.87
+ +
(d,J=7.8Hz,2H),1.87–1.76(m,1H),1.80–1.65(m, 5H);MS(ESI)m/z 466.1(M+H) 。
[1578] 实施例325:1‑[2‑({(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羧酸(化合物424) 实施例325A:1‑(2‑
溴乙基)‑3‑甲基‑1H‑吡唑‑5‑羧酸甲酯
[1579] 将5‑甲基‑1H‑吡唑‑3‑羧酸甲脂(140mg,1mmol)、1,2‑二溴乙烷  (939mg,5.00mmol)和碳酸钾(276mg,2.00mmol)的混合物在乙腈(10 mL)中在回流下搅拌3小时。将
反应混合物过滤,并且将滤液在真空中浓缩。将残余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释并用水(2×
20mL)洗涤。将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将粗产物在用庚烷中的 20%至
60%乙酸乙酯洗脱的硅胶(40g)上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080g,
1
0.32mmol,32%产率)。H NMR(400MHz, CDCl3)δppm 6.64(s,1H),4.87(t,J=7Hz,2H),3.87
+ +
(s,3H),3.68(t,J =7Hz,2H),2.28(s,3H);MS(ESI)m/z 248(M+H) 。
[1580] 实施例325B:1‑[2‑({(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羧酸甲酯
[1581] 将实施例276A的产物(120mg,0.26mmol)、实施例325A的产物(40mg,0.16mmol)、碘化钾(26.9mg,0.16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73.2mg,0.57mmol)在二甲基亚砜
(0.1mL)中的混合物在 120℃下搅拌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在减压下浓缩
+ +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082g,0.16mmol,100%产率)。MS(ESI)m/z 509 (M+H) 。
[1582] 实施例325C:1‑[2‑({(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羧酸
[1583] 向在甲醇(1mL)中的实施例325B的产物添加3N NaOH溶液 (0.27m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
TM TM
[Waters XBridge C18 5 μm OBD 柱,30×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1%三
1
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0.035g,0.057 mmol,36%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8.60(br s,2H), 7.67(s,1H),7.48(t,J=8Hz,1H),7.03(dd,J
=9,3Hz,1H),6.81(br d, J=8Hz,1H),6.65(s,1H),5.73(br s,1H),4.69(t,J=7Hz,2H),
4.45(s, 2H),4.00(m,1H),3.50(t,J=7Hz,2H),2.34(m,1H),2.19(s,3H),2.00 (m,2H),
+ +
1.65‑1.90(m,7H);MS(ESI)m/z 495(M+H) 。
[1584] 实施例326:(2E)‑N‑{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1.1] 己烷‑1‑基}‑3‑[5‑(三氟甲氧基)吡啶‑2‑基]丙‑2‑烯酰胺(化合物425)
[1585]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实施例277B的产物替换 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88C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 [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
1
盐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3(s,1H),8.68(d,J=
2.8Hz,1H),8.50 (s,1H),7.93(ddd,J=8.6,2.8,1.2Hz,1H),7.73(d,J=8.5Hz,1H),7.52 
–7.42(m,2H),7.07(dd,J=11.4,2.9Hz,1H),7.03(d,J=15.4Hz,1H), 6.86(ddd,J=9.0,
+
2.9,1.2Hz,1H),4.49(s,2H),2.19–2.11(m,2H), 1.90–1.77(m,6H);MS(ESI)m/z 514(M+
+
NH) 。
[1586] 实施例327:2‑(4‑氯‑3‑氟苯氧基)‑N‑[3‑({[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6)
[1587] 向实施例27D(50.0mg,0.176mmol)和(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氯(45.4mg,0.176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溶液添加三乙胺(0.061mL,0.439mmol)。将混
合物搅拌3小时并且然后用水处理。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并且随后将沉淀物通过反相HPLC
1
纯化 (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24.5mg,88%)。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6(s,1H),8.20(s,1H),7.77(d,J= 8.1Hz,2H),7.59(d,J=8.0Hz,2H),
7.50(t,J=8.9Hz,1H),7.07(dd,J =11.4,2.8Hz,1H),6.85(ddd,J=9.0,2.9,1.2Hz,1H),
+ +
4.49(s,2H), 4.42(s,2H),2.19(s,6H);MS(ESI)m/z 507.0(M+H) 。
[1588] 实施例328:2‑(4‑氯‑3‑氟苯氧基)‑N‑(3‑{[(4‑氯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7)
[1589] 反应在实施例327中描述,用(5‑氯吡啶‑2‑基)甲磺酰氯替换(4‑(三氟甲基)苯基)1
甲磺酰氯,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3(s,1H),8.11(s,1H),
7.56–7.42(m,3H),7.42– 7.32(m,2H),7.06(dd,J=11.4,2.9Hz,1H),6.85(ddd,J=9.1,
+ +
2.9,1.2 Hz,1H),4.48(s,2H),4.30(s,2H),2.16(s,6H);MS(ESI)m/z 473.0 (M+H) 。
[1590] 实施例329:2‑(4‑氯‑3‑氟苯氧基)‑N‑[3‑({[3‑(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8)
[1591] 反应在实施例327中描述,用(3‑(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氯替换 (4‑(三氟甲基)1
苯基)甲磺酰氯,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8.72(s,1H),8.18(s,
1H),7.78–7.60(m,4H),7.49(t, J=8.9Hz,1H),7.06(dd,J=11.4,2.9Hz,1H),6.85(ddd,J
+ +
=8.9,2.8, 1.2Hz,1H),4.48(s,2H),4.44(s,2H),2.15(s,6H);MS(ESI)m/z 507.1 (M+H) 。
[1592] 实施例330: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29)
[1593] 实施例330A:N‑[(3S)‑4‑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盐
[1594] 将实施例276A(4.5g,9.85mmol)和盐酸(4N,在1,4‑二噁烷中, 10.0mL,40.0mmol)在醚(100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将挥发物去除,并且将残余物用CH2Cl2/
+ +
CH3OH/庚烷研磨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2g,86%)。MS(ESI)m/z 343.2(M+H) 。
[1595] 实施例330B: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596] 向实施例330A(60.0mg,0.158mmol)和(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氯(40.9mg,0.158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2mL)中的溶液添加三乙胺(0.055mL,0.396mmol)。将混合
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并且在45℃下搅拌3小时。添加另外的磺酰氯(40.9mg)。将反应混合
物搅拌3小时、用盐水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 MgSO4干燥、过滤并
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20.0mg,
1
22%)。H NMR(400 MHz,DMSO‑d6)δppm 7.73(d,J=8.1Hz,2H),7.64(d,J=8.0Hz,2H), 
7.49(dd,J=18.1,9.2Hz,2H),7.03(dd,J=11.4,2.8Hz,1H),6.81(dd, J=8.9,2.8Hz,
1H),6.53(s,1H),4.50–4.39(m,4H),4.06–3.94(m, 1H),2.31(ddd,J=12.3,9.4,2.4Hz,
+ +
1H),2.11–1.66(m,9H);MS(ESI) m/z 581.9(M+NH4) 。
[1597] 实施例331:2‑(4‑氯‑3‑氟苯氧基)‑N‑[(3S)‑3‑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基}氨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30)
[1598] 反应在实施例330B中描述,用(3‑(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氯替换 (4‑(三氟甲基)1
苯基)甲磺酰氯,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79(s,1H),7.71(t,J
=8.3Hz,2H),7.60(t,J=7.7Hz, 1H),7.49(dd,J=17.7,8.8Hz,2H),7.03(dd,J=11.4,
2.8Hz,1H),6.81 (dd,J=9.1,2.9Hz,1H),6.53(s,1H),4.53–4.39(m,4H),4.00(dd,J= 
+
9.6,2.3Hz,1H),2.30(ddd,J=12.5,9.4,2.4Hz,1H),2.11–1.63(m, 9H);MS(ESI)m/z 
+
581.9(M+NH4) 。
[1599] 实施例332:2‑(4‑氯‑3‑氟苯氧基)‑N‑(3‑{[(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 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31)
[1600] 将4‑氯苯基异氰酸酯(35mg,0.23mmol)添加到实施例27D的产物(65mg,0.23mmol)的吡啶(5.0mL)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分钟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置于N,
TM
N‑二甲基甲酰胺(3mL) 中,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HPLC[YMC TriArt  
C18 Hybrid 20μm柱,25×150mm,流速8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0.025M碳酸氢铵水溶液,
用氢氧化铵调整至pH 10)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76mg,0.17mmol,
1
76%产率)。H NMR(500MHz,DMSO‑d6)δppm 8.71(s,1H),8.46(s,1H),7.50(t,J= 8.9Hz,
1H),7.42–7.36(m,2H),7.28–7.22(m,2H),7.07(dd,J=11.4, 2.8Hz,1H),6.89–6.82(m,
+ +
2H),4.48(s,2H),2.23(s,6H);MS(ESI) m/z 438(M+H) 。
[1601] 实施例333:2‑(4‑氯‑3‑氟苯氧基)‑N‑(3‑{[(4‑氯‑2‑羟基苯基)氨基甲酰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32)
[1602] 将实施例9B的产物(35mg,0.088mmol)、2,6‑二氯苯并[d]噁唑  (17.33mg,0.092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56.7mg,0.439 mmol)在二甲基亚砜(0.2mL)中的
混合物在100℃下搅拌1.5小时。将所得的溶液通过玻璃微纤维粉过滤,并且通过制备型
TM TM
HPLC[Waters XBridge C18 5μm OBD 柱,30×100mm,流速40mL/分钟,乙腈在缓冲液
(0.1%三氟乙酸)中5%‑100%的梯度]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11mg,0.024mmol,28%产
1
率)。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0.36(s,1H),8.72(s,1H),7.94(d,J=8Hz,1H),7.82
(s,1H),7.51 (s,1H),7.50(t,J=8Hz,1H),7.08(dd,J=9,3Hz,1H),6.86(br d,J=8 Hz,
+
1H),6.79(d,J=2Hz,1H),6.74(dd,J=8,3Hz,1H),4.48(s,2H), 2.22(s,6H);MS(ESI)m/z 
+
454(M+H) 。
[1603] 实施例334:{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 辛烷‑1‑基}氨基甲酸4‑甲基苯酯(化合物433)
[1604] 向实施例198H的产物(30mg,0.088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038mL,0.220mmol)在四氢呋喃(1.0mL)中的混合物添加对 ‑甲苯基氯甲酸酯(0.019mL,
0.13mmol),并且将透明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将溶剂在真空下去除,并且将残余
物溶解在二氯甲烷/甲醇的混合物(1:1,2mL)中并且在环境温度下用硼氢化钠(16.7 mg,
0.44mmol)处理1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且通过HPLC (在 C18 5μm
(250mm×21.2mm)柱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20%‑100%乙腈,在25mL/分钟的流速
1
下)纯化以得到标题化合物(28mg,67%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3 –7.43
(m,2H),7.15(d,J=8.3Hz,2H),7.10–6.98(m,2H),7.00–6.92 (m,2H),6.81(ddd,J=8.9,
2.9,1.2Hz,1H),4.89(s,1H),4.43(s,2H), 4.08(dd,J=9.8,2.8Hz,1H),2.28(s,3H),2.25
+ +
(m,1H),1.99–1.68(m, 9H);MS(ESI)m/z 477.2(M+H) 。
[1605] 实施例335:{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4‑氯苯酯(化合物434)
[1606] 向实施例112A(65.0mg,0.202mmol)和三乙胺(0.071mL,0.506 mmol)在四氢呋喃(2mL)中的悬浮液添加4‑氯苯基氯甲酸酯(0.031 mL,0.223mmol)。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用
饱和NaHCO3和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
1
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19.1 mg,21%)。H NMR
(400MHz,DMSO‑d6)δppm 8.73(s,1H),8.57(s, 1H),7.49(t,J=8.9Hz,1H),7.46–7.38(m,
2H),7.15(d,J=8.8Hz, 2H),7.07(dd,J=11.4,2.8Hz,1H),6.85(ddd,J=9.1,2.9,1.2Hz,
+ +
1H), 4.48(s,2H),2.24(s,6H);MS(ESI)m/z 439.1(M+H) 。
[1607] 实施例336:{3‑[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1.1.1]戊烷‑1‑ 基}氨基甲酸4‑甲基苯酯(化合物435)
[1608] 反应在实施例335中描述,用对‑甲苯基氯甲酸酯替换4‑氯苯基氯甲酸酯,以得到1
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2(s,1H),8.43(s,1H),7.49(t,J=8.9Hz,
1H),7.16(d,J=8.1Hz, 2H),7.07(dd,J=11.4,2.9Hz,1H),6.96(d,J=8.3Hz,2H),6.85
+
(ddd,J =9.0,2.8,1.2Hz,1H),4.48(s,2H),2.28(s,3H),2.23(s,6H);MS(ESI) m/z 
+
419.1(M+H) 。
[1609] 实施例337:{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 辛烷‑1‑基}氨基甲酸4‑氯苯酯(化合物436)
[1610]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334所述的方法制备,用4‑氯苯基氯甲酸酯替换对‑甲苯基1
氯甲酸酯。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4 –7.43(m,2H),7.46–7.37(m,2H),7.23(s,
1H),7.17–7.08(m,2H), 7.02(dd,J=11.4,2.8Hz,1H),6.81(dt,J=8.8,1.8Hz,1H),4.87
(s,1H), 4.43(s,2H),4.11(dt,J=9.3,2.4Hz,1H),2.28(ddd,J=12.7,9.5,2.7 Hz,1H),
+ +
2.04–1.66(m,9H);MS(ESI)m/z 497.0(M+H) 。
[1611] 实施例338:2‑(4‑氯‑3‑氟苯氧基)‑N‑{(2S)‑4‑[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37)
[1612] 实施例338A:N‑(4‑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 氟苯氧基)乙酰胺,盐酸
[1613] 将实施例214E(7g,15.39mmol)和NaBH4(0.582g,15.39mmol) 在甲醇(200mL)和二氯甲烷(200mL)的混合物中的混合物在20℃下搅拌12小时。将溶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通过
制备型HPLC(在SNAP C18(20‑35μm,800g)柱上的在具有0.05%HCl的水中的5%~100%乙
+
腈,在200mL/分钟的流速下)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5.0g,83%)。 MS(ESI)m/z 343.1(M+
+
H) 。
[1614] 实施例338B:2‑(4‑氯‑3‑氟苯氧基)‑N‑{(2S)‑4‑[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615] 通过手性制备型SFC(参见实施例276A中的方案)分离标题化合物作为从柱洗脱的1
第一峰。H NMR(400MHz,甲醇‑d4)δppm 7.36(t, J=8.71Hz,1H),6.91(dd,J=10.91,
2.76Hz,1H),6.80(dd,J=8.82,1.32 Hz,1H),4.45(s,2H),4.28(br d,J=8.60Hz,1H),
+
2.22–1.98(m,4H), 1.90(td,J=11.74,4.30Hz,1H),1.82–1.49(m,8H);MS(ESI )m/z 
+
343.1(M+H) 。
[1616] 实施例338C:2‑(4‑氯‑3‑氟苯氧基)‑N‑{(2S)‑4‑[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
[1617] 将实施例338B(40mg,0.117mmol)、2‑(4‑氯苯氧基)乙酸(25.04 mg,0.134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0.071mL,0.408mmol) 在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
用2‑(3H‑[1,2,3]三唑并[4,5‑b] 吡啶‑3‑基)‑1,1,3,3‑四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V)
(66.6mg,0.175mmol) 处理,并且将反应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分钟。将溶剂在高真空下去
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 C18 10μm(250mm× 50mm)柱上的在0.1%三
氟乙酸/水中的20%~100%乙腈,在50mL/ 分钟的流速下)纯化以得到63mg的作为白色固
1
体的标题柱。H NMR (400MHz,DMSO‑d6)δppm 7.53‑7.43(m,2H),7.37‑7.28(m,2H), 7.25
(s,1H),7.05(dd,J=11.4,2.8Hz,1H),6.99‑6.89(m,2H),6.83 (ddd,J=9.0,2.9,1.2Hz,
1H),5.10‑5.04(m,1H),4.43(d,J=31.5Hz, 4H),4.03(d,J=9.0Hz,1H),2.27(ddd,J=
12.2,9.4,2.2Hz,1H),2.07 (ddd,J=12.3,10.5,4.8Hz,1H),1.97‑1.87(m,2H),1.90‑1.80
+ +
(m,3H), 1.78(ddd,J=13.3,6.8,2.5Hz,4H);MS(ESI)m/z 511.1(M+H) 。
[1618] 实施例339:2‑(4‑氯‑3‑氟苯氧基)‑N‑{(2S)‑4‑[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38)
[161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338C所述的方法制备,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替换2‑1
(4‑氯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 ppm 7.56‑7.43(m,3H),7.28‑7.18(m,2H),
7.05(dd,J=11.4,2.8Hz, 1H),6.94(dd,J=9.0,2.9Hz,1H),6.83(ddd,J=9.0,2.9,
1.2Hz,1H), 5.07(d,J=4.4Hz,1H),4.45(d,J=8.8Hz,4H),4.04(dt,J=8.7,3.6Hz, 1H),
2.27(ddd,J=12.3,9.4,2.2Hz,1H),2.07(ddd,J=12.4,10.6,4.7 Hz,1H),1.93(d,J=
+ ‑
11.1Hz,2H),1.91‑1.72(m,6H);MS(ESI)m/z 542.9(M‑H) 。
[1620] 实施例340:N‑{(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3‑甲基苯氧基)‑2‑甲基丙酰胺(化合物43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
338C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76A 替换实施例338B,并且用2‑(4‑氯‑3‑甲基苯氧基)‑2‑
1
甲基丙酸替换 2‑(4‑氯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3 7.43 (m,2H),
7.30(d,J=8.7Hz,1H),7.10(s,1H),7.02(dd,J=11.4,2.8Hz, 1H),6.91(d,J=2.9Hz,
1H),6.87 6.70(m,2H),5.19(s,1H),4.43(s, 2H),3.88 3.79(m,1H),2.50 2.37(m,1H),
2.34 2.23(m,1H),2.27(s, 3H),2.08 1.93(m,1H),1.97 1.86(m,1H),1.89 1.72(m,6H),
+ +
1.37(d,J= 5.3Hz,6H);MS(ESI)m/z 553.3(M+H) 。
[1621] 实施例341:N,N'‑(双环[2.2.1]庚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40)
[1622] 实施例341A:双环[2.2.1]庚烷‑1,4‑二羧酸
[1623] 将双环[2.2.1]庚烷‑1,4‑二羧酸二甲酯(1.0g,4.71mmol)和氢氧化锂一水合物(0.593g,14.13mmol)在甲醇(20mL)和水(40mL)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天。将挥发
物在减压下去除,并且将残余物用 1N HCl溶液酸化。然后将白色悬浮液用乙酸乙酯
(10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以得到0.85g的作为白色固体的
1
标题化合物,所述标题化合物不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H NMR (400MHz,DMSO‑d6)δppm 
12.16(s,2H),2.01‑1.83(m,4H),1.73(d, J=1.5Hz,2H),1.66‑1.52(m,4H)。
[1624] 实施例341B:双环[2.2.1]庚烷‑1,4‑二胺二盐酸盐
[1625] 将实施例341A(0.87g,4.72mmol)、2,4,6‑三丙基‑1,3,5,2,4,6‑三氧杂三膦2,4,6‑三氧化物(7.03mL的在乙酸乙酯中的50%溶液,11.81 mmol)和三乙胺(2.96mL,
21.26mmol)在甲苯(10.0mL)中的混合物用叠氮基三甲基硅烷(1.553mL,11.81mmol)处理,
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将挥发物去除,并且将残余物在90℃下加热2
小时。将反应容器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小心添加3N HCl (23.62mL,70.9mmol),接着在50
℃下搅拌过夜。将溶液浓缩,并且将残余物用乙腈研磨。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并进行空气干
1
燥以得到 0.38g的作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 δppm 8.82(s,
6H),1.99 1.70(m,10H)。
[1626] 实施例341C:N,N'‑(双环[2.2.1]庚烷‑1,4‑二基)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627] 将双环[2.2.1]庚烷‑1,4‑二胺二盐酸盐(0.05g,0.251mmol)、2‑(3‑ 氯‑4‑氟苯氧基)乙酸(0.094g,0.459mmol)和N‑乙基‑N‑异丙基丙‑2‑胺 (0.321mL,1.838mmol)在N,N‑二
甲基甲酰胺(1.5mL)中的混合物用 2‑(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1,1,3,3‑四
甲基异脲六氟磷酸盐 (V)(0.210g,0.551mmol)处理,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 
30分钟。将挥发物去除,并且将残余物通过HPLC(在Phenomenex C18 10μm(250mm×50mm)柱
上的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20%~100%乙腈,在50mL/分钟的流速下)纯化以得到80mg
1
的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10(s,2H),7.45(t, J=
8.9Hz,2H),7.01(dd,J=11.4,2.8Hz,2H),6.80(ddd,J=8.9,2.9, 1.2Hz,2H),4.44(s,
+ +
4H),2.00(s,2H),1.85(d,J=6.3Hz,4H),1.85 1.68 (m,4H);MS(ESI)m/z 515.9(M+NH4) 。
[1628] 实施例342: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2‑甲酰胺(化合物441)
[1629] 将配备有磁力搅拌棒的20mL小瓶填充有氯化氢(12N,4mL, 132mmol)、乙酸(4mL,69.9mmol)和实施例288的产物(0.5g,0.929 mmol)。将反应在50℃下加热6小时并且然后倒
入水中。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将沉淀物通过制备型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 10%‑
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mm)上在25mL/分钟下)纯化以得到作
1
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1.5mg, 8%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7.91(s,
1H),7.77(s, 1H),7.47(q,J=8.8Hz,2H),7.09(s,1H),7.04(ddd,J=11.4,5.4,2.8 Hz,
2H),6.83(dddd,J=9.0,8.0,2.9,1.2Hz,3H),4.61(d,J=2.8Hz, 2H),4.46(s,2H),1.99
(dd,J=14.2,8.7Hz,3H),1.86(q,J=9.1,8.5Hz, 1H),1.77–1.65(m,1H),1.71(s,4H),
+ +
1.66–1.54(m,1H);MS(APCI) m/z 557.2(M+H) 。
[1630] 实施例343:N,N'‑[(2S)‑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甲基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42)
[1631] 实施例343A:4‑(苄基氨基)‑2‑氧代双环[2.2.2]辛烷‑1‑羧酸,盐酸
[1632] 将198D(HCl盐,20.7g,61.3mmol)和25%氢氧化钠水溶液(49.0 mL,306mmol)在甲醇(200mL)和水(200mL)中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4小时。去除挥发物,并且将残余物
用1N HCl酸化。通过过滤采集沉淀物,用水洗涤并且进行空气干燥以得到16.4g(86%)的作
1
为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12.70(s,1H),9.67(s,2H),7.62
(dd,J=7.5,2.0Hz,2H),7.43(d,J=6.6 Hz,3H),4.13(s,2H),2.87(s,2H),2.08(tdq,J=
14.4,10.8,5.8,5.0Hz, 8H)。
[1633] 实施例343B:1‑氨基‑4‑(苄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酮,盐酸
[1634] 向实施例343A(10.01g,32.3mmol)在甲苯(100mL)中的悬浮液添加2,4,6‑三丙基‑1,3,5,2,4,6‑三氧杂三膦2,4,6‑三氧化物(22mL,37.0 mmol)、三甲基甲硅烷基叠氮化物
(TMS‑N3)(5.0mL,37.7mmol)和三乙胺(11.5mL,83mmol)的50%乙酸乙酯溶液。将混合物在
室温下搅拌30分钟,在85℃下加热2小时并且然后添加3N盐酸水溶液(86 mL,258mmol)。将
混合物在85℃下搅拌90分钟并且然后浓缩。将浓缩物与乙腈(150mL)一起搅拌以使白色固
体沉淀,通过过滤采集所述白色固体、用乙腈(30mL)和CH2Cl2(25mL)洗涤并进行过真空干燥
+ +
以获得作为HCl盐的标题化合物(6.244g,60.9%产率)。MS(APCI) m/z 245.0(M+H) 。
[1635] 实施例343C:(S)‑(4‑(苄基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636] 将实施例343B(2.50g)、MgSO4(1M,200μL)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50mg)在50mL磷酸钾缓冲液(120mM,pH =7.0)和25mL异丙醇中混合。向此溶液添加溶解在
25mL的相同磷酸钾缓冲液中的Codexis KRED P02C2酶(200mg)。将反应搅拌过夜。将混浊的
水溶液用50%重量/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11。向此添加在100mL的乙酸乙酯中的
2.58g(11.58mmol,1.5当量)的二碳酸二叔丁酯。将两相溶液搅拌2小时,并且在反应进行时
进行监测。常规检查水层以维持pH>10。在2小时,添加额外的0.42mg(0.25 当量)二碳酸二
叔丁酯,并且将反应再继续一小时。分离两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50mL×2)萃取。将有机层
合并、用盐水(30mL)洗涤并在真空中浓缩。将残余物在乙酸乙酯/庚烷中沉淀以获得标题化
+ +
合物 (1.30g,48%)。MS(APCI)m/z 347.4(M+H) 。
[1637] 实施例343D:(S)‑1,4‑二氨基双环[2.2.2]辛烷‑2‑醇二盐酸盐
[1638] 将甲醇(13.17mL)和在二噁烷中的4M HCl(2.3mL,9.20mmol) 添加到在50mL压力瓶中的实施例343C(1.10g,3.17mmol)和20% Pd(OH)2/碳(0.441g,0.321mmol,51%在水
中)。将混合物在60psi 的氢气下在40℃下振荡16小时。将反应器冷却并振荡总共19.3小
时。将反应器放空。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浓缩。将浓缩物用乙醇研磨。通过过滤采集固体并
进行真空烘箱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628g, 86%)。此物质不经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
+ +
步骤。MS(DCI)m/z 157.0 (M+H) 。
[1639] 实施例343E:N,N'‑[(2S)‑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2‑(4‑ 甲基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42)
[1640] 将实施例343D(40.0mg,0.175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HATU,173mg, 0.454mmol)、2‑(对‑甲苯氧基)乙酸(75mg,
0.454mmol)和三乙胺(0.122 mL,0.873mmol)在四氢呋喃(3mL)中的混合物搅拌3小时。将反
应用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浓缩
物溶解在四氢呋喃(1mL)和甲醇(0.6mL)中并用1 N NaOH(0.4mL)处理。将混合物搅拌1小
时、浓缩、用水和盐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并浓缩。
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37.2mg,
1
47%)。H NMR(500MHz,DMSO‑d6)δppm 7.35(s, 1H),7.17(s,1H),7.12–7.03(m,4H),6.85–
6.72(m,4H),5.15(d,J= 4.6Hz,1H),4.35(s,2H),4.32(s,2H),4.03–3.90(m,1H),2.33–
+ +
2.09 (m,8H),1.96–1.73(m,8H);MS(ESI)m/z 453.2(M+H) 。
[1641] 实施例344:N,N’‑[(2S)‑2‑羟基双环[2.2.2]辛烷‑1,4‑二基]双 [2‑(3,4‑二甲基苯氧基)乙酰胺](化合物443)
[1642] 反应在实施例343E中描述,用2‑(3,4‑二甲基苯氧基)乙酸替换 2‑(对‑甲苯氧基)1
乙酸,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 DMSO‑d6)δppm 7.32(s,1H),7.15(s,1H),7.02
(dd,J=8.4,4.5Hz,2H), 6.73(dd,J=8.9,2.7Hz,2H),6.63(ddd,J=10.7,8.3,2.8Hz,
2H),5.15 (d,J=4.7Hz,1H),4.33(d,J=1.4Hz,2H),4.30(s,2H),3.97(dt,J=8.8, 
+ +
3.8Hz,1H),2.34–2.12(m,14H),2.00–1.67(m,8H);MS(ESI)m/z 481.3(M+H) 。
[1643] 实施例345:2‑(4‑氯‑3‑氟苯氧基)‑N‑{(3S)‑4‑[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444)
[1644] 实施例345A:(S)‑(4‑(苄基(甲基)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645] 向实施例343C的产物(1.00g,2.89mmol)在CH2Cl2(25mL)中的混合物添加乙酸(0.496mL,8.66mmol)、甲醛(37%在水中,0.901mL, 11.55mmol)和大孔氰基硼氢化物树脂
(2.32g,5.77mmol,在来自 的固体支持物上的试剂,2.49mmol/g)。将反应混合物
搅拌3 小时、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置于乙酸乙酯中并用饱和NaHCO3和盐水洗涤。将有机层
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在40g硅胶柱上使用以CH2Cl2/CH3OH(95:5)洗脱的
TM +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599g,58%)。MS(ESI )m/z 
+
361.3 (M+H) 。
[1646] 实施例345B:(S)‑1‑氨基‑4‑(苄基(甲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 醇,2盐酸
[1647] 将实施例345A(0.520g,1.442mmol)和三氟乙酸(1.11mL,14.42 mmol)在CH2Cl2(8mL)中的混合物搅拌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并且将残余物溶解在CH3OH(5mL)中。向所
得的溶液添加在醚中的 2N HCl(4mL),并且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并且然后浓缩。将浓缩物
悬浮在醚中,并且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通过过滤采集固体、用醚洗涤并进行真空烘箱干燥
+ +
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415g,86%)。MS(ESI) m/z 261.3(M+H) 。
[1648] 实施例345C:N‑{(2S)‑4‑[苄基(甲基)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 ‑1‑基}‑2‑(4‑氯‑3‑氟苯氧基)乙酰胺
[1649] 将实施例345B(0.409g,1.227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0.980g,2.58 mmol,HATU)、2‑(4‑氯‑3‑氟苯氧基)乙酸
(0.527g,2.58mmol)和三乙胺(0.684mL,4.91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6mL)中的混合物
搅拌 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的有机层经MgSO4
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浓缩物溶解在CH3OH(2mL) 和四氢呋喃(2mL)中并用2.5M氢氧化钠
(1.96mL,4.91mmol)处理。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用盐水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
并的有机层用水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在12g硅胶柱上使用以庚烷/乙
TM
酸乙酯(1:9)洗脱的 Isolera One快速系统纯化以获得标题化合物(0.205g,
+ +
37%)。MS(ESI)m/z 447.2 (M+H) 。
[1650] 实施例345D:2‑(4‑氯‑3‑氟苯氧基)‑N‑[(2S)‑2‑羟基‑4‑(甲基氨基) 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盐酸
[1651] 向在20mL Barnstead Hastelloy C反应器中的在甲醇(3mL)中的实施例345C的产物(150mg,0.336mmol)和在二噁烷中的4M HCl (0.252mL,1.007mmol)添加20%Pd(OH)2//
碳(65mg,0.047mmol, 51%在水中)。将反应器用氩气吹扫。将混合物在50psi氢气下在25℃
下以1600RPM搅拌。在1.6小时之后将反应器放空。将反应物过滤,并且将滤液浓缩以获得标
+
题化合物(0.125g,95%),所述标题化合物不经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MS(ESI)m/z 
+
357.2(M+H) 。
[1652] 实施例345E:2‑(4‑氯‑3‑氟苯氧基)‑N‑{(3S)‑4‑[2‑(4‑氯‑3‑氟苯氧基) 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N‑甲基乙酰胺(化合物444)
[1653] 将实施例345D的产物(30.0mg,0.076mmol)、2‑(4‑氯‑3‑氟苯氧基)乙酸(18.73mg,0.092mmol)、1‑[双(二甲氨基)亚甲基]‑1H‑1,2,3‑ 三唑并[4,5‑b]吡啶3‑氧化六氟磷酸盐
(HATU,34.8mg,0.092mmol) 和三乙胺(0.032mL,0.229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2.5mL)
中的混合物搅拌1.5小时。将反应用盐水淬灭,并且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2×)。将合并
的有机层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参见实施例112D中的方
1
案)以获得标题化合物(18.7 mg,45%)。H NMR(400MHz,DMSO‑d6)δppm 7.46(dt,J=16.0,
8.9 Hz,2H),7.26(s,1H),7.05(dd,J=11.4,2.9Hz,1H),6.98(dd,J=11.6, 2.8Hz,1H),
6.83(ddd,J=9.0,2.9,1.2Hz,1H),6.76(ddd,J=9.0,2.9, 1.2Hz,1H),5.08(d,J=4.3Hz,
1H),4.78(s,2H),4.46(s,2H),4.02(dt, J=8.7,3.9Hz,1H),2.80(s,3H),2.41(ddd,J=
+ +
12.4,9.5,2.5Hz,1H), 2.13–1.72(m,9H);MS(ESI)m/z 543.0(M+H) 。
[1654] 实施例346:(2S)‑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 辛烷‑2‑基乙酸酯(化合物445)
[1655] 向在0℃下的实施例198K(7.80g,14.7mmol)、N,N‑二甲基吡啶 ‑4‑胺(1.88g,15.4mmol)和三乙胺(2.70mL,19.4mmol)在CH2Cl2(80 mL)中的悬浮液添加乙酰氯(1.35mL,
19.0mmol)。将冰浴去除,并且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将所述物质在减压下浓缩,并且将残余
物用乙酸乙酯稀释。将混合物依次用1N HCl(40mL)、水(25mL)、饱和 NaHCO3水溶液(25mL)
和盐水(25mL)洗涤。将有机层经无水Na2SO4干燥并吸收到硅胶中。通过柱色谱法(SiO2,
25%‑3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进行的纯化得到7.78g的外消旋标题化合物1,4‑双[2‑(4‑
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辛烷‑2‑基乙酸酯。然后将此物质使用以在CO2中的
40%CH3OH洗脱的 AD‑H柱通过手性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纯化以得到标题化
1
合物(从柱洗脱的第一对映体 (2.97g,5.2mmol,35%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7.60(s,1H),7.55(s,1H),7.47(td,J=8.9,2.0Hz,2H),7.00(ddd,J= 16.6,11.4,2.9Hz,
2H),6.79(dddd,J=8.6,7.1,2.8,1.2Hz,2H),5.28 (dd,J=9.6,2.4Hz,1H),4.49–4.39(m,
4H),2.39(ddd,J=14.0,9.4, 2.9Hz,1H),2.26–2.17(m,1H),2.05–1.99(m,1H),1.98(s,
+ +
3H),1.93 (dd,J=9.1,6.9Hz,2H),1.90–1.75(m,5H);MS(ESI)m/z 571 (M+H) 。
[1656] 实施例347:2‑(4‑氯‑3‑氟苯氧基)‑N‑[3‑(2‑苯基乙酰氨基)双环 [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46)
[1657]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苯基乙酸替换2‑(4‑氯‑3‑ 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27D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酸盐,以
1
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68(s,1H),8.64(s,1H),7.49(t,J=
8.9Hz,1H),7.32 –7.26(m,2H),7.25–7.19(m,3H),7.06(dd,J=11.4,2.9Hz,1H),6.84 
+
(ddd,J=8.9,2.8,1.2Hz,1H),4.46(s,2H),3.35(s,2H),2.21(s,6H); MS(ESI)m/z 403(M
+
+H) 。
[1658] 实施例348:2‑(3,4‑二氯苯氧基)‑N‑{3‑[2‑(吡啶‑2‑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47)
[1659]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2‑吡啶基乙酸盐酸盐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6C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1
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0(s,1H),8.69(s,1H),8.46
(ddd, J=4.8,1.8,0.9Hz,1H),7.72(td,J=7.7,1.9Hz,1H),7.54(d,J=8.9Hz, 1H),7.30
(dt,J=7.8,1.1Hz,1H),7.27–7.22(m,2H),6.98(dd,J=9.0, 2.9Hz,1H),4.48(s,2H),
+ +
3.56(s,2H),2.22(s,6H);MS(ESI)m/z 420 (M+H) 。
[1660] 实施例349:2‑(4‑氯‑3‑氟苯氧基)‑N‑{3‑[2‑(吡啶‑2‑基)乙酰氨基] 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48)
[1661]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81中描述,用2‑吡啶基乙酸盐酸盐替换2‑(4‑氯‑3‑氟苯氧基)乙酸,并且用实施例27D的产物替换(4‑氨基双环[2.1.1]己烷‑1‑基)氨基甲酸苄酯盐
1
酸盐,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400MHz,DMSO‑d6)δppm 8.70(s,1H),8.69(s,1H),8.46
(ddd, J=4.9,1.9,1.0Hz,1H),7.72(td,J=7.7,1.8Hz,1H),7.49(dd,J=9.8, 8.1Hz,
1H),7.30(dt,J=7.8,1.2Hz,1H),7.24(ddd,J=7.6,4.8,1.3Hz, 1H),7.07(dd,J=11.4,
2.8Hz,1H),6.85(ddd,J=9.0,2.8,1.3Hz,1H), 4.47(s,2H),3.56(s,2H),2.22(s,6H);MS
+ +
(ESI)m/z 404(M+H) 。
[1662] 实施例350:(2R)‑1,4‑双[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双环[2.2.2] 辛烷‑2‑基乙酸酯(化合物449)
[1663] 来自实施例346所述的手性分离的第二洗脱对映体是标题化合物(3.23g,1
5.7mmol,38%产率)。H NMR(501MHz,DMSO‑d6)δppm 7.60(s,1H),7.55(s,1H),7.47(td,J=
8.9,2.0Hz,2H),7.00(ddd,J= 16.6,11.4,2.9Hz,2H),6.79(dddd,J=8.6,7.1,2.8,
1.2Hz,2H),5.28 (dd,J=9.6,2.4Hz,1H),4.49–4.39(m,4H),2.39(ddd,J=14.0,9.4, 
2.9Hz,1H),2.26–2.17(m,1H),2.05–1.99(m,1H),1.98(s,3H),1.93 (dd,J=9.1,6.9Hz,
+ +
2H),1.90–1.75(m,5H);MS(ESI)m/z 571 (M+H) 。
[1664] 实施例351:(2R)‑1‑[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4‑{[2‑(4‑氯‑3‑ 氟苯氧基)乙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基乙酸酯(化合物450)
[1665] 将实施例350(0.114g,0.2mmol)、溴化铟(III)(0.106g,0.300 mmol)和三乙基硅烷(0.319mL,2.000mmol)在二氯甲烷(1mL)中的悬浮液在氮气下在60℃下搅拌1小时。将反
应用水淬灭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制备型HPLC(在0.1%三氟乙酸/水中的10%‑
95%乙腈,在 C18 5μm柱(250mm×21.2mm)上在25mL/ 分钟下)纯化以得到
1
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5mg,13%产率)。H NMR(400MHz,DMSO‑d6)δppm8.85(d,J=
11.2Hz,2H),7.73(s,1H), 7.50(dt,J=20.1,8.9Hz,2H),7.11(dd,J=11.3,2.9Hz,1H),
6.99(dd,J =11.4,2.9Hz,1H),6.88(ddd,J=9.0,2.9,1.2Hz,1H),6.79(ddd,J= 9.0,
2.9,1.2Hz,1H),5.34(dd,J=9.4,2.1Hz,1H),4.46(d,J=2.0Hz, 2H),4.21(t,J=5.0Hz,
2H),3.31(s,2H),2.48–2.37(m,1H),2.29(t,J =10.0Hz,1H),2.00(s,5H),1.92–1.84(m,
+ +
3H),1.81(q,J=11.6Hz, 1H),1.72(dt,J=13.8,2.4Hz,1H);MS(APCI)m/z 558.2(M+H) 。
[1666] 实施例352:2‑(3,4‑二氯苯氧基)‑N‑[3‑({[(3‑氟苯基)甲基]氨基甲酰基}氨基)双环[1.1.1]戊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51)
[1667] 反应和纯化条件在实施例332中描述,用3‑氟苄基异氰酸酯替换 4‑氯苯基异氰酸1
酯,并且用实施例6C的产物替换实施例27D的产物,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 NMR(501MHz,
DMSO‑d6)δppm 8.66(s,1H), 7.54(d,J=9.0Hz,1H),7.38–7.31(m,1H),7.26(d,J=2.9Hz,
1H), 7.09–7.01(m,3H),6.98(dd,J=9.0,2.9Hz,1H),6.71(s,1H),6.30(t,J =6.1Hz,
+ +
1H),4.48(s,2H),4.19(d,J=6.0Hz,2H),2.18(s,6H);MS (ESI)m/z 452(M+H) 。
[1668] 实施例353:2‑(4‑氯‑3‑氟苯氧基)‑N‑{(3S)‑4‑[2‑(3,4‑二氯苯氧基) 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52)
[1669]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338C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76A 替换实施例338B,并1
且用2‑(3,4‑二氯苯氧基)乙酸替换2‑(4‑氯苯氧基) 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7‑7.43(m,3H),7.29‑ 7.18(m,2H),7.02(dd,J=11.4,2.8Hz,1H),6.96(dd,J=8.9,
2.9Hz, 1H),6.81(ddd,J=9.0,2.9,1.2Hz,1H),5.08(d,J=4.4Hz,1H),4.46(d, J=
17.4Hz,4H),4.04(dt,J=8.9,4.0Hz,1H),2.27(ddd,J=12.4,9.4, 2.3Hz,1H),2.07(ddd,
J=12.2,10.5,4.6Hz,1H),1.98‑1.89(m,3H), 1.93‑1.81(m,1H),1.85‑1.72(m,4H);MS
+ ‑
(ESI)m/z 542.9(M‑H) 。
[1670] 实施例354:N‑{(2S)‑4‑[2‑(4‑氯‑3‑氟苯氧基)乙酰氨基]‑2‑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酰胺(化合物453)
[1671]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338C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76A 替换实施例338B,并1
且用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酸替换2‑(4‑氯苯氧基)乙酸。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2‑7.43(m,2H), 7.38‑7.29(m,2H),7.10(s,1H),7.02(dd,J=11.4,2.8Hz,1H),6.96‑ 
6.87(m,2H),6.80(ddd,J=9.0,2.9,1.2Hz,1H),4.43(s,2H),3.83(ddd, J=9.6,3.7,
1.6Hz,1H),2.49‑2.37(m,1H),2.28(ddd,J=12.6,9.5,2.7 Hz,1H),2.07‑1.94(m,1H),
1.91(dd,J=15.1,10.6Hz,1H),1.79(tdd, J=13.3,8.3,3.0Hz,5H),1.66‑1.49(m,1H),
+ ‑
1.38(d,J=5.9Hz,6H); MS(ESI)m/z 539.1(M‑H) 。
[1672] 实施例355:2‑(4‑氯‑3‑氟苯氧基)‑N‑{(3S)‑4‑[2‑(4‑氯苯氧基)乙酰氨基]‑3‑羟基双环[2.2.2]辛烷‑1‑基}乙酰胺(化合物454)
[1673] 标题化合物使用实施例338C所述的方法制备,用实施例276A 替换实施例338B。1H NMR(400MHz,DMSO‑d6)δppm 7.53‑7.43(m, 2H),7.38‑7.29(m,2H),7.23(s,1H),7.02(dd,J
=11.4,2.9Hz,1H), 7.02‑6.91(m,2H),6.81(ddd,J=9.0,2.9,1.2Hz,1H),5.11(d,J=4.4 
Hz,1H),4.43(d,J=5.6Hz,4H),4.11‑3.96(m,1H),2.27(ddd,J=12.6, 9.5,2.4Hz,1H),
+ +
2.17‑2.03(m,1H),1.99‑1.82(m,3H),1.86‑1.72(m, 5H);MS(ESI)m/z 511.1(M+H) 。
[1674] 下表中的化合物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实施例452:示例性化合物在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D)的体外模型中的活性
[1695] 为了在细胞环境中测试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首先构建稳定的 VWMD细胞系。如Sidrauski等人(eLife  2013)所述,通过将人类全长 ATF4 5’‑UTR(NCBI登录号
BC022088.2)融合在缺乏起始甲硫氨酸的荧火虫荧光素酶(FLuc)编码序列前部来制备ATF4
报道基因。使用标准方法将构建体用于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并且将所得的病毒上清液用
于转导HEK293T细胞,然后随后用嘌呤霉素选择所述HEK293T 细胞以生成稳定的细胞系。
[1696] 将携带ATF4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HEK293T细胞以30,000个细胞/孔铺板在聚赖氨酸涂覆的384孔板(Greiner Bio‑one)上。第二天用 1μg/mL衣霉素和200nM的式(I)的化合
物处理细胞7小时。使用如制造商指定的One Glo(Promega)测量发光。将细胞维持在具有L‑
谷氨酰胺的DMEM中,所述DMEM增补有10%热灭活的FBS(Gibco) 和抗生素‑抗真菌溶液
(Gibco)。
[1697] 以下表2概述使用ATF4‑Luc测定获得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EC50数据。在此表中,“A”表示小于10nM的EC50;“B”表示在10 nM与50nM之间的EC50;“C”表示在50nM与250nM之
间的EC50;“D”表示在250nM与500μM之间的EC50;“E”表示在500nM与2μM 之间的EC50;“F”表示大于2μM的EC50;并且“G”指示数据不可用。
[1698] 表2:ATF4‑Luc测定中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EC50值。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通过使用具有OFP报道基因试剂盒的Gene  Art  CRISPR核酸酶载体(ThermoFisher;参见以下表3)将VWMD突变引入到HEK293T ATF4‑Fluc稳定细胞系的基因组
中。使用CRISPR设计工具 (http://crispr.mit.edu)设计指导RNA并连接到CRISPR OFP核
酸酶载体中。为了获得在基因组中并入VWMD点突变的同源定向修复 (HDR),通过含有感兴
趣的特定突变的整合DNA技术合成150bp ssDNA超寡聚物。除VWMD突变之外,ssDNA HDR模板
还包含对 CRISPR gRNA序列的PAM位点的沉默突变(以避免进一步的Cas9切割)和突变的每
一侧上的75bp的同源性。
[1709]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脂质转染胺3000(ThermoFisher)或SF 细胞系4D‑nucleofector X试剂盒(Lonza),用500ng的CRISPR OFP 核酸酶载体和1uL的10μM ssDNA 
HDR模板转染HEK293T ATF4‑Fluc细胞。在恢复2‑3天之后,针对FACS Aria II(BD
Biosciences)上的阳性OFP表达将单细胞分选到96孔板的孔中并且使其恢复1‑2周。
[1710] 通过用PureLink基因组DNA试剂盒(ThermoFisher)收获基因组 DNA、在编辑位点附近扩增约500bp的基因座并且对扩增子进行测序,针对CRISPR编辑和HDR测量所得的克
隆。通过TA克隆 (Invitrogen)和扩增子的测序进一步检查在预期的CRISPR编辑位点附近
显示模糊色谱信号的克隆,从而在克隆中产生每个等位基因的序列。获得的典型克隆对于
VWMD点突变是半合子的,其中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携带所需的突变,并且剩余的等位基因
被敲除(被编辑以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
[1711] 以下表3概述使用针对VWMD eIF2B突变体的ATF4‑Luc测定获得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化合物的EC50数据。在此表中,“A”表示小于 10nM的EC50;“B”表示在10nM与50nM之间的EC50;
“C”表示在 50nM与250nM之间EC50;“D”表示在250nM与500μM之间的 EC50;“E”表示在500nM
与2μM的EC50;并且“F”表示大于2μM的 EC50。
[1712] 表3:示例性eIF2B突变体和对应的ATF4‑Luc EC50数据
[1713]
[1714] 等效物和范围
[1715] 在权利要求中,除非相反指示或另外从上下文明显看出,否则冠词诸如“一个(a)”、“一种(an)”以及“所述(the)”可意指一个或多于一个。除非相反指示或另外从上下文
明显看出,否则如果一个、多于一个或所有组成员出现于、被用于或以其他方式关联于给定
的产品或过程,那么认为包括在组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之间的“或”的权利要求或描述得到了
满足。本发明包括其中恰有组中的一个成员出现于、被用于或以其他方式关联于给定的产
品或过程的实施方案。本发明包括其中多于一个或所有的组成员存在于、被用于或以其他
方式关联于给定的产品或过程的实施方案。
[1716] 此外,本发明包括所有的变化、组合和排列,其中一个或多个限制、要素、条款以及描述性术语,从所列出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被引入到另一权利要求。例如,任何附属
在另一权利要求的权利要求可被修改以包括在任一其他属于同一基本权利要求的权利要
求中所见的一个或多个限制。在要素被呈现为列表例如以Markush组格式时,所述要素的每
个子组也被公开,并且任何一个或多个要素可从所述组移除。应理解,一般来说,在本发明
或本发明的方面被称作包含特定要素和/或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或本发明方面的某些实
施方案由此类要素和/或特征组成或者基本上由此类要素和/或特征组成。为简单起见,那
些实施方案在本文中并非都具体陈述。还应注意,术语“包含”和“含有”旨在为开放的并且
容许包括另外的要素或步骤。在给出范围时,端点被包括在内。此外,除非另外指示或另外
从上下文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理解显而易见,否则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中,表述
为范围的值可假定为任何特定值或所述范围内的子范围,到所述范围的下限的单位的十分
之一,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规定。
[1717] 本申请涉及各个授权的专利、公布的专利申请、期刊文章和其他公布,所有这些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如果并入的参考文献中的任一个与本说明书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本
说明书为准。另外,在现有技术内的本发明的任何具体实施方案可从任何一个或多个权利
要求中明确排除。因为认为此类实施方案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已知的,即使本文没有
明确阐述排除,也可排除它们。无论是否与现有技术的存在相关,本发明的任何具体实施方
案都可出于任何原因从任何权利要求中排除。
[1718]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或仅仅使用常规实验即能够确定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形式。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并不旨在限于以上描述,而
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阐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如以下权利要求书中
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说明书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